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声音的特性 同步练习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2声音的特性 同步练习题(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9-24 20:22:4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声音的特性同步必刷题
一、单选题
1. 为了营造积极向上的文化氛围,格致实验学校举行了“童心向党快乐成长”校园合唱比赛。合唱的“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中的“高”和“低”,指的是声音的( )
A. 音色 B. 响度 C. 音调 D. 振幅
2. 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响鼓也要重搥敲”,说明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且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
B. “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音调高
C. “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
D. “隔墙有耳”说明固体能传声
3. 现在很多智能设备都有声纹密码解锁功能,只有设置者才能用自己的声音打开设备,这种科技的使用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和隐私性。如图所示是设备正在进行声纹验证的情景,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 )
A. 响度 B. 音色 C. 音调 D. 声速
4. 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响度越大
B. 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
C. 人耳可以听到超声,不能听到次声
D. “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因为不同的人音色不同
5. 如图,是甲、乙两声音分别在两个设置不同的示波器中显示的波形图,则( )
A. 甲声音音调较高 B. 乙声音音调较高
C. 甲乙两声音音调相同 D. 无法判断
6. 在“滥竽充数”这个故事中,不会吹竽的南郭先生混在一百人的大乐队里,竟然没被齐宣王发现。因为南郭先生在演奏时( )
A. 减少了竽声传播速度 B. 改变了竽声的音色
C. 减小竽声的响度 D. 降低竽声的音调
7. 科学家曾用“引力波探测器”探测到亿年前两个黑洞合并时产生的引力波,它的频率大约是人的听觉范围一般在关于这个引力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它属于次声波 B. 频率太低,人耳听不到它
C. 它属于超声波 D. 在内,振动约次
8. 图中,老师用相同的力吹一根吸管,并将它不断剪短,他在研究声音的( )
A. 响度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B. 音调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C. 音调与吸管长短的关系 D. 音色与吸管材料的关系
9. 突如其来的“新冠病毒”疫情给全国人民带来很大影响,为了保护自己与他人,出门必须要戴口罩。当你戴上口罩之后与人交谈时,他人听到你的声音( )
A. 音调变低 B. 音调变高 C. 响度变小 D. 响度变大
10. 往保温瓶里灌开水的过程中,听声音就能判断瓶里水位的高低,因为( )
A. 随着水位升高,音调逐渐升高 B. 随着水位的升高,音调逐渐降低
C. 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越来越大D. 灌水过程中音调保持不变,响度越来越小
二、填空题
11. 智能手机有一个功能叫“智慧语音”,它可以通过识别声音实现对手机解锁,该系统主要是根据声音的______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这一特征来工作的。
12. 广场舞是中国大妈非常喜欢的一种运动,她们常常用音箱放大伴奏乐,如图所示。但巨大的声响让广场舞变成了让人头疼的“扰民舞”,这主要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______大,影响附近居民休息和学习;巨大的声音是靠______传播的。
13. 口技是民间的一种声音艺术,高超的口技艺人,可以模仿各种语音,从声音的特性来看,他主要模仿声音的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现场观众能欣赏到,是因为声音能在______中传播,口技艺人往往通过重拍醒木结束表演,醒木拍得越重,声音的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越大。
14. 如图所示,用手拨动钢尺,发出声音,声音是由钢尺______产生的。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声音的______产生改变,钢尺的振幅越大,声音的______越大。
15. 某种昆虫靠翅的振动发声。如果这种昆虫的翅膀在内振动了次,频率是_______,人类________ 听到该频率的声音填“能”或“不能”
