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课件 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优质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课件 2023-2024学年七年级历史上册优质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64.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09-23 03:25: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3张PPT)
最早的王朝
最早的中国
——走进夏朝 探寻中国之始 感受中华文明
夏传子 家天下
——《三字经》
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4课
夏商周的更替
学习目标
知道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了解禅让制到王位世袭制的演变
了解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
知道西周的分封制及其作用
【学习重点】理解“分封制”的含义、内容和作用
【学习难点】分封制的作用
西周的分封制
武王伐纣
夏朝的建立与
“家天下”
主要事件
01
02
04
05
课程安排
商汤灭夏
03
小结&活动
06
主要事件
1、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夏朝的建立、社会制度、统治措施
社会状况、桀的残暴统治
2、商汤灭夏
商朝的建立、盘庚迁殷、纣的残暴统治
3、武王伐纣
牧野之战、西周的建立
4、西周的分封制
建立诸侯国、分封制、国人暴动、东周开始
夏朝的建立
禹亲把天之瑞令,以征有苗,苗师大乱,后乃遂几。
——《墨子·非攻下》
——征服南方三苗
——阳城修建城池


公元前2070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
社会变了……
聚落
国家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
部落
生产力出现与发展
产品剩余阶级
分化
制度变了……
大禹
夏启
禅让制————————————————世袭制
伯益




禅让
夏启凭借势力继承王位
世袭
制度变了……
材料研读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是谓小康。—《礼记·礼运》
材料中“天下为家”的“家”,指的是什么?
这里的“家”是指帝王把国家政权世代据为己有
把国家当作一家的的私产 世代相传
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启继承王位 标志着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家天下”开始
夏朝的统治措施
建立军队
制定刑法
设置监狱
——夏朝的建立 标志着早期国家的产生
国家
社会状况
——夏朝中心地区主要位于今河南中西部 山西南部一带
夏朝形势图
二里头遗址
河南偃师西南二里头村
社会状况
——夏王朝的阶级分化
和等级界限
宫殿建筑群
手工作坊
平民生活
大型墓葬
社会状况
——夏朝统治的建立是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
祭祀玉器
青铜酒器
祭祀乐器
精美铜牌
然而……
夏朝经历400多年后……
桀的残暴统治
到夏王桀在位时期,国力衰弱。桀不修德行,统治残暴,用武力伤害百姓,引起民众的反抗。
相关史事
夏桀是一个奢侈而暴虐的君主,他搜刮民财,建造华丽的宫殿,终日饮酒作乐,引起民众强烈不满。
于是 就有了商汤灭夏……
夏朝后期,分布于今河北、河南一带的商部族逐渐强大,商的首领汤联络
周围部族,起兵攻伐夏王桀,桀大败,夏王朝灭亡。
商朝的建立
公元1600年
汤建立商朝
都城建在亳
任用贤才
发展农业
手工业
商业
经济发展
人民生活安定

商朝的强大
商汤——
任用贤才
关心人民
发展经济
……
经济比夏朝得到更快发展
国家已经强大起来
盘庚迁殷
战乱
环境恶劣
商朝多次迁都
商王盘庚迁到殷
帝盘庚之时,殷已都河北,盘庚渡河,复居成汤之故居,乃五迁。
—西汉 司马迁 《史记》
商朝的统治
长期对外征战
范围不断扩大
巩固统治
设置监狱
制定酷刑
加强对奴隶
和平民的控制
商朝后期
社会矛盾日趋尖锐 奴隶主贵族更加腐朽
商纣王(商朝最后一个王)
对外征伐 耗费国力
修筑豪华宫殿
对百姓征收繁重赋税 施用酷刑 残害人民
据《史记·殷本纪》记载,商纣荒淫无道,聚众作乐,“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作长夜之饮。成语“酒池肉林”,形容穷奢极欲,其典故就出于此。
商朝后期
相关史事
商朝时,生产领域大量使用奴隶。奴隶被迫在农田上集体劳动,在手工作坊里做工,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
奴隶没有人身自由,会被奴隶主随意转让、买卖,甚至会被奴隶主屠杀,用来作为祭祀祖先的祭品,或为死去的奴隶主殉葬。
例如,河南安阳殷墟的一座商王大墓,殉葬的奴隶有 400 多个。他们有的和狗、马同葬,地位与牛马猪狗等同。
残暴统治
商朝晚期
分布于陕西渭水流域周原一带的周部族,以农业立国,不断拓展疆土,发展迅速。
周武王时,得到吕尚、周公等人的辅佐,周部族日益强盛。
周部族强盛
善用人 得人心
公元前 1046年
武王与商军牧野决战
商军倒戈 周军占领商都 商朝灭亡
牧野之战

西周的建立
周武王建立周朝
定都镐京
今陕西西安
史称西周
西周
西周的统治
周王
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功劳大小 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各地
授予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
建立诸侯国
对地方控制
扩大统治范围
稳定政局
巩固疆土
周王
(封者)
诸侯
(受封者)
缴纳赋税 服从调兵
授予管理土地和人民权力 建立诸侯国
西周的分封制
——从而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分封制
西周的分封制
目的:稳定周初政治形势 巩固疆土
分封对象:宗亲、功臣
内容——
诸侯权利:
①管理土地和人民 ②在封地内再分封
诸侯义务:
①向周王进献贡物 ②服从周王调兵
作用(积极影响):
稳定政局
扩大统治范围
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

