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新课导入
同学们,如果人生是一条河,那么,事业就是河流里澎湃的浪花。河流因浪花而美丽,人生因事业而灿烂。可是,现实生活中很多人不知如何对待自己的事业。《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70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讲演。70多年过去,梁启超的思想至今是否有着其闪光的现实魅力呢 阅读此文,相信你的心中会对这个严肃的话题有了新的认识。
敬业与乐业
梁启超
学习目标
1、把握作者关于“敬业与乐业”的观点,区分观点和材料。
2、梳理文章的层次结构,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
3、了解文中运用的论证方法,并体会这些论证方法的作用。
4、领悟“敬业”与“乐业”的精神,获得人生启迪。
认识作者
梁启超(1873~1929年),字卓如,号任公,别号饮冰室主人、哀时客、自由斋主人等,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思想家、学者,与他的老师康有为一起领导了“戊戌变法”。他兴趣广泛,学识渊博,在文学、史学、哲学、佛学等诸多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他一生著述宏富,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计148卷,1000余万字。 梁启超是清末民国初中国文坛上影响较大的一个人物,他自1899年起提倡的文学革命开辟了近代文学理论探索和文学创作的新局面。
写作背景
这篇文章是梁启超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做的一次演讲。上海中华职业学校是中国近代史上以试验、总结、推广职业教育而著称的一所中等专业学校。该校以黄炎培提出的“敬业乐群”为校训,提倡“手脑并用”“双手万能”,注重理论联系实际,重视生产劳动实践和职业道德培训,强调教育与社会联系。
当时作者经历无数政治风波后退出政坛,赴欧洲考察,了解到西方社会的许多问题和弊端。回国后,即宣布西方文明已经破产,主张光大传统文化,用东方的“固有文明”来拯救世界,遂作此文。正由于作者拥有丰富的人生经历和广阔的文化视野,所以其阐述的观点具有深刻的哲理性,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也从侧面说明了作者推崇传统文化的缘由。
演讲稿与一般议论文的异同点:
相同点① 议论文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②议论文的结构:引论、本 论、结论。③论据: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④论证方法: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等。
不同点:①结合演讲时的情景,注意和听众现场交流。 ②语言通俗,如家常话。
文体知识
演讲:以口语表达的方式面对听众,就某一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阐述某一事理的活动。(属于议论文)
主要特点:
①面对一定数量的听众,公开发表自己的观点;
②话题集中,中心突出,结构完整;
③语言简洁明快,充满感情,富有鼓动性。
主要手段:有声语言(讲)、态势语言(演)
佝偻( ) 亵渎( ) 旁骛( )
骈进( ) 佛( )门 承蜩( )
容赦( ) 秘诀( ) 教诲( )
解剖( ) 厌恶( ) 禅( )师
咽( )气 哭丧( )着脸 强聒不舍( )
字词积累
ɡōu lóu
xiè dú
wù
pián
fó
tiáo
shè
mì
huì
pōu
wù
chán
yàn
sāng
ɡuō
敬业乐群:
《老子》:
断章取义:
不二法门:
主眼:
理至易明:
征引:
旁骛:
亵渎:
强聒不舍:
重点,主旨。
道理极容易明白。
引用。
在正业以外有所追求。骛,追求。
轻慢,不尊重。
唠唠叨叨说个没完。聒,声音嘈杂,使人厌烦。
字词积累
语出《礼记·学记》。意思是专心于学业,与朋友和睦相处。
也称《道德经》,道家的主要经典,相传是春秋时老子所著。
不顾全篇文章的内容,而只根据需要孤立截取其中的一段或一句的意思。
佛家用语,指直接入道、不可言传的门径。常用来指最好的或独一无二的方法。法门,指修行入道的门径。
饱食终日,难以用心,难矣哉:语出《论语·阳货》。意思是整天吃饱了饭,不肯动脑筋去做点儿事,这种人是很难造就的呀!
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语出《论语·卫灵公》。意思是和大家整天混在一起,不说一句有道理的话,只是卖弄小聪明,这种人是很难教导的呀!
主一无适便是敬:语出朱熹《论语集注》。专一于某种工作而不旁及其他事情。
《庄子》记佝偻丈人承蜩的故事:一位老人用竹竿粘蝉从不失手,孔子问他有什么办法,他说天地虽大万物虽多,他的注意力只集中在蝉翼上。故事说明,只要用心就可达成目标。
用志不分,乃凝于神:语出《庄子·达生》。意思是做事不分心,精神就能集中。
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语出《礼记·中庸》。意思是安于现在所处的位置,做好分内的事,而且不企求本分外的事。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语出《论语·雍也》。意思是: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不如以实行它为快乐的人。
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语出《论语·述而》。意思是,他(孔子)这个人啊,发奋读书而忘记了吃饭,沉浸在学习的快乐中而忘记了忧愁,以至于不知道自己将要老了,如此而已。
文言语句积累
整体感知
1、文题解说:敬业?乐业?
