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PDF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语文试题(PDF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1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3 11:11:47

文档简介

高一上第一次月考语文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此项有两个错误。“黄帝采首山铜铸鼎”只是一个传说,不能说我国最早的鼎就是它。而且根据材料一第三段可知,鼎成为权力的象征、“鼎”字被赋予尊贵的内涵,是从“大禹造九鼎”的传说开始的。
2、【答案】D
【解析】“两则材料都认为这两种功能是互相作用的”不对。材料一没有提及两种功能的相互作用;材料二第一段只提到青铜鼎的祭祀功能有助于使它成为权力的象征。
3、【答案】B
【解析】材料一第三段的主要观点是“青铜鼎是国家权力的象征”。拔山扛鼎的意思是移动大山,举起巨鼎,形容力气强大。钟鸣鼎食指击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的豪华排场,突出的是富有。革故鼎新指革除旧的,建立新的,这里的“鼎”是动词。问鼎中原原指楚庄王不甘偏居一隅,来到周朝都城洛邑附近擅问九鼎,有觊觎天下之野心。后用于比喻有夺取国家政权的野心。故只有B项“问鼎中原”符合要求。
4、【答案】①我国古代有在重大典礼铸鼎来记载盛况的传统,故我国在联合国成立50周年这一重大典礼上,赠送“世纪宝鼎”来记载其盛况。②鼎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以及灿烂的文明的载体,我国向联合国赠送“世纪宝鼎”,也是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传播,是文化自信的体现。(一点2分。)
【解析】答案第一条来源于材料一第二段“青铜鼎被用于重大场合上作为旌功记绩的礼器”‘春秋战国时期的国君或者大臣在重要的典礼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造青铜鼎,用来记载盛况。这种仪式直到现在仍然流传”;答案第二条来源于材料一第五段“青铜鼎的发展历经了漫长的历史,承载了古人的智慧与审美, 也凝聚了民族的力量与精神。它充分体现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以及灿烂的文明,是举世无双的瑰宝。”(注意:答“青铜鼎是权力的象征”不能给分。因为我国不是因为联合国的权力而向它赠送“世纪宝鼎”的,而且现代社会中各国与联合国并不是上下等级关系。)
5、【答案】①材料一写青铜鼎的纹饰,主要是借纹饰来表现我国青铜铸造工艺的进步和艺术的日益精美。从商周到春秋战国,从雕纹到印纹再到划纹,工艺不断进步,纹饰也日益精美。②材料二写青铜鼎的纹饰,主要是以此作为论证“鼎是权力的象征”的论据之一。青铜鼎上纹饰图案狰狞恐怖、神秘莫测,给人以压迫感,是因为统治者借此来体现权力的威压。(一点3分,其中概括2分,分析1分,大意对即可。)
【解析】材料一写青铜鼎的纹饰在第四段,这一段是按时间顺序介绍青铜鼎的铸造工艺和与之相应的纹饰变化,主要目的是为了表现我国青铜铸造工艺和进步和艺术的日益精美。材料二写青铜鼎的纹饰在第二段。主要表现了青铜鼎上纹饰图案的风格特征为狰狞恐怖、神秘莫测,并分析其原因是统治者对被统治者形成一种精神威慑和重压,从而证明“鼎是权力的象征”这一观点。
6、【答案】C
【解析】“写出月色明亮”错误,“像一块大水晶”写出天色的干净:“视听结合,打通了感官”错误,这两句的视听结合只是给人以多种感官的艺术享受,并没有打通感官。故选C。
7、【答案】C
【解析】“说明写作应把刻画人物作为最高准则”说法错误,“人物身上.的东西”指作者要用自己的心贴进人物的心,与是否把刻画人物作为最高准则无关。故选C。
8、【答案】小吕的特点:
①警惕性高、感觉敏锐。他在迷糊之中察觉到黑影并敏锐明确地断定黑影是狼。
②清醒理智、镇定勇敢。他听说遇见狼不能怕,不能跑;知道狼怕光,怕手电,就开着手电,尾随着它走;没有贸然“揍”狼。
