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湖南高考地理第一轮章节复习
专题十 交通运输布局与区域发展
基础集训
知识点一 区域发展对交通运输布局的影响
(2022湖南六校联考,6—7)下图为1949—2019年湖南省铁路、公路、内河航道运输线路长度占总线路长度比例及总线路长度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湖南省的公路线路占比持续上升,主要是因为公路运输 ( )
A.受自然环境变化的影响小
B.单个运输工具成本较低
C.更适应湖南省的运输需求
D.运输和建设成本较低
答案 C
2.1969—1979年,湖南省水运线路长度比重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
①水电建设导致运输线路变短
②公路线路长度成倍增长
③水运地位下降导致运输量小
④气候异常航道条件变差
A.①④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答案 B
(2022长沙长郡中学保温卷,3—4)高铁无轨站指的是在没有高铁线路经过的县市,开设的具有“购票、取票、候车”功能的专门站点,通过开通专线大巴与就近高铁火车站无缝相连,让边远地区人民也能快捷出行。2016年底,全国首个高铁无轨站在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凌云县正式启用,依托该站,凌云县实现了与南昆(南宁—昆明)客运专线及全国高铁路网的连通。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高铁无轨站的出现,最能体现区域交通运输布局特点的 ( )
A.大型化 B.专业化
C.综合化 D.智能化
答案 C
4.导致凌云县未能直接通高铁的主要原因是 ( )
A.运输需求 B.资金技术
C.国家政策 D.地质条件
答案 A
(2019课标Ⅰ,7—8,8分)下图示意我国东北某区域铁路线的分布。该区域铁路修建的年代较早,近些年几乎废弃。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5.该区域修建铁路主要是为了运输 ( )
A.原木 B.农产品 C.工业品 D.石材
答案 A
6.近些年来,该区域铁路几乎废弃的主要原因是 ( )
A.设施陈旧 B.运速太慢
C.线路过密 D.运输需求太小
答案 D
知识点二 交通运输布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023届湖南师大附中月考,4—5)呼北高速(见下图)是连接内蒙古呼和浩特和广西北海的一条高速公路,沿途经过6个省区,主要经过朔州、吕梁、运城、西峡、十堰、张家界、荔浦、玉林、北海等城市,全长约2 628千米,采用分段建设的模式。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呼北高速公路分段建设的好处是 ( )
A.节约建设成本 B.降低建设难度
C.提高交通通达度 D.加快建设速度
答案 D
2.呼北高速公路建成后,会 ( )
A.完善我国高速铁路网
B.加强我国东西部的联系
C.促进沿线旅游资源开发
D.方便沿海地区人们出行
答案 C
(2022浙江6月选考,17—18,4分)我国某都市西南轨道交通市郊线(从街道1到街道7)周边用地开发较晚,目前主要以居住用地和部分教育及工业用地为主。下图为该轨道交通运行初期和运行五年后沿线街道人口规模分布图。完成下面两题。
3.该轨道交通市郊线辐射的街道中 ( )
A.核心区沿线街道的人口增长速度放缓
B.边缘区沿线街道人口分布差异性增大
C.边缘区各街道人口向市郊线沿线集聚
D.接近市郊线终点的区域人口规模扩大
答案 C
4.该轨道交通市郊线开通对边缘区整体的影响是 ( )
A.就业空间集中现象减弱
B.行政服务功能变化显著
C.购物空间集中现象增强
D.居住用地空间更加集中
答案 A
