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单元检测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拮据( ) 栈桥( ) zāo( )蹋 别墅( )
褴褛( ) 撬开( ) 恭wéi( ) shà( )白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阴晦(huì) 愕然(ě) 萧索(xiāo) 逃窜(cuàn)
B.黛色(dài) 罔然(wǎng) 潮汛(xùn) 模样(mó)
C.姿睢(zì) 寒噤(jìn) 颧骨(quán) 瓦楞(léng)
D.祭祀(sì) 伶俐(líng) 脚踝(huái) 五行(xíng)
3.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 )
A.阴晦 惘然 莫名其妙 迟疑不决
B.炊烟 阔绰 郑重其事 神色张惶
C.恭唯 鄙夷 十拿九稳 与日具增
D.箫索 祭祀 致之不理 朦朦胧胧
4.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呐喊》《彷徨》是现代作家鲁迅的短篇小说集。鲁迅是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时使用的笔名。《故乡》选自《呐喊》。
B.《我的叔叔于勒》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的小说。他是19世纪后半叶法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与俄国的契诃夫和美国的欧·亨利并称“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C.走进小说的天地,我们会感受许许多多的人和事:《水浒传》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倒拔垂杨柳”;武松“斗杀西门庆”“大闹野猪林”;《三国演义》中关羽“过五关斩六将”“大意失荆州”。这些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D.古代有很多运用借代修辞手法的词语,如桃李指学生,烽烟指战争,丝竹指音乐,婵娟指月亮,汗青指史册,须眉指男子,手足指兄弟,伉俪指夫妻,等等。
5.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人云亦云,别人说什么,我们就说什么?我们跟学舌的鹦鹉有什么区别呢?
B.导演杨洁在拍摄《西游记》时,认为“趣经女儿国”一集的情节可以有一段插曲,她决定把作词的任务交给词作家阎肃。
C.中国的BAT(百度、阿里巴巴、腾讯)及其投资或控股的公司,几乎掌握了中国人日常生活和工作的一切。
D.屈原在诗句:“唯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中,以美人自比,隐喻楚怀王听信谗言,将他流放到外地,使他的才能没有施展之机,恰似“美人迟暮”。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父母溺爱孩子,这对孩子的成长极为不利
B.能否落实农村中小学营养餐,是减轻农民负担的一大举措
C.在暑假的户外活动中,同学们要注意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D.这个学校的共青团员,决心响应团委人人为“希望工程”献爱心.
7.判断下列复句的类型。
(1)只有以不懈的韧劲,一级级攀登,才能一步步接近光辉灿烂的理想之巅。( )
(2)凉风,即使是一点点,也给了人们许多希望。( )
(3)要是老师准许他读一段课文,他一定能读好的,一定的。( )
(4)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才能真正深刻地了解我们战士的胸怀是多么宽广。( )
8.文学常识填空。
《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的 (国籍)作家 ,其代表作有《 》《 》等。本文即选自其短篇小说集《 》。
(二)语言综合运用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面小题。
时候______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huì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篷隙向外一望。苍huáng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___________起来了……
这时候,我的脑里忽然___________出一幅神异的图画来: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___________一柄钢叉,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那猹却将身一扭,反从他的胯下逃走了。
9.下面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晦 黄jīn xiàng B.诲 黄 jìn jǐng
C.晦 皇 jìn xiàng D.诲 皇 jīn jǐng
10.下面依次填入选段横线空白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A.既然 悲伤 现 握 B.已经 悲凉 闪现 握
C.既然 悲凉 闪 捏 D.已经 悲凉 回忆 捏
11.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句子的主干是“天空中挂着圆月”。
B.“向一匹猹尽力的刺去。”“尽力”在这里是定语。
C.“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运用了比喻的修辞。
D.“多么惊喜”“尽力的刺去”“一些活气”“厚障壁”都是偏正短语。
(三)综合性学习
