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现代文阅读精选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现代文阅读精选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73.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4 00:13: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现代文阅读精选题-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
阅读理解。
在朝(cháo zhāo)着阳光的堤(dī tí )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 如果)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整 平坦) 。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 平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1.用“/”划去括号里不恰当的读音和词语。
2.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
3.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1)蟋蟀的住宅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蟋蟀的平台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今年,我注意了,原来爬山虎是有脚的。爬山虎的脚长在茎上。茎上长吐柄的地方,反面仲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娲牛的触角。细丝眼新叶子一样,也是嫩红的。这就是爬山虎的脚。
爬山虎的脚( )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 )成小圆片,( )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 )一把,使它紧( )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如果你仔细看那些细小的脚,你会想起图画上蛟龙的爪子。
4.把下列词语正确地填入选段的括号里。
巴 拉 变 触 贴
5.画“ ”的句子是个比喻句,这句话把 比作 。
6.第一自然段把爬山虎的脚写得很具体,写明了爬山虎的脚生长的位置在 ,它的样子是 ,它的颜色是 。
7.第二自然段中具体写出了爬山虎一步步往上爬的动态。请你将其爬墙的过程按顺序写下来 (填序号)
①拉一把 ②巴住墙 ③触墙 ④紧贴在墙上
阅读
篝火燃烧起来了
时光悄悄地流逝着。人类在同自然界的斗争中增长着才干,认识了周围的许多事物,火就是其中之一。
原始人发明用火,是经历了艰苦缓慢的时间和认识过程的。
你看,当暴风雨袭来的时候,电闪雷鸣,雷电击到树木或者其他容易燃烧的物质上,就会燃起熊火。由于火山喷发或者陨石坠地,也会酿成森林火灾。
我们的祖先起初是不喜欢火的。那时候,火对人类总是板着一副凶狠的面孔:大火燃起,烈焰冲天,浓烟蔽日,所到之处,一片焦土。火的破坏性使原始人望而生畏,遇到大火就惊恐万状,逃之天天。
但是,遇到火的次数多了,人们就渐渐不以为奇,反而习以为常了。并且逐渐懂得了火也能给自己带来好处:大火过后,被烧死的野兽香气扑鼻,鲜美异常,吃起来外焦里嫩;火能使人得到温暖,赶走寒冷;火还可以用作防御和攻击猛兽的武器,因为猛兽也是害怕火的。
一次又一次的实践,改变着原始人时火的认识,他们慢慢地由怕火变成爱火。当大火再一次袭来的时候,他们不再一跑了之,而是果敢地小心冀冀地把一些还在燃烧的树枝拿回来,并且不断地给它们添加新的树枝——精心地“喂养”起来。于是,由几根树枝架起的一堆算火就燃烧起来了。
当人类第一次围在篝火旁度过一个欢乐的夜晚的时刻,那该是一幅多么动人的情景啊!他们兴高采烈地欢呼庆贺。啊!他们终于用自己的劳动创造出第一盏“灯”,这是人类掌握的第一种光源。
火愉快地燃烧着,善良地微笑着,它由人类的敌人变成了人类的朋友。
8.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逃之夭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习以为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认真读文,想一想原始人是怎样“喂养”火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概括一下,火给原始人带来了哪些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这篇课文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可爱的祖国
我的祖国,地大物博,山河壮丽。她像一个巨人,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我国的领土广大。我国的领土面积约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千米,是世界上领土面积较大的国家之一。当我国的东北进入冰天雪地的季节,南国的海岛上却是一片盛夏的景象。我们的祖国多大啊!
我国的物产丰富,粮食、棉花、大豆、花生、油菜籽、蚕丝、茶叶等的年产量,以及牲畜的总头数,在世界都居于前列。在茂密的大森林里,还有全世界小朋友喜爱的大熊猫、金丝猴。
我国矿产资源种类多、分布广、储量大。有蕴藏丰富的煤、石油、铁、铜等。还有许许多多资源等待我们去勘探,开发和利用。
我国的山河壮丽。世界第一高峰—珠穆郎玛峰就矗立在我国西南的西藏边境。还有巍峨挺拔的泰山,景色迷人的黄山。世界着名的长江、黄河浩浩荡荡地流入大海。波光粼粼的太湖shuǐ píng rú jìng( )。气势雄伟的万里长城,更是我们伟大的祖国的象征,它给祖国大好河山增添了壮丽的色彩。
我在祖国怀抱里成长,非常幸福。我们为有这样可爱的祖国而自豪。
12.把文中用拼音所表示的词语的汉字写出来。
13.从文中找出一组近义词。
( )─( )
14.用“自豪”写一个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作者写祖国可爱分别写了 ( )、( ) 、( ) 、( ) 四个方面。
16.用“~~~”划出文章第五小节中的比喻句。
课外阅读。
任何一个百花园都是一座美丽的时针。不信吗 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各种植物开花的时间常常是一定的。蛇麻草在黎明三点左右开放;牵牛花大约在清晨四点打开喇叭;芍药在七点张开笑脸;午时花要到中午才显示它的美貌;怕羞的夜来香常常在傍晚八时才放香……百花不但能指出一天内的时间,还能告诉你一年中的季节。与飞雪争俏的是梅花,在春风中散香的是梨花,熟季花开报告夏日麦收,桂花飘香喜迎中秋佳节。此外,植物的叶子也可以报时,花生叶总是迎着朝霞展开,当夜幕降临时它就要“睡觉”了。你看,婀娜多姿的花草树木不是美丽的时钟吗?
