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同步检测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同步检测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3 21:47: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同步检测题(含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各组词语书写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压榨(zhà) 诓骗(kuāng) 探求(tàn) 根深蒂固(dì)
B.玄虚(xuán) 停滞(zhì) 豢养(huàn) 契而不舍(qiè)
C.灌溉(gài) 繁殖(zí) 譬如(pì) 求神拜佛(fú)
D.模式(mù) 懦夫(nuò) 中伤(zhòng) 反复推敲(qiāo)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把事情搞成如此局面,就是他一意孤行的结果。
B.他在当地是一位小有名气的书画家,他的书房里挂满了名人字画,闲暇时他总是约一两知己,欣赏揣摩,真是附庸风雅呀。
C.语文书中的每幅插图都是精心绘制的,有画龙点睛之功效,使人赏心悦目,阅读轻松。
D.以他的个性,事情没有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他是绝不会罢休的。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慨叹 繁殖 不攻自破 根深谛固
B.框骗 灌溉 腐草为萤 自暴自弃
C.笼罩 鲁钝 辫伪去妄 众叛亲离
D. 汲取 屋檐 画龙点睛 走投无路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我市水质量的明显提高,全市上下居民治水的信心更加果断了。
B.随着共享单车的广泛使用,怎样规范停放成为群众谈论热议的话题。
C.来自中国、加拿大和美国的科学家团队首次在琥珀中发现了雏鸟标本。
D.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会展中心。
5.下列文化常识、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社”是土地神,“稷”是谷神,古代文化中,常用社稷作为国家的代称。这样的代称还有很多,比如:桑梓代指家乡,庙堂代指宫中,汗青代指史册。
B.《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中国著名文学家鲁迅在民国时期所著的一篇杂文,最早于1934年刊发,后编入《且介亭杂文》。作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反驳了当时社会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以及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的言论,鼓舞了民族自信心。
C.《怀疑与学问》运用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方法,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中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才能辨伪去妄,才能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
D.陶行知,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创造宣言》出自《陶行知全集》。
6.给下列句子排序,最合理的一项是(  )
①“直言不讳”很好,“婉言动听”有时候也需要。
②说话的方式很多,这里介绍两种:直言和婉言。
③所用词语的意思与所要表达的实际意思一致,直截了当,就是直言。
④批评别人或不同意别人的意见,要尽量避免用直言,而采用委婉含蓄的语言形式。
⑤说话要讲究方式,但是违背真实的原则,一味追求说话的方式,是不足取的。
⑥对于有些事物,人们一般不愿意直接说明白,而用一些相应的同义词委婉曲折地表达出来,这就是婉言。
⑦我们现在的社会,抛弃了旧社会许多不必要的繁文缛节、虚伪客套,要求在有礼貌和互相尊重的前提下直截了当地交流思想,交换意见。
A.⑤②③④⑦①⑥  B.②③⑦①⑥④⑤
C.⑤②③⑦④①⑥  D.②③⑦⑤⑥④①
7.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____,寒林空见日斜时。(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2)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___。(李白《行路难(其一)》)
(3)苏轼在《水调歌头》中表达自己旷达的胸襟,表现人生感悟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到龚自珍《己亥杂诗》中“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两句诗,我们很自然地会联想到李商隐《无题》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综合性学习。
