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湖南高考地理第一轮章节复习
专题四 地球上的水
基础集训
知识点一 水循环
(2023届湖南大联考,5—6)吐鲁番盆地地处新疆东部,属于天山山间凹陷盆地。火焰山呈东西向分布于盆地中间,将盆地分为南、北两个盆地。盆地内年降水量约16 mm,年蒸发量高达3 000 mm。下图为吐鲁番北部盆地水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影响该盆地径流带水分亏损的主要水循环环节是 ( )
A.蒸腾 B.下渗 C.蒸发 D.排泄
答案 C
2.吐鲁番北部盆地,地下径流循环最活跃的季节是 (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答案 B
(2021浙江1月选考,21,3分)将污水和雨水分别用不同的收排系统进行管理是改善城市水环境的重要措施。下图为华北某城市雨污分流收排系统示意图。完成下题。
3.城市实施雨污分流收排有利于 ( )
①改变河网,拓展城市空间
②改善水质,提高用水效率
③增加蓄渗,减少城市内涝
④节约土地,降低资源消耗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B
(2018课标Ⅲ,8,4分)贝加尔湖(下图)是世界上最深的湖泊,监测表明湖水深度还在加大。贝加尔湖湖底沉积物巨厚,可达8千米。据此完成下题。
4.贝加尔湖湖水更新缓慢的主要原因是 ( )
A.湖面蒸发弱 B.湖泊面积大
C.湖水盐度低 D.湖水深度大
答案 D
(2017课标Ⅰ,6—8,12分)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闭合流域的剖面。该流域气候较干,年均降水量仅为210毫米,但湖面年蒸发量可达2 000毫米。湖水浅,盐度饱和,水下已形成较厚盐层。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5.盐湖面积多年稳定,表明该流域的多年平均实际蒸发量 ( )
A.远大于2 000毫米 B.约为2 000毫米
C.约为210毫米 D.远小于210毫米
答案 C
6.流域不同部位实际蒸发量差异显著,实际蒸发量最小的是 ( )
A.坡面 B.洪积扇 C.河谷 D.湖盆
答案 A
7.如果该流域大量种植耐旱植物,可能会导致 ( )
A.湖盆蒸发量增多 B.盐湖面积缩小
C.湖水富营养化加重 D.湖水盐度增大
答案 B
知识点二 陆地水体相互关系
(2023届湘潭入学摸底考,9—10)红碱淖地区位于陕北毛乌素沙地,降水集中于夏季,湖泊水位季节变化明显,每年3—4月最高,7—9月最低,近年来湖泊萎缩明显。下图示意该地区地下水等水位线图(图例1、2、3分别表示地下水等水位线、季节性河流、地下水流向。等水位线单位:m)。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该湖泊主要补给水源为 ( )
A.大气降水 B.冰雪融水
C.地下径流 D.地表径流
答案 C
2.影响该湖最低水位出现时间的主要因素有 ( )
①降水 ②流域截流径流
③蒸发 ④引用湖水灌溉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 B
(2022邵阳隆回二中月考,15—16)新疆天山南麓的博斯腾湖是我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以湖面海拔1 048米为界线,在此水位以上,湖矿化度低于1克/升,如果低于该水位,湖水变咸。下图为博斯腾湖区域略图(图1)和湖水盐度及湖水水位变化图(图2)。完成下面两题。
图1
图2
3.图中孔雀河河水的直接补给水源是 ( )
A.降水 B.冰雪融水
C.湖泊水 D.地下水
答案 C
4.博斯腾湖2000—2010年总体盐度的变化及主要原因是 ( )
A.变大;气候变暖
B.变小;冰雪融水量增加
C.变小;降水增加
D.变大;工农业引水增加
答案 D
(2022湖南炎德英才大联考,11—12)贝加尔湖位于俄罗斯东南部,是世界上蓄水量最大、深度最深的淡水湖,共有336条大小河流汇入贝加尔湖,其中色楞格河是贝加尔湖最大的入湖支流。安加拉河是从贝加尔湖流出的唯一一条河流,汇入叶尼塞河后,最终流入北冰洋。下图为贝加尔湖1900—2020年水位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5.1990年后贝加尔湖水位开始明显降低,其根本原因在于 ( )
