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现代文阅读精选题-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根据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体会人物形象)
玛丽的微笑
玛丽打开门时,发现一个持刀的男人正在恶狠狠地看着自己。玛丽灵机一动,微笑着说:“朋友,你真会开玩笑!是推销菜刀吧?我喜欢,我要一把……”她边说边让男人进屋,接着说:“你很像我过去的一位好心的邻居。看到你真高兴!你要咖啡还是茶?”
男人渐渐腼腆起来。
他有点儿结巴地说:“谢谢,哦,谢谢。”
最后,玛丽买下了那把明晃晃的菜刀。陌生男人拿着钱迟疑了一会儿,真的走了。在转身离去的时候,他说:“小姐,你将改变我的一生。”
1.这个持刀的男人准备( )。
A.推销菜刀 B.抢劫财物
2.第1题的答案可以从文中描写男人神态的短语“ ”看出来。
3.用“____”画出玛丽对持刀男人说的话,从中可以感受到玛丽对他很________。
4.对“小姐,你将改变我的一生”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A.玛丽让男人决定不再做推销菜刀的工作了。
B.玛丽让男人改变了想法,决定以后不再做坏事了。
C.玛丽让男人决定以后要做一个好心的邻居。
5.你认为玛丽是一个怎样的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怎么想就怎么写
1934年暑假,16岁的小杨从广东百候中学来到上海,见到了陶行知先生。陶行知先生问他是怎么到上海的。小杨说:“我先走50里山路,再坐船。海上遭遇台风,人只好用绳子绑在床架上,吐得只剩下一口气。”小杨又说:“我很害怕。桅杆被吹断了,螺旋桨也坏了。船长要大家做好跳海的准备。我连给妈妈的遗书也写好了。”
陶行知先生听着小杨生动的叙述,不住地点头,并对小杨说:“把你们与台风搏斗的经历写出来,我给你出版。”小杨大吃一惊,连连摇头:“我一个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怎么会写书?”
“你回忆一下海上的生活,怎么想就怎么写,话怎么说就怎么记。”小杨受到鼓舞,用记日记的形式开始写作。两周后,他把书稿给陶先生看,陶先生高兴地说:“写得生动,一个字也不用改。你的语文学得不错。”小杨不放心,一定要陶先生帮他改稿。
陶行知先生yǔ zhòng xīn cháng地说:“小孩子的话充满童趣,又是亲身经历,很吸引人。如果我给你改了,会改得老气横秋。我又没去乘船,定会改得miàn mù quán fēi。怎么想就怎么写,这才是好文章!”
小杨的这段经历写成了书.陶行知先生给他取了书名,叫《小先生游记》。
6.看拼音,写词语。
yǔ zhòng xīn cháng( ) miàn mù quán fēi( )
7.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直接引语”。
陶行知先生问他是怎么到上海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给下面的句子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我一个初中二年级的学生怎么会写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文章第四自然段中的“会改得老气横秋”,是指会改得( )
A.同原来的意思不一样了。 B.没有童趣,没有朝气。 C.读着会让人生气。
10.“话怎么说就怎么记”,小杨把第一自然段中对陶行知说的写成了文章,这是怎样的文章?请你做出简单的评价(写出两点即可)。
a.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小杨写书的事对你的写作有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类文阅读。
春潮(节选)
冯德英
北方的二月,春天在进攻,冬天在撤退。
山的背阴处虽然还寒气凛凛,可是寒冷的威力已在衰竭。朝阳处雪已(融化溶化),雪水顺着斜谷流过来,冲开了山涧溪水的冰面。那巨大的冻结在岩层上的瀑布也开始活动了,流水声一天天越来越大地响起来,最后成为一股汹涌的奔流,冲到山下,流进大江。那冰封的大江在春天太阳的照射下,在山中雪水的冲击下,逐渐变酥了,变软了,颜色也变暗了。
终于有一天,在黎明的(安静寂静)中,突然传来了山崩地裂的轰响——开江了!风从窗缝里挤了进来,激动地向我耳语着:快去看啊,大江复活了!它扯着我的衣襟向江岸奔去。我和人们一起站在提岸上,我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只见整个大江的坚冰崩溃了。被(禁锢 禁止)了一冬的大江奔腾着,汹涌着,以它那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开了坚冰,怒吼着,撞击着。一块块巨大的冰排,被江水推动着,山一样地竖了起来,又摔倒下去,发出咔嚓咔嚓的声响,溅起一片片雪白的浪花。滚滚的春潮把坚冰击溃了,淹没了,迫使它(制服 驯服)地和残冬一起向远方流去。
春水在阳光下欢笑着,在清风中舞蹈着,仿佛在告诉沿途碰到的每一个人,每一棵树,每一株刚刚露出地面的小草:春天来了!春天来了!
