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二 第二单元 第三节 城镇化学案(核心素养)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地理鲁教版(2019)必修二 第二单元 第三节 城镇化学案(核心素养)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09-23 07:50: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三节 城镇化
新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
运用资料,说明不同地区城镇化的过程和特点,以及城镇化的利弊。 1.区域认知:结合资料,对比不同区域城镇化进程的异同。2.综合思维:结合资料,分析世界城镇化进程的特点及成因,分析区域城镇化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3.人地协调观:理解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其对城镇发展的制约。4.地理实践力:调查当地城镇化的特点及所处阶段,分析城镇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
探究活动一 城镇化及其过程
[新知导入]
改革开放40多年,是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的40多年。这40多年,中国城镇化率由1978年的17.92%上升到2020年的65.22%,城镇常住人口由1978年的1.7亿人增长到8.48亿人,城市数量由193个增加到672个。中国城市的发展成就是40多年改革开放成就的重要体现。
[思考]
材料中反映出的城镇化的标志有哪些?
提示:城镇人口数量增加,城镇人口占区域总人口的比例上升,城镇数量增加。
1.城镇化
(1)概念:城镇化又称城市化,一般指农业人口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农村地区转变为城镇地区、农业活动转变为非农业活动的过程。
(2)描述指标:城镇化可以用非农人口增长速度、产业结构变化、城市数量变化、城市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水平等来描述。
(3)主要衡量标准:通常以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即“城镇化率”,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镇化水平。
(4)推动力:城镇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工业革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发展和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2.城镇化过程的三个阶段
(1)缓慢发展阶段:城镇化率低于30%,城镇人口增长缓慢,发展时期漫长。这一阶段,第一产业在区域经济中所占比例较大。
(2)加速发展阶段:当城镇化率超过30%,城镇化便进入加速发展阶段。人口和经济活动向城镇集聚,城镇化水平加速提高,城镇数量增加,城镇规模快速扩大,并出现城镇密集地区和城镇群。这一阶段,第一产业所占比例持续下降,第二产业成为区域经济的主导产业,第三产业所占比例逐步上升。
(3)成熟阶段:当城镇化率达到70%,城镇化率的增长又趋于缓慢甚至停滞。这一阶段,城乡差距缩小,第三产业逐步成为区域经济的主导产业。
3.城镇化的意义
(1)城镇化有利于乡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2)有利于改善地区产业结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
(3)有利于推动科技进步,提高区域整体发展水平。
(4)城镇化还有利于居民文化和思想观念的提高,促进城乡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4.城镇化过程中的问题
(1)资源问题:城镇发展占用大量土地,导致耕地减少;城镇人口增加,用水量激增,造成水资源短缺等。
(2)污染问题:城镇是受人类活动影响最集中、最深刻的地区,往往会产生环境问题。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大城市污染严重。
(3)交通拥堵问题:大城市人口和规模过度膨胀,导致道路和交通设施长期超负荷,而机动车辆的过快增长,又会进一步加剧交通拥堵,不仅“行路难”,而且大气污染和噪声污染加剧。
(4)社会问题:就业困难、贫困人口增加、住房紧张、房价过高、管理粗放、应急设施滞后、犯罪率上升等。发达国家外来移民较多的城市种族纠纷、社会秩序混乱等。
【微思考】 根据城镇化过程的三个阶段,说出中国、英国、日本、埃及分别处于城镇化发展的哪个阶段?
