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同步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同步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9.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3 21:15:0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同步测试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玄虚(xuán)  豢养(huàn) 彷徨(fáng) 腐草为萤(yíng)
B.亵渎(xiè) 省悟(xǐng) 嗤笑(chī) 孜孜不倦(zī)
C.虚妄(wàng) 嗔怒(chēn) 诓骗(kuàng)苦心孤诣(yì)
D.懦夫(nuò) 压榨(zà) 渺茫(miǎo) 中流砥柱(dǐ)
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他在儿童文学领域,孜孜不倦,发表了不少作品。
B.中国宣布裁军30万,使西方抹黑中国阅兵的“秀肌肉”论不攻自破。
C.火车站的小偷前仆后继,捉了这个又来了那个。
D.青少年应该珍惜时间,努力学习,这个道理是不言而喻的。
3.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最使我彷徨恐慌的,是当时的唯一办法: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B.2017年“中国品牌日”的主题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开启自主品牌发展新时代”。
C.他看上去三、四十岁,苹果脸,短发,一副菜农打扮的样子。
D.对于校园暴力事件,我们既要反思发生暴力事件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还要反思暴力事件发生之前管理者都做了什么?
4.下列病句修改有误的一项是(  )
A. 城镇建设要充分体现“天人合一”理念,提高优秀传统文化特色,构建生态与文化保护体系,实现城镇与自然和谐发展。(将“提高”改为“体现”)
B. 只要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我们才能真正拥有一个灿烂的明天。(将“只要”改为“只有”)
C. 全国规模最大的两栖爬行动物标本馆,已经收藏了10万多号标本,这些标本几乎覆盖了所有中国的两栖爬行动物种类。(删去“几乎”)
D. 由于母亲对我的悉心培育,使我从小就养成了勇敢的性格。(将“由于”删去)
5.下列语句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
①如此一直想下去,一直记下去,到当时所能想到的意思都记下来为止。
②再在其中理出一个线索和次第,另领取一张纸条,顺着这个线索和次第用小标题写成一个纲要。
③在定了题目之后,我取一张纸条摆在前面,根据题目展开联想。
④想时全凭心理学家所谓“自由联想”,不拘大小,不问次序,想得一点意思,就用三五个字的小标题写在纸条上。
④③①②  B.③④①②  C.④③②①   D.③④②①
6.根据语境,仿写画线句子。
我们应该心存感激,感激生活多,我们的厚爱.我们没有捕鱼耕种,却能尝到美味佳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心存感激,是一种明朗的心境,一种人性的光辉.多一份感激,就少一份贪婪与抱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下列有关文学名著的内容与理解,表述有误的两项是( )( )
A.《水浒传》中杨志因杀死泼皮牛二,被打入死囚牢,后刺配充军到北京大名府留守司,因押送生辰纲被吴用等人设计智取,走投无路,之后到二龙山落草。
B.《水浒传》最伟大的贡献是塑造了大批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如足智多谋的武松、谦逊深沉的宋江、粗鲁豪放的李逵、粗中有细的鲁达。
C.“洒家今日不曾多带得些出来;你有银子,借些与俺,洒家明日便送还你。”“直甚么,要哥哥还!”遂去包裹里取出一锭十两银子放在桌上。文中的“洒家”指的是鲁智深(鲁达、鲁提辖、花和尚),“你”指的是史进(九纹龙)
D.鲁智深道:“‘杀人须见血,救人须救彻。’洒家放你不下,直送兄弟到沧州。”两个公人听了,暗暗地道:“苦也!却是坏了我们的勾当,转去时怎回话!且只得随顺他一处行路。”文中“兄弟”到了沧州,未能立足,最终上了梁山,其原因是因为高太尉要两个差人在途中杀死鲁提辖。