多姿多彩的传统节日习俗内涵丰富,具有浓郁的中华文化韵味。过好中国节,也是对中华文化的一种传承。请你按照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1)任选一种中华传统节日(不重复例句),仿照例句的结构和内容,写一个句子。
例句:粽香端午,声声锣鼓赛龙舟。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端午节的中午,家人团聚,—起热热闹闹地过节,可是弟弟却一直低头玩着手机。爸爸妈妈批评他,他却说:“年年都围在一起吃粽子,有什么意思,还不如玩手机呢!”此时,你想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0字左右)
(3)从下面材料二、三中任选一则,参照示例,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材料一:中国传统节日不仅有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七夕、中秋、重阳,还有上巳(三月三日)、夏至、中元、冬至、腊八、祭灶等。
材料二:在我国漫长的农耕历史上,每逢传统节日,人们都要举行与农业祭祀、祖先崇拜、驱邪禳灾等特殊仪式,这些仪式有着上千年的辉煌和浪漫。
材料三:今天,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弘扬与传播,不仅海外的华人华侨在过传统节日,越来越多的外国人也开始过中国的传统节日。
示例:我选择材料一,探究的结论是:中国传统节日丰富多样。
我选择材料______,探究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题。
“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事实上,若是某种数学问题的话,说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是对的。麻烦的是,生活中大部分事物并不像某种数学问题那样。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由于情况的变化,原来行之有效的方法,到了现在往往不灵了。正因为如此,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因此,不满足于一个答案,不放弃探求,这一点非常重要。
可以说,寻求第二种答案,或是解决问题的其他路径和新的方法,有赖于创造性的思维。那么,创造性的思维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呢
有人是这样回答的:“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从古代史到现代技术,从数学到插花,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因为这些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这种情况可能出现在6分钟之后,也可能在6个月之后,或者6年之后。但当事人坚信它一定会出现。”
我对此完全赞同。知识是形成新创意的素材。但这并不是说,光凭知识就能拥有创造力。发挥创造力的真正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创造性的思维,必须有探求新事物并为此而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在此基础上,持之以恒地进行各种尝试。
这方面的典型代表,首推谷登堡。他将原来毫不相关的两种机械——葡萄压榨机和硬币打制器组合起来,开发了一种新机械。因为葡萄压榨机用来从葡萄中榨出汁,所以它在大面积上均等加力;而硬币打制器的功能则是在金币之类的小平面上打出印花来。有一天,谷登堡半开玩笑地自言自语道:“是不是可以给几个硬币打制器加上葡萄压榨机的压力,使它在纸上打印出印花来呢 ”由此发明了印刷机和排版术。
另一个例子是罗兰·布歇内尔。1971年的一天,布歇内尔边看电视边这么想:“光看太没意思了。把电视接收器作为试验对象,看它产生什么反应。”此后不久,他就发明了交互式的乒乓球电子游戏,从此开始了游戏机的革命。
9.选文第3段中的“这种情况”指的是(  )
A.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
B.这些知识随时都可能进行组合,形成新的创意。
C.无论古代,还是现代,不精通各种知识就一事无成。
D.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
10.下列不属于文中创造性思维“必须具备的条件”的一项是(  )
A.渊博的知识
B.持之以恒的毅力
C.天才般的智慧和灵感
D.活用知识的态度和意识
11.下列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第1段指出,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不止一个,因此不放弃探求非常重要。