1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表现诗人的chóng ① (A.祟 B.崇)高理想与爱国精神。诗歌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是对历史的回溯 ② (A.sù B.shuò),叙述诗人的家世、出身以及辅佐楚王的经历;后半部分书写诗人对未来道路的探索 甲 (A.历程 B.里程),通过神游天地寻求真理而不得的陈述,表达对理想的不懈追求。诗人大量运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 乙 (A.琳琅满目 B.丰富多彩)的神话传说和摇曳多姿的艺术想象。
(1)根据拼音为文中①处选择正确的汉字,为文中②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
① ②
(2)从文中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甲、乙处。(只填序号)
甲 乙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shāo的痣一点。
十分清新,十分自然,我的小屋玲珑地立于山脊一个柔和的角度上。
世界上有很多已经很美的东西,还需要一些点zhuì,山也是。小屋的出现,点破了山的寂莫,增加了风景的内容。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
眉shāo( ) 点zhuì( ) 掠过(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它的正确写法是“ ”。
(3)“生气”在文中的意思是 。
(4)文段中主要运用了 、 的修辞手法。
14.亲爱的同学,在“走进小说天地”综合性学习活动中,那生动的故事、鲜活的人物形象,一定给你留下过深刻的印象。让我们携手并肩,再度走进那一片五彩斑斓的天地。
(1)【众说纷纭话读书】在讨论怎样处理读流行作品与读经典名著的关系问题时,同学们形成了两种观点:
有人认为,应该多读流行作品。流行作品用的是现代生活中鲜活的语言,反映的是当代人的思想感情,读起来轻松省力,使读者有兴趣、吸收快。
也有人认为,应该多读经典名著。名著是经时间筛选留下的硕果,是古今中外文化的精华。它们和一般作品在文化品位上是不相等的,它们好像军事上的制高点,占领了它,其他就不在话下了。经典名著有以一当十的价值。
这两种观点,你更倾向于哪一种?请说说你的依据并做简要分析。
(2)【栩栩如生话人物】在缤纷的人物画廊中,你一定有最欣赏的小说人物。那么在《西游记》或《水浒传》中,你最欣赏哪一个人物?请说说理由。
我最欣赏的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七嘴八舌谈体会】亲近小说,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趣的极为重要的途径。请从下列书目中任选一个,结合作品内容,就“增长知识”“丰富情感”中的一点,写出你的阅读体会。
书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傅雷家书》
15.班级要开展课本剧表演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
【任务一:补充舞台说明】
(1)请根据课文的内容完成剧本中的舞台说明。
课文原文(节选) 课本剧《故乡》(节选)
我这时很兴奋,但不知道怎么说才好,只是说:“阿!闰土哥,—你来了?……” …… 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 “老爷!……” 我(语气:①)啊!闰土哥,(迟疑了一下)你来了?闰土(恭敬地)老爷!(动作:②)
【任务二:选定背景音乐】
你为上面的情节选择背景音乐,最适合的一首乐曲是( )
A.《欢乐颂》(激昂、恢宏) B.《秋日私语》(舒缓、轻柔)
C.《秋窗风雨夕》(伤感、悲凉) D.《简单的礼物》(轻快、活泼)
【任务三:设计服装道具】
(3)道具组为课本剧表演设计服装。请从下列图中选择适合“闰土”这一角色的服装并说明理由。
选择( )
理由:
16.某校九(2)班开展以“让爱住我家”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活动中有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请你给本次活动拟写一条宣传标语。
(2)活动中,张雪同学在网上摘抄了一篇写亲情的短文。下面是文中的部分内容,请你按要求帮助她修改。
【甲】祖母用她的生命成就了我,我绝不会不辜负她!在漫漫人生旅途中,祖母用尽她最后的14年伴我度过,见证着我由一个嗷嗷待哺的小婴儿长成一个少年。昔日我觉得祖母很烦人,【乙】但现在我终于学会了珍重,相信祖母在天之灵也会深感安慰。
①【甲】处画线句子有语病,应改为“ ”。
②【乙】处画线句子用词不当,应将“ ”改为“ ”。
(3)强强很反感妈妈总在自己的耳边唠叨不停,有时会与妈妈发生争吵。如果你是强强的朋友,你会怎样劝他呢?
17.学校开展“鲁迅读书月”活动,主题是“鲁迅与我们的学习生活”。请你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活动一:走进作品】请你向同学们推荐一篇课外读过的鲁迅的文章,并写出一句推荐语。
你推荐的文章:《 》
你的推荐语:
(2)【活动二:汲取精华】下面是鲁迅作品中的两个名句,请你任选一 句,联系实际谈谈感想。
①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枯燥了。②即使慢,驰而不息,纵令落后,纵令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的目标。
感想:
(3)【活动三:提出疑难】学校将举行论坛,邀请鲁迅研究专家与同学们对话,你准备提-一个什么问题?
你的问题:
(四)现代文阅读
成长回声
周晴
①年少的日子是坎坷的,家里很少有快乐的气氛。唯独我生日那天,家里总是惬意的。母亲会烧那么多好菜,父亲也会制造不少惊喜,我便成了众星捧月的公主。
②每年,我都盼望生日。每年,我都在幸福中度过生日。终于,我十五岁了。“十五岁是个大生日。”同学这么说,父母也这么说。我参加过好几个同学家里的生日宴会。或许是房子不够敞亮,或许是长辈守在身旁,总归有几分别扭。如果父母不掺和,那么世界都会是我们的。一个狂欢的夜晚,一个只有我们的夜晚,才能证明我们的长大。对,我要以十五岁生日开启成年的大门!
③明天就是生日了,可是,我为难了。
④母亲回来了,提着大包小包。太多了!“都是你爱吃的!别只顾着看,搭把手!”她笑着说,带着喘。后面的父亲也抱着几个大礼盒,看着很是精美,撩起了我对明天的期待。
⑤我还怎么好开口呢?
