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单元分析
一、单元信息
基本信息 学科 年级 学期 教材版本 单元名称
语文 九年级 第一学期 部编版 议论文
单元组织方式 自然单元
课时信息 序号 课时名称
1 敬业与乐业
2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3 论教养
4 精神的三间小屋
5 观点要明确
二、单元分析
本单元选取了古今中外的几篇议论文。几篇文章均观点明确、论证严密、论据充实,具有很强的说服力。文章不管是谈人生议社会,还是谈教养论历史,都具有思想的高度,闪耀着伟人们的智慧光芒。学习这类文章,可以引发学生对人生、社会、历史的深刻思考和认识,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
三、作业目标
1.积累重点字词成语音形义,掌握复句的几种类型。
2.掌握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证、论据,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
3.了解议论文的基本特点:论点明确、论证严密、论据充实等。
4.能够理清论证思路,了解议论文语言特点,会根据具体的语句分析语言特点。
5.掌握议论文常用的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等。
6.通过抓关键句或关注句子所在位置等方法把握作者的观点,且会区分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区分论点和论据。
7.把握论据的几种类型(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及其用法。
8.加深对人生、社会、历史等的认识,培养自身思辨能力。
四、单元预习
1.综合性学习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出自《周易》,意思是天道运行刚健有力,永无止息,而君子处世,也应该遵循天道,刚毅坚韧,持之以恒,努力奋进。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之一。为激励广大学生发扬“刻苦学习,拼搏向上”的自强不息精神,九年级准备组织开展一次相关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设想】:老师设想了两个相关活动,请你沿着老师的思路再补充一个。
思路一:召开“辛苦一年,受益终身”主题班会。
思路二:召开“为青春而拼搏奋战”主题演讲活动。
思路三: 。
(2)【演讲】:下面是小瑞同学的一段演讲稿,请按照要求作答。
逆境是自弃者一蹶不振的桎梏,却是自强者绝处逢生的机遇。贝多芬双耳失聪后仍坚持作曲,扼住了命运的喉咙;张海迪高位截瘫后仍顽强自学,成为了人生的赢家;【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实,面对坎坷,人们唯一的畏惧恰恰就是畏惧本身,咬紧牙关、坚持到底,正是获得升华与超越的武器。【乙】让我们矢志不移地奋斗,以自强来练就明日辉煌。
①模仿画波浪线的句子在【甲】处补写一个自强不息的示例。
②【乙】处画线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3)【邀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卢冬1991年出生,小时候遭遇车祸失去双臂,2004年开始练习游泳。她曾在伦敦残奥会,夺得女子S6级100米仰泳冠军,这次在东京残奥会连获三金,被誉为“无臂美人鱼”。
我校九年级想请卢冬来做一次报告,如果你作为代表去邀请她,你会怎么说?
2.综合性学习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学校将围绕“自强不息”这一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悟自强内涵】
(1)中国古代不乏体现自强不息精神的名言,请选择其中一项,谈谈你对“自强不息”的理解。
①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②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三十三章
③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携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我选择_____(填序号)。理解∶
【知自强故事】)
(2)活动中某同学搜集了一些有关自强不息的故事,你认为不合适的一项是( )
A.闻鸡起舞 B.高山流水 C.悬梁刺股 D.断齑画粥
【追自强精神】
为了我的祈愿/诗人啊,你起来吧/而且请你告诉他们/说他们所等待的已经要来/说我已踏着露水而来/已借着最后一颗星的照引而来/我从东方来/从汹涌着波涛的海上来/我将带光明给世界/又将带温暖给人类
(3)以上诗句选自艾青的《黎明的通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 ;他的长诗《向太阳》表达了
试卷第2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1)示例一:举办“名人励志”故事会;示例二:举办“寻找身边的榜样”活动
(2) 示例一:华罗庚左腿瘸了后仍勤奋自学,成为数学领域的佼佼者。示例二:邓亚萍遭受深造被退回后仍刻苦练习,成就乒坛“国手”。示例三:史铁生双腿瘫痪后仍坚持写作,抒写了生命的奇迹。 把“练就”改为“铸就”
(3)示例:卢冬,您好!祝贺您勇夺奥运三金。我们知道了您的感人事迹,对您非常敬佩。我们班正在开展“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想请您为我们做一次报告,您看行吗?
【详解】(1)本题考查活动设计。注意把握题干中关键信息“激励广大学生发扬‘刻苦学习,拼搏向上’的自强不息精神”,结合校园内有条件展开的活动类型进行设计,且活动名应为动宾短语即可。
示例一:举办“我奋斗,我收获”征文比赛。
示例二:举行“自强不息,拼搏不止”主题板报展示会。
(2)本题考查文学积累及病句。
(1)空,结合前文中的贝多芬及张海迪的事例,可知应列举遭遇打击却依旧不放弃,最终成就一番事业的人物事例;联系“贝多芬双耳失聪后仍坚持作曲,扼住了命运的喉咙;张海迪高位截瘫后仍顽强自学,成为了人生的赢家”可知,仿写内容应符合“……(人物+面对的困难)仍……(面对困难任务的做法),……(挑战困难的结果)”的形式。
示例一:袁隆平面对科研压力与前辈质疑仍刻苦研究,终成杂交水稻之父。
示例二:屠呦呦面对屡次的提炼失败仍愿从头才来,终有青蒿素挽救生命。
(2)空,搭配不当,画线句[乙]中“练就”与“辉煌”搭配不当,结合句意应将“练就”改为“铸就”。
(3)本题考查邀请语。邀请语要注意一般格式:称呼+表明身份、来意+清楚传达关键信息(时间、地点、主题等)+征求意见。结合题干要求作答即可。
示例:卢冬,您好!我是一名九年级学生,在听闻您勇夺三金的感人事迹后,对您非常钦佩。我们班正开展“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想请您能抽出时间为我们做一次报告,请问您有时间么?