(2022湖南“一起考”大联考,4—5)高速铁路的建设及开通对区域经济发展有显著影响。京沪高铁于2011年开通,以2011年为界分为2005—2010年(g1)和2011—2016年(g2)两个时间段统计了京沪高铁沿线主要城市经济发展数据。下图为京沪高铁沿线主要城市GDP增速变幅(g2—g1),第二产业在GDP中占比增幅(g2—g1),第三产业在GDP中占比增幅(g2—g1)。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5.关于京沪高铁沿线经济发展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高铁带动了沿线所有地区的经济发展
B.苏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于苏南地区
C.高铁促进了北京、上海第三产业的发展
D.徐州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停滞
答案 C
6.下列关于山东、苏北地区、苏南地区的分析,正确的是 ( )
A.山东第二产业增幅大,承接上海产业转移
B.北京虹吸效应减弱了山东第三产业的发展
C.苏北经济发展不受北京和上海的影响
D.上海虹吸效应限制了苏南第二产业的发展
答案 B
(2022浙江1月选考,9—10,4分)高铁对城市的空间结构、产业升级和居民出行影响显著。
高铁新城产业发展方向与其依托城市密切相关。右图为某高铁新城空间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7.该高铁新城空间结构,布局合理的是 ( )
A.Ⅰ主要功能为科研、行政等
B.Ⅱ主要功能为商贸、商务办公等
C.Ⅱ建筑密度和建筑高度均大于Ⅰ
D.Ⅲ主要功能为居住、文化、教育等
答案 D
8.高铁新城发展方向与其依托城市相匹配的是 ( )
A.零售等生活型服务业——旅游城市
B.金融等现代服务业——传统工业城市
C.物流等生产型服务业——转型升级城市
D.高新技术创新型服务业——都市圈核心城市
答案 D
(2020浙江7月选考,14—15,4分)市郊铁路是连接核心城市与外围城镇的快速、便捷、公交化铁路。下图为我国某地市郊铁路与市内地铁分布模式图。完成下面两题。
9.与市内地铁相比,市郊铁路通常 ( )
A.修建在地上 B.日客运总量大 C.发车频次高 D.站点间距离小
答案 A
10.市郊铁路的建设,使核心城市 ( )
A.与外围城镇间经济分工弱化 B.与外围城镇间空间距离缩短
C.以扩散为主转向以集聚为主 D.高等级商业的服务范围扩大
答案 D
11.(2022湖南新高考教学联盟联考,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1年12月,中老铁路(电气化客货混运铁路)通车。设计时速160千米,与中国铁路网直接连通。线路全长1 000多千米,线路桥隧比62.7%。其中,西双版纳隧道全长10.7千米,最大埋深约620米,最小埋深20米,随着隧道不断开挖,高温、高湿的情况不断加剧,洞内作业温度一度高达40°C。该跨国铁路的建成,使老挝这个总人口700多万的内陆国,一下子由“陆锁国”成为“陆联国”。
(1)试分析西双版纳隧道在施工过程中出现高温、高湿环境的原因。
(2)中老铁路设计为时速160千米的电气化客货混运铁路,不采用时速为350千米的高铁。试根据老挝的实际情况,说出你的理由。
(3)中老铁路被中老两国称为“一条合作发展的友谊之路”,试分析该铁路的开通对中老边境的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产生的积极影响。
答案 (1)随着隧道不断开挖,各种机械、混凝土释放大量的热量;位于板块交界地带,来自地球内部的地热资源丰富,出现高温环境;隧道长度大、埋藏深,通风条件差;当地降水丰富,隧道围岩破碎,地下水丰富;各种机械设备耗水量大;将洞内降温的冰块融化,加上洞内温度高,水汽蒸发量大,形成高湿环境。
(2)老挝境内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山高林密,河流众多,修建高铁难度大,技术要求高,投资大;老挝国内基础设施、经济基础条件较差;老挝人口较少,尤其是铁路沿线人口稀少,对高铁客运需求量不大;老挝是内陆国,与国外经济往来最适合铁路运输,采用电气化客货混运铁路既满足货运的需要又照顾客运的需求,因而最适合老挝的国情。