敬业即责任心,是对学业或工作专心致志;
乐业即趣味,不仅乐意去做某件事,而且能从其中领略到趣味。
文题是一个并列短语,提出了中心论题。文题表明本文将围绕“敬业”与“乐业”及其相互关系来展开论述,阐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2、找出本文的中心论点。
3、作者围绕中心论点,先后谈了几个问题?
4、你认为这几个问题的关系怎样
5、划分文章的结构,并概括每一部分的意思。
我确信“敬业乐业”四个字,是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
①有业;②敬业;③乐业。
有业是前提;敬业是基础;乐业才是最高境界。
第一部分(1):揭示全篇论述中心。
第二部分(2~8):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
“有业”——“敬业”——“乐业”。
第三部分(9):总结全篇,勉励人敬业乐业。
总—分—总
合作探究
1、讲演词开头交代题目的来源,其用意是什么?
2、作者引用孔子言论和百丈禅师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3、作者是怎样阐述什么叫“敬”的?
用意在于说明题目虽然来源于古籍《礼记》和《老子》里的两句话,但跟原文的本意不同,是“断章取义造出来的”。这样交代既可避免听者把题目和《礼记》《老子》里面语句的原意混同了,又可显示出论述的科学性,讲演的趣味性;同时,提出题目来由,也便于揭示全篇的论述要点,使听者对讲演的纲目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引用孔子的言论证明“敬业乐业”的前提是“有业”。
引用百丈禅师的例子有效地说明了人要不断地劳作,从而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在第六段。引用朱熹名言“主一无适便是敬”后,配上通俗化的解释:“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便是敬。;”然后论述凡人类的正当的劳动、正经的事,“其性质都是可敬”的,并举“当大总统”与“拉黄包车”这两件事加以证明,侧重点在“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4、作者是如何论述怎样才能做到“敬业”的?
5、作者举了怎样的例子来论述“乐业”的重要性,又是如何论述“乐业”的道理的?
在第七段。先引 用《庄子》中的语句并做阐述,再举木匠做成一张好桌子和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挑粪的把马桶收拾得干净,和当军人的打胜一支压境的敌军这两组例子,说明无论做什么都要“丝毫不肯分 心到事外”(即“敬业”)。接着从反面论述“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的害处,指出“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并引用庄子、孔子的名言,进一步强调“敬业”的重要。举例和引用论证的自然结合使文章的说理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在前面剖析了生活中常会遇到的感叹“做工苦”这个实例,说明要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很自然地点到了“乐业”的“乐”。本段更深入一步,论述“乐业”的道理,分四点说明“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这是作者的经验之谈,令人信服。紧接着又引用孔子的两句名言进一步证明“人生能从自己职业中领略出趣味”(即“乐业”),生活才有价值,“这种生活”才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
6、第6段“当大总统是一件事……便是人生合理的生活”运用了什么论据?有何作用?
7、“庄子说:‘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孔子说:‘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运用了什么论据?有何作用 ?
8、第8段的论点是什么?分析“做工苦”的实例有什么作用?
9、“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中的“如此”指什么
事实论据。充分有力地论证了“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和“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两个观点,证明了为什么要“敬业”的道理,增强了说服力。
道理论据。都是为了证明“敬业主义,于人生最为必要,又于人生最为有利”这一观点的正确,增加了权威性。
论点是“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
说明“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自然地点到乐业上(引出话题)。
第一,应该有一份正当的职业,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
第二,对于所做的事情应该生出敬意,要全神贯注,心无旁骛,积极投入地把它做好;第三,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不能一味叫苦,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
语言品析
1.敬字为古圣贤教人做人最简易、直捷的法门。“直捷”和“直接”一样吗?
2.人类既不是上帝特地制来充当消化面包的机器,自然该各人因自己的地位和才力,认定一件事去做。“消化面包的机器”是什么意思?
3.那为什么不如此说,而用“机器”之喻?
4. 将“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 难道又不苦 ”这句改为陈述句可以吗?为什么?
5.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删除划线的文字可以吗?为什么?
