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必修《汉族民歌》教学设计+课件+音视频资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音乐必修《汉族民歌》教学设计+课件+音视频资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音版(2019)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3-09-25 15:56:46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汉 族 民 歌
(2019)人音版高一年级上册
音乐(2019)人音版高一年级
汉 族 民 歌
酣畅淋漓的文化大秀
跨越千年的非遗舞台
“民歌是中国音乐的中心部分,要了解中国
音乐,必须研究民歌。”——冼星海
“我国民歌从《诗经》中《风》的记载算起,
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伴随着整个中华
民族的文明发展历程。
民歌来源于生活,多为群众口头相传
中不断加工提高的集体创作。
哪首是民歌?
号子 山歌 小调
汉族民歌的分类和基本特征
号 子
又称劳动号子,是产生并应用于劳动,
具有协调与指挥劳动实际功用的民间歌曲。
一领众和、曲调简单,节奏规整。
汉族民歌的分类
汉族民歌的分类
山 歌
多在户外演唱,高亢、嘹亮,节奏自由、悠长,是劳动人民用以自由抒发感情的民歌种类。
汉族民歌的分类
又被称小曲、俗曲等。除了在农村流传外,也在城镇集市多有传唱。
形式规整匀称,旋律性强,易于流传。
小 调
号 子
小 调
听 辨
山 歌
来源于生活
反映着生活
影响着生活
民歌伴随着人类文明发展历程
完整欣赏《澧水船夫号子》
号 子
2006年5月20日,《澧水船夫号子》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澧水船夫号子》 ( 湖南民歌)
《澧水船夫号子》全面真实地记录了澧水船夫们的苦难艰辛、成功与欢乐。
独特的艺术风格,鲜明的地方色彩成为我国船夫号子典型代表,是我国劳动号子系列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澧水船夫号子》演唱形式、唱词
《澧水船夫号子》节奏特点
哟、啰、啊、哎、咦 等虚词
一领众和
整齐、规整
《澧水船夫号子》
平水号子:第14-28小节
过滩号子:第29-125小节
平板号子:第126-157小节
风平浪静摇撸时的场景
交代了工作环境
摇橹、过滩、渡过险滩
渡过险滩后的坦然舒畅
结构
中速
快速
慢速
引 号: 第1-13小节
慢速
思考:运用哪些音乐
复听 过滩号子
主要运用哪些音乐要素表现船夫
度过险滩的紧张、激烈?
速度:快
力度: 强
声部:多 复调声部扩展
过滩号子 典型节奏
《黄河船夫曲》(《黄河大合唱》第一乐章)
《黄河船夫曲》(《黄河大合唱》第一乐章)
抗日战争时期的精神号角
精心动魄的战 歌
《打夯号子歌》(电影《横空出世》)
劳动号子,不止是劳动歌曲,它传递着
团结的力量 奋斗的精神 乐观的态度
这也是中国劳动人民的品质
这就是刻在中国人民骨子里的气质
撸 起 袖 子 加 油 干!
生活中的号子
高一年级嘛 —— 吼 嗨!
唱起来那么 —— 吼 嗨!
扑下身子,加油干呐 ——嗦 啰 啰 嘿!
永不言弃嘛 ——吼 嗨!
......
