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歌行(并序)》同步练习
单选题
1. 下列诗句中,所用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 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白居易《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
B.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王勃《滕王阁》)
C.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高适《燕歌行》)
D.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李白《将进酒》)
2. 下列对全诗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残贼”意为残留的贼兵,既表达了对敌军的愤恨之情,也表明出征之前对敌军的轻视,为后面写战败埋下了伏笔。
B. “羽书”即羽檄,古代军事文书,插上鸟羽以表示紧急,必须迅速传递;“瀚海”指当时靠近我国东北沿海一带的地区。
C. “塞草”“落日”等萧飒景象为“斗兵稀”作衬托,又写战斗一直持续到傍晚;“身当恩遇常轻敌”正面点出被围兵败的原因。
D. 本诗题材、体裁为作者首创,全诗叙写边关战事,格调雄健激越,慷慨悲壮,节奏起伏跌宕,张弛有度,堪称边塞诗代表作。
3.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______
A.诗的前两句指明了战争的方位和性质,指陈时事,有感而发。在写法上,与《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一句有相似之处。
B.诗歌三、四句貌似赞扬汉将去国时的威武荣耀,实则已隐含讥讽之意。“横行”一词有恃勇轻敌之意,“颜色”此处指天子的恩遇。
C.第五句写我军金鼓震天、大摇大摆前进的场面,第六句写敌军绵延行进、来势汹汹的情景,两相对照,渲染出战前的紧张气氛。
D.这是一首古体诗。这八句诗从辞家去国到榆关、碣石,更到瀚海、狼山,逐步推进,概括了出征的历程,气势畅达,笔力矫健。
4.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诗虽用乐府旧题,却是因时事而作。前四句交代战尘起于东北,将军奉命征讨,天子特赐光彩,已见得宠而骄,为后文轻敌伏笔。
B. “摐金伐鼓下榆关”引出的四句接写出征阵容。意象鲜明,凸显边塞诗特点。旌旗如云,鼓角齐鸣,羽书飞驰,见军情紧急;猎火照夜,说敌阵森严。
C. “山川萧条极边土”,说明战场地形是一片开阔地带,这正有利于与胡骑断杀,突出将土们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
D. “战士”两句用对比方法写出了主将骄惰轻敌,不恤士卒,一面是拼死苦战,一面仍恣意逸乐。这是诗中最有揭露性的描写。
二、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燕歌行
高适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樅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5. 下列对这首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诗的发端两句便点出了行军环境,“烟尘"一词暗示将士们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作战,表现了战士们以身许国,英勇豪迈的情怀。
B.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句,前句“飞”字预警了军情危急,时空快速切换,从榆关、碣石至瀚海、碣石,气氛从宽缓渐入紧张。
C. 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以孤城落日,衰草连天等有着鲜明边塞特点的最象,渲染了萧条阴惨的氛围,烘托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
D. 同为边塞诗,李颀的《古从军行》“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与高适诗中的“征人蓟北空回首",都表达了诗人对士兵们的同情。
6. 吴汝纶在《唐宋诗举要》中评论“‘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二句最为沈至”,请加以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
岑参
天山雪云常不开,千峰万岭雪崔嵬。北风夜卷赤亭口,一夜天山雪更厚。
能兼汉月照银山,复逐胡风过铁关。交河城边鸟飞绝,轮台路上马蹄滑。
晻霭寒氛万里凝,阑干阴崖千丈冰。将军狐裘卧不暖,都护宝刀冻欲断。
正是天山雪下时,送君走马归京师。雪中何以贈君别,惟有青青松树枝。
7.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诗中说“雪崔嵬”,而不说山崔嵬,形象地表现出天山雪景的壮阔,耸立云霄,连绵宽广。
B. 三、四两句写天山雪的动态威势,北风入雪,造成天山雪景风雪交加的气势,气氛更强烈。
C. 五、六两句写天山雪光华亮如明月,一个“逐”字不但写出雪的光华照人,更兼呼呼有声。
D. “都护宝刀冻欲断”写都护的佩刀被冷冻得几乎要折断,用夸张的手法叙写天山雪的奇。
8. 这首诗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与高适的《燕歌行》有什么异同 请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送王使君①赴太原行营
