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现代文阅读拔尖训练(含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你悄悄地走来,默默无声。你向人们展示出一幅美丽的秋景,你给人们带来了一派丰收的景象。
你悄悄地走来,走进花园。霎时万紫千红,千姿百态的菊花开了。它们有的把波浪似的金发披在肩上,有的把美丽的长裙系在腰上,光彩夺目,美不胜收。
你悄悄地走来,走进田间。秋风过处,五谷飘香。那一片片庄稼,远看,好像翻滚着的千层波浪;近看,稻谷笑弯了腰,高粱涨红了脸,玉米乐开了花。这时候,地里的人可忙了,到处笑语欢歌,机声和鸣。
你悄悄地走来,走进果园。看,树上硕果累累。有小灯笼似的柿子,玛瑙似的山楂,葫芦似的鸭梨,珍珠似的葡萄……红扑扑、黄澄澄、紫莹莹……好可爱啊!大大小小,五光十色,数不胜数。孩子们在园中嬉戏,他们爬上树去,摘一颗果子,咬一口,甜丝丝、脆生生、酸溜溜……
你悄悄地走来,走上山坡,带去了一件黄衣裳,一件红衣裳。瞧,这边的山上,黄花遍地与稻田相接,像镀上了一层金色;瞧,那边的山上,霜叶如醉,遮盖了半个天际,红得像火焰在燃烧。这一黄一红,时分时合,给人一种说不出的美感。
我迷恋你啊,秋!我赞美你啊,秋!你是美丽的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
1.用“﹏﹏﹏”画出前后照应的句子。
2.文中的“你”指 ,它走过的地方有 、 、 、 。
3.仔细读第4自然段,回答问题。
(1)段中省略号的作用是 。
(2)用“ ”画出一个比喻句。
(3)描写颜色的词语有 、 、 ;描写味道的词语有 、 、 。再写出3个这样的词语 、 、 。
(4)在正确的读音上打“√”。
硕果累累(lěi lèi) 劳累(lěi lèi) 积累(lěi lèi)
4.本文是按先 再 后 的结构写的。其中第2——5自然段又是按 转移的。
5.给文章加个题目,写到文前的横线上。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走月亮(节选)
村道已经修补过,坑坑洼洼的地方已经填上碎石和新土,就要收庄稼了,收庄稼前,要把道路修一修,补一补,这是村里的风俗。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泼刺声里银光一闪……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是雪梨,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都有。在坡头那片月光下的果园里,这些好吃的果子挂满枝头。沟水汩汩,很满意地响着。是啊,它旁边,是它浇灌过的稻田。哦,阿妈,这不就是我们家的地吗?春天,我们种的油菜开花了,我在田地里找兔草,我把蒲公英吹得飞啊飞……收了油菜,栽上水稻。看,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穗低垂着头,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哦,阿妈,我们到田埂上去吧,你不是说学校放假了,阿爸就要回来了吗?我们采哪一塘新谷招待阿爸呢?
6.读了这段话,你脑海中一定出现一个个画面,请你各用四个字为这些画面分别起名字。
如:修补村道
7.结合片段请你说一说“我”看到的、听到的、闻到的、想到的。
8.你还记得自己生活中月下的某个情景吗?请你根据“修补村道”的写法,仿写一个片段。(短小精炼,至多写满)
课内阅读。
《观潮》片段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 )。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 ),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 )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 ),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 ),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 ),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9.我能背诵课文填空。
10.从短文中找出“好像”一词的两个近义词,并任选一个写一个比喻句。
( )( ) 。
11.从第一段的两个词语( )( )可以看出观潮人群的热情很高。
12.短文按照( )的顺序,从( )、( )两个方面描写了潮来时的景象。
阅读现代诗,回答问题
云之歌
我是云
我轻轻地飘
我爱漫游
忽而东去
忽而西来
早晨
我披着玫瑰紫的围巾
飞向原野去迎接日出
黄昏
我穿着灿烂的金衣
伫立湖畔去欢送落日
13.写出下列字词的反义词。
来 西 落
迎接 灿烂 早晨
14.诗歌中的云都有什么颜色?
