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黄河颂 课时同步练(部编版)
第5课 黄河颂
一、基础知识过关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我站在高山之diān ,/望黄河滚滚,/奔向东南。
(2)惊涛péng pài ,/掀起万丈kuáng lán ;/浊流宛转,/结成jiǔ qū lián huán ;/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
(3)你是伟大坚强,/像一个巨人/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píng zhàng 。
(4)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bǔ yù 下/发扬滋长!
2.《黄河颂》由 (原名张光年)作词, 曲,这是抗战初期很有影响的 ,诗人通过赞美黄河、歌颂了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表达了中华儿女的坚强决心和一往无前的勇气。
3.诗歌《黄河颂》以 为抒情主体,由黄河的形象,写到 ,由“我”的“望”,写到“我”对 ,再写到 。全诗一气呵成,激情澎湃,气贯长虹。
4.读《黄河颂》,从三个角度讴歌黄河的伟大精神。一是 ,一是 ,一是 。
二、能力迁移提升
5.下列划线的字注音及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澎湃(pài) 山巅(diān) 九曲连环(qǔ)
B.哺育(bǔ) 气魄(pò) 发扬滋长(zī)
C.浊流(zhuó) 宛转(wǎn) 一泄万丈(xiè)
D.屏嶂(zhàng) 豪迈(mài) 万丈狂谰(lán)
6.找出并改正下面句中的错别字。
①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起我们民族的屏嶂。
②啊!黄河!/你一泄万丈,浩浩荡荡……
③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原。
7.指出下列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①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③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8.下列诗句朗读节奏划分错误的一项是( )
A.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B.我/站在/高山之巅
C.黄河/以它英雄的/气魄 D.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9.关于下面列出的词语前后两字的声调读法,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
①子女 ②友好 ③野草 ④水果 ⑤打扰 ⑥表演
A.两个字都读第二声
B.两个字都读第三声
C.前一个字读第二声,后一个字读第三声
D.前一个字读第三声,后一个字读轻声
10.“啊!黄河!”这句在诗中反复出现,对其作用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反复出现是为了对所歌颂的对象加以强调。
B.这是诗人在“望”黄河的基础上,情不自禁地歌颂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
C.反复出现,从不同角度赞颂黄河,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D.反复出现,把歌词主体部分分为三个层次,依次是: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
11.你平时了解历史典故吗?请写出与下列典故相关的历史人物。
①卧薪尝胆
②三顾茅庐
③负荆请罪
④破釜沉舟
12.某班级开展了“黄河,母亲河”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完成下列题目。
(1)【开场篇】请你为主持人设计一个本次活动的开场白。
(2)【环保篇】活动中同学们展示了下列图片。
(黄河山东滨州段几近断流)(一村民跪求不要再建工厂,还他们草原) (黄河受污染,鱼类大量死亡)
同学们倡议开展“拯救母亲河”活动,其中一个行动是针对黄河断流和水污染这一严重的生态危机,拟写一条标语,呼吁人们保护母亲河。同学们纷纷展示了自己的作品,请你把你的作品也告诉大家吧。
张立人:黄河母亲在哭泣,中华儿女齐救娘。
王明远:保护黄河,珍爱生命。
李倾城:心系黄河,共建家园。
你的作品:
(3)【文化篇】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读后说说你对这两则材料中的“黄河”的理解。
材料一:1948年,解放战争胜利前夕,毛泽东主席面对汹涌澎湃的黄河,无限感慨地对身边的卫士们说道:“谁如果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
材料二:现在著名诗人光未然在他的《黄河颂》一诗中写道:“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三、在线精读演练
课内经典文段阅读。
黄河颂(节选)
光未然
啊!黄河!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五千年的古国文化,
从你这儿发源;
多少英雄的故事,
在你的身边扮演!
啊!黄河!
你是伟大坚强,
像一个巨人
出现在亚洲平原之上,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
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
啊!黄河!
你一泻万丈,
浩浩荡荡,
向南北两岸
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13.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概?
14.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15.你如何理解黄河是“摇篮”?又如何理解黄河是“屏障”?
16.如何理解黄河“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
17.诗人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课外精选美文阅读。
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
①黄河是我国第二大河,也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名川。她从巴颜喀拉山北麓起步,接纳千澳百川,一路浩浩荡荡,奔腾东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个省区,注入浩瀚的大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万多平方公里,像一条金色的巨龙,昂首横卧在我国北部辽阔的大地上。
②在古代,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是很优越的。那时,这里的气候温暖湿润,土地肥沃,到处是青山绿野,植物种类繁多,为原始人类的生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殷代以后黄河中下游流域成为我国开发最早的地区,经济发展、人口繁衍较快,政治、文化也比较先进。因此,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民族成长的摇篮。
③相传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出生在黄河中游,他和他的族系主要活动的区域也在黄河中游口后来建立夏、商、周王朝的都是他的后裔。他们自称“华”(或“夏”),聚居在中原地区,人们认为“中原”位居四方之中,所以后世又称其为“中华”。后来,“中华”又成了整个中国的代称。
④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创建基业的地方)之一。在新石器时代中期,黄帝族就已开始使用彩陶。从河南泥池仰韶村、西安半坡村等地发掘的古文化遗址中,可以见到大约5500年前即新石器时代中期的人们使用的简陋的木、石农具,木结构房屋,储根的窑穴,还有各式各样的陶器,其中带有人面、鱼、鹿等图案的彩陶相当精美,反映了中华民族历史的悠久和艺术才能的高超。这种文化被称为“仰韶文化”或“彩陶文化”。
⑤我国历史上七大古都中的安阳、西妥、洛阳和开封,都在黄河流域。以古都长安为中心的唐代文化,曾是当时世界文化的高峰,影响着世界各国,尤其是亚洲邻国的文化。
⑥黄河,以丰富的乳汁,哺育了中华民族,而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在她的身旁辛勤劳动,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黄河,不愧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我国文化的发源地。
18.本文第①段说明了黄河的哪些特点?