钱 起
太白明无象,皇威未戢戈②。诸侯持节钺,千里控山河。
汉驿双旌度,胡沙七骑过。惊蓬连雁起,牧马入云多。
不卖卢龙塞③,能消瀚海波。须传出师颂④,莫奏式微歌。
【注】①王使君:即唐代宰相王缙。大历三年,王缙赴太原接任。②戢戈:收藏兵器,指停息战争。③不卖卢龙塞:汉代田畴引军经卢龙塞出击有功,而拒不受禄。④出师颂:指汉代史孝山《出师颂》,叙邓骘率兵平定叛乱之事。
9.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前四句表明诸侯“持节钺”“控山河”造成战事未息,为下文渲染凄凉氛围。
B. 中间四句想象了王使君仪仗出行的盛大场景以及塞外壮丽开阔的独特风光。
C. “瀚海波”原指瀚海风光,诗人以此暗指战争,与前文“未戢戈”相互呼应。
D. 本诗紧扣题目,前四句写出行背景,中间四句写赴任过程,后四句表达祝愿。
10. 本诗“须传出师颂”一句与高适《燕歌行》中“至今犹忆李将军”一句在情感上有何异同。
三、默写
11.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高适《燕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揭露了军中将军和士兵苦乐不均、生死迥异的地位和待遇。
(2)高适《燕歌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通过描写思妇和征夫分别后对对方的思念,从侧面折射出战争的残酷。
(3)高适《燕歌行》中,描写前线军情紧急,敌军侵略的战火已经点燃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李将军广者,陇西成纪人也。孝文帝十四年,匈奴大入萧关,而广以良家子从军击胡,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为汉中郎。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为二千石四十余年,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广为人长,猿臂,其善射亦天性也,虽其子孙他人学者,莫能及广。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其射,见敌急,非在数十步之内,度不中不发,发即应弦而倒。
元朔六年,广复为后将军,从大将军军出定襄,击匈奴。后二岁,广以郎中令将四千骑出右北平。行可数百里,匈奴左贤王将四万骑围广,广军士皆恐,广乃使其子敢往驰之。敢独与数十骑驰,直贯胡骑,出其左右而还,告广曰:“胡虏易与耳。”军士乃安。广为圜陈外向,胡急击之,矢下如雨。汉兵死者过半,汉矢且尽。广乃令士持满毋发,而广身自以大黄射其裨将,杀数人,胡虏益解。会日暮,吏士皆无人色,而广意气自如,益治军。军中自是服其勇也。
广既从大将军青①击匈奴,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故徙前将军广。广引兵与右将军食其②合军出东道。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广已见大将军,还入军。大将军因问广、食其失道状,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广未对,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吾今自上簿。”至幕府,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刭。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
太史公曰:《传》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余睹李将军悛悛③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
【注释】①大将军青:指卫青。②食其:指赵食(yì)其(jī)。③悛悛(xún):敦厚笃实的样子。
12. 文末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正确的一项( )
A. 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
B. 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
C. 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
D. 余睹李将军悛悛/如鄙人口不能/道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大也。
13. 下列各组加点字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虽其子孙他人学者 广乃使其子敢往驰之
B. 避之数岁 广之将兵
C. 士以此爱乐为用 广身自以大黄射其裨将
D. 胡虏易与耳 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
14. 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 李广善于骑射,匈奴对他很敬畏,因为李广的存在,匈奴多年不敢进犯。
B. 李广的军队曾被匈奴四万骑兵围攻,但最终以少胜多,使匈奴损失惨重。
C. 卫青故意调开李广,是因为得到皇帝告诫,担心会因李广而不能俘获单于。
D. 李广最终自刎而死,无论军人还是百姓,都因为景仰爱戴他而伤心痛哭。
15. 翻译文中最后两段中画横线的句子。
(1)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
( 2)“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其李将军之谓也!
