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第九单元 第27课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
中曲折发展
原子弹爆炸油画
壹
重要名词
中共八大、整风运动、反右、“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八字”方针、“四个现代化”、“文化大革命”“一月风暴”、“四人帮”、“两弹一星”
贰
课程标准
了解20 世纪50—70年代中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发展和伟大成就,认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及教训;理解政治、经济、外交、国防等领域所取得的成就在新中国历史上所具有的开创性、奠基性意义;了解和感悟这一时期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奋发图强的精神风貌。了解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贡献,认识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本课
重点
本单元时间轴
全面建设
社会主义
壹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1.1 成功探索
(1)中共八大
①背景:
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
——刘少奇《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政治报告》
材料一
1956年2月苏共召开的二十大,第一次公开批判了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揭露了“个拜”造成的恶果。中共中央对此十分重视,书记处、政治局多次召开会议进行讨论。在这些会议上,中共“以苏为鉴”的思想有了进一步的深化,……毛泽东当时多次指出:苏共二十大“表明苏联、苏共、斯大林并不是一切都是正确的,这就破除了迷信”,4月4日,毛泽东在中央书记处会议上又说“感谢赫鲁晓夫揭开了盖子,我们应从各方面考虑如何按照中国的情况办事,不要再像过去那样迷信了。”
——摘编自王保贤《中共八大前后的探索与苏共二十大》
材料二
A.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中国的主要矛盾发生根本变化,需要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B.苏共二十大全盘否定斯大林,给共产主义运动带来了思想混乱,中国认识到应结合本国实际情况,探索适合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1.1 成功探索
(1)中共八大
论十大关系(1956年4月)
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
沿海工业和内地工业的关系;
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
国家、生产单位和生产者个人的关系;
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关系;
党和非党的关系;
革命和反革命的关系;
是非关系;
中国和外国的关系
◎《论十大关系》书影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1.1 成功探索
(1)中共八大
①召开时间:1956年
②内容:
A.主要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实质是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
B.主要任务:把我国尽快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工作重心是进行经济建设)
③意义: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
◎1956年9月15日,毛泽东在中共八大上致开幕式,号召“团结国内外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为建设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而奋斗”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1.1 成功探索
(1)中共八大
中共八大的其他正确探索 政治 在加强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的基础上,论述了中国共产党与其他民主党派的关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经济 总方针:坚持既反保守又反冒进,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
“三个主体,三个补充”:即以国家与集体经营、计划生产、国家市场为主体,以个体经营、自由生产、自由市场为补充
文化 双百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外交 继续坚持以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和平共处政策
“准备同一切尚未同我国建交的国家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1.1 成功探索
(2)提出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思想
①时间:1957年春
②内容:
③意义:为认识中国基本国情奠定了理论基础。
A.全面分析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特点;
B.明确提出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社会矛盾问题;
C.提出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各项具体方针;
D.强调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已经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毛泽东指出: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社会主义社会也充满着矛盾,正是这些矛盾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地向前发展;
社会主义社会存在着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两种不同类型根本不同的矛盾……敌我矛盾需要用强制的、专政的方法去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只能用民主的、说服教育的、“团结—批评—团结”的方法去解决。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1.1 成功探索
(3)转向:全党整风运动和全国反右派斗争开展起来,但反右派斗争被严重扩大化。
1957年4月27日,中共中央正式发出《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
1957年,“反右派”斗争的标语赫然出现在国庆群众游行的队伍之中
1957年,反右派斗争中出现了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的现象
到1958年7月运动结时,全国共划右派分子55万多人,与最初估计的4000相比,扩大了130多倍。还有众多未戴帽子的“中右”分子,一些人虽未划为“右派”或“中右”也被处理了,伤及的人数远超于此。在这55万右派中,党外是主体,党内也不少。除了那些被广为关注的高层民主人和著名文化人外,还有一个数量庞大的“小人物”右派群体。
