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整本书阅读学案及答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曹雪芹。
2.了解《红楼梦》的时代背景。
3.掌握江苏省关于《红楼梦》的高考题。
【课前预习】
读《红楼梦》第一至第二十回。
【课内学习】
一、走近作者
曹雪芹(约1715年5月28日—约1763年2月12日),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生于江宁(今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一说曹頫之子)。
“沾“字取《诗经·小雅·信南山》“既优既渥,既沾既足,生我百谷”,有“世沾皇恩”之意。“雪芹”二字出自苏轼《东坡八首》之三:“泥芹有宿根,一寸嗟独在。雪芹何时动,春鸠行可脍。”
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亲历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生活。曾祖父曹玺任江宁织造;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帝的保姆;祖父曹寅做过康熙帝的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监察御使,极受康熙宠信。雍正六年(1728年),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曹雪芹随家人迁回北京老宅。后又移居北京西郊,靠卖字画和朋友救济为生。曹家从此一蹶不振,日渐衰微。经历了生活中的重大转折,曹雪芹深感世态炎凉,对封建社会有了更清醒、更深刻的认识。他蔑视权贵,远离官场,过着贫困如洗的艰难日子。晚年,曹雪芹移居北京西郊。生活更加穷苦,“满径蓬蒿”,“举家食粥酒常赊”。但曹雪芹“补天”之志从未懈怠,直至晚年,友人敦诚《寄怀曹雪芹(沾)》还在安慰他:“劝君莫弹食客铗,劝君莫叩富儿门。残羹冷炙有德色,不如著书黄叶村。”曹雪芹素性放达,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均有所研究。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终于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幼子夭亡,他陷于过度的忧伤和悲痛,卧床不起。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除夕(2月12日),因贫病无医而逝。关于曹雪芹逝世的年份,另有乾隆二十九年除夕(1764年2月1日)、甲申(1764年)初春之说。
周汝昌评价说:曹雪芹的一生,是不寻常的,坎坷困顿而又光辉灿烂。他讨人喜欢,受人爱恭倾赏,也大遭世俗的误解诽谤、排挤不容。他有老、庄的哲思,有屈原的《骚》愤,有司马迁的史才,有顾恺之的画艺和“痴绝”,有李义山、杜牧之风流才调,还有李龟年、黄幡绰的音乐、剧曲的天才功力……他一身兼有贵贱、荣辱、兴衰、离合、悲欢的人生阅历,又具备满族与汉族、江南与江北各种文化特色的融会综合之奇辉异彩。所以我说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代表形象。
二、时代背景
《红楼梦》用两京暗示了时代背景
作者:至真斋主、潇湘夜雨
《红楼梦》采用“真事隐”、“假语存”的写作手法。在封建专制时代,这种写作手法本身就是在提示我们:《红楼梦》这部书一定涉及时事政治,其隐写的部分在当时一定属于敏感的史实。《红楼梦》开篇说“然朝代年纪,地舆邦国,却反失落无考。”这是障眼法,就像这段文字处批书人说的:“据余说,却大有考证。”每一部小说作品都有时代背景,只不过《红楼梦》碍于情势不能明确交代时代背景,而是采用隐写的方式,让我们根据文本提供的蛛丝马迹索隐出来。如果我们能够准确定位《红楼梦》的时代背景,那么隐写的史实和主旨思想就好破解了。目前关于《红楼梦》的时代背景主要有两个观点:一是主流红学认为的清中期,二是大多数民间红学研究者认为的明末清初。那么哪个观点正确呢?其实书中有很多种信息向我们表明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民间研红者也从多方面论证了时代背景。我们今天仅从书中所隐写的京城这个方面来论证时代背景。
一、《红楼梦》中的京城在哪里?
我们先梳理一下书中有关京城的情节,搞清楚了京城所在地,我们也就知道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了。
甲戌本凡例说:“书中凡写长安,在文人笔墨之间,则从古之称;凡愚夫妇、儿女子家常口角,则曰“中京”,是不欲着迹于方向也。盖天子之邦,亦当以中为尊,特避其“东南西北”四字样也。”意思是本书回避了写京城的现实所在,在文人笔墨之间用“长安”指代京城,在普通百姓口语中则用“中京”指代京城。
然而,书中的很多情节却又让我们很容易推测京城的指向。第一回,家在姑苏(即苏州)的甄士隐中秋宴请寓居在葫芦庙的贾雨村,贾雨村叹道:“非晚生酒后狂言,若论时尚之学,晚生也或可去充数沽名,只是目今行囊路费一概无措,神京路远,非赖卖字撰文可能到者。”甄士隐听到后,资助贾雨村五十两白银,并两套冬衣,以助贾雨村入都春闱一战。在这段情节里,贾雨村用“神京”指代京城,且说“神京路远,非赖卖字撰文可能到者。”如果京城是在金陵(南京),对姑苏来说并不遥远,也没必要准备冬衣。从这里我们也能推测“神京”暗指北京。
我们再看贾雨村做的是哪个朝代的官。“这日,那甄家的大丫鬟在门前买线,忽听得街上喝道之声,众人都说新太爷到任。丫鬟于是隐在门内看时,只见军牢快手,一对一对的过去,俄而大轿抬着一个乌帽猩袍的官府过去。”
乌帽猩袍:乌帽指乌纱帽,猩袍指红袍。这是明朝的四品官服。到了清代,官员的乌纱帽被换成红缨帽。明朝官员的官服:一至四品,用绯色;五至七品,用青色;八至九品,用绿色。补子不同。而清朝都是蓝色,且装饰不同。在明朝,知府为从四品,穿红袍。
贾雨村被罢官后,林如海书信贾政为贾雨村起复谋官。正巧贾家派人来接林黛玉,“(黛玉)随了奶娘及荣府几个老妇人登舟而去。雨村另有一只船,带两个小童,依附黛玉而行。有日到了都中,进入神京,雨村先整了衣冠,拿着宗侄的名帖,至荣府门前投了。彼时贾政已看了妹丈之书,即忙请入相会。见雨村相貌魁伟,言谈不俗,且这贾政最喜读书人,礼贤下士,拯溺济危,大有祖风,况又系妹丈致意,因此优待雨村,更又不同,便竭力内中协助。题奏之日,轻轻谋了一个复职候缺,不上两个月,金陵应天府缺出,便谋补了此缺,拜辞了贾政,择日到任去了。”
林黛玉和贾雨村乘船从扬州出发“有日到了都中”,这里的“有日”指多日,说明扬州距离京城很远。贾雨村谋了个金陵应天府知府的空缺,这里很明确地交代了贾雨村做的是明朝的官。应天府,或称京师,是南京在明朝时期的名称,为明朝前期首都。元朝至正十六年(1356年)朱元璋亲自带兵分三路用十天时间攻破集庆路(今南京),三月,改集庆路名为应天府。洪武元年(1368年)八月,建为南京。洪武十一年(1378年)正月至永乐元年(1403年)正月的25年间,应天府为明朝的京师。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北迁,以顺天府为京师,以南京应天府为留都。清初顺治二年(1645年),清兵攻克应天府后改名为江宁府,从此,“应天府”和“南京”的称谓在有清一代不复存在。
第七回,有以下文本:周瑞家的听了笑道:“阿弥陀佛,真坑死人的事儿!等十年未必都这样巧的呢。”宝钗道:“竟好,自他说了去后,一二年间可巧都得了,好容易配成一料。如今从南带至北,现在就埋在梨花树底下呢。”周瑞家的又问道:“这药可有名子没有呢?”宝钗道:“有。这也是那癞头和尚说下的。叫作‘冷香丸’。”
薛家从金陵出发,到了京城。通过薛宝钗的话,可知薛家是从南到北的,那么金陵以北的京城是哪里呢?只能是北京。
第十二回,贾瑞夜里进贾府欲私会王熙凤,被贾蓉贾蔷捉拿算计。贾蔷又道:“如今要放你,我就担着不是。老太太那边的门早已关了,老爷正在厅上看南京的东西,那一条路定难过去,如今只好走后门。若这一走,倘或遇见了人,连我也完了。等我们先去哨探哨探,再来领你。这屋你还藏不得,少时就来堆东西。等我寻个地方。”这里出现了只有明朝才能出现的“南京”称谓。
第三十三回,宝玉挨打,贾母斥责贾政:“你也不必和我使性子赌气的。你的儿子,我也不该管你打不打。我猜着你也厌烦我们娘儿们。不如我们赶早儿离了你,大家干净!”说着便令人去看轿马,“我和你太太宝玉立刻回南京去!”在这里贾母也使用了明朝的“南京”称谓。
第四十六回,贾赦要娶鸳鸯做妾,鸳鸯不依。鸳鸯道:“事到如此,臊一会怎么样!你们不信,慢慢的看着就是了。太太才说了,找我老子娘去。我看他南京找去!”
