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旋转综合测试题(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十三章 旋转综合测试题(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09-25 16:42: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十三章 旋转综合测试题
一、填空题
1.如图,将△AOB绕点O顺时针旋转36°得△COD,AB与其对应边CD相交所构成的锐角的度数是   .
二、单选题
2.如图,将线段绕原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得到线段,则点的坐标是(  )
A.(1,) B.(,) C.(3,) D.(,3)
3.观察下列图形,其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4.由图中三角形仅经过一次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变换,不能得到的图形是()
A. B. C. D.
5.下面四个汽车标志图案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2,6)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
A.(﹣2,﹣6) B.(﹣2,6)
C.(﹣6,﹣2) D.(6,2)
7.如图,点E是正方形ABCD的边DC上一点,把△ADE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到△ABF的位置,若四边形AECF的面积为25,DE=2,则AE的长为(  )
A.5 B. C.7 D.
8.下列几何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等腰三角形 B.正三角形 C.平行四边形 D.正方形
9.如图,在Rt△ABC 中,∠ACB=90°,∠A=30°,BC=2.将△ABC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n度后得到△EDC,此时点D在AB边上,斜边DE交AC边于点F,则n的大小和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分别为(  )
A.30,2 B.60,2 C.60, D.60,
10.如图,直线y=- x+2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把△AOB绕点A顺时针旋转60°后得到△AO'B',则点B'的坐标是(  )
A.(4,2 ) B.(2 ,4)
C.( ,3) D.(2 +2,2)
11.已知,为抛物线上的点,且原点为的中点,则线段的长为(  )
A. B. C. D.
12.如图,已知∠BAC=60°,AB=4,AC=6,点P在△ABC内,将APC绕着点A逆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AEF.则AE+PB+PC的最小值为(  )
A.2 B.8 C.5 D.6
13.如图,一段抛物线:y=﹣x(x﹣5)(0≤x≤5),记为C1,它与x轴交于点O,A1;将C1绕点A1旋转180°得C2,交x轴于点A2;将C2绕点A2旋转180°得C3,交x轴于点A3;…如此进行下去,得到一“波浪线”,若点P(2018,m)在此“波浪线”上,则m的值为(  )
A.4 B.﹣4 C.﹣6 D.6
14.等腰直角三角形ABC和等腰直角三角形ADE中, , , ,其中 固定, 绕点A顺时针旋转一周,在 旋转过程中,若直线CE与直线BD交点为P,则 面积的最小值为(  )
A. B.4 C. D.4.5
15.把边长为3的正方形ABCD绕点A顺时针旋转45°得到正方形AB′C′D′,边BC与D′C′交于点O,则四边形ABOD′的周长是(  )
A. B.6 C. D.
16.如图,菱形ABCD中的边长为1,∠BAD=60°,将菱形ABCD绕点A逆时针方向旋转30°得到菱形AB′CD′,B′C′交CD于点E,连接AE,CC′,则下列结论:①ΔAB′E≌ΔADE;②EC=ED;③AE⊥CC′;④四边形AB′ED的周长为 +2.其中符合题意结论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三、解答题
17.有一块方角形钢板如图所示,如何用一条直线将其分为面积相等的两部分.

四、计算题
18.如图,将△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90°后得△DEC,若BC∥DE,求∠B的度数.
五、作图题
19.如图所示,在7×6的正方形网格中,选取14个格点,以其中三个格点为顶点画出ABC,请你以选取的格点为顶点再画出一个三角形,且分别满足下列条件:
(1)图①中所画的三角形与ABC组成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2)图②中所画的三角形与ABC组成的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
六、综合题
20.(1)探究发现:下面是一道例题及解答过程,请补充完整:如图①在等边内部,有一点P,若,求证:.
证明:将绕A点逆时针旋转,得到,连接,则为等边三角形,
,, ▲ .