⑥可同学早就约好了。如果父母请来外婆一家,狂欢、搞怪,顷刻间便会烟消云散。我嗫嗫嚅嚅地说:“明天我想请同学们一起过生日,你们就不要参加了,好吗?”他们都愣住了,不吭声了。这沉默太让我煎熬了,我忍不住了,“再和你们补过,好吗?”
⑦爸妈,你们能理解女儿吗?她爱你们,可她已经长大,也有微不足道的社交,也想纵情恣意地飞翔,这难道错了吗?
⑧不知过了多久,爸爸叹了口气,“好吧!我们出去躲一个晚上。”
⑨第二天早上,他们已经不在家里了,只留下了灶台上摆满的荤素小菜、点心果盘。我一个人,忙得不亦乐乎。莱摆满了一桌子,我欣赏着自己的杰作,得意中常常掠过几丝不安,剪不断,理还乱,拂去又来。等同学们到了以后,这几丝不安才冰消雪融。欢笑一下子充满了整个房间,相册、娃娃、围巾……堆了一桌子,我们吵啊、闹啊,笑声夹杂着歌声如海浪般起伏。当十五只蜡烛点燃的时候,我发现空气中才真正弥漫着自由和独立的味道。
⑩十点,父母回来了,我笑着请他们吃蛋糕,他们也似是高兴地与同学们打招呼,回自己房间去了。以后几天,他们变得沉默寡言,我也很难解释。难道,成人就意味着在亲情和自我中取舍吗?
不久的一个下午,朱叔叔夫妻突然联袂来访。一进门,朱叔叔就对爸爸说:“今天要躲儿子生日,来你家混顿晚饭!”朱阿姨也忍不住说:“十月怀胎,一生辛苦,好不容易盼到十五岁,本想欢欢喜喜给他过个生日,却被嫌弃!他要同学,不要老头子老太婆了!”说着眼泪就下来了。大家都愣住了,妈妈跟着长叹一声,爸爸也朝我眨眼睛,我鼻子一酸,竟无语凝噎。
18.作者为什么认为没有长辈在场的十五岁生日,才能“开启成年的大门”?
19.生日宴上,父母极不情愿的这一“躲”,实际上,表现了亲子关系已发生微妙的变化,从你自身成长经历出发,说说这种变化体现在哪些方面。
20.“成人就意味着在亲情和自我中取舍吗?”请谈谈你的看法。
21.请简要分析文末朱阿姨的流泪与“我”的凝噎在情感上有什么不同。
五分钟的成长
①那一年我十岁。那时喜欢把自己看作是一个大人,但是惊恐慌乱就像一条饥肠辘辘的食人鱼,轻易就可以攻破我的虚张声势。就像那个夏季的傍晚,暴风雨变得越来越猛烈,灯都熄灭了,时钟敲了九下,我开始哭起来。
②就在我倍感无助时,电话铃响了起来。我擦去眼泪,强忍着哽咽接起电话,是妈妈打来的。
③“海,卡洛吗?”她说道,“我还在——”
④“你在哪儿?”我打断了她的话,完全不管自己当时的焦虑不安有失“大人”的身份。
⑤“我在格洛里,和你弟弟在一起。”
⑥我知道格洛里超市离我们家只有五分钟的路程。“你们什么时候到家?”我问道。
⑦“除非我们能搭上车,要不然你别指望我们很快就能到家。”
⑧“干吗不坐一辆三轮车回来?”“三轮车司机不肯载客。”“走着回来呢?”
⑨“冒着这么大的雨走回来吗?我觉得不行——所以才给你打电话。”
⑩只有上天知道我当时有多紧张,拿着电话筒,我努力控制着自己的心跳。
“穿上雨衣,招呼一辆三轮车过来接我们吧。”妈妈说道。
我目瞪口呆,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妈妈还在继续说着。“卡洛?你能行吗?”我能行吗?雨下得这么大,天色漆黑一片,雷声轰隆不断——谁知道外面漆黑一片中会有什么危险等着我呢?“可以,没问题。”我鼓起勇气回答道。
“棒极了!带上一把雨伞,不然你会被淋湿的。”走出大门,很幸运,路边就有一辆三轮车。三轮车一开动,我便强烈地担心起来。万一司机是个绑匪怎么办?如果他收费太多怎么办?要是他让我半路下车,我找不到妈妈或者回家的路怎么办?我忧心忡忡,开始祈祷。祈祷并不能让我停止发抖,但却平息了我的恐惧。几分钟的时间一晃就过去了,我到达了格洛里超市。
我妈妈正站在大门口外面,她看到了我。她左手牵着我九岁的弟弟保罗,右手拿着雨伞。他们向我走来。“哇,你现在真的是个大男孩儿了,能自己坐车了,还能来接我们。”妈妈微笑着说。
我虽然更愿意她用“大人”这个词来形容我,而不是“大男孩儿”,但我还是得意得满脸通红。
我们上了车。我坐在司机后面的座位上,就像所有成熟的男人一样。那个位置最危险,因为坐在那个位置上的人很容易摔下来,所以我得紧紧地扶牢。
保罗对我说:“啊,你今天真的很勇敢。”我无所谓地笑了笑:“没什么。有一天你也能做到的。”他看着我,简直将我奉若神明。
三轮车在我们街区附近雨水泛滥的街道上轰然行驶,经过众多的商店、房屋和路人,我觉得棒极了。我已经克服恐惧完成了使命。我的弟弟崇拜我,妈妈信任我,我还永远拥有一段有点类似于冒险的记忆。
“你刚才害怕了吗?”妈妈问我。
“害怕?我吗?”我愤怒地回答,“这只不过是五分钟的车程。”我看着她,她笑了。
(有删改)
22.结合语境谈谈你对文中最后一段中加点词语的理解。
23.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描写方法?作用是什么?