直接:不经过中间事物的,范围较宽泛。与“间接”相对。直捷:直截了当,似乎比“直接”更“直接”。也写作“直截”,意思范围较窄,只与动作行为相关。也没有与“间接”相对的意思。
不劳而获的人;只会吃饭、不会做事的废物。
幽默、风趣,有讽刺意味。
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也是一样在淘神费力,也一样是苦。
不可。原文是反问句,语气更肯定。
不可。原文不但语言通俗,如话家常,而且有强调作用。
1.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观点。
作用: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观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2.道理论证: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来证明观点。
作用:有力地论证了观点,增强文章的权威性和说服力。
3.对比论证:用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作用:突出强调论证了观点,让人印象深刻。
4.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观点。
作用:生动形象的论证,使文章浅显易懂,易于理解和接受。
5.引用论证:有引用名人名言、格言警句、权威数据、名人轶事、笑话趣闻等各种情况。
作用:增强论证的说服力,权威性或趣味性,吸引读者阅读兴趣。
论证方法及作用
拓展延伸
2、下列名言能证明课文中的什么观点?
①人生在世,事业为重。一息尚存,绝不松动。—吴玉章
②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 —杨振宁
③经受了火的洗礼,泥巴也会有坚强的体魄。—佚名
④百事之成必在敬也。—荀子
⑤劳动是世界上一切欢乐和一切美好事情的源泉。 —高尔基
1、积累有关敬业乐业的名言:
知之者不如好之后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
业精于勤,荒于嬉。——韩愈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陶渊明
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孔子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宋濂
① ③ ④句可以证明要敬业的观点, ② ⑤句可以证明要乐业的观点。
作者认为任何职业不分高下,是劝告那些“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的人,要脚踏实地、勤恳敬业,才有可能把事情做好,进而体会职业的乐趣和人生的价值。从现实的个人生活幸福考虑,只有这样,才能安身立命(儒家)、获得心灵的宁静与平和(佛家)。而拿破仑的名言,则是为了激励人们树立远大抱负,努力挖掘自身潜能,勇于向命运发出挑战。
另一方面,在特定的社会历史阶段,职业分工的确有“尊卑”之别,任劳任怨地“敬业”未必能保证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与获得尊重;这时候,还要让职业卑贱者“敬业乐业”,不仅不太可能,而且有维护既有等级秩序之嫌。
3、讨论:文中说:“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又说:‘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家同一价值。’而拿破仑说过:“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讨论一下,对这个问题究竟应该怎么看。
归纳主题
这篇讲演针对听者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敬业与乐业”的论题,深入地论述了“敬业与乐业”的重要性,以及怎样才能做到“敬业与乐业”,并殷切地希望大家发扬“敬业、乐业”的精神,去过人类理想的生活。
课堂小结
事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要有事业可做就好。事业无论大小,专心、忠实去做都有价值。就像梁启超说的一样:“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梁启超的话中蕴含着一个哲理,就是在其位,谋其职,每个人就应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爱岗敬业!
当堂练习
1.下列加点字注音、字形全对的一组是( )
A.乐业(lè) 羡幕(mù) 百行业为先(háng) 言行相顾(gù)
B.征引(zhèng) 禅师(chán) 驹偻(gǒu lóu) 断章取义(zhāng)
C.骈进(pián) 亵渎(xiè dú) 佛门(fó) 不二法门(èr)
D.承蜩(tiáo) 层累(lěi) 心无旁鹜(wù) 强聒不舍(guā)
2.下列选项中加着重号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大家都很受不了他强聒不舍的行为。
B.你要牢牢记住,努力学习是取得好成绩的不二法门。
C.你这样断章取义地去理解人家的意思是不对的。
D.遇到别人不明白的事情,你要耐心讲解,力求道理上的理至易明,那样别人才会明白。
D
C
3.下面这段文字的恰当顺序是( )
①凡职业没有不神圣的,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唯其如此,所以我们对于各种职业,没有什么分别拣择。
②因为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
③至于我该做哪一种劳作呢?全看我的才能何如,境地何如。
④总之,人生在世,是要天天劳作的。
⑤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
A.③①⑤④② B.③④⑤①② C.①④⑤③② D.③②①⑤④
4.下列引文的出处有误的一项是( )
A.虽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吾蜩翼之知。——《庄子》
B.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论语》
C.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论语》
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
C
C
5.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勤奋努力历来是事业有成者的不二法门。
B.旧社会人们常遭受饥饿,现在可以饱食终日了。
C.王教授学识渊博,写起文章来便能随便地断章取义。
D.李老师的课生动有趣,讲起来强聒不舍,同学们都喜欢听他讲课。
6.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各级医院先后采用了互联网挂号、电话预约等办法,改善医疗服务水平。
B.作为年轻一代,我们要担负起发扬、继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
C.随着新媒体发展和信息化提速,使人们的阅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D.天津是近代工业的发祥地,在我国制造业发展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A
D
7.《敬业与乐业》全文的论证结构是( )
A.总分式 B.层进式 C.并列式 D.对照式
8.关于这篇文章语言特色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语言通俗,如话家常。
B.反问句的使用,把几个分论点阐释出来,利于引起听众的注意和思考。
C.引用古籍名言时,运用通俗的口语进行解释。
D.结合演讲时的情境,注意和听众的现场交流。。
9.对“敬业”“乐业”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敬业”与“乐业”是作者根据儒家经典《礼记》和道家经典《老子》中的两句话造出来的。
B.“敬业”指专一于某种工作而不旁及其他事情,专心致志,心无旁骛。
C.“乐业”是指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
D.“敬业”“乐业”中的“业”是指职业、工作,所以本文更适于有工作的成年人来读,对学生的指导意义不大。
A
B
D
10.读“第一要敬业。……所说的敬业,不外这些道理。”回答:
(1)理解选文第一段中画线句子,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敬业”。
(2)选文第一段列举“当大总统”和“拉黄包车”的例子,论证了什么观点?