15.“伫立”的意思是: 。用“伫立”一词造句: 。
16.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写下天上的白云像什么?
课外阅读。
秋的原野
①窗外飘进来一片梧桐的落叶,我对它凝视了一会儿,恍然领悟到:那是大自然给人们的讯号,秋天已经来临。
②我匆匆地走到郊外,在原野中漫步游荡,享受着徐徐吹来的凉风,感到浑身说不出的舒畅。我贪婪地吸了几口新鲜空气,又不由自主地哼出一支轻快的小调。
③天空像 ,它已经给秋风抹拭得非常洁净而明亮。村外的那个小塘,也睁着碧澄澄的眼睛,凝望着这般美好的天色。那塘边开满白花的芦苇丛里,忽然钻出一对白鹅,慢吞吞地在水面浮游着,在水面荡起一圈圈的波纹;它俩显得天真烂漫,或许是嫌这儿稍微有点儿寂寞吧,于是伸长脖子有节奏地哦哦地叫着,为宁静的大自然平添了不少生气。
④山谷里枫树的叶子,不知道是喝了过量的酒,还是为了向秋天表示它们无限的热情,不然,它们为什么红得像 似的呢?
⑤村前村后,等待收割的稻田,好似 ,一阵微风吹过,泛起一排金色的波浪。稻禾深处,也不时传来一阵阵农民的欢笑声。
⑥当七彩的晚霞在天边编成瑰丽的织锦时,村里屋顶烟囱上也升起了缕缕的炊烟,跨在牛背上回家的牧童们,唱着抒情的歌谣,歌声在晚风里飘得很远很远……
⑦半空中飞过一队“人”字形的雁群,村里的孩子们立刻眯起一只眼睛,高举双手,做成托枪瞄准的姿势,对着它们“砰!砰!砰!”地喝叫。雁儿们“咿咿呀呀”,好像在说:“明年见,孩子们!”然后继续向暮色苍茫的天边慢慢地飞去了。
17.选择恰当的短语填在文中的横线上。
A.一片金黄色的大海 B.一团火焰 C.一块覆盖大地的蓝宝石
18.文中画“ ”句子中的引号的作用是( )
A.表示需要着重论述的对象 B.表示行文中直接引用的话
C.表示具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D.表示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
19.文中作者抓住了哪些明显特征来描写秋天?(写出四种即可)
20.秋天的原野像一幅幅图画,第③——⑥自然段分别描绘了怎样的图画?连一连。再说说你最喜欢哪一幅,写出你的理由。
第③自然段 牧童晚归图
第④自然段 稻田欢歌图
第⑤自然段 枫林红叶图
第⑥自然段 池塘秋色图
阅读与理解
动物神奇的生物钟
大自然为每一种动物安排了一张“作息时间表”。
猪、牛、羊等家畜总是在白天活动,可是猫却喜欢在白天睡大觉。每当夜幕降临,家畜们开始入睡,猫才伸伸懒腰,活跃起来。
漫长的冬天开始后,成百头灰鲸告别北冰洋,横渡太平洋。在2月初到达墨西哥,旅程长达1万千米。它们从不“失约”,每年到达的时间,最多相差四五天。
有一种叫招潮蟹的动物,白天,它们藏在暗处,身体的颜色会变深;夜晚,它们四处活动,身体的颜色又会变浅。最奇妙的是招潮蟹体色最深的时间,每天会推迟50分钟。大海涨潮和落潮的时间,每天也恰好推迟50分钟。
动物的生物钟五花八门:有和昼夜相适应的日钟,有和潮汐(xī)相适应的潮汐钟,还有和季节变化相适应的年钟。正是这些生物钟,使动物能在大自然中正常地生活、觅(mì)食和活动。
21.阅读短文,完成下列表格。
名称 特点 代表动物
日钟 和昼夜相适应 家畜、猫
22.“失约”的“约”的意思是 ,在文中灰鲸它们从不“失约”的具体表现是
2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在正确的句子后面写“√”,错误的句子后面写上“×”。
(1)灰鲸每年从北冰洋出发,到达墨西哥,每年到达的时间相差四五天以上。( )
(2)动物的“作息时间表”就是它的生物钟,可以帮助动物正常地生活、觅食和活动。( )
(3)招潮蟹喜欢在大海涨潮和落潮时出来活动,身体颜色就会变浅。( )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你向人们展示出一幅美丽的秋景,你给人们带来了一派丰收的景象。 你是美丽的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 2. 秋 花园 田间 果园 山坡 3.(1)表示列举的省略,省略了果子的形状和色彩,以及味道。
(2)有小灯笼似的柿子,玛瑙似的山楂,葫芦似的鸭梨,珍珠似的葡萄……红扑扑、黄澄澄、紫莹莹……好可爱啊!