第五十二回,薛宝琴提到真真国女孩会作诗,宝玉忙笑道:“好妹妹,你拿出来我瞧瞧。”宝琴笑道:“在南京收着呢,此时那里去取来?”宝玉听了,大失所望,便说:“没福得见这世面。”
第五十六回,贾宝玉得知江南甄家也有一个叫宝玉的,以为是甄家的婆子为了讨贾母喜欢编造的。后来贾宝玉去看湘云,史湘云说他:“你放心闹罢,先是‘单丝不成线,独树不成林’,如今有了个对子,闹急了,再打很了,你逃走到南京找那一个去。”宝玉道:“那里的谎话你也信了,偏又有个宝玉了?”湘云道:“怎么列国有个蔺相如,汉朝又有个司马相如呢?”宝玉笑道:“这也罢了,偏又模样儿也一样,这是没有的事。”
第七十五回,尤氏问道:“今日外头有谁?”佩凤道:“听见说外头有两个南京新来的,倒不知是谁。”
从上面提到的南京情节,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书中的故事是两京并立的明朝,而清朝只有北京是首都,南京已经被更名为江宁府。如果《红楼梦》的故事发生在清中期,书中人物称江宁为南京,是不可思议的事情。
二、《石头记》也可以理解成《石头城记》
《石头记》是作者自譬被女娲遗弃在青埂峰下的补天石,经茫茫大士、渺渺真人幻化成通灵玉,随赤瑕宫神瑛侍者下世,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的一段故事。访仙求道的空空道人从青埂峰路过看见了石上所记之事,与“石兄”(也就是这块大石)一番对话后,把“石兄”亲身经历的故事从头至尾抄录下来,问世传奇。我们从石头记录的“历尽离合悲欢、炎凉世态”故事和开篇交代的“末世”时代背景可以看出,这部书虽然表面上写的是贾家这个大家族兴亡的故事,却分明是在隐写朝代兴亡的故事,即明亡清兴改朝换代的故事。《石头记》书名的字面意思是“石头所记之事”,其隐含的意思却是“石头城的故事”。
石头城又名石首城,后来成为南京的别称。(明)高启《送谢恭》:“凉风起江海,万树尽秋声。摇落岂堪别,踌躇空复情。帆过京口渡,砧响石头城。为客归宜早,高堂白发生。”石头城有时又省作“石头”、“石城”。《晋书·王恽传》:“既而王濬破石头,降孙皓,威名益振。”(唐)杨炯《和刘长史答十九兄》:“石城俯天闕,钟阜对江津。”(清)孔尚任《桃花扇·逃难》:“报长江锁开,报长江锁开,石头将坏,高官贱卖没人买。下官马士英,五更进朝,才知圣上潜逃;俺为臣的,也只得偷溜了。”(清)周亮工《步韵酌龚半千》:“我傍秦淮住,君家亦石城。”
公元前333年,楚威王熊商灭掉越国,为防止日后有人在此称王,便在狮子山以东一带埋下金制小人,以镇“王气”,称金人陵寝为“金陵”。同时在石头山上修筑一座城邑,取名“金陵邑”。金陵得名即始于此。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曾在金陵关西南丹阳(今江宁区丹阳)经过,回途又从“江乘”渡江北返。随行术士认为金陵山势险峻,便对秦始皇说:“五百年后金陵有王气。”秦始皇听后龙颜大怒,当即派人凿断方山地脉,令淮水流贯金陵与长江汇合,以泄“王气”,金陵段淮水由此得名“秦淮河”。秦始皇觉得仅泄“王气”尚不能满足其传之万世的心愿,于是又下令将金陵改为秣陵。“秣”是草料的意思,意即这里不该称金陵,只能贬为牧马场,让王气泄散。
三国时期,公元229年,孙权命人在西临长江、南控秦淮河入江口的石头山上,利用悬崖峭壁,依山筑起了城垣雄伟的石头城,并将秣陵改称建业,以示其决心在此建立帝王功业。西晋太康元年(公元280年)析建业县西南置临江县,太康二年改为江宁县。西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建业改称建邺。西晋建兴元年(公元313年),为避晋愍帝司马邺讳,改建邺为建康。此后,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均相继在建康建都,故南京有“六朝古都”之称。
五代十国之一的南唐(937年—975年)在金陵建都,改金陵为江宁,是为“江宁府”。北宋时江宁府为江南东路的首府。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改江宁府为建康府,并作为宋朝行都,称“东都”,建康府仍为江南东路首府。1138年定建康为留都。南宋名将岳飞曾在建康府牛首山一带大败金兵,并有抗金故垒遗存。元朝时,江宁府改为集庆路。
1356年,朱元璋攻占集庆,将“集庆”改为“应天府”。1368年建立明朝,朱元璋下诏以金陵为南京,将元大都更名为北平府,取“北方安宁平定”之意。洪武十一年(1378年),改南京为京师。南京是明朝初期的首都。明初京师总人口约70万人,是当时中国规模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城市,修造历时达27年的南京明城墙,是世界第一大城垣。
1402年,朱棣发动靖难之役,夺建文帝帝位,攻占南京后称帝,改元永乐。1421年,朱棣正式迁都北平。永乐十九年(1427年)“北平”改名为北京,与南京对应,将南京改为留都,设南京六部等机构,行使双京制,应天府(南京)和顺天府(北京)合称二京府。应天府为南直隶首府。
1644年,明思宗朱由检殉国后,同年五月朱由崧被四镇拥立于南京,改元“弘光”,建立南明政权。1645年,清军兵临江南,攻陷南京后遂即废除国都地位,改应天府为江宁府,成为江南省省府。江宁府成为统辖今江苏(含上海)、安徽和江西三省军民政务的两江总督都署驻地。在经济方面江宁府也具有相当的重要性,清朝在江宁府设立规模庞大的江宁织造府,生产丝织品以供应皇家需求。康熙六年(1667年),将江南省划分为江苏(含今上海市)、安徽二省,“江苏”乃是取江宁、苏州二府首字而得名。
由此可以说贾家生活在北京。但是,从书中人物的生活习惯、语言、气候、植物、自然现象等描写来看,又有很明显的南方特征,这是怎么回事?我们觉得这透露了作者的一些信息,作者很可能是在北方生活过一段时间的南方人,在描写生活和自然环境细节的时候不自觉地融入了南方生活的体验,而对北方一些生活细节的不熟悉由此露出了破绽。
既然贾家生活在北京,为何书中对女子称为“金陵十二钗”、“副十二钗”?有一个书名也叫《金陵十二钗》。如果按照贾家生活在北京,女子叫“京城十二钗”,书名叫《京城十二钗》似乎更确切。我们觉得作者之所以强调“金陵”是因为“金陵”比“京城”更有意义。《石头记》正文开篇是“当日地陷东南”,意在主要讲述江南地区遭受大的灾难的故事,作者强调“金陵”契合《石头记》主旨。
《石头记》书名还隐含着亡国之意。正如孔尚任《桃花扇·逃难》所云:“报长江锁开,报长江锁开,石头将坏。”明清易代,明朝的北方京城北京成了清人的京城,名称也未改变,而明朝的陪都“南京”作为京城的使命却结束了,那是明朝的发祥地,创业之基。从历史来看,北京的沦陷并不是明朝的彻底败亡,在南方还有南明政权。在明遗民的观念里,1644甲申之变更不是改朝换代的标志,南明的败亡才是明朝的彻底败亡。《石头记》作者的历史观与清统治者的历史观是不同的,我们解读这部书其实是在解读作者的思想。