2.(1)示例:我选①此句原意是:作为一个士人,一个君子,必须要有宽广、坚韧的品质,因为自己责任重大,道路遥远。“自强不息”就是要勇于担当,承当自己应尽的责任,踏上漫漫的征程。
示例:我选②。此句告诉我们战胜别人的只能说有力量,而能克服自身的缺点才是真正强大。从中我理解“自强不息”就是要学会正视自己,能克服自身的缺点,能战胜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示例:我选③。此句告诉我们挫折和磨难是人生的财富。“自强不息”就是要敢于直面困境,在困境中积极进取,把困难当作财富,当作提高自己的营养,学会不放弃、不抛弃,敢于迎难而上。
(2)B
(3) 自强不息的追求 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
【详解】(1)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材料。
可从三则名言中,围绕着“自强不息”的精神进行分析理解,挖掘出“自强不息”的内涵即可。
①意思是作为一个士人,一个君子,必须要有宽广、坚韧的品质,因为自己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据此可知,“自强不息”就是要有宽广、坚韧的品质,勇于担当,敢于担当,尽职尽责;
②意思是战胜别人的只能说有力量,而能克服自身的缺点才是真正强大,即战胜别人的人有力量,战胜自己的人才是强者。据此可知,“自强不息”就是要学会正视自己,能够克服自身的缺点,能够战胜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③意思是所以上天将要把重大任务落到这个人身上,一定先要使他的心志受痛苦,使他的筋骨受劳累,使他的身体感到饥饿,使他的身子穷困,并且使他的每一行为总是不能如意,借此来使他的内心震动,坚韧他的性情,增加他的才干。据此可知,所有将来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都必然要在内心和身体各方面经受一番痛苦与曲折的磨练,并以此来增长自己的才干。“自强不息”就是要敢于直面困境,经受住困境的磨炼,能吃的苦都吃过了,能经受的挫折都经受过了,以后即使再碰到类似的困难和挫折,便能处变不惊,临危不乱,冷静对待,设法克服和应对。
(2)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A.合适。东晋时,祖逖和刘琨同为司州主簿,常互相勉励振作。半夜听到鸡鸣,立即起来舞剑。语出《晋书·祖逖传》。后以“闻鸡起舞”比喻及时奋发。作为自强不息的故事,合适;
B.不合适,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峨峨兮若泰山”和“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钟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生不弹,故有高山流水之曲。“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作为自强不息的故事,不合适;
C.合适。汉朝的孙敬刻苦好学,每天一早就起来读书,直至深夜。因为疲劳瞌睡,会不知不觉地打起盹来,他就把绳子的一头拴在屋梁上,一头系在自己的头发上。这样以来,如果打盹,头皮就会被扯疼。另外,战国时的苏秦在游说秦国失败后,回到家里发愤学习,每当晚上读书读得疲倦打瞌睡时,他便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直至鲜血淋漓。他后来终于成为有名的政治家。这个成语形容人刻苦读书,坚韧不拔的精神。作为自强不息的故事,合适;
D.合适。北宋时期,范仲淹小时家贫,只好住在庙里读书,昼夜不息,每日生活十分清苦,用两升小米煮粥,隔夜粥凝固后用刀一切为四,早晚各吃两块,再切一些腌菜佐食。经过苦读终于被录取为官员。作为自强不息的故事,合适。
故选B。
(3)本题考查赏析诗歌情感。
要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时代及诗歌的具体内容来理解。《黎明的通知》是艾青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本诗写作于1942年初,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但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全国抗日力量、坚持抗战思想的领导下,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结合“我从东方来/从汹涌着波涛的海上/我将带光明给世界/又将带温暖给人类”可知,在诗里,诗人化身为“黎明”,呼唤光明和希望的到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自强不息的追求,表现了诗人对抗日战争必胜的坚信心;
1938年4月,艾青从战火蔓延的北方回到武汉不久,以激越而丰厚的情感创作了长诗《向太阳》。《向太阳》长四百余行,是三十年代艾青最长的一首诗,由九个各自独立又前后呼应的章节组成。尽管在诗里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场景和人物,但并不以叙事为主,作者仍然以他那朴素坦诚富有个性的抒情方式进行创作,自始至终以第一人称的“我”(也就是作者本人)的情感作为全诗的主线和命脉。作者借歌颂太阳,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
答案第2页,共3页
答案第3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