(3)改变了老挝的交通运输格局,使老挝从“陆锁国”成为“陆联国”,促进了中老两国大宗商品的贸易,扩大了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的贸易量及贸易种类;通过铁路将两国的商品运送到两国更远的地区,提高了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的服务范围;铁路运输速度快、运量大,提高了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的物资周转率及周转量,从而提高了磨憨—磨丁经济合作区的规模及经济效益。
综合集训
知能点一 交通运输方式的合理选择
(2022长沙一中月考,6—7)城市人口覆盖率为机场地面交通不同时间圈覆盖人口与城市总人口的比率,用以综合反映城市居民航空出行便利性。以2019年12月15日上午10点的路况为例,下图对北京“一市两场”(首都国际机场和大兴国际机场)地面交通空间可达性进行定量评估,得出同等时间内两种模式(驾车出行模式和公共交通模式)下人口覆盖累积曲线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首都机场公共交通人口覆盖累积曲线整体在大兴机场曲线上方的主要原因是 ( )
A.首都机场靠近最大的海陆联运枢纽站
B.首都机场历史悠久,可选航空线较多
C.首都机场公共交通辐射能力整体更强
D.首都机场附近打工者多,经济能力差
答案 C
2.同等时间内北京两机场公共交通出行辐射人口均远小于驾车出行模式的主要原因是 ( )
A.公共交通运行速度低于汽车
B.公共交通模式换乘更耗时间
C.大兴机场距离住宅区更遥远
D.公共交通载客量大、舒适度低
答案 B
3.[2020课标Ⅱ,36(3),8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
玉米油是利用玉米胚芽生产的一种谷物油脂,营养丰富,口味清香。玉米油生产流程由毛油提取和毛油精炼等环节构成,胚芽的毛油提取率为40%,由毛油到精炼油的转化率为90%。山东邹平某公司是我国建设最早、目前规模最大的玉米油产品研发和生产企业,其玉米油销售量占国内市场的50%。该公司在山东惠民、辽宁铁岭、内蒙古通辽和鄂尔多斯建有毛油压榨工厂,在公司本部、浙江杭州、广东广州建有精炼油和小包装产品生产基地(如图),将毛油运输至精炼油生产基地多使用集装箱液袋(一次性使用的储存和运输各种非危险液体货物的软体包装容器),使用罐箱或铁桶运输则越来越少。
推测并解释将毛油由铁岭运输到广州精炼油生产基地的合理交通方式,指出使用集装箱液袋运输相对于使用铁桶运输的优势。
答案 合理交通方式为陆海联运;因为长距离海运费用较低,节约运输成本。相比铁桶运输,使用集装箱液袋运输转运方便,只需单程运输,节约运输费用;液袋可充分利用集装箱的空间,装载量大(具有规模运输优势)。
知能点二 交通运输线、点的区位选择
(2021浙江6月选考,29,13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珠江由磨刀门、虎门等八门入海,其中磨刀门是泄洪排沙的主通道,年径流量和输沙量分别占珠江的28%和33%。下图为珠江三角洲所在区域略图。
材料二 岸线、土地等自然资源是港口建设的基础性资源,港口与城市发展相互依赖,港口的发展加快了关联产业的集聚。下表为珠江口部分城市岸线资源、2019年单位岸线货运量和地区生产总值表。
区域 城市 岸线总长度 (km) 深水岸线长度 (km) 单位岸线货运量 (万吨/km) 地区生产总值 (百亿元)
东岸 地区 广州 99.2 62.0 264.3 228.6
东莞 37.5 33.9 88.2 82.8
深圳 60.1 49.4 73.0 242.2
惠州 86.5 60.5 95.3 41.0
西岸 地区 珠海 75.0 42.9 23.9 29.1
中山 15.0 15.0 43.8 36.3
江门 82.3 68.8 0.3 29.0
(1)说明珠江口东岸、大鹏湾和大亚湾易形成深水港的自然条件。(5分)
(2)简述珠江口东岸地区港口单位岸线货运量较大的社会经济原因。(4分)
(3)从港口建设基础性资源角度,简析珠江口西岸经济发展潜力较大的原因。(4分)
答案 (1)港湾多,波浪小,潮流作用强;泥沙主要由西岸入海,对东岸影响小;基岩海岸,水下地形稳定。
(2)经济发达,单位岸线承载的地区生产总值大;毗邻香港;陆上交通集散能力强。