▲ ,即.
(2)类比延伸:如图②在等腰中,,内部有一点P,若,试判断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七、实践探究题
21.问题:如图①,点E,F分别在正方形ABCD的边BC,CD上,∠EAF=45°,试判断BE,EF,FD之间的数量关系.
(1)【发现证明】
小聪把△ABE绕点A逆时针旋转90°至△ADG的位置,从而发现EF=BE+FD,请你利用图①证明上述结论.
(2)【类比引申】
如图②,在四边形ABCD中,∠BAD≠90°,AB=AD,∠B+∠D=180°,点E,F分别在边BC,CD上,则当∠EAF与∠BAD满足   关系时,仍有EF=BE+FD.请说明理由.   
(3)【探究应用】
如图③,在某公园的同一水平面上,四条通道围成四边形ABCD.已知AB=AD=80 m,∠B=60°,∠ADC=120°,∠BAD=150°,道路BC,CD上分别有景点E,F,且AE⊥AD,DF=40( -1)m,现要在E,F之间修一条笔直的道路,求这条道路EF的长(结果精确到1 m,参考数据: ≈1.41, ≈1.73).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36°
【解析】【解答】解:如图,设AB与OC交于点H,AN与CD交于点E.
∵∠A=∠C,∠AOH=36°,
∵∠AHO=∠CHE,∠A+∠AHO+∠AOH=180°,∠C+∠CHB+∠CEH=180°,
∴∠AOH=∠CEH=36°.
故答案为36°;
【分析】如图,设AB与OC交于点H,AN与CD交于点E.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证明
2.【答案】C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画图如下:
由图形可知:点的坐标是,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点坐标旋转的特征求解即可。
3.【答案】C
【解析】【解答】解:A、既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B、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C、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
D、既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轴对称图形:平面内,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
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个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据此一一判断得出答案.
4.【答案】B
【解析】【解答】A、经过平移可得到上图,故A选项错误;
B、经过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变换后,都不能得到上图,故B选项正确;
C、经过轴对称变换可得到上图,故C选项错误;
D、经过旋转可得到上图,故D选项错误.
故选:B.
【分析】本题考查了几何变换的类型,平移是沿直线移动一定距离得到新图形,旋转是绕某个点旋转一定角度得到新图形,轴对称是沿某条直线翻折得到新图形.观察时要紧扣图形变换特点,进行分析判断.根据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性质即可得出正确结果.
5.【答案】B
【解析】【解答】解:根据中心对称的定义可得:A、C、D都不符合中心对称的定义.
故答案为:B.
【分析】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后能与其自身重合的图形就是中心对称图形,根据定义即可一一判断得出答案。
6.【答案】A
【解析】【解答】解:由点(2,6)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2,﹣6);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横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可直接进行求解.
7.【答案】D
【解析】【解答】∵把△ADE顺时针旋转△ABF的位置,
∴四边形AECF的面积等于正方形ABCD的面积等于25,
∴AD=DC=5,
∵DE=2,
∴Rt△ADE中,
故答案为:D.
【分析】由旋转可知四边形AECF的面积等于正方形ABCD的面积等于25,边长AD=DC=5,在Rt△ADE中, 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AE的长。
8.【答案】D
【解析】【解答】解:A、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错误;
B、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错误;
C、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错误;
D、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正确.
故选D.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
9.【答案】C
【解析】【解答】解:∵△ABC是直角三角形,∠ACB=90°,∠A=30°,BC=2,
∴∠B=60°,AC=BC×cot∠A=2× =2 ,AB=2BC=4,
∵△EDC是△ABC旋转而成,
∴BC=CD=BD= AB=2,
∵∠B=60°,
∴△BCD是等边三角形,
∴∠BCD=60°,
∴∠DCF=30°,∠DFC=90°,即DE⊥AC,
∴DE∥BC,
∵BD= AB=2,
∴DF是△ABC的中位线,
∴DF= BC= ×2=1,CF= AC= ×2 = ,
∴S阴影= DF×CF= × = .
故选C.
【分析】先根据已知条件求出AC的长及∠B的度数,再根据图形旋转的性质及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判断出△BCD的形状,进而得出∠DCF的度数,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判断出DF是△ABC的中位线,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出结论.
10.【答案】B
【解析】【解答】令y=0,则 x+2=0,
解得x=2 ,
令x=0,则y=2,
所以,点A(2 ,0),B(0,2),
所以,OA=2 ,OB=2,
∵tan∠OAB= ,
∴∠OAB=30°,
由勾股定理得,AB= ,
∵旋转角是60°,
∴∠OAB′=30°+60°=90°,
∴AB′⊥x轴,
∴点B′(2 ,4).
故答案为:B.
【分析】求出直角三角形ABO的两条直角边的长,即可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求出AB,以及∠OAB的度数,则∠OAB′=30°+60°=90°,据此即可求解。
11.【答案】D
【解析】【解答】解:对于抛物线,可得对称轴为,
假设与如下图所示
∵点是中点
∴,
令,则,
∴,


