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段(人教版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1必刷题之细胞的生命历程(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3-2024学段(人教版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1必刷题之细胞的生命历程(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05.9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09-24 23:39: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高中生物学试卷2023年09月23日 细胞的生命历程
一、单选题
1.(2023高一下·博罗期中)下列有关细胞分化和细胞全能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同一个体的小肠上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所含基因不同
B.蛙的红细胞和人的红细胞形态不同的原因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C.肝脏干细胞分化成肝脏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
D.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成功依赖于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2.(2020高二上·吴忠月考)下列关于细胞分化与细胞全能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保持着全能性
B.细胞内含有全套的遗传物质是已分化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基础
C.利用组织培养的方法快速繁殖花卉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D.克隆羊多利的诞生证明了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
3.(2021高三上·揭东期中)细胞要经历出生、生长、增殖、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生命历程,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化后的细胞由于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故丧失了全能性
B.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其凋亡不受基因控制
C.细胞衰老后可及时被正常机体的免疫系统清除
D.细胞的死亡属于细胞的正常生命历程,对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均有利
4.(2023高三上·长沙月考)连续增殖的细胞具有细胞周期,细胞周期受到严格的分子调控,调控异常会引起细胞增殖无序化。为研究W蛋白对动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调控作用,研究人员将经上述同步化处理的某动物正常细胞群和W蛋白缺失细胞群放入正常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采用特定方法对两组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进行图像采集,部分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核膜破裂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前期
B.细胞B和C中染色体组数目相同
C.细胞D内会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
D.W蛋白明显缩短前期到中期的时间
5.(2021高一下·雅安期末)图示为细胞分裂某时期示意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结构③可以与结构②相连 B.⑤与⑥是一对同源染色体
C.④在细胞分裂间期完成复制 D.①广泛分布在细胞核、线粒体
6.(2021高三上·洛阳期中)下列有关中学生物学实验中观察指标的描述,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名称 观察指标
① 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蛋白质 组织样液是否变蓝
②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滤纸条上色素带的颜色、次序和宽窄
③ 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 酵母菌培养液的浑浊程度
④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 纺锤丝牵引染色体的运动
A.① B.② C.③ D.④
7.(2019高二上·绵阳开学考)在个体发育中,通过细胞增殖增加细胞数目,通过细胞分化增加细胞种类,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个体的不同细胞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但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
B.植物根尖细胞中无叶绿体,故用根尖细胞不能培养出含叶绿体的植物体
C.有丝分裂间期完成的 DNA 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均在细胞核中进行
D.细胞分化过程中,其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以及遗传物质均发生稳定性的变化
8.(2021高一下·广东期中)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不同细胞中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下图表示真核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过程,甲~戊表示细胞,①~③表示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①表示细胞增殖,②、③表示细胞分化
B.同一个体不同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一般不同
C.丁和戊所含的蛋白质种类不完全相同
D.一般情况下,细胞分裂能力越强其分化程度越低
9.(2021高一上·漠河期末)图甲、图乙中,按箭头方向表示细胞周期。从图中所示结果分析其细胞周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的细胞b~c代表一个细胞周期
B.处于图甲a、c时期和图乙B→A时期的细胞可进行DNA复制
C.动植物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不同之处主要发生在图甲a、c期和图乙B→A期
D.处于图甲b时期的细胞,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同时DNA含量加倍
10.(2020高二上·射洪开学考)下列关于有丝分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所有的细胞都有细胞周期
B.着丝点分裂是有丝分裂中期的显著特点
C.DNA分子的复制是在间期进行的
D.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最明显的区别是纺锤体的形成方式
