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银屏之歌—— 《日出》教学设计+课件 (共1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银屏之歌—— 《日出》教学设计+课件 (共1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3-09-23 11:11:55

文档简介

(共14张PPT)
《日出》
初中音乐
七年级下册
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曲子叫《日出》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欣赏这一片日出。听完描述一下你脑中的画面
新课
这段音乐是交响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开始的段落,标题为“日出”。
在管风琴低沉的持续音上,小号奏出庄严的号角音调,接着定音鼓的敲击把音乐向前推进,高潮由乐队全奏,音乐壮丽而神圣。音乐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分半钟左右,其展现的强大气势和艺术表现力却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新课
理查·施特劳斯是近代德国杰出的作曲家及指挥家。他于1864年生于慕尼黑,其父是宫廷乐队的圆号手,五岁开始作曲,十岁前就写了《节日进行曲》和《木管小夜曲》。后入慕尼黑大学学习,中途辍学,去曼宁根乐队担任著名指挥家比罗的副指挥,后任正指挥。在乐队里,他受第二小提琴手、音乐哲学家里特的影响,要求“以李斯特、柏辽兹及瓦格纳的作品为榜样来表达音乐”。从此,专注于交响诗的写作,作有《唐璜》、《堂·吉诃德》、《死与变形》、《英雄生涯》以及《家庭交响曲》等九部交响诗及其他管弦乐曲。
新课
1900年后专心于歌剧创作,写了《莎乐美》、《埃列克特拉》、《玫瑰骑士》等十四部歌剧。他的创作以色彩艳丽、形象生动、手法新颖而著称。他还是世界上最卓越的歌剧和交响乐指挥之一,先后担任过慕尼黑歌剧院、柏林爱乐乐团、柏林皇家歌剧院、维也纳歌剧院等著名音乐团体的指挥,并且是瓦格纳作品的权威注释者。
交响诗(symphonic poem),一种单乐章的标题交响音乐,脱胎于19世纪(1850年)的音乐会序曲,强调诗意和哲理的表现。交响诗的形式不拘一格,常根据奏鸣曲式的原则自由发挥,是按照文学、绘画、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等构思作成的大型管弦乐曲。
交响诗创始于十九世纪中叶,创始者是匈牙利"钢琴之王“李斯特。它是李斯特的主要体裁之一。通常多采用单乐章的曲式,结构较自由。音诗、音画、交响童话等,这些也是与交响诗相类似的音乐体裁。
新课
分段欣赏:引子
新课
分段欣赏:第一部分
管风琴低沉的音响,表现黎明前的黑暗
新课
分段欣赏:第二部分
小号由弱渐强,表现东方出现的一丝曙光。A铜管乐队渐强的声音,与定音鼓的敲击,展现了一轮红日喷薄而出的气势,和由阳光所带来的勃勃生机。
新课
分段欣赏:结尾
音乐进入最高潮,然后结束
新课
定音鼓,是打击乐器的一种。由鼓面和鼓桶,以及鼓槌组成。定音鼓是管乐队或交响乐队中的基石。定音鼓通常以两个以上为一组,演奏时使用两支前头包着毛毡的木制鼓棒,常用基本奏法有单奏及滚奏。
定音鼓在当今最主要的用途是被使用于交响乐团中属于打击乐的部分,这个角色的任务是在演奏时将曲子带入高潮并将音乐的趣味性带入曲中。定音鼓通常是用来强调一首曲子的节奏构造,而一般的曲子编制上较常使用两个或四个定音鼓的演奏方式。
新课
管风琴(pipe organ),属于气鸣式键盘乐器,流传于欧洲的历史悠久的大型键盘乐器,距今已有2200余年的历史,且从未中断过,是风琴的一种。管风琴音量洪大,气势雄伟,音色优美、庄重,并有多样化对比、能模仿管弦乐器效果,能演奏丰富的和声。
新课
分析乐曲中定音鼓所表现的形象、管风琴所代表的形象、以及单件乐器的独奏和乐队合奏的不同效果。
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走进今天所学的乐曲,感受到了乐曲的音乐艺术美感。音乐的语言真的很奇妙,它丰富,形象而生动,让我们能进入它所描绘的世界里,去感受无法用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在课后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音乐类型进行更多地学习,感受音乐带给我们的乐趣。《日出》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欣赏管弦乐合奏《日出》,了解《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2.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想象音乐所表现的情景,体验乐曲的音乐艺术美感。