∴或
∴,
∴.
故答案为:D.
【分析】求得对称轴为,由于原点为的中点,可知点A、B关于原点对称,即得令,则,根据yA+yB=0,建立关于m方程并解之,即得A、B的坐标,再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即可求解.
12.【答案】A
【解析】【解答】解:如图,连接PE,BF,过B作AF垂线交FA延长线于G,
∵△APC绕着点A逆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AEF,
∴,
∴△APE为等边三角形,
即,
∴,
∵,
∴,
∴,
∴,
∴,
∴.
故答案为:A.
【分析】连接PE,BF,过B作AF垂线交FA延长线于G,由旋转的性质可得△APE为等边三角形,可得AE=PE,即得,当B、P、E、F共线时AE+PB+PC的有最小值,最小值为BF的长,利用勾股定理求解即可.
13.【答案】C
【解析】【解答】解:当y=0时,﹣x(x﹣5)=0,解得x1=0,x2=5,则A1(5,0),
∴OA1=5,
∵将C1绕点A1旋转180°得C2,交x轴于点A2;将C2绕点A2旋转180°得C3,交x轴于点A3;…;如此进行下去,得到一“波浪线”,
∴A1A2=A2A3=…=OA1=5,
∴抛物线C404的解析式为y=(x﹣5×403)(x﹣5×404),即y=(x﹣2015)(x﹣2020),
当x=2018时,y=(2018﹣2015)(2018﹣2020)=﹣6,
即m=﹣6.
故答案为:C.
【分析】先根据抛物线的解析式求得点A1坐标,再根据旋转求得“波浪线”与x轴交点的坐标规律,又5×403<2018<5×404,所以点P在抛物线C404,即可求得m的值.
14.【答案】B
【解析】【解答】当直线PB与⊙O相切时∠CBP的值最小,点P到BC的距离最小,即△BCP面积的最小,
由题意可知△BAD≌△CAE(SAS),由此可得∠ADP=90°,
由此可得∠CPB=90°,PB是⊙O的切线,∴∠ADP=90°,由此可得四边形ADPE为矩形,
∵AE=AD,∴矩形ADPE为正方形,AD=AE=PD=PE=2 ,
BD=EC= ,∴PC=2-2 ,PB=2+2,
∴S△BCP最小值=PC×PB=(2-2)(2+2)=4
故答案为:4
【分析】 △ABC和△AD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可证△BAD和△CAE全等,由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得∠BPC=90°,BC为底边,则高最小时,三角形面积最小,则PB是⊙O的切线,P到AB的距离最短。求得这个最小点,得矩形ADPE为正方形,由勾股定理和正方形的边长相等可求得PC、PB的长,则△BCP的面积可确定。
15.【答案】A
【解析】【解答】解:连接BC′,
∵旋转角∠BAB′=45°,∠BAD′=45°,
∴B在对角线AC′上,
∵B′C′=AB′=3,
在Rt△AB′C′中,AC′= =3 ,∴B′C=3 ﹣3,在等腰Rt△OBC′中,OB=BC′=3 ﹣3,
在直角三角形OBC′中,OC= (3 ﹣3)=6﹣3 ,∴OD′=3﹣OC′=3 ﹣3,
∴四边形ABOD′的周长是:2AD′+OB+OD′=6+3 ﹣3+3 ﹣3=6 .
故选:A.
【分析】由边长为3的正方形ABCD绕点A顺时针旋转45°得到正方形AB′C′D′,利用勾股定理的知识求出BC′的长,再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可求BO,OD′,从而可求四边形ABOD′的周长.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以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此题难度适中,注意连接BC′构造等腰Rt△OBC′是解题的关键,注意旋转中的对应关系.
16.【答案】B
【解析】【解答】解:连结对角线 , ,∴ ,
∵菱形ABCD绕点A逆时针方向旋转30°得到菱形AB′CD′,
∴ , , 三点共线,
, , 三点共线,


由题目已知和菱形的性质可得:


∴ ,②不符合题意;
在 和 中
∴ ≌

∴由 ,
∴ ≌
∴①符合题意;
∴ 为 的角平分线,
∴ (三线合一)
∴③符合题意;
∵ ,

在菱形ABCD中,

∴在 中,

∴四边形AB′ED的周长为:
=
∴④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正确的有①③,
故答案为:B
【分析】连结对角线 , ,结合菱形的性质以及旋转的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分别进行判断得到答案即可。
17.【答案】解:如图所示,有三种思路:

【解析】【分析】思路1:先将图形分割成两个矩形,找出各自的对称中心,过两个对称中心做直线即可;
思路2:先将图形补充成一个大矩形,分别找出图中两个矩形各自的对称中心,过两个对称中心做直线即可.
18.【答案】解:∵将△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90°后得△DEC,
∴∠BCE=90°,∠E=∠B,
∵BC∥DE,
∴∠E=180°﹣∠BCE=90°,
∴∠B=90°.
【解析】【分析】先根据旋转的性质得∠BCE=90°,∠E=∠B,然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E的度数即可.
19.【答案】解:(1)如图①所示:
(2)如图②所示.
【解析】【分析】(1)利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得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2)利用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即可.
20.【答案】(1)证明:将绕A点逆时针旋转,得到,连接,则为等边三角形,
,,.

