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1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达标训练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1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达标训练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1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09-23 11:17: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1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达标训练题含答案
人教版第1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一、选择题。
1、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①食品包装中充氮气以防腐; ②氧气用于气焊、气割;
③用铁锅烧菜做饭; ④稀有气体制成电光源,如霓虹灯等;
⑤用铜丝等作电线;⑥天然气能燃烧,用来作燃料
A.②④⑥ B.①②⑥ C.③④⑤ D.①⑤⑥
2、厨房中几种物质正在谈论着,你认为它们的叙述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A.玻璃杯:我被摔碎了 B.煤气:我燃烧了
C.菜刀:我生锈了 D.食物:我腐烂了
3、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可燃性 B.状态 C.气味 D.硬度
4、2020年在居家抗疫中,可用浓度75%的酒精灭活新型冠状病毒,下列有关酒精的事例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酒精燃烧 B.葡萄酿酒 C.酒精挥发 D.酒精杀菌
5、下表列举了法拉第《蜡烛的故事》中涉及的部分问题及对问题的回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  )
选项 问题 对问题的回答
A 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主要成分是石蜡蒸气
B 火焰为什么向上 热气流上升,形成对流
C 火焰明亮的原因是什么 与火焰中的碳颗粒有关,碳颗粒会影响火焰明亮程度
D 火焰不同部位温度高低如何比较 用一张纸在火焰中心一掠,观察纸张的变色情况
6、通过实验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 )
A.人体吸入的气体全部都是氧气
B.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水蒸气
C.人体呼出的气体不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得更旺
D.人体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7、在实验室中某同学把澄清石灰水滴加至盛有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振荡。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哪一重要环节(  )
A.提出假设 B.进行实验 C.收集证据 D.得出结论
8、用量筒量取液体时,某同学操作如下:量筒放平稳,面对刻度,仰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 。倾倒出一部分液体,又俯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 。这位同学取出液体的体积( )
A.等于 B.大于 C.小于 D.无法判断
9、下列各种物质的用途中,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
A.氧气用于供给呼吸 B.氮气用作食品袋内的保护气
C.二氧化碳用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D.氯化钠用来消除公路上的积雪
10、下列发生在家庭生活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钢丝球刷碗 B.酵母粉发酵
C.鲜牛奶变质 D.洁厕精除垢
11、“安全是天!”2019年2月起昆山市教育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学校实验实训室安全整治行动,全力维护校园安全稳定。下列有关化学实验室安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利用宣传栏、校园网、微信公众号等媒介,积极宣讲实验室安全常识
B.建立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对进入实验室的师生必须进行安全技能和操作规范培训
C.全面培养师生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师生防范自救能力
D.化学实验存在安全隐患,初三学生只能做3﹣4个化学基础实验
12、如图,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保持装置内温度不变,将导管的末端深入装有水的烧杯中。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烧杯内导管处的现象(画圈部分)是( )
A、A B、B C、C D、D
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②煤的气化、焦化、液化都是化学变化
③一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变红④可燃物接触氧气或空气则会燃烧⑤干冰和冰是不同种物质
A.①②⑤ B.①②③ C.①③⑤ D.③④⑤
14、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证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较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等量澄的清石灰水明显浑浊
B判断呼出气体含有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收