【解析】小吕的特点:“忽然,他惊醒了!他觉得眼前有一道黑影子过去,他在迷糊之中异常敏锐明确地断定:——狼”,他在迷糊之中察觉到黑影并敏锐明确地断定黑影是狼,说明他警惕性高、感觉敏锐。“小吕听说过,遇见狼不能怕,不能跑;狼怕光,怕手电。他想了想,就开着手电,尾随着它走。狼像一只大狗,深深地低着脑袋,搭拉着毛茸茸的挺长的尾巴。慢吞吞地,不慌不忙地,像一个心事重重、哀伤憔悴的人一样。赶上去,揍它?——小吕忖了忖手里的铁铣:算了!那可实在是很危险”。他听说遇见狼不能怕,不能跑;知道狼怕光,怕手电,就开着手电,尾随着它走:想想实在很危险,没有贸然“揍”狼,表明他清醒理智、镇定勇敢。
9、【答案】①处描写的环境生机勃勃,体现出小吕在“大局仿佛已定,这一夜可以平安度过”的前提下悠闲惬意的心情,同时表现出他第一次看水还有些兴奋、激动的心情。
②处描写的环境暗淡、压抑,表现出小吕在清理了好大一堆渣积之后疲惫、困乏的处境和因疲倦而放松、松懈的心情。
③处环境描写写出了葡萄园的清凉润泽,表现出小吕看水成功,对浇灌果园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后的自豪、满足。
【解析】“他看小鱼秧子抢着往水上审;看见泥鳅翻跟斗;看见岸上一个小圆洞里有一个知了爬上来,脊背上闪着金绿色的光,翅膀还没有伸展,还是湿的,软的,乳白色的”,第一处描写的环境是在“小吕觉得大局仿佛已定,这一夜可以平安度过”之后写的,小鱼秧子、泥鳅、知了都充满了生机,看着让人心生欢喜,体现了人物悠闲惬意喜悦的心情,正因为休闲惬意,才能观察地那么仔细。“小鱼秧子抢着往水上窜”泥鳅翻跟斗,其实人物内心也在翻腾,表现了小吕第一次看水还有些兴奋、激动的心情。“月光暗了,月亮好像灯尽油干,快要熄了似的”,“灯尽油干”表面在写月亮落山,实际也在写小吕在清理了好大一堆渣积之后疲惫、困乏的处境,景物与人融为一体:“月亮落了,好像唿噌一下子掉下去。立刻,眼前一片昏黑”“小吕靠着糖械树坐下来,头沉重起来,眼皮直往下搭拉”,月亮一下子落下去了,小吕也撑不住睡了,表现出和因疲倦而放松、松懈的心情。第二处描写的环境暗淡、压抑,与疲惫、困乏的小吕相契合。“果园的地果然都浇了,到处都是湿湿的,一片清凉泽润、汪汪泱泱的水气直透他的脏腑。小吕挺一挺胸脯,深深地吸了两口气,舒服极了”,第三处写葡萄园因水的浇灌而一片清凉泽润,小吕看到自己看水的成果不禁挺起了胸膛,感到非常满意、舒服,表现了他对浇灌果园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后的自豪、满足。自然环境之美,无不映照着人性之美。
10、【答案】BGI
11、【答案】D
【解析】“种不南走越”中“南”是“向南”、“开荒南野际”中的“南”是“南方的”,意思不相同。
12、【答案】B
【解析】“毕谌被逼无奈,只好挥泪跟曹操辞别”分析错误,依据材料一第二段“公嘉之,为之流涕”可知,是太祖赞赏他,并为他流下眼泪,不是毕谌挥泪。
13、【答案】(1)众人替毕谌担心,太祖说:“对他的父母孝顺的人,难道不也会对他的君主忠诚吗?这正是我所寻求的。”
(2)假如必须是清廉的人才能任用,那么齐桓公又怎么能称霸于世!
【解析】(1)“亲”,父母;“夫人孝于其亲者”,定语后置句和状语后置句,正确语序为“夫于其亲孝者人”;“岂不亦忠于君乎”,状语后置句,正确语序为“岂不亦于君忠乎”。(2)“若”,假如;“廉士”清廉的人,“何以霸世”,宾语前置句,正确语序为“以何霸世”。
14、【答案】①任用有负于自己的人,如毕谌、魏种;②任用降将,如薛洪、缪尚;③选才不避低微之辈。
【解析】“山不厌高,海不厌深”表达了曹操尽可能多地接纳人才的心愿。依据材料一第二段“既出,遂亡归。及(吕)布破,谌生得,众为谌惧,公曰:‘夫人孝于其亲者,岂不亦忠于君乎!吾所求也。’以为鲁相”可知,毕谌离开之后,就逃亡归附了张邈,后被生擒,但是曹操认为孝顺的人肯定会忠诚,就封他为鲁国国相;依据材料一第四段“及闻种走……生禽种,公曰:‘唯其才也!’释其缚而用之”可知,魏种背弃曹操,在他被活捉后,曹操又因他是个有才能的人,仍然重用他。由这两件事可见,曹操敢于任用有负于自己的人,如毕谌、魏种,这显示了他纳才的胸怀和气度。依据材料一第三段“洪、尚率众降,封为列侯”可知,曹操任用降将,如薛洪、缪尚,这显示了他纳才的胸怀和气度。依据材料二第二段“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可知,曹操选才不避低微之辈,这显示了他纳才的胸怀和气度。
【参考译文】
材料一:
太祖武皇帝,是沛国谯县人,姓曹,名操,字孟德,是汉朝相国曹参的后代。太祖年轻时机敏警悟,有谋略,但负气仗义而放纵不拘,不从事操行的修养和学业的研习,所以当时的人并不认为他异于常人;只有梁国的桥玄、南阳的何颙认为他与众不同。桥玄对太祖说:“天下将要大乱,不是闻名于世的人才不能拯救,能够使天下安定的人,大概就是你吧!”
