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活动1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原理和实验装置。
(2)初步学习连接装置制取氧气。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动手实验进行科学探究,在活动过程中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让学生体验实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兴趣;通过实验,增强学生的探究欲。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氧气的制法及实验操作。
教学难点:氧气的实验操作。
三、教学分析
与本课题有关的已有知识基础:通过第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具备了药品的取用、加热、仪器连接、装置气密性检查等基本实验操作技能,在本节课学生可以在这些基本操作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应用。本课题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到具体气体物质的制法,教师要引导学生分析制取气体时应考虑的各种因素,如反应原理、反应条件、制取气体的性质。
学习本课题时思维的难点:初三学生初学化学,兴趣浓厚,甚至对每一个实验都会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但大部分学生仅仅停留在对实验现象的感性认识,觉得某某实验如何精彩,而很少对实验的本质进行探究。所以在本课中要求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从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实验操作能力等。
四、教学过程
(一)新课讲解
活动1【导入】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猜谜语)看不见,摸不着,少了它,活不了(打一气体)?众所周知,氧气在生产生活中非常重要,要研究氧气的性质,就必须制得纯净的氧气,实验室中如何获得氧气呢?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化学实验室来制取我们一刻也不能离开的气体——氧气,同学们是不是很期待呢?
(问题)制取氧气的方法?(工业、实验室)对工业制法进行简单回顾,实验室制取进行提问。
活动2【导入】学生自主探究
学生预习课本内容,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
活动3【讲授】创设问题情境、实验
[师]工业上如何制得氧气?实验室如何制取氧气呢?
[生]分离液态空气的方法,利用液态氧和液态氮的沸点不同。[师]实验室也要通过制取一定量的氧气用于科学研究,实验室如何制取氧气呢?
[生]实验室可以用分解过氧化氢溶液、加热高锰酸钾或加热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固体的方法制取氧气。
[师]为什么选择这样的方法而不选择氧化汞(氧化汞加热生成汞和氧气,汞有毒)、空气或者水(水通电生成氧气和氢气)?
[学生回答]因为高锰酸钾、氯酸钾或过氧化氢分解制取氧气的方法,具有反应快、操作简便、便于收集等优点,适合实验室制取少量气体。
[师]今天我们的任务就是通过分组实验来进行氧气的制取和验证氧气的性质。
[师]今天我们班级的同学分为8个实验小组,分别用三种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分别制取氧气。下面请各小组根据所提供的实验用品和学案内容设计制取氧气的方案,看哪组设计的又快又合理。讨论后各小组完成学案中提出的第一个问题(反应原理)。[学生讨论][教师巡视]
[生]学生代表小组陈述讨论结果,分别陈述用哪一种方法制取氧气。并说出反应原理。
[师]和他们用同一方法制取氧气的另外两组请举手示意。其他两组同样示意一下。
[师]我们设计好了方案。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很多知识都是
从实验中得到的,接下来我们愿意自己动手来体验做化学实验的乐趣吗?
[生]愿意!
[师]各小组分好工,按方案规范操作亲自动手制取氧气,用一种方法收集四瓶氧气(其中一瓶底部留有少量水或铺层细砂)并验证它的性质。认真观察,.....并如实记录实验现象.........
。完成实验报告中的内容。[生]开始动手做实验并完成学案(其中分组实验环节为20分钟。)[师]教师巡视指导。
[生]以实验小组为单位汇报实验报告,
由1组(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一组)和3组(氯酸钾制取氧气的一组)同学完成实验报告中制取氧气的步骤和方法,观察到的现象以及结论和解释内容。由7组和8组(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一组)同学完成实验报告中以下报告内容。[教师]对学生汇报中适时点评
活动目的:学会反思,学会科学的探究方法并能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激发学生对化学的持久学习兴趣
总结氧气的性质:验证所制得的气体。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探究,你有那些收获 你对该实验还有那些想法
【学生活动】思考、交流,小结
【布置作业】
你还有要探究的内容吗 请你思考后设计出合理的实验方案。
板书设计
四、氧气的性质
1.木炭和氧气反应
2.铁和氧气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