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0章: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2023-2024学年初中物理单元培优提升题型练习(北师大版)
一、单选题
1.两个相同的篮球,表面潮湿,从不同高度自由落至同一地面,留下的印迹如图所示。关于初始时篮球的重力势能(相对于同一参考平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一样大 B.落在a处的大 C.落在b处的大 D.无法比较大小
2.以下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的是( )
A.雨滴落地之前在空中匀速下落 B.飞船搭乘火箭加速上升
C.物体沿光滑斜面下滑 D.汽车刹车后在水平路面上滑行
3.2019年6月5日,我国航天完成首次海上发射,用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将七颗卫星送入太空.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这七颗卫星的动能( )
A.变小 B.不变 C.变大 D.无法判断
4.下列关于温度、内能、热量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温度越低,含有的热量越少
B.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内能
C.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D.物体机械能越大,内能越大
5.下表列出一些物质的比热容,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物质 水 煤油 冰 铝 铜
比热容/( J˙kg-1˙℃-1) 4.2×103 2.1×103 2. l×103 0.88×103 0.39×103
A.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定不同
B.物质的物态发生变化,比热容不变
C.质量相等的铝和铜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吸收的热量更多
D.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水升高的温度更多
6.某品牌汽车在一段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6. 9km,用时5min 45s,消耗燃油1. 5kg,已知汽车的牵引力是2000N,燃油的热值为,假设燃油完全燃烧.则正确的是( )
①汽车行驶速度是20km/h ②汽车发动机的效率是20% ③做功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④消耗的燃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 ⑤汽车牵引力做功的功率是30kW
A.只有①、②、⑤ B.只有②和③ C.只有①和④ D.只有②和④
7.如图所示,是由微颗粒(1﹣50nm)制备得到新型防菌“纳米纸”.在“纳米纸”的表面细菌无法停留且油水不沾.与此现象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组成“纳米纸”的分子间没有间隙
B.油与“纳米纸”分子间有斥力没有引力
C.“纳米纸”可阻止细菌分子无规则运动
D.油分子间引力使纸面上的油汇集成小油珠
8.如图,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和伞的总重力大于空气的阻力
B.人和伞的总重力等于空气的阻力
C.人和伞的重力势能在增大
D.人和伞的动能在减小
9.关于燃料的热值,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种类有关系,与燃料的质量和燃烧状况无关
B.燃烧1千克某种燃料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燃料的热值
C.燃料燃烧时,质量越大,热值越大
D.燃料不完全燃烧时的热值比完全燃烧时的热值小
10.图是某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4时刻物体内能为零
B.t2、t3时刻物体内能相等
C.t2时刻物体内能比 t3小
D.t1时刻物体分子动能比 t2时大
11.关于燃料的热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燃烧情况有关
B.容易燃烧的燃料的热值一定大
C.煤的热值比干木柴的大,煤燃烧放出的热量比干木柴放出的热量多
D.0.5kg煤油和1.5kg煤油的热值一样大
12.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热机消耗的燃料越多,效率就越低
B.热传递中温度总是从热的物体传给冷的物体
C.0℃的水变成0℃的冰,温度不变,内能减小
D.火箭使用液态氢作燃料,是因为它含有的热量多
13.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为了便于比较酒精和碎纸片的热值,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酒精和碎纸片的质量相同 B.加热时间相同
C.两只烧杯内水的质量相同 D.两个烧杯要相同
14.年北京奥运会提出“绿色、科技、人文”三大理念,下列做法没有体现该理念的是
A.用我国自主创新生产的合金材料钢材建造“鸟巢”
B.及时清理垃圾并在场外焚烧,以保持比赛场馆内清洁卫生
C.安装太阳能电池板为奥运村提供电力
D.在低温、大风、缺氧等极端条件下奥运圣火成功登顶珠峰
1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发电机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B.电风扇工作时,扇叶的机械能是由电能转化的
C.在被阳光照射时,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D.干电池给小灯泡供电时,干电池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最重要的基本规律之一
B.一切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过程都是有方向的
C.实际过程中,能量经转化后,可利用的能量只会减少,不会增加
D.发电机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动机又可以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因此,自然界中所有的能量转化都是可逆的
17.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研究开发出不少新奇的发电方式,其中一项是雨滴发电,据测定,直径为的雨滴,降落速度为;直径达的雨滴,降落速度为,因而,可利用下落的雨滴的能量来驱动发电机发电,这个过程中
A.雨滴的内能转化为电能 B.雨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C.雨滴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雨滴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18.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相同的两个物体之间也可能发生热传递
B.的水变成的冰,温度不变,故内能不变
C.火箭使用液态氢作燃料,是因为液态氢含有的热量多
D.集中供暖采用热水循环,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19.下列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是
A.地球人造卫星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的过程
B.跳水运动员将跳板压弯起跳的过程
C.滚摆上升的过程
D.人骑自行车从坡上自行滑下的过程
20.关于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这个实验说明物体的内能可用来对外做功
B.对木塞做功的过程中水蒸气的内能增加
C.此过程中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木塞的机械能
D.这个实验基本反映出了热机的工作原理
二、填空题
21.人类利用太阳能的实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图画出了太阳能三种转化的方框图.其中椭圆表示转化的装置或物体,菱形表示由太阳能所转化的另一种能量形式.请在图中的三个空白处填入相关的文字.
22.一杯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 ℃),若将此杯水倒掉一半,剩下半杯水的比热容 (变大、变小或不变) 如图所示为汽油机工作循环中的 冲程.
