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现代文阅读拔尖训练(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现代文阅读拔尖训练(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4 20:22: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现代文阅读拔尖训练(含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1.在选文中的“□”里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2.选文主要写了民族小学的小学生们 和 的情景。
3.用“ ”画出描写窗外环境安静的句子,并仿照句子再写一写。
教室里特别安静, 。
4.选文中,作者写了 、 、 、 和 这几种小动物。
5.想一想,作者写民族小学,为什么还要写这些小动物呢?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
下课铃响了,同学们走出教室,到操场上参加课间活动。看,同学们真快乐啊!
乒乓球台的四周,围满了同学,不时传来喝彩声和欢笑声。乒乓小将们打得多认真啊!他们你推我挡,一个球常常打了十几个回合还分不出胜负。球台右边的大树下,也围着一些同学,他们在爬竿,一个大同学刚从竿上滑下来,另一个小同学纵身一跃,用力抓住竹竿,迅速(xùn sù)地爬了上去,不一会儿,他就爬到了竿顶,笑着向下张望。
“丢沙包”是同学们十分喜爱的活动,大家玩得多有劲儿!两头丢沙包的同学密切合作,向中间的同学发动猛攻,中间躲沙包的同学非常沉着,眼睛盯着沙包飞来的方向,左躲右闪,蹦来跳去,沙包飞来了,只见这个同学灵巧地一抬脚,沙包“嗖(sōu)”地从裤腿边飞了过去,沙包又从背后飞来了,她猛一转身,来个海底捞月,抓住了沙包。他们蹦啊,跳啊,心里多欢畅!
看,操场中间,同学们有的跳绳,有的踢(tī)毽(jiàn)子,有的正在做老鹰捉小鸡的游戏……
课间活动真是丰富多彩!
6.这篇短文描写的是同学们的 ,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应该是 。
7.短文的第2、3自然段写了同学们在 、 和 。
8.短文写出了同学们在课间活动时( )的心情。
A.快乐 B.喜爱 C.难忘
9.你和同学们在课间活动时是怎样玩儿的?仿照短文第3自然段,用几句话写一项你们的课间活动。
课内阅读。
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下的时候,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他们关了门做功课。如果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他们站墙角的。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10.短文中说花“在绿草上跳舞、狂欢”是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花儿们非常 。
11.“地下的学校”指的是 。
12.判断:“雷云拍着大手”既指自然界的电闪雷鸣,又指雷云对花孩子们的热情欢迎。( )
13.为什么说“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
课外阅读。
校园秋色
秋天来了,秋风吹蓝了天空,吹黄了大地,也把我们的校园吹得五彩缤纷。
校园门口的花坛里, 菊花开得正艳。有的黄灿灿的,随风起伏,像金色的麦浪;有的红彤彤的,花瓣盘曲翻卷,像一簇簇跳动的火焰;有的红中透粉,花瓣高低错落,像一顶顶颤动的鸡冠。
操场上几株枫树脱去了夏衣,换上了秋装。远远望去,树冠像着了火,红彤彤的一片。
办公楼前,白杨树的叶子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发黄了,金色的树叶跳着舞,打着旋儿,慢悠悠地从树上飘下来。
校园的秋天,正播种着五彩缤纷的希望!