C证明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较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上结下水珠
D证明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较少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木条燃烧更旺
15、取 水,最合适的仪器是( )
A.天平 B. 的量筒
C. 的量筒 D. 的量筒
16、蜡烛燃烧与石蜡熔化最本质的区别是(  )
A.一个发光,一个不发光
B.一个由固体变成气体,一个由固体变成液体
C.一个放热,一个吸热
D.一个有新物质生成,一个无新物质生成
二、填空题。
17、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体现物质的性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在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以后,请你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会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的火焰分为三层,由外到内分别是:
   、   、   。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上(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在   处(填字母)的火柴梗的最先变黑。
结论:蜡烛火焰的   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到烧杯内壁有   产生;把内壁附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到   ;结论蜡烛燃烧生成了   和   。
(4)熄灭后:有白烟产生,白烟的成分是   ,点燃白烟后蜡烛   。
19、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基本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我能写出化学仪器名称。
写出①②③的名称:
① ;② ;③ 。
(2)我能写出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①实验室里熄灭酒精灯火焰时,应该用 盖灭;
②在实验室有些玻璃仪器是不能被加热的,如 (举一例);
③在实验室里取用药品要一般要取最少量,如液体为 ;
④在实验室里倾倒液体药品时,应使标签对着手心,否则可能导致 。
(3)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量取8 mL水,应选用 mL的量筒和 ,若俯视读数,则实际量取水的体积为 8 mL。
②加热烧杯里的液体时,应在烧杯的下方垫放 。
③将玻璃管插入橡皮管内时,先将玻璃管的一端 然后稍稍用力转动插入。
20、小明同学做了“给液体加热”的实验后,发现试管底部有裂纹,请你帮助小明分析导致试管有裂纹的可能原因(答出两点即可,试管本身质量问题不考虑):
   ;   。
21、已知胆矾:①是一种蓝色固体;②易被研碎;③能溶于水;④其溶液能与氢氧化钠反应;⑤在胆矾溶液中插入铁丝,会有红色的铜生成。试指出:
属于胆矾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因为此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就能表现出来;属于胆矾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因为此性质________________才能表现出来。
22、请你仔细观察蜡烛及其燃烧实验,思考后填写以下空白:
(1)由图1可知,若将一干燥洁净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你会发现:
  ,将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蘸有澄清的石灰水烧杯,你又会发现  ,由以上推测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据上述实验,说明蜡烛中一定含有   、   两种元素。
(2)由图2可知,当你将燃着的蜡烛吹灭时,会发现蜡烛刚熄灭时有   (现象)产生,这时如果你立刻用火柴去点刚熄灭时蜡烛上方生成物,蜡烛会被点着,说明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会同时发生    。
三、实验题。
23、某未知物质A贮存在煤油中(如图所示)。小明为了研究这种物质,进行了实验并记录如下: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结论
观察 A沉于试剂瓶底部 密度比煤油的大
取出A用小刀切割 易切开,断面呈银白色光泽 硬度小、银白色
放置片刻 银白色变为灰暗 可能与空气中的气体反应
(1)写出A物质的物理性质______ 。
(2)写出A物质的化学性质______ 。
四、科学探究题。
24、对蜡烛及其燃烧条件的探究。
实验方法和步骤 观察物质现象 结论和解释
观察蜡烛的制作材料 烛芯:棉线 外壳:石蜡 由棉线和石蜡组成
点燃前 (1)观察色态味 红白等色圆柱状固体有轻微气味 颜色:红色。状态:______体
(2)用小刀切下一块放入水中 易切、浮在水面上, 密度:______硬度:______溶解性:______溶于水
点燃蜡烛 (3)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火焰 火焰分三层,外焰最明亮,内焰最暗,产生黑烟 石蜡有______性,黑烟是没有燃烧的碳单质
(4)取一根火柴,迅速平放在火焰中1~2秒后取出 在火焰______部位最先变黑,第二层次之,最里层最慢 ______焰温度最高,加热用______焰
(5)用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片刻,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烧杯内壁出现______,石灰水变______ 蜡烛燃烧生成______和______。
(6)观察状态 蜡烛固体变成液体 蜡烛燃烧是_____(物理、化学)变化,过程中有蜡烛熔化_____(物理、化学)变化
熄灭蜡烛 (7)将蜡烛熄灭并观察 有______产生 白烟有______性,白烟是石蜡的固体小颗粒
