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作业1·基础知识
1.请用正楷字抄写下面的句子。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崇祯(chóng) 拏(náo) 长堤(dī)
B.张岱(dài) 更定(gèng) 铺毡对坐(zhān)
C.强饮(qiǎng) 雾淞(sōng) 沆砀(hàng)
D.毳衣(máo) 炉正沸(fèi) 余舟一芥(jiè)
3.下列各句中“也”字表达的语气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故自号曰醉翁也 B.山间之朝暮也
C.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D.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4.下列各句中“之”的用法与其他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前人之述备矣 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属予作文以记之 D.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5.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政通人和/春和景明 B.北通巫峡/指通豫南
C.浊浪排空/长烟一空 D.南极潇湘/此乐何极
6.下列选项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记叙描写,也可抒情议论,属于古代散文的范畴。
B.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其诗、文、字、画都有很高的成就,与其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并称为“三苏”。
C.《离骚》为战国时期著名诗人屈原所作。“骚人”原指屈原或《楚辞》作者,后泛指文人。
D.《岳阳楼记》作者范仲淹,字希文,谥号文忠。这一谥号,是朝廷按其生平事迹进行评定后给予他的评价。
7.近体诗是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又称今体诗、格律诗,是一种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诗歌体裁,是 和 的通称。
8.将以下特殊句式归类,将同类句式序号填入表格。
(1)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吾谁与归
(3)属予作文以记之
(4)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5)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6)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7)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8)是金陵人
(9)见余大喜曰
定语后置句:
介词结构后置句:
宾语前置:
判断句:
省略句:
9.解释并积累下列表格句中各加点字的古义和今义,区别古今异义。
序号 句子 古义 今义
(1) 增其旧制
(2) 属予作文以记之
(3) 春和景明
(4)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5) 则有去国怀乡
(6) 微斯人
(7) 山间之四时也
(8) 射者中,弈者胜
(9)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10.解释并积累下列表格句中的一词多义。
序号 字 句子 字义
(1) 观 ①予观夫巴陵胜状
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2) 或 ①而或长烟一空
②或异二者之为
(3) 一 ①一碧万顷
②而或长烟一空
③余拏一小舟
④上下一白
(4) 通 ①初极狭,才通人
②政通人和
②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5) 旷 ①则有心旷神怡
②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6) 归 ①云归而岩穴暝
②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7) 谓 ①太守自谓也
②太守谓谁
(8) 临 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②临溪而渔
(9) 乐 ①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②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③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0) 是 ①是日更定矣
②问其姓氏,是金陵人
(11) 更 ①是日更定矣
②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12) 大 ①见余大喜曰
②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11.词类活用
篇名 句子 活用情况 释义
《岳阳楼记》 (1)百废具兴
(2)先天下之忧而忧
(3)后天下之乐而乐
(4)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醉翁亭记》 (1)山行六七里
(2)杂然而前陈者
(3)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4)名之者谁
(5)故自号曰醉翁也
(6)至于负者歌于途
《湖心亭看雪》 (1)大雪三日