24.文中画横线的语句交代了“我”在车上的位置,这一情节能否去掉?为什么?
25.新考法 文中的“我”和课文《孤独之旅》中的杜小康有哪些相同之处?
(五)写作
26.根据要求写作。
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场独特的旅行,旅途中我们播种希望,放飞梦想;生活中我们享受快乐,也体验忧伤……我们在前进中感知世界的奇妙,也收获生命的成长。
请你以“一段______的历程”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③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评价量表】
题目 能力维度 掌握水平
优秀 良好 合格
基础知识 识记能力
字音辨析能力
辨析常见病句类型能力
判断复句类型能力
正确使用标点能力
语言综合运用 书写能力
语言运用能力
辨析修辞的能力
综合性学习 评点小说人物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
拟写宣传语能力
个性化解读能力
现代文阅读 梳理内容的能力
揣摩人物情感的能力
理解重点词语的能力
比较阅读的能力
分析情节的作用的能力
写作 审题立意能力
命题能力
谋篇布局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
运用写作技巧能力
试卷第10页,共10页
试卷第1页,共10页
参考答案:
1. jū zhàn 糟 shù lǚ qiào 维 煞
【详解】试题分析:此题是对字音与字形的考查。注意易错音的积累,掌握汉语拼写规则,规范拼音书写,不要写成英语字母。作答根据拼音提示写出相应汉字题时,要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辨析,避免混淆。平时要经常把积累的内容拿出来读一读,写一写,并进行适当分类整理。本题要注意“褛”读lǚ。
2.D
【详解】A. 愕然(ě)——è;
B. 罔然——惘然,模样(mó)——mú;
C. 姿睢——恣睢;
故选D。
3.A
【详解】B.惶——皇;
C.唯——维,具——俱;
D.箫——萧,致——置;
故选A。
4.C
【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知识及文学文化常识的把握能力。平时要注意积累。C项,“大闹野猪林”的是鲁智深。
5.C
【详解】A.将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前半句是个陈述句,而非疑问句。
B.将“取经女儿国”的引号改为书名号。
D.将冒号删去,这里不需要提顿。
故选C。
6.A
【详解】B.两面对一面的问题,删除“能否”;
C.“防止”与“不”重复,删除其一;
D.缺宾语,句末加“的号召”。
故选A。
点睛:病句的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后矛盾。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7. 条件复句 假设复句 假设复句 条件复句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复句及复句类型形式的理解和掌握。根据句子成分和语境含义可知,A.“只有”和“才能”,可知只有以到达某种前提,才能得以实现,为“条件复句”;
B.即使”和“也给”,表达了一种假设的情况,为“假设复句”;
C.“要是”和“一定”,表达了一种假设情况下的结果,为“假设复句”;
D.“只有”和“才能”,可知只有以到达某种前提,才能得以实现,为“条件复句”。
【点睛】复句:复句是由两个或几个意义上相关、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单句形式组成的句子。复句的类型:主要有并列、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这几种类型。判断复句关系,关联词很重要,有一个顺口溜把难记的、易混的整理在一块,请牢记:“不是”“而是”是并列;“不是”“就是”是选择,;“尚且”“何况”是递进;“尽管”配“还”是转折;“既然”配“就”是因果;“即使”配“也”是假设;“无论”“除非”和“不管”;“只有”“只要”讲条件。