19.对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民族成长的摇篮的原因,概括全面的一项是( )
A.气候温暖湿润。冬暖夏凉。
B.土地肥沃,到处是青山绿野。
C.自然环境优越,有利人类生存。
D.植物种类繁多,食物丰富。
20.读了本文后,你对“中华”这个名称的由来是怎样理解的?
21.本文第④段举“仰韶文化”的例子是为了说明什么?请用文中的一句话回答。
22.本文第③段开头的“相传”和第④段第一句中的“之一”能否省略?为什么?请分别说明。
四、核心素养培优
23.中国的山山水水,哺育了中华民族,你能列出不少于三个象征中华民族精神的景物吗?
例:惊涛澎湃的黄河。
试卷第4页,共5页
试卷第1页,共5页
参考答案:
1. (1)巅 (2)澎湃; 狂澜; 九曲连环 (3)屏障 (4)哺育
【详解】根据语境用普通话读准拼音。书写词语注意形声字、同音字、形近字的特点判断汉字的写法,不要写错字,如:(1)“巅”易错写成“颠”。(2)“曲”易错写成“渠”。(3)“障”易错写成“幛”。书写时应注意。
2. 光未然; 冼星海; 抒情诗
【详解】背诵默写一定的文学常识。
3. “我”; 黄河的精神; 黄河的赞颂; “我们”的决心
【详解】熟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结构即可。
4. 把黄河比喻成“民族的摇篮”; 把黄河比喻成“民族的屏障”; 把黄河比喻成“民族的伟大精神”
【详解】整体感知诗歌,把握诗人情感倾向。作者围绕“黄河”展开,黄河是母亲河,养育了中华儿女。同时黄河又保护着中华儿女,黄河的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
5.B
【详解】本题为考查字形、字音题,字形、字音题的考查只要求识记字形、字音而不要求拼写,即侧重于考查识记、辨别、确定汉字、字音的能力,准确地判断其正确与否。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侧重的是“常用字的字音”。考查主要涉及同音字、形声字、形近字、多音字、习惯性误读字、方言字、统读字、难读字等。多音字、习惯性误读字是考试的重点、形声字、形近字次之。多音字、难读字是“认读”的难点。复习时应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把记忆和训练结合起来。本题中
A项中“九曲连环”的“曲”应读“qū”。B正确C项中“一泄万丈”的“泄”应写作“泻”。D项中“屏嶂”的“嶂”应写作“障”,“万丈狂谰”的“谰”应写作“澜”。故选B。
6.嶂改为障;泄改为泻;原改为源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词语书写正误的能力。要做到正确地读写词语,应注意从汉字的音、形、义三方面入手,读准字音,辨明字形,弄清字义。本题“屏嶂”应为“屏障”;“一泄万丈”应为“一泻万丈”;“发原”应为“发源”。
7.比喻;拟人;反复
【详解】①把“黄河”比作“摇篮” 故是比喻修辞手法。②“伸出、臂膀”故是拟人修辞手法。③两次使用“像你……”故是反复修辞手法。
8.D
【详解】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读懂句子,理解句意,以意义划分节奏,D正确的朗读节奏的划分应为“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其它各项正确。故选D。
9.C
【详解】①子女zǐ nǚ ②友好yǒu hǎo ③野草yě cǎo ④水果shuǐ guǒ ⑤打扰dǎ rǎo ⑥表演biǎo yǎn两个上声字相连前一个上声变得像阳平,即前一个字读第二声,后一个字读第三声。A、B、D错。故选C。
10.A
【详解】A反复是强调作者的感情,而不是强调对象。B、C、D正确。
故选A。
11. 勾践; 刘备; 廉颇; 项羽
【详解】背诵默写一定的文史知识。
12. ⑴示例:黄河,被誉为中华民族的摇篮,它奔腾不息,用它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出灿烂的华夏文明。今天,就让我们作一次黄河文化的巡礼,去捡拾那些积淀着文明印记的语言文化珍宝,唤醒我们内心深处的黄河情。 ⑵示例:母亲河消失的每一滴水,都是我们心中的一个悔——保护母亲河,刻不容缓! ⑶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民族不惧艰险,勇于开拓,勇往直前的伟大精神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根。
【详解】试题分析:(1)开场白要紧扣“黄河,母亲河”的主题,歌颂黄河为主要内容。篇幅简短,不可长篇大论;语言要充满激情。富有鼓动性。活动的开场白对后面的活动主体应该有“点亮”、“激发”的作用,能让参与者激情高涨。(2)宣传标语,感情要真挚,构思新颖,语言简明。字数要适中,内容要积极,用语要通俗,句式要整齐,修辞要显明。特别是主题要鲜明,一定不能脱离“拯救母亲河”的主题。平时要注意观察、阅读好的宣传语、提示语、标语等,多体会其中的优点,汲人所长,为我所用。(3)考查对材料重要内容的理解。抓住关键句进行分析。如“谁如果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这两句说明黄河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民族勇往直前的伟大精神的象征;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之根。《黄河颂》诗人采用象征的手法表面上歌颂黄河,实际上是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
