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现代文阅读精选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现代文阅读精选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77.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3 14:18: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现代文阅读精选题-语文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短文
秋天的雨(节选)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1.这一自然段按照 结构写的。其中心句是 。
2.“五彩缤纷”在这一课文片段中是指 、 、 和 等颜色。
3.文中划线句子用了 的修辞手法,请仿写一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续写句子:
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 色给了 , 。
针瞧不起线
针紧张地缝(fèng féng)完一件衣服后,把腰杆儿挺得直直的,显出十分骄傲的样子。她眼睛朝(cháo zhāo)天对线说:“线妹妹啊,你得好好感谢我,如果不是我领着你,你能发挥什么作用呢?”
线安静地坐在桌子上,没有回答。
针休息了一会儿,又以极其傲慢的姿态在一件衣片上走上穿下。她认为回头看一下也是多余的,反正线会紧紧地跟着她。她缝完了这件衣服,又骄傲地挺直腰杆儿,正想把自己夸耀一番时,突然看到线站在一旁,裁好了的衣片还是衣片,只不过是在衣片上多了她的一些足迹罢了。
线这时开口了,她说:“针大姐啊,我如果不跟着你,你的劳动不也是白费吗?”
5.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6.用“____”画出一处修辞手法的句子
7.发挥你的想象,针听了线的会怎么说呢?写一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这篇文章想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
大草原
这里的天格外蓝,空气也特别清新。白色的羊群在绿草地上(悠闲 清闲)地散步,就像绿地毯上绣着的白色大花。牧羊人骑着飞驰的骏马,(挥舞 挥动)着羊鞭,唱着那动听的牧歌:“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嘹亮 洪亮)的歌声传遍四方。啊,美丽的大草原上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9.用“\”划去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10.在文段中找出一组意思相近的词语。( )——( )
11.用拆拼法理解下面的词语。
(1)“清新”一词中“清”可以组词“清爽”,“新”可以组词“新鲜”,那么这个词的意思可以理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机勃勃”一词中,“生机”是有生命力的意思,“勃勃”是“旺盛的样子”,那么这个词可以理解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为了突出草原上生机勃勃的景象,文段中写草原的天 ,空气 ,还写了白色的羊群 ,牧羊人 。
阅读《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片段,回答问题。
我走在院墙外的水泥道上。水泥道像铺上了一块彩色的地毯。这是一块印着落叶图案的、闪闪发光的地毯,从脚下一直铺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到路的尽头……
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yù)帖(tiē)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它们排列得并不规则,甚至有些凌乱,然而,这更增添了水泥道的美。
我一步一步小心地走着,一片一片仔细地数着。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
13.“两只棕色的小鸟”指的是 。
14.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用的非常好,请你说一说好在哪里呢?
每一片法国格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熨(yù)帖(tiē)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读了这几个片段,你体会到“我”怎样的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____________
在我家院子的后面,流淌着一条清澈的小河。
小河是娴静的,宛如明镜一般,倒映着红色的花、绿色的树;她又是活泼可爱的,层层鳞浪随风而起,伴着跳跃的阳光在舞蹈,舞姿优美得就像天空的七彩绸。
小河的早晨是迷人的。绚丽的晨曦中,刚刚苏醒的小河揉了揉眼睛,好奇地张望着她周围的新鲜东西。这时水绿得像玉,霞红得似胭脂,袅袅上升的雾气像洁白的羽纱,轻掩着小河姑娘那羞涩的脸蛋。
太阳爬上了树梢,把自己的身躯映在河水中,欣赏着火红的脸庞。一群白鹅开始了“曲项向天歌”“红掌拨清波”的嬉戏。鱼儿凑趣地跳跃着,翻起了一个个跟头,顿时河面上鳞光闪闪。
夕阳西下,太阳把余辉洒在河面上,小河里这处是红,那处是绿。又一阵风来,倒映着两岸和成排的桑树、桃树,都乱成灰暗的一片,像醉汉,可一会儿又站定了。
小河的夜晚可静啦,喧闹了一天的小河带着倦意入睡了。她像凝固了一般躺在那里一动也不动,清清的明月,悄悄爬到空中,对着小河照镜子。这时,寒风任意地扫着河岸上的小草,发出一阵窸(xī)窸窣窣(sū)的声响。远处,偶尔传来几声汪汪的狗叫声,此时的小河更静、更清。
家乡的小河啊,你真美!