23.汽车四冲程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一般分为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在这四个冲程中,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冲程.某单缸四冲程内燃机飞轮转速为1200r/min,该内燃机每秒钟对外做功的次数为 次
24.两块底面平整.干净的铅柱压紧后会粘在一起,需要一定的外力才能将它们拉开,这一个现象表明 ;烤熟的地瓜香气扑鼻,该现象表明 .
25.在烈日当空的海边玩耍,你会发现沙子烫脚,而海水是凉凉的,这是因为海水的 较大;沙子温度的升高,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内能的.泡方便面时,调料包很难被撕开,说明分子间存在 力;倒入开水,过一会儿闻到香味,这是 现象.此现象表明 .
26.氢能源具有来源广、无污染等优点,火箭发动机用氢作燃料是因为氢的 很大,氢气的热值为1.4×108J/kg,完全燃烧0.5kg的氢气可放 J的热量;若一罐氢气用去了一半,则剩余氢气的热值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4×108J/kg.
27.当今社会所倡导的绿色生活方式是“低碳生活”,利用太阳能将1000kg的水从5℃加热到45℃,需要吸收 J的热量,可以至少节约 kg无烟煤.[无烟煤的热值为3.4×107 J/kg,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
28.铁水很热,冰块很冷,但它们都具有 能.冬天搓手可以感到温暖,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内能;用热水袋取暖,是通过 的力式改变内能.它们在改变内能上是 .
29.电动机带动水泵抽水是 能转化成 能,植物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是 能转化为 能,燃料燃烧时发热是 能转化为 能.
30.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车辆不能超速超载:不能超速是因为当车的质量一定时, 越大,动能越大,行驶时就越危险;不能超载是因为当车的速度一定时, 越大,动能越大,行驶时就越危险.
三、实验题
31.在探究弹性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某实验小组提出了如下猜想:猜想一: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被压缩的程度有关;猜想二: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材料有关。为此,某实验小组选用材料不同的两根弹簧A和B(长度10cm和粗细相同),小球、木块和长刻度尺各一,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和记录数据的表格进行探究。
实验次数 使用的弹 被压缩后弹簧的长度/cm 木块移动的距离s
1 弹簧A 5
2 弹簧A 8
3 弹簧B 5
4 弹簧B 8
(1)表格中木块移动的距离越大,表示弹性势能越 。
(2)请将下列探究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将弹簧A、小球、木块按如图安装好;
②压缩弹簧,使其长度为5cm。放手后,小球被弹出,刻度尺测量推动木块移动了一段距离并记录;
③将木块放回原来的位置,压缩弹簧,使其长度为 cm,放手后,小球被弹出,刻度尺测量推动木块移动的距离并记录;
④换弹簧B,重复 的实验步骤,并记录数据;
⑤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3)弹簧将小球弹开的过程中,是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成小球的 能。
(4)验证猜想一或猜想二的过程中,采用的实验方法叫做 。
(5)为了探究猜想二,可选用实验次数2和 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若木块移动的距离 (选填“相同”或“不同”),说明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材料有关。
四、计算题
32.目前,“节能减排”已引起全球的关注.如何减少能耗,提高汽车发动机的效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某汽车以72km/h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30km消耗了2.5L汽油.
(1)请你将图中汽油机工作时的能流图补充完整.
① ② ;
(2)请计算这段路程消耗汽油的质量.(汽油密度ρ=0.8×103kg/m3)
(3)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汽油=4.6×107J/kg)
(4)已知牵引力为600N,则牵引力做多少功?
(5)此汽油机的效率为多少?
(6)汽油机的效率较低,请你就如何提高它的效率提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
33.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小明家住上了新楼房,新楼使用的是天然气.小明想:将一壶水烧开究竟需要多少天然气呢?他通过实践收集如下数据:水壶里放入2000cm3、20℃的水,大火加热直至沸腾.又在物理书中查到天然气热值为8×107J/m3.[气压为1标准大气压;c水=4.2×103J/(kg ℃)]
(1)烧开这壶水,水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2)如果小明家天然气炉具的效率是40%,烧开这壶水,需要燃烧多少m3的天然气?
34.燃气灶烧水时,把质量为2kg、初温为20℃的水加热到100℃,共燃烧了0.02m3天然气(假设天然气完全燃烧).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天然气的热值为8.4×107J/m3.求:
(1)水吸收的热量;
(2)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3)燃气灶烧水时的效率.
35.某家庭需要将50 kg、10℃的水加热到50℃做为生活用水,他们利用煤气灶烧热水时,需要燃烧0.8 kg的煤气.已知煤气的热值q=4.2×107J/kg,水的比热容为(C=4.2×103J/ (kg.℃).求:
(1)把50 kg、10℃的水加热到50℃需吸收的热量;
(2)0.8 kg的煤气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
(3)煤气灶烧水的效率.
36.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用煤炉给10kg的水加热,同时他们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加热过程中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线.若在6min内完全燃烧了2kg的煤,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煤的热值约为3×107J/kg.求:
(1)煤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
(2)经过6min时间加热,水所吸收的热量;
(3)煤炉烧水时的热效率.
五、综合题
37.某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当它以9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10min的过程中,发动机和驱动电机共同为汽车提供动力,驱动汽车行驶所需的能量E1=3×107J,其中η1=60%来自汽油燃烧,而汽油燃烧放出热量的η2=40%用于驱动汽车行驶和对蓄电池充电,其中用于充电的能量E2=2×106J.设汽油在发动机汽缸内完全燃烧,汽油热值q=5×107J/kg.
