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炙、滋"等5个生字,会写“艰、
值、类"等3个字。
2.过程与方法:通过默读课文,了解故事发展的起因
经过结果;根据表格提示的内容讲故事。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故事起因部分的神奇,激发
学生对中国神话故事的阅读兴趣。
教学重难点
1、 识字写字、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2、 根据表格提示的内容讲故事。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在我们的神州大地上流传着许多遥远而美丽的故事。 你都听过什么故事
2、 出示”盘古开天地、女娲补天、夸父追日、大禹治 水“等故事图片,猜猜这是什么故事。
3、 四张图片放一起,和老师合作读故事名字,你发现
了什么
预设一:黑色部分是人的名字。
预设二:红色部分是他们做的事情。
预设三:故事名字都是写谁做什么事。
(小结:能看出写谁干什么。)
4、他们做的事情我们能做吗 引出神话故事,板书课
题,理解课题。
(设计意图:用其他熟悉的神话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 趣;利用这些故事名字的特点帮助学生理解神话故事 里的人做的事是普通人轻易做不到的,感受他们的英
勇,水到渠成地理解课题意思。)
二、 初读课文,落实字词。
1. 自读课文。
(出示自读要求: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
每一句话读通顺,碰到难读的或不理解的词语圈出
来。)
2.自读反馈:教师巡视,将学生圈画重点词语截 图,同屏出示会认的字开火车读,小老师带读; 指 名读、跟读、齐读多种形式让学生将圈出的词语读一
读。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读能力,运用同屏技术落 实自读要求,帮助学生读通读懂课文,为下面的字词
学习打好基础。)
3.学习重点词语
(1)出示词语认读理解:炙烤、炎热、艰难、奔腾、 滋润字源识字"炙":看图,你知道炙是什么意思
能感受到什么 ( 热 )
信息技术融合:利用网络图片让学生从画面上理
解"炙"的意思。
"炎"有两个火,感受炎热又有多热呢 (非常非
常热)
(2)理解词意:
“艰难”指什么 课文里什么在奔腾 "滋润" 的偏旁是什么 跟什么有关 "滋润"的意思是什
么
(3)将词语放到词组里再读。
出示"炙烤大地""滋润大地""滋润花草”“滋
润皮肤"四幅图,引导学生将词语放到具体情境中读。
(4) 谁能流利的把全部词语读出来 观察第二排
词语,你发现了什么 你还能说出这样结构的词语吗
(预设:词语中两个字的意思相同或相近)
(设计意图:前面园地里有相关的内容,让学生联
系起来思考,学会学习时融会贯通。)
(5)词语我们会读了,跑到句子里,你还会读吗
(师生合作读)
出示:羿一 口气射下九个太阳,炎热渐渐退去。
十个太阳像十个火球,炙烤着大地。
人类的日子非常艰难。
土地渐渐滋润起来,花草树木渐渐繁茂起来,江河
奔腾欢唱,大地上重新现出了勃勃生机。
(设计意图:抓住课文重点字词,从字到词,到词组, 再到句子,层层递进,深入理解,帮助学生扫除字词 障碍,为读懂课文内容提供保障。最后将重点词语巧 妙地融入几个关键句子中,为下面理清课文顺序这一
环节做准备,真正做到教学设计环环相扣,严丝合
缝。)
三、 再读课文,理清顺序。
1、默读课文,找一找羿射九日的原因、经过和结果,
并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
(有一种方式可以让读书的速度更快,你们知道吗
认识默读)
预设一:默读就是不出声地读
预设二:不能用手指读
预设三:速度要稍微快一点
2、 想想按照课文叙述的顺序,刚刚读过的句子
可以怎样排列 (请学生说,老师板书,全班齐读)
3、 我们把课文总结成了三句话,下面让我们用 上"从前、后来、最后"来讲讲这个故事。(指名学生
试着讲故事)
4、 师生共同总结:太阳炙烤着大地是故事的起 因,羿射九日是故事的经过,大地重新现出了勃勃生
机是故事的结果。
现在我们把它们装在表格里,就可以根据表格讲
故事了。(再次指名讲故事)
5、 教师点评:要是把“从前”改为”很久以前
"故事味就更浓了!