8.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 2017年12月15日20时22分,中国首都北京的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这座北京2008年奥运会和北京2022年冬奥会标志性“双奥”场馆,又一次见证了奥林匹克历史性时刻: 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冬梦”和冬残奥会会徽“飞跃”,在此揭开了神秘面纱,正式亮相。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国际残奥委会主席安德鲁·帕森斯分别通过视频表示了祝贺。
材料二
材料三 冬奥会会徽和冬残奥会会徽将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与国际化的现代风格融为一体,呈现出新时代的中国新形象、新梦想,传递出新时代中国为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作出新贡献的不懈努力和美好追求。
(1)概括三则材料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仔细观察材料二中的两幅会徽图片,简要概括冬奥会、冬残奥会会徽设计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为了在冬季掀起锻炼高潮,支持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在我国举行。请你为学校学生会策划两个活动。
活动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有人说:我是太无能了,不能创造,但是鲁钝的曾参,传了孔子的道统;不识字的慧能,传了黄梅的教义。慧能说:“下下人有上上智。”我们岂可以自暴自弃呀!可见无能也是借口。蚕吃桑叶,尚能吐丝,难道我们天天吃白米饭,除造粪之外,便一无贡献吗
有人说: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不能创造。但是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粮水断绝、众叛亲离之哥伦布,毕竟发现了美洲;冻饿病三重压迫下之莫扎尔特,毕竟写出了《安魂曲》。绝望是懦夫的幻想。歌德说:“没有勇气一切都完。”是的,生路是要勇气探出来、走出来、造出来的。这只是一半真理;当英雄无用武之地,他除了大无畏之斧,还得有智慧之剑,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能开出一条生路。古语说:穷则变,变则通。要有智慧才知道怎样变得通,要有大无畏之精神及金刚之信念与意志才变得过来。
所以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让我们至少走两步退一步,向着创造之路迈进吧。
9.选文中作者反驳了哪几种错误观点
10.如何理解选文中画线的语句
11.如何理解“歌德说:‘没有勇气一切都完。’是的,生路是要勇气探出来、走出来、造出来的”这句话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练习。
珍惜弱点
①人皆有弱点,但弱点不同于缺点。缺点是行为道德上的不足之处,然而弱点大都是心理性格上的不如人处,若说缺点可以改正,可以克服,那么弱点不仅与生俱来,还要伴人一生。
②事物本身都有正反两个方面。据说海南岛的柏油路面很抗热,零上40摄氏度以上也不熔化;哈尔滨的柏油路面能抗寒,零下30摄氏度不会裂开。反过来说,海南岛的柏油路最不抗寒;哈尔滨的柏油路最禁不得热。这个事例说明什么呢 事物某方面愈强,它的反方向愈弱。
③同样,事物的某方面愈弱,它的反方面愈强。诸葛亮最大的弱点谁都知道,一生太谨小慎微了,当年大将魏延曾提出偷袭长安的奇计,但被诸葛亮所否,魏延至死都认为这是诸葛亮的大失误。然而街亭失守,诸葛亮被迫摆空城计,司马懿之所以不敢贸然进城,是诸葛亮凭借一生用兵谨慎的“弱点”赢得了这步险棋。可以这么说,弱点也是优点,所以弱点也需珍惜。
④任何一个物种身上都存在弱点,但这并不影响“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大规律。善用“弱点”者不仅不弱,反而会成为强中强。以老鼠为例,其相貌卑琐,鬼鬼祟祟,无犬之忠,无猫之乖,无牛羊之肉香,无鸟禽之美丽。正因为它的“弱点”,人不仅不驯化它,还要打杀之而后快。兵法上说“陷之死地然后生”,这老鼠在千百年的厄运中反而存活下来,鼠的家族绝对数量超过人的数量。
