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作业3理解鉴赏(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作业3理解鉴赏(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4.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3 00:12: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作业3·理解鉴赏
作业设计
【作业3】课外拓展延伸
1.下面是李小雷同学所做的“《水浒传》人物形象”读书卡片,请帮他补充完整。
选项 人物 主要事迹 个性特征 绰号
A 鲁智深 醉闹五台山、 、智取二龙山 豁达明理、
B 误入白虎堂、 、 安分守己、
C 武松 打虎景阳冈、 、除恶蜈蚣岭 有仇必复、
D 江州劫法场、沂岭杀四虎、 、直爽率真
E 怒杀阎婆惜、 、 、敢作敢当
2.班级开展“走近《红楼梦》”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加。
(1)请按照示例写一句评点红楼梦中人物(除贾宝玉之外)的话。
示例:富贵闲人贾宝玉
(2)班级要举行“走近‘红学’”专题研究活动。请参考示例,简要介绍你的研究活动。
示例:
【专题名称】《红楼梦》中的女性人物
【研究依据】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
【我的发现】他们是红楼梦中具有代表性的女性人物,性格命运各不相同,展示出了独特的人物魅力,林黛玉多愁善感、才华横溢、谨小慎微,薛宝钗格端方、容貌美丽、天质聪慧、博学宏览,王熙凤精明强干、大胆泼辣。
我的研究:
【专题名称】
【研究依据】
【我的发现】
3.阅读理解
一件小事
①我从乡下跑到京城里,一转眼已经六年了。其间耳闻目睹的所谓国家大事,算起来也很不少;但在我心里,都不留什么痕迹,倘要我寻出这些事的影响来说,便只是增长了我的坏脾气,——老实说,便是教我一天比一天的看不起人。
②但有一件小事,却于我有意义,将我从坏脾气里拖开,使我至今忘记不得。
③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大北风刮得正猛,我因为生计关系,不得不一早在路上走。一路几乎遇不见人,好容易才雇定了一辆人力车,教他拉到S门去。不一会,北风小了,路上浮尘早已刮净,剩下一条洁白的大道来,车夫也跑得更快。刚近S门,忽而车把上带着一个人,慢慢地倒了。
④跌倒的是一个女人,花白头发,衣服都很破烂。伊从马路上突然向车前横截过来;车夫已经让开道,但伊的破棉背心没有上扣,微风吹着,向外展开,所以终于兜着车把。幸而车夫早有点停步,否则伊定要栽一个大斤斗,跌到头破血出了。
⑤伊伏在地上;车夫便也立住脚。我料定这老女人并没有伤,又没有别人看见,便很怪他多事,要自己惹出是非,也误了我的路。
⑥我便对他说,“没有什么的。走你的罢!”
⑦车夫毫不理会,——或者并没有听到,——却放下车子,扶那老女人慢慢起来,搀着臂膊立定,问伊说:
⑧“你怎么啦?”
⑨“我摔坏了。”
⑩我想,我眼见你慢慢倒地,怎么会摔坏呢,装腔作势罢了,这真可憎恶。车夫多事,也正是自讨苦吃,现在你自己想法去。
车夫听了这老女人的话,却毫不踌躇,仍然搀着伊的臂膊,便一步一步的向前走。我有些诧异,忙看前面,是一所巡警分驻所,大风之后,外面也不见人。这车夫扶着那老女人,便正是向那大门走去。
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而且他对于我,渐渐的又几乎变成一种威压,甚而至于要榨出皮袍下面藏着的“小”来。
我的活力这时大约有些凝滞了,坐着没有动,也没有想,直到看见分驻所里走出一个巡警,才下了车。
巡警走近我说,“你自己雇车罢,他不能拉你了。”
我没有思索的从外套袋里抓出一大把铜元,交给巡警,说,“请你给他……”
风全住了,路上还很静。我走着,一面想,几乎怕敢想到自己。以前的事姑且搁起,这一大把铜元又是什么意思?奖他么?我还能裁判车夫么?我不能回答自己。
这事到了现在,还是时时记起。我因此也时时煞了苦痛,努力的要想到我自己。几年来的文治武力,在我早如幼小时候所读过的“子曰诗云”一般,背不上半句了。独有这一件小事,却总是浮在我眼前,有时反更分明,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并且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
一九二○年七月
(1)下列对鲁迅创作及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是著名作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小说集有《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我们初中学过的《故乡》《孔乙己》《社戏》均选自《彷徨》。
B.小说叙述了“我”坐的人力车撞倒了一个老女人,从“幸而车夫早有点停步,否则伊定要栽一个大斤斗,跌到头破血出了”一句可看出“我”对老女人的同情。
C.小说写“我没有思索的要从口袋里掏出一大把铜元,交给巡警”,这一行为表现出“我”是一个诚信的乘客,也表现出了“我”对人力车夫的同情。
D.小说虽然只写了一件小事,但是却塑造了一个高大的正面的城市工人形象。
(2)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3)结合文中内容,试分析文中人力车夫的人物形象。
【评价量表】
设计目的 评价指标 水平
结合时代背景,通过对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分析,把握小说主题,能从不同角度深入思考探究小说主题。 优秀 良好 合格
准确梳理把握小说主要情节故事
会分析小说人物形象
从不同角度深入思考探究小说主题
试卷第2页,共4页
试卷第1页,共4页
参考答案:
1.
