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测量平均速度
一、单选题
1.(2022秋·贵州黔西·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记录了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甲车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一定做加速直线运动
B.在每段相同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都比乙车的大
C.在20~30s的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比乙车的大
D.在0~40s的时间内,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
2.(2022秋·贵州遵义·八年级统考期末)用图象表示物体运动规律,下图中表示同一运动规律的是(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乙和丁 D.甲和丁
3.(2022秋·贵州铜仁·八年级统考期末)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其图像如图所示,其中甲的图线为直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乙两物体是从同一地点同时出发的
B.以乙物体为参照物,甲物体一直在运动
C.第4s~第19s甲和乙的平均速度相等
D.整个过程中甲的速度总是大于乙的速度
4.(2022秋·贵州黔西·八年级期末)某运动员参加百米赛跑时,起跑的速度为 8m/s,中途的速度为 9m/s,最后冲刺的速度为 10m/s,若他的成绩为12.5s,则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A.8m/s B.9m/s C.9.67m/s D.12m/s
二、多选题
5.(2022秋·贵州遵义·八年级统考期末)已知甲、乙两物体在水平面上从同一位置出发,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小华同学根据甲、乙两物体运动时的情景描绘出其路程﹣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和乙两物体同时出发
B.第8s至第24s,乙处于静止状态
C.第4s至第19s,甲和乙的平均速度相等
D.整个过程中,甲的速度总是大于乙的速度
6.(2022秋·贵州遵义·八年级统考期末)某物理小组研究玩具小车的运动情况,该小车沿直线运动的s-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4~11s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B.前10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为0.6m/s
C.小车0~4s的速度与8~11s的速度之比是2∶1
D.小车0~4s通过的路程大于7~11s通过的路程
三、填空题
7.(2022秋·贵州贵阳·八年级期末)如图是苹果下落过程中拍摄的频闪照片,相机每隔0.1s曝光一次,由此可判断苹果的运动是 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照片上A与B的间距,所对应的苹果的实际运动路程为57cm,则苹果在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是 m/s。
8.(2022秋·贵州铜仁·八年级统考期末)小明同学在百米赛跑过程中,他前半程用时8s,后半程用时7s,他前半程的平均速度是 m/s;他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m/s(两空保留两位小数);在赛跑过程中他做的 (选填是或不是)匀速直线运动。
9.(2022秋·贵州贵阳·八年级统考期末)为了探究小球自由下落时的运动规律,某物理实验小组的同学用照相机每隔相等的时间自动拍照一次,拍下小球下落时的运动状态,如图甲所示。
(1)可以看出小球在做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
(2)图乙中四个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能反映出该小球下落过程运动情况的是 。(选填图乙中选项字母)
10.(2022秋·贵州毕节·八年级统考期末)为响应“低碳生活”的号召,小明每天骑自行车上学。他骑车的速度为18km/h,合 m/s。他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骑行3km用了 min。
11.(2022秋·贵州黔东南·八年级统考期末)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如图甲所示),用停表测量小车通过该段路程所用时间(如图乙所示),则小车通过的路程为 cm,小车运动的时间为 s,该段路程中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为 m/s。
四、实验题
12.(2022秋·贵州六盘水·八年级统考期末)在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请据图回答问题:
(1)实验原理是 ;
(2)在实验中,除了用到如图所示的器材外,还缺少 ;
(3)所测路程为 m;
(4)假设所用时间为7s,那么小车的平均速度 m/s。(保留两位小数)
13.(2022秋·贵州毕节·八年级统考期末)小星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l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则;
(1)该实验的原理是 。
(2)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sAB= dm;vAB= m/s
(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 (填“大”或“小”)
14.(2022秋·贵州毕节·八年级统考期末)小明在做“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分别显示的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示数(数字分别表示“时:分:秒”)。
(1)该实验小车的实验原理是 ;
(2)实验时,斜面的坡度应很小,其原因是为了 ;
(3)小明通过计算得出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 m/s,整个过程小车的平均速度为 m/s;
(4)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AC段的平均速度偏 (选填“大”或“小”)。
15.(2022秋·贵州毕节·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A点由静止形如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B点和C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
(1)图中AB段的距离sAB= cm,测得时间tAB=1.6s,则AB段的平均速度vAB= m/s。
(2)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vAB会偏 。
(3)实验中应多次测量,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 由静止开始下滑。
(4)vAB vAC(填“>”、“<”或“=”)。
五、简答题
16.(2022秋·贵州贵阳·八年级统考期末)如图中的警察叔叔拦下丘叔叔的车告诉他:“同志,根据区间测速仪提示,你在刚才限速路段行驶速度超过规定的40千米每小时,现对你依法做出违反交通法规的处罚。”丘叔叔却说:“我刚才的速度才30千米每小时,怎么可能超速?”,请你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辨析一下他俩的说法。
六、计算题
17.(2022秋·贵州黔南·八年级统考期末)为增强体质,小明同学每天晚自习下课都会来到操场,沿操场跑道跑3圈。已知操场跑道一圈长400m,小明某次跑完3圈用时6分40秒。求:
(1)此次小明跑步的平均速度为多少m/s?