A.夏秋季节降水明显减少
B.冬春季节积雪面积缩小
C.农田引水灌溉用水增多
D.湖底断裂渗漏水量较大
答案 A
6.与色楞格河相比,安加拉河的主要作用是 ( )
A.提高湖水含沙量
B.缩短湖水结冰期
C.增加湖水蓄水水量
D.降低湖水警戒水位
答案 D
(2021湖南师大附中八校联考一,3—5)地下水与大气降水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下图示意湖南某地地下水位过程线和降水量柱状分布。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7.降水量柱状分布呈现该地 ( )
A.夏季降水总量较少
B.春夏之交降水较多
C.秋季比冬季降水少
D.7、8月份降水较少
答案 B
8.地下水位过程线 ( )
A.与降水的季节变化量呈负相关
B.水位主峰超前于雨水洪期
C.年内有三个明显的低谷值
D.呈驼峰状的双峰曲线形态
答案 D
9.地下水位过程线是一个地区地下水补给与消耗动态变化的综合反映。图中地下水位 ( )
A.3月埋深最浅
B.3月到6月埋深逐渐变大
C.6月埋深最浅
D.6月到10月埋深渐渐变小
答案 C
10.[2022山东,18(2)(3),1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古雅斯河发源于澳大利亚大分水岭西侧,构造运动导致其水系发生了演变(图a)。乔治湖水位波动大,有时连年干涸,湖底覆盖着不同类型的沉积物(图b)。
图a
图b
(1)说明图a中水系的演化过程。(8分)
(2)指出河流对湖区地下水补给的特点。(4分)
答案 (1)科拉林地垒两侧的河流原为同一水系,随着地垒的抬升,原水系一分为二;地垒东侧边缘成为新的分水岭,原河道的一段废弃成为古河道;分水岭以西形成新的水系,并沿断层线发育新的河流;分水岭以东形成断陷盆地,积水形成乔治湖,泰勒斯溪等河流汇入湖泊。
(2)主要通过湖盆边缘出露的含水层补给;补给量小,变化大。
知识点三 海水性质、海—气相互作用
(2023届广东深圳光明区摸底,3—4)海水密度一般在1.02—1.07之间,但不同的海域,不同的海水深度,海水密度差异较大,图示意南半球某海域海水密度分布。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影响图示海域表层海水密度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 )
A.盐度 B.潮汐
C.洋流 D.纬度
答案 D
2.与图中乙海域相比,甲海域密度偏高,其主要原因是甲海域 ( )
A.洋流影响、海水涨落
B.波浪汹涌、风暴潮多
C.压力大、温度低
D.盐度大、温度高
答案 C
(2022福建宁德期末,11—12)2021年10月25日,国家气象中心确认,10月份已进入拉尼娜状态,导致2021年冬季我国中东部将偏冷。沃克环流是指赤道附近太平洋东岸和西岸海温存在差异而形成的热力环流,其强弱变化是评判气候异变的重要依据。如图示意沃克环流及典型拉尼娜年的海温距平分布,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拉尼娜现象发生时 ( )
A.甲、乙海区温差增大,沃克环流增强,印尼降水增多,热带经济作物增产
B.甲、乙海区温差增大,沃克环流减弱,秘鲁沿海海域水温升高,渔业减产
C.甲、乙海区温差变小,沃克环流增强,太平洋东岸降水增多,洪涝灾害多
D.甲、乙海区温差变小,沃克环流减弱,对大西洋没影响
答案 A
4.拉尼娜导致2021年冬季我国中东部偏冷的原因是 ( )
A.东北信风增强,日本暖流减弱
B.东北信风减弱,日本暖流减弱
C.甲处低压增强,对冬季风吸引增强
D.甲处低压减弱,对冬季风吸引增强
答案 C
(2022湖北,10—12,9分)智利竹筴鱼是世界上主要的海洋经济鱼种之一,广泛分布于南太平洋水域。下图示意智利竹筴鱼洄游路线。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5.影响智利竹筴鱼洄游路线的最主要因素是 ( )
A.盛行风向 B.海水温度
C.距陆远近 D.种群规模
答案 B
6.推测智利竹筴鱼的生活习性是 ( )
A.冬季产卵
B.顺流洄游
C.成鱼更能适应低水温海域