——萧冬连《筚路维艰—中国社会主义路径的五次选择》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1.2 探索失误
(1)表现:1958年,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上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在全国掀起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毛泽东:中国从政治上、人口上说是个大国,从经济上说现在还是个小国。……赫鲁晓夫同志告诉我们,15年后,苏联可以超过美国。我也可以讲,15年后我们可能赶上或超过英国。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1.2 探索失误
大跃进
①特点:以大炼钢铁为中心,追求工农业生产的高速度。
③错误实质:发展社会生产力违背了客观的经济规律(“左”倾冒进错误)。
②表现: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盛行。并扩展到文化领域。
④口号:超英赶美、以钢为纲、以粮为纲、放高产卫星,跑步进入共产主义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1.2 探索失误
人民公社化
①特点:“一大二公”(公社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
②错误实质:生产关系发展超越生产力水平,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挫伤了人民生产的积极性。
到1958年底,全国74万个农业合作社合并为2万6千个人民公社,99%的农户都参加了人民公社。不但土地等生产资料公有,而且经济活动的若干环节也公有;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大办公共食堂。
设想: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
实际:出工自由化、吃饭战斗化、收工集体化
材料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1.2 探索失误
大跃进 人民公社化运动
特点 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 “一大二公”
突出 表现 大炼钢铁、放高产卫星 搞平均主义,吃大锅饭
错误 实质 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忽视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 不切实际地提高公有化程度,生产关系变革超越生产力水平
危害 打乱了国民经济秩序,浪费了大量资源,造成了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 严重挫伤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教训 经济建设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国民经济应协调发展 生产关系变革必须与生产力相适应
【拓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比较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1.2 探索失误
①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状况的普遍愿望。
②但由于片面追求经济建设高速度,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再加上对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足,以及当时的自然灾害等因素,1959至1961年,我国经济发生了严重困难。
(2)影响
党和人民面临着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许多地区因严重缺粮而相当普遍地发生浮肿病,不少省份农村非正常死亡人口急剧增加。由于出生率大幅度降低、死亡率显著增高等原因,1960年全国总人口比上年减1000万。……原本希望快一些让人民群众过上较好的日子,结果却出现如此空前的灾难。这是“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和“反右倾”斗争造成的最严重的的后果和教训。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20世纪50年代,中苏两国对中国的某一新生事物产生了不同看法。前者认为它是“中国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好形式”;后者则认为20—30年代的苏联类似尝试,但“在经济上是不合理的”。“它”是指( )
A.土地改革 B.“一五”计划
C.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D.人民公社
课堂练习
D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下图主题与下列口号精神相近的是( )
A.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B.公共食堂好,吃饭不花钱
C.自愿又互利,发展合作社
D.联产承包制,走上富裕路
课堂练习
A
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1.3 政策调整
(2)措施:
①从1960年冬开始,中共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②对政治、文化、教育、科研、民族、知识分子等方面的政策进行调整。
③1962年初召开的七千人大会比较深入地总结了经验,取得重要成果。
④1964年,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提出建设“四个现代化”的伟大目标。
(1)目的:克服困难
(3)结果:1962年下半年到1965年,国民经济稳步增长,接近并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水平。
七千人大会上,毛泽东自我批评:“凡是中央犯的错误,直接的归我负责,间接的我也有份,因为我是中央主席。我不是要别人推卸责任,其他一些同志也有责任,但是第一个负责的应当是我。”
“文化大革命”
贰
二、“文化大革命”
2.1 原因
①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认为存在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
②毛泽东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想通过发动“文化大革命”来防止资本主义复辟。
③党内指导思想上“左”倾错误的发展。
④受复杂严峻的国际外部环境影响,美国、苏联对中国施加了巨大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压力。
20世纪60年代初的大饥荒,昭示一场空想社会主义实验的失败,本应是中国走上改革的一次契机。但这种情况并没有出现,却走上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继续革命” 道路。“大跃进”失败以后,毛泽东一定程度上承认有错误,但他把乱象主要归咎于阶级斗争……毛泽东的注意力从经济领域回到政治思想领域,重提阶级斗争。在国际上,中美对抗无丝毫缓和迹象,中苏同盟走向彻底分裂。随着中苏论战愈演愈烈,国内政治日趋激进,反修防修成为全党共识。从四清运动到“文革”,走上了一条“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的不归路。
——萧冬连《筚路维艰—中国社会主义路径的五次选择》