,即.
(2)解:关系式为:;
证明如图②:将绕点逆时针旋转,得到,连接,
则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




【解析】【分析】(1) 将△APC绕A点逆时针旋转60°,得到△AP'B,连接PP',则△APP'为等边三角形,从而得到P'P=PA,CP=P'B,故而得到△BPP'为直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里得到:P'P2+BP2=P'B2,从而等量代换为:PA2+BP2=CP2;
(2) 将△APC绕A点逆时针旋转90°,得到△AP'B,连接PP',则△AP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从而得到P'P=,CP=P'B,故而得到△BPP'为直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里得到:P'P2+BP2=P'B2,从而等量代换为:;
21.【答案】(1)解:证明:由旋转的性质可得AE=AG,BE=DG,∠B=∠ADG=90°, ∠EAG=90°.∵∠B+∠ADC=180°,∴∠ADC+∠ADG=180°.∴G,D,C三点共线.∵∠EAF=45°,∴∠GAF=45°,
∴∠GAF=∠EAF.
又∵AF=AF,∴△AFG≌△AFE(SAS).
∴GF=EF.
∵GF=DG+FD=BE+FD,
∴EF=BE+FD
(2)解:∠EAF= ∠BAD;如图①,将△ABE绕点A逆时针旋转至△ADG的位置,由旋转的性质可得AE=AG,BE=DG,∠B=∠ADG, ∠BAE=∠DAG.∵∠B+∠ADC=180°,∴∠ADC+∠ADG=180°.∴G,D,C三点共线.∵∠BAE=∠DAG,∴∠BAD=∠EAG.∵∠EAF= ∠BAD,∴∠GAF=∠EAF.又∵AF=AF,∴△AFG≌△AFE(SAS).∴GF=EF.∵GF=DG+FD=BE+FD,∴EF=BE+FD.故答案为∠EAF= ∠BAD.
(3)解:∵AE⊥AD,∴∠DAE=90°.∵∠BAD=150°,∴∠BAE=60°.
又∵∠B=60°,∴△ABE是等边三角形.
∴BE=AB=80 m.
如图②,
连接AF,过点A作AH⊥CD交CD的延长线于H.
在Rt△AHD中,∠ADH=180°-∠ADC=60°,AD=80 m,
∴∠HAD=30°.∴HD= AD=40 m,∴AH= =40 m.∵DF=40( -1) m,∴HF=HD+DF=40+40( -1)=40 (m).
∴在Rt△AHF中,AH=HF,∴∠HAF=45°.∴∠DAF=15°.
∴∠EAF=90°-15°=75°.∴∠EAF= ∠BAD.
运用上面的结论可得EF=BE+DF=80+40( -1)=40+40 ≈109(m).即这条道路EF的长约为109 m.
【解析】【分析】(1)根据旋转的性质可证得AE=AG,BE=DG,∠B=∠ADG=90°, ∠EAG=90°,再根据∠EAF=45°,可证得∠GAF=∠EAF,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证明△AFG≌△AFE,得出GF=EF,然后根据GF=DG+FD,即可证得结论。
(2)将△ABE绕点A逆时针旋转至△ADG的位置,由旋转的性质可得AE=AG,BE=DG,∠B=∠ADG, ∠BAE=∠DAG,可证得∠ADC+∠ADG=180°,得出G,D,C三点共线,再根据∠EAF=∠BAD去证明∠GAF=∠EAF,从而证得△AFG≌△AFE,得出GF=EF,然后再证明EF=BE+FD,就可得出当∠EAF=∠BAD时,仍有EF=BE+FD成立。
(3)结合已知条件易证△ABE是等边三角形.,就可求出BE的长,添加辅助线,连接AF,过点A作AH⊥CD交CD的延长线于H,根据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求出HD的长,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H的长,从而就可求出HF的长,证得AH=HF,然后证明∠EAF= ∠BAD,根据以上结论可求出EF的长。
