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创新课件 2023-2024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教学课件(部编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创新课件 2023-2024学年八年级历史上册同步教学课件(部编版)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8.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9-23 03:21: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0张PPT)
太平天国运动
第3课
部编人教版八上第一单元
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衰。认识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人民对内反对封建专制统治,对外反抗列强侵略的历史史实;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和失败原因,思考和认识农民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
2022课标要求:
目录
寻梦——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
01.
成梦——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02.
梦断——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
03.
课堂收获
04.
contents
行业PPT模板http:///hangye/
成梦——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自主预习
一、寻梦——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
1.原因:
(1)原因:①外部原因:鸦片战争的失败,进一步加深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②根本原因: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2)前期准备:_________于1843年创立“________________”,发展、组织会众。
二、成梦——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1 .爆发: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洪秀全称“天王”,并封杨秀清等为王,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3 .定都天京: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_____________,作为都城。
4.颁布纲领:《________________》。
(1)内容: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2)目标: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3)局限性:因带有很大的空想色彩而在实践中难以施行。
(4)进步意义:反映了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对于发动和鼓舞广大农民起来参加反封建斗争起了积极的作用。
5.军事行动:北伐和西征。(目的:推翻清朝统治和巩固政权。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洪秀全
拜上帝会
金田起义
永安建制
天京
天朝田亩制度
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
成梦——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自主预习
二、成梦——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6.由盛转衰:1856年,__________________。
7.挽救危局:
(1)《________________》:洪仁玕所写,他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由于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资政新篇》未能付诸实践。
(2)救援安庆:1860年,曾国藩的湘军包围安庆。陈玉成和李秀成率部救援失败,安庆陷落。
(3)东征:李秀成率太平军攻克杭州,进逼上海,遭到华尔率领的洋枪队和李鸿章率领的淮军的抵抗和反扑。
3.运动失败:1864年,__________________,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三、梦断——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
1.地位: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_________________的一次农民战争。
2.影响: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3.局限性: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平天国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天京事变
资政新篇
天京陷落
规模最宏大
寻梦——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
PART ONE
第一章
寻梦——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
群学
每个历史名人都有一个伟大的梦想。广东花县的乡村教师——洪仁坤(洪秀全)的梦想是在人间建立一个“天国梦”……
1843年,即鸦片战争失败后一年,他第四次赴广州应试,结果又名落孙山,为此他愤怒万分地说:“不考清朝试,不穿清朝服,等我自己来开科取士吧!”
洪秀全“寻梦”过程的思想转变
1)屡试不第盟“反意”
1843年,他读了1837年赴广州应试得到的被束之高阁的《劝世良言》,萌发了信仰上帝、追求众生平等的思想。 创立了中西结合的拜上帝教,决心“要开创新朝”,来代替满清封建王朝。
2)创“拜上帝教”追求众生平等思想
(1844年)春,洪秀全、冯云山等人“出游天下”,传播“上帝真道”
3)发展力量,传教反清
发展力量
洪秀全
材料一:清政府为了支付高达2800万元的战争赔款和赎城费,弥补由于鸦片大量输入而造成的财政亏空(道光二十七年至二十八年平均每年流出白银1000万元),加紧横征暴敛,增加税收一至三倍以上。兼之外国工业品大量倾销,使中国城乡手工业受到摧残,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地主阶级乘机兼并土地,加重剥削。 ——百度知道
寻梦——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
群学+展示
材料二 1846-1850年,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各省都遭受严重的水旱灾害,两广地区也是水、旱、蝗灾不断。
人祸天灾,使广大人民陷入失业、破产、饥饿、死亡的困境。在战后十年间,各族人民的起义达100多起。
——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三:洪秀全借来了西方的宗教,要建立人间天国。“拜了上帝人人有衣有食,无灾无难”
结合材料和课文,洪秀全在“寻梦”中思想发生变化的原因?(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
列强的入侵加剧民族矛盾
外因
自然灾害
直接原因
政治腐败激化阶级矛盾
内因
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推动起义
主观
成梦——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PART TWO
第二章
成梦——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群学+展示
以小组为单位,通过阅读P14-17页的内容,结合地图,设计“年代标尺,展示出太平天国运动的发展过程( “始——兴——盛——衰——亡”)
注意: 1.时间先后顺序
2.标志性事件、历史地位
3.结合课本插图、地图、人物扫描等资料
4.在地图上圈出各个重大事件的地点
群学+展示
成梦——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1851.1
1851.9
1853.3
1853.4
1855.3
1856.4
1856.9
1858.11
1860
1861
1862
1864
1864.7
金田起义
建号:太平天国 起义军:太平军
开始
永安建制
天王
杨秀清
萧朝贵
冯云山
韦昌辉
石达开
洪秀全
东王
西王
南王
北王
翼王
天王之下,东王最大。
永安建制内容:
1、修改历法,制订天历。
2、令人民蓄发。
3、建立圣库制度,财产统一管理。
4、确定官制(参见太平天国兵制)。
5、论功行赏,分封五军主将为王。
初步建政
围困
桂林
全州之战(冯云山牺牲)
长沙之战(萧朝贵牺牲)
攻克武昌
定都天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正式建政
北伐
失败
西征
大获全胜
军事全盛
天京事变




①逼
②杀
④杀
③责
⑤疑
⑥走
⑦被灭
太平军损失惨重,人心士气受到严重影响,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由盛转衰
洪仁玕
李秀成
陈玉成
天王
军事指挥
总理朝政
浦口、三河大捷
三河镇之战
浦口大捷
这两次大捷是陈玉成、李秀成两将齐心协力的战果,歼敌15000多人,推毁清军的“江北大营”,缓解天京的围困。
未能扭转不利局面
安庆陷落
陈玉成、李秀成为抗击湘军围困安徽安庆所进行的一场以“围魏救赵”的战略性会战;结果安庆陷落。会战期间,陈玉成被捕就义。
安庆保卫战
攻克杭州
李秀成率军攻克杭州,近逼上海,遭到李鸿章的淮军、美国人华尔率领的洋枪队的抵抗和反扑。
天京保卫战
防御
天京陷落
失败
凡分田,照人口,不论男妇,算其家人口多寡,人多则多分,人寡则寡分,杂以九等。……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凡天下田,丰荒相通,此处荒,则移彼丰处,以赈此荒处。彼处荒,则移此丰处,以赈彼荒处。
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凡收成者,(除留足口粮外)余则归圣库。所有婚娶弥月喜事,俱用圣库。
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天朝田亩制度》
成梦——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群学
内容
目的
评价
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
材料出自哪个纲领文件?依据材料并结合课文,说说纲领文件的内容?如何评价这一纲领文件?