(3)红扑扑 黄澄澄 紫莹莹 甜丝丝 脆生生 酸溜溜 胖乎乎 圆溜溜 笑盈盈
(4)léi lèi lěi 4. 总 分 总 地点 5.美丽的秋景
【解析】1.本题考查找关键句。
通读全文后,可以知道这篇文章采用了首尾呼应的写作方法,开头的“你向人们展示出一幅美丽的秋景,你给人们带来了一派丰收的景象”和结尾的“你是美丽的季节,也是收获的季节”前后照应。
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从“我迷恋你啊,秋!我赞美你啊,秋!”可以知道文中的“你”指秋。
从“你悄悄地走来,走进花园”“你悄悄地走来,走进田间”“你悄悄地走来,走进果园”和“你悄悄地走来,走上山坡”可以知道它走过的地方有花园、田间、果园和山坡。
3.(1)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作用。
省略号常见的作用:①表示说话的断续。②表示列举的省略。③表示说话的中断。④表示语意未尽,让人思索。⑤表示引文的省略。
从文中的“有小灯笼似的柿子,玛瑙似的山楂,葫芦似的鸭梨,珍珠似的葡萄……”“红扑扑、黄澄澄、紫莹莹……”“摘一颗果子,咬一口,甜丝丝、脆生生、酸溜溜……”可以知道段中省略号的作用:表示列举的省略,省略了果子的形状、色彩以及味道。
(2)本题考查找关键句。
第④段的比喻句:有小灯笼似的柿子,玛瑙似的山楂,葫芦似的鸭梨,珍珠似的葡萄……句子将柿子比作小灯笼,山楂比作玛瑙,鸭梨比作葫芦,葡萄比作珍珠。
(3)本题考查找关键词和仿写词语。
描写颜色的词语有:红扑扑、黄澄澄、紫莹莹。
描写味道的词语有:甜丝丝、脆生生、酸溜溜。
文中描写颜色和味道的词语都是ABB式词语,ABB式的词语:胖乎乎、圆溜溜、笑盈盈、辣乎乎、软绵绵、金灿灿、亮晶晶……
(4)本题考查多音字。
累:[lèi](1)疲乏,过劳。组词:劳累、受累。
[lěi](1)连续,重叠,堆积。组词:累计、积累。(2)连及,连带。组词:累及、拖累。
[léi]指“累累”:①连续成串。②颓丧的样子。
硕果累累[shuò guǒ léi léi]:本义是指秋天丰收时树上的果实茂盛的样子,现在常引申指巨大的成绩。
劳累[láo lèi]:由于过度的劳动而使人感到疲惫没有力气。
积累[jī lěi]:逐渐聚集。
4.本题考查写作方法。
这篇文章采用了总分总的写作结构。首段表明秋“悄悄地走来,默默无声”,赞美秋向人们展示了美景和给人们带来了丰收;中间详细写了秋“走过的地方”;尾段再次赞美了秋。第②段到第⑤段是讲秋“走过的地方”,段落内容按地点转移。
5.本题考查取标题。
文章主要写了秋天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赞美。同学们可以引用文章的字词或用自己积累到的词语来为文章取标题,如:美丽的秋景、秋、美丽的季节——秋等。
6. 虫唱鱼跃 果园飘香 稻田丰收 7.“我”看到了、看到了:村道已修补、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
“我”闻到了: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
“我”想到了:阿爸就要回来了,采一塘新谷招待阿爸。 8.每个夏末秋初的月夜,妈妈都喜欢拉着我在公园小河边的路上散步。波光粼粼的小河在路灯的映照下闪着耀眼的银光,显得更加美丽。蟋蟀像是开演唱会,唱着阵阵悦耳的歌曲。岸边的柳树像一个个威严的士兵守卫着小河。我们来到了公园的广场中央,只见一座高高的假山像巨人一样屹立在广场上,月光照亮了它旁边的美丽的花坛,也照亮了那棵高大的桂花树。在晚风的吹拂下,桂花散发出沁人心脾的清香,令人陶醉。
【解析】6.本题考查学生给画面起名字的能力。
阅读句子“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泼剌声里银光一闪”可知,这个画面可以用“虫唱鱼跃”来概括。