14.照样子写词语。
(1)红彤彤(ABB式)
   
(2)五彩缤纷(表示颜色的四字词语)
   
15.作者把菊花比喻成 、 和 。
16.这篇短文按照 (时间 方位)顺序,描写了 、 、 这几处的景物。
17.短文最后一个自然段中“五彩缤纷的希望”指的是 (  )
A.校园秋色。
B.植物茁壮成长。
C.花坛里的菊花。
D.孩子们长大成材。
课外阅读。
你只要再迈出一步(节选)
一群小女孩在练习跳水,所有的孩子都已勇敢地从三米跳台跳下水时,只剩下一个小女孩没有跳。这个小女孩长得很漂亮,但是恐慌却写在她的脸上。老师在旁边鼓励,周围的同学也在鼓励,但是她就是害怕,害怕得泪水已经流了出来。
“还有几分钟就要下课了。”老师似乎已经对这个小女孩失去了耐心,有些不满地说。小女孩听了,腿抖得更厉害了,但是她艰难地退了一小步,又前进了一大步,往池子里看了看。突然,周围的人看见她闭着眼睛跳了下去,水花溅得很高,但掌声却响了起来。
“安格拉,我们都为你自豪,你是怎样战胜自己的胆怯的?”旁边一个叫米吉娜的伙伴问她。这个叫安格拉的12岁小女孩已经抹干了泪水,穿上了衣服。她用还有点发颤的声音慢慢地说:“我突然想起了爸爸说过的一句话:在困难的时候闭着眼睛也要往前迈一步。”
18.根据句意,写出文中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恐慌( ) 鼓励( )
厉害( ) 自豪( )
19.用简短的话概括短文写了什么故事。
20.写出你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理解。
21.文中的安格拉后来成为德国现任女总理,你认为跳水这件事对她的人生有什么影响?
课外阅读。
甜藤儿
六月里挺热的一天,我和小伙伴龙狗子上山采桃金娘。太阳火辣辣的,我们很快就觉得口渴了,吃了一些桃金娘,还是很渴。龙狗子便提议去喝水。我们便向一眼山泉走去。
正走着,龙狗子一弯腰,随手从草丛中揪下一棵带叶子的小藤儿来,对我说:“喏,甜藤儿,嚼一点儿!”
我有点怀疑地说( )这能吃吗( )
“我还能害你?”龙狗子提高了嗓门说,接着就从藤叶上摘下几片叶子,放进嘴里。
我也只好也学着他的样子,摘了几片叶子放进嘴里,嚼了起来。刚嚼了几口,我就感觉那些叶子特别苦。
“呸!呸!真苦!”我赶快把叶子吐了出来。
龙狗子见了,什么也没说,只是抿嘴笑。
吐掉了叶,我吸了一口气。顿时觉得嘴里甜丝丝的。
到喝泉水的时候,嘴里的甜味就更明显了,每喝一口水都觉得是清甜清甜的。
( )真甜( )我抹抹嘴( )高兴地说( )
龙狗子看了我一眼,眉毛笑得弯弯的。
长大以后,我才知道,常有这种情况:一开始你觉得苦的东西、苦的事情,到头来,它往往是甜的!
22.在文中( )里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23.作者一开始觉得甜藤儿滋味是 ,后来吸气的时候嘴里是 。
24.作者长大后知道了什么?用“______”在文中画出相关的语句。
25.说说你是怎么理解“一开始你觉得苦的东西、苦的事情,到头来,它往往是甜的!”这句话的。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 2. 上课 下课 3.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老师不讲了,同学们不说了,大家都在静静地看书。 4.鸟儿 蝴蝶 猴子 松鼠 山狸 5.为了衬托小学生们幸福、快乐的学习生活。
【解析】1.这道题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作用的掌握。要求学生先掌握所有标点符号的作用,再根据具体的语境对号入座。
标点符号的用法:
逗号:用于句子中需强调的部分、异动的部分。
问号:用于有疑问语气的句子末尾。
冒号:句子内部标点,用在句子内提示性话语后的停顿。
引号:标明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语;标明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或有特殊含义的词语;表示否定或讽刺的话语。
括号:用于行文中注释性的话语。
书名号:标明书名、篇名、歌曲名、报刊名等。
顿号:表示句子内部并列词语之间的停顿。
省略号:表示行文中省略的话语,或断断续续的语流。
破折号:表解释说明、话题突转、声音延长、事项的列举分承等。
2.本题考查对文章主要叙述内容的概括,可以根据时间节点进行分析。