结合以下材料及所学知识,思考“文化大革命”发生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
二、文化大革命
1966年春夏
全面发动后,中央文革小组乘机煽动“打倒一切”和“踢开党委闹革命”
1967年
初
“全面夺权”的“一月风暴”发生,许多地方出现造反派打砸抢事件,社会和生产秩序陷入混乱
1970-1971年
林彪反革命集团策动武装政变,阴谋夺取最高权力。毛泽东、周恩来粉碎了这次政变
1976年9月
毛泽东逝世,江青反革命集团加紧夺取党和国家最高领导权的阴谋活动
1972和1975年
周恩来、邓小平先后主持中央日常工作,领导进行了各方面的整顿,使各项工作出现转机
1976年10月
江青反革命集团被粉碎,“文化大革命”结束
2.2 概况
二、文化大革命
2.3 认识
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两个历史时期……不能用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也不能用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否定改革开放后的历史时期。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分清主流和支流,坚持真理,修正错误,发扬经验,吸取教训,在这个基础上把党和人民事业继续推向前进。
——习近平同志
材料
“文化大革命”不是任何意义上的革命或社会进步,而是一场由领导者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
①民主与法制遭到肆意践踏
②科教文化事业遭到严重摧残
③国民经济遭受了巨大损失
二、文化大革命
2.4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出现失误的原因与教训
(1)原因:
①历史传统:我国古代封建专制长期存在,导致封建家长制残余思想容易侵蚀党的肌体,从而造成民主法治观念淡薄,容易出现盲目服从等现象。
②路径依赖:在整个民主革命时期,党一直用阶级斗争学说来指导革命,用群众运动方法来解决问题,难以很快转变观念。
③社会层面:社会主义建立后,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很高,迫切希望尽快摆脱贫困落后的状况,从而出现主观愿望与经济发展实际严重脱节的弊端。
④主观错误: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对当时国内阶级斗争的错误估计,认为阶级矛盾仍是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
⑤国际环境: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的尖锐对峙,使党和国家领导人试图通过加速建设社会主义的方式来对抗资本主义。
二、文化大革命
2.4 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出现失误的原因与教训
(2)教训:
①实事求是: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
②经济为主:要正确分析国内的主要矛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③尊重规律:经济建设必须遵循客观经济规律,生产关系的变革必须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
④加强法治:必须坚持民主集
中制,发扬党内民主,加强党
的建设,反对个人崇拜。
叁
伟大的建设成就
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的这段历史,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时期。虽然经历了严重曲折,但从总体上看,全党、全国人民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战胜各种困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要成果。
总体评价
三、伟大的建设成就
3.1 取得伟大成就的原因
(1)全党、全国人民坚持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战胜各种困难。
(2)先进典型和英雄模范人物的带动作用。
◎“铁人”王进喜
◎“解放军好战士”雷锋
◎“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地质之光”李四光
◎“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
◎“两弹元勋”邓稼先
◎“中国现代数学之父”华罗庚
三、伟大的建设成就
3.2 伟大成就
(1)工业
①逐步建成了一批门类比较齐全的基础工业项目,为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②大规模的三线建设不仅增强了国防力量,而且改善了工业布局。
◎三线建设示意图
社会主义革命已经使我国大大缩短了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差距。我们尽管犯过一些错误,但我们还是在三十年间取得了旧中国几百年、几千年所没有取得过的进步。
——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材料
三、伟大的建设成就
3.2 伟大成就
领域 年份 成就 影响
国防 1964.6 第一枚自己设计、自己制造中近程导弹飞行试验成功 增强国防力量,跨入核国家行列
1964.10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7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70 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成为当时世界上第五个独立自主研制和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农业 — 兴修水利,开展农田基本建设,培育推广良种、提倡科学种田 较大幅度地提高了粮食生产水平和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
教育医疗 — 教育事业取得长足进步,医疗卫生事业也得到蓬勃发展 劳动者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人民的文化生活水平得到逐步提高
三、伟大的建设成就
3.2 伟大成就
三、伟大的建设成就
3.2 伟大成就
(5)外交:
①建交国数量:由1965年的49个增加到1976年的111个。
②1971年,恢复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③1972年,中美两国结束了长期敌对状态,开始走向正常化,中日正式建交。
※影响:中国外交打开新局面,迎来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与世界各国建交的新高潮,极大改善了中国的安全环境,拓展了外交活动的舞台。
◎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尼克松访华
◎周恩来与田中角荣庆祝中日邦交正常化
道路决定命运,找到一条正确道路是多么不容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各种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改革开放前的社会主义实践探索,是党和人民在历史新时期把握现实、创造未来的出发阵地,没有它提供的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没有它积累的思想成果、物质成果、制度成果,改革开放也难以顺利推进。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本课思维导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