(2)若小明将平均速度提高到5m/s,跑完操场跑道3圈所用时间将减少多少秒?
18.(2022秋·贵州铜仁·八年级统考期末)小明国庆期间和爸爸、妈妈去梵净山旅游,看到高速公路上有如图所示的标识牌。
(1)此标识牌的含义是什么?
(2)若小明爸爸以100km/h的速度从此地开往江口,需要多少分钟?
19.(2022秋·贵州铜仁·八年级统考期末)李文的家距学校900m远,某天他上学时,以1m/s的速度走完前一半的路程,为了不迟到,他改以1.5m/s的速度走完后一半的路程,求:
(1)他上学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2)他上学时走路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0.(2022秋·贵州毕节·八年级统考期末)有一辆小轿车从A站出发,以80km/h的速度行驶了10min后到达B站,又以60km/h的速度行驶了10min到达C站,问
(1)AB两站相距多远?
(2)小轿车从A站到C站的平均速度?
参考答案:
1.D
【详解】A.由图可知,甲车在每10s内行驶的路程相同,但不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每10s比前一个10s运动的距离增大,但不一定一直都是加速运动,故A不正确;
B.由图可知,在30~40s,乙车运动距离大于甲车运动距离,在此时间段乙车的平均速度比甲车的大,故B不正确;
C.由图可知,在20~30s的时间内,甲车运动距离等于乙车运动距离,在此时间段甲车的平均速度等于乙车的平均速度,故C不正确;
D.由图可知,在0~40s的时间内,甲车运动距离等于乙车运动距离,甲、乙两车的平均速度大小相等,故D正确。
故选D。
2.B
【详解】甲s-t图象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路程不随时间变化,物体静止;乙s-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路程与时间成正比,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丙v-t图像是一条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物体的速度不随时间变化,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丁v- 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速度随时间均匀增加,物体做加速运动,是变速运动;综上所述,表示同一运动规律的是乙和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3.C
【详解】A.由图可知:甲乙两物体是从同一地点出发的,但乙出发的晚,故A错误;
B.由图可知:以乙物体为参照物,前24s, 甲相对于乙的位置一直在发生变化,故甲物体一直在运动,24s以后甲乙两物体的速度相同,相对位置不再发生变化,甲物体是静止的,故B错误;
C.由图可知:第4s~19s甲和乙运动的路程相等,所用的时间相同,所以它们的平均速度相等,故C正确;
D.由图可知: 整个过程中乙刚开始运动到8s时,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2430s时甲、乙速度相等,故D错误。
故选C。
4.A
【详解】运动员在全程的平均速度为:v= = =8m/s.故选A
【点睛】已知运动员的路程与运动时间,由平均速度的公式可求出他的平均速度;利用v计算平均速度.
5.BC
【详解】A.由图可知,甲物体从t=0s时出发,乙物体从t=3s时出发,因此甲和乙不是同时出发,故A错误;
B.由图可知第8~24s,乙物体的s﹣t图像是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路程无变化,说明此段时间内乙处于静止状态,故B正确;
C.由图可知,第4~19s内,甲、乙通过的路程相等,由可知甲、乙的平均速度相等,故C正确;
D.由图可知,4~8s内乙通过的路程大于甲通过的路程,由 可知此段时间内乙的速度大于甲的速度,故D错误。
故选BC。
6.BD
【详解】A.由图可知,4~8s内的s-t图像是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路程无变化,说明小车这段时间内处于静止状态,8~11s内的s-t图像是倾斜直线,说明这段时间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故A错误;
B.由图可知,前10s内通过的路程为6m,则小车的平均速度为
故B正确;
C.由图可知小车在0~4s和8~11s的s-t图像均是倾斜直线,说明此段时间内小车均做匀速直线运动,
则小车0~4s的速度
在8~11s的速度
小车则0~4s的速度与8~11s的速度之比是1∶1,故C错误;
D.由图可知小车在0~4s通过的路程为4m,7~11s通过的路程为3m,即小车0~4s通过的路程大于7~11s通过的路程,故D正确。
故选BD。
7. 变速 1.9
【详解】[1]由频闪照片知道,苹果在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越来越大,所以它做的是变速运动
[2]A到B之间有3个时间间隔,即时间为t=0.3s,故苹果在这段路程上的平均速度
8. 6.25 6.67 不是
【详解】[1]小明在前半程的路程
他前半程的平均速度
[2]全程的总时间
他全程的平均速度
[3]小明在前50m所用的时间与后50m所用的时间不同,由可知,小明在赛跑过程中他做的不是匀速直线运动。