8. 法国 莫泊桑 项链 羊脂球 羊脂球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解读能力。选择题所涵盖的内容非常多,既有作者、作品,也有作品主题、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写作特色类,还有对作品的品读、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将相关知识记牢,这样就能轻松解答。本题根据自己的识记积累解答即可。
9.A 10.C 11.B
【解析】9.阴晦:天气阴沉、晦暗。
苍黄:青色和黄色。
禁(jīn)不住:指不能承受或不能控制;由不得自己。
项(xiàng):脖子。
故选A。
10.既然:本来如此;已经如此。
已经:表示事情完成或时间过去。
结合后句的“又”可以看出,句中表示本来已是深冬,因此“既然”更准确;
悲伤:伤心难过。
悲凉:哀伤凄凉。
结合前面所绘景象“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可以看出,用“悲凉”更能表达作者的情感;
现:出现。
闪:突然出现。
闪现:瞬间出现,忽然出现;呈现。
回忆:想过去的事回忆对比;回想;反省;运用或拥有记忆力。
根据使用对象“我的脑里”可知,“闪”更准确;
握:手指弯曲合拢、执持。
捏:用拇指和别的手指夹。
结合使用对象“钢叉”和“尽力的刺去”可以看出,方便对外发力,用“捏”更准确;
故选C。
11.B.“尽力”修饰动词“刺”,是状语,而不是“定语”;故选B。
12. ①B ②A 甲A 乙B
【详解】(1)①崇高:最高的;最高尚的。故选B。②回溯:回顾;回忆。“溯”读作sù,注意不要读成shuò。故选A。
(2)考查词语的理解和运用。选词填空首先要明确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分析,可以从使用范围和语意侧重点角度来辨析。【甲】“历程”意思是经历的过程,“里程”指路程,甲处“探索”与“历程”搭配比较恰当,故选A;【乙】“琳琅满目”形容各种美好的东西很多(多指书籍或工艺品),“丰富多彩”意思是内容丰富,种类多样,乙处用来修饰“神话传说”,用“丰富多彩”比较恰当,故选B。
13. 梢 缀 lüè 寂莫 寂莫 生机,活力 比喻 拟人
【详解】(1)眉梢:眉毛的末端。点缀:加以衬托或装饰,使原有事物更加美好,装点门面,应景儿,凑数儿。掠(lüè)过:一指倾斜地打击表面,呈一角度向前,常伴以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倾斜冲击和向前的跳动;二指扫过,擦过、闪过;三指从上面飞过。
(2)寂寞:孤单冷清。故“寂莫”改成“寂寞”。
(3)结合“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可知,“生气”是褒义词,是和“色彩”“情调”有关联的词语,可以理解为“生命的气息”,故“生气”理解为生机、活力。
(4)“山如眉黛,小屋恰似眉梢的痣一点”运用比喻修辞,把山比成眉黛,把小屋比成眉梢的痣。结合“小屋的出现,点破了山的寂寞”可知,“寂寞”是用来形容人的词语,这里用来形容“山”,把“山”拟人化,赋予其人的情感,故可知运用了拟人修辞。这个语段运用了比喻、拟人修辞。
14.(1)【示例一】应该多读流行作品。文学作品是适应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流行作品在一定程度上真实地反映了当代的社会,情感更加深刻,人物更加亲切,更有助于我们洞悉现实生活的这个世界。
【示例二】应该多读经典名著。经典名著是岁月淘洗出来的精品,它们的艺术性和耐读性更强。这些经典往往反映了这个世界普遍存在的生存状态或整个人类共有的价值情感,随着时光的流逝,其散发的人性光辉越发闪耀。
(2)【示例一】武松。他刚正不阿,知恩图报,重情重义,是顶天立地的血性男儿。
【示例二】鲁智深。他疾恶如仇,侠肝义胆,粗中有细,是敢作敢当的大英雄。
【示例三】孙悟空。他神通广大,明辨是非,爱憎分明,惩恶扬善,护师父取经可谓忠心耿耿。
(3)【示例】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那顽强、坚毅的品质深深地感染着我,启迪着我:要刻苦读书,立志成才,不虚度宝贵的光阴,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详解】(1)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这是开放性试题,两种观点都可以,注意理由要充分。
一种观点“应该多读流行作品”,从反映了现代的流行趋势,富有现在的生活气息去解答,理由合理即可;另一种观点“应该多读经典名著”,从名著是经时间筛选留下的硕果,是古今中外文化的精华去解答,理由合理即可。