(3)未开发和可供开发的岸线资源较多,开发潜力大;土地资源相对丰富;港口建设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知能点三 桥梁的建设
(2023届江苏海安中学阶段检测,13—14)临港长江大桥位于成渝城市群南部城市——宜宾市,是国家“八纵八横网”中渝昆高铁、蓉昆高铁的共同过江通道,预计2023年建成通车。大桥全长1 742.1米,主桥长1 073米,桥面宽63.9米,主跨522米,采用全国首创的公铁平层设计——四线铁路六车道公路(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宜宾临港长江大桥公路桥面设计成双向六车道,主要是为了 ( )
A.刷新世界纪录
B.缩短交通高峰时间
C.扩大经济腹地
D.增强市区通行能力
答案 D
2.宜宾临港长江大桥建成开通,将使宜宾市 ( )
A.人口不断向城区聚集
B.更好融入成渝城市群
C.城市等级大幅度提高
D.缩短与周边城市距离
答案 B
(2017海南单科,15—16,6分)2000年7月,连接丹麦哥本哈根和瑞典马尔默的厄勒海峡跨海工程竣工通车。该工程全长16千米,采用海底隧道和跨海大桥组合的方案。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3.推测工程西段采用海底隧道方案的主要目的是 ( )
A.降低建设成本 B.保护海洋生物
C.避免破坏景观 D.利于海空交通
答案 D
4.桥隧结合处未利用萨尔特岛,而是新建人工岛,有利于 ( )
A.提高通行速度
B.降低施工难度
C.保持水流畅通
D.保护萨尔特岛生物
答案 D
5.(2021湖南师大附中月考,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平潭海峡公铁大桥是我国首座跨海公铁两用桥,同时也是目前世界上最长、建设难度最大的公铁两用跨海大桥。平潭海峡为“世界三大风口海域”之一,这里常年刮大风,年平均6级以上大风天数超过300天,被称为“建桥禁区”。大桥于2013年开工,2020年12月26日实现全面通车,它是福州至平潭铁路、长乐(福州)至平潭高速公路的关键性控制工程,也是“十三五”规划中北京至台湾高铁的先期重点工程,它的建成具有重大现实意义。下图为大桥位置及桥梁纵断面示意图。
(1)分析平潭海峡被称为“世界三大风口海域”之一的原因。
(2)分析大桥在建设过程中面临的困难(大风因素除外)。
(3)简述大桥建成通车后的意义。
答案 (1)位于季风气候区,夏秋多台风;位于盛行风迎风区,风力强劲;地处福建(武夷山脉)与台湾岛之间,狭管效应明显,风速较大。
(2)岛屿众多,海床起伏大;海底多坚硬岩石,桥墩埋设困难;海浪汹涌,潮汐明显;海水盐度高,桥身易受腐蚀;航道众多,影响正常施工。
(3)缩短福州至平潭距离,加强两地联系;完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联通福州与平潭,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完善大陆与台湾基础设施联通建设,推动两地深入发展;填补我国公铁两用跨海大桥建设空白,为同类型桥梁建设提供借鉴经验。
知能点四 交通运输建设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2022岳阳一模,5—6)2021年9月27日,世界首条环沙漠铁路线——和(田)若(羌)铁路全线铺轨贯通,其桥墩建设使用了在工厂内统一预制,现场统一吊装的预制装配式方式。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和若铁路的桥墩建设未采用现场浇筑的做法,其原因分析不合理的是 ( )
A.钢筋、混凝土等材料运输不便 B.现场浇筑受风沙影响大
C.水资源缺乏,不利于现场浇筑 D.现场浇筑养护困难
答案 A
2.关于和若铁路贯通的意义,合理的是 ( )
①加速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
②是北疆连通我国西北、西南地区的一条便捷运输通道
③有力推进了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建设
④为西部省份开辟一条面向中亚、南亚的陆路通道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 D