9. 变速 C
【详解】(1)[1]照相机拍照间隔的时间是相等的,由图可知,在相等的间隔时间内,小球运动的距离逐渐变大,小球的运动速度逐渐变大,做的是变速直线运动。
(2)[2]由照片中小球的运动轨迹可知,在相等的间隔时间内,小球运动的距离逐渐变大,小球做加速运动,小球运动的速度随着时间的增加逐渐增大,故图C符合题意。
故选C。
10. 5 10
【详解】[1]骑车的速度
[2]由可得他在平直的公路上匀速骑行3km用的时间
11. 64 32 0.02
【详解】[1]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时,要从小车的车尾到车尾或车头到车头读数,由图可知小车通过的路程为64cm。
[2]由图乙可知,小圆盘上指针在0~1min之间,并超过中间位置,因此在大圆盘上指针读数是32s。
[3]小车通过的路程
s=64cm=0.64m
该路程中小车的平均速度
12. 秒表 0.910 0.13
【详解】(1)[1]实验中,需要测量路程和时间,根据公式得到速度的大小,实验原理是。
(2)[2]计算速度需要知道路程和时间,题中已知路程,还缺少测量所用时间的秒表。
(3)[3]由图示可知所测路程
s=92.0cm-1.0cm=91.0cm=0.910m
(4)[4]小车的平均速度
13. 4.00 0.2 大
【详解】(1)[1]平均速度是指某段时间内的路程与这段时间的比值,该实验的原理是,实验中要用刻度尺测量路程,用秒表测量时间。
(2)[2]由图知AB段的路程
sAB=10.00dm-6.00dm=4.00dm
AB段的时间
tAB=15∶35∶22-15∶35∶20=2s
[3]AB段的速度
(3)[4]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计时晚,所计时间偏小,由算出的速度偏大。
14. 减小小车运动的速度,便于计时 0.25 0.18 大
【详解】(1)[1]测量小车平均速度的原理是。
(2)[2]为了计时准确方便,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一些,是为了减小小车运动的速度,使小车在斜面上通过的时间更长。
(3)[3][4]由图知:BC段的距离是
所用时间为,所以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为
整个过程中,,t=5s,所以整个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
(4)[5]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小,由公式可知,平均速度会偏大。
15. 40.0 0.25 小 同一位置 <
【详解】(1)[1]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读数要精确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则
sAB=80.0cm-40.0cm=40.0cm
AB段的距离为40cm。
[2]AB段的平均速度
vAB=
AB段的平均速度为0.25m/s。
(2)[3]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会使时间的测量值偏大,根据可知,会使测得的速度偏小。
(3)[4]实验中应多次测量,应保证小车每次通过的距离相等,所以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同一位置静止下滑。
(4)[5]小车从A到C的过程做加速运动,速度越来越大,则AB段的平均速度小于AC段的平均速度。
16.见解析
【详解】警察叔叔说的速度指的是车在此路段的平均速度,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时间、路程的大小无关,而丘叔叔说的是车的瞬时速度。
17.(1)3m/s;(2)160s
【详解】解:(1)小明跑步的总路程
s=3×400m=1200m
小明跑步的总时间
t=6min40s=400s
此次小明跑步的平均速度
(2)若小明将平均速度提高到5m/s,跑完操场跑道3圈所用时间
若小明将平均速度提高到5m/s,跑完操场跑道3圈所用时间将减少
答:(1)此次小明跑步的平均速度为3m/s;
(2)若小明将平均速度提高到5m/s,跑完操场跑道3圈所用时间将减少160s。
18.(1)见详解;(2)22.8min
【详解】解:(1)标识牌中数据的含义:从交通标识牌到江口的路程为38km。
(2)由可得需要的时间
答:(1)此标识牌的含义是从交通标识牌到江口的路程为38km;
(2)若小明爸爸以100km/h的速度从此地开往江口,需要22.8分钟。
19.(1)750s;(2)1.2m/s。
【详解】解:(1)总路程s=900m,前半段与后半段的路程均为
前半段与后半段路程的运动时间分别为
他上学所用的时间
t=t1+t2=450s+300s=750s
(2)他上学时走路的平均速度
答:(1)他上学所用的时间是750s;
(2)他上学时走路的平均速度是1.2m/s。
20.(1)13.3km;(2)69.9km/h。
【详解】解:(1)AB两站的距离
(2)BC两站的距离
汽车从A站到C站的路程
sAC=sAB+sBC=13.3km+10km=23.3km
汽车从A站到C站的时间
汽车从A站到C站的平均速度
答:(1)AB两站相距是13.3km;
(2)小轿车从A站到C站的平均速度是69.9km/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