当初,太祖担任兖州牧,任命东平的毕谌为别驾。张邈发动叛乱,劫持了毕谌的母亲、弟弟、妻子、儿女;太祖就拜别遣还毕谌,说:“你的老母亲在张邈那儿,你可以离去。”毕谌磕头向太祖表明自己没有二心,太祖赞赏他,并为他流下眼泪。毕谌离开之后,就逃亡归附了张邈。等到吕布被打败,毕谌被生擒,众人替毕谌担心,太祖说:“对他的父母孝顺的人,难道不也会对他的君主忠诚吗?这正是我所寻求的。”任命毕谌为鲁国国相。
建安四年春二月,太祖回到昌邑。张杨的部将杨丑杀死张杨,眭固又杀了杨丑,带领他的部队归附袁绍,驻扎在射犬。夏四月,曹军到达黄河岸边,派史涣、曹仁渡过黄河进攻眭固。眭固命令张杨原来的长史薛洪、河内太守缪尚原地驻防,自己则领兵向北迎接袁绍,请求援兵,和史涣、曹仁在犬城相遇。两军交战,史涣、曹仁大破敌军,杀了眭固。太祖就渡过黄河,包围射犬。薛洪、缪尚率众投降,被封为列侯,太祖率军回到敖仓。任命魏种为河内太守,把黄河以北地区的事务委托给他管理。
当初,太祖举荐魏种为孝廉。兖州叛乱时,太祖说:“只有魏种不会背弃我。”当听到魏种逃走的消息,太祖愤怒地说:“只要魏种不向南逃到越地,向北逃到胡地,我就饶不了你!”等到攻下射犬,活捉魏种时,太祖又说:“只因他是个有才能的人啊!”就松开他的绳子,仍然重用他。
材料二:
(建安十四年十二月)丞相的属官和洽对曹操说:“天下的人,才干和品德各不相同,不能只用一个标准来选拔人才。以过分的俭省朴素来约束自己是可以的,但用这标准来衡量人或事物,或许就会出现许多失误。如今朝廷上的舆论是,官吏中穿新衣服、乘好车的人,就被称为不清廉;而不修饰仪表、穿破旧衣服的人,则被赞为廉洁。致使士大夫故意弄脏自己的衣裳,藏起了自己的车舆冠服和各种仪仗;官署的大官,有的还自己携着饭罐到官府上班。树立教化,观察风俗,可贵的是不偏不倚,这样才能坚持下去。如今一概提倡这些使人难以忍受的行为,用它来约束与之不同的其他方面,勉强施行,必然会有弊病。古时重要的教导和训诫,只是追求通达人情罢了;凡是掩饰真情、标新立异的行为,则会包藏不为人知的奸伪之事。”曹操认为他的见解很好。
(建安)十五年春季,曹操下令说:“从前,孟公绰做赵、魏的家臣能力有余,但不可以做滕、薛这样小国的大夫。假如必须是清廉的人才能任用,那么齐桓公又怎么能称霸于世!你们可要帮助我举用地位低下的人才,只要是有才能的人就推举,让我能够得到并任用他们!”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赏析诗歌语言、技巧的能力。“大雨将至的昏暗沉寂气氛”表述错误,首联“雨翻盆”写大雨已至,“雷霆斗”也非“沉寂”.