⑤世界万物无绝对的优点和弱点。弱点于人不是什么赘疣,也不是生出来便有的累赘。因为弱点在任何一个物种中,犹如物体与影子的关系,根本谁也离不开谁。性格急躁失之鲁莽但决断性强,慢性子的人稳重有余但反应迟缓。世界上没有谁会有一个绝对的优势,也没有谁一点儿优势也没有,基于这一点我们任何人不须自卑,更不用自暴自弃。
⑥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正视自己的弱点,进而利用自己的弱点,学业上事业上都能进取。譬如大画家黄宾虹,晚年双目几近失明,然而他凭借感觉绘画,反而开创另一境界,成一大家。
⑦珍惜弱点是人生的不气馁,是完善人格的进取,是在弱音上奏出强音的大手笔。利用自己的弱点是弥补,是反弹,可弱点一旦被他人利用便不是吉兆了。像吕布好色的弱点被人掌握,一个美女貂蝉便让他如木偶般任人摆布,最后英雄身首异地。珍惜自己的弱点,别让他人利用弱点,在某种程度上是生存的保护色,是遗憾之中的聪明。
12.文章认为,缺点与弱点有两点不同,一是              ;
二是                              。
13.分析第③段的论证思路。
14.第⑦段中“利用自己的弱点是弥补,是反弹”这句话该如何理解
15.根据文意,联系自身实际,简要说说应该怎样珍惜弱点。
(三)阅读《善用语言的力量》,回答问题。
①生活中,有人喜欢高谈阔论,有人习惯低声细语,有人说话绵里藏针……无论是日常攀谈还是正式发言,语言都可谓交流的工具、思维的载体。重视语言、善用语言,让语言有理有德亦有情,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②语言的力量,在言之成理。“言贵于有物,无物,非古也。”就拿开会发言来说,一个人的讲话之所以能振奋人心、引起共鸣,关键在于相关语言都找到了恰当的支点,在事实和逻辑层面无懈可击,有说服力。
③语言的力量,在言之有德。同样一句话,不同的人讲往往会产生不一样的效果。纵观历史长河,誓言 “舍身为国”、发出惊人之语者不在少数,他们终能流芳千古,为民族精神注入生动元素。反观那些“两面人”、投机者,纵然信誓旦旦、巧舌如簧,由于没有人格的光亮、缺少修养的支撑,说出来的话自然无法令人信服。
④语言的力量,在言之共情。《文心雕龙》有言,“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这是行文的典范,又何尝不是语言的真义?话语真情充沛,逻辑严谨,自然能生发出直抵人心的力量,穆青采访焦裕禄事迹时情动于衷、挥洒热泪,多年后,其采访日记上仍依稀可见斑斑泪痕。有了真情的贯注,那么语言和作品就都有了永不枯竭的活力,可以抵御时光而历久弥新。
⑤反过来看,轻视语言的力量、忽视沟通的艺术,往往容易言不由衷、表意不明,甚至造成误解、触发矛盾。现实中,有的干部一讲话,群众便皱眉摇头,原因何在?问题就在于这些讲话内容干瘪、细咂无味,要么是脱离实践的空话套话,要么是违背情理的废话假话。譬如,有的乡村动员植树,长篇累牍都是绿化的道理,对大家最关心的树苗供应等现实议题只字不提。再如,发生安全事故,人们最关切的是伤亡情况和救援进展动态,个别地方的新闻发布却大篇幅着墨于“地方领导重视”,缺少事件本身的信息。凡此种种,消解的都是群众的信任。
⑥“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当然,强调善用语言,也并不是提倡夸夸其谈,更不是否定行为的力量、落实的价值。语言是行动的影子,行动是语言的土壤。从这个角度说,从真理中汲取营养,在信仰中涵养定力,于情感中激发共鸣,有利于激发语言的力量。
16.第①段有什么作用?
17.第④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结合具体内容分析作用。
18.文中②③④段能否调换位置,为什么?
19.语言的力量是无穷的,好的语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校要举行秋季运动会,王刚要参加,父母不同意,假如你是他的好朋友,你如何帮他劝说父母?
(四)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小题。
听海的心
迟子建
①十一年前,在爱尔兰的都柏林海湾,我遇见一对特殊的看海人。
②那该是一对母子吧?
③一个胡子拉碴、衣衫不整的中年男人,扶着一个穿黑袍的老妪,从一辆破烂不堪的轿车上下来,缓缓走向海滩。中年男人弯着腰,耷拉着脑袋,步态疲沓;老妪则努力昂着头,将身体拔得直直的,缓缓而行,一副庄严的姿态。
④待他们走到近前,我发现老妪原来是盲人!