示例一:应该多读经典名著,因为名著毕竟经过了时间的考验,所反映的都是对人性的赞美,对真理的追求,所以赞成多读经典名著。
示例二:应该多读流行作品,因为流行作品反映了现在的流行趋势,富有现在的生活气息,但有些价值不高的或肤浅读物,我们没必要去读。
(2)本题考查名著阅读和语言表达能力。在指明欣赏的人物后,要进一步说明喜欢他的理由,可以结合具体的情节来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
示例:沙僧。因为他在取经的路上一直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任劳任怨。
(3)本题考查名著阅读体会的表达。根据题意,在备选名著中选择自己最喜爱,或是印象最为深刻的一部,从“增长知识”“丰富情感”中任选一点,表述自己的阅读体会即可。注意表述有重点,条理清晰,内容正确。
示例:读《傅雷家书》后,我学会了许多做人的道理,还感受到了亲情的伟大。父爱是一本书,一本满含生活哲理的书。
15.(1)①所填舞台说明能体现出“我”的兴奋。
示例:兴奋地(喜悦地,高兴地,激动地,惊喜地,亲切地)
②所填舞台说明能体现出“闰土”的恭敬。
示例:后退两步,鞠躬(鞠一个躬;弯下腰)
(2)C
(3)选择:A
理由:短式上衣是劳动人民的服装,能够体现出闰土的身份特点,与小说《故乡》中描绘的衣着相似,服装上面的补丁能够体现出中年闰土此时家境的艰难。(长衫代表一种身份,与贫苦劳动人民的短衫相对;马褂一般套在长袍之外,不符合闰土身份。)(意思对即可)
【详解】(1)本题考查设计舞台说明的能力。第①空,根据语境可知,“我”见到童年伙伴时非常高兴,所填舞台说明能体现出“我”的兴奋即可。第②空,要求写闰土的动作描写,根据“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度终于恭敬起来了”的语境可知,所填舞台说明能体现出“闰土”的恭敬即可。
①示例:快乐地
②示例:低着头,弯着腰
(2)本题考查体会文章情感的能力。由“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的语句及童年伙伴见面时的隔阂、农民生活的困苦等情形可知,背景音乐应选择具有伤感氛围的。故选C。
(3)本题考查文化常识。此题要根据闰土的身份及经济状况进行选择。A.短式上衣是劳动人民的服装,并且上面的补丁能说明其经济状况的困苦。B.是长衫,不是劳动人民的服装。C.是马褂,也不符合闰土的身份。故选A。
16.(1)示例:①感恩生命,孝敬长辈。②全心全意呵护家,让爱天天围绕她。
(2)①“祖母用她的生命成就了我,我绝不会辜负她”。②应将“珍重”改为“珍惜”。
(3)示例:强强,妈妈常在你的耳边唠叨,说明她很爱你,很关心你。可能是她表达方式不对,令你不满,你应该多理解妈妈,多与妈妈交流,让她了解你的想法。希望你与妈妈能建立和谐融洽的关系。
【详解】(1)此题考查的是宣传标语。拟写宣传标语从内容上来说,要结合主题;从形式上来看,要采用一定的修辞手法,例如比喻、拟人等,要简单明了,醒目易读。示例:家——你永远的避风港;我爱父母,我爱我家。
(2)此题考查的是病句的辨析和修改。
①“我绝不会不辜负她”句中否定词语使用不当,改为“我绝不会辜负她”。
②“我终于学会了珍重”中“珍重”用词不当,应该改为“珍惜”。
(3)此题考查的是劝说词。结合语境,首先指出对方的错误所在,然后告诉对方应该怎样做。劝说时注意语气要委婉。
示例:强强,你对妈妈的这种态度是不对的,妈妈这样做也是为了你好,是因为爱你。也许她的方式有些许的不恰当,但你可以多与妈妈交流沟通,消除隔阂,这样对于建立和谐的关系是很重要的。
17. (1)示例:阿Q正传 小说深刻地揭示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阶级矛盾和“精神胜利法”产生的历史根源,有力地批判了辛亥革命的脱离群众和不彻底性,表达了作者“改造国民性”的思想观点。 (2)示例一:读书须博览群书。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只有多读书、读好书,才能积累大量的素材。这样,不论是与别人交谈,还是写作,都能得心应手。示例二:做事贵在坚持。一个人不论做什么,都要有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的精神,只有这样才能获得成功。比如考试失败了,需要振作精神,努力学习,坚持不懈,这样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 (3)示例:在《阿长与(山海经>》中,鲁迅对他的保姆一会儿称呼“阿长”,一会儿称呼“长妈妈”,为什么?