16、【答案】(1)诗的颈联用了对比(反衬)的手法,(1分)以“归马”的安逸,反衬“戎马”的劳累、紧张,突出了战乱对百姓生活的侵扰;以往昔“千家”和战乱后仅余“百家”对比,描写了战乱造成的生灵涂炭、十室九空的荒村景象。(2分)
(2)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动荡,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沉郁的忧思;对安宁的渴望,对战争的厌恶;对乱世百姓的同情。(3分)
17、【答案】(1)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2)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
(3)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4)三杯两盏淡酒、一尊还酹江月、举酒欲饮无管弦、潦倒新停浊酒杯
(5)风急天高猿啸哀、渌水荡漾清猿啼、杜鹃啼血猿哀鸣(答案不唯一)
18、【答案】①那就需要空间站;②但它也有自己的优势
【解析】第一处,前句是“如果想要走进‘天上的街市’,探索更遥远的深空”,横线处可用“那就…..…”衔接。横线处应表明探索更遥远的深空应该如何,根据后文对空间站的描述可知,探索深空需要空间站,第一空可填“那就需要空间站”。第二处,前句是“虽说‘天宫’空间站比国际空间站晚了几十年”,后句应用表转折的词语衔接,即“但……”。根据横线后“在空间站的建设中,我国可以汲取前人的成功经验,并规避风险,同时又可以运用当下最先进的技术”可知,我国空间站有着自己的优势,横线处可填“但它也有自己的优势”。
【答案】
将太空中的“天宫”空间站比喻成为了大海中的小岛,突出“天宫”空间站在太空中的形态及作用。
投射了作者对“天宫”的深厚感情,使表达形象生动。
【解析】“天宫’空间站”是本体,“一个人类建在星辰大海中的小岛”是喻体。可以结合喻体分析本体特征,“星辰大海中的小岛”写出了“天宫”空间站处在太空中,样子是小小的,但是发挥着自己的作用。结合“让我们来畅想一下未来的美好图景”可知,这是人们畅销出来的,可见人们对“天宫”的感情深厚,带有憧憬,表达生动形象。
【答案】D
【答案】这句话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1分),通过写听众曲终之后寂静无声,沉浸其中来展现琵琶女演奏技艺的高超以及琵琶声的感人。(1分)
【答案】借典抒情(1分),表达了曹操对于天下贤才的渴求。(1分)
略长阳县2023-2024 学年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 通的炊器或食器上。我想可能有以下几点原因。第一,它是用普通人不易得到的珍贵的材
料制作的。青铜是当时产量不多的、极珍贵的原材料。第二,这些食器和炊器是祭祀用的
高一语文试题 礼器。古代中国人事死如事生,鬼神祭祀,不仅食品讲究,器皿也十分华贵,多用青铜制
作。古人特别重视祭祀,春秋时人言“国之大事,唯祀与戎”。这样祭祀用的礼器,价值
分值:150 分 时长:150 分钟
也会倍增。第三,鼎鼐等食器等于现代的饭锅,谁占有了用天下九州贡献的青铜制造的饭
锅,自然也就象征性地掌握了天下人的饭碗,古代治国,“食”有极重要的地位。《尚书·洪
一 现代文阅读(35 分) 范》中谈到治国“八政”第一个就是“食”。孔子说为政三要,为兵、食、信。食物在中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国的确也成为实现社会有效控制的手段。西方的权杖象征着武器,君王要领兵和外邦作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中国权力象征的鼎是大家长实现统治和控制的工具。
材料一: 流传至今的能够大体上确定为夏代的铜器极少,鼎就更少。商代的青铜炊器、食器、
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鼎,三足两耳,和五味之宝器也。”最初的“鼎”是一种 饮具流传后世和出土的极多,许多著名的大鼎都出自商代。商代铜器的精美,后世也罕有
陶制的烹饪器具,在一些地方是用来煮肉以及贮藏肉类的。 其匹。商代铜器的造型和纹饰的风格与出土的原始时代陶器的器形和纹饰迥然不同。原始
随着青铜冶铸技术的发展,青铜鼎出现了。青铜鼎被用于重大场合上作为旌功记绩的 陶器虽然制作粗糙,但无论是造型还是纹饰,一概是轻盈活泼、开朗欢快,充满稚气。而
礼器。商周时期,等级制度严格,人们崇尚神明,祭祀成为了沟通人神的重要环节,因此 商代的铜器造型凝重、肃穆,纹饰图案狰狞恐怖,令人感到神秘莫测。这就是当时权力本
统治者推出“鼎”这一礼器,青铜鼎就这样成为了礼器之首。除了祭祀之外,春秋战国时 质的体现。这些图案不少是被夸张了的动物或怪物的头像,多为双目凸出,血脉贲张,锯
期的国君或者大臣在重要的典礼或接受赏赐时都要铸造青铜鼎,用来记载盛况。这种仪式 齿獠牙,血盆大口,这种虽然是处在静态但却充满了动感的图案似乎蕴涵着一股巨大的力
直到现在仍然流传。 量,时时准备暴发出凶猛的怒吼和迅疾的腾跃搏击。恐怖的形象对被统治者、被压迫者的
那么为什么青铜鼎又成了国家权力的象征呢 《史记·封禅书》记载:“黄帝采首山铜, 精神自然而然形成一种重压、一种威慑力量;而食具的拥有者,便和器物所体现的力量和