阅读句子“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是雪梨,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 都有”可知,这个画面可以用“果园飘香”来概括。
阅读句子“收了油菜,栽上水稻,看,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穗低垂着头,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可知,这个画面可以用“稻田丰收”来概括。
7.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段内容的理解。
首先需要理解整篇文章大致内容,思考题目中的重点信息,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分析。
阅读文段可知,结合句子“就要收庄稼了,收庄稼前,要把道路修一修,补一补,这是村里的风俗。秋虫唱着,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泼刺声里银光一闪……”可知“我”看到了、听到了:村道已修补、夜鸟拍打着翅膀、鱼儿跃出水面。
结合句子“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是雪梨,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都有。”可知“我”闻到了: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
结合句子“哦,阿妈,我们到田埂上去吧,你不是说学校放假了,阿爸就要回来了吗?我们采哪一塘新谷招待阿爸呢?”可“我”想到了:阿爸就要回来了,采一塘新谷招待阿爸。
8.本题考查学生的仿写能力。
结合自己的经历,写出自己看到的景象、听到的、闻到的和感受到的来写,语言流利、表达清晰即可。
9.闷雷滚动 风平浪静 水天相接 白浪翻滚 齐头并进 山崩地裂 10. 犹如 如同 天空中出现一道彩虹,犹如仙女撒下的彩色缎带。 11. 人声鼎沸 沸腾 12. 由远及近 形态 声音
【解析】9.本题考查现代文默写。
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或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一定要熟练掌握课文内容,这样在答题时我们才能更准确地写出正确答案。
10.本题考查近义词和词语造句。
好像:有些像;似乎。
文中的近义词:犹如、如同。
造句:布谷鸟犹如歌唱家一般展示着它美妙的歌喉。
比赛跑步的运动员们听见一声枪响,便如同射出的子弹般跑得飞快。
11.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结合文章内容“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人群又沸腾起来。”可知答案。
人声鼎沸:本意是锅里的水烧开了,发出响声;现指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炸开了锅。
沸腾:比喻情绪高涨或人声喧闹。
12.本题考查写作顺序和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文章内容“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和“浪潮越来越近”可知短文是按照由远及近的顺序写的。
结合文章内容“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可知这是从形态方面描写了潮来时的景象。
从“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可知这是从声音方面描写了潮来时的景象。