(1)当该汽车制动刹车时,驱动电机会反转为发电机给蓄电池充电.电机发电的原理是 ,产生的电能是从汽车的 能转化而来的;
(2)求题述过程中汽车受到的阻力;
(3)题述过程中,汽车所消耗汽油的质量用m表示.
①求汽车所消耗汽油的质量m;
②请将下列表达式填写完整:η1 E1= (用q、m 、η2和E2表示).
38.热水器的“能效比”是衡量热水器性能的指标之一.空气源热泵热水器是新一代高“能效比”(“能效比”为热泵机组产出的热量与投入的电能之比)的热水装置,其工作原理简化为如图末-15所示.工作物质在蒸发器中吸收空气的热迅速汽化,通过消耗少量电能驱动的压缩机将其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在冷凝器内液化放出热量,并对冷水加热,使水温升高,达到制热水的目的.下表是某型号热泵热水器的部分参数,其中“65 L/h”表示此热水器当进水温度为15 ℃,出水温度为55 ℃时,每小时可出热水65 L.请你解答:
(1)65 L水温度从15 ℃升高到55 ℃吸收的热量 .
(2)此热水器正常工作1 h消耗的电能 .
(3)此热水器的“能效比” 100%(填“>”“=”或“<”).结合工作原理说明使用该热水器比电热水器节省费用的原因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0章:机械能、内能及其转化-2023-2024学年初中物理单元培优提升题型练习(北师大版)
一、单选题
1.两个相同的篮球,表面潮湿,从不同高度自由落至同一地面,留下的印迹如图所示。关于初始时篮球的重力势能(相对于同一参考平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两个一样大 B.落在a处的大 C.落在b处的大 D.无法比较大小
【答案】B
【详解】篮球从静止开始下落,是由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到达地面后,篮球撞击地面,是由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根据篮球留下的印迹可知,a处的印迹大,说明篮球落在a处时具有的弹性势能大,所以其开始下落时具有的重力势能就大。故选B。
2.以下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的是( )
A.雨滴落地之前在空中匀速下落 B.飞船搭乘火箭加速上升
C.物体沿光滑斜面下滑 D.汽车刹车后在水平路面上滑行
【答案】C
【详解】A.雨滴落地前在空中匀速下落的过程,说明雨滴处于受力平衡状态,这一过程中,会有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其机械能不守恒,故A不符合题意;
B.飞船搭乘火箭加速升空的过程,动能和重力势能都增大,所以机械能不守恒,故B不符合题意;
C.物体沿光滑斜面下滑的过程,不受摩擦力,所以只有重力势能和动能的转化,机械能守恒,故C符合题意;
D.汽车刹车后在水平路面上滑行的过程,克服摩擦做功,会有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不守恒,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2019年6月5日,我国航天完成首次海上发射,用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将七颗卫星送入太空.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这七颗卫星的动能( )
A.变小 B.不变 C.变大 D.无法判断
【答案】C
【详解】动能的大小与速度和质量有关,火箭加速升空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速度变大,则动能变大,故C选项正确.
4.下列关于温度、内能、热量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温度越低,含有的热量越少
B.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内能
C.物体内能增加,温度一定升高
D.物体机械能越大,内能越大
【答案】B
【详解】A.热量是一个过程量,不能说含有的热量,故A错误;
B.改变物体内能的两种方式为做功和热传递,故B正确;
C.晶体的熔化过程,吸收热量、内能增大,但温度不变;故C错误;
D.内能是物体内所有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和势能之和,而机械能是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之和,两种形式的能没有关系,故D错误.
5.下表列出一些物质的比热容,根据表中数据,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物质 水 煤油 冰 铝 铜
比热容/( J˙kg-1˙℃-1) 4.2×103 2.1×103 2. l×103 0.88×103 0.39×103
A.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一定不同
B.物质的物态发生变化,比热容不变
C.质量相等的铝和铜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吸收的热量更多
D.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热量,水升高的温度更多
【答案】C
【详解】A. 由表格中的数据可知,冰和煤油的比热容是相同的,故错误;
B.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决定于物质的种类和状态,不同的物质比热容一般不同,同种物质状态改变,比热容也发生改变,故错误;
C. 质量相等的铝和铜,升高相同的温度,根据吸热公式Q=cm△t知,铝比铜的比热容大,铝吸收的热量多,故正确;
D. 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等的热量后,根据公式 知,煤油比水的比热容小,因此煤油升高的温度更多,故错误.
6.某品牌汽车在一段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6. 9km,用时5min 45s,消耗燃油1. 5kg,已知汽车的牵引力是2000N,燃油的热值为,假设燃油完全燃烧.则正确的是( )
①汽车行驶速度是20km/h ②汽车发动机的效率是20% ③做功冲程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④消耗的燃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 ⑤汽车牵引力做功的功率是30kW
A.只有①、②、⑤ B.只有②和③ C.只有①和④ D.只有②和④
【答案】D
【详解】①汽车行驶速度是v===20m/s=72km/h,①错误.②汽车发动机的效率是η====20%,②正确.③做功冲程是将内能转化为机械能,③错误.④消耗的燃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Q=mq=1.5kg×=,④正确. ⑤汽车牵引力做功的功率是P====40000W=40kW,⑤错误.故选择D选项.
