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大单元教学 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大单元教学 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3 17:06: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学议论思辨之美,
展少年自强风采
——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
部编版初中语文
大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1.单元名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2.单元主题:学议论思辨之美,展少年自强风采
3.单元内容:本单元所选的都是议论性文章,共有4篇课文——《敬业与乐业》《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一封信》《论教养》《精神的三间小屋》。这些文章或谈人生、或议社会、或论教养,闪烁着思想的光芒。作者在阐述观点时,有时直接阐释道理,有时运用材料进行论证,论证严密,说服力强。阅读这类文章,可以深化我们对社会、人生的认识,提高理性思辨能力。本单元教学设计重点处理《敬业与乐业》和《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一封信》这两课,其他文章作为群文阅读课。写作方面,我们采用以读促写的方式呈现。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二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四学段(7~9年级)的课程目标,在“阅读与鉴赏”中要求引导学生“阅读简单的议论文,能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在“表达与交流”中要求学生“自信、负责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写简单的议论性文章,做到观点明确,有理有据”
在课程内容中,本单元的课文契合“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中“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要求,其第四课段(7~9年级)旨在引导学生“阅读关于生活感悟、生活哲理方面的优秀作品,学习思考与表达的方法,结合生活经验和阅读材料,阐述自己的感悟和观点”
1.了解议论性文章的特点。
2.把握作者的观点,区分观点和材料。
3.理清论证的思路,学习论证的方法及其作用。(重点)
[单元学习目标]
1.梳理论证思路与结构、论据与观点建立联系的方式,培养严谨的逻辑思维。
2.学习研究如何找寻论点、梳理论证思路的方法,以及如何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令人信服。
[能力目标]
1.以多维的视角看问题,以积极的态度关注和思考社会热点问题,将个人的成长与社会的发展联系起来;
2.对自强精神、奋斗意识产生更深入的看法,重新审视与明确个人努力的目标与价值。
[素养目标]
学议论思辨之美,展少年自强风采
01
03
02
04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
雨果
《精神的三间小屋》
毕淑敏
《敬业与乐业》
梁启超
《论教养》
利哈乔夫
学习资源
01.核心资源
本单元四篇文章
02.刘媛媛
《寒门贵子》
03.樊登
《只有读书能让我们脱离当下困境》
02.白岩松
《年轻人的路在何方》
学习资源
在此之前,学生只是接触过议论性文章,“议论性文章”的提法以及相关知识以单元学习重点的形式出现还是第一次。对此,学生既好奇又有畏难情绪。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清晰而准确地把握议论性文章所阐述的观点以及作者阐述观点的过程和方法,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对社会、人生等的思考,并在此基础上,深化学生对社会、人生的认识,促使他们积极思考,理性表达,提高理性思辨的能力。
学情分析
