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江苏省淮安经开区一年级(下)期末科学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共21分)
1.(2分)固体有确定的形状, 和 。
2.(2分)地球大气层中的物质以 和 为主。
3.(1分)金鱼的呼吸器官是 。
4.(2分)刺猬皮肤上长满了 ,这是为了 。
5.(3分)蜗牛有 对触角,触角上有一对 ,用 辨别和寻找食物。
6.(2分)大麻哈鱼出生于 中, 后进入海洋。
7.(3分)物体的三种形态分别是 、 、 。
8.(3分)科学家根据动物的 特征将动物分成两大类。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叫 动物,没有脊柱的动物叫 动物。
9.(1分)蜗牛最喜欢在 的环境中生长。
10.(2分) 和 是地球上的两种非常重要的物质,人和动、植物的生存都离不开它们。
二、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
11.(2分)外出观察生物时要获得大人同意,或者有大人陪同。 (判断对错)
12.(2分)蜗牛昼伏夜出,不怕阳光。 (判断对错)
13.(2分)为了进一步观察固体物质是否溶解在水中,我们可以使用过滤的方法。 (判断对错)
14.(2分)空气看不见,摸不到,所以它不占据空间。 (判断对错)
15.(2分)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所以空气不是物质。 (判断对错)
16.(2分)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运动方式都只有奔跑这一种。 (判断对错)
17.(2分)盐、白糖和食用油都能溶解于水。 (判断对错)
18.(2分)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所以根本不存在。 (判断对错)
19.(2分)蜗牛壳很硬,是不会长大的。 (判断对错)
20.(2分)把一勺盐放入水中,搅拌后,盐不见了 (判断对错)
三、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
21.(2分)( )支架最稳固、结实,所用材料最少。
A.五边形 B.四边形 C.三角形
22.(2分)下列关于动物的相同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动物都需要食物和氧气
B.动物都是群居的
C.动物都要经历出生—生长—死亡的过程
23.(2分)下列方法中,能够让我们感知空气存在的是( )
A.闻一闻 B.扇一扇 C.看一看
24.(2分)蜗牛是生活在( )的贝类动物。
A.天空 B.陆地 C.海洋
25.(2分)下列物质不会溶解于水的是( )
A.巧克力 B.奶糖 C.面粉
26.(2分)为了适应沙漠地区干燥的生活环境,仙人掌的叶进化成了( )
A.掌状 B.扇状 C.刺状
27.(2分)蜗牛休眠了,我们可以用( )方法唤醒它。
A.敲打它的外壳 B.使劲喊
C.放入水中
28.(2分)冬天到了,并不是所有的鸟类都会飞到南方,有一些鸟类,这是因为它们( )
A.无法飞那么远的距离 B.能适应寒冷的环境
C.会通过冬眠度过寒冬
29.(2分)按溶解的先后顺序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时不同阶段排列的是( )
A.①③② B.②①③ C.①②③
30.(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食盐能无限溶解在水中
B.选用的食盐颗粒要均匀,大小要一致
C.10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60克食盐
四、连线题(共2题;共8分)
31.(4分)下列可以在水中生活的动物属于哪一类?
蓝鲸 鱼类
娃娃鱼 鸟类
企鹅 哺乳类
大白鲨 两栖类
32.(4分)连一连。
天空中
陆地上
土壤里
河水中
五、实验探究题(共1题;共6分)
33.(6分)如图所示,做如下实验:
在塑料吸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气球和塑料袋,打开夹子。
回答:
(1)气球 ,塑料袋 。
(2)这种现象说明空气可以 。
六、简答题(共5题;共25分)
34.(5分)说说动物园里都有哪些动物。
35.(5分)夏天,给自行车轮胎打气,为什么不能打得太足? 。
36.(5分)马的四肢是怎样适应草原环境的?
37.(5分)石头、水、空气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同?