B.选文第2段的问题,既引发读者思考,又起到过渡的作用。
C.选文中作者提出的主要观点是,只要有知识就会有创造力。
D.选文列举事例,证明了发挥创造力的关键在于如何运用知识。
(二)阅读李隆汉的《人贵敢说“吾不如”》,完成练习
①“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舟。舍长以就短,智者难为谋。生才贵适用,慎勿多苛求。”这首古诗言简意赅,形象地告诉人们一个“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众生芸芸,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全才是没有的,再伟大的天才总也有不如人的方面。生而为人,只有具备了这种自知之明的心态,清醒地看到自己的强项和弱项、优势和劣势、长处和短处,才有可能找准适当的人生坐标,从而赢得成功的契机。
②历史上的圣哲先贤,他们之所以能建功立业,名垂千古,原因就在于他们都具备博采众长的精神,敢于宣称“吾不如”。
③孔子问学生子贡,你和颜回比,谁的能耐大?子贡回答说,颜回闻一知十,我顶多只是闻一知三。子贡慨叹“弗如也”,寥寥三字,掷地作金石声。
④《史记·高祖本纪》载,刘邦在总结楚汉之争的得失时说:“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镇国家,扶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人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刘邦如此知人善任,得天下当然是势所必然了。
⑤读《广师》,我们可以领教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的类似高论:“艰苦力学,无师而成,吾不如李学中;险阻俱尝,与时屈伸,吾不如路安卿;好学不倦,笃于朋友,吾不如王石山。”顾老夫子谦逊若此,被誉为“一代通儒”,令人诚服。
⑥瞿秋白在29岁时被选为中共中央政治局负责人,在一次会议上他恳切地表白:“搞农运,我不如澎湃、毛泽东;搞工运,我不如苏兆征、邓中夏;搞军事,我不如叶挺、贺龙。”虚心谨慎,溢于言表,瞿秋白之所以为瞿秋白,基于此。
⑦确实,山外有山,天外有天,面对比自己强的人,由衷地说一句“吾不如也”,不但不会贬损自己,而且是一种值得称道的美德。世界上,任何人在体能、技能、智能上的发展不可能至周至全。同理,一个人在品格修养上也不可能尽善尽美,总有“吾不如也”的时候。只有敢于承认“吾不如也”的现实,才能看清自己的特质,摆正自己的位置,做到举优抑劣,扬长避短。怕只怕明知“吾不如也”,却偏要与人争个胜负,分个雌雄,那就是自己难为自己,令人不敢恭维了。
⑧生活的辩证法告诉我们,只有敢说“吾不如也”的人,方可望成为生活中的强者、事业上的翘楚,因为他们的胸怀比长天更广阔,精神比高山更巍峨。
12.本文是一篇典型的议论文,读后你认为它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13.作者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你能举例说说吗?
14.文章开头引用的一首小诗有什么作用?
15.文中第③④⑤⑥段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16.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结合选文,谈谈你的感想。
【链接材料】 俗话说“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强中更有强中手”……这些都是劝人做人不要自傲,要谦逊,要有自知之明,要懂得适时放低姿态。
(三)阅读《清洁人生》一文,回答问题。
①一只猫在阳光下清理自己。客厅东向,阳台上,只有上午大约两三个小时的时间,能够照射到阳光。猫是守时的动物,总是在阳光最好的时候,跑到那里进行一天当中最重要的一次清洗工作。
②猫那么干净,每次抱完他,我还是会去洗手。
③我父亲是干净的。他的相貌是,他的生活是,他的爱情也是。我总想象父亲会在晴天的日子,把他唯一的白衬衫,洗得干干净净,晾晒在院子里的黑铁丝绳上。黑铁丝是脏的,他的白衬衫上总是会留下一道痕迹。我讨厌黑铁丝,但觉得那道痕迹并不影响父亲白衬衫的干净。
④母亲曾经告诉我,父亲常常给儿时的我洗澡。他把一个哭泣了一天的孩子,轻轻地放在温暖的水盆里,仔细地搓洗干净,用干燥的毛巾简单地一擦,放在棉被的中央。那时的父亲,最有父爱的样子。
⑤我父亲爱我母亲。这让我觉得他是干净的。我依然记得母亲的笑,荡漾在父亲赶集时为她挑选的那面圆圆的镶着银边的镜子里。爱会让一个人干净,哪怕他生活在被尘土、浓烟、粪坑味道包围的环境中,他也会散发着清洁的气息。
⑥我的父亲,有时候我想,他简直是我出生的那个村庄的一道闪电啊,他闪一下,那些细菌啊、蛇啊、虫子啊都统统不见了,然后那亮光缓慢地暗下来,暗下来,如同午后最后一抹阳光,温暖但不灼人。
⑦父亲变老了,他的眼睛失去了年轻时的光彩,动作也变得迟缓,但他始终坚持独自料理自己的生活,清洁、煮饭,把每一只碗都洗得瓷白釉细。闲下来父亲就会拿出母亲的镜子看得出神,有时还不知所以的微笑。
⑧有人说,我也像父亲一样爱干净,但我只穿白衬衫,喜欢明亮的地面一尘不染的豪华商场,热爱永远弥散着香水气味的酒店,喜欢用消过毒的白色杯子喝咖啡,一天当中二三十次洗手……可我的干净在父亲的干净面前显得那么卑微,什么时候才能做到,把这干净也洗掉呢?