创设体验情境,设置驱动任务是开展大单元教学的重要手段。《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培养的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中积累、建构并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表现出来的。
大单元教学应创设真实的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进入自主学习的学习过程中,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核心素养。这4篇文章从各个方面引导学生深化对社会、对人生的认识。于是这里设计了以下情境任务:
创设情境体验,设置任务驱动
《周易》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然而国家却在全社会呼吁“双减”。
真理不辨不明,学校将举办以“内卷化究竟是动力竞争还是无效内耗”为主题的辩论赛,请你选定观点,为己方做好辩论赛准备,并呈现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总结陈词。
情境任务
第一课段
范文连读
得阅读之法
第二课段
精读课
学议论思辨之美(4课时)
阅读探究
提升阅读能力
第三课段
主题阅读课
树少年自强风采
拓展阅读,促阅读能力提升
第四课段
唇枪舌剑
展雄辩之光
读写结合,活动育人
学习课段安排
单元导读课(2课时)
1.议论文文体知识讲解
2.初读文章、识记字词,
感知内容,梳理文脉
议论文
[核心任务]
1.了解议论文的特征。
2.梳理四篇议论文的论点、论据、论证方法。
2.析论据
分析四篇议论文的论据,思考论据和观点是怎样建立联系的。
1.明观点
梳理四篇议论文的观点,总结其特点。
3.辨方法
对文章所使用的论证方法进行归类,总结其表达效果。
单元导读课课段任务
学习子任务一:明观点
课文 中心论点 及位置 点题语句 及位置 句式特点 及作用 文章结构
范例:课文1《敬业与乐业》 “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全文第1段最后一句) (1)先要说说有业之必要(2)第一要敬业 (3)第二要乐业 (4)敬业即是责任心,乐业即是趣味。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 短句、陈述句、判断句 (直接、明了地紧扣中心论点) 递进式
课文2
课文3
课文4
总结 议论性文章的论点常出现在文章_________(位置),文中还会出现多个点题、佐证中心论点的议论性语句,反复强调,让观点更明确;表达论点的语句通常比较简短、明确,常以_______(句式)呈现,从论点的呈现方式,我们发现议论性文章的结构常有递进式、并列式、对比式等类型。 学习子任务二:析论据
认真阅读本单元四篇文章,找到文章中的论据,思考论据和观点是怎样建立联系的,可以参考以下句式进行分析:
【参考句式】
________(课文名)__________(论据概述),通过______分析(课文如何建立论据与观点的联系),证明了_______(论据所证明的观点)。
【知识链接与范例】
常用的论据有两种: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议论文≠观点+论据,还需要对论据加以分析,建立论据和观点之间的联系。常用的方法与范例如下:
(1)在展示论据前加以提示性话语:
如《论教养》一文,作者在准备列举一系列关于教养的事例之前,以“比方说,我确信,一个人是不是真正有教养,首先要看他在自己家里、在自己亲属之间的表现,看他和亲人们的关系究竟怎么样。”提示读者,作者将要展示“教养首先体现在家里”这一论点的相关论据。
【知识链接与范例】
(2)在陈述论据后进行阐释和总结:
如《敬业与乐业》举了孔子、百丈禅师的事例,通过“我征引儒门、佛门这两段话,不外证明人人都要有争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地劳作”这句话在事例后进行总结分析,证明了有业之必要的观点。
(3)语言表述紧扣观点中的关键词并反复强调:
如《敬业与乐业》中举了英国人和法国人的事例,通过“所以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这句话,紧扣关键词“敬业”,证明了敬业对于人生的重要性。
【知识链接与范例】
(4)以关联词建立论据与观点的联系:
如《敬业与乐业》引用“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道理论据,随后用“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的条件复句,以关联词“才”,建立了论据与观点之间的关系。
