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4.《古诗三首》课件(共60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4.《古诗三首》课件(共60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4 19:09: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60张PPT)
4.古诗三首
《赠刘景文》
作者:苏轼
苏轼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苏轼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 。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zèng
qíng
cán yóu ào
jūn
chéng jú
shì
赠 残 犹 傲
君 橙 橘
zèng
cán yóu ào
jūn
chéng jú

zènɡ
赠送 馈赠
kuì
赔 赚 贵 财 费

ɡài
锅盖 瓶盖
盆 盖 盘

cán
残缺 残月
连线 线条
线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赠刘景文
(宋)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赠刘景文
宋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你觉得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
赠刘景文
宋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圈一圈描写秋天的景物吧!
理解词义
荷尽
荷尽 已无 擎雨盖,
荷花凋谢了,像遮雨伞一样的荷叶也枯萎了。
荷尽
擎雨盖
菊残犹有傲霜枝
菊残犹有傲霜枝。
那枯萎的菊花的花枝仍然在寒霜中挺立着。
菊胜
菊残
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
古时候,有一个人叫刘景文,他是一个有学问、不怕困难的人。当时他已经50多岁了,可是却没有受到朝廷的重用,所以他整天闷闷不乐,心情很不好。他的好朋友苏轼就邀刘景文到他家里做客,他们一边喝酒一边聊天,苏轼很想帮刘景文树立信心。
zèng gài
jú cán jūn chéng
hán jìng xié shuāng
sòng ti o
luò
山行
杜牧:唐代诗人,字牧之。他的诗豪放、旷达、俊逸。由于他在诗歌方面成就较高,后人把他与李商隐并称为“小李杜”。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jìng xié

hán
寒冷 严寒

sài
比赛 赛跑

jìnɡ
田径 路径

jīnɡ
经过 经常

shuānɡ
霜降 雪上加霜
雷 雪 霞 雾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你觉得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季节?从哪看出来?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在山上行走。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远上:向山的远处伸展。
寒山:深秋时节的山。
径:小路。
斜:曲折不直。
深秋,我沿着石子铺成的倾斜小路上山。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生:产生,生出。
在那生出白云的地方居然还有几户人家。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坐:因为。
我不由自主地停下马车, 是因为喜爱这深秋傍晚枫林美景。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霜叶:经霜打过的枫叶。
红于:比……更红。
经过深秋寒霜的枫叶,比二月的春花还要红。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夜书所见
叶绍翁是福建人,小时侯被送给浙江的一个叶氏的人家做儿子。他的爷爷原来是朝廷的一位大官,因为朝廷政变,受到别人的迫害,所以他的整个家族受到牵连,他的家变得凄惨不堪。他的爸爸妈妈不得不把他送给别人。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shào
xiāo
ti o cù


tiǎo 挑战 挑拨离间
tiāo 挑选 挑三拣四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思考: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这里有两个动词用得好,你能找出来吗?并说说用得好在哪里。
诗句中的一“送”一“动”,寄情于物,赋予梧叶、秋风以人的情态,把梧叶、秋风写得有情有义。这些诗句烘托了诗人悲秋思乡之情,而且把读者也带入了风送寒凉、情动秋江的情境中。
因为他身处异乡
江上秋风动客情。
为什么诗人称自己为“客”?
诗人
萧瑟的秋风吹下梧桐树叶,江边寒气逼人,假如你就是这个孤身在外的诗人,你会产生什么样的心情?又会想到什么呢?
思乡怀亲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猜测内容
这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客游在外的诗人此时会想到什么呢?
猜测依据
诗人会想到:
自己童年时代也是如此天真浪漫、开心有趣;
故土家园的温馨美好;
亲人朋友的声音容颜……
这两句描写儿童深更半夜借着灯火,津津有味地捉蟋蟀的生活情景。
诗意:
萧萧秋风吹动梧桐树时,送来深深寒意,江上的阵阵秋风惹起游子思乡之情。
诗意:夜深了,篱笆深处,灯光闪烁,料想那是孩子们正在忘情地逗蟋蟀。
夜书所见
(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