D.幼鱼更倾向深水环境生活
答案 C
7.与正常年份相比,该海域幼鱼的活动范围 ( )
①厄尔尼诺年,向南偏移
②厄尔尼诺年,向北偏移
③拉尼娜年,向南偏移
④拉尼娜年,向北偏移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B
知识点四 海水运动
(2022江苏苏州实验中学一模,11—12)潮汐发电是海洋能利用中发展最早、规模最大、技术较成熟的一种方式。下图是潮汐发电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下列关于潮汐说法正确的是 ( )
A.海水上升称为潮,海水下降称为汐
B.潮汐的形成与太阳对月球的引力有关
C.潮汐是深层海水最基本的运动形式之一
D.钱塘江大潮与杭州湾“口大肚小”的形状有关
答案 D
2.在此地区,如果最大程度上利用潮汐发电,一天可以发电次数为 ( )
A.一次 B.两次 C.三次 D.四次
答案 D
(2022浙江6月选考,3—4,4分)下图为世界局部区域洋流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3.洋流 ( )
A.①②均是暖流
B.①②均是寒流
C.①是寒流,②是暖流
D.①是暖流,②是寒流
答案 D
4.受图示洋流影响 ( )
A.甲海域存在大型渔场
B.乙群岛出现荒漠景观
C.丙沿岸冬季降温明显
D.丁海域地热资源丰富
答案 B
(2020浙江7月选考,8—9,4分)下图为世界部分区域洋流分布示意图,图中虚线代表洋流。完成下面两题。
5.图中甲洋流 ( )
A.位于副极地环流圈
B.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C.受极地东风影响大
D.在性质上属于寒流
答案 D
6.关于图中洋流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处夏季时温和多雨
B.②处分布着峡湾地貌
C.③处行船时流急浪高
D.④处有世界著名渔场
答案 C
综合集训
知能点一 影响水循环环节的因素
(2023届邵东一中调研,15—16)死海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湖泊,约旦河(图中甲河)是其主要补给水源,在过去的50年间,以色列、约旦和叙利亚从约旦河及其支流转移了大量的水用于饮用和农业灌溉。死海是地球上盐度最高的湖泊,且上空多浓雾。近年来图中死海分裂成南北两片,南片已基本成为盐滩。下图为死海及其周边地区等降水量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死海盐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呈现出的时空变化特点是 ( )
A.北部盐度低于南部
B.西部盐度高于东部
C.表层盐度夏季低于冬季
D.表层盐度高于底部
答案 A
2.造成死海南北分裂,南部出现盐滩的主要原因有 ( )
①围湖造田
②入湖河水减少
③降水少,蒸发旺盛
④湖底地势北高南低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②③
答案 D
(2020课标Ⅰ,7—8,8分)利用大型挖泥船将海底岩石搅碎,并将碎石和泥沙一起吹填造地,成为在海中建设人工岛的主要方式。下图示意人工岛地下淡水分布。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参照上图,在造岛物质满足水渗透的前提下,人工岛形成并保持相对稳定的地下淡水区的条件是 ( )
①降水充沛且季节分配均匀
②降水充沛且季节集中
③人工岛足够长
④人工岛足够宽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B
4.人工岛的地下淡水一般不作为日常生产生活水源,主要因为其 ( )
A.取水难度大 B.开采周期长
C.水质较差 D.储量较少
答案 D
知能点二 河流特征
(2022衡阳八中模拟,6—7)河流中冰块阻塞水流造成水位上涨的现象,称为凌汛。下图为我国东北平原某河流上甲、乙两处水文站2019年记录的即时流量数据(时间点为北京时间13点)。该河流春秋两季有凌汛现象,且仅出现在甲乙之间河段,该河段长约200千米。该河段结冰期流量来自冰下水流、河面冰层及周边积雪融化。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与甲相比,乙水文站所在河段 ( )