选项 人物 主要事迹 个性特征 绰号
A 鲁智深 醉闹五台山、倒拔垂杨柳、智取二龙山 豁达明理、粗中有细 花和尚
B 林冲 误入白虎堂、风雪山神庙、火并王伦 安分守己、忍辱负重 豹子头
C 武松 打虎景阳冈、大闹飞云浦、除恶蜈蚣岭 有仇必复,有恩必报 行者
D 李逵 江州劫法场、沂岭杀四虎、元夜闹东京 简单粗豪、直爽率真 黑旋风
E 宋江 怒杀阎婆惜、三打祝家庄、私放晁盖 为人仗义、敢做敢当 及时雨
【详解】本题考查名著阅读,具体考查《水浒传》中主要人物的生平事迹、绰号和性格特点。
A.鲁智深绰号花和尚。他本名鲁达,是渭州经略府提辖,因打抱不平三拳打死恶霸镇关西,为了躲避官府缉捕便出家做了和尚,法名智深。后又因搭救林冲,流落江湖,与杨志、武松一同在二龙山落草。三山聚义后加入梁山泊,排第十三位,上应天孤星,担任步军头领。主要事迹有“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大闹桃花村”“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等。性格特点:嫉恶如仇,豪爽仗义,粗中有细,有勇有谋等;
B.林冲绰号豹子头,东京人氏,原是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因其妻子被太尉高俅的养子高衙内看上,而多次遭到陷害,最终被逼上梁山落草。后火并王伦,尊晁盖为梁山寨主。他参与了梁山一系列的战役,为山寨的壮大立下汗马功劳。梁山大聚义时,排第六位,上应天雄星,位列马军五虎将,把守正西旱寨。抗击来围剿梁山军的官军、侵略北宋的辽国和剿灭国内造反的田虎、王庆、方腊势力时屡立战功。征方腊后病逝于杭州六和寺,追封忠武郎。林冲的事迹有“误入白虎堂”“棒打洪教头”“风雪山神庙”“火并王伦”等。性格特点:英勇刚烈,有勇有谋,忠厚善良,逆来顺受,忍辱负重等;
C.武松绰号“行者”。血溅鸳鸯楼后,为躲避官府抓捕,改作头陀打扮,江湖人称“行者武松”。武松曾经在景阳冈上空手打死一只吊睛白额虎,因此,“武松打虎”的事迹在后世广为流传。曾与鲁智深、杨志等人聚义青州二龙山,三山聚义时归顺梁山,坐第十四把交椅,为十大步军头领之一,后受朝廷招安随宋江征讨辽国,田虎,王庆,方腊,最终在征方腊过程中被飞刀所伤,痛失左臂,被封为清忠祖师,最后在杭州六和寺病逝。主要事迹有“手刃潘金莲”“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等。性格特点:勇敢无畏,性情刚烈,嫉恶如仇,有仇必报,重情重义,有勇有谋等;
D.李逵绰号“黑旋风”。惯使一双板斧,梁山排座次时,位列第二十二位,是梁山第五位步军头领。梁山受招安后,随军征讨辽国、田虎、王庆、方腊;战事结束后被封为镇江润州都统制。因宋江饮高俅等奸臣送来的毒酒中毒后,担心李逵再次起兵造反复仇,便让李逵也饮下毒酒,李逵随后身亡。主要事迹有“斧劈小衙内”“打死殷天锡”“大闹忠义堂”等。性格特点:爱憎分明,嫉恶如仇,率真直爽,勇猛无畏,忠诚孝顺,鲁莽急躁等;
E.宋江绰号及时雨。宋江在一百单八将稳坐梁山泊第一把交椅,为三十六天罡星之首的天魁星。为人急公好义,常救人于危难时刻,人称孝义黑三郎。身材矮小,面目黝黑。原为山东郓城县押司,后因私放晁盖等人,被阎婆惜捉住把柄,以至于杀了阎婆惜后连夜逃走,辗转周折上了梁山。晁盖死后继任梁山大寨主,主张并接受朝廷的招安,接连出征辽国、田虎、王庆、方腊等,屡立战功,最后被高俅等奸臣设计用毒酒害死。主要事迹有“私放晁天王”“怒杀阎婆惜”“浔阳楼题反诗”“智取无为军”“三打祝家庄”等。性格特点:仗义疏财,扶危济困,礼贤下士,精明练达等。
2.(1)巾帼强人王熙凤(其他言之成理均可)
(2)【专题名称】《红楼梦》中三个虚幻故事
【研究依据】石头补天神话、还泪神话、甄士隐的故事