16.文章的主要部分是按照( )的顺序写的。
A.事情发展
B.地点
C.时间
17.文中哪一句揭示了文章的中心?( )
A.最后一句
B.第三自然段的第一句
C.开头第一句
18.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自然段在全文中各起什么作用?( )
A.第一自然段对全文起总结、概括作用;最后一自然段起点题和引起下文的作用。
B.第一自然段起点题和引起下文的作用;最后一自然段对全文起总结、概括作用。
C.第一自然段起到点题的作用;最后一自然段没有作用。
19.读第三自然段文章,这段文章是围绕_____句话写的,其中_______这个词是重点词。 ( )
A.“小河的早晨是迷人的。”;迷人
B.“小河的早晨是迷人的。”;早晨
C.“这时水绿得像玉,霞红得似胭脂。”;绿
20.“袅袅上升的雾气像洁白的羽纱,轻掩着小河姑娘那羞涩的脸蛋。”这句话用了( )的修辞手法。
A.比喻方法
B.拟人方法
C.比喻和拟人方法
21.给文章选择一个题目,你认为( )最合适。
A.我的家乡
B.家乡的小河
C.小河
阅读下面文学类文本《我爱秋天》,按要求作答下列各题。
我爱秋天
①清晨,一片树叶从枝头随风轻轻落下,落在了铺满树叶的路边。那“嗖——”的一声,像是在感叹秋天就要来了。秋天,来得这样快,仿佛是一刹(chà)那之间,大地变了颜色,大自然换上了秋灭美丽的外衣,
②秋天是沉甸(diàn)甸的。你看那橘子树的枝头上果实累累,一根小小的枝条上,挂满了一个个橙色的橘子,树枝被压得低低的。再看那稻田里的谷穗,它们已经不能像夏天时那样挺直了腰,饱满的颗粒让谷穗低下了头。还有那柿子树,一个个红柿子像一串串小灯笼一直垂下来,仿佛等着人们去采摘。紫色的葡萄在阳光下歌唱。绿色的梨子挂满枝头。田园和果园里,常常能听到人们的欢笑声,好像那笑声里也是沉甸甸的喜悦呢!
③秋天是金灿灿的。金色的阳光照耀大地,是那么敞亮,那么明快。麦国仿佛被金色的阳光染成了金色,远远望去,如同一片金色的海洋。还有那金黄的玉米地,一片连着一片,一直连到了农民伯伯的心里。高粱呢?好像黄色还代表不了它内心的激动,所以把脸都给变红了…… 就连树林里的树叶变黄了,好像也是秋天的功劳。秋天如同魔术师一样,用魔法把一片片绿叶变成黄叶。看着这些变化的颜色,我们的心情也从夏天的炎热变成了秋天的凉爽。
④秋天是香喷喷的。仔细闻一闻,你会发现空气中不时飘来新鲜果蔬(shū)的气息。西红柿的清香,黄瓜的幽(yōu)香,苹果的甜香,柏予的醇(chún)香……混合成了秋天特有的香味。这些香味随风飘啊飘,就写成了一首首秋天的诗。
⑤秋天是美丽和希望。这种美丽不是表面的,而是庄稼地里沉甸甸的收获和枝头挂满的果实。
⑥一片树叶落下来,轻轻捡起。这一片秋天的叶子,带着沉甸甸的收获。带着金灿灿的颜色,带着甜丝丝的清香,令人陶醉。
22.联系上下文,对第①段中“一刹那”的理解最正确的是( )
A.树叶落得非常多 B.秋天来得那样快
C.大地变的颜色多 D.秋天的外衣很美
23.“它们已经不能像夏天时那样挺直了腰”的原因是( )
A.它们不喜欢秋天只喜欢夏天 B.它们在秋天时老了,所以弯腰了
C.它们饱满的颗粒把头压低了 D.它们在向人们弯腰表示感谢
24.“你会发现空气中不时飘来新鲜果蔬的气息”,这些气息不包括( )
A.西红柿的清香 B.黄瓜的幽香
C.苹果的甜香 D.荷花的清香
25.和“饱满的颗粒让谷穗低下了头”的写法相同的句子是( )
A.一个个红柿子像一串串小灯笼。 B.紫色的葡萄在阳光下点头。
C.远远望去,麦田如同一片金色的海洋。 D.秋天如同魔术师一样。
26.本文从多个方面写秋天,你最喜欢哪个方面?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这些香味随风飘啊飘,就写成了一首首秋天的诗。”这样的句子多美啊,请你也学着写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总分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2. 黄色 红色 金黄色 橙红色 3. 比喻 弯弯的月亮像一条小船挂在夜空中 4. 绿 松树
绿绿的松针像一根根绣花针,绣啊绣啊,绣出了秋天的美景
【解析】1.本题考查对段落结构和中心句的掌握。
本段是总分结构,中心句是首句“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后面围绕这一句具体写了银杏树叶、枫树叶、田野、果树、菊花的颜色。
2.考查了对词语的理解及根据语段内容填空的能力。
五彩缤纷:形容颜色多而艳丽。
结合“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可知,“五彩缤纷”文段中是指黄色、红色、金黄色、橙红色等颜色。
3.本题考查对修辞手法的掌握。
划线句子将“红红的枫叶”比作“一枚枚邮票”,这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因此也要仿写一句比喻句,例如:中秋节,圆圆的月亮像一个玉盘挂在空中。