A.纬度高,海拔低 B.纬度低,海拔高
C.纬度高,海拔高 D.纬度低,海拔低
答案 B
2.4月下旬,乙水文站流量变小,其原因主要是周边地区 ( )
A.气温上升 B.气温下降
C.积雪面积变小 D.降水变小
答案 C
3.(2022长沙雅礼中学月考,1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俄罗斯东部的阿纳德尔河发源于山地高原,以融雪和雨水补给为主,上游河谷狭窄,中下游河流具有平原河流的特性,河口存在巨大的水下溺谷(河谷被水淹没),该溺谷呈V形。下图为阿纳德尔河中下游流域示意图。
(1)分析阿纳德尔河中下游的流量季节变化特征。
(2)推测阿纳德尔溺谷的形成过程。
(3)阿纳德尔溺谷形成后期,该河中下游地区洪涝发生频率出现明显变化。请说明其变化特征及原因。
答案 (1)该河以融雪和雨水补给为主,当地纬度高,融雪主要出现在春夏之交,当地夏季受来自太平洋的气流影响,降水较多,因此该河春夏流量大;冬半年,气温低,受大陆性气团影响,融雪和降水少,河流流量小。
(2)前期,阿纳德尔河河口地区地势高,河流下蚀形成V形河谷;后期,河口地区地壳下沉,河口河谷被海水淹没形成溺谷。
(3)变化特征:洪涝发生频率上升。原因:溺谷形成后期,地壳下沉,中下游河段水位与海平面落差减小,流速较慢,排洪不畅;形成的阿纳德尔溺谷口大内小,涌潮现象明显,潮流水位升高,对河水的顶托作用增强。
4.[2020江苏单科,27(2)(3),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尼日尔河源于富塔贾隆高原,注入几内亚湾,全长约4 200 km,流域面积210万 km2,在塞古—迪雷间的盆地形成大型内陆三角洲,在几内亚湾发育了巨型河口三角洲。
材料二 下图为“尼日尔河流域及降水分布示意图”,下表为“尼日尔河部分水文站年径流量与年输沙量统计表”。
水文站 马西纳 迪雷 尼亚美 洛科贾 奥尼查
年径流量 (km3) 41 30 27 73 182
年输沙量 (万吨) 177 100 350 1 290 5 800
(1)说明尼日尔河流经内陆三角洲前后径流量和输沙量发生的变化,并分析其原因。(4分)
(2)概述尼日尔河迪雷—洛科贾河段水文特征的变化。(2分)
答案 (1)变化:径流量减少;径流季节变化减小;输沙量减少。原因:河湖多,调节能力强;蒸发强;下渗多;地势平缓,流速减小,泥沙沉积。
(2)径流量先减后增;含沙量增大。
知能点三 水量平衡原理及其应用
(2022湖南,14—16,9分)位于中亚的某内陆咸水湖,拥有较丰富的湿地和动植物资源,该湖泊近60年水量变化显著。湖滨地下水与湖泊互为补给,但补给量较少。下图示意该湖泊1961—2020年各时期入湖地表径流量、降水量、蒸发量的变化。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引起该湖泊近60年水量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 )
A.气温 B.降水量
C.蒸发量 D.地表径流量
答案 D
2.推测湖滨地下水补给该湖泊较多的时期是 ( )
A.1961—1979年 B.1970—1989年
C.1980—1999年 D.2000—2020年
答案 B
3.与20世纪80年代相比,2000年以来该湖泊湖岸地区 ( )
A.沙尘天气增多 B.灌溉面积扩大
C.湖岸线较稳定 D.绿洲面积增加
答案 D
(2022江苏盐城三模,3—5)读我国某地区山前平原2008—2015年当地降水量、蒸发量、水分盈亏量、地下水水位变化折线图,完成下面三题。
4.折线①—④对应正确的是 ( )
A.①降水量 B.②地下水水位变化
C.③水分盈亏量 D.④蒸发量
答案 C
5.该地最有可能是我国的 ( )
A.东北 B.华北 C.华南 D.西南
答案 B
6.关于图示四要素叙述正确的是 ( )
A.降水量与地下水位变化一致
B.水分盈余时地下水水位上升
C.蒸发量最大时地下水位最低
D.地下水水位最高约在2月份
答案 D
(2016课标Ⅲ,7—9,12分)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7.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 )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