13. 去 东 起 欢送 暗淡 黄昏 14.玫瑰紫色和金色。 15. 长时间地站着 几百年过去了,这座建筑依然伫立在这里 16.天上的白云有的像正在奔跑的骏马,有的像温顺的小绵羊,还有的像自在游水的鱼儿。
【分析】13.考查了反义词。反义词就是两个意思相反的词。
来从别的地方到说话人所在的地方(跟“去”相对)。故反义词“去”。
西方位词。四个主要方向之一,太阳落下去的一边。故反义词“东”。
落本义是指树叶掉下来、往下降,故反义词“起”。
迎接走向前接待;比喻作好准备,等候某一情况的发生或时节的到来。故反义词“欢送”。
灿烂形容光彩鲜明夺目故反义词“暗淡”。早晨指日出前后的一段时间。故反义词“黄昏”。
14.考查了内容理解。结合诗歌内容理解。
找出写颜色的词。从“我披着玫瑰紫的围巾”“我穿着灿烂的金衣”可知,诗歌中的云是玫瑰紫色和金色的。
15.考查了词语理解并造句。结合句子理解“伫立”的意思,并造句。“伫立”的意思是:长时间地站着。用“伫立”一词造句:他正伫立在窗前,凝神思考。
16.考查了思维拓展。按要求写一个排比句。
例:天上的白云有的像正在奔跑的骏马,有的像温顺的小绵羊,还有的像自在游动的鱼儿。
17.CBA 18.C 19.天空澄明;枫叶似火;稻禾金黄;大雁南飞 20.
【分析】17.本题主要考查对语段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第③自然段从第二句开始主要写池塘的景色,水的颜色一般是绿色和蓝色,综上所述,这里应该填“一块覆盖大地的蓝宝石”。
第④自然段主要写枫叶很红,综上所述,这里应该填“一团火焰”。
第⑤自然段主要写水稻多,像金色的波浪,综上所述,这里应该填“一片金黄色的大海”。
18.本题主要考查标点符号。
引号的作用:表示引用的部分;表示特定称谓;表示特殊含义,需要强调;表示否定和讽刺;表示着重论述的对象;特殊疑问表示否定。这里表示“人”有特殊含义,需要强调。这里是说大雁的队形像“人”这个字。
19.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首先要知道全文的大致内容,接着再进行具体分析。
本文第一自然段写秋天来了;第二自然段写我在郊外漫步;第三自然段写池塘秋色;第四自然段写枫林红叶;第五自然段写稻田欢歌;第六自然段写牧童晚归。秋天独有的是红似火的枫叶、南归的大雁、金色的稻田等等。
20.本题主要考查概括能力。
第三自然段从第二句开始写池塘的景色,这是本段的主要内容。
第四自然段写枫林红叶。
第五自然段写稻田收割,农民欢歌。
第六自然段晚霞瑰丽,牧童骑牛回家。
21. 潮汐钟 和潮汐相适应 招潮蟹 年钟 和季节变化相适应 灰鲸 22. 约定 约定每年到达的时间,最多相差四五天。 23. ×
√
×
【分析】2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
文章最后一段写到“动物的生物钟五花八门,有和昼夜相适应的日钟,有和潮汐相适应的潮汐钟,还有和季节变化相适应的年钟”,这句话就是对全文内容的概括。
题干中已经写出了和昼夜相适应的日钟,代表动物是家畜和猫。根据第四段,可知还有和潮汐相适应的潮汐钟,代表动物是招潮蟹;由第三段可知还有和季节变化相适应的年钟,代表动物是灰鲸。
22.本题考查对文章中词语的理解。
“失约”的“约”意思是约定,在文中具体表现为灰鲸每年从北冰洋横渡太平洋,到达墨西哥的时间最多相差四五天。
2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1)说法有误。“每年到达的时间相差四五天以上”错误,原文是“最多相差四五天”。
(2)说法正确。结合“正是这些生物钟,使动物能在大自然中正常地生活、觅食和活动”可知正确。
(3)说法有误。招潮蟹喜欢在大海涨潮和落潮时出来活动”错误,原文中招潮蟹是白天藏在暗处,夜晚出来活动。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