38.(5分)在你的校园里一定有很多生物和非生物,请各列举4例。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淮安经开区一年级(下)期末科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共21分)
1.(2分)固体有确定的形状, 体积 和 质量 。
【答案】体积、质量
【分析】根据对固体的认识,固体具有一定质量、体积和形状的物体称为固体。
【解答】根据对固体的认识,固体有确定的形状。
故答案为:体积、质量。
2.(2分)地球大气层中的物质以 氮气 和 氧气 为主。
【答案】氮气;氧气。
【分析】空气是一种混合物,它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包括氮气、氧气、二氧化碳、水蒸气等。
【解答】空气是一种混合物,主要由氮气、二氧化碳,按体积计算,氧气约占21%。所以大气层中的物质以氮气和氧气为主。
故答案为:氮气;氧气。
3.(1分)金鱼的呼吸器官是 鳃 。
【答案】鳃。
【分析】鱼的共同特征是:身体表面有鳞,用鳃呼吸,靠鳍游动,用卵繁殖后代,终生生活在水中。
【解答】根据对金鱼的认识,金鱼在水中游泳,用鳃呼吸。
故答案为:鳃。
4.(2分)刺猬皮肤上长满了 刺 ,这是为了 保护自己 。
【答案】刺;保护自己。
【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
【解答】刺猬皮肤上长满了刺,一旦遇到敌害,首尾蜷成一个通身是刺的圆球,或者趴在地上一动不动。
故答案为:刺;保护自己。
5.(3分)蜗牛有 2 对触角,触角上有一对 眼睛 ,用 触角 辨别和寻找食物。
【答案】2;眼睛;触角。
【分析】蜗牛是软体动物,用腹足爬行,用气孔进行呼吸,头顶有2对触角,蜗牛的眼睛长在触角上。
【解答】蜗牛的身体柔软,体外有壳,长触角上长有眼睛,比如用触角辨别和寻找食物。
故答案为:2;眼睛。
6.(2分)大麻哈鱼出生于 河流 中, 孵化 后进入海洋。
【答案】河流;孵化。
【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
【解答】由于动物和生活的环境相互影响,经过漫长的自然选择和生物进化过程、习性都是和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孵化后进入海洋,大麻哈鱼会逆流而上。
故答案为:河流;孵化。
7.(3分)物体的三种形态分别是 固态 、 液态 、 气态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从物质的内部结构去分析,物态的种类很多,并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对物质世界的认识会继续深入,更多的物态会被发现和被人所认识。
【解答】物体有三种形态,分别是液体。比如说水,固体形态是冰。
故答案为:固态;液态。
8.(3分)科学家根据动物的 体内有无脊柱 特征将动物分成两大类。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叫 脊椎 动物,没有脊柱的动物叫 无脊椎 动物。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脊椎动物身体背部都有一根由许多椎骨组成的脊柱,一般个体较大;无脊椎动物的身体没有脊柱,多数个体很小,但种类却很多,占整个动物种数的90%以上。例如苍蝇、蚊子、蚂蚱、蝴蝶等昆虫都是无脊椎动物。
【解答】科学家根据动物的体内有无脊柱的特征将动物分成两大类。身体中有脊柱的动物叫脊椎动物。
故答案为:体内有无脊柱;脊柱。
9.(1分)蜗牛最喜欢在 潮湿 的环境中生长。
【答案】潮湿。
【分析】动物具有与植物不同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以进行摄食、消化、吸收、呼吸、循环、排泄、感觉、运动和繁殖生命活动。
【解答】蜗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种物体上爬行。蜗牛的背上有一个壳,蜗牛的头上有两对触角,用腹足来爬行,一般生活在比较阴暗潮湿的地方。
故答案为:潮湿。
10.(2分) 空气 和 水 是地球上的两种非常重要的物质,人和动、植物的生存都离不开它们。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从表面上看,地球表面,海水占据了地表面积的71%.而陆地只有可怜的29%.全球海洋的容积约为13.7亿立方公里,占地球总水量的97%以上。如果地球的地壳是一个平坦光滑的球面,那么就会是一个表面被2600多米深的海水所覆盖的“水球”。
而大气层atmosphere)又叫大气圈,地球就被这一层很厚的大气层包围着。大气层的空气密度随高度而减小,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层的厚度大约在1000千米以上。
【解答】空气和水是地球上的两种非常重要的物质,人和动植物的生存都离不开。
故答案为:空气;水。
二、判断题(共10题;共20分)
11.(2分)外出观察生物时要获得大人同意,或者有大人陪同。 √ (判断对错)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外出观察要做好准备,提前做好调查计划,准备好工具等,一定要注意安全,要获得大人同意,或有大人陪同前往。
