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单元分析(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单元分析(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4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3 00:13: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单元分析
一、单元信息
基本信息 学科 年级 学期 教材版本 单元名称
语文 九年级 第一学期 部编版 古代诗文
单元组织方式 自然单元
课时信息 序号 课时名称
1 岳阳楼记
2 醉翁亭记
3 湖心亭看雪
4 诗词三首
5 议论要言之有据
二、单元分析
本单元选取的课文皆为古诗文名篇佳作,有三篇写景记游散文,三首抒怀类古诗词。写景游记记述了作者登亭台楼阁,观湖光山色,游目骋怀,纵情山水的经过,在言简义丰、意境深远的字里行间,不仅可以让人领略到自然景观之秀美和祖国山河之瑰丽,而且也可以让人感受到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志趣抱负。
三、作业目标
1.积累文言常用是实词、虚词,注意梳理文言现象(通假字、特殊句式、词类活用、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掌握相关文学及文化常识,积累相关古诗文名言警句。
2.了解知人论世的古诗文学习方法,通过了解诗人创作背景和生平经历,把握古代不同文体和诗体的体式和风格。
3.通过反复诵读,体会古代诗文的语言美,感受其独特的琅琅上口、音韵和谐的节奏美,熟读成诵。
4.感受作者或忧国忧民,或与民同乐,或追忆故国往昔等不同情怀和思想情感,体会古诗文借景抒情的特点。
四、单元预习
1.综合性学习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句话出自《周易》,意思是天道运行刚健有力,永无止息,而君子处世,也应该遵循天道,刚毅坚韧,持之以恒,努力奋进。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精神源泉之一。为激励广大学生发扬“刻苦学习,拼搏向上”的自强不息精神,九年级准备组织开展一次相关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设想】:老师设想了两个相关活动,请你沿着老师的思路再补充一个。
思路一:召开“辛苦一年,受益终身”主题班会。
思路二:召开“为青春而拼搏奋战”主题演讲活动。
思路三: 。
(2)【演讲】:下面是小瑞同学的一段演讲稿,请按照要求作答。
逆境是自弃者一蹶不振的桎梏,却是自强者绝处逢生的机遇。贝多芬双耳失聪后仍坚持作曲,扼住了命运的喉咙;张海迪高位截瘫后仍顽强自学,成为了人生的赢家;【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实,面对坎坷,人们唯一的畏惧恰恰就是畏惧本身,咬紧牙关、坚持到底,正是获得升华与超越的武器。【乙】让我们矢志不移地奋斗,以自强来练就明日辉煌。
①模仿画波浪线的句子在【甲】处补写一个自强不息的示例。
②【乙】处画线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3)【邀请】: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卢冬1991年出生,小时候遭遇车祸失去双臂,2004年开始练习游泳。她曾在伦敦残奥会,夺得女子S6级100米仰泳冠军,这次在东京残奥会连获三金,被誉为“无臂美人鱼”。
我校九年级想请卢冬来做一次报告,如果你作为代表去邀请她,你会怎么说?
2.综合性学习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学校将围绕“自强不息”这一主题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悟自强内涵】
(1)中国古代不乏体现自强不息精神的名言,请选择其中一项,谈谈你对“自强不息”的理解。
①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论语·秦伯》
②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三十三章
③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携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
我选择_____(填序号)。理解∶
【知自强故事】)
(2)活动中某同学搜集了一些有关自强不息的故事,你认为不合适的一项是( )
A.闻鸡起舞 B.高山流水 C.悬梁刺股 D.断齑画粥
【追自强精神】
为了我的祈愿/诗人啊,你起来吧/而且请你告诉他们/说他们所等待的已经要来/说我已踏着露水而来/已借着最后一颗星的照引而来/我从东方来/从汹涌着波涛的海上来/我将带光明给世界/又将带温暖给人类
(3)以上诗句选自艾青的《黎明的通知》,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 ;他的长诗《向太阳》表达了
3.班级举行以“月”为主题的诗歌联读活动,请阅读下面的诗歌并完成相关任务。
现代诗
“月儿呀,你等候什么呢?”