【整体感知】
《红楼梦》规模宏大、结构严谨、情节复杂、描写生动,塑造了众多具有典型性格的艺术形象,堪称中国古代长篇小说的高峰,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曹雪芹为中华民族,为世界人民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和精神财富,不仅对后世作家的创作影响深远,而且在绘画、影视、动漫、网游等领域产生了大量优秀衍生作品,学术界、社会上围绕《红楼梦》作者、版本、文本、本事等方面的研究与谈论甚至形成了一种专门的学问——红学。
生于繁华,终于沦落。曹雪芹的家世从鲜花着锦之盛,一下子落入凋零衰败之境,使他深切地体验着人生悲哀和世道的无情,也摆脱了原属阶级的庸俗和褊狭,看到了封建贵族家庭不可挽回的颓败之势,同时也带来了幻灭感伤的情绪。他的悲剧体验,他的诗化情感,他的探索精神,他的创新意识,全部熔铸到《红楼梦》里。
热爱生活又有梦幻之感,入世又出世,这是曹雪芹在探索人生方面的矛盾。曹雪芹并不是厌世主义者,他并不真正认为人间万事皆空,也并未真正勘破红尘,真要劝人从所谓的尘梦中醒来,否则,他就不会那样痛苦地为尘世之悲洒辛酸之泪,就不会在感情上那样执著于现实的人生。他正是以一种深挚的感情,以自己亲身的体验,写出入世的耽溺和出世的向往,写出了耽溺痛苦的人生真相和希求解脱的共同向往,写出了矛盾的感情世界和真实的人生体验。
《红楼梦》开卷第一回里,曹雪芹自述写作缘起、写作经历和心得体会,鲜明地表达了自己的文学思想和创作原则。 他首先批评了那些公式化、概念化、违反现实的创作倾向,认为这种创作远不如按自己的事体情理创作的作品“新鲜别致”,那些“大不近情,自相矛盾”之作,“竟不如我半世亲睹亲闻的这几个女子”,“至若离合悲欢,兴衰际遇,则又追踪蹑迹,不敢稍加穿凿,徒为供人之目而反失其真传者”。他直接取材于现实社会生活,是“字字看来皆是血”,渗透着作者个人的血泪感情。作品“如实描写,并无讳饰”,保持了现实生活的多样性、现象的丰富性。从形形色色的人物关系中,显示出那种富贵之家的荒谬、虚弱及其离析、败落的趋势。他所写的人物打破了过去“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的写法,“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使古代小说人物塑造完成了从类型化到个性化的转变,塑造出典型化的人物形象。曹雪芹以诗人的敏感去感知生活,着重表现自己的人生体验,自觉地创造一种诗的意境,使作品婉约含蓄,是那样的历历在目,又是那样的难以企及。他不像过去的小说居高临下地裁决生活,开设道德法庭,对人事进行义正词严的判决,而是极写人物心灵的颤动、令人参悟不透的心理、人生无可回避的苦涩和炎凉冷暖,让读者品尝人生的况味。
【高考真题】
《红楼梦》是我国的文学瑰宝,这些年关于《红楼梦》的试题连续进入高考考题,其中江苏卷从2008年起至今,连考13年。
2008年
《红楼梦》中写道:“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请说说“金玉良缘”“木石前盟”的含义。(5分)
2009年
概括说说《红楼梦》“冷子兴演说荣国府”的主要内容。(5分)
2010年
要求判断是否正确:《红楼梦》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所见判词:“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闺花柳质,一载赴黄粱。”其中暗示了迎春的悲惨命运。(3分)
2011年
《红楼梦》判词:“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判词所指是谁?“优伶”和“公子”指小说中的哪两个人物?(5分)
2012年
“若问渠侬多少恨,数完庭榭堕飘花。一声你好香消散,别院笙箫月影斜。”这首诗末两句写了《红楼梦》中哪两件事?前一件事发生在大观园中的什么地方?(5分)
2013年
《红楼梦》中,抄检大观园时,在入画的箱子里寻出一大包金银锞子、一副玉带板子和一包男人的靴袜等物;在司棋的箱子里发现一双男子的锦带袜、一双缎鞋和一个小包袱,包袱里有一个同心如意和她表弟潘又安写的大红双喜笺。
入画和司棋分别是谁的丫鬟?在处置入画和赶走司棋时,她们的主子各是什么态度?(5分)
2014年
《红楼梦》不同的版本中,凹晶馆联诗一回,黛玉的名句,一为“冷月葬花魂”,一为“冷月葬诗魂”。请从小说情节和主题两个方面,分别说明“葬花魂”与“葬诗魂”的依据。(5分)
2015年
在《红楼梦》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金鸳鸯三宣牙牌令”中,鸳鸯说:“天天咱们说,外头老爷们吃酒吃饭,都有一个篾片相公,拿他取笑儿。咱们今儿也得了一个女篾片了。”鸳鸯她们要取笑的“女篾片”指谁?请结合本回情节,归纳她的性格特征。(5分)
2016年
《红楼梦》“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两回中,贾政称宝玉为“无知的孽障”,“手足眈眈小动唇舌,不肖种种大承笞挞”一回中,又称之为“不孝的孽障”。请结合相关情节,说明这两处的“孽障”分别表达了贾政对宝玉什么样的感情。(6分)
2017年
请从《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香菱之中选择一人,用一种花比喻她,并简要陈述这样比喻的理由。要求:依据原著,自圆其说。(6分)
2018年
《红楼梦》“散余资贾母明大义,复世老沐天恩”一回中,贾母得知府中库藏已空、入不敷出的实情后,将自己多年的积蓄拿出来,以渡难关。请结合这一情节,分析贾母的形象特点。(6分)
2019年
《红楼梦》“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死金丹独艳理亲丧”一回中,群芳行令,宝钗摇得牡丹签,上云“任是无情也动人”,请结合小说,概括宝钗的“动人”之处。(6分)
2020年
《红楼梦》第五十回“芦雪庵争联即景诗,暖香坞雅制春灯谜”中,众人联句,起句为王熙凤所作,她说,“你们别笑话我,我只有一句粗话”,“就是‘一夜北风紧’”。请结合这句诗,简析王熙凤的形象。(6分)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通过《红楼梦》的回目,了解小说的梗概。
【课前预习】
读《红楼梦》第二十一至第四十回。
【课内学习】
一、走近文本
一个人要想把自己看清楚,需要一面甚至多面镜子。同样道理,要想把《红楼梦》看清楚,也需要多面镜子。