【解答】外出观察的前提是做好安全准备,要获得大人同意,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12.(2分)蜗牛昼伏夜出,不怕阳光。 × (判断对错)
【答案】×。
【分析】蜗牛有一个比较脆弱的,低圆锥形的壳,头部有两对触角,后一对较长的触角顶端有眼,腹面有扁平宽大的腹足,行动缓慢,足下分泌黏液,降低摩擦力以帮助行走,黏液还可以防止蚂蚁等一般昆虫的侵害。蜗牛一般生活在比较潮湿的地方,在植物丛中躲避太阳直晒。在寒冷地区生活的蜗牛会冬眠。
【解答】蜗牛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蜗牛是昼伏夜出。
故答案为:×。
13.(2分)为了进一步观察固体物质是否溶解在水中,我们可以使用过滤的方法。 √ (判断对错)
【答案】√
【分析】可以从下列几个方面观察和区别:①颗粒是否变小,能否用肉眼看到;②分布是否均匀;③是否有沉淀;④是否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解答】根据对溶解的认识,凡是溶解了的物质是不能通过沉积或过滤的方法分离的,如果能够用过滤的方法分离。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14.(2分)空气看不见,摸不到,所以它不占据空间。 × (判断对错)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将一张普通的餐巾纸放入烧杯中。然后将烧杯倒扣放入水槽中,全部浸没。取出,这张纸为什么没有湿呢?原来是烧杯里充满空气,而空气占据了空间,给这张纸提供了一个干燥的环境。
【解答】通过空气占据空间的实验可知,虽然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能够占据空间。
故答案为:×。
15.(2分)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所以空气不是物质。 × (判断对错)
【答案】×
【分析】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所有的物质都在不停地运动。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
【解答】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所有的物质都在不停地运动。空气看不见,比如我们的呼吸离不开空气,这就证明了空气作为物质的存在。故题干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6.(2分)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运动方式都只有奔跑这一种。 × (判断对错)
【答案】×
【分析】陆地环境与水域环境相比,要复杂得多,陆地气候相对干燥,与此相适应,陆地动物一般具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陆地上的动物不受水的浮力作用一般都具有支持躯体和运动的器官,用于爬行、行走、跳跃、奔跑、攀援等多种运动方式,以便于觅食和避敌。
【解答】运动是动物区别于其他生物的一个显著特征,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一般有爬行、跳跃、攀援等多种运动方式
故答案为:×
17.(2分)盐、白糖和食用油都能溶解于水。 × (判断对错)
【答案】×
【分析】我们通常把一种物质溶解在另一种物质里的能力叫做溶解性。溶解性的大小跟溶剂和溶质的本性有关,比较哪种物质的溶解能力强就是比较在等量的水中,哪种物质溶解得多。
【解答】溶解性是指一种物质能够被溶解的程度,盐、白糖和都能溶解于水。
故答案为:×。
18.(2分)空气看不见、摸不着,所以根本不存在。 × (判断对错)
【答案】×。
【分析】空气看不见、摸不着,空气总会充满各处,具有流动性,可以借助一些材料来感受空气的存在。
【解答】空气直接看不见、摸不着,它能占据空间,没有固定的形状,重量很轻。比如用塑料袋兜住鼓鼓的。
故答案为:×。
19.(2分)蜗牛壳很硬,是不会长大的。 × (判断对错)
【答案】×。
【分析】蜗牛的两对触角一对长一对短,眼睛长在长的那对触角上,蜗牛是陆地上最常见的软体动物。
【解答】蜗牛壳会随着蜗牛一起长大,那是身体的一部分。
故答案为:×。
20.(2分)把一勺盐放入水中,搅拌后,盐不见了 √ (判断对错)
【答案】√。
【分析】溶解的特征: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分布在水中,并且不能用沉降或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
【解答】溶解的特征是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分布在水中。盐粒的颗粒均匀的分散在水中,是溶解在水里了。
故答案为:√。
三、单选题(共10题;共20分)
21.(2分)( )支架最稳固、结实,所用材料最少。
A.五边形 B.四边形 C.三角形
【答案】C