【详解】(1)第一问,推荐文章,选择自己熟悉的一篇鲁迅作品,第二问从某一方面用生动的语言介绍作品,或内容富有情趣,或描写精彩,或思想深刻,点明阅读的收益。推荐语要用短语的形式,语言简洁有鼓动性。如《祝福》,推荐语:通过祥林嫂一生的悲惨遭遇,反映了辛亥革命以后中国的社会矛盾,深刻地揭露了地主阶级对劳动妇女的摧残与迫害,揭示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指出彻底反对封建的必要性。
(2)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理解句子的含义,第一句可从汲取知识的精华这方面去感想,第二句可从坚持不懈追求目标这方面感想。
(3)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注意对方的身份“鲁迅研究专家”,使用适用的称谓,提了有关鲁迅的“不解的问题”,请对方讲解,要使用礼貌用语。
18.因为长辈在场让“我们”别扭,长辈不在场,世界才都是“我们”的,才能证明“我们”的长大。(或:因为这样,生活才能充满自由、独立的味道。) 19.随着年龄的增长,青春期的孩子开始有了自己的主张、独立的空间、个人的隐私、私密的朋友等。 20.【示例一】我认为需要取舍。由于生活的年代不同,思维方式不同,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孩子和父母之间难以彼此理解、互相沟通,所以只能在亲情和自我中有所取舍。
【示例二】我认为不用取舍。成长中和父母多沟通、多交流,彼此理解和相互包容,这样既能拥有亲情,也可以实现自我的价值。 21.朱阿姨流泪是觉得辛辛苦苦养大的儿子竟对自己有些嫌弃了,心里感到辛酸与失落。
“我”的凝噎既有对自己所作所为的愧疚,也有对父母包容与理解的感动。
【解析】18.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作品内容的能力。
结合文章②段“或许是长辈守在身旁,总归有几分别扭。如果父母不掺和,那么世界都会是我们的。一个狂欢的夜晚,一个只有我们的夜晚,才能证明我们的长大”可知,作者认为长辈在场让“我们”别扭,而没有长辈在场的十五岁生日,才能狂欢,才能自由、独立,才更能证明长大。
19.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父母躲,是因为孩子的诉求“明天我想请同学们一起过生日,你们就不要参加了,好吗(第⑥段)”,而父母,是不情愿的,因为“母亲回来了,提着大包小包。太多了……后面的父亲也抱着几个大礼盒,看着很是精美(第④段)”,他们为孩子的生日精心的做了准备,“十月怀胎,一生辛苦,好不容易盼到十五岁,本想欢欢喜喜给他过个生,却被嫌弃(第 段)”,这是他们没有预料的也是难以接受的。但这就是孩子的成长,青春期的孩子他们希望“长辈守在身旁,总归有几分别扭。如果父母不掺和,那么世界都会是我们的。一个狂欢的夜晚,一个只有我们的夜晚,才能证明我们的长大(第②段)”,孩子们开始有了自己的主张、独立的空间、个人的隐私、私密的朋友等微妙的变化。任选一方面举例即可,比如自己希望有独处的时间和空间,趁爸爸妈妈都不在,自己想怎么样就怎么样。青春期孩子需要属于自己的空间,孩子的成长,就是慢慢地远离父母、寻求独立的过程。
20.本题考查看法。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观点,然后阐释相应的理由。
如果观点是应该取舍,可以从年龄不同思维不同展开。成年人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和主张,和孩子的视角不同,想法不会一样,思维的方式不同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就不会相同。所以父母和孩子保有自我的独立。同时留点空间,彼可以更好的此理解、互相沟通。
如果观点是认为不用取舍,那就从情感交流的角度展开,成长是必修课,亲情也不能丢失。亲情和成长可以共生,成长中和父母多沟通、多交流,彼此理解和相互包容,这样既能拥有亲情,也可以实现自我的价值。
21.本题考查揣摩人物情感的能力。
通过第 段“十月怀胎,一生辛苦……不要老头子老太婆了”可知,朱阿姨流泪是觉得辛辛苦苦养大的儿子竟对自己有些嫌弃了,心里感到辛酸与失落;
“我”之前也做了同样的事情,此时听到朱阿姨说的话,“我”感受到了父母的不易,知道了之前的做法有不恰当的地方,因此感到愧疚。但是父母并没有责备“我”,朱阿姨说这些话时,“妈妈跟着长叹一声,爸爸也朝我眨眼睛”,由此可见,他们不想让“我”因此难过、自责。“我”被父母的包容与理解感动。
22.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我”不能容忍妈妈依然把“我”当一个小孩子看的心理。 23.心理描写。具体细致地写出了“我”的恐惧。 24.不能去掉。这一情节更能表现出“我”长大了,有了自觉保护家人的意识与行动,使人物形象更丰满、可爱,更加突出主题。 25.他们在现实考验面前,战胜了内心的恐惧,变得自信、大胆,他们两个都由胆小而变得勇敢,都变成了有责任心的小男子汉。