13.首先应感受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气魄;其次应注意:黄河的自然特点、地理特征、黄河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等。 14.反复出现,将全诗分为花个层次,依次是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15.说黄河是“摇篮”,是因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说黄河是“屏障”是侧重从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叮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制胜法宝。 16.从全句看,这是一个比喻句,把黄河比喻为一个f1人,黄河主流是眨人的躯干,黄河流域中的无数条支流就是“巨人”身上千万条“铁的瞥膀”。其次,和上文结合起来理解,如此巨人,“一泻万丈,浩浩荡荡”体现了气势磅礴,勇不叮当的气度和力量,正足以激发民族的精神和信念。 17.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巾华JL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详解】1.诗人首先应感受黄河一往无前、无坚不摧的气魄;其次应注意:黄河的自然特点、地理特征、黄河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等。
2.歌词中反复出现的“啊!黄河!”将全诗分为花个层次,依次是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入。
3.说黄河是“摇篮”,是因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中华文化在黄河流域产生、发展、壮大,黄河哺育滋养了世代炎黄子孙说黄河是“屏障”是侧重从黄河对中华民族的保卫作用而言,黄河天险在地理上叮作为军事屏障,黄河的伟大坚强精神,更足以成为民族精神上的城防,这是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制胜法宝。
4.从全句看,这是一个比喻句,把黄河比喻为一个人,黄河主流是眨人的躯干,黄河流域中的无数条支流就是“巨人”身上千万条“铁的瞥膀”。其次,和上文结合起来理解,如此巨人,“一泻万丈,浩浩荡荡”体现了气势磅礴,勇不叮当的气度和力量,正足以激发民族的精神和信念。
5.诗人借歌颂黄河歌颂我们的民族,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巾华JL女像黄河一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18.①黄河流程漫长;②黄河流域广大;③黄河气势雄伟 19.C 20.因为华族聚居在中原地区,人们认为“中原”位居四方之中,所以后世又称其为“中华”。 21.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22.不能。“相传”表明只是一个传说,并不是确切的,用“相传”语言更准确。“之一”表明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不止这一处,用“之一”表述更严密。
【解析】18.考查筛选信息。
根据首段中的“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山东等九个省区,注入浩瀚的大海。全长5464公里,流域面积7万多平方公里”可得:黄河流程漫长,黄河流域广大。
根据首段中的“一路浩浩荡荡,奔腾东流”和“像一条金色的巨龙,昂首横卧在我国北部辽阔的大地上”可得:黄河气势雄伟。
19.根据第②段中的“在古代,黄河流域的自然环境是很优越的”“为原始人类的生存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可知,黄河流域成为中华民族成长的摇篮的原因是自然环境优越,有利人类生存。“气候温暖湿润。冬暖夏凉”“土地肥沃,到处是青山绿野”“植物种类繁多,食物丰富”都是优越的自然环境中的一点。故选C。
20.考查筛选信息。根据第③段中的“他们自称‘华’(或‘夏’),聚居在中原地区,人们认为‘中原’位居四方之中,所以后世又称其为‘中华’”可得:因为华族聚居在中原地区,人们认为“中原”位居四方之中,所以后世又称其为“中华”。
21.考查筛选信息。根据第④段中的“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古代文明的发祥地(创建基业的地方)之一”可得: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是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22.考查说明文语言。
第③段首句中的“相传”是长期以来互相传说(不是确实有据,只是辗转传说的),在句中表示“中华民族的始祖——黄帝出生在黄河中游”只是一个传说,并没有科学的考证。符合实际情况,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第④段首句中的“之一”是其中一个的意思。在句中表示的是黄河只是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中的一个,并不是唯一的一个。符合实际情况,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23.如奔腾不息的长江、高耸云天的泰山、绵延万里的长城,(只要是能代表民族精神的事物并加上恰当的形容词即可)
【详解】依据例句,只要是能代表民族精神的事物并加上恰当的形容词即可。象征中华民族精神的景物:奔腾不息的长江、高耸云天的泰山、绵延万里的长城。
答案第4页,共5页
答案第5页,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