第二十三章 旋转综合测试题
一、填空题
1.如图,将△AOB绕点O顺时针旋转36°得△COD,AB与其对应边CD相交所构成的锐角的度数是   .
二、单选题
2.如图,将线段绕原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得到线段,则点的坐标是(  )
A.(1,) B.(,) C.(3,) D.(,3)
3.观察下列图形,其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4.由图中三角形仅经过一次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变换,不能得到的图形是()
A. B. C. D.
5.下面四个汽车标志图案中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 B.
C. D.
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2,6)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  )
A.(﹣2,﹣6) B.(﹣2,6)
C.(﹣6,﹣2) D.(6,2)
7.如图,点E是正方形ABCD的边DC上一点,把△ADE绕点A顺时针旋转90°到△ABF的位置,若四边形AECF的面积为25,DE=2,则AE的长为(  )
A.5 B. C.7 D.
8.下列几何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
A.等腰三角形 B.正三角形 C.平行四边形 D.正方形
9.如图,在Rt△ABC 中,∠ACB=90°,∠A=30°,BC=2.将△ABC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n度后得到△EDC,此时点D在AB边上,斜边DE交AC边于点F,则n的大小和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分别为(  )
A.30,2 B.60,2 C.60, D.60,
10.如图,直线y=- x+2与x轴、y轴分别交于A、B两点,把△AOB绕点A顺时针旋转60°后得到△AO'B',则点B'的坐标是(  )
A.(4,2 ) B.(2 ,4)
C.( ,3) D.(2 +2,2)
11.已知,为抛物线上的点,且原点为的中点,则线段的长为(  )
A. B. C. D.
12.如图,已知∠BAC=60°,AB=4,AC=6,点P在△ABC内,将APC绕着点A逆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AEF.则AE+PB+PC的最小值为(  )
A.2 B.8 C.5 D.6
13.如图,一段抛物线:y=﹣x(x﹣5)(0≤x≤5),记为C1,它与x轴交于点O,A1;将C1绕点A1旋转180°得C2,交x轴于点A2;将C2绕点A2旋转180°得C3,交x轴于点A3;…如此进行下去,得到一“波浪线”,若点P(2018,m)在此“波浪线”上,则m的值为(  )
A.4 B.﹣4 C.﹣6 D.6
14.等腰直角三角形ABC和等腰直角三角形ADE中, , , ,其中 固定, 绕点A顺时针旋转一周,在 旋转过程中,若直线CE与直线BD交点为P,则 面积的最小值为(  )
A. B.4 C. D.4.5
15.把边长为3的正方形ABCD绕点A顺时针旋转45°得到正方形AB′C′D′,边BC与D′C′交于点O,则四边形ABOD′的周长是(  )
A. B.6 C. D.
16.如图,菱形ABCD中的边长为1,∠BAD=60°,将菱形ABCD绕点A逆时针方向旋转30°得到菱形AB′CD′,B′C′交CD于点E,连接AE,CC′,则下列结论:①ΔAB′E≌ΔADE;②EC=ED;③AE⊥CC′;④四边形AB′ED的周长为 +2.其中符合题意结论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三、解答题
17.有一块方角形钢板如图所示,如何用一条直线将其分为面积相等的两部分.

