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新课导入:
从下面三幅图片中,你能感受到中国近代外交的哪些特点
屈辱、不平等、无主权
《南京条约》签订
《马关条约》签订
《辛丑条约》签订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是如何改变这种外交局面的呢?
一: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政策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三: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第五单元
第16课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By Yushen
学习目标
① 了解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与意义,认识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知道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的外交成就。
②通过学习,了解外交政策的作用,树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意识。
一: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政策
问题探究
从毛泽东和周恩来的讲话中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后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
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的那一天,就向全世界宣告:“本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的唯一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
1949年,周恩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成立大会上说:“中国一百年来的外交史是一部屈辱的外交史。我们不学他们。我们不要被动、怯懦,而要认清帝国主义的本质,要有独立的精神,要争取主动,没有畏惧要有信心。”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一: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政策
问题探究
在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下,我国面临着怎样的外交环境呢?
二战后的世界形势
资本主义阵营
社会主义阵营
美国等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敌视态度,实行外交孤立、封锁和禁运。
一:新中国成立后的外交政策
问题探究
我国是如何打破帝国主义国家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
新中国成立后的一年里,就与苏联等十几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1950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为恢复经济建设创设一个好的外部环境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问题探究
阅读课本,归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时间、主要内容及意义
像中印这样两个接壤的大国之间一定会有某些问题。只要根据这些原则,任何业已成熟的悬而未决的问题都可以拿出来谈。
——周恩来
中印边境问题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问题探究
阅读课本,归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时间、过程
1953年底,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两国关系的原则。
1953周恩来总理会见印度政府代表团
首次提出
确定
1954年,重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两国关系的基本原则。
1954周恩来总理访问印度
1954周恩来总理访问缅甸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问题探究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1
3
4
5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
互不侵犯
平等互利
和平共处
互不干涉内政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问题探究
分析材料思考,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何影响?
材料一:“尽管在其提出后的50年中,世界形势已发生变化,在某些方面甚至可以说是发生了剧变,但这些原则直至今天依然适用。”
——美国前国务卿舒尔茨
材料二:60年来,历经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一个开放包容的国际法原则……适用于各种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关系。已经成为国际关系基本准则和国际法基本原则。
——习近平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纪念大会上的讲话
①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②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③标志着我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二战后初期亚洲国家独立形势图
二战后非洲的独立
新中国积极发展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亚非国家之间的团结与合作。
日内瓦会议
知识拓展
1954年4月至7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参加了在日内瓦召开的关于解决朝鲜问题和印度支那问题的国际会议。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在会上进行了积极的外交努力。会议最终就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签署了一系列协议从而缓和了亚洲及世界的紧张局势,巩固了中国南部边界的安全。在会议期间,周恩来出色的外交才能和政治家风度,为新中国赢得了很高的国际声誉,大大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为打开新中国外交的新局面作出了巨大贡献。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首次实践
三: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问题探究
阅读课本,了解万隆会议的概况
万隆会议
时间
地点
性质
1955年4月
印度尼西亚的万隆
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会议
三: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问题探究
周恩来代表团在参加万隆会议的前后遇到了哪些挫折
万隆会议召开前夕,中国代表团部分成员来坐印度国际航空公司“克什米尔公主号”飞机,由香港前往印度尼西亚。台湾特务机关阴谋刺杀周恩来,在飞机上安置了炸弹,致使飞机中途爆炸坠毁,十余人遇难。周恩来因行程有变,未搭乘此飞机,幸免于难。中国代表团并没有被这一破坏活动吓倒,仍然参加了这次会议。
台湾特务制造“克什米尔公主号暗杀事件”
遇难的新华社记者
三: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问题探究
周恩来代表团在参加万隆会议的前后遇到了哪些挫折
伊拉克代表:
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共产主义是扰乱世界的三股势力!共产主义是独裁,是一种颠覆性宗教,是新式的殖民主义,当前我们都应该反对共产主义!
巴基斯坦代表:
亚非人民当前的任务不是反对殖民主义、争取独立,而是同美国联合起来,反对共产主义。
泰国代表:
中国成立傣族自治区使我们泰国受到颠覆活动的威胁。中国“没有宗教自由”“利用国外1000多万华侨的双重国籍搞颠覆活动”
帝国主义国家挑拨一些国家攻击共产主义,怀疑中国对邻国搞“颠覆”活动
三: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问题探究
万隆会议上的周恩来
如果你是周恩来,如何化解危机呢?是针锋相对还是置之不理?
“中国代表团是来求团结而不是吵架的”“是来求同而不是立异的”“我们的会议应该求同异存”
——周恩来
异
社会制度
意识形态
宗教信仰
生活习惯等
共同任务:保卫和平、发展民族经济、维护民族独立
共同遭遇:都曾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共同愿望:世界和平与发展
同
求
存
三:加强与亚非国家的团结合作
问题探究
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
——美国记者
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周恩来与巴基斯坦总理穆罕默德·阿里及其夫人合影
周恩来同印度总理尼赫鲁、缅甸总理吴努
周恩来为各国朋友签名留念
中国代表团积极开展会外交往,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本课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