⑨我拿这个问题去问猫,猫懒懒地看了我一眼,跑掉了。
(有删改)
17.文中写了有关父亲的几件小事 从中能看出父亲是怎样一个人

18.第⑤、⑧段两处加点词语“干净”各有怎样的含义

19.结合文章内容,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④段划线句子的作用。

20.试分析文章中“猫”这一角色的作用?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练习。
人生的纽扣
王开岭
①偶然读到一则故事:芬兰小男孩奥特索,用一个暑假在森林里采集浆果,并在祖母的协助下做了400瓶果汁,卖掉后得了200欧元。奥特索这样做,缘起是他一年前,在动物园见到一只无精打采的熊,他想,若有一棵可以攀爬的树,说不定它会快乐起来。于是,男孩打定主意,捐一棵树给动物园。
②读毕,心里像喝了一瓶果汁。我听见了熊的笑声。
③这是一个从安徒生童话里跑出来的孩子,带着树叶的干净,还有清晨的氧气。只有童话里,才住着这样的树。这个故事有三重美:他发现了别人的不快乐;他想帮别人快乐;他用诚实劳动去兑换。
④一只熊不高兴,他觉得和自己有关,他觉得此现状应有所改变,这只熊的情绪于他很重要……于是他诞生了心愿,诞生了能力。他承揽了一个幼小的义务,其实,这也是人类的义务,它由一个孩子率先发现。
⑤由于清澈,孩子的眼总能比成人看见更多的东西。由于专注,孩子会把一件事记得很牢,看得很要紧,刻不容缓。
⑥有人说,那只是男孩的一个冲动。不错,或许是,但冲动会沉淀,会积累出习惯,成为他和他未来的孩子的秉性,成为他们的常识、基因、家教和信仰。
⑦儿子三岁,晚饭后,该散步了,他耍赖,不跟妈妈下楼,我脱口喊:“黑猫警长黑猫警长,月亮出来了,快去执勤!”他一怔,丢下玩具,冲下楼。
⑧我醒悟,对小儿来说,童话情景就是生活情景,他从童话里认领的角色和命令,远比现实中委派的更具诱惑和号召力。
⑨小时候,童话就是我们的生活本身,长大后,它才被当成了文学。
⑩好的环境,是佑护童话的那种,它支持童话人格,鼓励你一生携带。而坏的现实,不仅不保护童话,还狠狠撕咬它,粉碎它,靠背叛它换取“成长”的信任。
列夫·托尔斯泰,曾深情地感念儿时父亲教他的书和游戏,他叹道:“我难道不是在那一时期里获得了我现在赖以生存的一切吗 我的收获是如此之大,并且神速。在我一生的其余岁月中所得的全部馈赠,都不及那时的百分之一。”
童年的价值观,是人生衣裳的第一粒纽扣,决定一生的精神走向和心灵格局。若它是端正高尚的,那么,在漫长的岁月里,请别让它轻易脱落,更别粗鲁地扯下它。
网络上曾疯转过一条“虐驴男”的图片新闻:西藏阿里,蓝天白云,一名戴墨镜、姿态傲慢的男子站在辽阔的草原上,手持刀刃,正从一匹下跪的藏野驴身上割肉,竟然,他还在笑。
藏野驴乃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在人们的愤怒和唾弃中,“虐驴男”很快被绳之以法。经查,此男子和同伴驾车途中,疯狂追赶、撞击藏野驴,并将奄奄一息的它开膛破肚,拍照炫耀。
这是个怎样的人呢 他扮演了一头野兽,并沾沾自喜。虽衣冠楚楚,但精神上披着兽皮,龇牙咧嘴。
他也曾是一位孩子,何以生成今日这副嘴脸
或许他未读过安徒生的童话,或许读过,却打扫得干干净净。总之,他属于系错了纽扣或丢失了纽扣的人。
又想起那些曾为“活熊取胆”辩护叫好的人。其实我很想看看,他们的胸襟里,是否有纽扣脱落的痕迹。是缝得不够结实 还是外力的摩擦太大,在与现实一场粗暴的扭打之后弄丢了它 或视之为幼稚而在某个夜晚,怀着虚荣偷偷埋葬了它
全世界的儿童皆无区别,只是长大后才有了区别,乃至天壤之别。
21.第④段中“人类的义务”指什么
22.结合加点词语赏析下面两个句子。
(1)这是一个从安徒生童话里跑出来的孩子,带着树叶的干净,还有清晨的氧气。
(2)他扮演了一头野兽,并沾沾自喜。虽衣冠楚楚,但精神上披着兽皮,龇牙咧嘴。
23.作者引用托尔斯泰的话有何用意