四、计算题
18.如图,将△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90°后得△DEC,若BC∥DE,求∠B的度数.
五、作图题
19.如图所示,在7×6的正方形网格中,选取14个格点,以其中三个格点为顶点画出ABC,请你以选取的格点为顶点再画出一个三角形,且分别满足下列条件:
(1)图①中所画的三角形与ABC组成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2)图②中所画的三角形与ABC组成的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
六、综合题
20.(1)探究发现:下面是一道例题及解答过程,请补充完整:如图①在等边内部,有一点P,若,求证:.
证明:将绕A点逆时针旋转,得到,连接,则为等边三角形,
,, ▲ .

▲ ,即.
(2)类比延伸:如图②在等腰中,,内部有一点P,若,试判断线段、、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
七、实践探究题
21.问题:如图①,点E,F分别在正方形ABCD的边BC,CD上,∠EAF=45°,试判断BE,EF,FD之间的数量关系.
(1)【发现证明】
小聪把△ABE绕点A逆时针旋转90°至△ADG的位置,从而发现EF=BE+FD,请你利用图①证明上述结论.
(2)【类比引申】
如图②,在四边形ABCD中,∠BAD≠90°,AB=AD,∠B+∠D=180°,点E,F分别在边BC,CD上,则当∠EAF与∠BAD满足   关系时,仍有EF=BE+FD.请说明理由.   
(3)【探究应用】
如图③,在某公园的同一水平面上,四条通道围成四边形ABCD.已知AB=AD=80 m,∠B=60°,∠ADC=120°,∠BAD=150°,道路BC,CD上分别有景点E,F,且AE⊥AD,DF=40( -1)m,现要在E,F之间修一条笔直的道路,求这条道路EF的长(结果精确到1 m,参考数据: ≈1.41, ≈1.73).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36°
【解析】【解答】解:如图,设AB与OC交于点H,AN与CD交于点E.
∵∠A=∠C,∠AOH=36°,
∵∠AHO=∠CHE,∠A+∠AHO+∠AOH=180°,∠C+∠CHB+∠CEH=180°,
∴∠AOH=∠CEH=36°.
故答案为36°;
【分析】如图,设AB与OC交于点H,AN与CD交于点E.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证明
2.【答案】C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画图如下:
由图形可知:点的坐标是,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点坐标旋转的特征求解即可。
3.【答案】C
【解析】【解答】解:A、既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B、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C、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
D、既不是轴对称图形,也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轴对称图形:平面内,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
在平面内,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个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与原来的图形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据此一一判断得出答案.
4.【答案】B
【解析】【解答】A、经过平移可得到上图,故A选项错误;
B、经过平移、旋转或轴对称变换后,都不能得到上图,故B选项正确;
C、经过轴对称变换可得到上图,故C选项错误;
D、经过旋转可得到上图,故D选项错误.
故选:B.
【分析】本题考查了几何变换的类型,平移是沿直线移动一定距离得到新图形,旋转是绕某个点旋转一定角度得到新图形,轴对称是沿某条直线翻折得到新图形.观察时要紧扣图形变换特点,进行分析判断.根据平移、旋转和轴对称的性质即可得出正确结果.
5.【答案】B
【解析】【解答】解:根据中心对称的定义可得:A、C、D都不符合中心对称的定义.
故答案为:B.
【分析】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后能与其自身重合的图形就是中心对称图形,根据定义即可一一判断得出答案。
6.【答案】A
【解析】【解答】解:由点(2,6)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是(﹣2,﹣6);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特点“横纵坐标都互为相反数”可直接进行求解.
7.【答案】D
【解析】【解答】∵把△ADE顺时针旋转△ABF的位置,
∴四边形AECF的面积等于正方形ABCD的面积等于25,
∴AD=DC=5,
∵DE=2,
∴Rt△ADE中,
故答案为:D.
【分析】由旋转可知四边形AECF的面积等于正方形ABCD的面积等于25,边长AD=DC=5,在Rt△ADE中, 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AE的长。
8.【答案】D
【解析】【解答】解:A、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错误;
B、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错误;
C、不是轴对称图形,是中心对称图形.故错误;
D、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故正确.
故选D.
【分析】根据轴对称图形与中心对称图形的概念求解.
9.【答案】C
【解析】【解答】解:∵△ABC是直角三角形,∠ACB=90°,∠A=30°,BC=2,
∴∠B=60°,AC=BC×cot∠A=2× =2 ,AB=2BC=4,
∵△EDC是△ABC旋转而成,
∴BC=CD=BD= AB=2,
∵∠B=60°,
∴△BCD是等边三角形,
∴∠BCD=60°,
∴∠DCF=30°,∠DFC=90°,即DE⊥AC,
∴DE∥BC,
∵BD= AB=2,
∴DF是△ABC的中位线,
∴DF= BC= ×2=1,CF= AC= ×2 = ,
∴S阴影= DF×CF= × = .
故选C.
【分析】先根据已知条件求出AC的长及∠B的度数,再根据图形旋转的性质及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判断出△BCD的形状,进而得出∠DCF的度数,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判断出DF是△ABC的中位线,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出结论.
10.【答案】B
【解析】【解答】令y=0,则 x+2=0,
解得x=2 ,
令x=0,则y=2,
所以,点A(2 ,0),B(0,2),
所以,OA=2 ,OB=2,
∵tan∠OAB= ,
∴∠OAB=30°,
由勾股定理得,AB= ,
∵旋转角是60°,
∴∠OAB′=30°+60°=90°,
∴AB′⊥x轴,
∴点B′(2 ,4).
故答案为:B.
【分析】求出直角三角形ABO的两条直角边的长,即可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求出AB,以及∠OAB的度数,则∠OAB′=30°+60°=90°,据此即可求解。
11.【答案】D
【解析】【解答】解:对于抛物线,可得对称轴为,
假设与如下图所示
∵点是中点
∴,
令,则,
∴,