第一面镜子——高鹗。根据红学家周汝昌的研究,曹雪芹生前已经把《红楼梦》写完,总共108回。而现在市面上卖的《红楼梦》往往是120回。原因是封建统治者害怕《红楼梦》原著结尾的批判力与影响力,所以指使高鹗删去后28回,又续写了40回;为适应自己的后40回,高鹗还窜改了前80回。经高鹗一改,《红楼梦》成了一部琼瑶式的言情小说,思想性、艺术性大打折扣,其结局也与《红楼梦》前文的伏笔不照应。高鹗应该是潜藏的御用文人。
举例来说,林黛玉的“含情目”应该是“含露目”。林黛玉进贾府时年龄尚小,又逢母丧,刚又哭了一场,对宝玉以前又有误解,不可能一见宝玉就含情脉脉、两眼放电。
再如,高中教材曾选过高鹗的《黛玉之死》。但红学家们都说黛玉不是那样死的。
第一面镜子是平面镜、穿衣镜,镜子里的高鹗伸左手,恰恰说明曹雪芹当年伸的是右手。
第二面镜子——脂砚斋。脂砚斋是一个人,这个人与曹雪芹共同生活多年,对曹雪芹所写故事的人物原型和事件原貌了如指掌,并通读过《红楼梦》全文,对其中的前后呼应关系及其他精妙之处作出了不少评点,甚至参与了《红楼梦》部分段落的创作。《红楼梦》的一个较早、较好的版本——甲戌本,名字就是《脂砚斋重评石头记》,里面有脂砚斋的很多批语。借助脂砚斋的批语,人们隐约看到了《红楼梦》结局的真相。
第二面镜子是望远镜,我们借助脂砚斋这架望远镜,既能偶尔看到曹雪芹当年的生活图景,又能看到《红楼梦》的后28回的概况。
我用的第三面镜子是周汝昌,他是个皓首穷经地研究红楼梦的人。其汇校本值得珍藏。
当然,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的镜子。
读《红楼梦》的一大困难就是理清人物关系。贾府内主要生活着四代人。
代字辈:贾代化(宁国府)、贾代善(荣国府)、贾代儒(贾家义学老师)。——子代父爵
文字辈:贾敷(贾代化长子,夭折)、贾敬(贾代化次子)、贾赦(贾代善长子)、贾政(贾代善次子)、贾敏(贾代善之女,林黛玉之母)。——重视文教
玉字辈和春字辈:贾珍(贾敬之子)、贾琏(liǎn贾赦之子)、贾琮(cóng,贾赦之子)、贾珠(贾政长子、李纨的丈夫,早亡)、贾宝玉(贾政次子)、贾珠(贾政与赵姨娘所生)。——锦衣玉食。玉,欲也。穷奢极欲。
贾元春(贾政长女)、贾迎春(贾赦之女)、贾探春(贾政之女)、贾惜春(贾敬之女)。——谐音“原应叹息”。
草字辈:贾蓉(贾珍独子)、贾兰(贾珠之子,“兰”的繁体字“蘭”是草字头)——沦为草民。
其他主要人物:
贾母(姓史,贾代善之妻)、王夫人(贾政之妻、王熙凤之姑姑)、王熙凤(贾琏之妻)、秦可卿(贾蓉之妻)、薛姨妈、薛宝钗、史湘云、妙玉。
甄士隐(谐音“真事隐”)
贾雨村(谐音“假语存”,贾雨村言谐音“假语村言”)
【周汝昌汇校本回目】
凡例(《红楼梦旨义》)
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第二回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第三回 金陵城起复贾雨村 荣国府收养林黛玉
第四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第五回 开生面梦演红楼梦 立新场情传幻境情
第六回 贾宝玉初试雨云情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第七回 送宫花周瑞叹英莲 谈肄业秦钟结宝玉
第八回 薛宝钗小恙梨香院 贾宝玉大醉绛芸轩
第九回 恋风流情友入家塾 起嫌疑顽童闹学堂
第十回 金寡妇贪利权受辱 张太医论病细穷源
第十一回 庆寿辰宁府排家宴 见熙凤贾瑞起淫心
第十二回 王熙凤毒设相思局 贾天祥正照风月鉴
第十三回 秦可卿死封龙禁尉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第十四回 林如海捐馆扬州城 贾宝玉路谒北静王
第十五回 王凤姐弄权铁槛寺 秦鲸卿得趣馒头庵
第十六回 贾元春才选凤藻宫 秦鲸卿夭逝黄泉路
第十七回 会芳园试才题对额 贾宝玉机敏动诸宾
第十八回 林黛玉误剪香囊袋 贾元春归省庆元宵
第十九回 情切切良宵花解语 意绵绵静日玉生香
第二十回 王熙凤正言弹妒意 林黛玉俏语谑娇音
第二十一回 贤袭人娇嗔箴宝玉 俏平儿软语救贾琏
第二十二回 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制灯迷贾政悲谶语 (谶语:迷信的人指事后应验的话。)
第二十三回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第二十四回 醉金刚轻财尚义侠 痴女儿遗帕染相思
第二十五回 魇魔法姊弟逢五鬼 红楼梦通灵遇双真
第二十六回 蘅芜院设言传蜜意 潇湘馆春困发幽情
第二十七回 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第二十八回 蒋玉菡情赠茜香罗 薛宝钗羞笼红麝串
第二十九回 享福人福深还祷福 痴情女情重愈斟情
第三十回 宝钗借扇机带双敲 龄官划蔷痴及局外
第三十一回 撕扇子作千金一笑 因麒麟伏白首双星
第三十二回 诉肺腑心迷活宝玉 含耻辱情烈死金钏
第三十三回 手足耽耽小动唇舌 不肖种种大承笞挞
第三十四回 情中情因情感妹妹 错里错以错劝哥哥
第三十五回 白玉钏亲尝莲叶羹 黄金莺巧结梅花络
第三十六回 绣鸳鸯梦兆绛芸轩 识分定情悟梨香院
第三十七回 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蘅芜苑夜拟菊花题
第三十八回 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韵
第三十九回 村老妪谎谈承色笑 痴情子实意觅踪迹
第四十回 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
第四十一回 贾宝玉品茶拢翠庵 刘姥姥醉卧怡红院
第四十二回 蘅芜君兰言解疑语 潇湘子雅谑补余香
第四十三回 闲取乐偶攒金庆寿 不了情暂撮土为香
第四十四回 变生不测凤姐泼醋 喜出望外平儿理粧
第四十五回 金兰契互剖金兰语 风雨夕闷制风雨词
第四十六回 尴尬人难免尴尬事 鸳鸯女誓绝鸳鸯偶
第四十七回 獃霸王调情遭苦打 冷郎君惧祸走他乡 (獃,即“呆”)
第四十八回 滥情人情误思游艺 慕雅女雅集苦吟诗
第四十九回 琉璃世界白雪红梅 脂粉香娃割腥啖膻
第五十回 芦雪广争联即景诗 暖香坞创制春灯谜 (“广”不是“庵”)
第五十一回 薛小妹新编怀古诗 胡庸医乱用虎狼药
第五十二回 俏平儿情掩虾须镯 勇晴雯病补雀金裘
第五十三回 宁国府除夕祭宗祠 荣国府元宵开夜宴
第五十四回 史太君破陈腐旧套 王熙凤效戏彩斑衣
第五十五回 辱亲女愚妾争闲气 欺幼主刁奴蓄险心
第五十六回 敏探春兴利除宿弊 时宝钗小惠全大体
第五十七回 慧紫鹃情辞试忙玉 慈姨妈爱语慰痴颦
第五十八回 杏子阴假凤泣虚凰 茜纱窗真情揆痴理
第五十九回 柳叶渚边嗔莺咤燕 绛云轩里召将飞符
第六十回 茉莉粉替去蔷薇硝 玫瑰露引来茯苓霜 (茯苓:寄生在松树根上的真菌,可入药。)