(2)客此
12.通假字
篇名 句子 通假字 释义
《岳阳楼记》 (1)百废具兴
(2)属予作文以记之
13.重点字词。
篇名 重点字词 释义
《岳阳楼记》 (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2)越明年
(3)予观夫巴陵胜状
(4)衔远山,吞长江
(5)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6)前人之述备矣
(7)连月不开
(8)山岳潜形
(9)薄暮冥冥
(10)郁郁青青
(11)渔歌互答
(12)宠辱偕忘
(13)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醉翁亭记》 (1)环滁皆山也
(2)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3)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
(4)峰回路转
(5)作亭者谁
(6)名之者谁
(7)太守自谓也
(8)醉翁之意不在酒
(9)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0)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11)云归而岩穴暝
(12)晦明变化者
(13)野芳发而幽香
(14)佳木秀而繁阴
(15)临溪而渔
(16)杂然而前陈者
(17)颓然乎其间者
(18)树林阴翳
(19)太守谓谁
《湖心亭看雪》 (1)湖中人鸟声俱绝
(2)余拏一小舟
(3)独往湖心亭看雪
(4)上下一白
(5)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6)舟子喃喃曰
14.根据课文默写古诗词。
(1)怀旧空吟闻笛赋,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2)但愿人长久,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3)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温庭筠《商山早行》)
(4)习近平在演讲中引用毛泽东的两句诗“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来形容中华民族的昨天和今天,用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 , ”来形容祖国的明天。
(5)默写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的颔联和颈联。 , 。 ? 。
(6)《湖心亭看雪》中表达作者清高自赏、超凡脱俗的感情的议论性语句是“ , ”。
(7)《岳阳楼记》中体现“古仁人”不同于“迁客骚人”对待“得”“失”态度的句子是“ , ”。
(8)《醉翁亭记》中描绘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是“ , , ”。
试卷第6页,共8页
试卷第1页,共7页
参考答案:
1.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详解】本题考查书写能力。抄写汉字,要做到:准确,即不要抄错字;规范,即笔划要清楚;端正,即要写成方块字,不要潦草,偏旁部首比例要合适,在格中的位置要正确;整洁,即不要涂改。注意“忧”“乐”的间架结构。
2.C
【详解】A.拏(náo)——ná;
B.更定(gèng)——gēng;
D.毳衣(máo)——cuì;
故选C。
3.A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虚词的用法的能力。
A选项中的“也”表示陈述,语气较为平缓;
BCD三项中的“也”均表示判断,语气更为肯定;
故选A。
4.C
【详解】A.句意:前人的记述已经很详尽了。之:结构助词,的;
B.句意:这就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象。之:结构助词,的;
C.句意:他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之:代词,指“重修岳阳楼”这件事;
D.句意: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之:结构助词,的;
故选C。
5.B
【详解】A.和:和乐/和煦;
B.通:通向/通向;
C.空:天空/消散;
D.极:至、到达/尽头;
故选B。
6.D
【详解】D.范仲淹谥号“文正”;
故选D。
7. 律诗 绝句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近体诗是与古体诗相对而言的诗体,又称今体诗、格律诗,是一种讲究平仄、对仗和押韵的诗歌体裁,为有别于古体诗而有近体之名,是唐代形成的律诗和绝句的通称。最基本的格律包括:字数、句数、平仄、押韵和对仗(绝句不要求对仗)几个方面,主要有三点:1、每句必须平仄相间,同联的两句必须平仄相对,联与联之间必须平仄相粘,即“句内相间,联内相对,联间相粘”;2、除首尾二联外,中间几联必须对仗;3、一般来说,诗韵必须押同步到底的平声韵。
8. (1) (4)(6) (2) (5)(7)(8) (3)(9)
【详解】本题考查特殊句式。
(1)定语后置。“庙堂之高”和“江湖之远”其中“之”作定语后置的标志,意思分别是“高高的朝廷”和“偏远的江湖”。
(2)宾语前置。疑问代词“谁”作宾语,语序应为“吾与谁归”。
(3)省略句。省略主语“滕子京”。
(4)介宾短语后置。倒装中的地点状语后置(介词结构后置),正常语序为“迁客骚人多于此会”。
(5)判断句。“也”表判断语气。
(6)介词结构后置句。“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来去行路的人在树下休息。本句为:介词结构后置句。正常语序应为“于途歌”“于树休”。
(7)判断句。“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本句为判断句,“也”表判断语气。
