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猫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13 猫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3 17:27: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3猫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生动具体地描写了猫的古怪性格和满月小猫的淘气,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培养学生在观察中抓事物特点的能力。
2.能在具体地语言环境中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
3.学习不同作家描写动物时不同的表达方法,为学生更好的写作打下基础。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语句,体会猫性格的古怪、小猫的淘气,以及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教学难点
初步尝试比较阅读的方法,体会不同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
教具准备 课件、音频资料
教学过程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
导入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继续走进老舍先生笔下的《猫》13 猫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描写了猫的可爱?(指生回答并板书) 猫 古怪 小猫 淘气 复习检查的环节,既是为了与上节课做好衔接,又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为学习新课做好准备。
新课教学 二、重点研读,理解“古怪”。 1.齐读第一自然段“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 2.老舍先生说猫的性格实在古怪,课文围绕猫的古怪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呢?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这是一只什么性格特点的猫?引导学生说体会,并读出相应句子,教师相机板书“老实、贪玩、尽职”。重点指导“贪玩、尽职”。   贪玩: (1)引导学生读出相应句子。 (2)课件出示“任凭谁怎么呼唤,他也不肯回来”。指导学生加重语气,通过朗读体会猫的贪玩。   尽职: (1)引导学生读出相应句子。 (2)课件出示“它屏息凝视,一连就是几个钟头,非把老鼠等出来不可”。  过渡:“多尽职的猫啊,真是不捉到老鼠誓不罢手。谁来读读这句话,把猫的决心、尽职劲儿读出来 ”(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句子) 过渡:(看板书) 一只猫给我们带来三种截然不同的感受,从而说明了猫的性格古怪。文中是怎样把猫的“老实”“贪玩”“尽职”关联起来的呢?课件出示句子学生自由朗读、男女生合作读、师生合作读,引导学生理解句子的表达特点。(......可是......) 3.小练笔 用上面的句式写一写身边古怪的人或者动物。教师巡回指导,学生展示,教师点评学生的作品。 4.默读第三自然段,猫的古怪还体现在哪些方面?指生回答并板书:高兴温柔可亲不高兴一声不出猫高兴时的表现,出示句子:“用身子蹭你的腿,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或是在你写作的时候跳上桌来,在稿纸上踩印几朵小梅花。它还会丰富多腔地叫唤,长短不同,粗细各异,变化多端。” (1)情境指导“蹭”,学生做动作感受“蹭”——用自己的胳膊肘蹭同位的胳膊。(2)“小梅花”指什么?(猫的脚印)引导学生体会老舍对猫的喜爱之情,并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3)生活实际,谈谈猫的叫声是否总是那么动听,为什么作者听来会是“丰富多腔”的? (4)一起听一听猫丰富多腔的叫唤粗声的猫叫细声的猫叫柔和的猫叫,咕噜咕噜给自己解闷的猫叫 (5)指导朗读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想象自己是这只猫,把“它”替换成“我”读句子再换成“它”读句子 5.自主学习第四然段,猫还有哪些古怪的表现?指生回答,并板书:胆小勇猛 6.同学们一起说说猫古怪的地方,并齐读。“它既又又。”“它高兴时,不高兴时。”“它既又。”过渡:猫如此古怪,但老舍先生还是认为:这种古怪的小动物,真让人觉得可爱! 三、读中感悟,体会感情。 1.自由朗读第 6自然段,感受小猫是如何淘气的? 2.听第 6自然段的朗读录音。3.指生回答小猫是如何淘气的。4.升华感情,再次感受老舍对猫的喜爱之情。 学生自主探究,猫古怪和小猫淘气的表现。谈到重点的词句时,教师相机出示这些词句,引导学生理解猫的古怪和淘气,感悟老舍对猫的喜爱之情。 小练笔引导学生运用相同的句式仿写,通过读写结合方式,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学生做动作,更易理解“蹭“的意思。 播放猫叫声的音频,更直观形象的感受猫丰富多腔的叫唤。 学生兴趣高涨 再次感受老舍对猫的喜爱之情。 升华感情,再次感受老舍对猫的喜爱之情
课堂小结拓展延伸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1.学生谈收获,教师总结 2.默读课后“阅读链接”,体会不同作家对猫的喜爱之情。学习不同作家描写动物时不同的表达方法,为学生更好的写作打下基础
板书内容
课后反思 老舍先生的《猫》这篇课文是描写动物的名篇,教学时,主要通过以读代讲、读中悟情的方法推进教学,难点在于理清作者的写作方法,运用学到的方法小练笔,体会作者对猫的喜爱之情。老舍先生写的《猫》有很多独到之处,细细品来,我想从以下几点谈谈: 1、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自主性《课标》中明确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我着眼于学生语文基本素养的发展,根据小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恰当地运用模仿动作、角色转换、听猫叫的音频、课文的朗读录音、观赏图片、配图引读、比较阅读等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进入文本情境,使学生如见猫形,如闻猫声,爱猫之情油然而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2.以读悟情,品味语言这节课我主要是通过有感情地朗读,体会重点词句的意蕴,感受作者语言的魅力和字里行间蕴涵的情感。在《猫》这篇课文里,作者用朴实无华而又生动传神的语言、贴切形象的比喻、反语和拟人化的手法,惟妙惟肖地写出了猫的种种惹人喜爱的神态举止,表达了自己对猫的喜爱之情。比如“小梅花”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领悟比喻运用的精妙。 在教学过程中还是存在着一些缺陷:首先,教学语言不精炼,情绪也不够到位。如果能尽量做到自然巧妙地过渡,学生兴趣被调动起来,课堂气氛会更活跃。其次,读得还少。应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感知、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受到熏陶,朗读指导还需要加强。以后在不断的学习与实践中,我会更加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