提示:中国、埃及处于加速发展阶段,英国和日本处于成熟阶段。
1.城镇化的动力机制
(1)社会经济发展是促进城镇化的主要动力
产业 影响
第一产业 随着农业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明显过剩,农村人口向城市大量转移
第二产业 工业是城市经济的主要支柱,工业化进程为进城的农民从事加工制造、建筑等行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农民工已成为城市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三产业 经济繁荣的城市,服务业相对发达,能够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进城的农民工为第三产业提供了廉价劳动力,也为服务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2)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基本动力
工业化扩大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深度和广度,出现了一大批工矿业城市;工业化促进了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和城镇人口增加;工业化促进了城市本身基础设施的完善,加大了对工业和人口的吸引力。工业化是近代城市迅猛发展的根本动力,城镇化通常指工业革命及其以后的城镇化。
2.世界城镇化进程的时间差异
3.城镇化对地理环境的不利影响
(1)对自然景观的不利影响
(2)对社会环境的不利影响
不利影响 表现形式
环境质量下降 大气污染、水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光污染、辐射污染
城市交通问题 交通堵塞,特别是上下班高峰期;交通事故频发;公共交通发展缓慢;停车场紧张
城市住宅问题 居住环境差;住宅质量低劣、设备缺少、住房破损;房价昂贵、空房率上升;出现贫民窟
城市社会问题 就业困难、失业现象严重;贫困问题,特别是失业者、技术过时者和缺乏充分教育的群体增加;老年人问题(人口老龄化);内城经济衰退
4.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
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 控制城市中心区的规模;建立与城市经济相适应的城市发展机制;向郊区分散人口和工业,建设卫星城
进行合理规划,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 对城市功能进行合理分区,妥善安排各种用地的相对位置;对工业企业合理布局,适当分散污染源;改善交通和住房条件
 城镇化、郊区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
城镇化:一般指人口向城镇地区集聚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镇地区的过程。
郊区化: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若干发达国家城镇中的中、上阶层人口移居市郊或外围地带,这就是郊区化。
逆城市化: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些大城市不仅中心市区人口继续外迁,整个大都市区出现人口负增长,人们迁向离城镇更远的农村和小城镇,这一过程称为逆城市化。
再城市化:美国东北部一些城市20世纪80年代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积极开发市中心衰落区,吸引了年轻的专业人员回城居住,出现了再城市化。
郊区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是城镇化不同阶段的表现。
将污水和雨水分别用不同的收排系统进行管理是改善城市水环境的重要措施。下图为华北某城市雨污分流收排系统示意图。城市实施雨污分流收排有利于(  )
①改变河网,拓展城市空间 ②改善水质,提高用水效率 ③增加蓄渗,减少城市内涝 ④节约土地,降低资源消耗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思维流程]

[尝试解答] __________
解析:雨污分流收排系统主要位于地下,不会改变河网;污水管进行了污水处理,改善了水质,雨水管的水可以用于绿地生态用水,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雨水管系统设置了透水地面,有利于下渗,减少了城市内涝。
答案:B
1997年重庆市被设立为直辖市,成为我国四个中央政府直辖市之一。下图示意1996—2014年重庆市城市化质量综合值。综合值越高,城市化进程与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度越高。据此完成(1)~(3)题。
(1)重庆市城市化(  )
A.进程不断加快   B.质量总体在提升
C.速度先慢后快 D.人口迁入量先减后增
(2)2002—2005年重庆市城市化质量综合值出现下降最可能是因为(  )
A.城市规模过大 B.经济发展过快
C.城市化进程过快 D.城市用地规模受限
(3)2006—2014年,重庆市为提高城市化质量综合值所采取的措施是(  )
A.增加城市用地 B.鼓励人口外迁
C.停止城市化进程 D.完善城市生态建设
(1)B (2)C (3)D 解析:第(1)题,重庆市城市化进程在后期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进程减慢,A错误;城市化质量综合值整体在提高,城市化质量总体在提升,B正确;图示为城市化质量综合值,并不能判断城市化速度先慢后快,也不能判断人口迁入量先减后增,C、D错误。第(2)题,由材料可知,综合值越高,城市化进程与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度越高。据此可推测,2002—2005年,重庆城市化质量综合值出现下降最可能是由于此阶段城市化进程较快,较多的人口和产业涌入城市,对当地的社会、经济、环境造成较大的影响,从而使城市化进程与环境质量、生活质量协调度变低,质量综合值下降,C正确;城市规模扩大、经济发展快,是城市化进程的表现之一,城市用地规模受限会影响城镇化进程的快慢,而在此时期,重庆城镇化进程较快,A、B、D错误。第(3)题,2006—2014年,重庆市城市化质量综合值不断上升,说明重庆市城市化进程与社会经济、环境质量协调度较高,可以判断其采取了完善城市生态建设的措施,D正确。仅增加城市用地和停止城市化进程不能使城市化质量综合值上升,A、C错误;鼓励人口外迁不利于城市化发展,B错误。
探究活动二 不同地区的城镇化
[新知导入]
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城镇化发展呈现出不同特点。对于城镇化可以说欧美模式是个“正常的孩子”,而拉美模式是个“早产的孩子”,中国的城镇化恰如一个“早熟的儿童”。尽管中国的城镇化战略清晰而坚定,但由于资源有限、人口众多、时间紧迫和世界局势复杂,中国是不可能很舒服地走完这一历史必经阶段的。
[思考]
为什么说城镇化过程中欧美模式是个“正常的孩子”而拉美模式是个“早产的孩子”?