用火柴点燃白烟 ______燃烧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1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达标训练题含答案
人教版第1单元 走进化学世界
一、选择题。
1、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①食品包装中充氮气以防腐; ②氧气用于气焊、气割;
③用铁锅烧菜做饭; ④稀有气体制成电光源,如霓虹灯等;
⑤用铜丝等作电线;⑥天然气能燃烧,用来作燃料
A.②④⑥ B.①②⑥ C.③④⑤ D.①⑤⑥
【答案】B
2、厨房中几种物质正在谈论着,你认为它们的叙述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A.玻璃杯:我被摔碎了 B.煤气:我燃烧了
C.菜刀:我生锈了 D.食物:我腐烂了
【答案】A 
3、物质的下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可燃性 B.状态 C.气味 D.硬度
【答案】A 
4、2020年在居家抗疫中,可用浓度75%的酒精灭活新型冠状病毒,下列有关酒精的事例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酒精燃烧 B.葡萄酿酒 C.酒精挥发 D.酒精杀菌
【答案】C
5、下表列举了法拉第《蜡烛的故事》中涉及的部分问题及对问题的回答,其中“对问题的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  )
选项 问题 对问题的回答
A 吹灭蜡烛时产生的白烟是什么 主要成分是石蜡蒸气
B 火焰为什么向上 热气流上升,形成对流
C 火焰明亮的原因是什么 与火焰中的碳颗粒有关,碳颗粒会影响火焰明亮程度
D 火焰不同部位温度高低如何比较 用一张纸在火焰中心一掠,观察纸张的变色情况
【答案】D 
6、通过实验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 )
A.人体吸入的气体全部都是氧气
B.人体呼出的气体中含有较多的水蒸气
C.人体呼出的气体不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得更旺
D.人体呼出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答案】A
7、在实验室中某同学把澄清石灰水滴加至盛有人体呼出气体的集气瓶中振荡。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哪一重要环节(  )
A.提出假设 B.进行实验 C.收集证据 D.得出结论
【答案】B
8、用量筒量取液体时,某同学操作如下:量筒放平稳,面对刻度,仰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 。倾倒出一部分液体,又俯视液体凹液面最低处,读数为 。这位同学取出液体的体积( )
A.等于 B.大于 C.小于 D.无法判断
【答案】B
9、下列各种物质的用途中,利用了其物理性质的是(  )
A.氧气用于供给呼吸 B.氮气用作食品袋内的保护气
C.二氧化碳用于植物的光合作用 D.氯化钠用来消除公路上的积雪
【答案】D
10、下列发生在家庭生活中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钢丝球刷碗 B.酵母粉发酵
C.鲜牛奶变质 D.洁厕精除垢
【答案】A
11、“安全是天!”2019年2月起昆山市教育局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学校实验实训室安全整治行动,全力维护校园安全稳定。下列有关化学实验室安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利用宣传栏、校园网、微信公众号等媒介,积极宣讲实验室安全常识
B.建立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对进入实验室的师生必须进行安全技能和操作规范培训
C.全面培养师生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师生防范自救能力
D.化学实验存在安全隐患,初三学生只能做3﹣4个化学基础实验
【答案】D
12、如图,为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保持装置内温度不变,将导管的末端深入装有水的烧杯中。若装置的气密性良好,烧杯内导管处的现象(画圈部分)是( )
A、A B、B C、C D、D
【答案】A
1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②煤的气化、焦化、液化都是化学变化
③一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变红④可燃物接触氧气或空气则会燃烧⑤干冰和冰是不同种物质
A.①②⑤ B.①②③ C.①③⑤ D.③④⑤
【答案】A
14、在“人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什么不同”的探究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证明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较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等量澄的清石灰水明显浑浊
B判断呼出气体含有氮气的依据是:空气中含有氮气,而氮气不为人体吸收
C证明呼出气体中水蒸气含量较多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在玻璃上结下水珠
D证明呼出气体中氧气含量较少的证据是:呼出的气体使木条燃烧更旺
【答案】D
15、取 水,最合适的仪器是( )
A.天平 B. 的量筒
C. 的量筒 D. 的量筒
【答案】D
16、蜡烛燃烧与石蜡熔化最本质的区别是(  )
A.一个发光,一个不发光
B.一个由固体变成气体,一个由固体变成液体
C.一个放热,一个吸热
D.一个有新物质生成,一个无新物质生成
【答案】D
二、填空题。
17、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体现物质的性质。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本质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有无新物质生成 是否需要发生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