(3)怎样才能“把一种劳作做到圆满呢”?请用一个恰当的成语加以概括。
(4)作者引用曾文正的名言属于什么论证?其目的是什么?
(5)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打造“工匠精神”。艺术创作需要精雕细琢,产品质量更要精益求精。结合选文,谈谈对“工匠精神”的理解。
做一件事,就要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都集中到这事上头。
凡职业没有不是神圣的,所以凡职业没有不是可敬的。
例:专心致志(心无旁骛、聚精会神、全神贯注)
道理论证。从道理上证了不敬业的危害,从反面论证了中心论点。
例: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发扬“工匠精神”,即凡做一件事,都要全力以赴,心无旁骛;凡职业都要达到孔子所说的“乐之”的境界,并不懈追求,力争获得成功。作为学生,对待学业更应入脑、走心。
11、读“第二要乐业。……这种生活,真算得上人类理想的生活了。”回答:
(1)本段要说的中心话题是:
(2)本段的中心论点是:
(3)为本段的中心论点提供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论据。
(4)本段中设例的作用是:
(5)本段除举例论证外,还用了怎样的论证方法。
(6)发挥想象,将“这种生活,真算得上人类理想的生活了”中“理想的生活”描写出来。
(7)说说本段语言表达上的特点。
乐业
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
示例:居里夫人在成吨的工业废渣中提炼“镭”,几年如一日,非常艰辛与枯燥,但她怀着找到“镭”梦想,从没有认为这项工作是无聊的,从来没有抱怨叫苦而想放弃。
引出话题
道理论证和对比论证
每个人都以自己的职业为光荣,享受劳动带来的尊重与收获。
多用口语,注意交流,易使人产生共鸣。
12.学了《敬业与乐业》一文后,同学们决定召开“无悔的青春”主题班会。
(1)请你为班会的主持人设计一段开场白。(70字以内)
(2)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补写两句话。
敬业即责任心。人不能没有责任心,就像小鸟不能没有翅膀,地球不能没有太阳。人不能没有责任心,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人说,当今社会,休闲已是提升人们生活质量、刺激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而梁启超老先生说的“劳作便是功德,不劳作便是罪恶”已经过时了。请你反驳这种观点。
示例:娱乐和消费虽然利于促进经济发展,但劳作仍很重要,没有过时。第一,人不劳作,衣食从何而来?第二,劳作是人的精神需要,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之一。第三,劳作不仅包括体力方面的,还包括脑力方面的,现代社会环境下,它的定义范围更广了。
鱼儿不能没有水, 人类不能没有食物
示例:年轻真好!因为年轻,可以幻想,可以憧憬;也因为年轻,我们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今天,我们的班会就是要通过大家的讨论,明确如何才能拥有一个无悔的青春。
布置作业
小练笔:你将来想从事的职业是什么?你将怎么对待它?(用上几种论证方法)
敬业与乐业
一:揭示中心“敬业乐业”。 (1)
论述敬业
二:和乐业的
重要性。
(2-8 )
三:用“责任心”和“趣味”勉励人们敬业乐业。(9)
论述“有业”的重要性。(2-5)
论述“敬业”的重要性。(6、7 )
论述“乐业”的重要性。( 8)
总———分———总
板书设计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