提示:发达国家城镇化起步早,总体水平高,城镇化率一般在70%以上,处于城镇化发展的成熟阶段。其城镇化水平是和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所以说是个“正常的孩子”。而拉美国家城镇化率虽然接近发达国家,但主要是由城乡二元经济结构下农村“推力”大于城镇“拉力”而产生的不平衡等因素造成的,是一种“超前城镇化”,因此可以说是个“早产的孩子”。
1.发达国家城镇化
(1)主要特点:起步早、总体水平高,城镇化率一般达70%以上,处于城镇化发展的成熟阶段。
(2)主要表现
①城市在地域上出现连成一片的趋势,从而形成大城市带,例如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大城市带、日本东海道太平洋沿岸大城市带、欧洲西北部大城市带等。
②发展“生态城市”“紧凑型城市”,并提出了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智慧城市”等新理念。
2.发展中国家城镇化
(1)主要特点:起步晚、总体水平低、地区差异大。目前,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仍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阶段,城镇化率多在50%以下。
(2)主要表现: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之间城镇化率及城镇化发展质量差异显著。有些国家存在过度城镇化问题,有些国家则存在滞后城镇化问题。
【微思考】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城镇化水平差异大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高,城镇化起步早,程度高,大多进入城镇化后期阶段,而发展中国家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制约,处于城镇化初期或加速阶段。
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镇化差异
2.发展中国家的过度城镇化和滞后城镇化
下图中的曲线示意中国、日本、意大利和法国四个国家的城镇化率变化情况,曲线上的圆点表示各国不同高铁线路开始运营的年份。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第一条高铁开始运营时,四个国家中乡村人口比重最小的为(  )
A.20%~30%     B.30%~40%
C.40%~50% D.60%~70%
(2)图中2000—2010年高铁新运营线路最多的国家在此期间(  )
A.工业化程度提高 B.人口增长率增大
C.逆城市化现象明显 D.经济发展水平最高
[思维流程]

  ↓
 ↓
[尝试解答] __________
解析:第(1)题,乡村人口比重最小的国家即城镇化率最高的国家。找到第一条高铁开始运营的点,作竖直的辅助线,与城镇化率最高的曲线相交,然后从交点作水平辅助线,来读出当时该国的城镇化率约为66%,则乡村人口比重约为34%。第(2)题,在2000—2010年高铁新运营线路最多的国家所代表的曲线是最下面的一条,它的特点是城市化起步晚、发展快,城镇化率水平低,因此它应该是中国的城镇化率变化情况。该时段中国处于城镇化加速阶段,是工业化程度提高促进城镇化的结果。
答案:(1)B  (2)A
美、日、德三个国家各自经历了迥然不同的城镇化发展道路,分别是美国的大都市区发展模式、日本的综合发展模式和德国的中小城市发展模式。美国人口主要居住在大都市区内。大城市聚集发展在日本城镇化进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带动作用,同时中小城市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德国居住在10万人口以上较大城市的人口仅有2500万,占总人口的30%左右。下图示意美、日、德三个国家城镇化发展历程。读图,回答(1)~(3)题。
(1)甲、乙、丙依次表示(  )
A.美国、日本、德国
B.美国、德国、日本
C.日本、德国、美国
D.德国、美国、日本
(2)图示三个国家中(  )
A.均未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B.目前德国城镇化水平最高
C.美国城镇化起步最早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城镇化速度最快
(3)与美国、日本相比,德国城镇化模式的明显优点是(  )
A.城镇数量少
B.城镇间竞争小
C.“大城市病”不严重
D.城镇功能区多
(1)B (2)D (3)C 解析:第(1)题,德国城镇化起步早,初始城镇化水平最高,乙是德国;日本城镇化速度快,三国中城镇化发展最快,丙是日本,甲是美国。故选B。第(2)题,图示三个国家中美国、德国都出现逆城市化现象,A错误;根据图示曲线,目前日本城镇化水平最高,B错误;德国城镇化起步最早,C错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城镇化速度最快,D正确。第(3)题,与美国、日本相比,德国城镇化模式是中小城镇发展模式,明显优点是“大城市病”不严重,C正确;城镇规模小,城镇数量多,城镇间竞争大,城镇功能区少,A、B、D错误。
探究活动三 案例:中国新型城镇化发展道路
[新知导入]
2023年2月27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召开城镇化工作暨城乡融合发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第五次会议。会议指出,2022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部门各地区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新型城镇化和城乡融合发展取得良好实效,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5.22%,城乡居民收入比降至2.45,城镇化发展成果惠及更多人民群众,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思考]
国家为什么推动新城镇化发展道路?