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
C.降水变率增大
D.河道淤积
答案 B
8.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 )
①降水量增加 ②坡面径流增加
③蒸发(腾)量增加 ④地下径流增加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C
9.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 )
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
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
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
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
答案 D
专题集训
限时:60分钟/满分:93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9分)
(2023届湖南A佳教育联考,12、14)玛纳斯河发源于天山北坡依连哈比尔尕山冰川地带,冰川融水对其有显著的补给调节作用,物质平衡变化是冰川消融和累积的综合体现,月均径流量与物质平衡具有协同变化规律。下图为玛纳斯河流域“冰川年物质平衡距平和累积距平及逐月物质平衡和径流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图中 ( )
A.2002年冰川消融最弱
B.2008年冰川消融最强
C.2009年冰川累积最多
D.2010年冰川累积最少
答案 C
2.最大径流量出现在7月,而最大负物质平衡出现在8月的主要原因是 ( )
①7月降水量最大
②7月降水对冰川消融有缓解作用,使得负物质平衡状态有所减弱
③8月气温继续升高,冰川消融增多
④8月降水在冰川表面大多为液态,导致负平衡有所加剧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 D
(2022衡阳一模,5—6)图1为某年7月21日至10月13日塔里木河下游河流两岸胡杨林地下水埋藏深度变化图,图2为上述日期中连续三天地下水埋藏深度日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图1
图2
3.影响该地地下水埋藏深度昼夜波动的主要因素是 ( )
A.降水 B.光照 C.湿度 D.风速
答案 B
4.8月14日后地下水水位显著上升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 )
A.冰雪融水增加 B.植物蒸腾减弱
C.河流生态输水 D.生产用水减少
答案 C
(2022河北保定二模,12—13应用点:水环境容量变化)漠阳江发源于广东省云浮市西南大云雾山南侧,在阳江市的北津注入南海,该流域内雨量充沛,年均降水量为2 195mm,降水年内分配不均,年际变化较大,枯水期与丰水期季节水环境容量(是指在满足水环境质量的要求下,水体容污染物的最大负荷量,又称为水体负荷量或纳污能力)差异明显,年内分配具有干湿季分明、雨量集中于汛期的特点。下图示意漠阳江流域的地理位置。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5.漠阳江流域水环境容量变化幅度最大的月份为 ( )
A.3月 B.5月
C.9月 D.12月
答案 B
6.影响漠阳江流域枯水期与丰水期水环境容量差异明显的主要因素是 ( )
A.蒸发量 B.含沙量
C.径流量 D.地表植被
答案 C
(2022湖南百校大联考,15—16)凡湖为土耳其最大湖泊,面积3 713 km2,湖面海拔1 648 m,由熔岩阻塞河道壅水形成,周边山地环绕。因盐度高,冬季湖泊南半部不封冻。1960—2009年的气象资料显示,凡湖年降水量与地表径流流入量之和小于年实际蒸发量,但总体水位上升。下图示意凡湖流域水系。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7.推测凡湖 ( )
