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诫子书》学案1(含答案)-练习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训练

文档属性

名称 15《诫子书》学案1(含答案)-练习 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文言文阅读训练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4 18:48: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诫子书》学案1-练习
一、作者简介
诸葛亮(公元181年7月23日—公元234年8月2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蜀汉丞相,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谥曰忠武侯。诸葛亮也是一名文学家,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后出师表》《诫子书》等。
二、文言知识
1.一词多义
(1)之
学而时习之:代词,代指学过的知识
君子之行:结构助词,的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久之:音节助词,不译
(2)以
静以修身:连词,来,表后者是前者的目的
投以骨:介词,用
可以为师矣:介词,凭借
(3)志
淡泊无以明志:远大志向
非志无以成学:名词活用为动词,立志
(4)学
夫学须静也:动词,学习
非志无以成学:名词,学业
2.词类活用
(1)志
非志无以成学:名词活用为动词,立志
(2)广
非学无以广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增长
(3)远
非宁静无以致远:形容词活用为名词,远大目标
3.古今异义
(1)悲守穷庐 古:简陋;
今:生活贫困,缺少钱财
(2)淫慢 古:懈怠;
今:速度低
(3)险躁 古:轻薄;
今:地势险恶、复杂
三、参考译文
有道德修养的人,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养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逐渐消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穷困的破舍里,到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1.我国的书法艺术源远流长,书法名家辈出。请赏读下边这幅书法作品,将画线的句子用楷体正确、规范地书写在田字格内。
2.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B.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D.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诸葛亮《诫子书》)
3.请用“/”符号给划线句子断句。
4.作者抓住一个“静”字,围绕学习告诫儿子成材要具备哪几个条件,请结合具体句子加以说明,同时说说这几个条件之间的关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5.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非淡泊无以明志(明确、坚定) B.非学无以广才(增长)
C.险躁则不能治性(危险) D.淫慢则不能励精(放纵)
6.翻译下面的句子。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7.作者写这封家书的意图是 。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8.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静以修身 ( )
(2)非学无以广才( )
(3)淫慢则不能励精 ( )
(4)险躁则不能治性( )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2)年与时驰,意与日去。
10.下列对这篇文章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他们是与人的志向相关的。
B.“学须静也”的“学”已经不只是一般的学习,而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只是单纯的宁静,而有淡泊名利的意味。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良好愿望。
试卷第4页,共4页
试卷第3页,共4页
参考答案:
1.淡泊明志(或“澹泊明志”)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书法作品的简单认识和规范书写汉字的能力。汉字的书写是语文学习最基本的能力之一,但现在的许多中小学生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连笔画的先后顺序都没掌握。笔划要清楚,要写成方块字,不要潦草,偏旁部首比例要合适。注意“淡、远”的辨别。
2.A
【详解】A.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故选A。
3.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 4.①淡泊(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②立志(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③惜时(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关系:三者相互联系,缺一不可。立志是成材的前提和基础,但志向的培养又必须修养品格和珍惜时间。
【解析】3.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做“断句题”要通读全句,理解句子主要意思,在此基础上再根据文意和常用的断句方法加以判读。“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的意思是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逐渐消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穷困的破舍里,所以本句停顿应为: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
4.本题考查提炼信息。解答此题需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语句来分析。从“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可总结出淡泊;从“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总结出立志;从“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可总结出惜时。
三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立志学习是成才的基础,立志后有淡泊的品质才能坚守,能做到惜时才能有大收获,三者缺一不可。
出处:《诫子书》    作者:诸葛亮    朝代:三国
参考译文:
有道德修养的人,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纵欲放荡、消极怠慢就不能勉励心志使精神振作,冒险草率、急躁不安就不能修养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逐渐消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穷困的破舍里,到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5.C 6.用宁静专一来使自己尽善尽美,用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静、俭、以) 7.告诫儿子修身养性、节俭、立志、学习、惜时。(意对即可)
【分析】5.C.句意:轻薄浮躁就不能陶冶性情。险:轻薄。选项错误;
故选C。
6.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能力。解答时一定要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修身(个人的品德修养),养德(培养品德)”是句中重点词,注意根据语境确定词义。
7.本题考查把握写作目的的能力。要浏览全文,了解内容,透视中心,把握文章的写作目的。《诫子书》是三国时期政治家诸葛亮临终前写给他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文章阐述修身养性、治学做人的深刻道理,告诫儿子修身养性、节俭、立志、学习、惜时。从文中可以看出诸葛亮是一位品格高洁、才学渊博的父亲,对儿子的殷殷教诲与无限期望尽在此书中,成为后世历代学子修身立志的名篇。
【点睛】参考译文:
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8. (1)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2)增长。 (3)懈怠。 (4)修养 9.(1)如果不下苦功学习就不能增长才干,如果意志不坚定就不能学有所成。
(2)年纪随同时光而疾速逝去,意志随同岁月而消失。 10.D
【分析】8.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课内重点文言实词需要平时的积累识记,并且活学活用,学会从课内到课外的迁移。作答时,可先理解整句话的大意,再来推断加点词的含义。
(1)句意:静以修身: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静:屏除杂念和干扰,宁静专一。
(2)句意:非学无以广才: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广:增长。
(3)句意:淫慢则不能励精: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慢:懈怠。
(4)句意:险躁则不能治性: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治:修养。
9.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重点词语:
(1)广,增长;才,才干;成,达成,成就。
(2)年,年纪;与,随同;驰,疾行,指飞速逝去;意,意志。
10.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的能力。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理解相关的语句,分析其含义。“悲守穷庐,将复何及”是意思是“只有悲伤地困守在自己的穷家破舍里,到那时再悔也来不及了”,强调了珍惜时光,奋发有为的重要性,表达了作者希望儿子不虚度年华,要做一个有益于社会的人的愿望;
故选D。
【点睛】译文:
君子的行为操守,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以俭朴节约财物来培养自己高尚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勤奋学习。如果不学习就无法增长自己的才干,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放纵懈怠就无法振奋精神,轻薄浮躁就不能修养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逐渐消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困守在自己穷困的破屋舍里,到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答案第2页,共3页
答案第1页,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