16.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高适《燕歌行》)这些诗句说明李广的英雄形象深入人心,表达了后人对李广景慕之情。结合本文,概括说明李将军令人敬佩爱戴的原因。
五、现代文阅读
(一)现代文阅读I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边塞是唐诗中习见的主题和题材,边塞诗当然会在诗中使用一些边塞地名,包括当时的和过去的,中国的和外国的,汉族的和非汉族的。在这方面,有一个值得加以探索的问题:在某些诗篇里所出现的地名,常常有方位、距离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的情况。
高适《燕歌行》诗序云:“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御史大夫张公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考张公即张守珪。据史,他曾多次大破契丹。诗篇就是以这些事实为基础进行创作的。榆关即今河北省东部的山海关。碣石应当就是今河北省昌黎县东南的碣石山。蓟北,指蓟州(今北京密云)以北。契丹故地在今内蒙古中部。张守珪从范阳(今北京)出兵和契丹作战,取道碣石以出榆关,征人思乡,则从蓟北回首,这都是符合当时情势的。在这篇诗中,和上述三个地名发生矛盾的是大漠、瀚海和狼山。大漠和瀚海指今内蒙古中部到西部的沙漠地带,它们位于契丹的西边,按照唐人从沿海进军的道路,是不可能也不必要飞羽书于瀚海的。至于狼山,也就是狼居胥山,则更是远在今内蒙古西部,与契丹全然无涉。由此可见,后举三个地名乃是用典而非写实,即以汉人和匈奴作战暗喻张守珪和契丹作战。榆关、碣石等地名则是一个现实的系统,而瀚海、狼山等地名则是一个比拟的系统。但四句连贯而下,浑然一气,只有细加寻绎,才能使人感到在方位上有问题。
从文艺史实来看,作家们在其创作实践中,有意识地改变自然的或社会的生活真实,并不是十分罕见的事情。因而我们所能看到的,就不止于唐代边塞诗中的地名有方位不合、距离过远这种现象。沈括《梦溪笔谈》云:“余家所藏摩诘画《袁安卧雪》,有雪中芭蕉。此难与俗人论也。”为了要突出地表现袁安宁愿僵卧雪中挨饿,也不肯在大家都困难的时候去乞求帮助,增加别人的负担这一主题,画家实写了雪景,也写了当地雪中所不可能有的翠绿色的芭蕉,以象征主人公高洁的品格,显示出他在饥寒交迫的环境中,也没有被困难压倒的精神。这样,就比只一般地去写出雪中萧条寒冷的景象,更加有效地塑造袁安的形象和表现作品的主题。
在《红楼梦》里,也存在着类似的情况,俞平伯认为“《红楼梦》所记的事应在北京,却掺杂了许多回忆想象的成分,所以有很多江南的风光”。成为江南风光突出的表现的,是栊翠庵的红梅花。第四十九回的回目是“琉璃世界,白雪红梅”,第五十回又写了薛宝琴等人作《咏红梅花》的诗,并由宝玉去庵中向妙玉讨了一枝梅花。但是,并不是人人都同意《红楼梦》中存在着这些“回忆想象的成分”的。他们有的举出许多书证,考出“北方亦可植梅”,企图肯定这部小说在细节描写上的绝对真实性。总的来说,俞先生所言,“此等处本作行文之点缀,无关大体,因实写北方枯燥风土,未免杀尽风景”,这是对的。若单就这两回赏梅、咏梅而言,则它是作家所乐于描写的众姊妹的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在这之前,有海棠社、菊花诗、螃蟹咏;在这之后,又有桃花社、柳絮词。它们写的是秋、冬、春三个不同的季节,在自然景象和人物心情方面都显示了各自的特色。按照曹雪芹的美学观点看来,在大雪以后放晴的天气里,还有什么花木比盛开的红梅更加鲜艳和吸引人呢?又还有什么安排比将雪中盛开的红梅放置在那位外冷内热的妙玉的修行之处更富于象征性呢?它不但使众人赏雪赏花的兴致受到鼓舞,他们的生活情趣和新加入姊妹们行列的薛宝琴等三人的诗才得到表现,而且还进一步地暗示了妙玉和宝玉之间的微妙关系。因此,即使红梅本非大观园中所能有,但在这两回书里,却成为非有不可的事物了。
现在,我们应回到本题上来,研究一下出现在唐人边塞诗中的地理上的矛盾现象。唐代诗人们之所以不顾地理形势和军事行动的实际,使其作品中的地名出现互不关合的方位或过于辽远的距离的情况,很显然地是为了更突出地表现边塞这个主题。由于汉、唐以来,中国和外国,汉族和非汉族在相当长远的年代和非常广阔的区域里有过情况极其复杂,和战都很频繁的接触,所以诗人们在反映当前事件的时候,就不能不联想到历史事件,在反映某一边塞地区的时候,也往往会联想到另一边塞地区。作品中出现地理方面的矛盾现象,是和用典这一艺术手段分不开的。汉是唐以前唯一的国势强盛、历史悠久的统一大帝国;汉唐两朝有许多可类比的地方。因而以汉朝明喻或暗喻本朝,就成为唐代诗人的一种传统的表现手法。总的说来,唐人边塞诗中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乃是为了唤起人们对于历史的复杂的回忆,激发人们对于地理上的辽阔的想象,让读者更其深入地领略边塞将士的生活和他们的思想感情。既然古代诗人们不一定要承担提供或绘制历史地图资料的任务,那我们欣赏这些作品的时候,也就无妨忽略这些“错误”了。
我们都知道,艺术的真实是根源于生活的真实,所以在创作中,作家们应当尊重历史和生活的真实。但是艺术又并非自然和历史、社会的机械的翻版,它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一点一滴地都符合生活真实及科学要求。只有并不拘于现实中部分事实的真实性,才能够获得更高级、更集中的典型性。
(摘编自程千帆《论唐人边塞诗中地名的方位、距离及其类似问题》)
17.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高适《燕歌行》中的出现的地名大漠、瀚海和狼山在情势上互相矛盾,方位、距离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