提示:协调城市的发展,避免城市病的出现。
1.我国城镇化的现状:城乡发展不平衡。目前我国城镇化率不仅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低于人均收入与我国相近的一些发展中国家。
2.新型城镇化
(1)含义: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业与城镇互动、资源节约和集约利用、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镇与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与互相促进的城镇化。
(2)典型模式:珠三角模式在突出以人为本发展理念的前提下,通过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进而实现城市周边地区的快速发展。
(3)意义
①有助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以及优化农村经济结构。
②有助于进一步开拓市场,增加农产品和工业品消费需求,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等行业发展,缓解投资需求扩大而内需不足的矛盾。
③有助于缩小工农差别和城乡差别,提高国民整体素质,促进社会文明进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
【微思考】 城镇化必然会导致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吗?
提示:不是,合理的城镇化不会带来环境质量的下降。
城镇化的意义
人口转化 城镇能创造出较多的就业机会,吸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人口,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产业结构 城镇化过程能带动周围农村地区的发展,利于改善地区产业结构
工业 城镇化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效率,工业化使城镇获得持续推进的动力
科技 科技的进步和信息化的推进,使现代化大城镇成为主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进而提高区域的整体发展水平
文化观念 城镇化向乡村广泛地扩散和渗透,影响着乡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并提高乡村对外开放程度,有利于城镇和乡村的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近四十年来,我国乡村地区经济形态、土地利用、社会结构和生态环境等方面发生着深刻变化。下图为网商集聚的某村落社会关系网络演变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从阶段Ⅰ演变到阶段Ⅲ,该村落社会关系网络逐步(  )
A.多元化      B.内向化
C.等级 D.中心化
(2)根据发展过程推断,该村落属于(  )
A.城市近郊型 B.边远山区型
C.搬迁撤并型 D.特色保护型
(3)该村落社会关系网络演变的主要驱动力是(  )
A.历史文化传承 B.工业与信息化
C.自然环境变迁 D.交通区位变化
[思维流程]

[尝试解答] __________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知,阶段Ⅰ属于本村居民内部联系,阶段Ⅱ本村居民、外来人口与服装工厂形成新的社会关系网,阶段Ⅲ本村居民、外来人口以及网上商铺、服装工厂互相联系,形成更加多元化的社会关系。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到阶段Ⅰ为本村居民为主;阶段Ⅱ村落出现了服装工厂,而随着服装工厂的出现,大量外来人口迁入,使该地区人口增加,经济发展;从阶段Ⅲ可以看到随着服装工厂和网上商铺的逐渐增多,其社会主体数量进一步增加,工业化促进了城镇的发展,使得城市不断向外扩张,而本题中的村落在工厂建立后逐渐发展壮大,城市近郊型乡村受工业化推动和城市化推动较为明显,符合本题村落的变化发展规律。第(3)题,从图中三个阶段发展来看,阶段Ⅱ由于服装工厂的出现促进了外来人口大量进入,而在阶段Ⅲ由于网上商铺的大量发展,使得村落逐渐发展壮大,该村落受工业及信息产业的带动较为明显。
答案:(1)A (2)A (3)B
经过多年探索,四川成都在农村地区成片成带推进“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新农村综合体建设,取得显著效果。其中“小规模”要求合理控制新村建设规模,每个小组团一般不超过50户,人均综合用地面积控制在50~ 70 m2。下图为成都新农村综合体景观图。据此回答(1)~(2)题。
(1)新农村综合体“小规模”体现的是(  )
A.尊重自然,生态优先原则
B.合理用地,保护耕地原则
C.民生优先,宜居建设原则
D.传承文化,合理发展原则
(2)新农村综合体各组团间距离不宜小于30米,这样建设的主要优点是(  )
A.交通运输更加便利,方便居民出行
B.靠近农田,方便居民从事农业生产
C.有效利用公共设施,方便居民生活
D.保护农村的环境,预留生态空间
(1)C (2)D 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小规模”要求合理控制新村建设规模。每个小组团一般不超过50户,人均综合用地面积控制在50~70 m2,体现了方便农民生产生活的原则。故选C。第(2)题,新农村综合体各组团间距离不宜小于30米,说明分布相对分散,组团间留有足够的生态空间,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故选D。
城镇化进程示意图的判读
1.判断城镇化进程的特点
(1)从图示中直接判断城镇化的特点。一般从以下四个方面分析:①注意观察城市面积,即规模的变化;②注意观察城市数量的变化;③注意结合图例等信息,观察城市人口的变化;④是否形成城市带等。如下图,对比四幅图我们可以直接判断城镇化进程的特点:城市数目不断增加;城市面积不断扩大;由孤立的城市发展形成城市群。
(2)深入分析隐含的信息。如下面某地区A、B两个城镇化发展过程示意图中隐含的信息:城市人口增加,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主要沿河流向外扩展,河流为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条件;城市的功能分区日益明显。
2.判断城镇化的进程及阶段
根据图示城镇化发展进程中体现出的一些明显特征,可以判断城镇化的阶段及进程。如上图,我们根据城区面积的变化和人口密度的变化可判断阶段Ⅱ为郊区城镇化阶段。