A.年实际蒸发量较小
B.地下水补给较多
C.湖水渗漏损失严重
D.属于构造湖
答案 B
8.凡湖南部盐度比北部高的主要原因是 ( )
A.北部淡水注入量较大
B.北部水域面积广,蓄水量大
C.南部农业生产引水量大
D.南部冬季冰封,水分蒸发少
答案 A
(2022全国乙,7—8,8分)下图显示黄河桃花峪附近花园口水文站监测的1958年7月、1996年8月两次洪水过程的水位与流量的关系。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9.1958年7月洪水过程中,图中O、P两点水位变化趋势及两点流速相比 ( )
A.O点水位上涨,流速较快
B.O点水位回落,流速较慢
C.P点水位上涨,流速较慢
D.P点水位回落,流速较快
答案 A
10.图示资料表明,1996年8月比1958年7月 ( )
A.洪水含沙量大 B.洪峰水位低
C.河床高 D.洪峰流量大
答案 C
(2022河南顶尖名校联盟联考,24—25创新点:发散思维)感热通量是指由于温度不同而引起的大气与下垫面之间发生的热交换。下图示意某年7月份北印度洋感热通量分布状况(单位:卡/平方厘米),正值代表热量由下向上传递,负值代表热量由上向下传递。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1.北印度洋西部沿海地区感热通量数值的绝对值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 )
A.夏季气温较高,热量传递快
B.底层海水上泛,海气温差大
C.高纬海水流经,海水温度低
D.赤道暖流流经,海水升温快
答案 B
12.此时段北印度洋海气感热通量的特点会加强海面的 ( )
A.偏北风 B.偏南风
C.偏西风 D.偏东风
答案 C
(2022山东,13—15,9分)亚得里亚海是地中海的一个海湾(下图),其洋流是地中海洋流系统的一部分。洋流在海湾内的运动促进了海水更新。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13.图示甲、乙、丙、丁四处表层海水盐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 ( )
A.甲乙丁丙 B.甲丁乙丙
C.丙乙丁甲 D.丙丁乙甲
答案 D
14.亚得里亚海东岸表层洋流 ( )
A.为寒流,且丙处流速大于丁处
B.为寒流,且丁处流速大于丙处
C.为暖流,且丙处流速大于丁处
D.为暖流,且丁处流速大于丙处
答案 C
15.图示M海域多数岛屿的类型为 ( )
A.大陆岛 B.珊瑚岛
C.冲积岛 D.火山岛
答案 A
(2022江苏苏北四市二模,8—10)黑河因流经泥炭沼泽时河水呈灰黑色而得名。该河流经若尔盖县境腹地,是黄河上游四川境内最重要的支流。下图为2004—2008年月平均流量和平均降水量图。据此回答下面三题。
16.黑河流域主要的补给来源是 ( )
①雨水补给 ②冰雪融水补给
③地下水补给 ④湖泊水补给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A
17.黑河的水文特征是 ( )
A.无结冰期 B.含沙量小
C.流速快 D.径流量大
答案 B
18.导致黑河8月份平均流量低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
A.7月份后冰雪融水减少
B.7月份后降水量迅速减少
C.8月份气温较高蒸发强
D.8月份冻土渐融,下渗多
答案 C
(2020山东,9—10,6分)奥赫里德湖和普雷斯帕湖位于巴尔干半岛,是沿断层形成的典型构造湖,由岩性为石灰岩的加利契察山相隔(下图)。奥赫里德湖面积348 km2,湖面海拔695 m,平均深度144.8 m,湖水透明度21.5 m,是欧洲透明度最高的湖泊,渔产不甚丰富;普雷斯帕湖面积275 km2,湖面海拔853 m,平均深度18.7 m,湖水透明度1.5~7.2 m,透明度湖心最大、近岸较小,渔产颇丰。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9.奥赫里德湖湖水的主要补给来源是 ( )
A.雨水 B.河流水
C.地下水 D.冰雪融水
答案 C
20.导致两湖渔产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A.水温 B.水深 C.水量 D.水质
答案 D
