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业1基础知识(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业1基础知识(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3 23:53: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作业1·基础知识
【作业1】语言文字积累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干瘪( ) 驳船( ) 蜗行( ) 胚芽( ) 迷惘( ) 隧洞( ) 绯红( ) 翡翠( ) 飞沫( ) 胆怯( )呻吟( ) 掠起( ) 苍茫( ) 伤痕累累( ) 纤绳( ) 炽热( ) 凝练( )
2.根据拼音写汉字
suì( )洞 干( )biě lēi( )紧 xūn( )黑
稻( )suì jié ( )报 miǎn( )怀 装( )shì
高( ) ào xī( )灭 shēn( )吟
3.文学常识
(1)舒婷,1952年出生于福建省漳州市石码镇。祖籍晋江泉州。以后一直生活在厦门。1969年插队落户于闽西太拔,1972年返城。1980年,调福建文联。插队期间,开始试笔,直至十年后1979年,才开始发表诗作。著有诗集《 》(获全国第一届新诗集优秀奖)、《会唱歌的鸢尾花》《 》,散文集《 》。
(2)《梅岭三章》作者是 ,四川乐至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这三首诗是诗人于 年,在江西 被困于树丛密草间20多天时写的一组带有绝笔性质的诗篇。
(3)《月夜》的作者是 ,《萧红墓畔口占》的作者是 ,《断章》的作者是 ,《风雨吟》的作者是 ,《统一》的作者是 。
(4)《海燕》的作者是 (国籍) ,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 、 、 、 。
4.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大海苍芒,雷声轰响,狂风将斐翠般的波浪甩到悬涯上,闪电的影子在大海里wān yán游动。海鸥飞窜,海鸭呻呤,企鹅胆怯地躲藏。唯有海燕无畏无惧,翅膀掠过波浪,发出胜利的yù言家的叫喊。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字词。
wān yán( ) 飞窜( ) 胆怯( )掠过( ) yù言家( )
(2)文段中有四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错别字
改正
5.根据词意写出词语或成语。
(1)胜利的消息。( )
(2)风里夹着腥味,雨点带着鲜血。形容疯狂杀的凶险气氛或环境。( )
(3)为了成全仁义,不惜牺牲生命。( )
(4)因人痛苦而发出声音。( )
试卷第2页,共2页
试卷第1页,共2页
参考答案:
1. biě bó wō pēi wǎng suì fēi fěi mò qiè shēn lüè mánɡ lěi lěi qiàn chì níng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干瘪:意思是指干枯收缩;不丰满。形容文辞等内容贫乏而枯燥。“瘪”读作“biě”。
驳船:一般指非自航的货船,它们可单只使用或编列成队后由拖船拖行或顶推船推行。“驳”读作“bó”。
蜗行:像蜗牛那样慢行,比喻行动迟缓。“蜗”读作“wō”。
胚芽:植物胚的组成部分之一。胚芽突破种子皮后发育成茎和叶。还可以比喻刚刚萌生的事物。“胚”读作“pēi”。
迷惘:意思是迷惑失措;由于分辨不清而困惑,不知怎么办;神经错乱失常;指蛊惑,使迷惑。“惘”读作“wǎng”。
隧洞:在水利工程中为了输水或泄洪,常穿山开挖建成封闭式的输水道。“隧”读作“suì”。
绯红:中国传统色彩名称,红色的一种,艳丽的深红、鲜红、通红、深红色。“绯”读作“fēi”。
翡翠:以硬玉矿物为主的辉石类矿物组成的纤维状集合体。“翡”读作“fěi”。
飞沫:喷溅或激起沫子。“沫”读作“mò”。
胆怯:形容某人非常害怕,是一种心理活动。“怯”读作“qiè”。
呻吟:病人因病痛或哀伤而发出声音。“呻”读作“shēn”。
掠起:指撩起,提起,掀起。“掠”读作“lüè”。
苍茫:意思是指辽阔遥远而望不到边,出自杜甫《北征》。“茫”读作“mánɡ”。
伤痕累累:一般指全身是伤。后又比喻人在感情上受到伤害,心里伤痕累累。“累累”读作“lěi lěi”。
纤绳:纤夫用来拖拉船只的绳索通常由数的粗大的绳子的和称。“纤”读作“qiàn”。
炽热:形容温度极高;极热;(情绪等)热烈。“炽”读作“chì”。
凝练:意思是紧凑简练,言简意赅。“凝”读作“níng”。
2. 隧 瘪 勒 熏 穗 捷 缅 饰 傲 熄 呻
【详解】本题考查字形。
隧洞(suì dòng):隧道。
干瘪(gān biě):干枯收缩;不丰满。形容文辞等内容贫乏而枯燥。
勒紧(lēi jǐn):用绳子等捆住和套住,然后用力拉紧。
熏黑(xūn hēi):通过烟气接触物品,使物品成为黑色。
稻穗(dào suì):稻花结实聚成的长条。
捷报(jié bào):胜利的消息。
缅怀(miǎn huái):遥念、追思;深情地怀念、追想(已往的人或事)。
装饰(zhuāng shì):打扮;修饰;装潢;点缀,装点。
高傲(gāo ào):自以为了不起,看不起别人;极其骄傲;也指装出一副优越的样子。
熄灭(xī miè):物体不再燃烧;灯火灭了。
呻吟(shēn yín):曼声而吟,诵读;病痛时的低哼声;发出像叹气的声音;因快乐或病痛所发出的声音。
3. 双桅船 始祖鸟 心烟 陈毅 1936 梅岭 沈尹默 戴望舒 卞之琳 芦荻 巴勃罗·聂鲁达 马克西姆·高尔基