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 威严融为一体,从而达到一种心理上的满足。可见,食具逐渐变成祭祖的器具,祭器又变
上去。”又记载:“禹收九牧之金,铸九鼎。皆尝亨觞上帝鬼神。遭圣则兴,鼎迁于夏商。 成重器,还与它们的造型、图案有关。正因为它们要起象征权力重器的作用,才有如此的
周德衰,宋之社亡,鼎乃沦没,伏而不见。”传说黄帝一统天下后,曾铸鼎荆山;而大禹 造型。(摘编自王学泰《鼎的文化演进》)
曾经收九牧之金铸造九鼎,用来象征着九州,成为传国重器。从“大禹造九鼎”的传说开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始,青铜鼎被视为国家以及权力的象征,“鼎”字也被赋予了显赫、尊贵的意义。在商周 A.最早的鼎是陶制的,是一种实用工具。当青铜鼎出现后,它就被赋予了更多象征意
时期,统治者都将定都或建立王朝称为“定鼎”。 义,也具有了更多功能。
在商周时期,工匠在青铜器上雕纹;而在春秋战国时期,则改用印纹。印纹通过一种 B.我国最早的鼎是黄帝采集首山的铜铸造而成的,从此鼎就成了权力的象征,“鼎”字
花纹模具,能够多次连续使用,节省工作时间又能够创造出精美统一的艺术图案,是古代 也被赋予了尊贵的内涵。
工艺的一大进步。在装饰的纹样当中最主要的是蟠缟纹,此外还有目羽纹、绳索纹,这些 C.我国的青铜鼎承载了我国的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研究青铜鼎的功能与艺术,其实
纹路都是由前朝各种野兽纹路的变形演变而成。随着各地区之间的不断交流,各种铸造方 也是在传承我国的民族文化。
式如失蜡法、模印制范法、镶嵌工艺的进步,让青铜鼎的铸造技术更加成熟;从青铜鼎表 D.商代是我国青铜器比较盛行的时代,一是体现在流传后世和出土的商代青铜器很多,
面花纹的精良,能够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提高。而在战国后期,随着冶铁技术的 一是体现在其工艺的精美。
出现,铁制工具逐渐产生,这给了青铜器的装饰一个十分便利的条件,铁制工具可以在青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铜器上刻画精致的纹路,从印纹到划纹的发展,使此时的青铜鼎更加精妙华美。青铜鼎上 A.历史上冶铁技术的出现要晚于青铜铸造技术,但冶铁技术的出现可以有助于青铜器
的纹路也体现了一个时代的艺术特征。 变得更加精美。
鼎,是文明的见证,也是文化的载体。青铜鼎的发展历经了漫长的历史,承载了古人 B.西方用“杖”来象征权力,而中国上古用鼎这种食器来象征权力,可见古代西方和中
的智慧与审美,也凝聚了民族的力量与精神。它充分体现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以及灿烂 国的文化背景不同。
的文明,是举世无双的瑰宝。(摘编自一更历史《细说青铜鼎的功能及艺术特色》) C.材料二引用“国之大事,唯祀与戎”,意在强调祭祀是国家重大事务,从而体现青铜
材料二: 鼎的重要意义。
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往往用“杖”象征权力,而中国上古却把权力寄寓在普普通 D.青铜鼎有作为祭祀礼器的功能,也有作为权力象征的功能,两则材料都认为这两种
高一语文试卷 共 4 页 第 1 页
{#{QQABZQSEggggABIAAQhCUQHiCgEQkAAAAAoGQBAIMAAAAANABCA=}#}
功能是相互作用的。 小吕在石桥顶上站了一会,又回到糖槭树下。无论如何,可不敢再睡觉了!
3、下列选项中的四个成语,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第三段观点的是(3 分) 可他觉得身上很难受,而且,很冷。他迷迷糊糊地想:我要是会抽烟,这时候抽一支
A.拔山扛鼎 B.问鼎中原 C.革故鼎新 D.钟鸣鼎食 烟就好了!……
4、1995 年 10月 21 日,为庆贺联合国成立 50 周年,我国向联合国赠送一尊名为“世 好容易,天模糊亮了。
纪宝鼎”的青铜巨鼎。此举意义深远,请结合材料一的有关内容简要分析。(4 分) 小吕看着他看过一夜的水,水发清了,小多了,不到一个小时,这渠里的水就会流完
5、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写到了青铜鼎的纹饰,但目的不同,请简要分析。(6 分) 了的。果园的地大概浇完了,这点水该够用了吧?……
远远看见果园的两个女工,陈素花和恽美兰来了。陈素花给他带来了两个闷得烂烂的,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 4 小题 16分) 滚热的甜菜。她们催他赶快去睡觉,说是大老张嘱咐的:叫小吕天一亮就去睡,大闸不用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6——9 题 管了,会有人来接。
文本一: 小吕喝了两碗稀饭,爬到床上,就睡着了。睡了两个钟头,醒了。他看了挂在墙上的
看水(节选) 一个马蹄表,不睡了。他向果园走去。——他到果园去干什么?