【我的发现】我发现《红楼梦》中的三个虚幻的故事很奇特,都有着一定寓意,且与小说的主题有一定关联。女娲炼石补天出自《山海经》,本意是对英雄、图腾、女性的崇拜。《红楼梦》在第一回中利用这个故事具有反英雄的意义。第二个神话:降珠仙草与神瑛侍者的故事,揭示了宝玉黛玉爱情的灵性本质,木石前盟,来源于神界,具有神界的高贵,不玷污人世的污浊。用眼泪来偿还前世的恩请,暗示着这场爱情的悲剧命运。第三个故事太虚幻境的神话故事,太虚幻境象征着一个平等自由的理想境界,与现实的浊世相对照。
【详解】(1)本题考查名著人物。
示例:多情才女林黛玉,混世魔王薜藩,乡野村妇刘姥姥。
(2)本题考查名著探究。
示例:
【专题名称】刘姥姥这一人物形象在《红楼梦》中的作用
【研究依据】第6回刘姥姥一进大观园带外孙打秋风,告难求帮;第39回、第40回、第41回、第42回刘姥姥二进大观园将自家产的瓜果送至贾府,贾母设宴,刘姥姥凑趣,亦即为大家津津乐道的“刘姥姥进大观园”;第113回贾府落败,王熙凤身染沉疴,刘姥姥前往探望;第119回刘姥姥四进大观园,冒险解救巧姐。
【我的发现】刘姥姥四次进贾府的情节,贯穿于贾府自盛极一时至衰败没落的过程中,见证贾府的兴衰变化。以二进贾府,即大家所熟知的“刘姥姥进大观园”的经典情节为例,作者以刘姥姥的视角,带领读者享受了贾府鼎盛时期奢华浮靡的生活,正如刘姥姥所说“没见过的都见过了,没吃过的都吃过了,回去要烧香拜佛,保佑他们长命百岁”;再以三进贾府看望凤姐为例,从刘姥姥的视角展示了贾府萧条败落的景象,两次巨大的落差和对比直击读者心灵,令读者清晰的感受到贾府翻天覆地的变故。
3.(1)D
(2)本句运用了动作描写,“放”、“扶”、“搀”几个动词写出人力车夫毫不犹豫搀扶被撞者的一系列连贯动作,表现出人力车夫的热心善良。
(3)文中人力车夫主动帮助被撞者体现出他是个热心善良的人,文中的人力车夫在大风日依旧出车劳动,体现出他是个勤劳朴实的劳动者。
【详解】(1)本题考查对鲁迅创作及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
A.《故乡》《孔乙己》《社戏》均选自《呐喊》,并非《彷徨》;
B.从第④段“幸而车夫早有点停步,否则伊定要栽一个大斤斗,跌到头破血出了”一句并不能看出“我”对老女人的同情,应该是我对没有撞到老女人的庆幸;
C.“我没有思索的要从口袋里掏出一大把铜元,交给巡警”这一行为并不是我对人力车夫的同情,反而体现出我内心的自惭形秽;
故选D。
(2)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赏析。我们可以采用的答题模式是:此句运用了(修辞手法、人物描写方法、词语)+表达效果(如生动形象、生动细腻)+写出了的内容+表达的情感。题干要求从描写方法角度赏析。
从“放下车子,扶那老女人慢慢起来,搀着臂膊立定”中,“放”、“扶”、“搀”几个动词可看出是动作描写,这几个动词写出了人力车夫毫不犹豫搀扶被撞者的一系列连贯动作,再结合下文他问“你怎么啦?”可以看出人力车夫的热心善良。
(3)本题考查的是对人物形象的把握。解答此类题目,要注意准确和全面,人物形象的概括主要从外貌、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方面的信息来提取整合。另外,还可以根据情节、环境、作者的客观介绍等方面的信息来提取概括。根据本题的要求,必须有内容,有形象特点。
从第⑦“车夫毫不理会,——或者并没有听到,——却放下车子,扶那老女人慢慢起来,搀着臂膊立定”,第 段“车夫听了这老女人的话,却毫不踌躇,仍然搀着伊的臂膊,便一步一步的向前走”可知,文中人力车夫主动帮助摔倒的老女人,体现出他是个热心善良的人;
从第③段“这是民国六年的冬天,大北风刮得正猛,我因为生计关系,不得不一早在路上走。一路几乎遇不见人,好容易才雇定了一辆人力车”可知,他在艰苦的环境中工作,可以看出他是个勤劳朴实的底层劳动者。
答案第4页,共4页
答案第3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