成梦——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知识拓展
三河镇之战
三河之战,太平军集中优势兵力,包围分割,全歼湘军精锐李续宾部,打了太平军战争史上最漂亮的一次歼灭战。陈、李两军乘胜南进,连克舒城、桐城,迫使围困安庆的都兴阿退回鄂境。湘军经此挫败,元气大伤,年余不敢东犯。
浦口大战,击毙清军15000余人,彻底摧毁了“江北大营”,打通了天京北面粮道,此乃大胜。浦口之战能获胜,主要是陈玉成、李秀成两位战将齐心协力,密切配合,奋力拼杀所致。不久,陈玉成、李秀成再次合作,在三河镇全歼湘军6000精锐老兵,第一悍将李续宾阵亡。
浦口大捷
浦口、三河两役的胜利,在风雨飘摇中暂时稳定了局势。未能扭转不利局面
成梦——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群学
先进:是中国最早提出的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改革方案
局限:超越当时中国的国情,缺乏客观环境和条件,未能实现
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
评价:
内容:
①用人察失,严禁朋奸;作者洪仁玕认为,“治国必先立政”,“因时制宜,审势而行”。立政的关键,在于设法用人。“用人”有一项,“用人察失类”提出“禁朋党之弊”,反对“结盟联党之事”。
②革除腐朽习俗,如女子缠脚及吉凶军宾琐屑仪文等,提倡福音真道;
③实行新的社会经济政策,仿效西方国家;
④采用新的刑法制度。首先说明“其事大关世道人心,如纲常伦纪、教养大典,则宜立法以为准焉”。其次指出立法的人要经“磨炼”,具备一定知识,明了国内外情况。强调:“国家以法制为先,法制以遵行为要,能动性遵行而后有法制,有法制而后有国家。” ——《资治新篇》
成梦——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
合作探究
材料三:李鸿章率领淮军伙同英国人戈登指挥的“常胜军”,进攻苏州,常州:派左宗棠率领湘军的一部,进攻浙江。英法侵略者均值中外混合的反动武装,协助左宗棠。
材料一:在于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 ——百度知道(下同)
材料二:在太平天国中,统治阶级的腐败,特别是在高层领导集团中,争权夺利、竞相腐化之风的迅速蔓延,正是无情侵蚀太平天国的躯体,加速太平天国灭亡的催化剂。
材料四:金田起义之后,洪秀全不及时带兵北上,而是先于大黄江口驻扎57天,给了清廷足够的时间去重视和剿灭太平军的机会。其后又在永安“蕞尔山城”中急急封王建政,盘桓半载有余,更给了清廷从容调兵遣将的机会。
结合材料和课文,简述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启示。
1)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②统治阶级腐化
①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
2)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3)主观:太平军军事上指挥失误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于阶级的局限性和时代的局限性,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
启示:
梦断——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
PART THREE
第三章
梦断——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
群学+展示
材料一:每一次较大的农民战争的结果,都打击了当时的封建统治,因而也就多少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
材料二: 西方侵略者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但太平天国不予承认……中国之所以没有像印度那样成为殖民地,正是由于中国人民坚持反侵略斗争的结果。
——胡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材料三: 太平天国成为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的灵感来源。12岁时就立志做洪秀全第二……甚至他的革命理论——“三民主义”也是受太平天国理念的影响。
——徐中约《中国的奋斗》
阅读材料,并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性质
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
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影响
沉重打击清朝的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势力,谱写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地位
梦断——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
合作探究
同中国古代农民运动相比,太平天国运动呈现出新的特点?
农民起义 时间 规模 口号或纲领 影响
陈胜、吴广起义 1年左右 几十万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
黄巾起义 9个月 几十万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 岁在甲子,天下大吉 沉重打击东汉
李自成起义 15年 一百多万 均田免赋 推翻明朝统治
太平天国运动 14年 几百万 《天朝田亩制度》 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农民起义
向西方学习,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学习收获
PART FOUR
第四章
学习收获
知识构建
清政府的腐朽统治激化阶级矛盾
列强入侵激化民族好矛盾
太平天国起义
过程
影响
自然灾害
开始:金田起义
发展:永安建制
壮大:定都天京;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全盛:北伐西征
由盛转衰:天京事变
防御:洪仁轩《资政新篇》
结束:天京陷落
性质
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标志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初步建立政权
——正式建立政权
背默关键
THANK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