B.从唐代边塞诗人到古今中外的其他作家,他们在创作实践中常常有意识地改变自然的或社会的生活真实。
C.王维《袁安卧雪》雪中芭蕉的景致并非机械地翻版自然和历史,具有比完全写实更为突出的艺术表现力。
D.《红楼梦》中海棠社、桃花社有关情节写的是众姊妹的春季文化生活,表现了有关人物的形象特征。
18.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唐人边塞诗常出现的方位、距离与实际不符的情况影响了这些诗歌的艺术价值。
B.高适《燕歌行》地名的方位问题不易被发现,展示了诗人高妙浑然的用典技巧。
C.作者总体上认同俞平伯的有关观点,并对俞平伯的观点进行进一步论述和补充。
D.作家的创作既要尊重历史和生活的真实,又要不拘于现实中部分事实的真实性。
19. 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文中划横线句子观点的一项是()
A.汉皇重色思倾国,御宇多年求不得。(白居易《长恨歌》)
B.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杜甫《蜀相》)
C.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D.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20. 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21. 有学者在讨论岳飞《满江红》真伪问题时认为:“以地理常识说,岳飞伐金要直捣金国的黄龙府,黄龙府在今吉林,而贺兰山在今西北甘肃,南宋时属西夏。这首词若真出岳飞之手,不应方向乖背如此。”结合本文,评价前述观点。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A.比喻,把“离散的兄弟”比作“千里雁”和“九秋蓬”;
B.借代,“佩玉鸣鸾”借代“歌女”;
C.借代,“烟尘”借代“战争”;
D.借代,“钟鼓馔玉”借代“权贵”。
故选:A。
本题考查正确运用常用的修辞手法。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常用的修辞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对偶、夸张、设问、排比、反问等,本题着重考查借代的修辞手法。借代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有密切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借代构成要素是“本体”、“代体”、“相关性”,借代只出现“代体”。借代种类比较多:特征代本体,具体代抽象,部分代整体,专名代泛称,材料代本体。形象代本体,借事物的名称代替该事物,借作者代著作。
借代使用应注意:必须抓住事物的最典型特征,对于所借代的事物一般应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有所交代。另外,借代的借体和本体事物不能同时出现。借代的作用是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借代与借喻有相近的地方,都是用一事物代另一事物,但它们的性质却完全不同。借喻是喻中有代,借代是代而不喻;借喻侧重相似性,借代侧重相关性;借喻可以改为明喻,借代则不能。
2.【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
A.“‘残贼’意为残留的贼兵”是错误的。“残贼”意为残忍暴虐的敌寇。
B.“‘瀚海’指当时靠近我国东北沿海一带的地区”是错误的。“瀚海”是唐代对蒙古高原大沙漠以北及其现在准噶尔盆地一带广大地区的泛称。
D.“本诗……体裁为作者首创”是错误的。这是乐府旧题,本诗为高适按照别人诗词的题材、体裁所作的诗歌。
故选C。
3.【答案】C
【解析】(1)C.“第六句写敌军绵延行进、来势汹汹的情景,两相对照,渲染出战前的紧张气氛”错误,第五、六句写汉军出征的阵容。旌旗如云,鼓角齐鸣,一路上浩浩荡荡,大模大样开赴战地,可以揣测将军临战前不可一世的骄态,为失利时的狼狈情景作反衬。故选C。
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要求选出“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C 项,理解有误,错在“正有利于与胡骑断杀,突出将土们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这个地方。事实上“山川萧条极边土”,说明战场地形是无险可凭的开阔地带,突出的是正有利于胡骑驰突,故接写敌军如暴风骤雨之袭来。即利于对敌,而不是利于己方。
故选C。
5~6.【答案】A、战士们奋力迎敌,杀得昏天黑地,不辨死生。然而,就在此时此刻,那些将军们却远离阵地,寻欢作乐,这二者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下层士兵的深切同情和对纵情声色的军中将领的讽刺。
【解析】1.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提要求选出“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A项,“‘烟尘’一词暗示将士们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作战”错,“烟尘”代指的是战事。
故选A.