(2022湖北,4—6,9分)近年来,河南某县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整合运力资源,推进全域公交,方便群众出行,让生活在偏远山区的群众也能够实现“出门见路、抬脚上车”,在保证行车安全的前提下,将快递物流与城乡客运有机融合,构建全域公交和货运班车带货下乡、捎农产品进城的双向运营模式。如今,便民惠民、助推发展的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网络正在形成。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3.该县为实现全域老百姓“出门见路、抬脚上车”,需要 ( )
A.增加公交发车频次 B.完善公交覆盖网络
C.开发移动购票程序 D.实行政府补贴票价
答案 B
4.公交车带货下乡、捎农产品进城,可以( )
①降低公交运营成本 ②提高公交使用效率
③降低物流运输成本 ④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C
5.该县建设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网络主要是为了 ( )
A.助力乡村振兴 B.促进物流发展 C.提高城镇化率 D.保护生态环境
答案 A
(2021湖南,9—11,9分)下表为某市地铁S线和T线开通前后距地铁线不同距离的住宅平均价格及其增幅。S线横跨城市中心区和边缘区,T线连接城市边缘区和外围区,两条线路开通时间几乎相同,所经之地公共交通密度差异明显。据此完成下面三题。
项目 距离(千米)
S线
开通前6年的平均价格 (元/m2) 开通后6年的平均价格 (元/m2) 增幅 (%)
0.2 8 116.0 13 160.0 62.15
0.2~0.3 8 125.0 28 900.0 255.69
0.3~0.5 9 173.3 25 493.7 177.91
0.5~0.75 9 356.0 23 383.3 149.93
0.75~1 7 854.3 18 760.6 138.86
1~1.5 7 188.7 17 066.7 137.41
1.5~2 6 413.0 12 941.6 101.80
2~2.5 6 373.1 10 008.3 57.04
2.5 ~3 6 518.1 12 115.0 85.87
0.2 2 868.3 9 085.4 216.75
0.2~0.3 2 893.3 10 325.0 256.86
0.3~0.5 3 827.3 10 289.0 168.83
0.5~0.75 3 160.0 10 162.5 221.60
0.75~1 3 810.0 9 548.6 150.62
1~1.5 3 768.7 10 000.0 165.35
1.5~2 3 418.0 9 251.6 170.68
2~2.5 3 281.4 9 682.3 195.07
2.5 ~3 3 957.1 9 389.0 137.27
6.地铁开通后,S线和T线距地铁线0.2千米范围内住宅平均价格相对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 )
A.治安环境较差 B.运营期间交通较拥堵
C.大气质量较差 D.运营期间噪音和震动感较大
答案 D
7.仅从距地铁线远近对住宅价格影响角度看,S线和T线开通后对住宅平均价格有效影响的距离分别不超过 ( )
A.2.5千米、1千米 B.1千米、1千米 C.3千米、3千米 D.2.5千米、3千米
答案 A
8.地铁开通后,T线附近的住宅平均价格增幅总体高于S线,主要因为T线附近 ( )
①配套设施更完善 ②环境质量更好
③公共交通密度较小 ④房价基数较小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答案 D
专题集训
限时:40分钟/满分:71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1分)