教学重难点
1.欣赏管弦乐合奏《日出》,了解《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2.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想象音乐所表现的情景,体验乐曲的音乐艺术美感。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曲子叫《日出》,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欣赏这一片日出。听完描述一下你脑中的画面。
欣赏《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选曲《日出》。
【设计意图】启发学生“聆听音乐,发挥想象”。这首乐曲富于描写性,让学生在聆听音乐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倾听之后谈谈自己所想象的“画面”,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新课
1.简介
这段音乐是交响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开始的段落,标题为“日出”。在管风琴低沉的持续音上,小号奏出庄严的号角音调,接着定音鼓的敲击把音乐向前推进,高潮由乐队全奏,音乐壮丽而神圣。音乐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分半钟左右,其展现的强大气势和艺术表现力却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介绍,使同学们产生浓厚兴趣。
2.介绍作者
理查·施特劳斯是近代德国杰出的作曲家及指挥家。他于1864年生于慕尼黑,其父是宫廷乐队的圆号手,五岁开始作曲,十岁前就写了《节日进行曲》和《木管小夜曲》。后入慕尼黑大学学习,中途辍学,去曼宁根乐队担任著名指挥家比罗的副指挥,后任正指挥。在乐队里,他受第二小提琴手、音乐哲学家里特的影响,要求“以李斯特、柏辽兹及瓦格纳的作品为榜样来表达音乐”。从此,专注于交响诗的写作,作有《唐璜》、《堂·吉诃德》、《死与变形》、《英雄生涯》以及《家庭交响曲》等九部交响诗及其他管弦乐曲。
1900年后专心于歌剧创作,写了《莎乐美》、《埃列克特拉》、《玫瑰骑士》等十四部歌剧。他的创作以色彩艳丽、形象生动、手法新颖而著称。他还是世界上最卓越的歌剧和交响乐指挥之一,先后担任过慕尼黑歌剧院、柏林爱乐乐团、柏林皇家歌剧院、维也纳歌剧院等著名音乐团体的指挥,并且是瓦格纳作品的权威注释者。
【设计意图】介绍作者,使学生了解音乐知识,为乐曲学习做铺垫。
3.交响诗
交响诗(symphonic poem),一种单乐章的标题交响音乐,脱胎于19世纪(1850年)的音乐会序曲,强调诗意和哲理的表现。交响诗的形式不拘一格,常根据奏鸣曲式的原则自由发挥,是按照文学、绘画、历史故事和民间传说等构思作成的大型管弦乐曲。
交响诗创始于十九世纪中叶,创始者是匈牙利"钢琴之王“李斯特。它是李斯特的主要体裁之一。通常多采用单乐章的曲式,结构较自由。音诗、音画、交响童话等,这些也是与交响诗相类似的音乐体裁。
【设计意图】介绍交响诗,使学生了解音乐知识。
4.分段欣赏
引子
第一部分
管风琴低沉的音响,表现黎明前的黑暗。
(3)第二部分
小号由弱渐强,表现东方出现的一丝曙光。A铜管乐队渐强的声音,与定音鼓的敲击,展现了一轮红日喷薄而出的气势,和由阳光所带来的勃勃生机。
(4)结尾
音乐进入最高潮,然后结束。
【设计意图】分段欣赏,逐步引导学生对音乐结构及特点进行梳理。
5.介绍定音鼓、管风琴
定音鼓,是打击乐器的一种。由鼓面和鼓桶,以及鼓槌组成。定音鼓是管乐队或交响乐队中的基石。定音鼓通常以两个以上为一组,演奏时使用两支前头包着毛毡的木制鼓棒,常用基本奏法有单奏及滚奏。
定音鼓在当今最主要的用途是被使用于交响乐团中属于打击乐的部分,这个角色的任务是在演奏时将曲子带入高潮并将音乐的趣味性带入曲中。定音鼓通常是用来强调一首曲子的节奏构造,而一般的曲子编制上较常使用两个或四个定音鼓的演奏方式。
管风琴(pipe organ),属于气鸣式键盘乐器,流传于欧洲的历史悠久的大型键盘乐器,距今已有2200余年的历史,且从未中断过,是风琴的一种。管风琴音量洪大,气势雄伟,音色优美、庄重,并有多样化对比、能模仿管弦乐器效果,能演奏丰富的和声。
小组讨论:分析乐曲中定音鼓所表现的形象、管风琴所代表的形象、以及单件乐器的独奏和乐队合奏的不同效果。
【设计意图】进行知识介绍,并通过小组讨论,加强课堂中互动交流,奠定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