11.(2020高一上·荔湾期末)如图是按顺时针方向表示的4种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常情况下四种细胞在b→a期间可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化
B.从a→b,由于DNA的复制使染色体数目增加一倍
C.图中b→a→b表示细胞增殖过程的一个细胞周期
D.观察有丝分裂的过程,最好选择甲植物做实验材料
12.(2019高一上·甘南期末)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除叶绿素外,叶绿体中还有许多种黄色、橙色和红色的色素
B.白色体和叶绿体中均有淀粉存在
C.ATP、ADP都属于高能磷酸化合物
D.有丝分裂前期中较晚的时候出现了由丝状纤维的纤维素组成的纺锤体
13.(2023高三下·新乡开学考)Na+-K+-ATP酶是哺乳类动物细胞膜进行离子转运的跨膜载体蛋白。近年研究发现,细胞的Na+-K+-ATP酶活性被抑制会导致细胞凋亡,且在Na+-K+-ATP酶抑制引起的细胞凋亡中还观察到了细胞肿胀,细胞器溶解等坏死特征,并同时兼具细胞染色质凝集等凋亡特征,这一现象被称为杂合性细胞死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坏死是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编程性死亡
B.死亡和分化细胞中的遗传物质都会发生改变
C.Na+-K+-ATP酶活性抑制剂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D.Na+-K+-ATP酶可能与神经细胞的膜电位的变化有关
14.(2021高一上·营口期末)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坏死是不利因素影响导致细胞正常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的
B.细胞分化的程度越高,表现出来的全能性就越强
C.衰老细胞的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
D.高度分化的细胞有可能永远失去增殖的能力
15.(2020高二上·赤峰月考)下面是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不同分裂时期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在一个细胞周期中,图中的细胞出现的顺序是甲、乙、丙
B.进入分裂期后中心粒倍增,中心体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C.乙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与核内DNA分子数分别是8、8、8
D.观察有丝分裂一般首先找出丙图时期的细胞,然后再找其他时期
16.(2022高一下·成都期末)下列关于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衰老细胞内色素会逐渐积累,导致产生老年斑
B.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C.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
D.衰老的生物体中,细胞都处于衰老状态
17.(2023高一下·菏泽开学考)近期,科研人员运用神经干细胞进行脑内移植治疗缺血性中风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中风患者局部神经结构损伤、功能缺失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修复和重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神经干细胞和神经细胞形态、结构、功能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B.人体内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细胞的过程不可逆
C.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局部神经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坏死
D.神经干细胞能合成多种蛋白质,表明细胞已经发生分化
18.(2020高一下·深圳月考)下图表示一个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变化的不同情况,在整个细胞周期中,染色体变化的顺序应该是(  )
A.①④⑤③② B.②③①④⑤ C.①⑤④③② D.⑤④③②①
19.(2018高二上·三明月考)小麦根尖分生区细胞不断分裂使根向远处生长,在分裂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是(  )
A.末期核膜和核仁逐渐消失
B.间期中心体的两个中心粒各自产生一个新的中心粒
C.前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
D.末期出现细胞板参与新的细胞壁的形成
20.(2020高三上·武威开学考)下列与有丝分裂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随着着丝点的分裂,DNA数目加倍
B.有丝分裂是真核细胞的主要增殖方式,无丝分裂是原核细胞的主要增殖方式
C.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方式不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可形成赤道板
D.动物细胞有丝分裂与细胞膜流动性密切相关
21.(2022高一下·云县月考)如图是某生物体细胞有丝分裂的不同分裂时期的图像,下列对图像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该生物不可能是低等植物
B.甲、丙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与核DNA分子数比例都为1∶2∶2
C.甲细胞进行中心体复制,发出星射线,形成了纺锤体
D.甲、乙、丙三细胞分别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后期和中期
22.(2023高三下·山东模拟)高等生物的细胞周期依次为DNA合成前期(G1期)、DNA合成期(S期)、DNA合成后期(G2期)、分裂期(M期)。利用人工诱导可以使处于不同分裂时期的细胞处于细胞周期的同一个阶段,称为人工诱导同步化。胸腺嘧啶脱氧核苷(TdR)是一种常用的诱导剂,对细胞无毒害作用,能特异性地抑制DNA合成,而不影响处于其他时期的细胞进行细胞周期运转,从而使细胞被抑制在S期。去除TdR后所有细胞会继续进行细胞周期的运转。培养某种哺乳动物的肝脏细胞,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一定剂量的TdR培养一段时间,然后洗脱掉TdR,重新更换培养液,第二次加入TdR培养一段时间,可使所有细胞都处于G1/S交界处,完成同步化。已知其细胞周期的G1期、S期、G2期、M期分别为8h,6h,5h、1h。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开始培养时,处于G2期的细胞约占1/4
B.第1次加入TdR处理14h,可使所有细胞都处于G1/S交界处或S期
C.第2次加入TdR处理14h,可使所有细胞都处于G1/S交界处
D.第1次加入TdR后如果持续培养,不洗脱掉TdR,则一段时间可能所有细胞都处于G1期
23.(2023·重庆市模拟)如图表示细胞周期中cyclinB含量和CDK1活性调节的过程(图中的CDK1在连续分裂的细胞中一直存在,其活性受cyclinB的调节,而cyclinB呈现间期积累,分裂期消失的周期性变化)。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A.CDK1活性随cyclinB的含量增加而加强
B.间期cyclinB的含量比分裂期的高
C.CDK1可能是推动细胞由分裂间期进入分裂期的主要酶
D.若细胞内CDK1活性持续增高,细胞周期将缩短
24.(2019高一上·齐齐哈尔期末)下图表示某种哺乳动物细胞分别在正常培养和药物处理培养时,所测得的细胞中DNA含量与细胞数的变化。推测该药物的作用是 (  )
