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习作《那次玩得真高兴》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次习作选自人教统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话题是“那次玩得真高兴”,要求把一次玩的过程写下来,并表达出当时快乐的心情。
教材第一部分以问题激趣,引出本次习作的话题。还提供了与同伴掰手腕、和爸爸妈妈外出旅行、和爷爷一起钓鱼、去游乐场游玩的4幅图,场景有校内也有校外,有和同龄人的快乐游戏,也有和家人长辈的温馨相处。活动形式多样,贴近学生生活,旨在从不同角度唤醒学生对快乐往事的记忆,为学生习作的选材作铺垫。
教材第二部分布置了本次习作的任务一写一次玩的过程,并指导学生用“放电影”、看照片、和别人聊一聊等方法回忆当时的情形,以便选择习作内容,梳理习作顺序。
教材第三部分提供了交流和评价的建议,提示学生写后大声朗读,重新在文字中体验当时的快乐心情,并和同学分享交流这种快乐心情。在同件反馈的基础上,修改别人看不明白的地方,学习如何将习作写得更清楚。统编版教材注重习作教学的序列性。
《那次玩得真高兴》是第一次要求学生写一件事。在此之前第二单元安排了写日记,让学生学习记录自己的生活。第三单元安排了《我来编童话》,学生对故事中的什么时间、在哪里、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等要素有初步的认识,同时学习了修改符号,为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打基础。
第四单元是《续写故事》,为写事做铺垫,也明确提出了使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中优明显错误的地方。“那次玩得真高兴”是统编教材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的习作,要求把一次玩的过程写下来,并表达出当时快乐的心情。这是本套教材第一次要求写事,写亲身经历的一件事的过程,使学生能不拘形式地写下真实的经历与感受。
【教学目标】
1.能简单地写一次玩的过程,表达出当时快乐的心情,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2.能和同学交流习作,修改同学看不明白的地方。
【教学重点、难点】
能简单地写一次玩的过程,表达出当时快乐的心情。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手机、人人通软件成功登录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师生谈“玩”说高兴
一、师生共谈“玩”。师生谈话“你们喜欢玩吗?”“哪次玩得最高兴?”激发兴趣。
二、出示课本插图。
三、揭示课题。教师板书课题,学生书空,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三年级的学生,有多次游玩、和小伙伴游戏的经历,为本次习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喜欢玩,是学生的天性,通过师生之间的谈话,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创设轻松的氛围,激发学生兴趣,以便更好的学习。】
板块二参与游戏得方法
一、习作我体验。
(一)课堂游戏——掰手腕大赛
(二)出示游戏规则
(三)初赛:前后 2位同学为一组,两两对决,三局两胜决赛:全班分为两组,每组推选 1名代表,参加决赛
二、过程要清楚。
(一)观看决赛,用“定画面,连起来”的方法,说决赛过程。
(二)出示连接语,用上连接语,说清楚决赛过程。
(板书:用连接语过程清楚)
三、印象很深刻。
(一)出示决赛的细节照片。
(二)说一说自己印象最深刻的细节(比赛双方的动作、神态)。
(三)采访胜利者比赛前、比赛时、胜利后内心的想法。(板书:印象深刻表达快乐)
四、体验得方法。
放电影连接语—— 过程清楚印象深刻 —— 表达快乐
五、方法我来试。
出示习作提示,提示学生尝试用上方法,再说游戏过程。
【设计意图:设置“掰手腕”的课堂游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还增强学生的体验感。学生有了亲身体验,学生才愿意去说,才能有话可说。在游戏过程中,先引导学生“定画面、连起来”像放电影一样回忆玩的经历,再引导学生按顺序说清楚玩的过程,在此基础上,利用游戏时的照片,引导学生关注细节,说清楚印象深刻的地方,以及内心的想法。层层递进,在游戏中习得习作方法。】
板块三发散思维写高兴
一、习作有素材
(一)出示“外出游玩”“同学游戏”等照片。
【设计意图:出示大量图片,发散学生的思维,以便引起学生共鸣,为学生的习作提供素材。】
二、习作写高兴
(一)出示“学习活动一”小组内交流玩得最高兴一次经历。
提示:
1.用上连接语说清楚玩儿的过程
2.最好玩的地方多说几句,说出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
3.向大家表达你的快乐。
(二)指明分享自己玩得最高兴的经历。
(三)出示“快乐”的词语。
(四)出示“学习活动二”写下玩得最高兴的一次经历提示:
1.定画面,连起来,放电影,回忆经历;
2.用上连接语说清楚玩儿的过程,最好玩的地方多说几句,说出你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
3.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五)播放轻音乐,生开始习作。教师巡视指导,关注坐姿。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落实“能简单地写一次玩的过程,表达出当时快乐的心情”这一教学目标,先习得习作方法,再加以迁移运用。说是隐性的写,先将经历说出来,无形当中降低了难度,让学生跳一跳摘个桃子,习作兴趣盎然。】
板块四合作修改共进步
一、发现不足自己改。
二、同桌交流互相改。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是为了落实“能和同学交流习作,修改同学看不明白的地方 ”这一教学目标,先自读习作,发现不足,自己修改。然后和同学交流,根据他人意见,进行修改。】
板块五习作展评促提升
展示优秀习作。采用“夸张加分”的方式,班级内展评。
【设计意图:根据三年级学生的性格特点,特采用“夸张加分”的评价方式,以增加孩子习作的自信心。】
板块六快乐习作谈收获
一、谈一谈这节课的收获。
二、课下完善习作。
【设计意图: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习作课的特点,在课程结束之际做课堂小结,让学生谈收获,复盘本节课的习作方法非常有必要,为课下完善习作创造条件。】
【板书设计】那次玩得真高兴过程清楚表达快乐
《那次玩得真高兴》教学反思
《2022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那么怎样才能让我们的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呢?我的做法是先让学生到实践中去亲身体验。只有来源于生活,才能使文章写得生动具体、才能让学生有话可说、才能让学生真正地做到通过语言文字表达真情实感。于是,我利用掰手腕的游戏,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亲身体验后借助连接语说清楚游戏过程。先玩,再利用游戏过程中拍摄的照片观察,接着采访相关的人员的感受。有了亲身体验,这篇作文一点也不难写。学生们也就文思如泉,下笔有神,一篇篇美文也就跃然纸上。的确,亲身体验,放飞心灵。写作教学如果做到了让学生亲身体验,感受生活,那么学生也会是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写出自身的真情实感。这样的习作才会有血有肉有灵魂。
这也是本节课我的成功之处,当然,本节课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说是隐形的写,学生在说的过程中,我应该做更加深入的引导,及时发现学生的点滴进步,多鼓励,勤表扬,这样学生才能更加自信,才能更加喜欢上习作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