“要致敬意于我必须给他让路的太阳。”
——泰戈尔《飞鸟集》
我的思念是圆的/八月中秋的月亮/也是最亮最圆的/无论山多高,海多宽/天涯海角都能看见它/在这样的夜晚/会想起什么?/我的思念是圆的/西瓜、苹果都是圆的/团聚的人家是欢乐的/骨肉被分割是痛苦的/思念亲人的人/望着空中的明月/谁能把月饼咽下?
——艾青《我的思念是圆的》
古诗词
(1)诗句关联。本学期,我所学过与“月”相关的古诗词有:
① , 。(杜甫《月夜忆舍弟》)
② , 。(温庭筠《商山早行》)
③人有悲欢离合, 。(苏轼《水调歌头》)
(2)请从上边的“现代诗”与下面的“古诗词”中各选一首进行情感联读,并简述组合的原因。
我选择现代诗《 》和古诗词《 》,理由是
4.综合性学习。
(1)给下列新闻拟写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
青海新闻网 2020年书香青海·助力脱贫攻坚——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暨“书香青海”阅读季活动启动,旨在推进全民阅读活动广泛开展,助力全民阅读活动品牌建设。活动当天,各地开展了线上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爱国卫生知识问答、线下赠书等活动。活动以抒发全民战“疫”情怀、弘扬地域文化、文化走笔、书香之家评选等11项全民阅读活动为内容,通过研讨会、征文、展览、经典诵读等多种载体形式开展。
近年来,全省各市州图书馆以全民阅读活动为推手,引导、培育、成立了阅读推广人联合会,发挥了图书馆与读者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更好地参与、监督、服务全民阅读活动,带动全社会参与到全民阅读活动中来。下一步,各图书馆将继续加大数字阅读资源的制作和线上推广的力度,能够让群众通过手机等方便快捷的方式,享受阅读带来的乐趣。
(有删改)
A.世界读书日暨“书香青海”阅读季活动启动
B.全省各市州学校开展全民阅读活动
C.4月23日读书日享受阅读的乐趣
D.全社会参与全民健身活动
(2)下图是江源中学国学经典阅读现状调查数据饼状图,请仔细观察,写出你得出的结论。
(3)请仿照例句,根据语境,在横线上补写句子。
青春是一团火,她点燃了我们沸腾的热血; , ; , ;青春是一首诗,她浸润了我们干涸的心灵。
(4)在处理读国学经典和流行作品的关系上,海青同学认为流行作品读起来轻松、有趣、通俗易懂,没必要读国学经典,你应该怎样劝说他呢?
5.建国七十三周年来临之际,学校准备举办以“天下家国”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完成下列任务:
(1)“经典诗词”朗诵会为《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苏轼)的朗诵选配一支背景曲,根据下列名曲的曲风、旋律或节奏介绍,从中选配出最恰当的一项,并说明理由。
①《平沙落雁》,曲风静美舒缓,优美动听。
②《十面埋伏》,曲风凄冷悲壮,激昂慷慨。
③《春江花月夜》,曲风委婉质朴,旋律流畅。
④《阳春白雪》,旋律清新明快,节奏活泼。
⑤《渔樵互答》,旋律悠然恬静,节奏轻快。
(2)“爱国人物”故事会
请你从下面给出的三个爱国人物中任选一个,按照例句仿写一句话。
杜甫 闻一多 邓稼先
例句:“土地的歌者”艾青,在他深爱着的土地上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仿句:
(3)“为国奋斗”演讲会
假如你是主持人,请为以下两个演讲撰写串场词。
演讲顺序 演讲题目 演讲者
1 《我的中国梦》 1901班王非
2 《奋斗的青春》 1902班陈虹
试卷第4页,共5页
试卷第1页,共5页
参考答案:
1.(1)示例一:举办“名人励志”故事会;示例二:举办“寻找身边的榜样”活动
(2) 示例一:华罗庚左腿瘸了后仍勤奋自学,成为数学领域的佼佼者。示例二:邓亚萍遭受深造被退回后仍刻苦练习,成就乒坛“国手”。示例三:史铁生双腿瘫痪后仍坚持写作,抒写了生命的奇迹。 把“练就”改为“铸就”
(3)示例:卢冬,您好!祝贺您勇夺奥运三金。我们知道了您的感人事迹,对您非常敬佩。我们班正在开展“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想请您为我们做一次报告,您看行吗?