4.考查了学生续写句子的能力。
结合例句可知,续写的句子句式为“它把……给了……,……像……,……,……”。例如:它把橙色给了南瓜,一个个南瓜像车轮,滚呀滚呀,带走了夏天的炎热。
5.féng cháo 6.她眼睛朝天对线说:“线妹妹啊,你得好好感谢我,如果不是我领着你,你能发挥什么作用呢?” 7.对不起,线妹妹,我不该那么说你,只有我们团结协作,才能做成一件完整的衣服。 8.要想把事情做好,就要团结协作,共同努力,如果骄傲自满,逞个人英雄,往往会把事情弄糟。
【解析】5.本题考查多音字的辨析。
缝,多音字,[féng]:①用针线将原来不在一起或开了口儿的东西连上。②姓。[fèng]:①接合的地方。②缝隙。文中“缝完一件衣服”中“缝”的读音为féng,指将衣服逢好。
朝,多音字,[cháo]:①朝廷(跟“野”相对)。②朝代。③指一个君主的统治时期。④朝见;朝拜。⑤面对着;向。⑥表示动作的方向。⑦姓。[zhāo]:①早晨。②日;天。文中“眼睛朝天”中“朝”的读音为cháo,指眼睛看向天。
6.本题考查修辞手法的掌握。
“如果不是我领着你,你能发挥什么作用呢?”此句用疑问的句式,表达肯定的观点,是反问句。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意思是:如果不是我领着你,你发挥不了什么作用。
7.本题考查想象写话的能力。
文中针刚开始是傲慢自满瞧不起线的,最后听到线说的话,针应该感到羞愧,对线承认错误等,围绕这个方面来展开描写即可。如:针会说:“线妹妹,我不应该那么傲慢,我们一起好好工作吧。”
8.本题考查了文段的寓意。
短文写了针瞧不起线,认为线没针么用,当线没有跟着针时,针也显示不出自己的作用,最后线告诉针,如果没有它,针也起不到作用的故事,告诉我们做事要团结协作,共同努力,不要骄傲自满,逞个人英雄的道理。
9.清闲 挥动 洪亮 10. 格外 特别 11. 清爽、新鲜 有生命力,旺盛的样子 12. 格外蓝 特别清新 在绿草地上散步 骑着骏马,挥舞着羊鞭,唱着牧歌
【解析】9.本题考查词语搭配。
题目要求用“\”划去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同学们要留意题目要求,答题后记得检查答案。
悠闲:悠然自在,闲适自得。
清闲:清静悠闲。
白色的羊群在绿草地上悠然地散步。根据词义和句意,括号处应划去“清闲”。
挥舞:举起手臂(或连同拿着的东西)摇摆。
挥动:用手挥舞(条形等)物品。
“挥舞”侧重于动作幅度较大而强烈,含有兴奋的感彩。
“挥动”可以是有目的的举动,也可以是随意的行为。
牧羊人骑着飞驰的骏马,大幅度地甩着羊鞭。根据词义和句意,括号处应划去“挥动”。
嘹亮:形容声音清脆洪亮。
洪亮:(声音)非常响亮。
“嘹亮”不单单形容了声音大,还强调了声音的具有感染力穿透力。“洪亮”既形容声音大,还形容声音有威严。
牧羊人清脆洪亮的歌声传遍四方。根据词义和句意,括号处应划去“洪亮”。
10.本题考查近义词。
在文段意思相近的词语:格外——特别。
格外:①额外。②特别。
特别:①与众不同;不普通。②格外。③特地。④尤其。
词语“格外”“特别”都出现在文章的第一句。
11.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清新:清爽而新鲜。
生机勃勃:形容生命力旺盛的样子。
12.本题考查赏析写作手法。
从“这里的天格外蓝,空气也特别清新。白色的羊群在绿草地上悠闲地散步,就像绿地毯上绣着的白色大花。”可以知道文段中写草原的天格外蓝,空气特别清新,还写了白色的羊群在绿草地上散步。从“牧羊人骑着飞驰的骏马,(挥舞 挥动)着羊鞭,唱着那动听的牧歌”可以知道文段中写了牧羊人骑着骏马,挥舞着羊鞭,唱着牧歌。
13.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 14.“熨帖”“平展”,表明掉落的树叶紧密地、平整地贴合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的状态,与“粘”字相呼应,把水泥道之美描绘的细致入微。 15.沉浸在美景的愉快心情和对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喜爱之情。
【解析】13.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
仔细阅读选文,结合文章最后一自然段内容“我穿着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你瞧,这多像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可知将“一双棕红色的小雨靴”比作“两只棕红色的小鸟”,将“我”走路比作“小鸟在秋天金黄的叶丛间,愉快地蹦跳着、歌唱着……”来表现秋天特有的美。
14.本题考查分析字词在语段中的作用。
粘:黏的东西互相连结或附着在别的东西上。
句子中“熨帖”“平展两个词语写出了掉落的树叶紧密地、平整地贴合在湿漉漉的水泥道上的状态。这两个词语与与“粘”字相呼应,把水泥道之美描绘的细致入微。