∴或
∴,
∴.
故答案为:D.
【分析】求得对称轴为,由于原点为的中点,可知点A、B关于原点对称,即得令,则,根据yA+yB=0,建立关于m方程并解之,即得A、B的坐标,再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即可求解.
12.【答案】A
【解析】【解答】解:如图,连接PE,BF,过B作AF垂线交FA延长线于G,
∵△APC绕着点A逆时针方向旋转60°得到△AEF,
∴,
∴△APE为等边三角形,
即,
∴,
∵,
∴,
∴,
∴,
∴,
∴.
故答案为:A.
【分析】连接PE,BF,过B作AF垂线交FA延长线于G,由旋转的性质可得△APE为等边三角形,可得AE=PE,即得,当B、P、E、F共线时AE+PB+PC的有最小值,最小值为BF的长,利用勾股定理求解即可.
13.【答案】C
【解析】【解答】解:当y=0时,﹣x(x﹣5)=0,解得x1=0,x2=5,则A1(5,0),
∴OA1=5,
∵将C1绕点A1旋转180°得C2,交x轴于点A2;将C2绕点A2旋转180°得C3,交x轴于点A3;…;如此进行下去,得到一“波浪线”,
∴A1A2=A2A3=…=OA1=5,
∴抛物线C404的解析式为y=(x﹣5×403)(x﹣5×404),即y=(x﹣2015)(x﹣2020),
当x=2018时,y=(2018﹣2015)(2018﹣2020)=﹣6,
即m=﹣6.
故答案为:C.
【分析】先根据抛物线的解析式求得点A1坐标,再根据旋转求得“波浪线”与x轴交点的坐标规律,又5×403<2018<5×404,所以点P在抛物线C404,即可求得m的值.
14.【答案】B
【解析】【解答】当直线PB与⊙O相切时∠CBP的值最小,点P到BC的距离最小,即△BCP面积的最小,
由题意可知△BAD≌△CAE(SAS),由此可得∠ADP=90°,
由此可得∠CPB=90°,PB是⊙O的切线,∴∠ADP=90°,由此可得四边形ADPE为矩形,
∵AE=AD,∴矩形ADPE为正方形,AD=AE=PD=PE=2 ,
BD=EC= ,∴PC=2-2 ,PB=2+2,
∴S△BCP最小值=PC×PB=(2-2)(2+2)=4
故答案为:4
【分析】 △ABC和△ADE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可证△BAD和△CAE全等,由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得∠BPC=90°,BC为底边,则高最小时,三角形面积最小,则PB是⊙O的切线,P到AB的距离最短。求得这个最小点,得矩形ADPE为正方形,由勾股定理和正方形的边长相等可求得PC、PB的长,则△BCP的面积可确定。
15.【答案】A
【解析】【解答】解:连接BC′,
∵旋转角∠BAB′=45°,∠BAD′=45°,
∴B在对角线AC′上,
∵B′C′=AB′=3,
在Rt△AB′C′中,AC′= =3 ,∴B′C=3 ﹣3,在等腰Rt△OBC′中,OB=BC′=3 ﹣3,
在直角三角形OBC′中,OC= (3 ﹣3)=6﹣3 ,∴OD′=3﹣OC′=3 ﹣3,
∴四边形ABOD′的周长是:2AD′+OB+OD′=6+3 ﹣3+3 ﹣3=6 .
故选:A.
【分析】由边长为3的正方形ABCD绕点A顺时针旋转45°得到正方形AB′C′D′,利用勾股定理的知识求出BC′的长,再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可求BO,OD′,从而可求四边形ABOD′的周长.本题考查了旋转的性质、正方形的性质以及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此题难度适中,注意连接BC′构造等腰Rt△OBC′是解题的关键,注意旋转中的对应关系.
16.【答案】B
【解析】【解答】解:连结对角线 , ,∴ ,
∵菱形ABCD绕点A逆时针方向旋转30°得到菱形AB′CD′,
∴ , , 三点共线,
, , 三点共线,


由题目已知和菱形的性质可得:


∴ ,②不符合题意;
在 和 中
∴ ≌

∴由 ,
∴ ≌
∴①符合题意;
∴ 为 的角平分线,
∴ (三线合一)
∴③符合题意;
∵ ,

在菱形ABCD中,

∴在 中,

∴四边形AB′ED的周长为:
=
∴④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正确的有①③,
故答案为:B
【分析】连结对角线 , ,结合菱形的性质以及旋转的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分别进行判断得到答案即可。
17.【答案】解:如图所示,有三种思路:

【解析】【分析】思路1:先将图形分割成两个矩形,找出各自的对称中心,过两个对称中心做直线即可;
思路2:先将图形补充成一个大矩形,分别找出图中两个矩形各自的对称中心,过两个对称中心做直线即可.
18.【答案】解:∵将△ABC绕点C顺时针旋转90°后得△DEC,
∴∠BCE=90°,∠E=∠B,
∵BC∥DE,
∴∠E=180°﹣∠BCE=90°,
∴∠B=90°.
【解析】【分析】先根据旋转的性质得∠BCE=90°,∠E=∠B,然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求出∠E的度数即可.
19.【答案】解:(1)如图①所示:
(2)如图②所示.
【解析】【分析】(1)利用轴对称图形的性质得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2)利用中心对称图形的性质,画出一个平行四边形即可.
20.【答案】(1)证明:将绕A点逆时针旋转,得到,连接,则为等边三角形,
,,.