7.如图所示,是由微颗粒(1﹣50nm)制备得到新型防菌“纳米纸”.在“纳米纸”的表面细菌无法停留且油水不沾.与此现象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组成“纳米纸”的分子间没有间隙
B.油与“纳米纸”分子间有斥力没有引力
C.“纳米纸”可阻止细菌分子无规则运动
D.油分子间引力使纸面上的油汇集成小油珠
【答案】D
【详解】任何分子之间都有空隙,“纳米纸”只是空隙较小,选项A说法不正确;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该选项B说法不正确;一切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纳米纸”不能阻止细菌分子无规则运动,选项C说法不正确;因为分子间有引力,所以靠得很近的两滴油能自动结合成一滴,选项D说法正确.
8.如图,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和伞的总重力大于空气的阻力
B.人和伞的总重力等于空气的阻力
C.人和伞的重力势能在增大
D.人和伞的动能在减小
【答案】B
【详解】AB.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直线下降的过程中,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人和伞的总重力与空气阻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故A错误,B正确;
CD.在下降的过程中,人和伞的高度减小,质量不变,重力势能减小,人和伞匀速下降,速度大小不变,人和伞的动能不变,故CD错误。
故选B。
9.关于燃料的热值,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种类有关系,与燃料的质量和燃烧状况无关
B.燃烧1千克某种燃料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燃料的热值
C.燃料燃烧时,质量越大,热值越大
D.燃料不完全燃烧时的热值比完全燃烧时的热值小
【答案】A
【详解】A.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种类有关系,与燃料的质量和燃烧状况无关,符合题意.
B.燃烧1千克某种燃料放出的热量叫这种燃料的热值,必须是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才是燃料的热值,不符合题意.
C.燃料燃烧时,质量越大,热值越大:热值与质量无关,只与燃料种类有关,不符合题意.
D.燃料不完全燃烧时的热值比完全燃烧时的热值小,燃料不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不能称之为热值,不符合题意.
10.图是某物质由液态变为固态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4时刻物体内能为零
B.t2、t3时刻物体内能相等
C.t2时刻物体内能比 t3小
D.t1时刻物体分子动能比 t2时大
【答案】D
【详解】试题分析:此处考察物态变化中凝固图像中的能量变化.晶体在凝固过程中,不断放出热量,内能减少,物体内能不为零,因此答案为 D
11.关于燃料的热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燃烧情况有关
B.容易燃烧的燃料的热值一定大
C.煤的热值比干木柴的大,煤燃烧放出的热量比干木柴放出的热量多
D.0.5kg煤油和1.5kg煤油的热值一样大
【答案】D
【详解】1kg某种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热值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它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质量、燃烧程度等均无关.
A.燃料的热值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燃烧程度无关,选项A不正确;
B.热值大小与燃料是否容易燃烧无关,选项B不正确;
C.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与是否完全燃烧、燃料的热值和质量都有关系,因此热值大的燃料不一定放出的热量多,选项C错误;
D.燃料的热值只与燃料的种类有关,与燃料的质量无关,所以0.5kg煤油和1.5kg煤油的热值一样大,选项D说法正确;
12.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热机消耗的燃料越多,效率就越低
B.热传递中温度总是从热的物体传给冷的物体
C.0℃的水变成0℃的冰,温度不变,内能减小
D.火箭使用液态氢作燃料,是因为它含有的热量多
【答案】C
【详解】A、热机消耗的燃料多、燃烧放出的热量多,但用来做有用功的能量可能更多,即效率可能更高,所以据消耗燃料的多少是不能判断热机效率大小的,故A错误;
B、热传递中,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给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的不是温度,故B错误;
C、0℃的水变成0℃的冰,温度不变,但需要放热,所以内能减小,故C正确;
D、火箭使用液态氢作燃料,是因为液态氢热值大,故D错误;故选C.
13.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为了便于比较酒精和碎纸片的热值,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酒精和碎纸片的质量相同 B.加热时间相同
C.两只烧杯内水的质量相同 D.两个烧杯要相同
【答案】B
【详解】为了便于比较酒精和碎纸片的热值,实验时要控制变量,应用天平分别测出等质量的酒精和碎纸屑,将其放入装置中的燃烧皿内;
因燃料的热值不能直接测量,但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可以被水吸收,从而使水温发生变化;所以可以通过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来比较燃料热值的大小关系,所以应该控制酒精和碎纸片的质量、两只烧杯内水的质量相同,两个烧杯也要相同,但加热时间相同不属于控制变量的范围,故B符合题意.
故选B.
14.年北京奥运会提出“绿色、科技、人文”三大理念,下列做法没有体现该理念的是
A.用我国自主创新生产的合金材料钢材建造“鸟巢”
B.及时清理垃圾并在场外焚烧,以保持比赛场馆内清洁卫生
C.安装太阳能电池板为奥运村提供电力
D.在低温、大风、缺氧等极端条件下奥运圣火成功登顶珠峰
【答案】B
【详解】用我国自主创新生产的合金材料-Q460钢材建造“鸟巢”,是科技理念的展现,故A符合题意;及时清理垃圾并在场外焚烧,以保持比赛场馆内清洁卫生,污染环境,与绿色理念相违背,故B符合题意;安装太阳能电池板为奥运村提供电力,是科技理念的展现,故C不符合题意;在低温、大风、缺氧等极端条件下奥运圣火成功登顶珠峰,是科技理念的展现,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
15.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发电机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B.电风扇工作时,扇叶的机械能是由电能转化的
C.在被阳光照射时,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D.干电池给小灯泡供电时,干电池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答案】D
【详解】发电机、电风扇在工作过程中,都是消耗机械能,得到电能,即是机械能转化为电能,故AB正确;在被阳光照射时,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故C正确;干电池给小灯泡供电时,干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再提供给小灯泡,故D错误,故选D.