第六十一回 投鼠忌器宝玉情赃 判冤决狱平儿情权
第六十二回 憨湘云醉眠芍药裀?獃香菱情解柘榴裙 (裀,即“茵”,垫子或褥子。“柘”不是“石”。)
第六十三回 寿怡红群芳开夜宴 死金丹独艳理亲丧
第六十四回 幽淑女悲题五美吟 浪荡子情遗九龙佩
第六十五回 贾二舍偷娶尤二姨 尤三姐思嫁柳二郎
第六十六回 情小妹耻情归地府 冷二郎一冷入空门
第六十七回 馈土物颦卿思故里 讯家童凤姐蓄阴谋
第六十八回 苦尤娘赚入大观园 酸凤姐大闹宁国府
第六十九回 弄小巧用借剑杀人 觉大限吞生金自逝
第七十回 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史湘云偶填柳絮词
第七十一回 嫌隙人有心生嫌隙 鸳鸯女无意遇鸳鸯
第七十二回 王熙凤恃强羞说病 来旺妇倚势霸成亲
第七十三回 痴丫头误拾绣春囊 懦小姐不问累金凤
第七十四回 惑奸谗抄检大观园 矢孤介杜绝宁国府
第七十五回 开夜宴异兆发悲音 赏中秋新词得佳谶
第七十六回 凸碧堂品笛感凄情 凹晶馆联诗悲寂寞
第七十七回 俏丫鬟抱屈夭风流 美优伶斩情归水月
第七十八回 老学士闲征姽婳词 痴公子杜撰芙蓉诔 (姽婳:读音guǐ huà,形容女子娴静美好。)
第七十九回 薛文龙悔娶河东狮 贾迎春误嫁中山狼
第八十回 懦弱迎春肠回九曲 姣怯香菱病入膏肓
【人民文学出版社2008年7月版《红楼梦》回目】
第一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第二回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第三回 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第四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第五回 游幻境指迷十二钗 饮仙醪曲演红楼梦
第六回 贾宝玉初试云雨情 刘姥姥一进荣国府
第七回 送宫花贾琏戏熙凤 宴宁府宝玉会秦钟
第八回 比通灵金莺微露意 探宝钗黛玉半含酸
第九回 恋风流情友入家塾 起嫌疑顽童闹学堂
第十回 金寡妇贪利权受辱 张太医论病细穷源
第十一回 庆寿辰宁府排家宴 见熙凤贾瑞起淫心
第十二回 王熙凤毒设相思局 贾天祥正照风月鉴
第十三回 秦可卿死封龙禁尉 王熙凤协理宁国府
第十四回 林如海捐馆扬州城 贾宝玉路谒北静王
第十五回 王凤姐弄权铁槛寺 秦鲸卿得趣馒头庵
第十六回 贾元春才选凤藻宫 秦鲸卿夭逝黄泉路
第十七回至十八回 大观园试才题对额 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第十九回 情切切良宵花解语 意绵绵静日玉生香
第二十回 王熙凤正言弹妒意 林黛玉俏语谑娇音
第二十一回 贤袭人娇嗔箴宝玉 俏平儿软语救贾琏
第二十二回 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制灯谜贾政悲谶语
第二十三回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第二十四回 醉金刚轻财尚义侠 痴女儿遗帕惹相思
第二十五回 魇魔法姊弟逢五鬼 红楼梦通灵遇双真
第二十六回 蜂腰桥设言传心事 潇湘馆春困发幽情
第二十七回 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第二十八回 蒋玉菡情赠茜香罗 薛宝钗羞笼红麝串
第二十九回 享福人福深还祷福 痴情女情重愈斟情
第三十回 宝钗借扇机带双敲 龄官划蔷痴及局外
第三十一回 撕扇子作千金一笑 因麒麟伏白首双星
第三十二回 诉肺腑心迷活宝玉 含耻辱情烈死金钏
第三十三回 手足耽耽小动唇舌 不肖种种大承笞挞
第三十四回 情中情因情感妹妹 错里错以错劝哥哥
第三十五回 白玉钏亲尝莲叶羹 黄金莺巧结梅花络
第三十六回 绣鸳鸯梦兆绛芸轩 识分定情悟梨香院
第三十七回 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蘅芜苑夜拟菊花题
第三十八回 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咏
第三十九回 村姥姥是信口开河 情哥哥偏寻根究底
第四十回 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
第四十一回 栊翠庵茶品梅花雪 怡红院劫遇母蝗虫
第四十二回 蘅芜君兰言解疑癖 潇湘子雅谑补馀香
第四十三回 闲取乐偶攒金庆寿 不了情暂撮土为香
第四十四回 变生不测凤姐泼醋 喜出望外平儿理妆
第四十五回 金兰契互剖金兰语 风雨夕闷制风雨词
第四十六回 尴尬人难免尴尬事 鸳鸯女誓绝鸳鸯偶
第四十七回 呆霸王调情遭苦打 冷郎君惧祸走他乡
第四十八回 滥情人情误思游艺 慕雅女雅集苦吟诗
第四十九回 琉璃世界白雪红梅 脂粉香娃割腥啖膻
第五十回 芦雪广争联即景诗 暖香坞雅制春灯谜
第五十一回 薛小妹新编怀古诗 胡庸医乱用虎狼药
第五十二回 俏平儿情掩虾须镯 勇晴雯病补雀金裘
第五十三回 宁国府除夕祭宗祠 荣国府元宵开夜宴
第五十四回 史太君破陈腐旧套 王熙凤效戏彩斑衣
第五十五回 辱亲女愚妾争闲气 欺幼主刁奴蓄险心
第五十六回 敏探春兴利除宿弊 时宝钗小惠全大体
第五十七回 慧紫鹃情辞试忙玉 慈姨妈爱语慰痴颦
第五十八回 杏子阴假凤泣虚凰 茜纱窗真情揆痴理
第五十九回 柳叶渚边嗔莺咤燕 绛芸轩里召将飞符
第六十回 茉莉粉替去蔷薇硝 玫瑰露引来茯苓霜
第六十一回 投鼠忌器宝玉瞒赃 判冤决狱平儿行权
第六十二回 憨湘云醉眠芍药裀 呆香菱情解石榴裙
第六十三回 寿怡红群芳开夜宴 死金丹独艳理亲丧
第六十四回 幽淑女悲题五美吟 浪荡子情遗九龙佩
第六十五回 贾二舍偷娶尤二姨 尤三姐思嫁柳二郎
第六十六回 情小妹耻情归地府 冷二郎一冷入空门
第六十七回 见土仪颦卿思故里 闻秘事凤姐讯家童
第六十八回 苦尤娘赚入大观园 酸凤姐大闹宁国府
第六十九回 弄小巧用借剑杀人 觉大限吞生金自逝
第七十回 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史湘云偶填柳絮词
第七十一回 嫌隙人有心生嫌隙 鸳鸯女无意遇鸳鸯
第七十二回 王熙凤恃强羞说病 来旺妇倚势霸成亲
第七十三回 痴丫头误拾绣春囊 懦小姐不问累金凤
第七十四回 惑奸谗抄检大观园 矢孤介杜绝宁国府
第七十五回 开夜宴异兆发悲音 赏中秋新词得佳谶
第七十六回 凸碧堂品笛感凄清 凹晶馆联诗悲寂寞
第七十七回 俏丫鬟抱屈夭风流 美优伶斩情归水月
第七十八回 老学士闲征姽婳词 痴公子杜撰芙蓉诔
第七十九回 薛文龙悔娶河东狮 贾迎春误嫁中山狼
第八十回 美香菱屈受贪夫棒 王道士胡诌妒妇方
第八十一回 占旺相四美钓游鱼 奉严词两番入家塾
第八十二回 老学究讲义警顽心 病潇湘痴魂惊噩梦
第八十三回 省宫闱贾元妃染恙 闹闺阃薛宝钗吞声
第八十四回 试文字宝玉始提亲 探惊风贾环重结怨