汪曾祺 似乎果园一夜之间有了一些什么重大的变化似的。满园一片浓绿,绿得过了量,绿得
不知不觉地,半夜过去了。水一直流得很稳,不但没有涨,反倒落了一点,那两个志 迫人。小吕穿过葡萄丛,四边看。③果园的地果然都浇了,到处都是湿湿的,一片清凉泽
子①都离开水面有一寸了。小吕觉得大局仿佛已定,这一夜可以平安度过。 润、汪汪泱泱的水气直透他的脏腑。小吕挺一挺胸脯,深深地吸了两口气,舒服极了。小
他开始感觉有点疲倦了。爬上小石桥头的一棵四杈糖槭树上,半躺半坐下来。坐在树 吕想:下回我就有经验了,可以单独地看水,顶一个大工来使了,果园就等于多了半个人。
上就能看得见一根志子。 看水,没有什么。许多事都不像想象起来那么可怕……
今天月亮真好,天上真干净,像一块大水晶。四周安静极了。远远听见大闸的水响, 走过一棵老葡萄架下,小吕想坐一坐。一坐下,就想躺下。躺下来,看着头顶的浓密
支渠的水温静地、生气勃勃地流着,“活——活——活”。小吕在心里想:“我在看……” 的、鲜嫩清新的、半透明的绿叶。绿叶轻轻摇晃,变软,溶成一片,好像把小吕也溶到里
又在心里想道:“真好!” 面了。他眼皮一麻搭,不知不觉,睡着了。
小吕在树上坐了一阵,想起该到石桥底下一段渠上看看。这一段二里半长的渠,春天 一九六二年七月二十日改成
才挑过,渠岸又很结实,但是渠水要穿过兽医学校后墙的涵洞,洞口有一个铁篦子,可能 文本二:
会挂住一些顺水冲下来的枯枝乱草,叫水流得不畅快。小吕翻身跳下来,扛起铁铣,向桥 我追随沈先生多年,受到教益很多,印象最深的是两句话。
下走去。 一句是“要贴到人物来写”。
小吕一边走着,一边顺着渠水看过去。①他看小鱼秧子抢着往水上窜;看见泥鳅翻跟 根据我的理解,有这样几层意思:
斗;看见岸上一个小圆洞里有一个知了爬上来,脊背上闪着金绿色的光,翅膀还没有伸展, 第一,沈先生曾说过,对于兵士和农民“怀了不可言说的温爱”。作者对所写的人物
还是湿的,软的,乳白色的。…… 要具有充满人道主义的温情,要有带抒情意味的同情心。
小吕一路迤逦行来,已经到了涵洞前面。铁篦子果然壅了一堆烂柴火。小吕使铁铣推 第二,作者要用自己的心贴近人物的心,以人物哀乐为自己的哀乐。把自己和人物融
散,再一铣一铣地捞上来,好大一堆!渣积清理了,涵洞口旋起小小的漩涡。 为一体,语之出自自己的肺腑,也是人物的肺腑。人物的身上没有作者为了外在的目的强
没什么事了。小吕顺着玉米地里一条近便的田埂,走回小石桥。 加于他身上的东西。
②月光暗了,月亮好像灯尽油干,快要熄了似的。现在大概是夜里三点钟,大老张告 第三,景物、环境,都得服从于人物,景物、环境都得具有人物的色彩,不能脱节,
诉他,这几天月亮都是这时候落。月亮落了,好像唿噜一下子掉下去。立刻,眼前一片昏 不能游离。一切景物、环境,声音、颜色、气味,都必须是人物所能感受到的。写景,就
黑。 是写人,是写人物对于周围世界的感觉。
小吕靠着糖槭树坐下来,头沉重起来,眼皮直往下搭拉。 另外一句话是:“千万不要冷嘲。”
忽然,他惊醒了!他觉得眼前有一道黑影子过去,他在迷糊之中异常敏锐明确地断定: 我在旧社会,因为生活的穷困和卑屈,对于现实不满而又找不到出路,对于生活形成
——狼!小吕听说过,遇见狼不能怕,不能跑;狼怕光,怕手电。他想了想,就开着手电, 一种带有悲观色彩的尖刻、嘲弄玩世不恭的态度。沈先生要求的是对生活充满热情,即使
尾随着它走。狼像一只大狗,深深地低着脑袋,搭拉着毛茸茸的挺长的尾巴。慢吞吞地, 在严酷的现实的面前,也不能觉得“世事一无可取,也一无可为”。沈先生在下放咸宁干
不慌不忙地,像一个心事重重、哀伤憔悴的人一样。赶上去,揍它?——小吕忖了忖手里 校时还写信给黄永玉,说“这里的荷花真好!”。
的铁铣:算了!那可实在是很危险! (选自《汪曾祺谈小说创作》)
高一语文试卷 共 4 页 第 2 页
{#{QQABZQSEggggABIAAQhCUQHiCgEQkAAAAAoGQBAIMAAAAANABCA=}#}
【注】①志子:称轻重或量长短、多少的简单器具。 南走越、北走胡,不置汝也!”既下射犬,生禽种,公曰:“唯其才也!”释其缚而用之。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节选自《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A.小吕看水时认真负责,细心谨慎,不辞辛劳,还能自觉运用别人介绍的经验保护自
己,最终获得了成长。 材料二:
B.小说开始写小吕在四杈糖槭树上“半躺半坐”说明其警惕,结尾“一坐下,就想躺 (建安十四年十二月)丞相掾和洽言于操曰:“天下之人,材德各殊,不可以一节取也。
下”表现其完全放松。 俭素过中自以处身则可以此格物所失或多。今朝廷之议,吏有著新衣、乘好车者,谓之不
C.“像一块大水晶”用比喻写出月色明亮,“活……”用拟声词写出水流声音,视听 清;形容不饰、衣裘敝坏者,谓之廉洁。至令士大夫故污辱其衣,藏其舆服;朝府大吏,