三、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走进今天所学的乐曲,感受到了乐曲的音乐艺术美感。音乐的语言真的很奇妙,它丰富,形象而生动,让我们能进入它所描绘的世界里,去感受无法用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在课后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音乐类型进行更多地学习,感受音乐带给我们的乐趣。
【设计意图】通过对本课内容简单总结,让学生感知音乐的美好。理查德·施特劳斯作品
1900年以前创作了大量交响诗。他的交响诗从内容上看分为哲理性交响诗和叙事性交响诗两类,前者以《死与净化》(Tod und Verklaerung)和根据尼采的著作写成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Also sprach Zarathustra)最为有名,后者以《唐璜》(Don Juan)和《唐吉诃德》(Don Quixote)最为有名。
1900年后他将主要的创作精力放在了歌剧上。前两部歌剧《贡特拉姆》(Guntram)和《火荒》(Feuersnot)有明显的瓦格纳的影子,尚未形成自己的风格。第三部歌剧《莎乐美》(Salome)因在故事情节上骇人听闻,而引起争议,但仍取得巨大的成功,当时的德国皇帝在接见施特劳斯时对他说:创作这样的歌剧对他没有好处,施特劳斯回答:至少他用创作这部歌剧的收入买了一栋乡间别墅。第四部歌剧《埃莱克特拉》(Elektra)则在音乐上骇人听闻,而再次引起争议。第五部歌剧《玫瑰骑士》(Der Rosenkavalier)音乐优美动人,但是在音乐品论界引起不小的争论,有评论家称施特劳斯摆脱了恶作剧的作风,回归到正常的音乐中;又有品论家指责施特劳斯才智耗尽,只能靠优美旋律来吸引听众,全然丧失了以前的创新精神。随后的歌剧创作,施特劳斯继续《玫瑰骑士》的成功经验。其后理查德·施特劳斯创作几部使用古希腊神话题材抒写20世纪现代人情感的歌剧,包括《阿里阿德涅在纳索斯岛》(Ariadne auf Naxos)、《埃及的海伦》(Die Aegyptische Helena)、《达芙妮》(Daphne)、《达奈的爱情》(Die Liebe der Danae)和最后一部歌剧《随想曲》(Capriccio,1942)。
1944年至1945年创作为23件独奏弦乐器的《变形》,据战后理查德·施特劳斯说,是有感于德国各地的歌剧院遭到战争破坏,特别是在得知魏玛的歌德故居和德累斯顿国家歌剧院毁于战火(后者毁于德累斯顿轰炸)之后,精神一度错乱,事后回忆那段时间而获得灵感写作的。1947年至1948年写出最后的杰作,女高音和管弦乐的《最后四首歌》。理查德·施特劳斯主要作品
交响诗
马克白 Macbeth(1888/90)
唐璜 Don Juan(1889)
死与净化 Tod und Verklärung(1891)
蒂尔恶作剧 Till Eulenspiegels lustige Streiche(1895)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 Also sprach Zarathustra(1896)
唐吉诃德 Don Quixote(1898)
英雄的生涯 Ein Heldenleben(1899)
家庭交响曲 Symphonia domestica(1904)
阿尔卑斯交响曲 Eine Alpensinfonie(1915)
其他管弦乐作品
d小调滑稽曲,钢琴和乐队(1890)
两首钢琴协奏曲
日本节日音乐
两首法国号协奏曲
D大调为双簧管与小管弦乐团的协奏曲(即《变形曲》)(1945)
单簧管与低音管的双协奏曲
节日音乐,军乐曲,组曲
"玫瑰骑士"的电影配乐(1925)
其他器乐作品
降E大调小提琴奏鸣曲,Op.18
贡特拉姆 Guntram(1894)
火荒 Feuersnot(1901)
莎乐美 Salome(1905)
埃莱克特拉 Elektra(1909)
玫瑰骑士 Der Rosenkavalier(1911)
阿里阿德涅在纳索斯岛 Ariadne auf Naxos(1912/16)
没有影子的女人 Die Frau ohne Schatten(1919)
间奏曲 Intermezzo(1924)
埃及的海伦 Die ägyptische Helena(1933)
阿拉贝拉 Arabella(1933)
沉默的女人 Die schweigsame Frau(1935)
和平之日 Friedenstag(1938)
达芙妮 Daphne(1938)
达奈的爱情 Die Liebe der Danae(1940)
首演 Urauffuhrung(1952)
随想曲 Capriccio(1942)
歌曲
最后四首歌 Vier Letzte Lieder(1948)
春天 Fruehling(Hesse)
九月 September(Hesse)
入睡 Beim Schlafengehen(Hesse)
薄暮时分 Im Abendrot(Eichendorf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