A.通过抑制DNA的复制,抑制细胞分裂
B.通过促进DNA的复制,促进细胞分裂
C.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抑制细胞分裂
D.通过促进着丝点的分裂,促进细胞分裂
25.(2022高一下·丽水月考)细胞的分化、衰老和凋亡是生命的普遍现象,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分化会导致细胞中蛋白质和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B.高度分化的细胞因不能分裂而丧失全能性
C.衰老细胞中“端粒DNA”长度会变短
D.细胞凋亡由基因控制而与环境因素无关
二、综合题
26.(2022高一下·湖北期中)下图为细胞生命历程中一些重要的生命活动图解,请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A,B,C,D中,染色体结构动态变化主要发生在   (填字母)过程中。
(2)真核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是   。
(3)细胞分化是个体发育的基础,就一个个体来说,乳腺细胞与心肌细胞的遗传信息   ,但形态、结构和功能却不同,这是因为   。
(4)李白有诗云:“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上述   (填字母)过程。
(5)细胞凋亡有利于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主要与   (填细胞器)有关。
27.(2021高一上·太原期末)I.下列甲图为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示意图,乙图为一个细胞周期中细胞核中DNA数目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用字母表示)
(1)甲图中有丝分裂各时期的正确顺序是   ,观察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的最佳时期是   ;
(2)乙图中ab段表示   ,该过程中染色体数目是否加倍   (“是”或“否”);
(3)在“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漂洗的目的是   ,染色用的化学试剂是   ;视野中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等的原因是   ,观察细胞有丝分裂的装片时,找到分生区细胞后,看不到细胞内染色体的动态变化,原因是   ;
(4)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复制之后,   到两个子细胞中,保证了子代与亲代细胞间遗传性状的   。
(5)II.下图为细胞内重要的生命活动图解,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真核生物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是   ;
(6)细胞分化是多细胞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对同一个个体来说,乳腺细胞与心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   ,但细胞的生理功能趋向   ,这是因为细胞的遗传信息   的结果;
(7)细胞的衰老和凋亡是正常的生命现象,细胞的凋亡由于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所以也称为   。
28.(2021高一下·梅州月考)下图甲表示某种植物根尖的不同区域的细胞,图乙是某细胞的染色体组成示意图,图丙是细胞分裂过程中每条染色体上DNA含量变化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①②③④细胞形态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进行实验获得图乙结果时,需利用图甲中[   ]   区为实验材料。
(2)图乙中的细胞处于图丙曲线的   段,图乙下一时期的细胞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的比值为   。
(3)图丙中AB段发生的原因是   ,CD段发生的原因是   。
29.(2021高二上·兰州期末)下图是某细胞进行有丝分裂的简图,据图回答:
(1)该图是   细胞有丝分裂简图,其分裂顺序依次是   (用字母和箭头表示)。
(2)细胞周期是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   时为止。图示作为一个细胞周期还缺少处于   期的细胞简图。
(3)图A细胞中含有   条染色体,   条染色单体。
(4)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图   中(用字母表示)。
(5)B、C、D三图中a、b、c结构分别称为   、   、   。
30.(2021高三上·揭东期中)下图甲表示某种植物(二倍体,2n=4)根尖的不同区域的细胞,图乙是某细胞的染色体组成示意图,图丙是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与核DNA数目比随时间变化的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①②③④细胞形态不同的根本原因是   ,进行实验获得图乙结果时,需利用[   ]   区为实验材料,该区的细胞特点为   。在制作和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装片的实验中,我们发现即使操作正确,也难以看到很多处于分裂期的细胞,主要原因是   。
(2)图乙中结构⑦的名称是   。该细胞分裂后形成的子细胞中含有   条染色体。
(3)图丙中,   (填“AB”或“BC”、“CD”、“DE”、“EF”)段中有关蛋白质的合成量明显增加,   (填“AB”或“BC”、“CD”、“DE”、“EF”)段中DNA稳定性较差,易出现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替换。DE段表示细胞分裂进入   期。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解析】【解答】A、同一个体的小肠上皮细胞和平滑肌细胞都是来自同一个受精卵的分裂、分化形成,所以它们的基因是相同的,A错误;
B、蛙的红细胞和人的红细胞是不同生物的体细胞,所以蛙的红细胞和人的红细胞形态不同的原因是基因不同,B错误;
C、高度分化的细胞发育成完整个体,才能体现细胞的全能性,所以肝脏干细胞分化成肝脏细胞的过程没有体现细胞的全能性,C错误;
D、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是将离体的植物组织或器官培育成完整植物体,所以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成功依赖于植物细胞的全能性,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1、细胞分化: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细胞全能性: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仍然具有产生完整有机体或分化成其它各种细胞的潜能和特性。
2.【答案】D
【解析】【解答】A、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保持着全能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发育成完整的个体,A正确;
B、细胞的全能性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故细胞内含有全套的遗传物质是已分化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基础,B正确;
C、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C正确;