结合,打通了感官。 或自挈壶飧以入官寺。夫立教观俗,贵处中庸,为可继也。今崇一概难堪之行以检殊涂,
D.小说对陈素花、恽美兰、大老张等人物着墨不多,但仍让人充分感受到这个集体的 勉而为之,必有疲瘁。古之大教,务在通人情而已;凡激诡之行,则容隐伪矣。”操善之。
(建安)十五年春,下令曰:“孟公绰为赵、魏老则优,不可以为滕、薛大夫【注】互敬互爱,合作友善。 。若必
7、下列对文本二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二三子其佐我明扬仄陋,唯才是举,吾得而用之!”
A.“要贴到人物来写”,指创作时作者对笔下人物要贴近,也指所写景物、环境与人 (节选自《资治通鉴》)
物要贴合。 【注】《论语》所载孔子之言,意思是孟公绰做赵、魏的家臣能力有余,但不可以做滕、薛这样小
B.沈先生面对严酷的现实仍认为世事有可取、有可为的乐观态度影响着汪曾祺的生活 国的大夫。
与创作。 10、材料二画方框的部分有 3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C.“人物身上没有作者为外在目的强加于他身上的东西”说明写作应把刻画人物作为 每涂对一处给 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3 分 )
最高准则。 俭素 A 过中 B 自 C 以处 D 身 E 则 F 可 G 以 H 此格物 I 所失 J 或多。
D.写景要“写出人物对于周围世界的感觉”,“绿叶……把小吕也溶到里面了”实践了 11、下列对文中加粗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这一主张。 A.“太祖武皇帝”是曹操死后人们对他的称呼,“太祖”是庙号,“武皇帝”是谥号。
8、文本一中关于狼的段落描写能表现小吕怎样的特点?(4分) B.“属以河北事”中“属”的意思是嘱托、托付,与“属予作文以记之”的“属”相
9、文本二指出,“景物、环境都得具有人物的色彩”,即不同的景物、环境能反映人物不 同。
同的处境、心境,请结合这一观点对文本一三段中的画线句子进行分析。(6分) C.“孝廉”是汉代选官的科目之一,“孝”指善事父母之人,“廉”指清洁廉明之士。
D.“种不南走越”中“南”的意思与“开荒南野际”中的“南”意思相同。
二 古代诗文阅读(41 分)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
(一)文言文阅读 (本题共 5小题 20 分) A.曹操年轻时侠气自任,不修正业,但是桥玄对他另眼相看,认为天下将要大乱,只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0——14题 有像曹操这样的人才,才能安定天下。
材料一: B.张邈劫持了毕谌的亲人,毕谌被逼无奈,只好挥泪跟曹操辞别。后吕布兵败,毕谌
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太祖少机警,有权 被活捉,曹操任命他担任鲁国国相。
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故世人未之奇也;惟梁国桥玄、南阳何颙异焉。玄谓太祖曰: C.曹操赏识魏种的品行,对其信任有加,认为魏种不会背叛他,结果却事与愿违;曹
“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 操虽然为此动怒,但依然任用了魏种。
初,公为兖州,以东平毕谌为别驾。张邈之叛也,邈劫谌母弟妻子;公谢遣之,曰: D.丞相掾和洽主张,施行教化应秉持中庸之道,如此方能长久,若一概而论,必然会
“卿老母在彼,可去。”谌顿首无二心,公嘉之,为之流涕。既出,遂亡归。及(吕)布破, 导致出现弊病。曹操对此十分认同。
谌生得,众为谌惧,公曰:“夫人孝于其亲者,岂不亦忠于君乎!吾所求也。”以为鲁相。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建安)四年春二月,公还至昌邑。张杨将杨丑杀杨,眭固又杀丑,以其众属袁绍,屯 (1)众为谌惧,公曰:“夫人孝于其亲者,岂不亦忠于君乎!吾所求也。”
射犬。夏四月,进军临河,使史涣、曹仁渡河击之。固使杨故长史薛洪、河内太守缪尚留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守,自将兵北迎绍求救,与涣、仁相遇犬城。交战,大破之,斩固。公遂济河,围射犬。 (2)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则齐桓其何以霸世!