12.用“\”把短文括号中不恰当的词语画去。
13.短文的第2自然段描写了春潮的( )
A.形成过程。 B.磅礴气势。 C.孕育和蓄势。
14.文中“ ”这个词最有力地表现了春潮的力量。
15.短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用“____”在短文中画出描写“我”看到的春潮样子的句子,我们应该抓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个词把春潮恢宏的气势读出来。
阅读训练。
长白山,与你相约那一秋的天池
胡雪漫
天池是中国最深的湖泊,为火山喷发后的火口积水而成,高踞于长白山主峰之巅。远跳天池,呈椭圆形,周围长约13千米,水面海拔高达2150米,面积92平方千米,平均水深204米。天池周围环绕着16个山峰,青铅一样的色泽,使得天池犹如镶嵌在群峰之中的一块碧玉。湖周峭壁百丈,晴朗时,峰影云朵倒映万顷碧池之中,天水相连、( )。大部分是湛蓝,少许泛着黄绿。天池水面偶尔有大风拂起的微波,煽动着一圈圈激情的涟,像绿色绒布上充满着巧克力般丝滑质感的纹理,如梦如幻,浮浮动在碧泉湖幽灵静谧的世界里。
长白山天池的美是独特的,它神奇壮美、绚丽多姿。怀着( )之情,从天池
而下,大片的原始森林在没有阳光的地方呈深绿色,而有阳光的地方呈浅黄色。眼前的视野是那样苍茫,像一个老人长满老茧的手,保护着这绝美的缥缈仙境。我不禁在想,倘若是赶上春天来,春风乍暖,山下万树含烟,百花齐放,山顶却依然白雪皑皑,天池必将宛如一位( )、粉腮凝眉的仙女,( )在茫茫白雪中。
那一夜□思绪只在天池荡漾□天池□生来就是天外圣物□如修炼千年的神秘精灵□被大自然深情相拥□一池震撼心灵的生命之水□豁然洞穿了我稚嫩天真的灵魂□倏地,在幽蓝静谧的天池上优雅起舞……
17.在最后一个自然段中的□处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18.选择恰当的四字词语填写在短文中的括号里。
恋恋不舍 色彩缤纷 亭亭玉立 玉骨冰肌
19.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短文第1自然段按照由 及 的顺序描写了天池。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从 、 、海拔、 、 这几方面描写了远望天池的样子。
(2)第2自然段的中心句是 。这句话在全段起 的作用,抓住“ 、 ”这两个词语描写了天池独特的美。
(3)第3自然段在全文起的作用是 ,作者把天池比喻成 ,表达了对天池的 之情。
20.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把 比作 ,把 比作 。我也来仿写一句话。
像 。
21.文中结尾写道:“倏地,在幽蓝静谧的天池上优雅起舞…”除舞蹈,如果让你用语言来赞美一下天池,你会说些什么呢?请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22.这两段是写 的情景。
23.潮水是从 处来的,先是看到 ,然后是 ,紧接着看到 。作者是按 的顺序写的。
24.用波浪线画出一个比喻句。
25.用“_______ ”画出一个描写声音的句子。
26.这部分描写,表现出钱塘江大潮什么样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①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②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野花的地方。
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27.句①中“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的意思是 ;读到“流着月光”,我仿佛看到
的景象。
28.句②中能把“抱”换成“照”“映”等字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恶狠狠地看着 3.朋友,你真会开玩笑!是推销菜刀吧?我喜欢,我要一把…… 你很像我过去的一位好心的邻居。看到你真高兴!你要咖啡还是茶? 友好 4.B 5.玛丽是一个聪明勇敢、心地善良的人。
【解析】略
6. 语重心长 面目全非 7.陶行知先生问:“你是怎么到上海的?” 8.我一个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不会写书。 9.B 10. 记下了自己的亲身经历,很吸引人 语言充满童趣,很生动 11.抓住“怎么想就怎么写,话怎么说就怎么记,这样的习作才吸引人”谈感受即可。
【解析】6.注意不要写错别字。“长”有时容易写错。
7.间接引语改成直接引语的方法:
(1)第三人称改成第一人称,第一人称改成第三人称; (2)把说的话加上双引号;
(3)把“逗号”改成“冒号”。这里的“他”有点特殊,应该改为第二人称“你”。故正确答案为:陶行知先生问:“你是怎么到上海的?”