D、克隆羊多利的诞生证明了动物细胞的核具有全能性,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1、关于细胞的分化:
(1)分化概念:在个体发育中,相同细胞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过程:受精卵 增殖为多细胞 分化为组织、器官、系统 发育为生物体;
(3)特点:持久性、稳定不可逆转性;
(4)意义:形成不同形态、功能的组织、器官等,提高细胞新陈代谢的速率;
2、体细胞具有全能性的原因:
由于体细胞一般是通过有丝分裂增殖而来的,一般已分化的细胞都有一整套和受精卵相同的DNA分子,因此,分化的细胞具有发育成完整新个体的潜能。
3.【答案】C
【解析】【解答】A、分化后的细胞遗传物质未发生改变,全能性下降,未丧失,A错误;
B、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的细胞核消失前已经表达产生相关凋亡蛋白,在细胞核排除后其实已经开始了细胞凋亡,并不是衰老后才控制凋亡,因此其凋亡受基因控制,B错误;
C、免疫系统具有监控、清除功能,细胞衰老后可及时被正常机体的免疫系统清除,C正确;
D、细胞死亡包括细胞坏死和细胞凋亡,前者不属于正常的生命历程,对机体不利,后者对机体有利,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性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3、细胞坏死是在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由于细胞正常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细胞坏死不受基因控制,是在极端的物理、化学因素或严重的病理性刺激导致的,对机体有害,坏死细胞发生外形不规侧变化,溶酶体破坏,胞浆外溢。
4.【答案】C
【解析】【解答】A、有丝分裂的前期有核膜破裂的现象,A正确;
B、由图示可知,细胞B处于有丝分裂的前期,细胞C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这两个时期DNA含量加倍,但是染色体数量和染色体组数的数量是相同的,B正确;
C、细胞D是有丝分裂的后期的细胞,该时期会出现着丝粒断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细胞的两极会出现同源染色体,不存在同源染色体分离的情况,C错误;
D、对照组从核膜破裂开始到中期时间为40min,中期到后期时长为10min;实验组中W蛋白缺失细胞组从核膜破裂开始到中期时间为110min,中期到后期时长为10min,两组对照可知,W蛋白对细胞周期的调控作用主要体现在明显缩短前期到中期的时间,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有丝分裂的过程:
(1)分裂间期主要完成了 DNA 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间期又可分为三个时期:G1 期、S期、G2 期。
(2)分裂期
①前期:染色质螺旋化形成染色体;核仁解体,核膜消失;细胞两极发出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②中期:染色体清晰可见,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此时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便于观察。
③后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由纺锤丝牵引着向两极移动。
④末期:染色体解螺旋形成染色质;纺锤丝消失;核膜、核仁重新出现。
5.【答案】D
【解析】【解答】A、纺锤丝③与着丝点②相连,牵引着染色体运动,A正确;
B、⑤与⑥形态、大小相同,颜色不同(代表来自父方或母方),是一对同源染色体,B正确;
C、动物细胞的中心体④在间期复制,形成两组,C正确;
D、染色体①只分布在细胞核,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
分裂间期:完成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中心粒完成增倍。
分裂前期:染色质螺旋化形成染色体,核仁解体,核膜消失,中心体移向两极,并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分裂中期:着丝粒排列在赤道板上,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便于观察。
分裂后期:着丝粒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离,成为两条染色体,由星射线牵引移向细胞两极。
分裂末期:染色体解螺旋形成染色质,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重新出现,细胞膜由中间向内凹陷,细胞缢裂。
6.【答案】B
【解析】【解答】A、检测组织中的蛋白质需要使用双缩脲试剂,先加A液,后加B液,可通过观察组织样液是否变紫色说明,A错误;
B、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不同色素的含量和溶解度不同,故观察指标是滤纸条上色素带的颜色、次序和宽窄,B正确;
C、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无氧呼吸特有的产物是酒精,观察指标是培养液的滤液能否使重铬酸钾转变成灰绿色,C错误;
D、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有丝分裂,细胞在解离的时候已经死亡,看不到纺锤丝牵引染色体的运动,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1、蛋白质可与双缩脲试剂产生紫色反应,实质是蛋白质中的肽键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发生反应产生紫色的络合物。只要存在肽键就可以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
2、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提取色素时需要加入无水乙醇(溶解色素)、石英砂(使研磨更充分)和碳酸钙(防止色素被破坏)﹔分离色素时采用纸层析法,原理是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随着层析液扩散的速度不同,最后的结果是观察到四条色素带,从上到下依次是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绿叶中的色素包括叶绿素a和叶绿素a,类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其中叶绿素a能够吸收传递光能之外还能转化光能,叶绿素a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3、无氧条件下,酵母菌通过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重铬酸钾可以使酒精变成灰绿色。
4、观察根尖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先用解离液解离,组织细胞已经被杀死。
7.【答案】A
【解析】【解答】A、同一个体的不同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有丝分裂形成的,都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但遗传信息的执行情况不同,A正确;
B、植物根尖细胞中无叶绿体,但含有控制叶绿体合成的相关遗传物质,因此用根尖细胞能培养出含叶绿体的植物体,B错误;
C、有丝分裂间期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的转录过程均在细胞核中完成,而蛋白质合成的翻译过程在核糖体上完成,C错误;
D、细胞分化过程中,其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均发生稳定性的差异,但遗传物质没有发生改变,D错误。