【详解】(1)本题考查活动设计。注意把握题干中关键信息“激励广大学生发扬‘刻苦学习,拼搏向上’的自强不息精神”,结合校园内有条件展开的活动类型进行设计,且活动名应为动宾短语即可。
示例一:举办“我奋斗,我收获”征文比赛。
示例二:举行“自强不息,拼搏不止”主题板报展示会。
(2)本题考查文学积累及病句。
(1)空,结合前文中的贝多芬及张海迪的事例,可知应列举遭遇打击却依旧不放弃,最终成就一番事业的人物事例;联系“贝多芬双耳失聪后仍坚持作曲,扼住了命运的喉咙;张海迪高位截瘫后仍顽强自学,成为了人生的赢家”可知,仿写内容应符合“……(人物+面对的困难)仍……(面对困难任务的做法),……(挑战困难的结果)”的形式。
示例一:袁隆平面对科研压力与前辈质疑仍刻苦研究,终成杂交水稻之父。
示例二:屠呦呦面对屡次的提炼失败仍愿从头才来,终有青蒿素挽救生命。
(2)空,搭配不当,画线句[乙]中“练就”与“辉煌”搭配不当,结合句意应将“练就”改为“铸就”。
(3)本题考查邀请语。邀请语要注意一般格式:称呼+表明身份、来意+清楚传达关键信息(时间、地点、主题等)+征求意见。结合题干要求作答即可。
示例:卢冬,您好!我是一名九年级学生,在听闻您勇夺三金的感人事迹后,对您非常钦佩。我们班正开展“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想请您能抽出时间为我们做一次报告,请问您有时间么?
2.(1)示例:我选①此句原意是:作为一个士人,一个君子,必须要有宽广、坚韧的品质,因为自己责任重大,道路遥远。“自强不息”就是要勇于担当,承当自己应尽的责任,踏上漫漫的征程。
示例:我选②。此句告诉我们战胜别人的只能说有力量,而能克服自身的缺点才是真正强大。从中我理解“自强不息”就是要学会正视自己,能克服自身的缺点,能战胜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示例:我选③。此句告诉我们挫折和磨难是人生的财富。“自强不息”就是要敢于直面困境,在困境中积极进取,把困难当作财富,当作提高自己的营养,学会不放弃、不抛弃,敢于迎难而上。
(2)B
(3) 自强不息的追求 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
【详解】(1)本题考查理解分析材料。
可从三则名言中,围绕着“自强不息”的精神进行分析理解,挖掘出“自强不息”的内涵即可。
①意思是作为一个士人,一个君子,必须要有宽广、坚韧的品质,因为自己责任重大,道路遥远;据此可知,“自强不息”就是要有宽广、坚韧的品质,勇于担当,敢于担当,尽职尽责;
②意思是战胜别人的只能说有力量,而能克服自身的缺点才是真正强大,即战胜别人的人有力量,战胜自己的人才是强者。据此可知,“自强不息”就是要学会正视自己,能够克服自身的缺点,能够战胜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
③意思是所以上天将要把重大任务落到这个人身上,一定先要使他的心志受痛苦,使他的筋骨受劳累,使他的身体感到饥饿,使他的身子穷困,并且使他的每一行为总是不能如意,借此来使他的内心震动,坚韧他的性情,增加他的才干。据此可知,所有将来要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都必然要在内心和身体各方面经受一番痛苦与曲折的磨练,并以此来增长自己的才干。“自强不息”就是要敢于直面困境,经受住困境的磨炼,能吃的苦都吃过了,能经受的挫折都经受过了,以后即使再碰到类似的困难和挫折,便能处变不惊,临危不乱,冷静对待,设法克服和应对。
(2)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A.合适。东晋时,祖逖和刘琨同为司州主簿,常互相勉励振作。半夜听到鸡鸣,立即起来舞剑。语出《晋书·祖逖传》。后以“闻鸡起舞”比喻及时奋发。作为自强不息的故事,合适;
B.不合适,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峨峨兮若泰山”和“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惊道:“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钟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生不弹,故有高山流水之曲。“高山流水”比喻知己或知音,也比喻乐曲高妙。作为自强不息的故事,不合适;
