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下学期◆高一 月 日 班级: 姓名: 第一章 集合与函数概念
第三单元 法律与教化
《第 10 课 当代中国的法治与精神文明建设》
自我评价 你完成本节导学案的情况为A. 很好 B. 较好 C. 一般 D. 较差
学习目标:
【唯物史观】认识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建设与法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
【时空观念】了解新中国法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经历了从无到有、逐渐发展起来的过程,理解法治建设与
精神文明建设的时代性。
【史料实证】运用文献资料,梳理中国建设法治社会的过程。
【历史解释】认识法治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推动社会进步的历史作用。
【家国情怀】培养学生法律意识,增强国家民族认同感,树立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奋斗的历史使命感和
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法律意识,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培养爱国主义情怀。
课前自主探究:
1、建国前后,新中国为法治建设进行了哪些准备?成果如何?有何意义?
2、文革时期我国法治建设的情况如何?
3、新时期我国法治建设法治的目的、成就和意义有哪些?
4、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法治建设又取得哪些成就?有何意义?
5、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法治建设进入新阶段,具体成就和影响有哪些?
6、20世纪90年代把“建设社会主义法制 国家”改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制”改为 “治”,一字之改。请你谈谈对这一字之改的认识。
7、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背景、成就和意义?
8、改革开放后我国精神文明建设又取得哪些成就?
9、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形成过程?有何意义?
【概念阐释】
法制:指一国的法律制度。
法治:与人治相对,以宪法和法律为中心的社会治理体系,指一种治国的理论、
原则、方法和理念。“法治”比“法制”更完整、更全面。
两者关系:法制是法治的基础和前提条件,要实行法治必须具有完备的法制;
法治是法制的立足点和归宿,法制的发展前途必然是最终实现法治。
精神文明建设:通过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建设,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主要表现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科学文化建设,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基础知识梳理
一、新中国的法治建设进程
(1)初创时期(20世纪50年代)
成就: ①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华 人民共和国 》
②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组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组织法》
意义: ①确立了社会主义中国的 、 、 制度,
②初步奠定了中国法制建设的基础。
(2)严重破坏:文革时期(1966- -1976)社会主义法制遭到严重坏。
(3)新的发展时期: 改革开放新时期( 1978- -1990)
目的: 保障 ,加强社会主义法制
成就: ①做到 、 、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保证 。
②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 》《中华人民共和国 》
意义: 中国的法治建设进入新的发展时期。
(4)依法治国时期: 20世纪 以来
成就: ①1997年中共 :第一次完整提出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②1999年和2004年《宪法修正案》后将“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和“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写入宪法,法治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
③ 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意义:
①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史上的重要里程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逐步 的重要标志。
②使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建设各个方面实现有法可依。
③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坚实的法制基础。
(5)全面依法治国进入新阶段: 2012年中共 以来: (2012年一 今)
①十八大以来党领导人民全面依法治国,推进 体系和 现代化。
②2018年《 》,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国家根本法。
③2020年5月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以法典命名的法律,被称为“ ”,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典。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就
1、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976)
背景: ①百废待兴,物质匮乏的困局;
②中国人民发扬英勇奋斗斗的 的精神
成就: ①涌现大批英雄模范集体和个人; ②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意义: 极大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热情和干劲。
2.改革开放后:
①80年代: “ ”是20世纪80年代精神文明建设最响亮的口号;
②90年代开展三大系列创建活动,对促进社会风气好转起了积极作用;
③1994年,把 教育作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加以推进。
④2001年中共中央颁布了《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从以德治国的高度进-步规划思想道德建设。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形成过程: ①2006年10月,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提出建设 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
②中共十七大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③中共十八大进一步提炼、概括,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意义: ① 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涌现出一大批全国道德模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
强大的精神量。
【课堂检测】
一、单选题
一、选择题
1.中共十五大报告提出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将以往的“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改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这一变化( )
A.有利于依法治国理念的贯彻 B.推动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
C.标志我国法律体系基本形成 D.实现了国家管理的有法可依
2.2017年10月18日,习近平同志在中共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要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任何组织和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绝不允许以言代法、以权压法、逐利违法、徇私枉法。这体现的是( )
人民民主原则 B.依法治国原则
C.分权制衡原则 D.社会主义原则
3.1980年,广西宜山县等地的村民自选举产生村民委员会,制定村规民约。1982年,村民委员会被写进宪法。1998年,《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正式颁布。这表明( )
A.政府主持基层民主选举工作 B.村民自治纳入了法制化轨道
C.改革开放导致民主制度完善 D.依法治国已经成为社会共识