(1)根据人口密度的变化,判断城镇化进程。如下图城镇化进程为a—c—d—b。
(2)根据城市人口比重,判断城镇化阶段。下图中E到F阶段,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下降,可以判断出现逆城镇化现象。
3.判断城镇化的地区差异
城镇化存在地区差异,要把握不同地区的特征进行判断。发达国家和地区城镇化水平高,发展速度慢;发展中国家城镇化水平低,发展速度快。如下图所示,我们可以判断甲表示发达国家,乙表示发展中国家。
[图表演练]
一般认为城镇化水平达到70%时进入城镇化的高级阶段,下图示意2010—2050年我国劳动力人口变化趋势(注:劳动力人口是指20~59岁男性人口及20~54岁女性人口)。据此完成(1)~(3)题。
(1)图中显示(  )
A.全国劳动力人口减少
B.城镇非劳动力人口锐减
C.农村劳动力人口剧增
D.城镇人口多于农村人口
(2)我国进入城镇化高级阶段的年份可能是(  )
A.2038年      B.2040年
C.2047年 D.2050年
(3)据图推测,2020年后我国应(  )
①积极发展大中城市 ②提高制造业水平
③积极扩大耕地面积 ④延迟退休年龄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1)A (2)C (3)C 解析:第(1)题,从图中统计数据和图像变化分析,全国劳动力人口比重逐渐降低,虽然总人口缓慢上升,但全国劳动力比重下降明显,全国劳动力人口减少,A正确。城镇人口上升迅速,而城镇劳动力比重下降,城镇非劳动力人口逐渐增加,B错误。随着我国人口城镇化,农村人口减少较快,农村劳动力人口随之减少,C错误。2010年总人口为13.4亿,城镇人口为6.5亿,城镇人口少于农村人口,虽然2020年前后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但城镇人口多于农村人口不是图中整个时期的共同特征,D错误。第(2)题,由材料可知,一般认为城镇化水平达到70%时进入城镇化的高级阶段,经计算,2040年我国总人口约为15亿,城镇人口约为10.1亿,城镇化水平约为67%,2050年我国总人口约为14.8亿,城镇人口约为10.9亿,城镇化水平约为74%,所以是在2040年—2050年之间达到城镇化高级阶段的,C正确。第(3)题,图示2020年我国劳动力比重仅为50%左右,应采取延迟退休年龄、提高制造业水平等措施,减少对劳动力数量的需求,②④正确。故选C。
2022年末,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5.22%。国家“十四五”计划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其中提到推动以县城为主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某些县城从实际生活水平来看已经是城市了,有机会发展成为小城市。据此完成1~2题。
1.城镇化率可以体现一个国家的(  )
①产业结构状况 ②经济发展水平 ③工业化程度 ④环境污染程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有较大机会发展为小城市的县城最可能(  )
A.农业现代化水平高 B.工业化水平高
C.居民受教育水平高 D.老龄化程度高
1.C 2.B 解析:第1题,城镇化率很大程度上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一般发达国家城镇化率水平相对较高,发展中国家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②正确。工业化能促使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变,非农业人口的增多,即城镇化水平上升,③正确。城镇化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的现象,并不能说明该地产业结构的状况,①错误。城镇化的恶性增长可能会导致环境污染,但适宜的城镇化发展也可能会使得该地生态环境趋好,环境污染降低,故城镇化率不能体现环境污染程度,④错误。故选C。第2题,农业现代化水平高的县城,其经济比重中农业占比相对较高,从事二、三产业的比重并不高,很难发展成为小城市,A错误;工业化能推动城市化的发展,能促使农业人口向非农业人口转变,工业化水平高的县城更容易转化为小城市,B正确;城镇化率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标志,县城的居民受教育水平和老龄化程度,对县城发展为小城市的影响相对较小,与工业化发展水平高的县城相比,其对县城发展成为小城市的推动力相对较弱,C、D错误。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城镇水生态环境正发生着变化。下图为城镇某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比较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对区域水循环造成的影响是(  )
A.蒸发量增加
B.地下径流量增加
C.降水量增加
D.雨季地表径流量增加
4.图示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相比,具有的优点包括(  )
①减少土壤侵蚀 ②补充地下水 ③增加下渗量 ④解决城镇洪灾 ⑤解决城镇缺水问题
A.①② B.④⑤
C.③④ D.②③
3.D 4.D 解析:第3题,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镇地表硬化,植被减少,因而在雨季时雨水下渗量减少,地表径流量增加。故选D。第4题,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相比,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建有绿化带和渗水道路,有利于增加下渗量,补充地下水,减轻城镇洪灾;硬化比例降低,土壤侵蚀增加;城镇集雨管网有利于缓解城镇缺水问题。②③正确,①④⑤错误。故选D。
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深圳是我国最早建立的经济特区。据40年的遥感监测,深圳市在1973—2013年间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图中所示深圳城镇化的主要表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深圳城镇重心的迁移方向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深圳城镇化进程过快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有哪些?