1.通过回顾初中知识、自主阅读课本内容,知道了号子、山歌、小调的基本特征,能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辨别出这三种体裁的民歌。
2.重点聆听了《澧水船夫号子》,能从力度、速度等音乐要素分析号子体裁特征的同时,理解劳动号子的独特魅力。
3.通过欣赏《黄河船夫曲》(《黄河大合唱》)、《打夯号子歌》(电影《横空出世》)加强了对劳动号子精神内涵的理解,对民歌及传统文化认同。
课堂总结
1.完成课本第29页拓展与探究1
2.创作属于班级的劳动号子
课 后 作 业
传播
传唱
为民族文化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汉族民歌》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高中音乐 年级 高一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汉族民歌》
教科书 书 名:音乐必修《音乐鉴赏》 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9年7月
教学目标
1.通过回顾初中知识、自主阅读课本内容,知道号子、山歌、小调的基本特征,能运用所掌握的知识辨别出这三种体裁的民歌。 2.通过欣赏《澧水船夫号子》,能从力度、速度等音乐要素分析号子体裁特征,实践体验《过滩号子》典型节奏、理解音乐要素在表达音乐情绪中的作用。 3.通过欣赏《黄河船夫曲》(《黄河大合唱》)、《打夯号子歌》(电影《横空出世》)增强对劳动号子精神内涵的理解,对民歌及传统文化认同。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从音乐的基本要素分析《澧水船夫号子》的音乐特点,理解音乐要素在表达音乐情绪方面的作用。 教学难点: 通过对《澧水船夫号子》、《打夯号子歌》的欣赏,理解劳动号子的精神内涵,对民歌及传统文化认同。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评价任务环节1 创设情景 讲解:河南卫视以传统文化结合现代技术推出的主题节日“奇妙游”系列节目,获得了观众们极大地喜爱,被誉为是一场酣畅淋漓的文化大秀,是一个跨越千年的非遗舞台。让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文化的根基。那我们音乐文化的根基是什么呢?引出民歌及本课课题。 认真聆听,快速进入音乐课学习状态。由近期热播的作品及现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环节2 导入新课、辩听作品片段1.展示课题,引导学生回忆初中所学民歌知识,提出问题? 2.播放《谁不说俺家乡好》和《脚夫调》片段,引导学生发现民歌“土”的特殊魅力并说出民歌概念。 3.播放三种民歌体裁的音乐片段。根据初中知识的回顾,及课本23页所学知识。说出民歌概念,能辩听三首作品的体裁。1.与初中知识链接并打结。 2.运用已掌握的知识,辨听不同体裁的民歌。 能理解并说出民歌的概念。 通过自主阅读说出三种民歌体裁分类及基本特征。 2.能分辨出三个音乐片段的体裁。环节3 听赏《澧水船夫号子》 1.播放《澧水船夫号子》视频。 2.引导学生从音乐要素角度关注音乐表现。 3.提出问题:观看歌唱家在全场景舞台上的演唱和到劳动现场哪一个会更震撼?1.带着问题认真观看、聆听作品。 2.分组分别说出作品的演唱方式、结构、速度、典型节奏。 引导学生用音乐要素分析作品。 说出《澧水船夫号子》节奏、速度等方面的特点。 环节4 复听《过滩号子》音乐1.播放《过滩号子》音 频,同时展示歌谱。 提出问题:该段音乐 是如何用音乐要素展现激烈、紧张的场面。 2.展示该段音乐的典 型节奏,引导学生练习。1.对照歌谱,听赏《过滩号子》音乐。 2.思考并回答该段音乐都运用了哪些音乐要素展现激烈、紧张的场面。 3.练习典型节奏,并运用力度、速度等音乐要素感受音乐情绪的变化。 加深对号子这种音乐体裁的理解,并学会用音乐要素分析作品。1.能说出《过滩号子》的速度、力度、声部特点。 2.能理解音乐要素在表现音乐情绪中的作用。环节5 欣赏《黄河船夫曲》、《打夯号子歌》播放《黄河船夫曲》、《打夯号子歌》,引导学生感受认识劳动号子的精神内涵。欣赏作品,能感受到并说出劳动号子表达出的的精神内涵。加强文化认同,实现立德树人目标。能感受到劳动号子表达出的团结力量、奋斗的精神,乐观态度等精神内涵。环节6 总 结 布置作业总结本节课知识点,布置作业:1.拓展一2.创作班级劳动号子。记录作业,课后实施完成。引导学生用自己理解的方式表达、诠释为传承民族文化做出应有的贡献。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