24.联系文意和生活实际,说说你对下面这句话的理解。
小时候,童话就是我们的生活本身,长大后,它才被当成了文学。
三、作文
25.阅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一项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一个人在做一件好事时,其内心是非常愉悦且颇感幸福的,正所谓“善由心生,乐偕至之”。
请任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答案
A 2.B 3.C 4.C 5.A 6.B
(1). 秋草独寻人去后 (2). 直挂云帆济沧海 (3). 人有悲欢离合 (4). 月有阴晴圆缺 (5). 落红不是无情物, (6). 化作春泥更护花
(1)示例一:月圆中秋,家家团聚吃月饼 示例二:绿满清明,户户扫墓祭先人。(2)示例:弟弟,一家人在一起过节,融洽了亲情,拉近了距离,爸爸妈妈多想和你聊聊天啊,不要再玩手机了,好吗?(3)示例一:我选材料二,中国传统节日内涵丰富,历史悠久。示例二:我选材料三,中国传统节日影响广泛深远。 9、B 10.C 11.C
12.人贵敢说“吾不如”。 13.举例论证,如:子贡、刘邦、顾炎武、瞿秋白等敢说“吾不如”,谦虚好学,最后都有所建树。 14.引出论题。领起下文,为行文做铺垫。 15.不能调换,这几段的事例是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的。 16.示例:人贵有自知之明,人不可能是全能的,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并且用一种平衡的心态去欣赏别人,这是一种品格修养上的境界。不考虑个人的实际情况的盲目竞争,是不足取的。
17.第一件事:父亲洗白衬衫;第二件事:父亲给我洗澡;第三件事:父亲为母亲买镜子;第四件事:父亲自己料理生活,清洁、煮饭。
父亲是个爱干净、爱孩子、爱妻子、刚强的人。
18.⑤段“干净”的含义是指父亲对母亲的爱是纯净的,爱会让一个人干净。⑧段“干净”是指我内心追求的世俗的东西,如虚荣(享乐、浮华、杂念、欲望)等。
19.运用了动作(细节)描写,通过“放”“搓洗”“擦”等动词生动传神地写出了父亲对孩子的疼爱,细心的照顾,表现父亲干净、爱孩子的特点,表达出父亲温柔的父爱(表现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20.(1)用猫爱干净的特点引出父亲的爱干净,为下文做铺垫;(2)营造出首尾呼应的艺术效果;(3)结尾对猫的发问,是我的深刻反思,用猫的不屑暗示出我要去掉虚荣(享乐、浮华)等杂念的迷茫(苦闷),意味深长,发人深省。
21.发现别人的不快乐,用自己的劳动帮助别人获得快乐。(意思对即可)
22.(1)干净的树叶,清晨的氧气,写出了环境的清新自然,以此衬托了男孩心灵的纯真美好,表达了作者对男孩纯洁童心的赞美。
(2)“衣冠楚楚”写出了男子穿戴整齐、漂亮,“龇牙咧嘴”写出了男子凶恶的丑态,两者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而表达了作者对这名男子的厌恶、痛恨,具有讽刺意味。
23. (1)证明了童年价值观对人的重要性,它决定人一生的精神走向和心灵格局。(2)引用名人事例更具说服力。
24.童话是美好的,小时候的我们很单纯,身边也常发生如奥特索捐树这样童话般的美好故事,生活就如同童话一般的美好,因而童话就是我们的生活本身;文学只是一种虚构,代表了美好的愿望,当儿童长大,身上那些纯洁美好的品德渐渐遗失,那些单纯美好的故事不再发生在现实生活之中,只能当作虚构的文学作品来赏析,所以说“长大后,它才被当成了文学”。
25、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