解析:第(1)题,城镇化的主要表现一般从城镇规模和城镇人口变化分析;从图2中可以看出深圳的建成区面积扩大。第(2)题,深圳城镇重心的迁移方向可以从图1中箭头指向直接读取。第(3)题,深圳的城镇化进程过快可能造成大气、水、固体废弃物等污染和生物多样性减少等生态问题。
答案:(1)城镇建成区面积扩大
(2)海岸(东方) 内陆(北方)
(3)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水污染、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学业达标]
下图为我国七次人口普查城乡人口统计图。据此完成1~3题。
1.图中显示的城镇化标志是(  )
A.乡村人口减少   B.城镇人口比重
C.城镇用地规模扩大 D.城镇数量增加
2.下列关于我国城镇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第二次人口普查后,城镇化进程较慢
B.第五次人口普查后,已进入城镇化后期阶段
C.南北差异较大
D.城市群与都市圈发展潜力大
3.我国城镇化发展产生的有利影响有(  )
①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②人们生活质量提高 ③土地闲置严重 ④城镇居住环境恶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B 2.D 3.A 解析:第1题,由图可知,城镇人口比重上升,B正确;虽然乡村人口比重下降,但是人口数量先增加后减少,A错误;图中未显示城镇用地规模和城镇数量的相关信息,C、D错误。第2题,第二次人口普查后,城镇化速度一直在上升,且第四次普查后城镇化速度明显加快,A错误;第七次人口普查时我国城镇化率仍低于70%,属于城镇化中期阶段,B错误;我国城镇化水平东部和中西部差异较大,C错误;我国的城市群与都市圈仍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潜力较大,D正确。第3题,城市作为区域经济的核心,对区域经济有辐射带动作用,①正确。城镇化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可改善居住环境,提高人们生活质量,②正确,④错误;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城市土地利用集约程度提高,③错误。故选A。
下图为世界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城市人口分布状况图。据此完成4~5题。
4.世界欠发达地区和发达地区城镇化发展的特点是(  )
A.欠发达地区城镇化都处于后期阶段
B.发达地区城镇化水平高,速度慢
C.发达地区城镇化都处于中期阶段
D.欠发达地区城镇化起步早,速度快
5.欠发达地区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影响是(  )
A.土地压力减小
B.市中心空洞化
C.提高农业比重
D.第二产业成为主导产业
4.B 5.D 解析:第4题,世界欠发达地区处于城镇化初期和中期阶段,A错误;发达地区城镇化水平高,处于后期成熟阶段,速度慢,B正确,C错误;世界欠发达地区城镇化起步较晚,D错误。第5题,欠发达地区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人口和产业增多,使得土地压力增大,A错误;市中心空洞化主要出现在城镇化后期阶段,不符合欠发达地区城镇化特征,B错误;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会降低第一产业比重,农业比重会降低,C错误;工业化推动城镇化,故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也会促进工业化发展,使区域进入工业化阶段,第二产业成为主导产业,D正确。
监测和分析不透水面的动态变化不仅能了解城镇化进程,而且对城市未来发展规划具有重要意义。下图为1990—2020年大湾区部分城市不透水面与绿地(林地与草地)空间比例变化图。读图,完成6~8题。
6.1990—2020年,图示城市(  )
A.不透水面比例不断增加
B.绿地比例不断减少
C.不透水面扩展速度不断上升
D.绿地减少速度不断加快
7.大湾区城市不透水面的变化能够直接反映出各城市(  )
A.城市等级显著提高
B.城镇化水平上升
C.工业区不断扩大
D.绿地面积持续减小
8.大湾区城市用地变化给该区域带来的影响最可能是(  )
A.地下水位升高 B.热岛效应缓解
C.城市内涝频率增加 D.生物多样性增加