西周的分封制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平民
奴隶
层层分封
天子
诸 侯
卿 大 夫

平 民
奴 隶
统治阶级
被统治
阶级
等级森严
西周分封制的作用是什么

周王诸侯
紧密联系
控制地方
稳定政局
扩大统治
问题思考
当时的中国 无论疆域规模 还是统治管理 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然而……
公元前841年……
国人暴动
公元前841年 周厉王与民争利
引起“国人暴动”厉王逃亡
周幽王 朝政腐败 社会各种矛盾激化
公元前771年 西周王朝被犬戎族所灭

东周的建立
周平王东迁
定都洛邑
今河南洛阳
史称东周
东周
捋一捋
朝代 建立 灭亡 开国国君 都城 事件 亡国国君
夏 公元前2070年 公元前1600年 禹 阳城 世袭制 桀
商 公元前1600年 公元前1046年 汤 亳-殷 盘庚迁殷 牧野之战 纣
西周 公元前1046年 公元前 771年 武王 镐-洛邑 分封制 国人暴动 迁都洛邑 幽王
更替
——夏、商、西周三代更替反应了朝代兴衰的规律
夏、商、西周是中国早期国家的发展时期
为维护自己的统治,国家统治者建立了统治人民的机构、军队、制度了法律和制度
这些制度与世袭制、分封制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要成分
对后世产生重要影响 也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内容
国家
捋一捋
——国家的出现 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夏朝
夏朝的建立:大禹 公元前2070年 阳城
国家的政权:建立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
夏商周的更替
课堂小结—知识框架
商朝的建立:汤 公元前1600年 亳
盘庚迁殷 相对稳定
纣的残暴统治 巩固统治 矛盾尖锐 残害人民
商朝
武王伐纣 建立周朝 公元前1046年 镐
分封制的实行
平王迁洛 东周开始
西周
国人暴动 西周衰落
夏朝的社会状况 桀的残暴统治
——国家的出现 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课堂小结—记忆串口
第四课 夏商周的更替
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
二零七零大禹好,建立第一大王朝。
都城修在阳城内,阶级分化让人醉。
醉了忙把伯益传,伯益感到很突然。
神啊我该肿么办,禹子夏启把他盘。
世袭取代禅让制,军队刑法夏历来。
来到河南二里头,宫殿里头一日游。
唢呐一吹等级化,贫富差距特别大。
祭祀得用美玉器,青铜喝酒要不起。
寻欢作乐桀不对,国力衰弱活受罪。
商汤灭夏
一六零零汤建商,亳亳生机把桀伤。
商汤用人很带感,人民安定三业强。
晴转多云盘搬家,纣王上位天都杀。
巩固统治监狱设,制定酷刑他最行。
征战费力繁重税,还拉奴隶做赔罪。
武王伐纣
这样下去可不行,武王牧野把商停。
一零四六建周朝,定都镐京西周瞧。
西周的分封制
巩固疆土稳政局,老兄有功把地取。
周王走路带个风,诸侯各国往前冲。
宝物送给周大王,调兵分封我不狂。
贵族等级分封制,天子诸侯卿和士。
八四一年不吉利,厉王与民争利益。
国人暴动厉王逃,幽王腐败戏诸侯。
七七一年西周灭,犬戎族使平王迁。
平王东迁事如何,就在课本第三十。
课后活动
1.古时《三字经》“夏传子,家天下”的描述,反映出夏朝开创了( )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郡县制
2.二里头遗址是一座精心规划、庞大有序、史无前例的王朝大都,址内发现有宫殿建筑群、大型墓葬和制陶作坊、铸铜作坊等遗迹,还有平民生活区和墓葬群。二里头遗址反映出( )
A. 夏朝出现阶级分化和等级界限 B. 商朝社会贫富分化很严重
C. 西周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王朝 D. 东周的各种社会矛盾激化
3.商朝前期,由于政治动乱和水患多次迁都,直到一位商王迁到殷后,才稳定下来,这位商王(  ) A. 汤 B. 纣 C. 盘庚 D. 桀
4.周武王联合西方和南方的小国、部落,向商纣王进攻,双方决战的地点是(  )
A. 朝歌 B. 镐京 C. 牧野 D. 岐山
5.下列关于西周分封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目的是稳定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B. 分封方法是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分封给宗亲和功臣管理
C. 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 D. 贵族等级分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和平民
B
A
C
C
D
课后活动
1.下图显示的是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在对应的横线上填写图中人物相应的身份。
————
————
————
————
西周实行的
分封制
国王
诸侯
卿大夫

课后活动
2.总结一下,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
都是因为出现了暴君
他们的残暴统治激起了人民的反抗
——人心所向 是朝代更替的规律
课后作业
1、做导学案以及练习册
2、熟读第4课课堂小结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