【分析】关于“细胞分化”,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2)细胞分化的特点:普遍性、稳定性、不可逆性.(3)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4)细胞分化的结果:使细胞的种类增多,功能趋于专门化。
8.【答案】B
【解析】【解答】A、图①表示甲细胞分裂形成乙、丙的过程,②、③表示细胞分化的过程,A正确;
B、同一个体不同细胞都是由受精卵有丝分裂和分化产生的,其遗传物质一般相同,B错误;
C、丁和戊是细胞分化的结果,细胞中遗传信息的表达情况不完全相同,因此产生的蛋白质种类不完全相同,C正确;
D、细胞的分化程度与其分裂能力有关,一般情况下,分裂能力越强分化程度越低,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细胞分化:
(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细胞分化的特点:普遍性、稳定性、不可逆性;
(3)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细胞分化的结果:使细胞的种类增多,功能趋于专门化。
9.【答案】B
【解析】【解答】A、图中b是分裂期,c是分裂间期,细胞周期从一次分裂结束至下一次分裂结束,是从间期至分裂期,所以b~c不能代表一个细胞周期,A错误;
B、图甲a、c时期和图乙B→A时期都是分裂间期,可进行DNA的复制,B正确;
C、动植物有丝分裂过程中的不同发生在前期和末期,都是分裂期,即图甲的b、d段和图乙的A→B段,C错误;
D、细胞分裂后期,着丝点分开,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加倍,但DNA含量未加倍,D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细胞周期的2点提醒
(1)分裂间期的特征:间期又分为G1期、S期、G2期,G1期进行RNA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为S期DNA的复制做准备;S期合成DNA;G2期进行RNA和蛋白质的合成,特别是微管蛋白的合成。
(2)观察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数目的变化时,应选择细胞周期短、分裂期相对较长的细胞;由于分裂间期远比分裂期长,视野中处于间期的细胞数目更多。
10.【答案】C
【解析】【解答】只有连续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A错误;着丝点分裂是有丝分裂后期的显著特点,B错误;有丝分裂间期,细胞中主要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C正确;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最明显的区别是末期细胞质的分裂方式,D错误。
【分析】1、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
(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
(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
(4)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
(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2、动物和高等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的区别:
(1)前期:高等植物细胞前期由细胞两极发纺锤丝形成纺锤体,动物细胞前期是已复制的两中心体分别移向两极,周围发出星射,形成纺锤体;
(2)末期:高等植物细胞,赤道板出现细胞板,扩展形成新细胞壁,并把细胞分为两个;动物细胞是中部出现细胞内陷,把细胞质隘裂为二,形成两个子细胞。
11.【答案】A
【解析】【解答】A、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发生在有丝分裂后期,故正常情况下四种细胞在b→a期间可发生染色体数目变化,A正确;
B、图中的 a→b表示分裂间期,由于DNA的复制使DNA数目加倍,而染色体数目不变,B错误;
C、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在前,分裂期在后,并且题干提出“按顺时针方向表示细胞周期”,因此图中的a→b→a表示细胞增殖过程的一个细胞周期,C错误;
D、各图中的b→a表示分裂期,据图可知题图甲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中分裂期占比例最大,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实验材料应选分裂期时间所占细胞周期比例最大的细胞,故最好选择丁,D错误。
故答案为:A。
【分析】1、细胞周期是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所经历的全过程;真核生物连续分裂的体细胞才具有细胞周期。
2、一个细胞周期=分裂间期(在前,时间长大约占90%~95%,细胞数目多)+分裂期(在后,时间短占5%~10%,细胞数目少)。
3、题图是按顺时针方向表示的4种植物细胞的细胞周期,其中各细胞的分裂间期为扇形图中的a→b段,分裂期扇形图中的b→a段。据此答题。
12.【答案】D
【解析】【解答】解:叶绿体中含有多种黄色、橙色和红色的色素,合称类胡萝卜素,A不符合题意;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淀粉等有机物,而白色体中储存淀粉等有机物,B不符合题意;ATP含有2个高能磷酸键、ADP含有1个高能磷酸键,它们都属于高能磷酸化合物,C不符合题意;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而纺锤体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1、叶绿体中的色素包括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叶绿素主要有呈蓝绿色的叶绿素a和呈黄绿色的叶绿素b两种,叶绿体中的类胡萝卜素主要包括呈橙黄色的胡萝卜素和呈黄色的叶黄素两种。
2、叶绿体由内外两层膜构成,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白色体是质体的一种,不含色素,多存在于植物的分生组织和储藏组织中,分布在植物体内不见光的部位,具有储藏淀粉、蛋白质和油脂的功能。
3、纺锤体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纤维素是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13.【答案】D
【解析】【解答】A、细胞凋亡是遗传机制决定的编程性死亡,细胞坏死是由外界环境因素引起的,属于不正常的细胞死亡,对生物体有害,A错误;
B、死亡和分化细胞中的遗传物质都不会发生改变,B错误;
C、Na+-K+-ATP酶活性抑制剂抑制了酶的活性,则可提高化学反应的活化能,C错误;
D、Na+-K+-ATP酶是哺乳类动物细胞膜进行离子转运的跨膜载体蛋白,Na+-K+-ATP酶可运输Na+和K+,所以Na+-K+-ATP酶可能与神经细胞的膜电位的变化有关,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1、关于“细胞分化”,考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把握:
(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2)细胞分化的特点:普遍性、稳定性、不可逆性。
(3)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细胞分化的结果:使细胞的种类增多,功能趋于专门化。
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3、细胞坏死:不利因素引起的非正常死亡。
14.【答案】B
【解析】【解答】A、细胞坏死是不利因素导致细胞正常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A正确;
B、细胞的分化程度越高,全能性越低,B错误;