第八十五回 贾存周报升郎中任 薛文起复惹放流刑
第八十六回 受私贿老官翻案牍 寄闲情淑女解琴书
第八十七回 感秋深抚琴悲往事 坐禅寂走火入邪魔
第八十八回 博庭欢宝玉赞孤儿 正家法贾珍鞭悍仆
第八十九回 人亡物在公子填词 蛇影杯弓颦卿绝粒
第九十回 失绵衣贫女耐嗷嘈 送果品小朗惊叵测
第九十一回 纵淫心宝蟾工设计 布疑阵宝玉妄谈禅
第九十二回 评女传巧姐慕贤良 玩母珠贾政参聚散
第九十三回 甄家仆投靠贾家门 水月庵掀翻风月案
第九十四回 宴海棠贾母赏花妖 失宝玉通灵知奇祸
第九十五回 因讹成实元妃薨逝 以假混真宝玉疯颠
第九十六回 瞒消息凤姐设奇谋 泄机关颦儿迷本性
第九十七回 林黛玉焚稿断痴情 薛宝钗出闺成大礼
第九十八回 苦绛珠魂归离恨天 病神瑛泪洒相思地
第九十九回 守官箴恶奴同破例 阅邸报老舅自担惊
第一百回 破好事香菱结深恨 悲远嫁宝玉感离情
第一百零一回 大观园月夜感幽魂 散花寺神签惊异兆
第一百零二回 宁国府骨肉病灾祲 大观园符水驱妖孽(祲,读音jìn 。古代迷信称不祥之气、妖气。)
第一百零三回 施毒计金桂自焚身 昧真禅雨村空遇旧
第一百零四回 醉金刚小鳅生大浪 痴公子馀痛触前情
第一百零五回 锦衣军查抄宁国府 骢马使弹劾平安州
第一百零六回 王熙凤致祸抱羞惭 贾太君祷天消祸患
第一百零七回 散馀资贾母明大义 复世职政老沐天恩
第一百零八回 强欢笑蘅芜庆生辰 死缠绵潇湘闻鬼哭
第一百零九回 候芳魂五儿承错爱 还孽债迎女返真元
第一百零十回 史太君寿终归地府 王凤姐力诎失人心(诎,读音qū,尽,穷。)
第一百十一回 鸳鸯女殉主登太虚 狗彘奴欺天招伙盗
第一百十二回 活冤孽妙尼遭大劫 死雠仇赵妾赴冥曹
第一百十三回 忏宿冤凤姐托村妪 释旧憾情婢感痴郎
第一百十四回 王熙凤历幻返金陵 甄应嘉蒙恩还玉阙
第一百十五回 惑偏私惜春矢素志 证同类宝玉失相知
第一百十六回 得通灵幻境悟仙缘 送慈柩故乡全孝道
第一百十七回 阻超凡佳人双护玉 欣聚党恶子独承家
第一百十八回 记微嫌舅兄欺弱女 惊谜语妻妾谏痴人
第一百十九回 中乡魁宝玉却尘缘 沐皇恩贾家延世泽
第一百二十回 甄士隐详说太虚情 贾雨村归结红楼梦
【问题探究】
你手头的《红楼梦》是什么版本的?就前八十回的回目与以上两个版本中的至少一个对照一下,找出不同点,比较优劣。
【课外练习】
背诵下列《红楼梦》中的名句,完成默写。
1、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2、玉在匮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3、欲知目下兴衰兆,须问傍观冷眼人。
4、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5、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6、警幻仙子赋
其素若何?春梅绽雪。
其洁若何?秋兰披霜。
其静若何?松生空谷。
其艳若何?霞映澄塘。
其文若何?龙游曲沼。
其神若何?月射寒江。
7、世难容(妙玉)
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
8、聪明累(凤姐)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9、《问菊》: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10、月本无今古,情缘有浅深。
11、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默写:
1、字字看来皆是血, !
2、玉在匮中求善价, 。
3、欲知目下兴衰兆, 。
4、身后有余忘缩手, 。
5、世事洞明皆学问, 。
6、警幻仙子赋
其素若何? 。
其洁若何? 。
其静若何? 。
其艳若何? 。
其文若何? 。
其神若何? 。
7、世难容(妙玉)
气质美如兰, 。
8、聪明累(凤姐)
机关算尽太聪明, 。
9、《问菊》:孤标傲世偕谁隐, ?
10、月本无今古, 。
11、好风频借力, 。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贾宝玉。
2.了解林黛玉。
【课前预习】
读《红楼梦》第四十一至第六十回。
【课内学习】
一、走近贾宝玉
贾宝玉,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中的男主角。他是神瑛侍者转世,荣国府贾政与王夫人所生的次子,贾府通称宝二爷。因衔玉而诞,系贾府玉字辈嫡孙,故名贾宝玉。自幼深受祖母贾母疼爱,住贾母院。十二三岁时奉元妃旨意入住大观园怡红院。他与表妹林黛玉心灵相通,互为知己,发展了一段世间少有的纯洁之爱。
贾宝玉是一个又奇又俗的人物。他的行为“偏僻而乖张”,是古代社会的叛逆者。曹雪芹写给宝玉判词是“情不情”三个字。《红楼梦》全书自“情可情(秦可卿)”开始,到“情不情(贾宝玉)”结束,从这样一个完整的过程中来看,“情不情”三字大有特有“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意味。“情不情”三字是曹雪芹参照“花非花”而来。白居易的“花非花”历来被人们视为不知所云,其实就是冬天北方夜间凝结在窗户上的霜花。贾宝玉的经历,正像霜花一样,在人们不经意间,荣华一时,转瞬即逝。
贾宝玉出身不凡,又聪明灵秀,生得“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是贾氏家族寄予重望的继承人。但他的思想性格却促使他背叛了他的家庭。他的叛逆性格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小说充分描写造成他的性格的生活环境,深刻揭示了他性格成长的主客观原因。他很少接触做官的父亲,畏之如虎,敬而远之。家长从小把他交给一群奶娘丫鬟。那些围绕着他,各以一颗纯真的心对待他的丫鬟,才是他的启蒙老师。丫鬟们的深挚纯洁、自由不羁的品格感染着他,她们由于社会地位所遭到的种种不幸也启发着他。
贾宝玉性格的核心是平等待人,尊重个性,主张各人按照自己的意志自由活动。在他心眼里,人只有真假、善恶、美丑的划分。他憎恶和蔑视世俗男性,亲近和尊重处于被压迫地位的女性。他说过“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子是泥做的骨肉。我见了女儿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与此相连,他憎恶自己出身的家庭,爱慕和亲近那些与他品性相近、气味相投的出身寒素和地位微贱的人物。他说:“可恨我为什么生长在这侯门公府之家,绫锦纱罗,也不过裹了我这枯株朽木;羊羔美酒,也不过填了我这粪窟泥沟。富贵二字真把人荼毒了。”这实质上就是对于自己出身的贵族阶级的否定,也是他叛逆性格的表现。同时,他对八股文深恶痛绝,斥之为“饵名”,他把读书上进的人称作全惑于功名二字的“国贼禄鬼”,将“仕途经济”的说教斥之为“混帐话”。他不肯走当时一般贵族子弟所走的“学而优则仕”的“为官做宦”的道路。他只企求随心所欲、听其自然,“我此时若果有造化,趁着你们都在眼前,我就死了,再能够你们哭我的眼泪,流成大河,把我的尸首漂起来,送到那鸦雀不到的幽僻去处,随风化了,自此再不托生为人,这就是我死的得时了。”贾宝玉受时代的局限,找不到现实生活的出路,他要摆脱贵族社会桎梏,而又不能不依附贵族阶级。这就使他的思想性格具有悲剧性的严重矛盾。