(2018课标Ⅱ,9—11,12分)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下表为当月6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6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降水 序号 降水历时 (天) 降水量 /mm 汾川河 洪峰情况
1 2 53.0 无明显洪峰
2 4 80.3 无明显洪峰
3 5 100.1 无明显洪峰
4 2 73.2 无明显洪峰
5 2 90.7 洪峰流量346 m3/s
6 2 54.4 洪峰流量1 750 m3/s
21.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能够 ( )
A.减小降水变率
B.减少河水含沙量
C.增加降水量
D.加大河流径流量
答案 B
22.第5次降水产生洪峰的原因是此次降水 ( )
①历时长 ②强度大
③下渗少 ④植被截流少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B
23.第6次降水产生的洪水含沙量极高,其泥沙主要源于 ( )
A.河床 B.沟谷
C.裸露坡面 D.植被覆盖坡面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共24分)
24.(2022长沙雅礼中学开学考,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柴窝堡湖位于乌鲁木齐市南郊的天山山谷盆地内,是一个封闭型的淡水湖泊。湖区年平均降水量64 mm,潜在蒸发量高达2 716 mm,湖泊面积约30 km2,并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处于较为稳定的状态,湖边有草原、林带、田园、荒漠,也有芦苇丛生的湿地沼泽。20世纪90年代,乌鲁木齐自来水公司在柴窝堡湖附近开采地下水,以解决城市用水短缺问题,随着城市扩张,开采量逐年增加,尤其是在2011年,开采量远超柴窝堡湖的补给量。图a为柴窝堡湖流域简图,图b为2010—2014年柴窝堡湖面积月变化曲线。
a
b
(1)柴窝堡湖的主要补给水源是地下水,请说明判断依据。(4分)
(2)分析乌鲁木齐自来水公司选择开采地下水而不是直接引柴窝堡湖水的原因。(2分)
(3)判断2010—2014年柴窝堡湖面积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影响。(8分)
答案 (1)依据:柴窝堡湖位于干旱区,为封闭型湖泊,蒸发旺盛,地表径流补给较少;位于山谷盆地,湖泊周围有湿地沼泽,地下水位较高;2012年之前湖泊面积季节变化小,说明其补给水源较为稳定(地下水的补给量比较稳定);随着地下水开采量的增加,湖泊面积萎缩、季节变化增大,说明主要补给水源是地下水。
(2)天山地区的冰雪融水和流域内的降水经下渗转化为地下水,地下水水量丰富;而且经过岩层的过滤、净化,地下水水质较好。
(3)变化趋势:湖泊面积呈逐年缩小的趋势;湖泊面积的季节变化幅度逐年增大。
影响:湖泊面积缩小,对气候的调节能力降低,湖区气候变干;随着湖面的缩小,湖泊周围地区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沙漠化加剧,沙尘天气多发,威胁附近居民生产和生活。
25.(2022广东,19,10分)卡里马塔海峡是热带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水体交换的通道。该海峡表层流流向季节变化明显:在北半球夏季,其流向向北;冬季,转向南流且流速达到最大值。下图示意卡里马塔海峡及周边区域自然地理环境。
卡里马塔海峡表层流对爪哇海水体物理性质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分析在北半球冬季,该海峡表层海水向南流且流速达到最大的原因。
答案 表层水温变化;(2分)盐度(密度)变化。(2分)
北半球冬季,位于卡里马塔海峡北侧的南海海域受南下冬季风和信风的作用,表层海水向南流动;(2分)受南海南部地形影响,海面升高;(2分)叠加海峡地形的狭管效应,进一步抬升海面高度,加快流速。(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