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金色的草地》 教学设计(共两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16.《金色的草地》 教学设计(共两课时)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3 15:45: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6 金色的草地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认6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联系上下文理解“引人注目、一本正经”等词语的意思.感受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乐趣。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原因。体会“我”观察的细致,引导学生体会文中“我”对蒲公英的感情变化。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养成留心观察事物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通过理解重点词语,体会句子表情达意的作用。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生活的习惯。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同学们见过草地吗?草地是什么颜色的?
2.直接板书课题《金色的草地》。
3.看到课题,大家想到了什么?
生:平时我们看到的草地都是绿色的,为什么课文中的草地是金色的呢?
4.师:好,带着你们心中的疑问来读课文,并找出不认识的生字朋友,跟它交朋友。
二、探究新知
(一)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听范读。边听边画出文中的生字,注意生字的读音。
2.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3.识记生字。
4.检查生字的认读情况。开火车读,并说出识字方法。
正音:读准翘舌音“盛、耍、察”,前鼻音“喊、欠”,后鼻音“盛、英、拢”。
5.指名读课文,检查朗读情况,看字音是否读正确,句子是否读通顺。
6.全班交流,理解重点词语。
一本正经:形容很规矩,很庄重。
引人注目:引起人的注意,使人把视线集中在一点上。
合拢:合到一起;闭合。
玩耍:做使自己精神愉快的活动;游戏。
傍晚:临近晚上的时候。
有趣:能引起人们的好奇心或喜爱。
7.分类写字。
(1)课件分类出示本课生字。
(2)仔细观察这些生字的结构,你发现了什么?
(3)指导书写:
①观察生字书写特点,交流。
“蒲、英、察、喜”是上下结构,下窄下宽。
“盛、耍”是上下结构,上下等宽。
“喊、钓、拢”是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趣”是半包围结构,“走”的最后一捺要写长些。
②易错字指导:
教师范写,重点指导上下结构“耍、察”等字和左右结构“喊”等字,学生练写。
a.“耍”是上下结构,上下等宽,注意上面是个“而”,下面的“女”的横要足够长。
b.“察”注意中间部分的写法,左边是“夕”多一点,右边不是“又”。
(4)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投影展示书写正确、美观的字词,相互借鉴。和课本对照,及时改正。
(5)抄写词语表中列出的本课的词语。
8.教师小结:本节课我们通过朗读、指读,读熟了课文,掌握了字音,学习了本课生字,理解了词语含义,并掌握了识字、理解词语的方法。
(二)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课文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2.指名交流、汇报课文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讲了两件事;一件事是兄弟俩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对方脸上吹蒲公英的绒毛;另一件事是“我”发现了草地会变色及变色的原因。)
全文共四个自然段,可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交代草地的位置及这片草地变为金色的原因。
第二部分(第2自然段):写“我”和弟弟在草地上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尽情玩耍的情景。
第三部分(第3自然段):写“我”无意中发现了草地会变颜色及变色的原因。
第四部分(第4自然段):直抒胸臆,总结全文。
三、课堂小结
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请同学们再读读课文,下节课我们接着学习。
第二课时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1.师:同学们,现在请大家猜一个谜语。嘘,听好了,看谁的脑袋瓜最聪明!
出示课件:小小伞兵随风飞,飞到东来飞到西。降落路边田野里,安家落户扎根基。(蒲公英)
2.师:同学们真聪明,都回答得很棒。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金色的草地”,感受到了它的与众不同,那么,草地究竟为什么会是金色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二、品味优美的语句,体验童真童趣
1.画出“我”喜爱蒲公英的句子并精读。
(1)课件出示: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2)指名朗读,思考:“我”喜欢蒲公英的原因是什么?(这一点睛之笔,连续用了两个感叹号。既写了蒲公英的花开、花合与人的起居或昼夜的变换相似或相关,又抒发了“我”对蒲公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圈画出兄弟俩在草地上叫喊的句子,读一读,并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
(1)课件出示:我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喊:“谢廖沙!”
(2)“一本正经”的意思是什么?(“一本正经”是形容很规矩、很庄重的意思。)
(3)课文用“装着”“喊”说明“我”的动作、语言是有意引起弟弟的注意。
3.找出兄弟俩互相吹蒲公英绒毛的句子,细细品味。
(1)课件出示:他回过头来,我就使劲一吹……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
(2)画一画句中表示兄弟俩互相吹蒲公英绒毛的动词。(这里巧用了“使劲”“吹”“假装打哈欠”等一连串表示动作的词语,描写了“我”和弟弟互相吹蒲公英的绒毛带来的快乐,体现了童真童趣。)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体会童年的乐趣。
三、品悟想象,解开“金色”之谜
1.指名读第3自然段,思考:对于窗前的草地,“我”有什么发现?画出相关句子。
出示句子一: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
出示句子二: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
出示句子三: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
(1)草地发生了什么变化?(早晨:绿色;中午:金色;傍晚:绿色)
(2)“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中的“并”字有什么含义呢?(用上“并”字,给人的感觉是“我”过去一直认为草地是金色的,现在才知道不是这样,强调了对过去错误认识的否定。)
2.草地为什么会变颜色?在文中画出相关句子。
(1)课件出示: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2)当蒲公英的花张开时,草地是什么颜色?当蒲公英的花合上时,草地又变成什么颜色?(播放相关视频)(板书:开合)
师小结:原来草地颜色的变化是根据蒲公英花瓣张开、合上的时间规律来变化的呀!大自然可真神奇!
3.请学生根据蒲公英变色的原因完成填空。(课件出示填空题)
早上,草地____________,因为蒲公英____________;中午,草地____________,因为蒲公英____________;傍晚,草地____________,因为蒲公英____________。
四、解开心头之谜,体味情感变化
学习第四自然段:
1.有了这一发现之后,小作者对蒲公英的感情又有了什么变化?
2.讨论交流。
五、课堂小结,升华情感
学习本课后,你有什么感受?相互交流。(课件展示)
神奇的蒲公英带给了兄弟俩童年的欢笑,发现的喜悦。大自然是美丽神奇的,如果我们走进大自然,留心观察,就会享受到大自然带来的乐趣,还会发现大自然更多的奥秘。
谁说只有书本上才有知识,大自然才是知识的海洋。同学们,大自然是如此神奇、美妙,让我们一起拥抱大自然,在大自然中汲取我们成长的养料吧!
【教学板书】
16 金色的草地
,金色草地藏奥妙,仔细观察乐趣多。)
【教学反思】
草地本来是“绿色”的,教学时,我通过课件演示,观看插图,让学生对“金色的草地”这一景象产生浓厚兴趣,激发阅读期待。我坚持让学生多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品析。总的来说,学生学习的效果还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