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述句与反问句 教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什么是陈述句,什么是反问句。(重点)
2.会把反问句改为陈述句。(难点)
3.能把陈述句改成反问句。(难点)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陈述句和反问句的含义。
难点:能够将陈述句和反问句灵活互换。
三、课时安排
一课时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朗读法、互动学习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陈述句和反问句。那么有谁知道什么是陈述句,什么是反问句吗?
(二)认识陈述句和反问句(1分钟左右)
学生回答后,老师明确:
1.陈述句:是陈述一个事实或者说话人的看法的句型,句末一般用句号。例:(1)这支笔是小明的。(肯定句)
(2)这支笔不是小明的。(否定句)
温馨提示:陈述句分为肯定句和否定句。
2.反问句:就是明知故问,用疑问句式,表达肯定观点,句子本身就包含着唯一答案,不用回答。
例:(1)这支笔难道是小明的吗?(肯定反问句)
(2)这支笔难道不是小明的吗?(否定反问句)
温馨提示:反问句分为肯定反问句和否定反问句。
(三)反问句改为陈述句(2分钟左右)
1.学生随机抽答:有哪位聪明的小朋友能够把刚才的两个反问句改为陈述句吗?
2.指点迷津:你能告诉大家你改反问句为陈述句的方法吗?(先让学生回答,再由老师总结)
明确:
(1)删:删去反问词(怎、怎能、怎么、难道、哪里……),加上“很”“都”等,使句子表达意思更准确。
(2)看: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则删去,没有则加上。
(3)变:删去反问语气词(吗、啊、呢等等),变“?”为“。”。
3.小试牛刀:请将下列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
(2)这里的景色这么美,怎能不使我们流连忘返呢?
(3)那浪花所奏的不正是一首欢乐的歌吗?
(4)这点小事,难道还要妈妈担心吗?
(四)陈述句改为反问句(2分钟左右)
1.随堂练习
同学们,刚才我们学会了如何将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能不能将下列陈述句改为反问句呢?
(PPT出示)
(1)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改:难道我们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吗?
(2)这幅画是我们班彩颖画的。
改:难道这幅画不是我们班彩颖画的吗?
(3)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我们不应该伤他们的心。
改: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大,难道我们应该伤他们的心吗?
(4)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改:对于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难道我们能不闻不问吗?(我们怎么能不闻不问呢?)
2.指点迷津:小技巧总结
(1)添:添加适当的反问词(怎、怎能、怎么、 难道、哪里等等)。
(2)看:看句子里的有没有否定词“不”,有的给删去,没有的给加上。
(3)变:添反问语气词(吗、啊、呢等等)。变 “。”为“?” 。
3.举一反三:请将下列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看着这双大眼睛,我们怎能不涌起一种深深的同情之心呢?
(2)对同学,你怎么忍心下手这么重呢?
(3)这难道不是伟大的奇观吗?
(4)这难道不活像在拉一把小提琴吗?
(5)良药苦口利于病,你怎能说妈妈的批评不是爱呢?
(6)大家都在认真做眼保健操,你俩怎么能开小差呢?
(五)课堂小结(板书设计)
陈述句与反问句
六、作业设计
完成句型互改小练习。
反问句改陈述句:
1.那电线上停着的几个小黑点,不正是伶俐可爱的小燕子吗
2.如果没有人们的辛勤劳动,这里还不是荆棘丛生的荒坡吗?
3.不耕耘怎么有收获?不学习怎会有知识?
4.这位小姑娘天真美好的心灵,不正像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蕾吗?
5.难道我们能随意砍伐树木,破坏绿化吗?
6.学习如登山,需要有踏实苦干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才能登上高峰。这不是十分清楚的道理吗?
7.字典不正是我无声的朋友和老师吗?
8.这一朵朵绚丽的鲜花不正是园艺工人辛勤劳动的结晶吗?
9.十万支箭,三天怎么造得成?
10.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11.我们怎能忘记老师的谆谆教导?
12.居里夫人只要在专利书上签个字,所有的困难不是都可以解决了吗?
陈述句改反问句:
1.这幅画是我们班蔡颖画的。
2.不好好学习,自然不能取得好成绩。
3.对少数同学不守纪律的现象,我们不能不闻不问。
4.那奔驰的列车正是我们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
5.功课没做完,不能去看电影。
6.犯了错误却不敢承认,这不是一个少先队员应有的态度。
7.我们不能因为学习任务重而不参加体育活动。
8.没有革命先辈的流血牺牲,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9.小玲取得的优异成绩正是她勤奋学习的结果。
10.我们不能被困难吓倒。
11.我的心绷紧紧的,这无法忍受。
12.这潮湿冰冷的地面不能睡。
13.小姑娘天真的心灵,正像一个含苞欲放的花蕾。
14.人的身躯不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