(2023届安徽皖南八校联考,4、6创新点:新颖推测并周密论证)独库公路即217国道独山子至库车段,横穿天山,连接新疆南北,又称天山公路。独库公路每年10月中旬到次年6月实行交通管制。下图示意独库公路线路。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从哈希勒根达坂到玉希莫勒盖达坂仅50多千米路程,正常情况下自驾时间需要约80分钟,主要是因为该路段 ( )
A.海拔高 B.弯道多
C.坡度大 D.车辆多
答案 B
2.规划中的独库高速公路不再季节性封路,主要得益于其线路 ( )
A.更直 B.更平
C.地势低 D.少滑坡
答案 C
(2023届浙江十校联盟联考,21—22应用点:边缘城市的边缘车站)研究表明,一般城市规模越小,高铁站距离城市中心相对也越远。边缘城市的边缘车站是否能带来足够的人流量和关注度,实际上颇为可疑。下图为高铁客运枢纽与城市区位关系示意图。下表为不同城市等级规模站点数量与距离指数比较统计表。完成下面两题。
城市等级 站点数量 距离指数均值
超大城市 5 0.67
特大城市 2 0.62
大城市 13 1.12
中等城市 12 1.48
小城市 6 2.83
站点均值 — 1.34
注:距离指数为高铁站到城市中心的距离与城市建成区面积平方的比值。
3.高铁站布局属于城市边缘型的有 ( )
A.小城市、中等城市
B.中等城市、大城市
C.大城市、特大城市
D.特大城市、超大城市
答案 B
4.边缘城市的边缘车站受到质疑,其主要原因是 ( )
A.边缘城市辐射带动作用强
B.边缘车站出行效率高
C.边缘车站会削弱边缘城市
D.边缘车站发展潜力差
答案 D
(2022岳阳一模,1—2)2021年9月,湖南省某市积极推动电子商务与寄递物流协同发展,引导鼓励邮政快递企业“抱团进村”,通过“快递+便利店”“镇村协同”(“集中村级服务点”)“邮快合作”“邮电合作”等模式,着力打通农村寄递物流的“最后一公里”,切实解决了农村末端配送难题。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5.邮政快递企业“抱团”进村,采用“邮快合作”“邮电合作”等模式的主要目的是 ( )
A.提高物流运输效益
B.方便农村居民生活
C.保障寄递物流效率
D.加快农村产品出售
答案 C
6.“最后一公里”末端配送难的主要原因有 ( )
①村民居住分散,地势崎岖路程长
②农村基础设施相对落后
③快递员专业素质低,配送薪资低
④农村快递包裹数量增多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 A
(2022浙江稽阳联谊联考,11—12)为完善城市公共交通并加快“杭绍同城”进程,绍兴地铁1号线北起杭州市萧山区姑娘桥站(与杭州地铁5号线无缝换乘),南至绍兴市芳泉站,柯桥段已经于2021年开通。下图为绍兴市地铁和城际铁路线路图。完成下面两题。
7.与城际铁路相比,地铁具有的优势是 ( )
A.运量更大 B.速度更快
C.土地占用少 D.建设成本低
答案 C
8.通过与杭州地铁无缝换乘,绍兴轨道交通1号线对绍兴带动最为明显的产业部门是 ( )
A.金融 B.纺织 C.旅游 D.仓储
答案 C
(2022常德质检,4—5)2019年9月30日,常德沅江过江隧道正式建成通车。隧道北起皂果路,下穿沅江,南接阳明路,隧道位于武陵大桥(一桥)和桃花源大桥(三桥)之间。因为可以保护沿江风光带及减少城市建筑密集区的拆迁量,目前在长沙、武汉、南京、杭州、上海等沿江城市,均用“桥隧并举”的城市过江交通建设方式,城市的整体品位得到提升。下图为沅江隧道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9.一般来说,与建设大桥相比,修建过江隧道 ( )
A.技术难度小
B.对航运的影响大
C.造价高
D.受气象灾害影响大
答案 C
10.常德皂果路—阳明路过江方案采用隧道而放弃大桥,其原因主要是 ( )
①减少前期投资
②保护渔业资源
③减轻对河流的污染
④提升城市品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B
(2022三湘名校联考,5—6)随着北极冰层不断融化,俄罗斯东北航道沿线港口发展潜力和开发价值日益受到关注。下图示意俄罗斯东北航道和沿岸港口(局部)。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1.俄罗斯东北航道沿岸M1~M4港口开发潜力由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 )