16. 如图所示是几种声音输入到示波器上时显示的波形,其中音调相同的是 ;响度相同的是_______。
17. 如图是甲、乙、丙三种声音在示波器上显示的波形图,甲、乙、丙中响度最大的是______,音调最高的是______。
18. 小夏在研究口琴的发声原理时,拆掉了口琴外壳,发现在气孔边分布着长短、厚薄都不同的一排铜片如图所示吹口琴时,在气流的冲击下,铜片______发出声音。对不同气孔吹气,改变了声音的______;在同一气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气,改变了声音的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解:合唱的“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中的“高”和“低”是指声音的音调,“高音”声部的音调高。
故选:。
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
解决此类问题要会根据响度、音色和音调的定义区分乐音特征的三个因素。
2.【答案】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声音的三个特征,及其相关因素.同时要了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这一特点。
平时学习中要经常背诵这部分的内容,做到熟能生巧。
声音有三大特征,分别是响度、音调和音色;
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它与振幅有关;
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与频率有关;
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色是不同的;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根据以上内容,对各个选项进行分析。
【解答】
A.物体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A正确,不合题意;
B.“震耳欲聋”说明声音的响度大.故B错误,符合题意;
C.不同人说话的特点不同,就是指音色不同.故C正确,不合题意;
D.墙壁是固体,固体可以传声.故D正确,不合题意。
故选B。
3.【答案】
【解析】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大小,音色指声音的特色,不同的人音调和响度可能会相同,但每个人的音色都不相同,所以这种声纹锁辨别声音的主要依据是音色,故B正确、ACD错误。
声音的特性有三个:音色、音调和响度;音色是指声音的特色,跟声源的材质和结构有关;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跟声源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大小,跟声源的振动幅度有关;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声音特性的掌握,正确区分音色、音调和响度是解题的关键。
4.【答案】
【解析】【分析】
本题考查声音的三个特征,声音的传播速度及人耳听到的范围等知识,综合性强,但是难度不大,属于基础知识的考查。
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它与振幅有关;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在的空气中传播速度是
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在,低于的声音为次声,高于的声波为超声,都是人耳听不到
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音色是不同的。
【解答】
A.音调的高低与频率有关,频率越快,音调越高,所以物体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音调越高,故A错误;
B.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B错误;
C.超声波和次声波,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之内,都是人耳听不到的,故C错误;
D.不同人声音的音色不同,“闻其声知其人”,说明可以根据音色来判断说话者,故D正确。
故选D。
5.【答案】
【解析】解:由图可知,相同时间内比如时间都为甲振动的次数比乙少,即甲的振动频率比乙小,所以甲声音的音调低,乙声音的音调高。
故选:。
音调跟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越多,频率越大。
本题考查了频率对音调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能够从波形图上看懂频率。
6.【答案】
【解析】【分析】
南郭先生在乐队演奏只能降低响度,尽量让自己在乐队中不显现出来。
多个演奏人员一起演奏一个音乐时,其中每个演奏者的音调和响度都在影响音乐旋律。
【解答】
南郭先生在乐队演奏时,提高音调和降低音调都会影响整体效果,增大响度,由于音调不准也会影响音乐旋律,为了不让人发现,南郭先生只能减小响度,故ABD不符合题意,符合题意。
故选C。
7.【答案】
【解析】低于的声波是次声波,高于的声波是超声波,故AC错误;
B.人耳的听觉范围一般在引力波的频率在人的听觉范围内,人耳能够听到,故B错误;
D.引力波的频率大约是,是指在内振动约次,在人类的听觉范围内,故D正确.