洪、尚率众降,封为列侯,还军敖仓。以魏种为河内太守,属以河北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公举种孝廉。兖州叛,公曰:“唯魏种且不弃孤也。”及闻种走,公怒曰:“种不
高一语文试卷 共 4 页 第 3 页
{#{QQABZQSEggggABIAAQhCUQHiCgEQkAAAAAoGQBAIMAAAAANABCA=}#}
14、《短歌行》中“山不厌高,海不厌深”表现了曹操纳才的胸怀和气度,这一点在材料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中是如何体现的?(3分)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郭沫若在《天上的街市》中,将繁星满天的
夜空,想象为点着街灯的街市,表达了诗人对自由和美好的向往。
(二)古代诗歌阅读 (本题共 2 小题,9 分) 如果想要走进“天上的街市”,探索更遥远的深空,①_____________。如今,作为航
阅读下面的这首唐诗,完成 15——16题。 天领域后起之秀的中国,迎来了“天宫”空间站。虽说“天宫”空间站比国际空间站晚了
白帝 几十年,②_____________。在空间站的建设中,我国可以汲取前人的成功经验,并规避
杜甫 风险,同时又可以运用当下最先进的技术,这对我国占领世界科技制高点无疑是关键性的
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 一步。
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 让我们来畅想一下未来的美好图景:浩瀚的太空中,远远地望去,“天宫”空间站就
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 像是一个人类建在星辰大海中的小岛,在这个“小岛”上,有着郭沫若笔下繁星闪耀的“天
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 上的街市”……
(注)此诗写于诗人寓居夔州期间。 18、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 每处不超过 12 个字。(4分)
A.首联照应题目,写白帝城云雨翻腾的景象:云气从城门涌出,大雨倾盆而下。 19、文中画框线处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B.颔联对句工巧,写出黑云压城大雨将至的昏暗沉寂气氛,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
C.诗歌前两联以风雨起兴,为后两联展现凄凉萧索、满目疮痍的社会面貌做铺垫。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 3小题 6 分)
D.尾联以孤苦无依的寡妇被搜刮尽净、哀愁恸哭的悲剧形象,控诉黑暗的社会现实。 20、对下列划线字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16、诗歌的颈联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6分) A.鼓瑟吹笙(弹奏) 但为君故(但是)
B.云青青兮欲雨(黑沉沉的) 却坐促弦弦转急(表转折)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12分) C.弦弦掩抑声声思(深长的情思) 烽火扬州路(道路)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2 分) D.潦倒新停浊酒杯(刚刚) 惟觉时之枕席(醒)
(1)《虞美人》中:“ , ”两句写词人夜晚在春 21、白居易《琵琶行》中有很多描写音乐的名句,例如“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
风里、月光下深切怀念故国的情景,伤悲之情溢于言表。 白”,请你简要赏析此句。(2分)
(2)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由现实过渡到梦境的句子是: 22、曹操《短歌行》“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两句是如何抒情的,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
“ , 。 ” 感?(2分)
(3)《归园田居》(其一)中“ , ”两句使用叠
字,增添了乡村远景的平静安详之感。 四 作文 (60 分)
(4)酒是诗歌中的重要意象,也是诗人生活的一部分。李清照用“ ”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声声慢》)来抵挡“晚来风急”;苏东坡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感慨“人生如梦”, 有一种人格像“牛油果”,当你不断往下挖时,会发现一颗坚硬的内核。牛油果型人
举起酒杯,“ ”,以此祭月;白居易主客作别,“ ” 格的人坚守自我,不管外界如何风雨飘摇,也影响不了他们坚定的内心。
(《琵琶行》),有酒无歌成为憾事;杜甫潦倒困苦,两鬓斑白,“ ”(《登 在继往开来的新时代,对于想拥有高质量青春的高中生来说,应该以怎样的态度来对
高》),怎能不令人唏嘘感慨? 待自我?请结合材料内容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5)古人认为猿猴极具有灵性。猿类的叫声,常被诗人在诗中借用,抒发作者悲伤的情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
感,比如唐人诗句:“ ”又或是“ 。” 信息;不少于 800 字。
三 语言文字运用 (14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 2小题 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19题
高一语文试卷 共 4 页 第 4 页
{#{QQABZQSEggggABIAAQhCUQHiCgEQkAAAAAoGQBAIMAAAAANABC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