2. 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题干中关键词“沈至”是指沉厚深切。答题时注意结合诗句、手法,具体分析情感。鉴赏作者思想感情,可借助于“三看三抓法”答题,即看标题、看作者、看注释;抓诗眼(或词眼)、抓主旨、抓意象特征。组织答案时,要用能够准确表现作者情感特点和情感基调的词语来概括作者的思想感情。平时要积累一些常见的诗歌情感规范用语。例如本题就可根据标题、注释、等关键词句分析作答。上句“山川萧条极边土”,展现开阔而无险可凭的地带,带出一片肃杀的气氛。“胡骑”迅急剽悍,象狂风暴雨,卷地而来。汉军奋力迎敌,杀得昏天黑地,不辨死生。然而,就在此时此刻,那些将军们却远离阵地寻欢作乐:“美人帐下犹歌舞”这样严酷的事实对比,有力地揭露了汉军中将军和兵士的矛盾,暗示了必败的原因。战士在前线杀得昏天黑地,不辨死生,将军们依然逍遥自在的在营帐中观赏美人的歌舞。士兵辛苦久战、室家分离与汉将临战失职,纵情声色,都是鲜明的对比,矛头所指十分明显,因而大大加强了讽刺的力量,也表达了诗人对下层士兵的深切同情。
7~8.【答案】C、(1)相同:两首诗都抒发对保国安民的戍边将土的赞颂之情。(2)不同:高诗还表达了对将帅无能的批判和对征夫思妇的同情,本诗还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惜和对友人的祝愿。
【解析】1.
本题考查学生综合解读诗歌的能力。
C.“‘逐’字……写出雪的光华照人”错。“能兼汉月照银山”写的是雪的光华照人,“逐”字写的是风卷雪花的呼呼声。
故选C。
2.
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情感的能力。
相同点,两首诗都抒发对保国安民的戍边将土的赞颂之情。《燕歌行》第二段写战斗危急而失利。落笔便是“山川萧条极边土”,展现开阔而无险可凭的地带,带出一片肃杀的气氛。“胡骑”迅急剽悍,象狂风暴雨,卷地而来。汉军奋力迎敌,杀得昏天黑地,不辨死生。抒发对保国安民的戍边将土的赞颂之情。本诗通过“将军狐裘卧不暖,都护宝刀冻欲断”写将军身上的狐皮大袄,皮厚毛丰,该是很暖和的了,可将军蜷缩着身子躺着,冷得难耐;都护的佩刀多么坚硬,也几乎被奇寒冷冻而折断。描写将士们在奇寒环境中坚守保家卫国,表达了对将士们的赞颂之情。
不同点,高诗还表达了对将帅无能的批判和对征夫思妇的同情。第二段八句写战斗经过。其中前四句写战初敌人来势凶猛,我军伤亡惨重,后四句说至晚已兵少力竭,不得解围。“战士”两句用对比方法写出了主将骄惰轻敌,不恤士卒,一面是拚死苦战,一面仍恣意逸乐。这是诗中最有揭露性的描写。大漠衰草、落日孤城的萧飒景象,为“斗兵稀”作衬托,同时写战斗一直持续到傍晚。“身当恩遇常轻敌”,正面点出损兵被围的原因,是诗的主旨。第三段八句写征人,思妇两地相望,重会无期。诗虽古体,多用偶句,此段因内容需要,而犹着意作对仗。又此诗平仄转韵,一般四句一转,独此段八句全用仄韵,与表现双方摇摇不安的心绪相适应。杀气成云,刁斗传寒,都是极力渲染悲凉气氛。末段四句,两句写战士在生还无望的处境下,已决心以身殉国。“岂顾勋”三字,仍是对将帅的讽刺。两句诗人感慨,对战士的悲惨命运深寄同情。而本诗是送别诗,还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惜和对友人的祝愿。第三部分四句诗,写珍惜友情,依依难舍。细细体味,仍是处处有雪。送别时间,是大雪纷扬之时;赠送的礼物,是傲雪松枝。这一句“惟有青青松树枝”,意味甚浓,可以想见诗人此时此地的心境:为了国家和百姓的安宁,戍边将士离开温暖的家,来到冰天雪地之中,时而坚守阵地,时而驰骋疆场,其凛凛英姿岂不恰似傲雪迎风的碧绿松枝!边塞奇寒是难以忍耐的,戍边将士,却乐在其中。诵读全诗,有寒气彻骨,却热血沸腾,无怨天尤人之意,有保国安民之情。
