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15.5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文档属性

名称 【核心素养目标】15.5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3-09-24 21:58: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一、教学目标
1.物理观念
(1)学会正确使用电流表测量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电流。
(2)会分析实验数据,归纳总结出串联电路、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的规律。
2.科学思维
学会观察和分析生活中有关物理知识的实例与实验现象,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
3.科学探究
通过实践和探究,让学生感觉科学就在身边。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的精神,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唯物主义观。
4.科学态度与责任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勇于发现乐于探究的学习习惯,以及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在实验中探究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的规律。
教学难点:组织、指导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认真观察、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教学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知道串、并联电路的连接,能够顺利连接串联电路,但部分学生对于并联电路的连接不够熟练,正确使用电流表还有一定的困难。大部分学生对科学探究方法有一定的认识,但根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设计实验方案,有一定的困难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讲解
活动1【导入】情景设置、激智启疑
学生活动:根据桌面上实验器材快速连成两个灯泡的串联电路,并画出电路图,标出电流方向。
闭合开关,灯泡发光,说明灯泡中有电流通过,电流的方向是怎样的呢?
(学生回答: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来,经过灯泡,流回电源的负极。)
提出问题:大家猜想一下,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之间有什么关系呢?
安排学生可以先初步实验,并先猜想串联电路电流有什么关系。
活动2【讲授】开放思想、大胆猜想
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发表自己的猜想:
各小组可能的猜想有
1:我们猜想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等。因为我们的串联电路中灯泡一样亮或者电流只有一条路径等。
2:我们猜想串联电路中电流从正极出发越来越小。因为我们的灯泡靠近正极的比较亮或者说电流流过一个灯泡后会消耗变小等。
3:我们猜想串联电路电流从正极出发越来越大。因为我们的灯泡靠近负极的比较亮或者说电流流往负极会积累变大等。
同学们提出这么多的猜想,哪种猜想正确呢?实验是检验对否的最好方法。
活动3【讲授】设计方案、合作交流
各小组讨论,提出自己的实验方案。
有的组可能提出测两个点的电流:
①电源负极和L1灯之间的电流;②电灯L2和电源正极之间的电流。
有的组可能提出测三个点的电流:
①电源负极和电灯L1之间的电流;②电灯L1和电灯L2之间的电流;
③电灯L2和电源正极之间的电流。
通过讨论,认为测三个点的电流较好。(电路图中的A、B、C点)
对于用几个电流表去测量选定的三个点,有的组认为同时用三个较好,测一次就能同时看出各点的电流是否相同;有的组认为用一个较好,理由是:不同的电流表测量时可能有误差,同一处的电流用不同的电流表测量结果也可能稍有不同。
师生讨论交流,结论就用一个电流表分别测A、B、C三点的电流。
活动4【活动】进行实验、收集数据
教师提醒学生实验时要注意正确使用电流表,把实验结果如实地记录下来,填写在下面的实验记录中,并把实验中遇到的问题也记下来。
活动5练习:1、某同学家中有一台电视机、一台洗衣机、两盏照明灯,它们工作时的电流分别为200 mA、1A、300 mA和250 mA。如果干路中的电流不许超过3A,这些用电器是否可以同时使用
2、两只灯泡连接后接在电路上,用电流表测得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那么( )
A.这两只灯泡一定是串联的
B.这两只灯泡一定是并联的
C.这两只灯泡可能是串联的
D.这两只灯泡可能是并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