何其芳曾经指出宝玉这个典型形象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多情”。但是宝玉的“多情”不是西门庆式的兽性占有,甚至也不是晏小山、纳兰容若那种“多情”所能比拟,宝玉的“多情”中更多的是“敬”。鲁迅先生说:“昵而敬之,恐拂其意,爱博而心劳,而忧患亦日甚矣。”惟其“昵而敬之”,方能看出所敬的每一个人的命运都是悲剧,把她们每一个人的悲欢哀乐,荣辱得失,都包括在自己的关心注念当中,这就叫做“爱博而心劳”。
此外,丫鬟的品格和遭遇也影响着他,使他领悟“人生情缘,各有分定”。他对女孩子们一般是温存和顺的,但在初期有时也暴露出一些暴戾作风,撵茜雪,踢袭人,训晴雯等。遭到的父亲的毒打之后,他不但永远抛弃了打骂丫鬟的行为,也使他的叛逆思想大为加强,认识更加深刻。从此他对被压迫、被糟践的女孩子的同情体贴之心,更为深切周到、无微不至;而且在对女性的社会地位和命运认识加深的基础上,进而对她们不同的思想性格的实质有了理解,从而在态度上有了分明的取舍,如对于林黛玉和薛宝钗、史湘云,对于晴雯和袭人、麝月,心里有了亲疏的区分。以这种思想认识为基础,才有“诉肺腑”的情节,他对林黛玉的爱情从此成熟巩固。
封建势力的另一次镇压是王夫人发动的抄检大观园:逼死晴雯,撵走芳官、四儿、司棋,大观园最终转入冷落凄凉之境。这主要是,封建势力要摧毁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关系,扫荡一切违背礼教、妨碍贾宝玉走上封建正路的因素。可是贾宝玉目击晴雯等的悲剧和大观园的劫难之后,抛掉对封建势力的幻想,他用血泪写成的《芙蓉女儿诔》,无异于一篇叛逆到底的宣言书。
贾宝玉否定封建主义社会秩序,但思想上并没有达到否定君权和族权亦即封建主义统治权的高度。一方面他步步发展自己的叛逆思想,完全倾向着被压迫者并且支持他们;他坚持着与林黛玉的爱情,迫切要求婚姻自主;其实这一切,都是凭藉封建势力给予他的特权而产生的,他还不可能否定封建主义的统治。他所深恶痛绝的,正是他所仰赖的;他所反对的,正是他所依靠的。他无法与封建主义统治彻底决裂,又不可能放弃自己的民主主义思想要求。因而他的出路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最后只能到虚无缥缈的超现实世界中去。林黛玉给予了他精神上的安慰,并且以同样叛逆的“混帐话”来劝宝玉。
不仅如此。贾宝玉对于现存的封建制度和一套封建伦理道德,都感到强烈的不满。他不高兴跟那些为官作宦的“俗人”应酬往来,却愿意跟那些处于社会下层被封建阶级瞧不起的人物做朋友、他同情被压迫被剥削的奴隶,有时跟他们简直没有主奴的界限,他们的悲惨遭迁常常激起他对摧残他们的封建制度的憎恨。从我们今天的观点来看,贾宝玉的思想实质上是一种初步的民主主义的要求,它曲折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结构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这一切,不仅使正殷切期待着他将来振兴家业的统治者感到绝望,而且使他们感到威胁。封建正统派的代表人物贾政,最早感到了这种威胁,对宝玉大施挞伐。
曹雪芹通过地主阶级的叛逆者与封建制度的维护者之间的矛盾,反映了封建末世思想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斗争,反映了新旧两种思想的尖锐对立,是很深刻的。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指出:“在阶级斗争接近决战的时期,统治阶级内部的、整个旧社会内部的瓦解过程,就达到非常强烈、非常尖锐的程度。”很显然,贾宝玉这样的具有新的思想的新的人物的出现,正是地主阶级和封建社会内部分化瓦解过程的产物。
我们肯定宝黛爱情,主要的就是肯定它所包含的反封建的叛逆思想。正是由于这种与封建统治阶级对立的叛逆思想,使他们不能跟封建家长所安排的命运妥协。他们身上那种贵族公子小姐的软弱性,曾使他们在爱情婚姻问题上期待着“父母之命”,但家长的选择是根本违背他们的思想和意趣的,他们也决不能从命。《西厢记》中的张生和崔莺莺,《牡丹亭》中的柳梦梅和杜丽娘,他们在追求自己的爱情时是那样的大胆,那样的无视封建礼教的束缚,但他们都最终以应举高中来换取美满的结局。夫贵妻荣正是他们的生活理想,也是他们爱情追求的实际内容。因此,从本质上看,他们的爱情不是背离而是适应了统治者的利益,因而最后得到统治阶级的认可。恰恰相反,宝黛爱情却是以反对应举高中、夫贵妻荣为前提,因此就具有了新的、更加深刻和进步的时代内容。续作者高鹗在基本上完成这个悲剧以后,又凭空加上了一个家道复初、兰桂齐芳的尾巴,是多么地自相矛盾和不合生活的逻辑。
《癸酉本石头记》后28回的主要内容是:贾宝玉和林黛玉有着共同理想和志趣,真心相爱,贾家人人皆知他们是一对。当贾家阖府欢天喜地为宝黛二人准备婚事时,谁知飞来横祸,贾府惨遭锦衣卫抄家,使他们的婚事化为泡影。抄家之后贾府轮番遭遇贼寇烧杀洗劫,在此之中宝玉被贼人掳掠到岳神庙,之后贾芸和小红为了救出宝玉,来水月庵中打听他的下落,得知宝玉在岳神庙被看押着。后来,贾芸、小红、倪二、茜雪和柳湘莲等人一起把宝玉救出,救出之前茜雪在庙里慰问了宝玉一番。宝玉被救出后,就投奔了薛宝钗,他们由此成婚结为夫妻。婚后不久,贾宝玉无法忘怀他的知音林黛玉(林黛玉在贾府被贼寇霸占时上吊自杀了),就来至大观园祭奠林黛玉,写了一篇诔文。宝玉刚写完诔文,林黛玉还魂和他见了一面。由于薛宝钗每每都要劝宝玉读书考取功名,但宝玉厌恶读书执意不肯,故他们情不投意不合。不久宝玉抛弃了宝钗离家出走,做了两回和尚,随后又一路乞讨。宝玉在沿路流浪乞讨中又巧遇了史湘云,他们俩一起共度暮年。史湘云后来因染病无钱医治而死去,宝玉就把她葬在湘江边。宝玉随后想投海自杀,但被天神救起,将他带回了太虚幻境,重新做回了神瑛侍者。
二、走近林黛玉
林黛玉,《红楼梦》的女主角。荣府幼女贾敏与巡盐御史林如海之独生女,贾母的外孙女,贾宝玉的姑表妹、恋人、知己,贾府通称林姑娘。
她生得倾城倾国容貌,兼有旷世诗才,是世界文学作品中最富灵气的经典女性形象。
