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内能课件 (共22张PPTX)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3.2内能课件 (共22张PPTX)初中物理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9-24 14:52: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第2节 内能
1.了解内能的概念;能简单地描述温度和内能的关系 。
2.知道改变物体内能的方法。(重难点)
3.知道热量的概念及单位。
运动着的足球具有动能
运动着的分子具有动能
分子做无规则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做分子动能。
一、内能
由于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而具有的能叫做分子势能。
弹簧形变时,具有势能
分子间有作用力,具有势能
斥力
引力
斥力
引力
注:内能是不同于机械能的另一种形式的能。
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内所有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内能的单位是焦耳(J)。
分子动能+分子势能=内能
炽热的铁水有内能,那冰雪有没有内能?
铁水打花
泼水成冰
因为所有的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并且具有分子势能,所以一切物体都具有内能。
存在情况 研究对象 相关因素
机械能
内能
可以为零
宏观物体
质量、速度、高度、弹性形变量
不能为零
微观粒子
质量、物质状态、温度等
1.内能改变的方式--热传递
热水袋取暖
冷毛巾给头部降温
二、内能的改变
烧水
温度不同的两个物体互相接触时,低温物体温度升高,高温物体温度降低,这个过程叫做热传递。
热传递的方向: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到低温物体,或从物体的高温部分传到低温部分的过程。
一个高温物体与一个低温物体接触,会发生什么现象?
高温物体
低温物体
内能_____
内能_____
减少
增加
热量
热量
定义:物体在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叫热量。
热量的单位是焦耳,即焦(J)。
热量是一个过程量,是内能转移多少的量度,可以用“吸收”或“放出”表述,不能用“具有”或“含有”来表述。
吸收(放出)多少热量,就有多少内能发生转移。
低温物体
吸收热量
温度升高
②热传递发生时:存在温度差 、自发从高温传递
热传递结束时:两物体温度相同
③热传递的三种形式: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太阳)
内能增加
传递热量
高温物体
放出热量
温度降低
内能减少
①热传递实质是内能转移
下滑时有什么感觉?
为什么冬天人们常搓手
以下例子是通过什么方式改变了物体的内能?
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2.内能改变的方式--做功
在一个配有活塞的厚壁玻璃筒中放一小团硝化棉,迅速向下压活塞,硝化棉燃烧起来了,这是为什么呢?
外界对气体做功,气体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向下压活塞,活塞对筒内的空气做功
=>空气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
=>达到硝化棉的着火点,开始燃烧,产生火光。
将装有水的烧瓶用塞子盖住,对其加热至水沸腾,过一会儿塞子会被顶开。瓶内水上方存在着无色透明、无法看到的水蒸气;当塞子跳起来时,可以看到瓶内出现白雾,说明水蒸气液化成了可以看到的小水滴。
气体对外界做功,气体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以上例子都说明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外界对物体做功,内能增加,温度升高。物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少,温度降低。
做功改变内能的本质:内能与机械能的相互转化。
分子热运动
内能
建立概念
引出
分子动能
分子势能
引出
分子间有作用力
定义
改变方式
分子动能与分子势能的总和
热传递
做功
热量
传递内能的多少
1.关于物体的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运动得越快,内能越大
B.物体被举得越高,内能越大
C.物体运动得越快,举得越高,内能越大
D.物体温度越高,内能越大
D
2.下列说法中的“热”字,其中指“热量”的是(  )
A.热胀冷缩 B.开水很热
C.天热极了 D.熔化吸热
D
3.下列描述的现象中,是利用热传递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
A.天冷时,人们通过相互搓手让手发热
B.冬天,用热水泡脚变得暖和
C.将铁丝反复弯折,弯折处发热
D.钻木取火
B
4.下列用做功的方式使冰熔化的是(  )
A.太阳照射 B.相互摩擦
C.浸入热水 D.炉火加热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