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业4·综合实践
【作业4】综合实践活动
1.根据表格提示,以班级学科小组为单位,完成下列活动。
活动主题:创新的力量
活动小主题 活动目标 活动过程 成果展示 评价
创新内涵,大家谈 1.积累有关创新的名言警句。 2.准确全面理解创新的内涵。 1.分小组积累有关创新的名言警句,并尝试按照创新的意义、作用等角度进行分类。 2.小组交流讨论“创新的内涵”。 3.小组代表发言,全班共同讨论。 1.有关创新的名言警句积累。 2.小组交流时的交流记录。 3.小组汇报时的视频或图片记录。 1.有关名言警句分类恰当,言之成理。 2.对创新内涵的讨论全面深刻,且能够结合实际。
创新故事,大家说 1.了解能够体现创新精神的名人故事。 2.加强对创新精神内涵的深层理解。 3.培养自身创新意识。 1.分小组累有关创新的名人故事。 2.整理并将名人故事写出来。 3.小组派代表讲述故事。 4.评选优秀讲述者。 1.名人故事素材积累。 2.名人故事演讲稿。 3.故事讲述的视频或图片记录。 1.名人故事讲述能够体现“创新”这一主题。 2.故事讲述语言流畅,主次分明,能够突出人物身上的创新精神。
【评价量表】
设计目的 评价指标 水平
通过多种形式的小组活动,面培养学生的学生的整理归类、写作、演讲等综合能力 优秀 良好 合格
积极参与小组活动
活动组织有序
在每一项活动中能至少独立承担某一项任务。
具有创新意识
试卷第2页,共2页
试卷第1页,共2页
参考答案:
1.积累有关创新的名言警句示例:掌握新技术,要善于学习,更要善于创新。——邓小平
太平之世无所尚,所最尚者工而已;太平之世无所尊,所尊贵者工之创新器而已。——康有为
创新内涵:创新是指人们为了发展需要,运用已知的信息和条件,突破常规,发现或产生某种新颖、独特的有价值的新事物、新思想的活动。 创新的本质是突破,即突破旧的思维定势,旧的常规戒律。创新活动的核心是“新”,它或者是产品的结构、性能和外部特征的变革,或者是造型设计、内容的表现形式和手段的创造,或者是内容的丰富和完善。 创新的定义:创新是指以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包括但不限于各种方法、元素、路径、环境等等),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
创新的故事:袁隆平长期从事杂交水稻育种理论研究和制种技术实践。1964年首先提出培育“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三系法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设想并进行科学实验。1970年,与其助手李必湖和冯克珊在海南发现一株花粉败育的雄性不育野生稻,成为突破“三系”配套的关键。 1972年育成中国第一个大面积应用的水稻雄性不育系“二九南一号a”和相应的保持系“二九南一号b”,次年育成了第一个大面积推广的强优组合“南优二号”,并研究出整套制种技术。1986年提出杂交水稻育种分为“三系法品种间杂种优势利用、两系法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到一系法远缘杂种优势利用”的战略设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详解】本题以多种文学活动的形式,全面培养学生的学生的整理归类、写作、演讲等综合能力。在展开具体活动的时候,要紧扣每一项活动的目标,以活动目标为导向,按照活动过程有序开展活动,全班分小组合作,团队协作,各司其职。开展“创新内涵,大家谈”活动时,重点讨论梳理和汇报环节,梳理分类时,不拘泥于某一两种分类形式,要多角度思考,言之成理即可,但要注意紧扣创新主题。开展“创新故事,大家说”活动时,要组织好语言,要用最恰当生动的语言讲述故事,还要组织好活动形式和流程,邀请老师担任评委可以向老师发出书面或口头邀请,以示尊重。演讲汇报过程中,可采取线上直播等形式,调动多方力量广泛参与。各项活动结束后一定要进行反思和总结,总结活动不足之处,为下一次更好的活动奠定基础。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