1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作者看到了水泥道上铺满法国梧桐树叶,不规则的排列着,熨帖地、平展地粘在水泥道上。想到了法国梧桐树叶像“金色巴掌”,“水泥道”像彩色的地毯。作者当时内心很愉快,表达了作者对对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的喜爱之情。
16.C 17.A 18.B 19.A 20.C 21.B
【分析】16.本题是对文章写作顺序的考查。
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由起因,经过,结果构成,按地点来写就是有什么地方到什么地方,按时间顺序来写就是由一个时间到另一个时间。通过阅读,短文是按照早晨,中午,夕阳西下,夜晚的时间顺序展开叙述的。
17.本题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
中心句在文章中处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文章中最重要的句子,中心一般在文章开头或者结尾,具有总结概括的作用。本文中心句在最后一句,总结概括家乡小河美,前文的描写也都是围绕文章中心来写的。
18.本题考查句子的在行文结构中的作用。
通过阅读,文章第一自然段起点题和引起下文的作用,后文主要是围绕家乡的小河来写的,最后一自然段是全文的中心句对全文起总结、概括作用,总结概括家乡小河美。
19.本题是对段落中心句的考查。
“找中心句”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式,有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
第三自然段的中心句应是首句“小河的早晨是迷人的。”总括小河在早晨“迷人”特点,后面两句描写了小河的颜色和河面上的雾气,运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出小河的美丽。
中心句中的重点词一般是形容词充当的,这个事物怎么样。重点词就是“怎么样”。由此可知“迷人”是重点词。
20.本题是对修辞手法的考查。
“袅袅上升的雾气像洁白的羽纱,轻掩着小河姑娘那羞涩的脸蛋。”这里把雾气比作洁白的羽纱,运用了比喻的修辞,雾气轻掩着小河姑娘的羞涩的脸蛋,把雾气和小河都拟人化了。
21.本题考查给文章拟定标题的能力。
拟标题的方法:1.根据文章的主要事件、主要人物,加上简短的修饰语更佳。2.根据文章的中心,用中心词作为题目。
结合课文内容和中心句“家乡的小河啊,你真美!”,对比所给出的选项,家乡的小河为题最合适。
22.B 23.C 24.D 25.B 26.我最喜欢秋天的气味这个方面。因为作者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秋天香喷喷的气味写得特别生动,读着文字好像都能闻到秋天的味道。
27.这些大雁向南飞啊飞,就变成了一首首秋天的歌。
【分析】22.本题考查文中关键字词含义,注意联系上下文分析。
联系上文“秋天,来得这样快”和下文“大地变了颜色”,都是说明秋天来了,而且来得快,所以选B。
23.本题考查句子理解,注意联系上下文分析。
从文中的“饱满的颗粒让谷穗低下了头”可知答案选C。
24.本题考查句子理解,注意联系上下文分析。
第④段提到了“西红柿的清香”“黄瓜的幽香”“苹果的甜香”,没有提到“荷花的芳香”,荷花是在夏季开放的。因此,些气息不包括荷花的清香,故选D。
25.本题考查句子理解, 注意联系上下文分析。
题干中句子是拟人句,赋予“谷穗”人的动作“低头”。
B项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把“葡萄”人格化,赋予“葡萄”人的动作“歌唱”,所以选B。
ACD都是比喻句,分别是把“红柿子”比作“小灯笼”,把“麦田”比作“金色的海洋”,把“秋天”比作“魔术师”。故答案选B。
26.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注意结合课文内容作答。
结合自己对文章的理解,选择自己喜欢秋天的一个方面,写清楚理由。可以是喜欢秋天的果实累累、秋天的凉爽、秋天的落叶等等,答案不唯一,言之有有理即可。
27.本题考查仿写句子,仔细观察例句特点。
例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把“香味”随风飘赋予人的特征,写成了一首首秋天的诗。
拟人手法:指把生物或非生物直接当作人来描写,赋予人的思想感情或动作行为,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和具体的感受。
结合拟人修辞手法的特点去描写即可,答案不唯一,符合题意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