A.M1>M4>M2 B.M4>M1>M2
C.M1>M2>M4 D.M2>M1>M4
答案 A
12.相比于其他港口,摩尔曼斯克开发潜力大的优势条件是 ( )
A.历史悠久 B.距欧美近
C.货品丰富 D.货运量大
答案 D
(2022江苏扬州考前模拟A,20—22)港口不仅是一种空间,更是一种经济体系。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上海港的发展迈入新阶段。下图为上海港功能演变模式图。读图,完成下面三题。
13.与图示阶段演变对应关系一致的是 ( )
A.港口区位:干流河港—支流河港—海港—深海港
B.港口用途:渔港—贸易港—工业港+贸易港—综合港
C.经济腹地:黄浦江流域—长江流域—长三角地区—国际区域
D.货物种类:工业原料—工业制成品—农副产品—多样化商品
答案 B
14.对港口功能从单一型向综合型转变具有重要导向作用的是 ( )
A.河流水文 B.岸线变迁
C.城市职能 D.产业布局
答案 D
15.上海港集装箱化离岸外迁的主要意义是( )
A.满足长三角地区客货运输需求
B.实现现代运输方式的专业化
C.成为全球化战略物流集散地
D.发挥海陆交界转运点功能
答案 C
(2021广东,1—2,6分)随着我国高铁与民航快速发展,两城市互通高铁直达列车和航空航班的现象越来越普遍,形成日趋复杂的高铁—民航竞争网络。下图示意我国高铁—民航竞争网络空间拓展模式。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16.我国高铁—民航竞争网络空间演变特征为 ( )
A.空间竞争由分散到集中
B.空间竞争范围由小变大
C.空间网络趋向于双极化
D.边缘城市参与机会渐少
答案 B
17.该拓展模式主要体现了地理事物空间扩张的 ( )
A.均衡性 B.集中性
C.临近性 D.等级性
答案 D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18.[2018课标Ⅰ,36(1)(2)(3),2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俄罗斯是世界重要的天然气开采和出口国。2017年12月8日,中俄能源合作重大项目——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正式投产。该项目集天然气勘探开采、液化、运输、销售于一体,是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实施的首个海外特大型项目。俄罗斯为该项目配建了港口。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该项目采用模块化施工方式,即将生产线和相关建筑设计成一系列的模块,由全球多地工厂制造,然后运至项目施工现场拼装。模块体积大,重量大,最大的模块重量与艾菲尔铁塔相当。该项目以中国、日本等亚洲太平洋沿岸国家为主要目标市场。中方企业全方位参与设计和建造,数十家企业承揽了85%模块的建造。该项目超过60%的模块和零部件经白令海峡—北冰洋航线运至项目施工地。下图示意该项目的位置。
(1)简述俄罗斯配建港口对该项目及周边区域发展的经济价值。(8分)
(2)说明采用模块化施工方式对该项目建设的益处。(6分)
(3)分析开发白令海峡—北冰洋航线对提高该项目产品(液化天然气)市场竞争力的作用。(6分)
答案 (1)对本项目的经济价值:(该项目)运输量巨大,保证该项目建设和运营,可以获得长期、稳定的经济收益。
对周边区域发展的经济价值:为俄罗斯北冰洋沿岸地区及北冰洋上的经济活动提供基地;促进鄂毕河沿岸地区对外贸易的发展,为鄂毕河出海航运提供中转服务。
(2)(该项目)工程量巨大,设计成不同模块,可以由不同地区的工厂同时生产,缩短工期;模块运至现场拼装,减少现场(恶劣自然条件下)施工的时间和难度。
(3)中国、日本(太平洋西岸的亚洲国家)是其主要销售市场;开通白令海峡—北冰洋航线,(与苏伊士运河—大西洋航线相比,)大大缩减产品的运输距离和运输时间,降低运输成本,从而降低产品销售价格,提高其在全球天然气市场的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