9~10.【答案】A、【参考答案】相同点:
同样表达对邓骘、李广等功臣志士的赞美(或“对太平盛世的渴望”)。
不同点:
①高诗表达对当时带兵将领无能与昏庸的深刻批判。②钱诗表达对王使君平定叛乱的祝愿。
【解析】1. 【试题分析】A选项“造成战事未息”“渲染凄凉氛围”错误。“诸侯持节钺,千里控山河”意思是各方诸侯拿着符节与斧钺,守卫着千里山河。本诗表达的是对王使君评定叛乱的祝愿,所以渲染凄凉的氛围是错误的。
2. 【试题分析】“须传出师颂”中“出师颂”,指汉代史孝山有《出师颂》,叙邓骘率兵平定叛乱之事。所以这句话首先表达了作者对邓骘这样的功臣志士的赞美之情,其次,借《出师颂》表达对友人王使君的祝愿,希望王使君能像邓骘那样平定叛乱。
“至今犹忆李将军”意思是现在还在思念有勇有谋的李将军,《燕歌行》写到战士们拼死苦战,而那些将领们却恣意逸乐。所以结尾“至今犹忆李将军”是将李将军和当时将领形成对比,除了表达对李将军这样的功臣志士的赞美之情外,也表达了对当时带兵将领无能与昏庸的深刻批判。
11.【答案】(1)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2)少妇城南欲断肠 征人蓟北空回首
(3)校尉羽书飞瀚海 单于猎火照狼山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句名篇的识记和理解能力。做这种题的关键是平时强化记忆,反复巩固;考试时审清题干要求,正确书写字形。本题需要重点把握这些字词的正确书写:半、帐、犹、蓟、校尉、瀚海、单于。
12~16.【答案】A、A、B、【参考答案】(1)百姓听到这个消息,不论认识的不认识的,也不论老的少的都为李广落泪。
(2)“在上位的人自身品行端正,不下命令事情也能实行;自身品行不正,即使发下命令也没人听从。”这就是说的李将军吧!
、【参考答案】善于骑射,英勇善战;体恤士卒,宽厚待人;爱惜名誉,自尊有担当。
【解析】1.
【试题分析】句意:我所看到的李将军,老实厚道像个乡下人,开口不善讲话,可在他死的那天,天下人不论认识他的还是不认识他的,都为他尽情哀痛。他那忠实的品格确实得到了将士们的信赖呀!谚语说:“桃树李树不会讲话,树下却自然地被人踩出一条小路。”这话虽然说的是小事,但可以用来阐明大道理呀。
“余睹李将军”,“李将军”作“睹”的宾语,其后断开,排除CD;
“口不能道辞”,“口”作“道辞”的主语,二者构成主谓结构,不可断开,排除B。
2. 【试题分析】
A选项“其”,第三人称代词,他的。句意:即便是他的子孙或外人向他学习。
“其”,第三人称代词,他的。句意:李广就派他的儿子李敢骑马往匈奴军中奔驰。
B选项“之”,代词,指代李广。句意:躲避了他好几年。
“之”,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句意:李广带兵。
C选项“以”,介词,因为。句意:士兵因此爱戴他,乐于为他所用。
“以”,介词,用。句意:而李广亲自用大黄弩弓射匈奴的副将。
D选项“与”,动词,对付,处理。句意:匈奴敌兵很容易对付啊!