C.合适。汉朝的孙敬刻苦好学,每天一早就起来读书,直至深夜。因为疲劳瞌睡,会不知不觉地打起盹来,他就把绳子的一头拴在屋梁上,一头系在自己的头发上。这样以来,如果打盹,头皮就会被扯疼。另外,战国时的苏秦在游说秦国失败后,回到家里发愤学习,每当晚上读书读得疲倦打瞌睡时,他便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直至鲜血淋漓。他后来终于成为有名的政治家。这个成语形容人刻苦读书,坚韧不拔的精神。作为自强不息的故事,合适;
D.合适。北宋时期,范仲淹小时家贫,只好住在庙里读书,昼夜不息,每日生活十分清苦,用两升小米煮粥,隔夜粥凝固后用刀一切为四,早晚各吃两块,再切一些腌菜佐食。经过苦读终于被录取为官员。作为自强不息的故事,合适。
故选B。
(3)本题考查赏析诗歌情感。
要结合诗歌的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时代及诗歌的具体内容来理解。《黎明的通知》是艾青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本诗写作于1942年初,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时期,但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全国抗日力量、坚持抗战思想的领导下,坚定了全国人民抗战胜利的信心。结合“我从东方来/从汹涌着波涛的海上/我将带光明给世界/又将带温暖给人类”可知,在诗里,诗人化身为“黎明”,呼唤光明和希望的到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自强不息的追求,表现了诗人对抗日战争必胜的坚信心;
1938年4月,艾青从战火蔓延的北方回到武汉不久,以激越而丰厚的情感创作了长诗《向太阳》。《向太阳》长四百余行,是三十年代艾青最长的一首诗,由九个各自独立又前后呼应的章节组成。尽管在诗里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场景和人物,但并不以叙事为主,作者仍然以他那朴素坦诚富有个性的抒情方式进行创作,自始至终以第一人称的“我”(也就是作者本人)的情感作为全诗的主线和命脉。作者借歌颂太阳,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愿望。
3.(1)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月有阴晴圆缺
(2) 示例一:我的思念是圆的 月夜忆舍弟 两者都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示例二:我的思念是圆的 水调歌头 两者都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之情。
【详解】(1)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
默写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认真审题,根据提示,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答题时,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注意“茅、霜、缺”等字词的书写。
(2)本题考查诗歌的情感鉴赏。
以上诗歌都是与“月”相关的诗歌,现代诗和古诗词各选一首,围绕着它们情感的共同之处,写出你选择它们情感联读的原因即可。泰戈尔《飞鸟集》表达的是月亮对太阳的致敬;艾青《我的思念是圆的》、温庭筠《商山早行》表达的是游子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杜甫《月夜忆舍弟》、苏轼《水调歌头》表达的都是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本题答案不唯一。
示例:我的思念是圆的;商山早行;两首诗都表达了天涯游子思乡念亲之情。
4.(1)A
(2)示例:大多数学生阅读过一些国学经典,但并没有完整、深入阅读。
(3) 青春是一只手 她拨动了我们年轻的心弦 青春是一支笔 她画出了我们人生的蓝图
(4)示例:海青同学,你好。我们应该多读国学经典。因为经典作品毕竟经过了时间的考验,是文化的精华。它们和流行作品在文化品位上是不相等的,反映的都是对人性的赞美、对真理的追求,所以我们应该多读国学经典。你说是吗?