18、在对蜡烛及其燃烧进行了探究以后,请你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入水中,蜡烛会   。结论:石蜡的密度比水   。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的火焰分为三层,由外到内分别是:
   、   、   。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上(如图),约1S后取出,可以看到在   处(填字母)的火柴梗的最先变黑。
结论:蜡烛火焰的   温度最高。
(3)检验产物:用干冷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到烧杯内壁有   产生;把内壁附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观察到   ;结论蜡烛燃烧生成了   和   。
(4)熄灭后:有白烟产生,白烟的成分是   ,点燃白烟后蜡烛   。
【答案】(1)浮在水面上;小
(2)外焰;内焰;焰心;a;外焰
(3)水珠;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水
(4)石蜡蒸汽;复燃
19、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基本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我能写出化学仪器名称。
写出①②③的名称:
① ;② ;③ 。
(2)我能写出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①实验室里熄灭酒精灯火焰时,应该用 盖灭;
②在实验室有些玻璃仪器是不能被加热的,如 (举一例);
③在实验室里取用药品要一般要取最少量,如液体为 ;
④在实验室里倾倒液体药品时,应使标签对着手心,否则可能导致 。
(3)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前提,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量取8 mL水,应选用 mL的量筒和 ,若俯视读数,则实际量取水的体积为 8 mL。
②加热烧杯里的液体时,应在烧杯的下方垫放 。
③将玻璃管插入橡皮管内时,先将玻璃管的一端 然后稍稍用力转动插入。
【答案】(1)烧杯;锥形瓶;酒精灯;
(2)灯帽;量筒; 1-2mL;残液腐蚀标签;
(3)10mL;胶头滴管;小于;石棉网;润湿。
20、小明同学做了“给液体加热”的实验后,发现试管底部有裂纹,请你帮助小明分析导致试管有裂纹的可能原因(答出两点即可,试管本身质量问题不考虑):
   ;   。
【答案】试管外壁有水;试管没有冷却就冲洗
21、已知胆矾:①是一种蓝色固体;②易被研碎;③能溶于水;④其溶液能与氢氧化钠反应;⑤在胆矾溶液中插入铁丝,会有红色的铜生成。试指出:
属于胆矾物理性质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因为此性质____________________就能表现出来;属于胆矾化学性质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因为此性质________________才能表现出来。
【答案】①②③ 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 ④⑤ 在化学变化中
22、请你仔细观察蜡烛及其燃烧实验,思考后填写以下空白:
(1)由图1可知,若将一干燥洁净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你会发现:
  ,将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蘸有澄清的石灰水烧杯,你又会发现  ,由以上推测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据上述实验,说明蜡烛中一定含有   、   两种元素。
(2)由图2可知,当你将燃着的蜡烛吹灭时,会发现蜡烛刚熄灭时有   (现象)产生,这时如果你立刻用火柴去点刚熄灭时蜡烛上方生成物,蜡烛会被点着,说明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会同时发生    。
【答案】(1)烧杯内部有水雾(或水珠);出现烧杯内壁变的模糊(或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碳(C);氢(H)
(2)白烟;物理变化
三、实验题。
23、某未知物质A贮存在煤油中(如图所示)。小明为了研究这种物质,进行了实验并记录如下:
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结论
观察 A沉于试剂瓶底部 密度比煤油的大
取出A用小刀切割 易切开,断面呈银白色光泽 硬度小、银白色
放置片刻 银白色变为灰暗 可能与空气中的气体反应
(1)写出A物质的物理性质______ 。
(2)写出A物质的化学性质______ 。
【答案】密度比煤油大、银白色、硬度小 可能与空气中的气体反应
四、科学探究题。
24、对蜡烛及其燃烧条件的探究。
实验方法和步骤 观察物质现象 结论和解释
观察蜡烛的制作材料 烛芯:棉线 外壳:石蜡 由棉线和石蜡组成
点燃前 (1)观察色态味 红白等色圆柱状固体有轻微气味 颜色:红色。状态:______体
(2)用小刀切下一块放入水中 易切、浮在水面上, 密度:______硬度:______溶解性:______溶于水
点燃蜡烛 (3)点燃蜡烛,观察蜡烛火焰 火焰分三层,外焰最明亮,内焰最暗,产生黑烟 石蜡有______性,黑烟是没有燃烧的碳单质
(4)取一根火柴,迅速平放在火焰中1~2秒后取出 在火焰______部位最先变黑,第二层次之,最里层最慢 ______焰温度最高,加热用______焰
(5)用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片刻,取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入澄清石灰水,振荡 烧杯内壁出现______,石灰水变______ 蜡烛燃烧生成______和______。
(6)观察状态 蜡烛固体变成液体 蜡烛燃烧是_____(物理、化学)变化,过程中有蜡烛熔化_____(物理、化学)变化
熄灭蜡烛 (7)将蜡烛熄灭并观察 有______产生 白烟有______性,白烟是石蜡的固体小颗粒
用火柴点燃白烟 ______燃烧
【答案】(1)固 (2)小于水 较小 不
(3)可燃 (4)最外层 外 外
(5)水雾 浑浊 水 二氧化碳
(6)化学 物理 白烟 可燃 白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