17.从文中找出一些表示花儿开放的词语或短语,然后背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用“ ”画出文中的一个过渡句。
19.短文中举了哪些事例说明百花能告诉你一年中的季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从文中找出一个拟人句,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
小骆驼在小溪边照“镜子”。小红马看见了,就喷着响鼻对小骆驼说:“你的脚掌又大又厚,眼皮上长着两层眼毛,背山还有两个肉疙(gē)瘩(da),多难看啊!”
小骆驼觉得挺委屈,就把小红马的话告诉了妈妈。骆驼妈妈疼爱地对他说:“孩子,明天你跟我到沙漠里走一趟吧。”
第二天,小骆驼跟着妈妈走进了茫茫的大沙漠。他们走哇,走哇,走了很远很。望着无边无际的沙漠,小骆驼担心地问妈妈:“再走下去,我们饿了怎么办呢?”妈妈说:“我们背上的那两个肉疙瘩叫驼峰。里面贮存着养料。足够我们路上用的了。”妈妈又指着脚下松散的沙子,对小骆驼说:“多亏我们的脚掌长额定又大又厚,如果我们的脚也像小红马那样,陷进沙子里怎么能拔得出来呢?”
说话间,一阵风沙铺天盖地刮过来。妈妈让小骆驼俯下身子,闭上鼻孔和眼睛。一会儿,风沙过去了,骆驼的鼻孔和眼睛里没进一点儿沙子。
沙漠旅行结束了,小骆驼默默地想:我们的驼峰、脚掌和眼毛在沙漠里有那么大的用处,我应该感到自豪才对呀!
21.小骆驼明白了,他能在沙漠里自由行走,是因为长了一对 的脚掌,能抵御饥饿的侵袭,是因为它背上的驼峰能 ,风沙不能刮进眼睛是因为他们长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用“‖”把短文分成三段,并写出第二段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这篇短文使你受到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zhāo tí 如果 平整 平静 2.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 3. 洞穴 洞穴门口
【解析】1.考查合适的词语及读音。把词放在具体的句子当中,在充分理解了句子表达的含义的基础上选择。朝(cháo)着 堤(dī)岸 “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 如果)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根据句意“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可知句子是转折关系,选“即使”,去掉“如果”; 平坦---- 无显著倾斜、也无明显的升高或降低 与通常不言而喻的某物相比是光滑或平平的 平整---- 弄平;使平坦 各主要面基本平行。故去掉“平整”; “安静”指环境没有吵闹喧哗和其他的声音,很静,也有安稳的意思;“平静”指心情、环境等没有不安、动荡的意思;“宁静”,指环境、心情安静。故去掉“平静”
2.考查修辞方法。通过读文可知“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是比喻句
3.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从“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可知蟋蟀的住宅指的是洞穴;从“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可知蟋蟀的平台指的是洞穴门口
4.触 变 巴 拉 贴 5. 细丝 蜗牛的触角 6. 茎上长叶柄的地方 像蜗牛的触角 嫩红的 7.③②①④
【解析】4.略
5.略
6.略
7.略
8. 逃跑的无影无踪。 指某种事情经常去做,或某种现象经常看到,也就觉得很平常了。 9.把一些还在燃烧的树枝拿回来,不断地给它们添加新的树枝。 10.烧食物吃;取暖;防御和攻击猛兽。 11.原始人发明用火,是经历了艰苦缓慢的时间和认识过程的。
【解析】略
12.水平如镜 13. 屹立 矗立 14.我有这样一个爸爸,我很自豪。 15. 领土广大 物产丰富 矿产资源种类多、分布广、储量大 山河壮丽 16.波光粼粼的太湖水平如镜。
【解析】略
17.开花 开放 打开喇叭 张开笑脸 花开 18.百花不但能指出一天内的时间,还能告诉你一年中的季节。 19.与飞雪争俏的是梅花,在春风中散香的是梨花,熟季花开报告夏日麦收,桂花飘香喜迎中秋佳节。 20.芍药在七点张开笑脸;午时花要到中午才显示它的美貌。这样写更亲切,更容易让读者接受,更形象地写出花开的样子。
【解析】略
21. 又大又厚 贮存养料 两层眼毛 22.第一段:第1、2自然段;第二段:第3、4自然段;第三段:最后一段。
第二段段意:骆驼妈妈带小骆驼走沙漠,小骆驼终于明白了自己厚脚掌、两层眼毛、两个肉疙瘩的好处。 23.每种事物都有存在的价值,不要只看外表。
【解析】21.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能力。从文中第1段、第3、4段可以找出答案。
22.此题考查学生对段落分层及总结段落的掌握能力。第1、2自然段,第3、4段,第5段。
23.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