16.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最重要的基本规律之一
B.一切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过程都是有方向的
C.实际过程中,能量经转化后,可利用的能量只会减少,不会增加
D.发电机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电动机又可以把电能转化为机械能.因此,自然界中所有的能量转化都是可逆的
【答案】D
【详解】能量既不会凭空消灭,也不会凭空产生,它只会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而在转化或转移的过程中,其总量保持不变,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最普遍、最重要的基本规律之一,故A正确;由于在实际过程中,能量经过转化后,可利用的能量只会减少,不会增加,并且自然界自发的能量转化过程中,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是有方向的,一切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过程都是有方向的,即不是所有的能量转化都是可逆的,故B、C正确,D错误,故选D.
17.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研究开发出不少新奇的发电方式,其中一项是雨滴发电,据测定,直径为的雨滴,降落速度为;直径达的雨滴,降落速度为,因而,可利用下落的雨滴的能量来驱动发电机发电,这个过程中
A.雨滴的内能转化为电能 B.雨滴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C.雨滴的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D.雨滴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答案】B
【详解】根据题意知道,雨滴原来处于高空且是运动的,即具有机械能,当雨滴下落到发电机上推动发电机转动时,其本身所具有的机械能会减小,所以,该过程中是雨滴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故选B.
18.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温度相同的两个物体之间也可能发生热传递
B.的水变成的冰,温度不变,故内能不变
C.火箭使用液态氢作燃料,是因为液态氢含有的热量多
D.集中供暖采用热水循环,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
【答案】D
【详解】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所以,温度相同的两个物体之间不可能发生热传递,故A错误;0℃的水凝固成0℃的冰,温度不变,但会需要放热,所以内能减小,故B错误;火箭使用液态氢作燃料,是因为液态氢热值大,故C错误;水的比热容较大,即相同质量的水和其它物质比较,降低相同的温度,水放出的热量多,所以供暖采用热水循环,故D正确,故选D.
19.下列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是
A.地球人造卫星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的过程
B.跳水运动员将跳板压弯起跳的过程
C.滚摆上升的过程
D.人骑自行车从坡上自行滑下的过程
【答案】D
【详解】地球人造卫星从近地点向远地点运动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增大,即重力势能增加;速度减小,动能减少,即动能变成了重力势能,故A不符合题意;跳水运动员将跳板压弯起跳的过程中,是弹性势能转化为动能的过程,故B不符合题意;滚摆上升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小,高度越来越大,即动能逐渐转化为重力势能,故C不符合题意;人骑自行车从坡上自行滑下,质量不变,速度变大,即动能变大,高度降低,即重力势能减小,所以,是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故D符合题意,故选D.
20.关于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这个实验说明物体的内能可用来对外做功
B.对木塞做功的过程中水蒸气的内能增加
C.此过程中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木塞的机械能
D.这个实验基本反映出了热机的工作原理
【答案】B
【详解】A.图中水蒸气对软木塞做功,说明内能可用来对外做功,该选项说法正确;
B.图示的实验中,软木塞被顶起,蒸气对木塞做功,说明可以利用蒸气的内能来做功,温度降低,内能减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图中软木塞被蒸气顶起,内能转化为机械能,该选项说法正确;
D.热机就是把内能转化成机械能的装置,此图反应了热机的工作原理,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二、填空题
21.人类利用太阳能的实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如图画出了太阳能三种转化的方框图.其中椭圆表示转化的装置或物体,菱形表示由太阳能所转化的另一种能量形式.请在图中的三个空白处填入相关的文字.
【答案】答案见解析
【分析】太阳能在生活中的应用一般都是转化为其它形式的能量进行使用,主要采用光转化为电、光转化为热、光转化为化学能等方式,据以上内容解答.
【详解】光热转换是把太阳能转化为内能,例如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光电转换是指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例如:太阳能电池可以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光化转换是指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例如:绿色植物的生长是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在体内.
22.一杯水的比热容是4.2×103J/(kg ℃),若将此杯水倒掉一半,剩下半杯水的比热容 (变大、变小或不变) 如图所示为汽油机工作循环中的 冲程.
【答案】 不变 做功
【分析】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热性,物质的比热容只跟物体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体质量的大小、温度高低、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均无关;根据曲轴的转动方向判断活塞的运行方向,再根据气门的关闭情况就可以确定是哪一个冲程.
【详解】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热性.物质的比热容只跟物体的种类和状态有关,与物体质量的大小、温度高低、吸收或放出热量的多少均无关,所以,将此杯水倒掉一半,剩下半杯水的比热容不变;由图知道,此时气门都关闭,火花塞点火,活塞向下运行,汽缸容积增大,所以,应是做功冲程.
23.汽车四冲程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一般分为吸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在这四个冲程中,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 冲程.某单缸四冲程内燃机飞轮转速为1200r/min,该内燃机每秒钟对外做功的次数为 次
【答案】 压缩 10
【详解】四冲程热机,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的是压缩冲程.飞轮每转2转,内燃机对外做功1次.飞轮的转速是1200r/min,每秒转20次,每秒对外做功10次.
24.两块底面平整.干净的铅柱压紧后会粘在一起,需要一定的外力才能将它们拉开,这一个现象表明 ;烤熟的地瓜香气扑鼻,该现象表明 .