8.【答案】
【解析】【分析】
解答此题需要知道:管乐器是靠空气柱的振动发出声音的;管乐器是靠改变空气柱的长度来改变音调的。
管乐器都是靠空气柱的振动发出声音的,空气柱越短,声音的音调越高。
【解答】
吹吸管时发出的声音是靠吸管内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不断的剪短,空气柱越短,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是探究音调和吸管长短的关系,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9.【答案】
【解析】解:当你戴上口罩之后与人交谈时,他人听到你的声音变小了,即响度变小,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
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深入理解和区分声音的三个特征,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0.【答案】
【解析】【分析】
掌握声音的三个特征,同时能确定影响声音的本质因素,知道空气柱的振动影响暖水瓶的发出的声音是本题的关键。
解决此题要知道,保温瓶里发出的声音是上方空气柱的振动产生的;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
【解答】
音调是由振动频率决定的,水越多,瓶内的空气柱越短,频率越高;因此根据音调的高度就可以判断水位的高低。故A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
故选A。
11.【答案】音色
【解析】解:
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智能手机的“智慧语音”,可以通过识别声音实现对手机解锁,该系统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这一特征来工作的。
故答案为:音色。
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本题主要考查了声音的三要素及影响因素,属基础知识的考查。
12.【答案】响度 空气
【解析】解:巨大的噪声使得广场舞变成了让人头疼的“扰民舞”,主要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大;
声音是由纸盆的振动产生的,广场舞中发出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故答案为:响度;空气。
响度的大小与发声体的振幅及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振幅越大,越近,响度越大;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并通过介质进行传播。
本题考查的是声音的特性与传播的条件,关于声音的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是中考的必考内容,应注意积累解题经验。
13.【答案】音色;空气;响度
【解析】解:
口技演员可以发出各种各样的声音,从声音的特性来看,他主要模仿声音的音色;
声音可以在空气中传播,现场观众欣赏听到的口技艺人模仿的各种语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
醒木拍得越重,桌面的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故答案为:音色;空气;响度。
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与特色,不同的发声体由于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要模仿某人的声音,需要模仿者的声带发声特点尽可能接近被模仿者;
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真空不能传声;
响度指声音的大小,响度跟振幅、距声源的远近、分散程度有关,振幅越大、距声源越近、声音越集中,响度越大。
此题考查的是声音特性的应用和声音传播的条件,属于声现象中的重要知识点,要熟练掌握基本特点或规律。
14.【答案】振动 音调 响度
【解析】解:用手拨动钢尺,钢尺会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会使声音的频率发生变化,也就是音调发生变化;
若增大钢尺振动的幅度,则声音的响度增大。
故答案为:振动;音调;响度。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音调和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响度和发声体振动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本题考查了声音产生的条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音调和频率的关系,是一道声学综合题。
15.【答案】;能
【解析】【分析】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振动次数和时间能求频率;记住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
频率是物体振动的次数,根据翅膀内振动了次,可以求出频率。
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
【解答】
昆虫的翅膀在内振动了次,故其在内振动次,故它振动的频率为;
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是在人类能听到的频率范围内,所以能听到。
故答案为:;能。
16.【答案】甲、乙;甲、丙
【解析】【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的是音调、响度,以及对其影响因素的了解和掌握。基础性题目,难度不大。
声音的特性有三个: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和发声体的振动频率快慢有关系;响度和发声体的振幅大小有关。
【解答】
从甲乙丙三幅图可以看出,甲和乙在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是相同的,因此它们的振动频率是相同的,所以甲和乙的音调是相同的;
甲和丙两种波形的振幅是相同的,因此它们的响度是相同的。
故答案为:甲、乙;甲、丙。
17.【答案】乙 丙
【解析】解:读图可知,甲、乙、丙中波形振幅最大的是乙,因此,响度最大的是乙,振动频率最高的是丙,因此音调最高的是丙。
故答案为:乙;丙。
振幅影响响度,频率振动快慢影响音调;波形中,波的幅度大小表示物体振动时振幅的大小,从而说明响度的大小;波的疏密程度表示物体振动的快慢频率,从而说明音调的高低;对比三幅图,可找出振幅最大的和振动频率最高的。
通过比较声音的波形图来考查频率对音调的影响和振幅对响度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能够从波形图上看懂频率和振幅。
18.【答案】振动;音调;响度
【解析】解:吹口琴时,在气流的冲击下,铜片由于振动发出声音。对不同气孔吹气,气体振动的频率不同,声音的音调不同;在同一气孔处用不同的力度吹气,力度决定声音的振动幅度,即振幅,振幅不同,响度不相同。
故答案为:振动;音调;响度。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物理学中把人耳能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称为响度,把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与特色。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就是:音调、响度、音色,是从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振动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或大小,与振幅和距离有关;音色是由发声体本身决定的一个特性。
声音的特征有音调、响度、音色;三个特征是从三个不同角度描述声音的,且影响三个特征的因素各不相同。
第5页,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