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雪地里的小画家 说课稿

文档属性

名称 12雪地里的小画家 说课稿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4 12:10: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雪地里的小画家》说课稿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12课
一、说教材
《雪地里的小画家》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第12课的内容,本单元一共三篇课文,都是和小动物相关的,学习本单元的内容可以培养学生喜爱小动物的情感,了解更多的自然知识。本文主要讲了四种动物爪(蹄)的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
二、说学情
一年级的学生,有好动活泼的特点,并且对于事物的好奇心较重,在课上回答问题时也比较积极。但同时,他们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认真听讲的时长较短,所以结合以上特点,教师在授课中应该营造出轻松愉快的氛围,用简单的语言和互动游戏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习文中的知识。
三、说教学目标
依据新课标的要求,我从以下三个维度来确定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正确读写“竹、牙“等生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地朗读课文,知道几种小动物爪子的不同形状及青蛙冬眠的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受到熏陶感染,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喜爱小动物的情感。
四、说教学重难点
我将教学重点确定为:能够用标准的普通话,流利地朗读课文。
我将教学难点确定为:能够区分开几种小动物的爪子形状是不同的,了解小青蛙冬眠的特点。
五、说教学方法
叶芝说:“教育不是注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这句话的意思是教育要注重引导。新课标也时时提醒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再结合学生的学情,我将本节课的教学方法确定为:指导朗读法、游戏法、创设情境法等。这样做的目的是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六、说教学过程
环节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上课伊始,我会先引导学生分享,下雪时,你想做什么?并预设学生回答:堆雪人,打雪仗,画画,然后引出课题《雪地里的小画家》。我的导入语设计如下:
同学们,如果下雪了,你们会想做些什么呢?请大家快速思考,稍后老师会找同学来分享哦」
这样导入,不仅使学生联系到了生活实际,将课堂中的知识实际化,使学生更容易理解,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了一个好的开始。
环节二、游戏新授,分享收获
在本环节,我将以滑雪橇赢门票的游戏形式引导学生学习本课的相关字词,以创设进入动物王国,与动物为友,欣赏画作的情境,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相关内容,详情如下:
活动一:比赛滑雪橇,赢门票
首先,我会请学生读课题,而后我将范读课文,并请学生在不认识的生字词的下面标上雪花然,在此我假设个别学生标注的生字有:“雪、群”,为了贴合新课标的要求,所以我会请同学间互相帮助来解决这些问题,在学生能正确读出这些生字词后,再请学生齐读课文。
紧接着,我会给出滑雪橇比赛规则:即:出示雪花卡片,请学生根据卡片上的拼音写出对应的生字,写对的越多的同学,雪橇就会滑的越远,获得动物王国门票的机会就越大。假设有学生不会写的字是“竹、牙”,那么我会请学生同桌间互相帮忙,这样做不仅帮助了不会写的同学,又加强了学生间的合作。
最后,我会引导概况出文章的主要内容:本文形象地讲述了四种动物爪(蹄)的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活动二:与动物为伴,赏画作
我将创设进入动物王国,与动物为友,欣赏画作的情境。并提问:你认识了哪些画家?并说说他们画了什么?过程如下:
首先,在此情境下,引导学生齐读下雪啦,下雪啦!雪地里来了一群小画家。”并指导学生读出激动和兴奋的语气。接着,提问:雪地里来了哪些小画家呢?学生通过读课文,不难找出有小鸡,小狗,小鸭,小马。当学生答出此内容后,我顺势再问道:小鸡、小狗、小鸭、小马分别带来了什么画呢?学生不难答出:小鸡带来了竹叶,小狗带来了梅花,小鸭带来了枫叶,小马带来了月牙。接着就指导学生朗读: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那它们都是怎样完成画作的呢?学生通过课文内容知道:它们不用颜料不用笔,几步就成一幅画。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句话的意思,我会概括出,原来画作就是它们爪子的形状。最后,我还会提问道:谁没有参加呢?在学生答出是青蛙之时,我会顺势问道:青蛙为什么没有参加呢?引导学生答出:“他在洞里睡着啦”后,我会补充道:青蛙有冬眠的特点。
环节三、小结作业,开拓想象
在本环节,我会回顾总结本节课不仅讲述了生字词的读写,还知道了本文形象地讲述了四种动物爪(蹄)的形状和青蛙冬眠的特点。顺便,我会布置这样一份作业,猜想:还会有哪些小动物来画画呢?
七、说板书设计
图文结合不仅形象地凸显出了文章的主要内容,还能帮助学生快速抓住重点。
结束语:以上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感谢各位评委老师的耐心聆听,请问我可以擦掉我的板书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