“与”,介词,和。句意:我从少年起与匈奴打过大小七十多仗。
3. 【试题分析】B选项“但最终以少胜多,使匈奴损失惨重”于文无据。从文中“……胡虏益解。会日暮,吏士皆无人色,而广意气自如,益治军”可知,李广并没有战胜匈奴,文中也没有说匈奴损失惨重。
4. 【试题分析】
(1)“无”,无论;“壮”,年轻人;“垂涕”,流泪。
(2)“身”,自身;“令”,动词,下命令;“虽”,即使。
5. 【试题分析】
对于李广令人敬佩爱戴的原因,可以从以下三点来分析。
从文中“用善骑射,杀首虏多”“会日暮,吏士皆无人色,而广意气自如,益治军。军中自是服其勇也”等内容可知,李广善于骑射,英勇善战。
从文中“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可知,李广体恤士卒,宽厚待人。
从文中“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吾今自上簿。’”“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刭”可知,李广爱惜名誉,自尊有担当。
参考译文:
将军李广,是陇西郡成纪县人。文帝十四年(前166),匈奴人大举侵入萧关,李广以良家子弟的身份参军抗击匈奴,因为他善于骑射,斩杀敌人首级很多,所以被任为汉朝廷的中郎。李广在右北平,匈奴听说他,称他为“汉朝的飞将军”,躲避了他好几年,不敢侵入右北平。
李广为官清廉,得到赏赐就分给他的部下,饮食总与士兵在一起。李广一生到死,做二千石俸禄的官共四十多年,家中没有多余的财物,始终也不谈及家产方面的事。李广身材高大,两臂如猿,他善于射箭也是天赋,即便是他的子孙或外人向他学习,也没人能赶上他。李广带兵,遇到缺粮断水的地方,见到水,士兵还没有完全喝到水,李广不去靠近水;士兵还没有完全吃上饭,李广一口饭也不尝。李广对士兵宽厚和缓不苛刻,士兵因此爱戴他,乐于为他所用。李广射箭的方法是,看见敌人逼近,如果不在数十步之内,估计射不中,就不发射。只要一发射,敌人立即随弓弦之声倒地。
元朔六年(前123年),李广又被任为后将军,跟随大将军卫青的军队从定襄出塞,征伐匈奴。过了两年,李广以郎中令官职率领四千骑兵从右北平出塞,行军约几百里,匈奴左贤王率领四万骑兵包围了李广,李广的士兵都很害怕,李广就派他的儿子李敢骑马往匈奴军中奔驰。李敢独自和几十名骑兵飞奔,直穿匈奴骑兵阵,又从其左右两翼突出,回来向李广报告说:“匈奴敌兵很容易对付啊!”士兵们这才安心。李广布成圆形兵阵,面向外,匈奴猛攻,箭如雨下。汉兵死了一半多,箭也用光了。李广就命令士兵拉满弓,不要放箭,而李广亲自用大黄弩弓射匈奴的副将,杀死了好几个,匈奴军才渐渐散开。这时天色已晚,军吏士兵都面无人色,可是李广却神态自然,更加注意整顿军队。军中从此都很佩服他的勇敢。
李广不久随大将军卫青出征匈奴,大将军卫青曾暗中受到皇上的警告,认为李广年老,命运不好,不要让他与单于对敌,恐怕不能实现俘获单于的愿望。故意把前将军李广调开。领兵与右将军赵食其合兵后从东路出发。军队没有向导,有时迷失道路,结果落在大将军之后。李广谒见大将军之后,回到自己军中。大将军于是向李广和赵食其询问迷失道路的情况,卫青要给天子上书报告详细的军情。李广没有回答。大将军派长史急切责令李广幕府的人员前去受审对质。李广说:“校尉们没有罪,是我自己迷失道路,我现在亲自到大将军幕府去受审对质。”到了大将军幕府,李广对他的部下说:“我从少年起与匈奴打过大小七十多仗,如今有幸跟随大将军出征同单于军队交战,可是大将军又调我的部队去走迂回绕远的路,偏又迷失道路,难道不是天意吗!况且我已六十多岁了,毕竟不能再受那些刀笔吏的侮辱。”于是就拔刀自刎了。李广军中的所有将士都为之痛哭。百姓听到这个消息,不论认识的不认识的,也不论老的少的都为李广落泪。
太史公说:《论语》里说:“在上位的人自身行为端正,不下命令事情也能实行;自身行为不正,发下命令也没人听从。”这就是说的李将军吧!我所看到的李将军,老实厚道像个乡下人,开口不善讲话,可在他死的那天,天下人不论认识他的还是不认识他的,都为他尽情哀痛。他那忠实的品格确实得到了将士们的信赖呀!谚语说:“桃树李树不会讲话,树下却自然地被人踩出一条小路。”这话虽然说的是小事,但可以用来阐明大道理呀。
17~21.【答案】C、A、B、先提出问题,以高适《燕歌行》为例指出唐人边塞诗中常出现的地理上的矛盾现象。接着引用《袁安卧雪》《红楼梦》等例证,阐释有意改变生活真实在文学创作中的意义。据此从艺术手法与思想情感等角度分析唐人边塞诗出现这一矛盾现象的原因。最后从文艺学角度总结全文,明确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辩证关系。、①这个观点机械地理解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关系,岳飞《满江红》并不拘于现实中部分地理名称的真实性,具有更高级、更集中的典型性。