学习子任务三:辨方法
通读本单元四篇文章,找到使用了论证方法的语句,并将其进行归类,通过多个例句,总结归纳各种论证方法的表达效果与作用。每种论证方法至少找到2个例句。
【知识链接与范例】
常用的论证方法及其表达效果:
道理论证:理论权威,思想深刻;
举例论证:真实可靠,充实有力;
比喻论证: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引用论证:引经据典,有说服力;
对比论证:突出强调,印象鲜明
议论文
[核心任务]
针对“内卷化究竟是动力竞争还是无效内耗”为题的辩论赛,以小组为单位,选定观点,查阅资料、采访相关人士,做好辩论赛准备。
2.炼精华
1.做准备
分工合作,查阅资料,展开采访,做好辩论赛准备。
2.写总结
分析材料,总结升华观点,写好评论文章。
唇枪舌剑
展雄辩之光 课段任务
学习任务一:做准备
小组头脑风暴,查阅资料,准备辩论材料。
(1)五人成组,小组成员针对辩题独立思考,分解、分析辩题;
(2)组员开展讨论,畅所欲言,明确论题关键信息、己方中心论点以及与分论点之间的关系;
(3)分工合作,查阅相关资料(见学习资源),采访身边的老师、同学、家长,获取有说服力的论据;
学习任务一:做准备
(4)组织并完善论点与论据,注意思考反方可能会以哪些论点、论据进行辩论,该如何驳倒这些观点;
(5)根据组员特点进行角色分工,选出领队、一辩、二辩、三辩、四辩;
(6)准备阶段具体分工:领队组织团队分析辩题并主持采访工作;一辩查找并分类整理支持己方立场的有力材料;二辩与三辩分析对方观点及可能采用的论据,思考并整理应对方案;四辩组织团队开展讨论,梳理论证思路,总结己方观点与论据,为下一步写总结陈词做准备。
学习任务二:写总结
【知识链接】
总结陈词:
是一种议论性文章,一般用于辩论赛即将结束前的总结性发言。
内容上,应包括己方主要论点、最具说服力的理由等,观点鲜明突出;
语言上,富有气势和感召力,在情感上能引发听众共鸣;结构上,清晰明确,常以总分总式呈现。
给辩论赛撰写一篇总结陈词。
学习任务二:写总结
(3)联系生活实际找论据,力争做到有理有据;
(4)举例不是简单地列举材料,而是要对材料进行分析,说清材料是怎样证明观点的;
(5)写作时根据需要恰当地运用不同的论证方法。
【知识链接】
列举材料,可以对其进行适当的归纳,揭示论据所包含的和论点相一致的道理或共性,实现由论据向论点的过渡;也可以从因果关系的角度对材料进行剖析;还可以从列举事实的反面进行假设(如果没有……那么就……)。
“最有说服力的总结陈词”评价量表
维度 星级 评价标准 综合评价
论点 ☆☆☆☆☆ 论点明确、清晰
☆☆☆ 论点较为明确 ☆ 有论点但是不够明确 论证 ☆☆☆☆☆ 论证思路清晰合理,逻辑严谨;采用的论证方法丰富合理,很好地推进论证,使人信服
☆☆☆ 论证思路合理;使用了一定的论证方法但不够丰富 ☆ 论证思路不合理或不清晰;论证方法单一 论据 ☆☆☆☆☆ 采用丰富且有说服力的论据,同时分析到位,能够很好地证明观点
☆☆☆ 论据材料较丰富;有一定的分析但不够深入 ☆ 有论据材料但不够丰富;缺少分析
唇枪舌剑
展雄辩之光
(课时安排:2课时)
04
议论文
[核心任务]
2.炼精华
1.辩论赛
以“内卷化究竟是动力竞争还是无效内耗”为题,组织年级辩论赛,展示准备成果与辩论能力。
2.做评价
尝试设计并使用评价量表,评出“最佳辩论团队”和“最佳辩手”。
课段任务
以“内卷化究竟是动力竞争还是无效内耗”为题,举行年级辩论赛。
【范例1】
维度 星级 评价标准 综合评价 正方辩论队 反方辩论队
审题立论 ☆☆☆☆☆ 论点明确,表述严谨
☆☆☆ 论点较清晰,表述完整 ☆ 论点不够清晰或表述不完整 论证辩驳 ☆☆☆☆☆ 论证过程逻辑性强;论据丰富、有新意且说服力强;
☆☆☆ 论证过程逻辑性一般;论据较多且有一定的说服力 ☆ 论证过程逻辑性不强;论据不足或论据缺乏说服力 队员配合 ☆☆☆☆☆ 队员配合十分默契,合作协调
☆☆☆ 队员有互相配合的意识,默契度一般 ☆ 队员配合较为生硬,无法互助推动辩论 ☆☆☆ 语言表达清晰;姿态得体 ☆ 语言表达不清晰或仪态较拘束 总体评价及建议
“最佳辩论团队”评价量表
【范例2】
项目 星级 评价标准 综合评价 正方辩论队 反方辩论队 一辩 二辩 三辩 四辩 一辩 二辩 三辩 四辩
论证辩驳 ☆☆☆☆☆ 论证过程逻辑性强,反应敏捷;论据丰富、有新意且说服力强;
☆☆☆ 分析过程逻辑性一般,反应较快;论据较多且有一定的说服力 ☆ 分析过程逻辑性不强;论据不足或论据缺乏说服力 辩论风格 ☆☆☆☆☆ 语言表达流畅且有文采;仪态自信大方,能恰当运用肢体语言增加感染力
☆☆☆ 语言表达清晰;姿态得体 ☆ 语言表达不清晰或仪态较拘束 “最佳辩论团队”评价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