⑤海上波涛翻卷,鸥鸟盘旋,老妪看不到这样的景象,可她伫立海边,与海水咫尺之遥,双手抱拳,像个虔诚的教徒,祈祷似的望着大海。扶着她的男人,不时在她耳边低语着什么,她也不时回应着。
⑥从他们驾驶的汽车和衣着来看,他们是生活中穷苦的人。但大自然从来都不摈弃贫者,它会向所有爱它的人敞开怀抱。
⑦在我眼里,一个人的身体里埋藏着好几盏灯,照亮我们与这个世界的联系。我们的眼睛、耳朵、鼻子、舌头和手,都是看不见的灯。眼睛是视觉之灯,耳朵是听觉之灯,鼻子是嗅觉之灯,舌头是味觉之灯,而手,是触觉之灯。当一盏灯熄灭的时候,另外的灯,将会变得异常明亮!站在海边的老妪,她的视觉之灯熄灭了,但依赖听觉,她依然能听到大海的呼吸;依赖嗅觉,她仍能闻到大海的气息;而她只要弯下腰来,掬一捧海滩的沙子,就能知道大海怎样淘洗了岁月,她的触觉之灯也依然是明媚的。
⑧我相信那个老妪感受到的大海,在那个静谧的午后,比我们所有人都要强烈,因为她有一颗沧桑的听海的心。
⑨看来世上没有什么事物,能够阻隔人与大自然最天然的亲近感。
⑩我热爱大自然,因为自童年起,它就像摇篮一样,与我紧紧相拥。
在故乡的冬天,雪花靠着寒流,一开就是一冬!雪花落在树上,树就成了花树了;雪花落在林地上,红脑门的山雀就充当画师,在雪地留下妖娆的图画了;而雪花落在屋顶上,屋顶就戴上一顶白绒帽了!
在大雪纷飞的时令,我们喜欢偎在火炉旁,听老人们讲神话故事。故事中的人,是人,又是物;而故事中的物,是物,又是人!在故事中,一个僧人走在夕阳里,突然就化作彩云了;而一条明澈的溪水,是一颗幽怨的少女灵魂化成的。山川草木和人,生死转换,难解难分!听过这样的故事,我往往不敢睡觉,怕一觉醒来,自己成了一棵树,或是一条河。虽然树能招来美丽的鸟儿,河流里有色彩绚丽的鱼,但我更爱家人,更爱我家中院子的狗!
当春风折断了雪花的翅膀,冰封了一冬的河流就开了!雪化了,这样的神话故事也就结束了。人们不必居于屋内,用故事打发长冬了。大家奔向森林,采集一切可食之物,野菜野果,木耳蘑菇,甚至花朵。一个在山里长大的孩子,在用脚翻阅大自然的日历时,认知了自然。我们知道采花时怎样避开马蜂的袭击,又不扫它的兴;知道去河岸采臭李子时,怎样用镰刀头敲击铁桶,会赶走贪吃的熊;知道在遭遇蛇时,怎样把它甩开;知道从山里归来时,万一身上被蜱虫附着,怎样用烧红的烟头把它们烫跑。
是啊,如果我们对大自然没有怀抱一颗“惊奇之心”,我们身体埋藏的“灯”,就不会闪亮,这世界就不会诞生那么多优秀的童话,我们在冬夜的炉火旁,也就没有听神话故事的美好时光了。其实对大自然的“惊奇之心”,不仅孩子应该有,成人也应该有,因为它能持久地生发心灵的彩虹,环绕我们黯淡的人生。
(选自《大河文摘报》2017年7月26日)
20. 由盲人老妪听海引发了作者对家乡的哪些回忆?