【详解】(1)本题考查新闻标题的拟写。
新闻的结构通常是按照倒金字塔结构安排的,最重要的内容在最前面,能概括出新闻的主要内容,与新闻标题所表达的意思与作用一致,所以可以根据材料中的第一句话选择标题。从新闻首句“2020年书香青海·助力脱贫攻坚——4月23日,世界读书日暨‘书香青海’阅读季活动启动,旨在推进全民阅读活动广泛开展,助力全民阅读活动品牌建设”可知,这则新闻想表达的是:世界读书日暨“书香青海”阅读季活动启动。
故选A。
(2)本题考查图文信息转换。
解答此题注意抓住图中的数据。将图中对国学经典“泛泛了解”“从未阅读”“完整阅读”的三类数据(84%、13%、3%)进行比较,可以看出江源中学的学生对国学经典只是泛泛了解的占绝大多数,还有一部分人从未阅读过国学经典,只有极少数人能完整阅读。将比较的结果用一句话简洁地表述出来即可得出:大多数学生阅读过一些国学经典,但并没有完整、深入阅读。
(3)本题考查句子仿写。仿写的句子与参照句要结构一致,句式与修辞相同,主题相关。
根据前文“青春是一团火,她点燃了我们沸腾的热血”的内容和句式特点,用“青春是一xx,她xx了我们xx”来补写即可,要注意补写语句在内容上的照应关系。
示例:青春是一缕光,她照亮了我们迷茫的心灵;青春是一支笔,她记下了我们美好的明天。
(4)本题考查劝说语拟写。
仔细阅读题干我们可以发现,劝说海青同学多读国学经典应该找到合理的理由,理由可以从国学经典的优势去讲,比如国学经典成为经典的原因以及对后人的影响。劝说内容注意要有称呼,语言得体,语气委婉(你说呢、你觉得呢、好吗、行吗等),劝说的内容合理,修辞使用恰当,语言通顺。
示例:海青同学,你好。我们应该多读国学经典。第一,国学经典诵读能够传承我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能够让我们感受到源远流长的民族精神,特别是那些经典的篇目能够让我们的智慧得以提升;其次,国学经典诵读能够陶冶我们的品德和情操,在朗诵当中还能够提升自己的普通话水平,培养自己的爱国热情。让我们的性情得到开朗,培养他们的自信。最后,国学经典诵读也是一种素质教育,能够让我们的心智得到开发,使得我们的道德、文化、智力等方面都得到全方面的提升。
5.(1)③;因为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表达了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祝愿,表达了失意时的超脱胸怀和乐观情绪,且要考虑到“月”这一意象。因此,应该选配曲风委婉质朴,旋律流畅的《春江花月夜》。
(2)示例1:“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在破败的茅屋前为天下寒士疾呼。
示例2:“大勇的革命者”闻一多,在特务的枪口下为民族命运呐喊。
示例3:“两弹元勋”邓稼先,在荒凉的戈壁里为核武器研究坚守。
(3)示例:同学们,感谢王非为大家带来的《我的中国梦》,我们有一个共同的中国梦,这个梦想需要我们以青春的名义去奋斗,奋斗的青春是美好的,奋斗的青春是幸福的,下面请听1902班陈虹的演讲《奋斗的青春》。
【详解】(1)本题考查诗歌的理解。
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中秋望月怀人之作,表达了对胞弟苏辙的无限怀念。词人运用形象描绘手法,勾勒出一种皓月当空、美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氛围,全词意境清远,笔调深婉,表现出作者旷达乐观的胸襟。从失意矛盾中走向胸怀坦荡的达观,留给后人无尽温暖与美好。结合主题,考虑到“月”这一意象,选配曲风委婉质朴,旋律流畅的《春江花月夜》合适。
(2)本题考查文学积累及仿写。
杜甫是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主要表现忧国忧民、念家悲己的情感;闻一多是大勇的革命者,在“一二·一运动”中揭露惨案真相;邓稼先是两弹元勋。
分析例句“‘土地的歌者’艾青,在他深爱着的土地上用嘶哑的喉咙歌唱”,其格式为“‘身份’+姓名(杜甫、闻一多、邓稼先)+在……(典型事例或作品) +上/下/前/里+状语+动词”。我们可据此仿写。
示例:“两弹元勋”邓稼先,在荒凉的戈壁为强国梦坚守研究。
(3)本题考查学生拟写串场词的能力。
串场词是贯穿晚会整体的语言脉络,穿插在节目之间,可以承上启下、调节气氛、增加氛围,在无形中映射主题和中心思想。结合主题“为国奋斗”,写出两个节目之间的串场词即可。注意说清人物、节目名称。
示例:梦想是美好的,梦想是令人向往的,非常感谢1901班王非为我们带来了《我的中国梦》,美好的梦想,需要我们去为之奋斗,奋斗的青春是美好的,奋斗的青春是幸福的,接下来,掌声有请1902班陈虹为我们讲述《奋斗的青春》。
答案第6页,共6页
答案第5页,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