【分析】像铁塔这样骨架式的构造叫做框架结构。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的特点。根据三角形的稳定性特征解答即可。
【解答】三角形框架具有稳定性的特点,平行四边形具有不稳定的特征。
故选:C。
22.(2分)下列关于动物的相同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动物都需要食物和氧气
B.动物都是群居的
C.动物都要经历出生—生长—死亡的过程
【答案】B
【分析】动物都需要食物和氧气;不同的动物种类之间存在群居和独居的差异;动物都要经历出生—生长—死亡的过程。
【解答】A、动物都需要食物和氧气。
B、不同的动物种类之间存在群居和独居的差异、海豚喜欢群居、猫属于独居。
C、动物都要经历出生—生长—死亡的过程。
故选:B。
23.(2分)下列方法中,能够让我们感知空气存在的是( )
A.闻一闻 B.扇一扇 C.看一看
【答案】B
【分析】空气直接看不见、摸不着、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它能占据空间,能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易压缩,重量很轻。
【解答】空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所以看一看、捏一捏不能感知空气是真实存在的,空气形成风。
故选:B。
24.(2分)蜗牛是生活在( )的贝类动物。
A.天空 B.陆地 C.海洋
【答案】B
【分析】不同的环境生活着不同的生物,这些生物在结构、功能、行为、生活方式等方面都有各自的特点,构成了生物的多样性。
【解答】蜗牛是生活在陆地的贝类动物,用腹足爬行,头顶有触角。
故选:B。
25.(2分)下列物质不会溶解于水的是( )
A.巧克力 B.奶糖 C.面粉
【答案】C
【分析】溶解的特征是物质在水中化成了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分布在水中,并且不能用沉降或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
【解答】巧克力、奶糖放入水中会慢慢消失,不能用沉降或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面粉放入水中会沉在水底,说明面粉无法在水中溶解。
故选:C。
26.(2分)为了适应沙漠地区干燥的生活环境,仙人掌的叶进化成了( )
A.掌状 B.扇状 C.刺状
【答案】C
【分析】生物的环境适应性就是指在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等方面对生态环境所产生的种种适应性,各种生物一般只能在它所适应的生态环境里生活。
【解答】仙人掌生活在缺水的沙漠,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茎绿色,承担起光合作用和储存水分的功能。
故选:C。
27.(2分)蜗牛休眠了,我们可以用( )方法唤醒它。
A.敲打它的外壳 B.使劲喊
C.放入水中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唤醒蜗牛休眠的方式就是把它放入水中,主要原理是改变环境的温度和湿度。
【解答】蜗牛休眠了,我们可以用放入水中的方式唤醒它。
故选:C。
28.(2分)冬天到了,并不是所有的鸟类都会飞到南方,有一些鸟类,这是因为它们( )
A.无法飞那么远的距离 B.能适应寒冷的环境
C.会通过冬眠度过寒冬
【答案】B
【分析】鸟类随着季节的变化而改变生活地区的习性叫做迁徙。在鸟类当中,根据它们是否迁徙,可以分为留鸟和候鸟,终生在一个地方生活的鸟叫留鸟,如麻雀、喜鹊、乌鸦等;随着季节变化迁徙的鸟叫候鸟,如燕子、大雁、天鹅等。
【解答】在鸟类当中,根据它们是否迁徙,终生在一个地方生活的鸟叫留鸟、喜鹊,它们能够适应寒冷的环境。
故选:B。
29.(2分)按溶解的先后顺序高锰酸钾在水中溶解时不同阶段排列的是( )
A.①③② B.②①③ C.①②③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高锰酸钾进入水中时的状态:极少数溶解,沉入水底。轻轻摇晃杯子以后:水底的高锰酸钾减少了,杯中的液体变成紫色。充分搅拌高锰酸钾后:全部溶解、变成了均匀分布、紫色透明的高锰酸钾溶液。
【解答】根据高锰酸钾溶解的认识,高锰酸钾进入水中后,沉入水底,杯中的液体变成紫色、变成了均匀分布。
故选:B。
30.(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食盐能无限溶解在水中
B.选用的食盐颗粒要均匀,大小要一致
C.10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60克食盐
【答案】B
【分析】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一样的,50毫升水大约能溶解18克的食盐,能溶解5克小苏打。
【解答】A、一定量的水中能够溶解的食盐的量是有限的,就无法继续溶解了;
B、对比实验要确保只改变一个变量,比如选用的食盐颗粒要均匀,故B说法正确;
C、100毫升水中大约能溶解36克食盐,故C错误。
故选:B。
四、连线题(共2题;共8分)
31.(4分)下列可以在水中生活的动物属于哪一类?