苏联 童年
我的大学
母亲 在人间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1)舒婷,1952年出生于福建龙海石码镇,祖籍福建泉州,原名龚佩瑜,后改名龚舒婷,中国当代女诗人、作家,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之一。1969年,在“上山下乡”运动中插队到闽西山区,并在知青生活中开始了诗歌创作。1979年4月,诗歌《致橡树》在《诗刊》在第4期上发表;6月,在《诗刊》第7期上发表诗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与《这也是一切》;8月,发表诗歌《双桅船》(获全国第一届新诗集优秀奖)。1981年4月,发表诗歌《惠安女子》;6月,发表诗歌《神女峰》。1982年2月,发表诗歌《会唱歌的鸢尾花》。1988年8月,出版散文集《心烟》。
(2)《梅岭三章》是中国共产党人陈毅在被国民党四十六师围困时(被困于树丛密草间20多天时)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于1936年在江西梅岭创作。陈毅虽然处在危难之际,但献身革命的决心和对革命必胜的信心却矢志不移。他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后人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艰苦创业,勇往直前,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生动教材。
(3)《月夜》是现代诗人沈尹默于1917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也即是五四前后的一代知识分子)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追求思想自由与个性解放的奋斗精神。《萧红墓畔口占》是近代诗人戴望舒于1944年所作的一首悼亡诗。这首诗是诗人戴望舒在萧红墓前凭吊时的口占之作,它包含了诗人对朋友的真挚怀念和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沉感慨。诗句采用口语,质朴且明快;叙述十分简洁,却能让细腻而又深沉的感情从中自然地抒示出来。《断章》是现代诗人卞之琳于1935年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歌。诗人通过对“风景”的刹那间感悟,涉及了“相对性”的哲理命题。“你站在桥上看风景”,而相对于楼上的人来说,桥上的“你”就是他们眼中的风景,他们“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而相对于梦见“你”的人来说,“你”则像窗外的明月一样,“装饰”了他们的“梦”。诗人将人生哲理与诗歌意象融合起来,表现了自己对宇宙和人生的探求;在技巧和形式方面,诗人融会了传统的意境和西方象征主义的艺术手法,形成了自己的现代诗风。《风雨吟》的作者是芦荻。《统一》是智利诗人巴勃罗·聂鲁达所创作的一首现代诗歌。
(4)《海燕》又名《海燕之歌》,是马克西姆·高尔基创作的一篇著名散文诗。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常在海面上飞翔。因此,在俄文里,“海燕”一词含有“暴风雨的预言者”之意。此文按海面景象的发展变化分成三部分,描绘了海燕面临狂风暴雨和波涛翻腾的大海时的壮丽场景。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通过对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际勇敢欢乐的形象的描写,深刻反映了1905年俄国革命前夕急剧发展的革命形势,热情歌颂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先驱坚强无畏的战斗精神,预言沙皇的黑暗统治必将崩溃,预示无产阶级革命即将到来并必将取得胜利的前景。并且号召广大劳动人民积极行动起来,迎接伟大的革命斗争。马克西姆·高尔基,是苏联无产阶级作家、诗人、评论家、政论家、学者。代表作品有长篇小说有《童年》《我的大学》《母亲》《在人间》等。
4.(1)蜿蜒 cuàn qiè lüè 预
(2)芒—茫 斐—翡 涯—崖 呤—吟
【详解】这道题目考查学生的拼读能力和对汉字的书写能力。这几个字比较简单,要注意形似字、同音字、多音多义字。
(1)“窜”应读作“cuàn”,注意不要误拼为“chuàn”,“怯”应读作“qiè”,注意不要误拼为“què”,“掠”应读作“lüè”,注意不要误拼为“luè”,“蜿蜒”注意不要误写为“宛延”。
(2)“苍茫”意思是辽阔遥远而望不到边,应把“芒”改为“茫”;“翡翠”意思是以硬玉矿物为主的辉石类矿物组成的纤维状集合体,应把“斐”改为“翡”;“悬崖”意思是陡峭山崖,应把“涯”改为“崖”;“呻吟”意思是因痛苦而发出的声音,应把“呤”改为“吟”。
5. 捷报 血雨腥风 杀身成仁 呻吟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1)捷报:指胜利的消息。捷,战胜;报,传达、告知。注意“捷”的写法。
(2)血雨腥风:风里夹着腥味,雨点带着鲜血。形容疯狂杀的凶险气氛或环境。注意“腥”的写法。
(3)杀身成仁:为了成全仁义,不惜牺牲生命。注意“仁”的写法。
(4)呻吟:因人痛苦而发出声音。注意“吟”的写法。
答案第4页,共4页
答案第3页,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