21. 结合具体内容,说说第⑨段在文中的作用。
22. 从词语运用的角度,赏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可她伫立海边,与海水咫尺之遥,双手抱拳,像个虔诚的教徒,祈祷似的望着大海。
23. 本文的主题是什么?请写出两个方面,并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三、作文
24.请以《爱,是这样传递的》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用自己喜爱的文体写作(诗歌除外);②要有真情实感;③600字左右。
答案
1.B 2.C 3.B 4.C 5.B
6、示例:我们没有种花浇水,却能闻到丝丝花香。多一份感激,就少一份不满与牢骚
7.B D
8、 (1)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冬梦”和冬残奥会会徽“飞跃”,在此揭开了神秘面纱,正式亮相。 (2)北京2022年冬奥会会徽“冬梦”,运用中国书法的艺术形态,将厚重的东方文化底蕴与国际化的现代风格融为一体,呈现出新时代的中国新形象、新梦想。会徽图形上半部分展现滑冰运动员的造型,下半部分表现滑雪运动员的英姿。中间舞动的线条流畅且充满韵律,代表举办地起伏的山峦、赛场、冰雪滑道和节日飘舞的 丝带,为会徽增添了节日喜庆的视觉感受,也象征着北京冬奥会将在中国春节期间举行。会徽以蓝色为主色调,寓意梦想与未来,以及冰雪的明亮纯洁。红黄两色源 自中国国旗,代表运动的激情、青春与活力。在“BEIJING 2022”字体的形态上汲取了中国书法与剪纸的特点,增强了字体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力,也体现了与会徽图形的整体感和统一性。 (3)符合题意即可 (4). 符合题意即可
9.一是“我是太无能了,不能创造”,另一个是“山穷水尽,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等死而已,不能创造”。
10.被人们认为“走投无路,陷入绝境”的人最终获得了成功。
11.只要有勇气,人们即使身陷绝境也能开创出一片新天地。
12. 缺点是行为道德上的不足之处,弱点大都是心理性格上的不如人处 缺点可以改正,可以克服,弱点与生俱来,还要伴人一生
13. 第③段采用的是“总—分—总”的论证思路。先提出“事物的某方面愈弱,它的反方面愈强”的看法,接着列举诸葛亮唱空城计的例子进行论证,最后归结出“弱点也是优点”的观点,强调人要珍惜弱点。
14.恰当地利用自己的弱点,反而能弥补自身的不足,能把弱点变成优点。
15.正视自己的弱点,利用自己的弱点,避免自己的弱点被别人利用。
16、①举生活中的事例引出中心论点:重视语言、善用语言,让语言有理有德亦有情,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②充当事实论据证明本文中心论点;③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17、运用了道理论证(引证法)和举例论证(例证法)的论证方法。引用《文心雕龙》中的话和列举穆青采访焦裕禄的事例,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语言的力量,在言之共情”。的观点,从而证明了本文的中心论点,增强说服力。
18、不能。②③④这三段分别从理、德、情三个方面论证本文的中心论点,并与第①段中“有理有德亦有情”(或与第⑥段中“从真理中汲取营养,在信仰中涵养定力,于情感中激发共鸣,有利于激发语言的力量。”)相对应,所以不能调换位置。
19、示例:叔叔(阿姨)您好,参加运动会是为班级争荣誉,集体荣誉是集体成员共同奋斗的结果,集体的力量来源于成员共同的目标和团结协作;作为集体的一员,我们应该积极地发挥自己的光和热。也有助于我们学习他人的经验,扩大视野,健康成长。请你们让王刚参加吧,好吗?
20. (1)故乡的冬里赏大雪和听神话。(2)认知森林里自然事物的乐趣。(3)把山林里带回的疑问抛给大人们。(4)发现大人们关于大自然的神话是编撰的。
21. 承上启下。承上文盲人老妪的故事,展现了人与世界的密切联系,开启下文,叙写对热爱自然的深刻认识。
22. “虔诚”恭敬而有诚意。写出老妪虽为盲人,但一样具有一颗亲近大自然之心。
23. 人只有用心感悟自然,聆听自然的脉动,才能抗衡尘世生活的倦怠和幻灭,从而为人类的前行提供不竭的动力。同时也暗含着作者对物质至上的现代文明的痛苦反思,表现出作者重构人类精神家园的美好愿望。
24、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