【答案】 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
【详解】由分子动理论知道,分子间同时存在斥力和引力;两个底面平整、干净的铅柱压紧后会粘在一起,需要用一定的外力才能将它们拉开,就是因为当分子相互靠近时,产生相互作用的引力,这一个现象表明了分子之间存在引力;烤熟的地瓜香气扑鼻,是因为地瓜的香味分子扩散在空气中,这种现象说明了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的运动.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分子运动论的内容和扩散现象在生活中的运用,考查了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5.在烈日当空的海边玩耍,你会发现沙子烫脚,而海水是凉凉的,这是因为海水的 较大;沙子温度的升高,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内能的.泡方便面时,调料包很难被撕开,说明分子间存在 力;倒入开水,过一会儿闻到香味,这是 现象.此现象表明 .
【答案】 比热容 热传递 引 扩散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详解】因为海水的比热容比沙子大.在太阳的照射下,海水和沙子吸收的热量大致相等,沙子比热容小,温度就会上升很多,所以我们感觉很烫;而海水比热容大,温度上升少,所以感觉会很凉.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
沙子温度的升高,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的.
泡方便面时,调料包很难被撕开,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倒入开水,过一会儿闻到香味,这是扩散现象.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点睛】注意了解水的比热容的物理意义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总结水的比热容较大的应用实例,如作为热机的冷却物质,作为北方冬季的取暖物质,本题中解释海陆性质的不同等.
26.氢能源具有来源广、无污染等优点,火箭发动机用氢作燃料是因为氢的 很大,氢气的热值为1.4×108J/kg,完全燃烧0.5kg的氢气可放 J的热量;若一罐氢气用去了一半,则剩余氢气的热值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1.4×108J/kg.
【答案】 热值 7×107J 等于
【详解】火箭采用液态氢作为火箭的燃料,原因是液态氢具有较高的热值,完全燃烧相同质量的氢和其它燃料时,可以释放出更多的热量.
氢气的热值为1.4×108J/kg,完全燃烧0.5kg的氢气可放出的热量为:
;
热值是燃料的特性,与燃料的质量和体积无关,所以氢气用去了一半,则剩余氢气的热值不变,即热值仍等于1.4×108J/kg.
27.当今社会所倡导的绿色生活方式是“低碳生活”,利用太阳能将1000kg的水从5℃加热到45℃,需要吸收 J的热量,可以至少节约 kg无烟煤.[无烟煤的热值为3.4×107 J/kg,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 ℃)].
【答案】 4.94
【详解】1000kg的水从5℃升高到45℃吸收的热量:
;
根据得,完全燃烧煤的质量为:
.
28.铁水很热,冰块很冷,但它们都具有 能.冬天搓手可以感到温暖,是通过 的方式改变内能;用热水袋取暖,是通过 的力式改变内能.它们在改变内能上是 .
【答案】 内 做功 热传递 等效的
【详解】任何物体都有内能.
虽然铁水很热,冰块很冷,但它们都具有内能.
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
冬天搓手可以感到温暖,消耗了机械能,获得了内能,所以是通过做功的方式改变内能;
用热水袋取暖,水放出热量,人吸收热量,所以是通过热传递的方式改变内能.
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内能上是等效的.
29.电动机带动水泵抽水是 能转化成 能,植物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是 能转化为 能,燃料燃烧时发热是 能转化为 能.
【答案】 电 机械 光 化学 化学 内
【详解】电动机带动水泵抽水,消耗电能,将电能转化为机器的机械能.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蕴藏在体内.燃料燃烧时,释放出大量的热,将体内蕴含的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点睛】电动机是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内能;燃料燃烧都是将化学能转化为内能.
30.高速公路上行驶的车辆不能超速超载:不能超速是因为当车的质量一定时, 越大,动能越大,行驶时就越危险;不能超载是因为当车的速度一定时, 越大,动能越大,行驶时就越危险.