(设计意图:在上一环节的学习基础上引导学生迅速 抓住主要内容,理清课文顺序,根据故事起因、经过、
结果简单地陈述故事大意,突破教学难点。)
四、 精读故事起因部分,感受神奇。
1、 默读课文一二自然段,想一想,然后说一说:课文
哪个地方让你觉得很”神奇“
(出示、讲解默读要求)
(1)预设一:”扶桑的枝头站着 一个太阳,底下还有 九个太阳。"
(2)预设二:”每天天快亮时,扶桑枝头的太阳就坐 上两轮车,开始从东到西穿过天空。"
(指名说一说神奇之处,读一读。)
2、 理解射日原因
(1)出示句子:"十个太阳每天轮换,给大地万物带 来光明。"
(太阳也要值日 一 日一 日的轮换叫值日 一周一周
轮换呢 值周。)
(2)为什么又要射日呢
预设三:”可是,有一天,这十个太阳觉得轮流 值日太没有意思啦,于是,他们一齐跑了出来,出现
在天空中。"
从"太没意思啦“看出什么
(3)出示句子:”十个太阳像十个大火球,炙烤着大
地."
指导朗读:重读“十个""炙烤”,显示情况危急。 (设计意图:学习默读的要求,并试着默读课文,找 出神奇之处,既了解故事的起因,也为理解下文中人
类日子的艰难做好思想上的准备。)
3、 默读第三段,思考:十个太阳同时出现,给人类带 来了怎样的灾难 在文中用横线画出来,说说你的发 现。
(1)出示句子: “禾苗被晒枯了,土地被烤焦了,江 河里的水被蒸干了,连地上的沙石好像都要被熔化
了。”
引导学生找出关键词“晒枯、烤焦、蒸干、熔 化”。请同学们观察有关键词的四幅图片,依次大声读
出来。
(2)看图体会词义。
(在神话故事中这些词语代表的事情都有可能发 生,所以我们借助这些词语来体会大地上的灾难,体
会人类生活的艰难。)
(3)在四个词语中的"蒸""烤焦"、"熔"都与什么
有关
(与火有关,出示语文园地中的相关内容,小结:火
字旁和四点底的字都与火有关。)
(4)练习朗读。
谁能读出人类的艰难
4、小结:我们感受到了《羿射九日》这个故事的起因 部分的神奇和人们生活的艰难,下面我们来学写起因
部分的生字。
(设计意图: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抓住关键词体会课 文内容,了解十个太阳给人类带来的灾难,通过理解
词语感受当时人们日子的艰难;
在语境中识字,复习旧知,学习识字方法)
五、 学写生字。
1、 出示"类、炎",老师范写,学生说说书写时要注
意哪里。
(现在,你们来当当小老师,提醒老师书写时要注意
什么 指名说。)
预设一: "类"字的"米"字作为部件的时候最
后一笔“捺"要变成"点”
预设而: “炎”字上小下大
2、 学生练写。(提醒注意写字姿势和握笔姿势)
3、 同屏展示学生生字书写情况。师生共同评价反馈。 (设计意图: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观察书写时要注 意的地方;同屏学生写字情况,展示学习效果;通过 共同评价提高学生写字能力,突出教学重点。)
六、 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起因部分的神奇和默读的方法,下
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经过和结果中更加神奇的地方,
七、课后作业
课外阅读《山海经》《中国神话故事》。
板书设计
24.羿射九日
起因 经过 结果
十个太阳炙烤着大 地,人类的日子很
艰难
弈射下了九个太阳,
留下了最后一个
大地上重新现出
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