【解析】22.本题考查理解重点词语的能力。
结合第 内容“你刚才害怕了吗”面对妈妈的询问,“愤怒”体现了“我”对妈妈问“我”是否害怕的不满。根据第 段内容“我虽然更愿意她用‘大人’这个词来形容我,而不是‘大男孩儿’”可知,生动传神地写出了“我”不能容忍妈妈依然把“我”当一个小孩子看的心理。
23.本题考查分析人物的描写方法的能力。
分析画波浪线的句子“万一司机是个绑匪怎么办?如果他收费太多怎么办?要是他让我半路下车,我找不到妈妈或者回家的路怎么办?”,可知,这部分是“我”心里的担忧,所以属于心理描写。结合文章第 段内容,“我忧心忡忡,开始祈祷。祈祷并不能让我停止发抖,但却平息了我的恐惧”可知,这段话具体细致地写出了“我”的恐惧。
24.本题考查分析情节的作用的能力。
作答本题,首先要表明观点“不能去掉”,再分析其作用。画横线的语句交代了“我”在车上的位置。结合文章第 段内容,“我坐在司机后面的座位上,就像所有成熟的男人一样。那个位置最危险,因为坐在那个位置上的人很容易摔下来,所以我得紧紧地扶牢”。根据第 段内容“我虽然更愿意她用‘大人’这个词来形容我,而不是‘大男孩儿’”可知,“我”的这一举动表现出“我”长大了,有了自觉保护家人的意识与行动,丰富人物形象,从而突出了“我”的成长这一主题。
25.本题考查比较阅读的能力。
《孤独之旅》中的杜小康因家庭变故而失学,不得不跟随父亲去放鸭,经受了孤独的考验和一场暴风雨带来的磨难后,他成长了,也变得坚强了。文中的“我”克服了恐惧,完成了风雨中接妈妈和弟弟的使命。本文中的“我”和《孤独之旅》中的杜小康都在现实考验面前,战胜了内心的恐惧,变得自信、勇敢。
《孤独之旅》中的杜小康面对生活的艰难和精神的孤独,不断锤炼着内容。要一场暴风雨后,突然长大了、坚强了。文章中的“我”,结合第①段内容“暴风雨变得越来越猛烈,灯都熄灭了,时钟敲了九下,我开始哭起来”,第⑩段内容,“只有上天知道我当时有多紧张,拿着电话筒,我努力控制着自己的心跳”,第 段内容,“可以,没问题”, 第 段内容,“我觉得棒极了。我已经克服恐惧完成了使命”,可知,表现了由胆小变得勇敢的过程。他们两人都在经历中变得坚强,揭示了人物在挫折面前成长的主题。
26.例文:
一段温暖的历程
那年冬天,大雪纷飞……
我与父亲走在一条小路上,我们是去接还在工作的妈妈。
我捂着那红红的小鼻子,打着哆嗦,顶着大雪慢慢向前走。父亲见了,连忙把身上的大衣给了我,不知怎么了,是父亲的大衣厚实吗?我渐渐不冷了,我望着父亲,他的脸红扑扑的,但见我看着他,便故意挺直了腰板轻松地说:“没事,爸爸不冷。”可他分明打着哆嗦!我准备把大衣还给父亲:“爸,我不冷,您把大衣穿上吧!”父亲并没有听我的:“爸爸我身体好着呢,不冷,你乖乖把衣服穿好啊!”
我与父亲继续走着,前面有一道泥泞的小路横在前面,父亲的大手拉着我的小手一小步一小步的走着,我细细的看着父亲的手:手上有几处已经溃烂的冻疮,一道道皱纹也无情的横在了父亲的手上。我紧紧的握着父亲的手,我又加上了一把劲好让热量传输更快一些,希望那样可以给他哪怕是一点点温暖。
父亲认为我走累了,一把抱起我,父亲!你可曾想过!我已经12岁了呀!您……我对父亲说:“爸,我不累,让我下去吧!”父亲看起来有些吃力,可他却笑着说“姑娘长大了,一定要多抱一抱,不然呀,就抱不动喽!”我不出声了,静静地望着父亲。父亲头上的一丝白发触动了我的心,我立刻注意到,父亲老了,他的脸上,倒着七横八竖的皱纹,如同沧桑的沟壑一般。父亲已经不是曾经年轻力壮的父亲了,不是曾经健步如飞的父亲,不是曾经深夜还在努力工作的父亲了!无情的光阴已经带走了我年轻的父亲!
我与父亲,已经到母亲工厂大门口了,我望了望那条小路,望了望那小路上的一串大脚印与一连串的小脚印。此时雨停了,温暖的阳光照亮了大地,当然也照亮了那条小路。
那条羊肠小道,也就是我温暖的历程。
【详解】本题考查半命题作文。采用了“引导语+半命题”的形式。
分析引导语:引导语是一段富有意蕴的话,点明了“人生就是一段旅程,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感知到了世界的奇妙,收获了生命的成长”。引导语意在创设情境,激发写作欲望,引领学生关注自身成长,表达自己对于“成长”的独特感悟,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分析半命题和写作思路:首先要理解题目中关键词“历程”的含义。“旅程”是指经历的过程。“历程”关键在于“程”,因此立意应该偏向于“程”,不仅要写出事情,更要写出过程,并且要在这个“过程”中思考,有所探索,有所发现,写出感悟。人生的成长就是一种历程,在这个过程中有父母的陪伴、老师的指引,有朋友的鼓励、陌生人的关爱,有大自然美好的风光,也有沁人心脾的书香……我们可以写读书使“我”受益匪浅的历程;可以写有父母陪伴的爱的历程;可以写对生命的感悟铺满成长的历程;可以写在大自然里的得到生命启示的历程……选择符合题意的素材,叙写自己经历的一段人生经历和感悟,表达积极健康的思想。体裁上较适合写记叙文或者以记叙为主的文章。
答案第10页,共10页
答案第9页,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