(8)判断句。“是”表示判断,为判断句。翻译为:他们是南京人。
(9)省略句。“见”前省略了主语“两人”,是省略句。翻译为:(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
综上,定语后置句:(1);介词结构后置句:(6);宾语前置:(2);判断句:(5)(7)(8);省略句:(9)。
9. 规模 制度 动词,写文章 名词,文章 日光 景色,风景 景象 动词,看 国都 国家 如果没有 形容词,微小 四季 时间 这里指投壶,宴饮时的一种游戏 射箭,射击 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 像霜或雪的颜(跟“黑”相对)
【详解】本题考查古今异义。
(1)句意:扩大它原有的规模。① 古义:规模。②今义:制度。
(2)句意:他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③古义:动词,写文章。④今义:名词,文章。
(3)句意:春天气候和暖,阳光普照。⑤古义:日光。⑥今义:景色,风景。
(4)句意:这就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象。⑦古义:景象。⑧今义:动词,看。
(5)句意:就会有一种离开国都、怀念家乡(的心情)。⑨古义:国都。⑩今义:国家。
(6)句意:如果没有这种人。 古义:如果没有。 今义:形容词,微小。
(7)句意:这就是山中的四季。 古义:四季。 今义:时间。
(8)句意:投射的中了,下棋的赢了。 古义:这里指投壶,宴饮时的一种游戏,把箭向壶里投,投中多的为胜,负者照规定的杯数喝酒。 今义:射箭,射击。
(9)句意: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 古义:“白”,古代指罚酒时用的酒杯,也泛指一般的酒杯; 今义:像霜或雪的颜色(跟“黑”相对)。
10. 看 景象 有时 或许、也许,表示委婉的语气 一片 全 数词 副词,全 通过 顺利 通晓 开朗 宽广 聚拢 回家 用……来命名 为,是 居高面下 靠近 欢乐 以……为快乐 乐趣 代词,这 判断动词,是、为 名词,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 副词,还 副词,非常 形容词,大
【详解】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观:
(1)句意: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①观:看。
(2)句意:这就是岳阳楼的壮丽景象。②观:景象。
或:
(1)句意: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③或:有时。
(2)句意:或许不同于以上两种人的心情。④或:或许、也许,表示委婉的语气。
一:
(1)句意:一片碧绿,广阔无际。⑤一:一片。
(2)句意:有时大片烟雾完全消散。⑥一:全。
(3)句意:我撑着一叶小舟。⑦一:数词。
(4)句意: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⑧一:副词,全。
通:
(1)句意:最开始非常狭窄,只能容得下一人通过。⑨通:通过。
(2)句意:政事顺利,百姓和乐。⑩通:顺利。
(3)句意:听千里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通:通晓。
旷:
(1)句意:就会感到心胸开阔、心情愉快。 旷:开朗。
(2)句意:渔人眼前这片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排列得非常整齐。 旷:宽广。
归:
(1句意: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 归:聚拢;
(2)句意:宾客们跟随太守回去了。 归:回家。
谓:
(1)句意: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 谓 :用……来命名;
(2)句意:太守是谁呢? 谓:为,是。
临:
(1)句意: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 临:居高面下;
(2)句意:到溪边钓鱼。 临:靠近。
乐:
(1)句意: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 乐:欢乐;
(2)句意:却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 乐:以……为快乐;
(3)③“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句意:四季的风光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乐:乐趣。
是:
(1)句意: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 是:代词,这。
(2)句意: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南京人。 是:判断动词,是、为。
更:
(1)句意:这一天晚上八点左右。 更:名词,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
(2)句意:想不到在湖中还会有您这样的人! 更:副词,还。
大:
(1)句意: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 大:副词,非常。
(2)②句意: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 大:形容词,大。
11. 动词作名词 荒废了的事业 名词作状语 在……之前 名词作状语 在……之后 名词用作状语 向北;向南 名词作状语 沿着山谷 名词作状语 在前面 名词作状语 像鸟张开翅膀 名词用作动词 命名,取名 名词用作动词 取名 名词用作动词 唱歌 名词用作动词 下大雪 名词用作动词 客居
【详解】考查词类活用的理解。
《岳阳楼记》