C、细胞衰老时,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C正确;
D、高度分化的细胞有可能永远失去增殖的能力,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 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序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
3、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15.【答案】D
【解析】【解答】A、在一个细胞周期中,图中的细胞出现的顺序是甲、丙、乙,A错误;
B、中心粒在分裂间期培增,B错误;
C、乙细胞中染色体、染色单体与核内DNA分子数分别是8、0、8,C错误;
D、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最清晰,适合观察,D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染色体形态和行为可知,甲有丝分裂前期,乙有丝分裂后期,丙有丝分裂中期。
16.【答案】D
【解析】【解答】A、衰老细胞内色素会逐渐积累,影响细胞内正常生理功能,如老年斑的形成,A正确;
B、细胞凋亡是指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又称细胞编程性死亡,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B正确;
C、细胞分化的意义之一是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C正确;
D、对于单细胞生物体来说,细胞的衰老或死亡就是个体的衰老或死亡,多细胞生物体个体的衰老与细胞的衰老是不同步的,衰老的个体中也有未衰老的细胞,未衰老的个体中也有衰老的细胞,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1、细胞分化:在个体发育中,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上会发生稳定性差异。该过程遗传物质不发生变化。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分化的细胞将一直保持分化后的状态直至死亡。细胞分化是细胞个体发育的基础,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项生理功能的效率。
2、细胞衰老:细胞核体积变大,染色质收缩,染色加深,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呼吸速率及新陈代谢速率减慢,细胞内色素逐渐积累,妨碍细胞内物质的交流和传递,膜的物质运输功能降低,多种酶的活性降低。
3、细胞凋亡:由基因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该过程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如正常发育过程中细胞的程序性死亡,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 意义:细胞凋亡保证了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维持内部环境的稳定,抵御外界各种因素的干扰。
17.【答案】D
【解析】【解答】A、神经细胞是由神经干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A正确;
B、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一般来说,分化的细胞将一直保持分化后的状态,直到死亡,故人体内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细胞的过程不可逆,B正确;
C、细胞坏死是由外界环境因素引起的,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的神经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坏死,C正确;
D、细胞能合成多种蛋白质,不能表明细胞已经发生分化,一般来说,活细胞几乎都能合成蛋白质,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细胞分化的意义:是生物个体发育的基础;使多细胞生物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各种生理功能的效率。在细胞分化过程中,细胞的遗传信息和细胞的数量不变。
2、细胞坏死是在种种不利因素影响下,由于细胞正常代谢活动受损或中断引起的细胞损伤和死亡。细胞坏死不受基因控制,是在极端的物理、化学因素或严重的病理性刺激导致的,对机体有害,坏死细胞发生外形不规侧变化,溶酶体破坏,胞浆外溢。
18.【答案】C
【解析】【解答】在细胞分裂前期染色体以染色质的形式存在为①,在分裂前期丝状染色质形成染色体,散乱的排布在细胞内为⑤,在中期染色体着丝点上有纺锤丝牵引,排布在赤道板上为④,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两条染色体移向两极为③,最后为②,顺序为①⑤④③②,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有丝分裂的过程
19.【答案】D
【解析】【解答】解:有丝分裂末期核膜、核仁重新出现,A不符合题意;小麦为高等生物,没有中心体,B不符合题意;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C不符合题意;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参与细胞壁的形成,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各个时期的特点:
1、间期:主要是完成组成染色体的DNA分子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结果是每条染色体都形成两条完全一样的姐妹染色单体。
2、前期:细胞核中出现染色体,核膜逐渐解体,核仁逐渐消失,同时,从细胞的两极发出许多纺锤丝,形成一个梭形的纺锤体。
3、中期:纺锤体清晰可见,纺锤丝牵引着染色体运动,使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4、后期:每一个着丝点分裂成两个,原来连接在同一个着丝点上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成为两条染色体。
5、末期:纺锤丝消失,出现新的核膜和核仁,核膜把染色体包围起来,形成了两个新的细胞核;在赤道板的位置出现一个细胞板,细胞板由细胞的中央向四周扩展,逐渐形成了新的细胞壁。
20.【答案】D
【解析】【解答】在有丝分裂后期随着着丝点的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但DNA数目不变,A错误;有丝分裂和无丝分裂都是真核细胞的细胞增殖方式,B错误;与动物细胞不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可形成细胞板,C错误;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末期,细胞中部出现细胞内陷,把细胞质隘裂为二,形成两个子细胞,所以与细胞膜流动性密切相关,D正确。
【分析】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
间期: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细胞有适度生长;
前期:核膜、核仁消失,染色体、纺锤体出现,染色体散乱分布在纺锤体中;
中期:染色体受纺锤丝牵引,排在赤道板上,赤道板并非细胞结构,而是细胞中央的一个平面,该时期是观察染色体的最佳时期;
后期:着丝点断裂,染色单体变成染色体,被纺锤丝拉向细胞两极,染色体数目加倍;
末期:染色体、纺锤体消失,核膜、核仁出现,细胞质一分为二形成两个子细胞。
21.【答案】C
【解析】【解答】A、由于该生物体细胞不含细胞壁,因此,该生物不可能是低等植物,A正确;