【答案】 速度 质量
【详解】超速、超载易引发交通安全事故.这是因为在质量一定时,速度越大,动能越大,越不容易刹车,所以要对汽车进行限速;在速度一定时,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越不容易刹车,所以要对汽车进行限载。
三、实验题
31.在探究弹性势能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某实验小组提出了如下猜想:猜想一: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被压缩的程度有关;猜想二: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材料有关。为此,某实验小组选用材料不同的两根弹簧A和B(长度10cm和粗细相同),小球、木块和长刻度尺各一,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和记录数据的表格进行探究。
实验次数 使用的弹 被压缩后弹簧的长度/cm 木块移动的距离s
1 弹簧A 5
2 弹簧A 8
3 弹簧B 5
4 弹簧B 8
(1)表格中木块移动的距离越大,表示弹性势能越 。
(2)请将下列探究实验步骤补充完整。
①将弹簧A、小球、木块按如图安装好;
②压缩弹簧,使其长度为5cm。放手后,小球被弹出,刻度尺测量推动木块移动了一段距离并记录;
③将木块放回原来的位置,压缩弹簧,使其长度为 cm,放手后,小球被弹出,刻度尺测量推动木块移动的距离并记录;
④换弹簧B,重复 的实验步骤,并记录数据;
⑤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3)弹簧将小球弹开的过程中,是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成小球的 能。
(4)验证猜想一或猜想二的过程中,采用的实验方法叫做 。
(5)为了探究猜想二,可选用实验次数2和 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若木块移动的距离 (选填“相同”或“不同”),说明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材料有关。
【答案】 大 8 ①②③ 动 控制变量法 4 不同
【分析】(1)弹性势能的大小是通过木块被弹开的远近来比较弹性势能的多少,这种研究方法叫转换法;
(2)要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被压缩的程度是否有关,根据控制变量法的思想,必须选择同样的弹簧,改变压缩程度,比较木块移动的距离得出结论;
(3)弹簧将小球弹开的过程中,是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成小球的动能;
(4)当被研究问题受多个因素影响时,研究问题和某一个因素的关系时要控制其他因素一定,这种方法叫控制变量法;
(5)为了探究弹性势能的大小是弹簧的材料有关,必须控制压缩程度相同,改变材料,比较木块移动的距离得出结论。
【详解】(1)[1]由于弹性势能的大小不便用仪器测量,本实验把弹性势能的大小转换为测量木块移动的距离,这种研究方法叫转换法;木块移动的距离越大,表示弹性势能越大。
(2)③[2]探究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被压缩的程度有关时,应选择相同的弹簧,改变压缩的程度,比较小球被弹出,推动木块移动的距离得出结论,则应该将木块放回原来的位置,压缩弹簧,使其长度为8cm,放手后,小球被弹出,刻度尺测量推动木块移动的距离并记录。
④[3]换弹簧B,重复①②③的实验步骤,并记录数据。
(3)[4]弹簧将小球弹开的过程中,是弹簧的弹性势能转化成小球的动能。
(4)[5]验证猜想一或猜想二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的实验方法是控制变量法。
(5)[6][7]为了探究猜想二,必须控制压缩程度相同,改变弹簧的材料,可选用实验次数②和④的数据,若s2≠s4,说明弹性势能的大小与弹簧的材料有关。
四、计算题
32.目前,“节能减排”已引起全球的关注.如何减少能耗,提高汽车发动机的效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某汽车以72km/h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30km消耗了2.5L汽油.
(1)请你将图中汽油机工作时的能流图补充完整.
① ② ;
(2)请计算这段路程消耗汽油的质量.(汽油密度ρ=0.8×103kg/m3)
(3)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汽油=4.6×107J/kg)
(4)已知牵引力为600N,则牵引力做多少功?
(5)此汽油机的效率为多少?
(6)汽油机的效率较低,请你就如何提高它的效率提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
【答案】 废气带走热量 克服摩擦耗能 2kg 19.6%;使燃料尽可能完全燃烧(合理即可)
【分析】热机的各种能量损失:克服机械摩擦消耗的能量、机械散热损失、废气带走的热量;由m=ρV计算出汽油的质量;由Q=mq计算出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能量;由W=Fs计算牵引力所做的功;由计算热机的效率;提高热机效率的方法可以通过减少散热损失、机械损失等方法,主要途径还是要减少废气带走的能量.
【详解】(1)热机的各种能量损失是:克服机械摩擦消耗的能量、机械散热损失、废气带走的热量,所以,图中汽油机工作时,需要补充的能流是:①废气带走热量;②克服摩擦耗能;
(2)由知道,这段路程消耗的2.5L汽油的质量是:;
(3)由Q=mq知道,汽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
Q=mq=;
(4)由于牵引力为600N,匀速行驶的路程是30km,所以牵引力做功是:
W=Fs=;
(5)由以上的计算知道,汽油机的效率是:
(6)从内燃机的能流图知道,热量损失主要有燃料没有完全燃烧、废气带走的热量、克服摩擦损耗的能量、散失的热量,所以,若要提高热机效率,主要途径之一是:使燃料尽可能完全燃烧.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热机效率的概念及热机工作过程中热量的走向,解题的关键是通过给出有关数据及信息考查对热机效率的理解.
33.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小明家住上了新楼房,新楼使用的是天然气.小明想:将一壶水烧开究竟需要多少天然气呢?他通过实践收集如下数据:水壶里放入2000cm3、20℃的水,大火加热直至沸腾.又在物理书中查到天然气热值为8×107J/m3.[气压为1标准大气压;c水=4.2×103J/(kg ℃)]
(1)烧开这壶水,水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2)如果小明家天然气炉具的效率是40%,烧开这壶水,需要燃烧多少m3的天然气?
【答案】(1)6.72×105J;(2)2.1×10﹣2m3.
【详解】
(1)水的质量:
m=ρV=1.0g/cm3×2000cm3=2000g=2kg,
水吸收的热量:
Q吸=c水m水(t﹣t0)=4.2×103J/(kg ℃)×2kg×(100℃﹣20℃)=6.72×105J;
(2)天然气放出的热量:
Q放= =1.68×106J,
∵Q放=Vq,
∴天然气的体积:
V==2.1×10﹣2m3。
34.燃气灶烧水时,把质量为2kg、初温为20℃的水加热到100℃,共燃烧了0.02m3天然气(假设天然气完全燃烧).已知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天然气的热值为8.4×107J/m3.求:
(1)水吸收的热量;
(2)天然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3)燃气灶烧水时的效率.
【答案】(1)6.72×105J (2)1.68×106J (3)40%
【详解】(1)在此过程中,水吸收的热量:
Q吸=c水m(t﹣t0)=4.2×103J/(kg ℃)×2kg×(100℃﹣20℃)=6.72×105J;
(2)天然气完全燃烧放热:
Q放=Vq=8.4×107J/m3×0.02m3=1.68×106J;
(3)燃气灶烧水的效率:
η= [Q吸/ Q放]×100%= [6.72×105J/1.68×106J]×100%=40%.