4.有学者指出,根据礼仪与礼义一体化的原则,只要在当今核心价值观中尚保存有某种礼义,在价值实践中则可以部分参考和借鉴传统礼仪的操作,或者说可以从传统礼仪中获得实践性的领悟和启示。这表明( )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受传统礼仪影响较大
B.传统资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借鉴
C.传统文化已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髓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历史和时代的产物
5.1979年7月1日,中共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一天之内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等七部法律,被称为“一日七法”。这反映了( )
A.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确定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
C.中国的法律建设制度化 D.公民的法律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
6.下面是1954年和1982年宪法目录表。表中的变化说明1982年宪法( )
1954年宪法 1982年宪法
序言 序言
第一章 总纲 第一章 总纲
第二章 国家机构 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章 国家机构
第四章 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第四章 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A.更注重宪法的逻辑关系通顺 B.以依法治国为法制改革的重点
C.昭示国家的权力来源于人民 D.凸显国家对人权的尊重和保障
7.2020年8月1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决定授予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做出杰出贡献的钟南山“共和国勋章”,授予张伯礼、张定宇、陈薇“人民英雄”的国家荣誉称号。这一决定( )
A.丰富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B.有利于全面提升公民的素养
C.有利于中国快速战胜重大疾病 D.对精神文明建设起推动作用
8.1978~1992年,中国迎来立法的高峰期。在这期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并通过了1982年宪法、《刑法》、《民法通则》等重要法律达230部之多。这一立法高峰的出现( )
A.保障了三大改造的实施 B.表明我国已经实现依法治国
C.奠定了民主政治的基础 D.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9.如表说明,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中国在应对自然灾害、
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等突发事件时,着力于
A.加强政治制度建设
B.发挥舆论监督作用
C.探索民主管理机制
D.完善相关法制体系
10.从1979年9月颁布新中国第一部生态环境保护单项法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之后,我国陆续颁布水污染防治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海洋环境保护法、森林法、草原法、水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以上事实说明,我国( )
A.借鉴了国外环境治理法律和法规 B.逐步深化了对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认识
C.形成了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体系 D.逐渐深化了经济发展与科学发展关系
11.1982年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在北京举行,通过并颁布了第四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明确规定“今后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宪法的颁布
反映了我国处在历史性转变重要时期 B.新宪法的制订适应了当时国家的需要
C.说明党和国家工作中心开始实现转移 D.说明“文革”后拔乱反正工作的结束
12.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以完善经济法治为龙头,拓展到各个社会关系领域,赢得了公众的认可与支持,依法行政全面推进。并且行政执法体制基本建立,行政监督制度和机制基本完善。这些成就的取得
A.创造了符合本国国情的法治建设道路 B.成为社会主义建设持续推进的保障
C.表明法治建设是经济建设的有力补充 D.说明党开始认识到法治建设的价值
13.1993—1997年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共审议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草案129件;通过法律85件,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33件,共计118件,其中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面的法律和法律问题的决定占2/3。由此可知
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民主集中制加强立法 B.依法治国方针得到落实
C.我国顺应改革开放深化的需要加强立法 D.法制建设为社会主义民主提供了保障
14.1962年3月,毛泽东针对公安工作指出:“刑法需要制定,民法也需要制定,没有法律不行”。1964年7月形成民法草案(试拟稿),该草案共3编、24章、262条,包括总则、财产的所有、财产的流转。这反映出
A.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完成 B.“左”倾错误得到全面纠正
C.依法治国方针正式形成 D.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益探索
15.我国向社会公布法律草案征求意见,最早可以追溯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1954年)的制定。2008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宣布委员长会议决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法律草案一般都要予以公开,广泛征求意见。201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增加以网络的方式征求意见。这一发展过程
A.保证了参与主体的广泛性 B.发挥了人大制度作用
C.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D.坚持了社会主义原则
16.2020年,“新冠”疫情突然来袭。面对危难,白衣“逆行者”、疫区“守护员”、最美“建设者”纷纷出现,无数个默默无闻的“小人物”,筑起了生命健康的防护墙; 爱心口罩、爱心蔬菜、爱心药物等,无数个暖人心房的 “小举动”,描绘了同舟共济的画面。据此可知( )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到践行 B.我国注重以德治国
C.艰苦奋斗精神是时代精神主流 D.我国爱国主义教育十分成功
二、材料题(12分)
17.普法教育与国家治理。
材料一 明清时代对于官吏的“普法教育”是很有特点的。其一,为官者不可不知法,故普法对象首在官不在民。其二,官员普法不限于本部门的法规,更应当熟悉国家最重要的法典。其三,官员普法的要求载于刑法典,是具有强制性的,违反者要给予制裁。其四,每年定期考试官员的法律知识形成制度而不是一时的轰轰烈烈。其五,考试结果区分优劣,按法予以奖惩。“讲读律令”起了很好的导向作用,增加了官民的法律意识。历史的经验证明,只有执法者法律素质的提高,才有助于援法断罪,改善司法状况。
——摘编自张晋藩《古代官吏的“普法教育”》
材料二 我国普法教育是在特定的历史时期、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在经历了以宪法普及为先导的启动时期、以市场经济法律普及为主要内容的发展时期、以依法治国为核心内容的高潮时期之后,进入了权利至上的全面提升时期。通过五个普法“五年计划”的开展,我国普法教育实现了从常识性普及、知识性传授、法律意识的培养到法律素质提升的转变;实现了由行政手段管理向由法律手段管理的转变。我国普法教育的发展历史是与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社会实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普法教育中每一次对象、内容、目标的改变都对应着党的方针、政策和工作重心的转移。
——摘编自刘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普法教育之嬗变》
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官吏“普法教育”的特征。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现代中国普法教育发展起来的背景及意义。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