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热容
一、教学目标
1.物理观念
(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
(2)知道水的比热容较大,知道这一特点在生活中的一些应用;
(3)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
2.科学思维
经历设计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与制定计划的过程,经历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建立比热容概念的过程。
3.科学探究
通过实践和探究,让学生感觉科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唯物主义观。
4.科学态度与责任
通过了解“热岛效应”,有关心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1.了解比热容,尝试用比热容说明简单的自然现象。
2.经历设计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与制定计划的过程,经历从物理
现象和实验中建立比热容概念的过程。
3.设计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制定实验计划,分析与论证实验结论。
三、教学分析
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习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因此在本课设计时鼓励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和从不同的角度探索,发散学生的思维,拓展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实事求是和勇于探索的精神。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教学过程
复习引入 1、教师提问: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会怎样变化 物体放出热量呢
2、提出实际情境:中午海边沙子热、海水却很凉;傍晚海边沙子变凉了,海水却很暖和。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的现象 学生口答:吸热升温、放热降温。
学生口答:夏天中午游泳池边的瓷砖被太阳晒得很热而水却温度适宜…… 利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探究过程 一、提出问题
1、教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根据以上事例,你想提出什么问题进行探究
2、教师提炼学生提出的问题,确定本节探究的问题:为什么在同一时刻海水和沙子、瓷砖和水的温度不一样 学生口答:为什么海水和沙子在同一时刻的温度不一样……
探究过程 二、猜想和假设
1、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猜想。
2、教师板书学生的猜想:可能是沙子吸热升温或放热降温都比水快。
3、对学生的其他猜想可有选择地简要板书,并组织讨论,启发思考。 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回答。
学生的猜想丰富多样,可能远离主题、甚至错误,切不可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课外拓展
1、阅读课后“科学窗”。
2、新疆谚语“早穿皮袄午穿纱,晚上围着火炉吃西瓜”所蕴含的物理道理。 我在设计本节课时,通过设疑“炎热的夏季,海边的沙子烫脚而海水却很凉,这是为什么?”“不同的物质吸热本领一样吗”引入新课;紧接着让学生联系他们极为熟悉的烧水现象,分析出影响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的两个因素(质量,升温的多少)通过提问:“质量相等的不同的物质升高相同的温度,吸热一样吗?”
让学生猜想,然后制定实验计划,选择实验器材,分组动手实验,收集证据,分析得出结论,注重引导学生学习运用科学探究方法(控制变量法),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整个过程。并结合本实验启发学生从另一种角度分析比较水和煤油的吸热本领,进而引入比热容的含义,既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最后让其联系比热容知识解释生活中、自然界的一些现象,这些会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无处不蕴含着物理知识,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环节四:小结作业
在小结时,我会以提问的方式进行提问总结,梳理本节课知识点。
在作业布置环节,完成课后第三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