(1)“百废具兴”: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废:动词作名词,荒废了的事业;
(2)“先天下之忧而忧”:在天下人忧之前先忧。先:名词作状语,在……之前;
(3)“后天下之乐而乐”:在天下人乐之后才乐。后:名词作状语,在……之后;
(4)“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那么向北面通到巫峡,向南面直到潇水和湘水。
北:名词活用作状语,向北;
南:名词活用作状语,向南。
《醉翁亭记》
(1)“山行六七里”:沿着山路走六七里。山: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谷;
(2)“杂然而前陈者”:横七竖八地摆在面前的。前:名词作状语,在前面;
(3)“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
(4)“名之者谁”: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名:名词用作动词,命名,取名;
(5)“故自号曰醉翁也”:所以自号“醉翁”。号:名词用作动词,取名;
(6)“至于负者歌于途”: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欢唱。歌:歌曲,名词用作动词,唱歌。
《湖心亭看雪》
(1)“大雪三日”,意思是大雪接连下了多日。雪:名词活用作动词,下大雪;
(2)“客此”,意思是在此地客居。客:名词活用作动词,客居。
12. 具 同“俱”,全、皆 属 同“嘱”,嘱托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重点词语意思。解释词语还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具,通“俱”,全,皆。
(2)句意:嘱托我写一篇文章来记述这件事情。属,通“嘱”,嘱托。
13. 因罪贬谪流放,出任外官 到 胜景,美景 连接 日光 详尽 天气放晴 形体 迫近,接近 形容草木茂盛 应和 一起 探求 环绕 茂盛的样子 倾泻 曲折、回环 建造 命名 自称,此处为用自称来命名之意 意趣,情趣 寄托 散开
昏暗 昏暗 花 茂盛 钓鱼 交错的样子 倒下的样子 遮盖 为,是 消失 撑(船) 独自 全 尽力 小声嘟哝
【详解】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①句意为:滕子京被降职到巴陵郡做太守。谪守,因罪贬谪流放,出任外官;
②句意为:到了第二年。越,到了;
③句意为:我观看那巴陵郡的美好景色。胜状,胜景,美景;
④句意为:它连接着远处的山,吞吐长江的水流。衔,连接;
⑤句意为:早晚阴晴明暗多变,气象变化多端。晖,日光;
⑥句意为:前人的记述很详尽了。备,详尽;
⑦句意为:接连几个月不放晴。开,这里指天气放晴;
⑧句意为:山岳隐没了形体。形,形体;
⑨句意为:傍晚天色昏暗。薄,迫近;
⑩句意为:茂盛并且青翠。郁郁,形容草木茂盛;
句意为:渔人唱着歌互相应答。答,应和;
句意为:荣耀和屈辱一并都忘了。偕,一起;
句意为: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 。求,探求;
句意为:环绕滁州的都是山。环,环绕;
句意为: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蔚然,茂盛的样子;
句意为:看到流水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而出的。泻,倾泻;
句意为:山势回环,路也跟着转弯。回,曲折、回环;
句意为: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作,建造;
句意为: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名,命名;
句意为: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自谓,自称,此处为用自称来命名之意;
句意为: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意:意趣,情趣;
句意为:领会在心里,寄托在酒上。寓,寄托;
句意为:至于太阳升起,树林里的雾气散开。开,散开;
句意为:云雾聚拢,山谷就显得昏暗了。暝 ,昏暗;
句意为:朝则自暗而明,暮则自明而暗,或暗或明,变化不一。晦,昏暗;
句意为:野花开放,有一股清幽的香味。 芳,花;
句意为:好的树木枝繁叶茂,形成一片浓密的绿荫。秀,茂盛;
句意为:到溪边钓鱼。 渔,钓鱼;
句意为:杂七杂八地摆在面前的。 杂然,交错的样子;
句意为:醉醺醺地倒在众人中间的。颓然,倒下的样子;
句意为:树林里的枝叶茂密成荫。翳,遮盖;
句意为:太守是谁呢? 谓,为,是;
句意为: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绝,消失;
句意为:我撑着一叶小舟。拏,撑;
句意为: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独,独自;
句意为:从上到下,都是白茫茫的一片。一,全;
句意为:我尽力喝了三大杯酒,然后和他们道别。强,尽力;
句意为:船夫低声嘟哝地说。喃喃:小声嘟哝。
14. 到乡翻似烂柯人 千里共婵娟 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欲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莫说相公痴 更有痴似相公者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 日出而林霏开 云归而岩穴暝 晦明变化者
【详解】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翻、似、婵娟、茅、迹、沧、弊、衰、秦、蓝、痴、己、暝、晦”等字词容易写错。
答案第8页,共8页
答案第7页,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