,即.
(2)解:关系式为:;
证明如图②:将绕点逆时针旋转,得到,连接,
则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




【解析】【分析】(1) 将△APC绕A点逆时针旋转60°,得到△AP'B,连接PP',则△APP'为等边三角形,从而得到P'P=PA,CP=P'B,故而得到△BPP'为直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里得到:P'P2+BP2=P'B2,从而等量代换为:PA2+BP2=CP2;
(2) 将△APC绕A点逆时针旋转90°,得到△AP'B,连接PP',则△AP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从而得到P'P=,CP=P'B,故而得到△BPP'为直角三角形,根据勾股定里得到:P'P2+BP2=P'B2,从而等量代换为:;
21.【答案】(1)解:证明:由旋转的性质可得AE=AG,BE=DG,∠B=∠ADG=90°, ∠EAG=90°.∵∠B+∠ADC=180°,∴∠ADC+∠ADG=180°.∴G,D,C三点共线.∵∠EAF=45°,∴∠GAF=45°,
∴∠GAF=∠EAF.
又∵AF=AF,∴△AFG≌△AFE(SAS).
∴GF=EF.
∵GF=DG+FD=BE+FD,
∴EF=BE+FD
(2)解:∠EAF= ∠BAD;如图①,将△ABE绕点A逆时针旋转至△ADG的位置,由旋转的性质可得AE=AG,BE=DG,∠B=∠ADG, ∠BAE=∠DAG.∵∠B+∠ADC=180°,∴∠ADC+∠ADG=180°.∴G,D,C三点共线.∵∠BAE=∠DAG,∴∠BAD=∠EAG.∵∠EAF= ∠BAD,∴∠GAF=∠EAF.又∵AF=AF,∴△AFG≌△AFE(SAS).∴GF=EF.∵GF=DG+FD=BE+FD,∴EF=BE+FD.故答案为∠EAF= ∠BAD.
(3)解:∵AE⊥AD,∴∠DAE=90°.∵∠BAD=150°,∴∠BAE=60°.
又∵∠B=60°,∴△ABE是等边三角形.
∴BE=AB=80 m.
如图②,
连接AF,过点A作AH⊥CD交CD的延长线于H.
在Rt△AHD中,∠ADH=180°-∠ADC=60°,AD=80 m,
∴∠HAD=30°.∴HD= AD=40 m,∴AH= =40 m.∵DF=40( -1) m,∴HF=HD+DF=40+40( -1)=40 (m).
∴在Rt△AHF中,AH=HF,∴∠HAF=45°.∴∠DAF=15°.
∴∠EAF=90°-15°=75°.∴∠EAF= ∠BAD.
运用上面的结论可得EF=BE+DF=80+40( -1)=40+40 ≈109(m).即这条道路EF的长约为109 m.
【解析】【分析】(1)根据旋转的性质可证得AE=AG,BE=DG,∠B=∠ADG=90°, ∠EAG=90°,再根据∠EAF=45°,可证得∠GAF=∠EAF,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证明△AFG≌△AFE,得出GF=EF,然后根据GF=DG+FD,即可证得结论。
(2)将△ABE绕点A逆时针旋转至△ADG的位置,由旋转的性质可得AE=AG,BE=DG,∠B=∠ADG, ∠BAE=∠DAG,可证得∠ADC+∠ADG=180°,得出G,D,C三点共线,再根据∠EAF=∠BAD去证明∠GAF=∠EAF,从而证得△AFG≌△AFE,得出GF=EF,然后再证明EF=BE+FD,就可得出当∠EAF=∠BAD时,仍有EF=BE+FD成立。
(3)结合已知条件易证△ABE是等边三角形.,就可求出BE的长,添加辅助线,连接AF,过点A作AH⊥CD交CD的延长线于H,根据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求出HD的长,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H的长,从而就可求出HF的长,证得AH=HF,然后证明∠EAF= ∠BAD,根据以上结论可求出EF的长。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