6.A 7.B 8.C 解析:第6题,由图可知,1990—2020年,图示城市不透水面比例不断增加,A正确;但不透水面扩展速度后期减缓,并没有不断上升,C错误;1990—2020年,深圳和广州的绿地空间比例都是先减小后增大,B、D错误。第7题,图示期间,大湾区城市不透水面比例不断增加,城市建设用地规模扩大,城镇化水平上升,B正确;但不能反映区域城市等级提高,A错误;建设用地面积扩大也不能直接反映其工业区不断扩大,C错误;虽然绿地空间比例整体呈下降趋势,但由于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大大增加,所以其绿地的面积不一定减小,D错误。第8题,由图可知,整体上大湾区城市不透水面比例不断增加,绿地比例下降,下渗减少,地下水位下降,A错误;地表径流增大,城市内涝频率增加,C正确;城市不透水面比例不断增加,绿地比例下降,热岛效应加强,B错误;大湾区城市不透水面比例不断增加,绿地比例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D错误。
9.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20年8月26日,云南省政府发布《滇中城市群发展规划》。滇中城市群是国家重点培育的19个城市群之一,位于“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交汇区域,包括昆明市、曲靖市、玉溪市、楚雄彝族自治州及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北部7个县(市)。该区域面积占云南省的29%,人口约占44.02%。
材料二 下图为滇中城市群人口城镇化时空格局示意图。
注:人口城镇化是指人口向城镇地区集中或农业人口变为非农业人口的过程。
(1)概括十年间滇中城市群人口城镇化水平时空变化特点。
(2)从人口迁移的“拉力”角度分析昆明人口城镇化水平高的原因。
(3)简述该区域城镇化对当地的有利影响。
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在空间上,滇中城市群人口城镇化水平整体分布不均匀,中部城镇化水平较高,四周城镇化水平较低。在时间上,从2005—2015年,区域城镇化水平整体呈上升趋势,且中部、北部和西北部上升较为明显,而东部和南部基本保持不变,维持较低的水平。第(2)题,相比于其他地区而言,昆明作为省会城市,其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交通便利,就业机会较多,收入水平更高,教育、医疗等条件更好,生活方式理想,社会稳定,吸引大量人口迁入,所以昆明人口城镇化水平高。第(3)题,区域城镇化促进了乡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迁移,就业结构发生变化,由从事第一产业向从事第二、三产业转变,有利于改善产业结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高素质人才向城市集中,有利于推动科技进步,而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有利于促进城乡交流,部分生产要素和新的社会观念向乡村流动和渗透,有利于居民文化和思想观念的提高,有利于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答案:(1)空间上,整体分布不均匀,呈现中间高、四周低的特点;时间上,整体呈上升趋势,中部、北部和西北部上升较为明显,东部和南部基本保持不变。
(2)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交通较为便利;较多的就业机会和较高的收入;良好的教育条件;理想的生活方式;稳定的社会环境。
(3)有利于乡村剩余劳动力向第二、三产业转移;有利于改善产业结构,带动区域经济发展;有利于推动科技进步,提高区域整体发展水平;有利于居民文化和思想观念的提高,促进城乡交流,缩小城乡发展差距。
[能力提升]
“城镇收缩”指在城镇发展过程中,城镇总人口不断萎缩的现象。“中园林都”——黑龙江省伊春市以林业为主,产业结构单一,近年来出现了较为显著且持续的“城镇收缩”现象。下图示意伊春市城镇发展不同阶段的人口、经济和用地规模变化,图中外三角形数值大于内三角形数值。据此完成10~11题。
 
10.能正确反映伊春市“城镇收缩”先后顺序的是(  )
A.Ⅰ→Ⅲ→Ⅱ B.Ⅲ→Ⅰ→Ⅱ
C.Ⅱ→Ⅰ→Ⅲ D.Ⅱ→Ⅲ→Ⅰ
11.与Ⅰ阶段相比,Ⅱ阶段内伊春市(  )
A.交通拥堵加剧 B.土地集约度提高
C.人均产值增加 D.服务范围扩大
10.B 11.C 解析:第10题,Ⅲ阶段,城镇人口规模大,城镇用地规模大,城市经济总量大,城镇化处于鼎盛阶段;Ⅰ阶段,经济、人口、用地规模已经出现衰退趋势,处于城镇萎缩的潜在发展阶段;Ⅱ阶段,随着城镇经济的衰退,城镇人口不断萎缩,出现了显著的“城镇收缩”现象,所以伊春市“城镇收缩”先后顺序是Ⅲ→Ⅰ→Ⅱ。故选B。第11题,与Ⅰ阶段相比,Ⅱ阶段城镇人口进一步减少,交通拥堵有所缓解,A错误;人口快速减少,但城镇用地规模减速慢,这说明城镇土地集约度下降,B错误;Ⅱ阶段城镇人口减少,经济总量变化不大,人均产值增加,C正确;Ⅱ阶段虽然城镇人口持续减少,但城镇等级并未发生明显交化,因此城镇服务范围并未明显改变,D错误。