②岳飞《满江红》中“贺兰山”“匈奴”等名称均为泛指,以古喻宋,激发读者时间和空间上更广阔的想象,表现作者忧国报国的壮志豪情。
【解析】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A.“大漠、瀚海和狼山在情势上互相矛盾”错误,原文是说“在这篇诗中,和上述三个地名发生矛盾的是大漠、瀚海和狼山”,即“上述三个地名”和“大漠、瀚海和狼山”矛盾。
B.“常常有意识地改变”错误,不符合原文内容,原文为“有意识地改变自然的或社会的生活真实,并不是十分罕见的事情”,而不是“常常”。
D.“海棠社……写的是众姊妹的春季文化生活”错误,“海棠社”在秋季。
故选C。
2.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影响了这些诗歌的艺术价值”错误,由原文“我们欣赏这些作品的时候,也就无妨忽略这些‘错误’了”“艺术又并非自然和历史、社会的机械的翻版,它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一点一滴地都符合生活真实及科学要求。只有并不拘于现实中部分事实的真实性,才能够获得更高级、更集中的典型性”可知,并没有影响这些诗歌的艺术价值。
故选A。
3.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A.句意:唐明皇偏好美色,当上皇帝后多年来一直在寻找美女,却都是一无所获。是以汉喻唐。
B.句意: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诸葛亮忠诚满腔。不是以汉喻唐。
C.句意:如果有李广这样的将军立马阵前,一定不会让敌人的铁蹄跨过阴山。是以汉喻唐。
D.句意:虽然在茫茫沙漠里已经身经百战,连铠甲都磨穿了,但若不彻底打垮敌人,决不返回。是以汉喻唐。
故选B。
4.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和思路的能力。
从第一段“边塞诗当然会在诗中使用一些边塞地名……常常有方位、距离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的情况”可知,先提出问题,以高适《燕歌行》为例指出唐人边塞诗中常出现的地理上的矛盾现象。
从第二段“高适《燕歌行》……”和第四段“在《红楼梦》里,也存在着类似的情况……”可知,接着引用《袁安卧雪》《红楼梦》等例证,阐释有意改变生活真实在文学创作中的意义;从第三段“从文艺史实来看,作家们在其创作实践中,有意识地改变自然的或社会的生活真实,并不是十分罕见的事情”和第五段“唐代诗人们之所以不顾地理形势和军事行动的实际,使其作品中的地名出现互不关合的方位或过于辽远的距离的情况,很显然地是为了更突出地表现边塞这个主题”可知,据此从艺术手法与思想情感等角度分析唐人边塞诗出现这一矛盾现象的原因。
从第六段“在创作中,作家们应当尊重历史和生活的真实。但是艺术又并非自然和历史、社会的机械的翻版……只有并不拘于现实中部分事实的真实性,才能够获得更高级、更集中的典型性”可知,最后从文艺学角度总结全文,明确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辩证关系。
5.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理的能力。
从“艺术又并非自然和历史、社会的机械的翻版,它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一点一滴地都符合生活真实及科学要求”“只有并不拘于现实中部分事实的真实性,才能够获得更高级、更集中的典型性”可知,这个观点机械地理解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的关系,岳飞《满江红》并不拘于现实中部分地理名称的真实性,具有更高级、更集中的典型性。
从“从文艺史实来看,作家们在其创作实践中,有意识地改变自然的或社会的生活真实,并不是十分罕见的事情”“出现这种情况,乃是为了唤起人们对于历史的复杂的回忆,激发人们对于地理上的辽阔的想象,让读者更其深入地领略边塞将士的生活和他们的思想感情”可知,岳飞《满江红》中“贺兰山”“匈奴”等名称均为泛指,以古喻宋,激发读者时间和空间上更广阔的想象,表现作者忧国报国的壮志豪情。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