8.反问句改陈述句:(1)将反问句中的肯定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
(2)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3)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问号改为句号。故正确答案:我一个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不会写书。
9.老气横秋:意思是形容老练而自负的神态。现形容自高自大,摆老资格。也形容缺乏朝气。这里指有童趣,没有朝气。故选B
10.这样的文章写出了自己的亲身经历,真实可信。语言文字充满童趣,很吸引人。
11.通过小杨的事告诉我们,写文章其实并不难,就是把所见、所闻、所想、所感如实记录下来。怎么经历的就怎么写。这样的习作才真实,才有可读性。
12.溶化 安静 禁止 制服 13.C 14.不可抗拒 15.拟人。我从中感受到江水浩荡的气势和蓬勃的生命力。 16.一块块巨大的冰排,被江水推动着,山一样地竖了起来,又摔倒下去,发出咔嚓咔嚓的声响,溅起一片片雪白的浪花。;巨大;竖;溅起
【解析】12.略
13.略
14.略
15.略
16.略
17.,。,,,。,。 18.色彩缤纷 恋恋不舍 玉骨冰肌 亭亭玉立 19. 远 近 形状 周长 面积 深度 长白山天池的美是独特的,它神奇壮美、绚丽多姿 总领全段 神奇壮美 绚丽多姿 总结全文 神秘精灵 喜爱和赞美 20. 比喻 天池水面 绿色绒布 涟漪 巧克力般丝滑质感的纹理 蓝天上的白云 蓝色绸缎上点缀着的几朵柔软的白花 21.我对天池说:“天池,你犹如神秘的仙女下凡。你的美是独特的,你神奇壮美、绚丽多姿,我喜欢你!”
【解析】17.本题考查标点符号内容。分析句子中分句之间的关系,再加标点符合。
18.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首先要理解词语的意思,再联系上下文进行填写。
19.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能力。中心句是整篇文章的中心,可以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或主旨,全篇文章都会围绕中心句来讲,中心句的位置一般在文章的开头。段落中心句一般在段落开头。
20.仿写句子,一般要根据例句,从形式(结构、修辞、句式、字数)和内容两方面入手进行仿写。应遵循:内容统一;结构一致;修辞相仿的要求。首先应注意运用了排比的修辞,再注意句子结构。
21.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所说的内容是赞美就可以了,要做到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
22.潮来时 23. 远 一条白线 水墙 白色战马似的浪潮 由远到近 24.浪潮越来越近.……而来 25.那声音……颤动起来 26.奇特、雄伟、壮观
【解析】略
27. 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浸在水中 月光倒映在水中,随着水的流动,闪耀着粼粼的波光 28.不能。因为“抱”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小水塘的形状和倒影在水中的月景,突出了水、月、石交融的自然美,还表达了对月亮的喜爱之情,换成“照”“映”等词语表达不出这样的意思。
【解析】27.考查学生对阅读的理解能力。“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的意思是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浸在水中;读到“流着月光”,我仿佛看到月光倒映在水中,随着水的流动,闪耀着粼粼的波光的景象。答案为: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浸在水中 月光倒映在水中,随着水的流动,闪耀着粼粼的波光。
28.考查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句子: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野花的地方。中的“抱”用得非常准确,“抱”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小水塘的形状和倒影在水中的月景,突出了水、月、石交融的自然美,表达了对月亮的喜爱之情,不能换成“照”“映”。答案为:不能。因为“抱”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形象地写出了小水塘的形状和倒影在水中的月景,突出了水、月、石交融的自然美,还表达了对月亮的喜爱之情,换成“照”“映”等词语表达不出这样的意思。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