蓝鲸 鱼类
娃娃鱼 鸟类
企鹅 哺乳类
大白鲨 两栖类
【答案】。
【分析】鱼是用鳃呼吸、以鳍为运动器官、多数披有鳞片和侧线感觉器官的水生变温脊椎动物类群;哺乳动物是全身被毛、运动快速、恒温胎生、体内有膈的脊椎动物,是脊椎动物中躯体结构、功能行为最为复杂的最高级动物类群,因能通过乳腺分泌乳汁来给幼体哺乳而得名;鸟类是两足、恒温、卵生的脊椎动物,身披羽毛,前肢演化成翼,有喙无齿;两栖动物的皮肤裸露,表面没有鳞片(一些蚓螈除外),毛发等覆盖,但是可以分泌粘液以保持身体的湿润;其幼体在水中生活,用鳃进行呼吸,长大后用肺兼皮肤呼吸。
【解答】根据动物的分类,蓝鲸属于哺乳类,企鹅属于鸟类。
故答案为:。
32.(4分)连一连。
天空中
陆地上
土壤里
河水中
【答案】。
【分析】不同的动物,它们生活的环境不同。
【解答】不同的动物,它们生活的环境不同;蝉的幼虫生活在土壤里;小猫生活在陆地上。
故答案为:。
五、实验探究题(共1题;共6分)
33.(6分)如图所示,做如下实验:
在塑料吸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气球和塑料袋,打开夹子。
回答:
(1)气球 变小 ,塑料袋 鼓起来 。
(2)这种现象说明空气可以 流动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空气的特点是:能占据空间,能流动,没有固定的形状,易压缩,重量很轻。
【解答】在塑料吸管的两端分别连接气球和塑料袋,打开夹子,所以气球会变小。这种现象说明空气可以流动。
故答案为:(1)变小;鼓起来。
六、简答题(共5题;共25分)
34.(5分)说说动物园里都有哪些动物。
【答案】动物园里有狮子、大象、老虎、猴子、鸟、斑马等动物。
【分析】动物的特征有:运动;吃食物;繁殖后代;受到刺激做出反应;生活在特定的环境里。
【解答】结合对动物特征的认识,我们知道动物园里的动物有狮子、老虎、鸟、斑马等。
故答案为:动物园里有狮子、大象、猴子、鸟。
35.(5分)夏天,给自行车轮胎打气,为什么不能打得太足? 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天气热,气体膨胀可能爆胎 。
【答案】见试题解答内容
【分析】修铁轨时要有空隙;踩扁的乒乓拿热水烫烫就鼓起来了;夏天自行车打气不能打太足;电线杆上的电线,夏天绷的很松,冬天就绷的很紧;还有热气球,都是利用空气的热胀冷缩。
【解答】夏天,给自行车轮胎打气,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气体膨胀可能爆胎。
故答案为:
气体有热胀冷缩的性质,天气热。
36.(5分)马的四肢是怎样适应草原环境的?
【答案】马是哺乳动物,是四肢运动的动物,四肢的常规运动方式是对角线换步法,即左前右后,右前左后的交替循换。马的四肢强健匀称,善于在草原上奔跑。
【分析】生物对环境的适应是普遍存在的。现在生存的每一种生物,都具有与环境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或行为方式。
【解答】然界中,生物受到很多生态因素的影响,生物必须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奔跑时。马是哺乳动物,四肢的常规运动方式是对角线换步法,右前左后的交替循换,善于在草原上奔跑。
故答案为:
马是四肢运动的动物,四肢的常规运动方式是对角线换步法,右前左后的交替循换,善于在草原上奔跑。
37.(5分)石头、水、空气有哪些相同,哪些不同?
【答案】相同点:石头、水、空气都有重量,都占据空间;不同点:石头是固体,水是液体,空气是气体,存在的形态和组成不同,同等体积下石头质量最大、其次是水、空气最轻,固体和液体不易被压缩,空气容易被压缩等。
【分析】固体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不容易被压缩,没有流动性。液体有一定的体积,但没有固定的形状,不易被压缩,具有流动性。气体占据一定的空间,但是没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具有流动性。
【解答】石头有固定的体积和形状,它是固体,但有一定的体积;空气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三者比较、水、空气都有重量;不同点:石头是固体,空气是气体,同等体积下石头质量最大、空气最轻,空气容易被压缩等。
故答案为:相同点:石头、水、空气都有重量;不同点:石头是固体,空气是气体,同等体积下石头质量最大、空气最轻,空气容易被压缩等。
38.(5分)在你的校园里一定有很多生物和非生物,请各列举4例。
【答案】花,草,小鸟、鱼是生物;课桌、椅子、石头、钟乳石是非生物。
【分析】自然界中的物体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有生命的物体,叫生物;另一类是无生命的物体,叫非生物。
【解答】生物体能进行新陈代谢、能生长、能生殖和发育、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环境并影响环境,花,草、鱼都是生物,不能繁殖,课桌、石头。
故答案为:花,草,小鸟;课桌、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