35.某家庭需要将50 kg、10℃的水加热到50℃做为生活用水,他们利用煤气灶烧热水时,需要燃烧0.8 kg的煤气.已知煤气的热值q=4.2×107J/kg,水的比热容为(C=4.2×103J/ (kg.℃).求:
(1)把50 kg、10℃的水加热到50℃需吸收的热量;
(2)0.8 kg的煤气完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
(3)煤气灶烧水的效率.
【答案】(1)8.4×106J; (2)3.36×107J; (3)25%
【详解】(1)由题意知水吸收的热量:Q吸=cm△t=4.2×103J/(kg ℃)×50kg×(60℃-20℃)=8.4×106J;(2)0.8kg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Q放=mq=0.8kg×4.2×107J/kg=3.36×107J;
(3)燃气灶烧水的效率为:
.
36.某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用煤炉给10kg的水加热,同时他们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加热过程中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线.若在6min内完全燃烧了2kg的煤,水的比热容为4.2×103J/(kg·℃),煤的热值约为3×107J/kg.求:
(1)煤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
(2)经过6min时间加热,水所吸收的热量;
(3)煤炉烧水时的热效率.
【答案】(1) 6×l07J(2) 2.52×106J(3) 4.2%
【分析】(1)由煤的质量与热值即可计算出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2)由图像可知,水加热6min时间内其温度升高60℃,再由热量的计算公式计算可得;(3)烧水的效率等于水吸收的热量除煤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详解】(1)由热值的计算公式得Q放=mq=2kg×3×107J/kg=6×l07J;
(2)Q吸=cm△t=4.2×103J/(kg℃)×10kg×60℃=2.52×106J
(3) 烧水时的热效率η==4.2%
五、综合题
37.某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当它以9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10min的过程中,发动机和驱动电机共同为汽车提供动力,驱动汽车行驶所需的能量E1=3×107J,其中η1=60%来自汽油燃烧,而汽油燃烧放出热量的η2=40%用于驱动汽车行驶和对蓄电池充电,其中用于充电的能量E2=2×106J.设汽油在发动机汽缸内完全燃烧,汽油热值q=5×107J/kg.
(1)当该汽车制动刹车时,驱动电机会反转为发电机给蓄电池充电.电机发电的原理是 ,产生的电能是从汽车的 能转化而来的;
(2)求题述过程中汽车受到的阻力;
(3)题述过程中,汽车所消耗汽油的质量用m表示.
①求汽车所消耗汽油的质量m;
②请将下列表达式填写完整:η1 E1= (用q、m 、η2和E2表示).
【答案】 电磁感应 机械 2000N 1kg η2qm-E2
【详解】第一空、第二空.驱动电机反转为发电机给蓄电池充电,将汽车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它的基本原理是电磁感应;
第三空.汽车牵引力为:
因为匀速行驶,所以受力平衡,阻力等于牵引力为2000N;
第四空.驱动汽车行驶消耗的来自燃油的能量为:
驱动汽车行驶和对蓄电池充电的总能量为:
燃料燃烧放出的总热量为:
汽车所消耗汽油的质量为:
;
第五空.η1 E1即驱动汽车前进消耗的来自燃料的能量,燃料燃烧放出的总热量为: ,其中的η2用于驱动汽车行驶和对蓄电池充电,用于充电的能量为E2,因此用于驱动汽车行驶的能量为:
,
即:
η1 E1=η2qm-E2.
38.热水器的“能效比”是衡量热水器性能的指标之一.空气源热泵热水器是新一代高“能效比”(“能效比”为热泵机组产出的热量与投入的电能之比)的热水装置,其工作原理简化为如图末-15所示.工作物质在蒸发器中吸收空气的热迅速汽化,通过消耗少量电能驱动的压缩机将其压缩成高温高压的气体,在冷凝器内液化放出热量,并对冷水加热,使水温升高,达到制热水的目的.下表是某型号热泵热水器的部分参数,其中“65 L/h”表示此热水器当进水温度为15 ℃,出水温度为55 ℃时,每小时可出热水65 L.请你解答:
(1)65 L水温度从15 ℃升高到55 ℃吸收的热量 .
(2)此热水器正常工作1 h消耗的电能 .
(3)此热水器的“能效比” 100%(填“>”“=”或“<”).结合工作原理说明使用该热水器比电热水器节省费用的原因 .
【答案】 1.092×107 J 2.772×106 J > 在热泵热水器中,水获得的内能大部分来源于空气,其余来源于电能,而空气提供的内能是免费的.
【详解】水的体积为65L,故可得水的质量 m=ρv=1.0×103kg/m3×65×10﹣3m3=65kg;当水温度从15℃升高到55℃时,水吸收的热量Q吸=cm(t﹣t0)=4.2×103J/(kg ℃)×65kg×(55℃﹣15℃)=1.092×107J.
从表格可以得出额定输入功率为770W,可得1h热水器消耗的电能W=Pt=770W×1×3600s=2.772×106J.
因为“能效比”为热泵机组产出的热量与投入的电能之比,所以每小时,65L水温度从15℃升高到55℃吸收的热量为1.092×107J,而消耗的电能为2.772×106J.1.092×107J大于2.772×106J,所以热水器的“能效比”大于100%;因为在热泵热水器中,水吸收的热量有一大部分来源于空气,然后通过消耗少量电能获得,而电热水器完全是电能转化为内能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