B、甲、丙两细胞中,细胞核中均含有4条染色体,每条染色体含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含两个DNA,故细胞内染色体、染色单体与核DNA分子数比例都为1∶2∶2,B正确;
C、甲细胞位于前期,中心体在间期已复制完成,C错误;
D、甲细胞染色体散乱分布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乙细胞染色体着丝粒分裂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丙细胞着丝粒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中央处于有丝分裂中期,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22.【答案】D
【解析】【解答】A、分析题意可知,开始培养时,处于G2期的细胞约占5/(8+6+5+1)=5/20=1/4,A正确;
B、据题可知,TdR能特异性地抑制DNA合成,而不影响处于其他时期的细胞进行细胞周期运转,为使所有细胞都处于G1/S交界处或S期,第1次加入TdR处理14h,则距离最远的M期经过14h(5+1+8)也会进入到G1/S交界处或S期,B正确;
C、在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一定剂量的TdR培养一段时间,然后洗脱掉TdR,重新更换培养液,第二次加入TdR培养一段时间,为使所有细胞都处于G1/S交界处,则应保证M、G2和G1期的细胞都进入该时期,故至少需要的时间是5+1+8=14h,C正确;
D、第1次加入TdR后如果持续培养,由于TdR会能特异性地抑制DNA合成,即抑制S期细胞,故若不洗脱掉TdR,第一次处理后停留在G1/S交界以及S期的细胞将无法继续分裂,不能都处于G1期,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1、G1期:DNA合前期,合成RNA和核糖体。
2、S期:DNA复制期,主要是遗传物质的复制,即DNA、组蛋白和复制所需要酶的合成。
3、G2期:DNA合成后期,有丝分裂的准备期,主要是RNA和蛋白质(包括微管蛋白等)的大量合成。
4、M期:细胞分裂期, 包含前期、中期、后末期。
5、细胞周期中大部分时间都属于分裂间期,其中包括G1期、S期和G2期。
23.【答案】D
【解析】【解答】A、由题意“CDK1在连续分裂的细胞中一直存在,其活性受cyclinB的调节”和分析图可知,cyclinB的活性先增强,CDK1活性随cyclinB的含量增加而加强,A正确;
B、由题意“cyclinB呈现间期积累,分裂期消失的周期性变化”和分析图可知,间期cyclinB的含量比分裂期的高,B正确;
C、由A选项可知,CDK1活性随cyclinB的含量增加而加强,且CDK1活性受cyclinB的调节,在间期与分裂期的交界处,CDK1的活性最高,由此可推测CDK1可能是推动细胞由分裂间期进入分裂期的主要酶,C正确;
D、分析图可知,若细胞内CDK1活性持续增高,细胞将停留在分裂期,细胞周期会延长,D错误。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图形和题干信息分析,CDK在连续分裂的细胞中一直存在,在间期活性逐渐升高,分裂期活性逐渐下降;cyclin的含量在细胞周期中呈现有规律的变化,细胞分裂间期积累,分裂期消失。
24.【答案】C
【解析】【解答】据图可知,使用药物后,细胞中能出现4n的细胞,说明该药物对DNA复制没有影响,AB不符合题意;用药物处理后,DNA含量为4n的细胞数目多,DNA含量为2n的细胞数目少,说明该药物没有让一个细胞分裂成两个细胞,C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 1、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的变化为:2N→4N→2N,间期由于DNA的复制而加倍 ,后期由于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而恢复正常;
2、由图中可以看出,正常培养的情况下,大多数细胞中的DNA含量是2n,少数细胞DNA的含量是4n,说明细胞分裂正常,少数细胞处于分裂期;而在药物处理的情况下,少数细胞的DNA含量是2n,大多数细胞DNA的含量是4n,说明药物通过抑制纺锤体的形成而抑制了细胞分裂。
25.【答案】C
【解析】【解答】A、细胞分化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不会导致蛋白质和遗传物质的改变,A错误;
B、高度分化的细胞是可以分裂的,细胞高度分化后全能性就会降低或丧失,B错误;
C、端粒学说认为,细胞每进行一次分裂其端粒就会缩短一次,衰老的细胞无法进行细胞分裂了,此时端粒产度会变短,C正确;
D、细胞的凋亡受基因的控制和环境的影响,D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1)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 、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 。 细胞分化的实质: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
(2)端粒学说染色体的两端都有一段特殊系列的DNA,称为端粒。端粒在每次细胞分裂后都会缩短,当端粒缩短到一定程度时,细胞就衰老了。
(3)细胞凋亡:指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由于细胞凋亡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
决定的程序性调控,所以也常常被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 。如胎儿手的发育、蝌蚪尾的消失等 。
26.【答案】(1)A
(2)有丝分裂
(3)相同;不同细胞的遗传信息表达情况不同(或“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C
(5)溶酶体
【解析】【解答】(1)细胞增殖过程中会有染色体的动态变化,如有丝分裂过程中经过染色体复制、形成染色体、染色体排中、加倍的染色体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即染色体结构动态变化主要发生在A细胞增殖过程中。
(2)真核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是无丝分裂、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其中有丝分裂是体细胞增殖的主要方式。
(3)就一个个体来说,乳腺细胞与心肌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有丝分裂形成的,具有相同的遗传信息,但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导致它们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不同。
(4)头发变白是由于细胞内酪氨酸酶的活性降低,黑色素合成减少所致,即是由于C细胞衰老过程导致的 。
(5)细胞凋亡有利于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相对稳定,主要与溶酶体有关,因为溶酶体中有多种水解酶,能实现细胞的更新过程。
【分析】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衰老细胞的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3、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编程性死亡的过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的生命历程,对生物体是有利的,而且细胞凋亡贯穿于整个生命历程。细胞凋亡是生物体正常发育的基础、能维持组织细胞数目的相对稳定、是机体的一种自我保护机制。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
27.【答案】(1)CAEBD;E
(2)DNA分子复制;否
(3)洗去多余的解离液,防止解离过度,影响染色;龙胆紫或醋酸洋红;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各个时期且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因此能看到染色体数目各不相同的细胞;解离时细胞已经被杀死,不能再进行分裂