改革开放后,珠三角地区利用廉价劳动力与外资相结合的优势,发展成为全国经济外向性最强的区域。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之后,珠三角地区出现了劳动力短缺、出口受阻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当地积极转型,开启了以创新引领、强调品质为主要特征的新型城镇化进程。下图示意政策、劳动力、技术创新和基础设施要素在当地不同时期城镇化发展中的贡献。据此完成12~13题。
12.图中表示技术创新的曲线最有可能是(  )
A.甲曲线       B.乙曲线
C.丙曲线 D.丁曲线
13.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珠三角地区外向型经济的优势地位在国内逐步降低,主要原因是(  )
A.劳动力不足 B.原材料缺乏
C.政策优势减弱 D.外商资本撤离
12.D 13.C 解析:第12题,从图中的曲线变化可以推断,甲为劳动力要素(改革开放初期首先发展的是劳动密集型工业,贡献度最大,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贡献下降);乙为政策要素(开放初期政策优势明显,然后下降,近期随着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建设,政策优势又上升);丙为基础设施要素(一直是重要的因素,且贡献度缓慢上升);丁为技术创新要素(改革开放初期不明显,随着珠三角产业不断升级转型,贡献度越来越大)。故选D。第13题,珠三角地区是我国最早改革开放的地区,得益于优惠的政策,吸引了大量外资,促进了珠三角地区外向型经济的快速发展,20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随着我国沿海地区开放范围进一步扩大,珠三角政策优势减弱,吸引外资减少,外向型经济在全国的优势地位逐步降低;20世纪90年代末期珠三角并没有面临劳动力不足、原材料缺乏、外商资本撤离的问题,A、B、D错误。故选C。
1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把加快发展中小城市作为优化城镇规模结构的主攻方向。鼓励引导产业项目在资源环境承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中小城市和县城布局,依托优势资源发展特色产业。完善设市标准,严格审批程序,对具备行政区划调整条件的县可有序改市,把有条件的县城和重点镇发展成为中小城市。下图示意我国新型城镇化相关数据。
(1)据图说明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特点。
(2)简述我国城镇化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
(3)简述我国推进中小城市城镇化的意义。
解析:第(1)题,据城镇化进程图描述新型城镇化的特点,从城镇化增长率可以推断出,我国城镇化水平较低,发展速度快;城镇人口从1.7亿增加到7.3亿,反映出我国城市人口不断增加,从建制市、建制镇的变化,可以看出中小城镇的规模扩大,数量增加。第(2)题,城镇化过程中大量居民进入城镇,会产生劳动力过剩;城镇住房数量有限,住房紧张;城镇容纳居民过度,私家车数量多,造成交通拥堵;失去工作的劳动力,可能威胁社会治安,使得社会治安差;生活产生的废水、废物等会使环境恶化;甚至使得居民生活贫困等。第(3)题,推进中小城市城镇化,促进中小城市经济增长,能够缓解大城市的空间压力、资源压力和环境压力。中小城市数量多,能够容纳较多的人口数量,人口密集,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相对于大城市而言,中小城市易于管理,能够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提高中小城市居民的幸福指数(生活品质)。
答案:(1)城镇化水平较低,发展速度快;城市人口不断增加;中小城镇的规模扩大,数量增加。
(2)劳动力过剩;住房紧张;交通拥堵;社会治安差;环境恶化;居民生活贫困等。
(3)促进中小城市经济增长;城市人口密集,有利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提高中小城市居民的幸福指数(生活品质);缓解大城市的空间压力、资源压力和环境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