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夜间飞行的秘密》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6《夜间飞行的秘密》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09-24 19:33: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夜间飞行的秘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朗读课文,学会从不同角度提问。
2.能借助问题理解课文内容,理解飞机夜间飞行与蝙蝠探路之间的联系。
激发学生热爱科学、乐于观察和探究的兴趣。
【教学重点】
能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学会从不同角度提问,能借助问题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
学会从不同角度提问。
【教学过程】
一、集体研讨,深入理解课文
教师引导回顾:上节课我们整理了全班问题清单,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解决清单中的问题。
1.集体研讨预设问题一:科学家是怎样揭开蝙蝠飞行的秘密的?
(1)这个问题是根据哪些段落提出来的?(4-7自然段)阅读并勾画关键词,完成表格。
次数 目的 方法 结果 证明
学生重点学习第4-6自然段:先自读,把关键词填写在表格中,再同桌相互说一说。
汇报结果:假如你就是科学家,现在请你来介绍一下你的实验过程和结果。
(2)教师小结:三次不同的实验证明,蝙蝠夜里飞行,靠的不是眼睛,而是靠嘴和耳朵配合起来探路的。后来,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
(3)出示课件演示蝙蝠探路过程,学生根据多媒体的展示说。
2.集体研讨预设问题二:为什么要把蝙蝠比作没头苍蝇?
出示句子:蝙蝠就像没头苍蝇似的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语句“到处乱撞,挂在绳子上的铃铛响个不停”,体会蝙蝠到处乱撞和苍蝇到处乱蹿的相似之处。
教师小结:文章传达给我们的信息的确是它的眼睛不太好用,远不如嘴耳配合得好,蝙蝠不是全瞎,只是视力弱化了。
3.集体研讨预设问题三:飞机的夜间飞行和蝙蝠有什么关系?
(1)阅读第8自然段,结合蝙蝠夜间飞行的秘密,同桌相互说说雷达是怎样探路的呢?试着画出《雷达探路示意图》。
预设:雷达通过天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反射回来,被雷达接收到,显示在荧光屏上,让驾驶员清楚地看到前方有没有障碍物。
(2)引导:对比蝙蝠和飞机夜间飞行的原理,你有什么发现呢?(出示课件演示原理)
学生观察蝙蝠飞行原理的动画导图,对照雷达动画导图,思考后交流。
引导学生补充流程图:
( ) ( )
雷达的 ( ) 相当于蝙蝠的 ( )
( ) ( )
(3)学完了课文,你能说说课题为什么要用“和”来连接蝙蝠、雷达吗?
科学家从蝙蝠探路的试验和研究得到启示,发明了雷达,这就是蝙蝠与雷达的联系,所以课题要用“和”来连接。
(4)思考:蝙蝠和雷达有什么关系呢?明确:两者的原理是相似的,蝙蝠的嘴巴相当于雷达的天线,蝙蝠的耳朵相当于雷达的荧光屏,雷达是受蝙蝠启发发明的。
教师:看来好的问题,是能帮助我们深入思考、理解课文内容的。
4.集体研讨预设问题四:为什么课文没有具体写后两次实验?
(1)引导:请同学们参照第一次实验,把后两次实验具体写出来。
(2)同学们对比读一读,交流感受。
(3)教师小结:蝙蝠夜间飞行本身就很奇妙,科学家做实验的过程也很有趣。课文把第一次实验过程写得很详细,因为后两次实验过程与第一次实验类似,只是条件不同,所以后两次实验写得比较简单。从写法的角度提出问题,有利于我们揭开文章背后的秘密。
5.引导学生课后通过多种方式,借助学习资料,自行解决剩下的问题。
二、总结拓展
1.过渡:同学们,像这种人们通过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来创造发明东西,为人类造福,这门学科叫仿生学。人类仿生发明的东西很多很多,你能再举些例子来吗?
2.学生反馈。
三、及时巩固,迁移运用
1、请同学们阅读课后第三题,练习从不同角度提问。
(1)学生默读课后材料《它们是茎,还是根?》,边读边写下自己的问题。
(2)自主进行问题分类。
(3)小组交流,对问题进行整合和梳理。
(4)小组代表汇报交流,相互评价。
汇报提示语:
读到 ,我提出的问题是 ,这是从 角度提出的问题。
关于 这个问题,我从 得到了解决,我的想法是 。
2、假如有一天,蝙蝠在夜间飞行时偶尔碰到了夜行的飞机,它非常惊讶,就和飞机说起话来,同学们,它们会怎么说呀?
(1)同桌练习,配以动作演一演。
四、归纳学习方法
在课文的学习中,我们经常针对课文“内容”提出问题。这是我们最常见的也是最熟悉的一种提问角度。 但除此以外,我们还可以尝试从“写法”“启示”等不同角度提问,然后借助问题理解课文。这样,我们不仅理解了课文内容,还能发现作者精巧的构思与表达,并从课文内容中受到启示,更好地体会到阅读科普文的乐趣。(板书:深入思考)
五、布置作业
搜集更多关于仿生学的资料,整理成册,分享给更多的人。
【板书设计】
夜间飞行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