文中“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可以概括为:学生课上认真读书。
文中“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可以概括为:学生课下尽情玩耍。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安静的意思是:安宁,平静,鸦雀无声。文中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是“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用树枝、鸟儿、蝴蝶等描写,突出窗外的安静。可以体会到同学们读书读得很认真、很专注,读得入情入境,读得有声有色,因此连小动物们也不忍心打扰他们。
此外,本题考查学生的造句能力。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符合题意即可。
4.结合“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跑来了两只猴子”、“连松鼠”和“山狸也赶来看热闹”可知写了鸟儿、蝴蝶、猴子、松鼠和山狸这些动物。
5.此题考查对表现手法及其作用的理解。首先要认真读题,明确题目要求,思考作者为什么要写风和小动物。朝着这个方向去思考,可知作者写风和小动物是为了突出地处边疆的民族小学欢快、活泼的气氛,使孩子们认真读书的特点更加鲜明,突出下课后孩子们跳舞、游戏时的欢愉。
6. 课间活动 丰富多彩 7. 打乒乓球 爬竿 丢沙包 8.A 9.踢毽子是我们最喜欢的课间活动。有的同学紧盯着毽子,手随着毽子的起落上下摆动。有的同学能左右脚交换着踢,时不时还能双脚跳起踢一个花样。有时候我们围成一圈,把毽子踢来踢去,真是好玩极了!
【解析】6.略
7.略
8.略
9.略
10. 拟人 欢快 11.花朵生长的地方 12.√ 13.因为有了雨的滋润,花朵才能自由自在地生长、开放。
【解析】10.略
11.略
12.略
13.略
14. 金灿灿 亮晶晶 黄澄澄 五颜六色 万紫千红 五彩斑斓 15. 麦浪 火焰 鸡冠 16. 方位 校园门口的花坛里 操场上 办公楼前 17.D
【详解】略
18. 恐惧 激励 剧烈 骄傲 19.短文写了安格拉克服胆怯练习跳水的故事。 20.这句话的意思是:在遇到困难时,在感觉自己有畏惧心理的时候,要鼓起勇气,往前迈一步,不能退缩。 21.这件事可能会让她懂得,人生总是要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与挑战。这时候,勇气很重要,要迎难而上,决不退缩。她有这样的信念,才能成为出色的人,成为德国的领袖。
【解析】18.本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
恐慌:(形)由于担惊害怕而引起恐惧慌张。意思相近的词可以是:恐惧、慌乱等。
鼓励:(动)激发;勉励。意思相近的词可以是:激励、鼓舞等。
厉害:(形)①难以对付和忍受。②严厉。意思相近的词可以是:剧烈、严厉等。
自豪:(形)因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集体、个人取得成就等而激发出来的荣耀感。意思相近的词可以是:骄傲。
19.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概括。
结合“小女孩听了,腿抖得更厉害了,但是她艰难地退了一小步,又前进了一大步,往池子里看了看。突然,周围的人看见她闭着眼睛跳了下去,水花溅得很高,但掌声却响了起来”可知,短文主要讲了安格拉克服胆怯练习跳水的故事。
20.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结合“在困难的时候闭着眼睛也要往前迈一步”可知,这句话是说在遇到困难时,感受自己有畏惧心理的时候,要鼓起勇气,往前进一步,一定不能退缩。
21.本题考查主旨的理解。
通过读短文可知,短文主要记叙了一个小女孩练习跳水,当她遇到困难时,没有退缩,反而鼓起勇气,战胜了自己的胆怯。告诉读者在遇到困难,感觉自己有畏惧心理的时候,要鼓起勇气,往前迈一步,不能退缩。
22.:“ ?” “ !” , 。 23. 苦 甜丝丝 24.一开始你觉得苦的东西、苦的事情,到头来,它往往是甜的。 25.很多事情,虽然最初是苦的,但是,苦尽甘来,最后的收获让你觉得那曾经的苦其实是值得的。
【详解】略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