(4)平均分配;稳定性
(5)有丝分裂
(6)相同;专门化;执行情况不同
(7)细胞编程性死亡
【解析】【解答】I.(1)结合分析可知:图中的A为前期,B为后期,C为间期,D为末期,E为中期,有丝分裂各时期的正确顺序是
CAEBD;有丝分裂中期(E)细胞中染色体形态稳定、数目清晰,是观察染色体形态和数目最佳时期。
(2)乙图中ab段DNA
数加倍,表示 DNA分子复制;此时期染色体数目不加倍。
(3)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有丝分裂实验,漂洗是为了洗去多余的解离液,防止解离过度和影响染色,因为染色剂是碱性的,会和盐酸中和;染色用的化学剂是碱性染液,如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溶液;视野下可能看到细胞分裂的各个时期且后期染色体数目加倍,因此可以看到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同的细胞;看不到染色体的动态变化是因为细胞在解离时就已经被杀死,不能再进行分裂。
(4)细胞有丝分裂的意义就是亲代染色体复制后,能精确的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以保证了子代与亲代之间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II.(1)细胞增殖的方式包括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无丝分裂,其中有丝分裂是主要的分裂方式。
(2)同一个体中所有的体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有丝分裂形成的,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因此乳腺细胞与心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相同;但两者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不同,趋向于专门化;其根本原因是不同细胞的遗传信息执行情况不同(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3)细胞的凋亡由于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控制,也称为细胞编程性死亡。
【分析】
28.【答案】(1)基因的选择性表达;③;分生
(2)BC;8:0:8
(3)间期DNA(或染色体)复制;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解析】【解答】(1)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同一植物根尖的不同区域①②③④细胞形态不同。乙图细胞正在进行分裂,要观察乙图,需要选择甲图的③分生区(可以分裂)进行观察。
(2)乙图处于有丝分裂的中期,含有染色单体,对应丙图的BC段;乙图下一时期是有丝分裂的后期,染色体数目为8,染色单体为0,核DNA为8,故染色体:染色单体:核DNA=8:0:8。
(3)AB段表示DNA的复制,CD段表示后期着丝点断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每条染色体上的DNA数目减半。
【分析】甲图中:①为根毛区,②为伸长区,③为分生区,④为根冠;
乙图中:⑥为染色体,⑦为纺锤体。
丙图中:AB段表示DNA的复制,BC段表示含有染色单体的时期,CD段表示着丝点的分裂。
29.【答案】(1)植物;B→C→A→D
(2)下一次分裂完成;间
(3)8;0
(4)A
(5)核膜;纺锤丝;细胞板
【解析】【解答】(1)分析题图可知,细胞有细胞壁,且有丝分裂末期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故为植物细胞,由以上分析可知,A处于后期、B 处于前期、C处于中期、D处于末期,所以在一个细胞周期中,上述四图出现的先后顺序为B→C→A→D。(2)细胞周期是从一次分裂完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为止。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所以作为一个完整的细胞周期,上图还缺少处于间期的细胞简图。(3)图A细胞中着丝点分裂,含有8条染色体,没有染色单体。(4)有丝分裂后期,由于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发生在图A中。(5)B、C、 D三图中a、b、c结构分别称为核膜、纺锤丝、细胞板。
【分析】分析题图:A细胞中,着丝点分裂,染色体均匀地移向两极,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细胞中,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染色体和纺锤体,处于有丝分裂前期; C细胞中,染色体的着丝点整齐的排列在赤道板上,处于有丝分裂中期;D细胞中,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处于有丝分裂末期。
30.【答案】(1)基因的选择性表达;③;分生;细胞排列紧密,呈正方形,有的细胞正在进行分裂;在一个细胞周期中,间期经历的时间最长
(2)纺锤丝;4
(3)AB;BC;后
【解析】【解答】(1)图甲中由③分生区细胞形成①②④细胞的过程属于细胞分化的过程,四个区域细胞的形态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图乙是细胞分裂的图像,要获得此结果,取材细胞应该是具有连续分裂能力的③分生区细胞,特点是排列紧密,成正方形,有的细胞正在进行分裂。细胞周期中间期经历的时间最长,因此在制作和观察细胞有丝分裂装片实验中,很难看到很多处于分裂期的细胞。
(2)⑦是纺锤丝,经过有丝分裂,子代和亲代细胞染色体数目一致,也是4条。
(3)在G1期蛋白质的合成明显增加,即AB段;DNA稳定性较差是由于DNA复制解开了双螺旋结构,在 BC段; DE段着丝点分开,姐妹染色体单体分开,细胞分裂进入后期。
【分析】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
(1)解离:剪取根尖2-3mm(最好每天的10-14点取根,因此时间是洋葱根尖有丝分裂高峰期),立即放入盛有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氢溶液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溶液的混合液(1:1)的玻璃皿中,在室温下解离3-5min。
(2)漂洗:待根尖酥软后,用镊子取出,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皿中漂洗约10min。
(3)染色:把洋葱根尖放进盛有质量浓度为0.01g/mL或0.02g/mL的甲紫溶液的培养皿中,染色3-5min。
(4)制片:取一干净载玻片,在中央滴一滴清水,将染色的根尖用镊子取出,放入载玻片的水滴中,并且用镊子尖把根尖弄碎,盖上盖玻片,在盖玻片再加一载玻片。然后,用拇指轻轻地压载玻片。取下后加上的载玻片,既制成装片。
(5)观察:①低倍镜观察把制成的洋葱根尖装片先放在低倍镜下观察,要求找到分生区的细胞,特点是: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有的细胞正在分裂。②高倍镜观察找到分生区的细胞后,把低倍镜移走,直接换上高倍镜,用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把视野调整的既清晰又较亮,直到看清细胞物象为止。
3、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4、分裂间期:G1期主要进行RNA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并且为下阶段S期的DNA合成做准备;S期最主要的特征是DNA的合成;G2期主要为M期做准备,但是还有RNA和蛋白质的合成,不过合成量逐渐减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