林黛玉本贯姑苏人氏,五岁时因父做官迁居扬州。母亲贾敏是贾母最小的女儿,父亲林如海是前科的探花,升至兰台寺大夫,钦点出为巡盐御史。林家是富贵之家,亦是书香门第。林黛玉曾有小一岁的幼弟,养到三岁死了。所以父母对她爱如珍宝,见她聪明清秀,便请了贾雨村做家庭教师,教她读书习字,假充养子之意。林黛玉六七岁,母亲一病而终。
贾母怜她无人依傍,便接她到自己身边。
初次见面,贾宝玉便问她可也有玉没有,她如实回答说没有,不料惹发了贾宝玉的痴狂病,当场摔玉。她感到内疚,夜里独自抹泪。适逢残冬,贾母把碧纱橱里的空间腾出来给黛玉,贾宝玉挪出来睡在碧纱橱外的床上。
林黛玉进荣府以后,贾母万般怜爱,寝食起居,一如贾宝玉。二人亲密友爱,日则同行同坐,夜则同息同止,真是言和意顺。不想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比林黛玉大得下人之心。因此林黛玉心中便有些悒郁不忿之意。
冬底,林黛玉父亲重病,贾琏送林黛玉到扬州探亲。次年九月初三,林如海病逝,归葬苏州。十一月下旬,林黛玉回京,从此常住贾府。
元月元宵,元春省亲,林黛玉偷偷替贾宝玉作了一首《杏帘在望》,元春评价这首比贾宝玉自作的前三首都好。二月二十二日,群芳入住大观园,林黛玉住了潇湘馆 。
三月中,林黛玉葬花。贾宝玉要把落花葬在水里,林黛玉则以为大观园里的水干净,但一流出去,外面人家脏的臭的混倒,仍旧把花糟蹋了。所以她在园内畸角上做了一个花冢,把落花扫了,装在绢袋里,拿土葬了,任其随土自化,这样才洁净。林黛玉与贾宝玉共读《西厢记》,然后独自回房路过梨香院墙外时又聆听十二女伶演习《牡丹亭》,大受感动,不觉心痛神痴,眼中落泪。受这两本爱情教科书的启蒙,宝黛爱情开始萌芽。
四月二十六日葬花,林黛玉感花伤己,吟唱《葬花词》。恰好贾宝玉寻来,听见“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等句。林黛玉要躲,贾宝玉连忙赶上去,解释误会,这是宝黛第一次诉肺腑。
元春赐端午节礼,独有薛宝钗和贾宝玉的一样,触动了贾宝玉;清虚观张道士为贾宝玉提亲,触动了林黛玉。五月初二,宝黛大吵,贾宝玉砸玉,这是二人闹得最大的一次。至初四日,二人和好。初六,贾宝玉在史湘云面前表达对科举仕途的不满,认林黛玉为知己,无意间被林黛玉听了去,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遂有宝黛第二次诉肺腑。晚间,贾宝玉托晴雯带给林黛玉两条旧手帕传情,林黛玉作《题帕三绝》。
八月二十一日,大观园成立海棠诗社,林黛玉别号潇湘妃子。当日就在探春秋爽斋做海棠诗,众人都推林黛玉那首为上。李纨力排众议,评林黛玉诗“风流别致”,评薛宝钗诗“含蓄浑厚”。探春同意评林黛玉居第二。二十三日,众人齐聚藕香榭做菊花诗,林黛玉做的三首《咏菊》《问菊》《菊梦》包揽前三,拔得头筹。
菊花诗会后,刘姥姥游大观园,林黛玉一舒愁肠,展放愁眉,和姐妹们开怀大笑,“笑岔了气,伏着桌子只叫嗳哟”,“笑得两手捧着胸口”。以致一时高兴,得意忘形,失于检点,行令时将那《牡丹亭》《西厢记》说了两句。她还取笑刘姥姥讲的故事“还不如弄一捆柴火,雪下抽柴,还更有趣儿呢”;讽刺刘姥姥的舞姿“当日圣乐一奏,百兽率舞。如今才一牛耳”;调侃刘姥姥为“母蝗虫”。
刘姥姥刚回家,林黛玉就因那《牡丹亭》《西厢记》的艳曲而受到薛宝钗审问。薛宝钗采取了临之以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三步,令她在钗黛之争中顿失自信,只有央告讨饶。 九月初,薛宝钗又与她促膝谈心,摆明自己的强势在于有哥哥、母亲。林黛玉深感危机四伏,闷制《秋窗风雨夕》一首。
从九月初到十月中,薛宝钗坚持给林黛玉送了一个多月的燕窝。后来贾宝玉察觉了,婉拒薛宝钗好意,转而求之于贾母,悄悄叫人每日送一两燕窝。此事被赵姨娘偷听了去,恰应了当初林黛玉的担忧,招人嫉恨咒骂。 燕窝事件给林黛玉拉仇恨,令潇湘馆与赵姨娘结怨。果然,那段时间贾府中关于林黛玉的流言四起,诽谤她与贾宝玉私定偷盟。
元宵夜宴,贾母借着说书的机会当面辟谣,严厉驳斥所有对林黛玉的造谣诽谤。
林黛玉受审、薛宝钗送燕窝,被贾宝玉称为“孟光接了梁鸿案”,意指钗黛和好。然而与此同时,林黛玉病情日益加重,时常自寻烦恼。连紫鹃都替她着急,巧用情辞试探贾宝玉真心。事后,紫鹃冷冷否定了薛宝钗这位“金兰契”,“凭人去欺负”一句更直指薛家。林黛玉明知其故,但迫于无奈,依然认了薛姨妈做干娘。
七月十五日,林黛玉在房里设坛祭祖,作《五美吟》,分别咏怀西施、虞姬、明妃、绿珠、红拂。八月,薛宝钗馈赠江南土物,林黛玉睹物思乡。
三月,作《桃花行》。初二,林黛玉重建桃花社。但因各种琐事耽误,直到暮春之际,才开了一社,命题柳絮词。此后又无下文,大观园诗社无疾而终。
八月十二日,抄检大观园。到了潇湘馆,凤姐安抚林黛玉,不让她起床,且说些闲话。王善保家的从紫鹃房里抄出贾宝玉旧物,凤姐淡淡地化解了。十五日,中秋夜宴散席后,林黛玉与史湘云往凹晶馆联诗,联出“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这等过于颓败凄楚的警句。十七日,贾宝玉作《芙蓉女儿诔》祭奠晴雯。林黛玉从花影中走出来提出修改意见,贾宝玉最后改句云“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林黛玉听了,忡然变色。
【人物评价】
林黛玉出身于清贵之家,由于小时父母钟爱,比较任性。后因父母早丧,寄居贾府,孤苦伶仃。环境的龌龊势利,使她自矜自重,小心戒备,为保持自己纯洁的个性,她始终孤高自许,目下无尘,并且常以比刀子还利害的语言,揭露周围不合理的现象,因而被人看作是“刻薄”、“小心眼”。出于她和贾宝玉一致的叛逆性格,她鄙视封建文人的庸俗,诅咒八股功名的虚伪。在贾府“一年三百六十日,风霜刀剑严相逼”的生活中,只有自幼耳鬓厮磨的贾宝玉才是她唯一的知己。她和贾宝玉之间的真挚感情,成了她能在这个势利环境中生活下去的一个重要的精神支柱。在黛玉身上又使我们看到一种新型妇女的思想意识的萌芽。
鲁迅:你们看,林妹妹整天愁眉苦脸,哭哭啼啼,小肚鸡肠,我可受不了啊……林黛玉虽然美,但那是一种病态美。
王国维:贾母爱薛宝钗之婉嫕而惩黛玉之孤僻,又信金玉之邪说而思压贾宝玉之病;王夫人固亲于薛氏凤姐以持家之故,忌黛玉之才而虞其不便于己也。
俞平伯:钗黛虽然并秀,性格却有显著不同:如黛玉直而薛宝钗曲,黛玉刚而薛宝钗柔,黛玉热而薛宝钗冷,黛玉尖锐而薛宝钗圆浑,黛玉天真而薛宝钗世故……一个是封建家庭的孤臣孽子,一个是它的肖子宠儿。作者借了抑扬褒贬进行批判,对于钗黛有所抑扬。其扬黛抑钗,他的意思原是鲜明的。
王蒙:林黛玉是理想、是诗,她本身便是情,是一切电脑没有,而人类所渴望所难以获得,所梦寐以求的情。她的钟情、嫉妒、多疑、纠缠、惧怕,她的病态,表现了许多弱者的内心,表现了许多强者深藏的、潜意识中的不愿人知的那一面内心。
【文化原型】
湘妃。林黛玉在大观园的居所潇湘馆因有千百竿翠竹遮映而得名,她在诗社别号“潇湘妃子”,探春道:“当日娥皇、女英洒泪在竹上成斑,故今斑竹又名湘妃竹。如今她住的是潇湘馆,她又爱哭,将来她想林姐夫,那些竹子也是要变成斑竹的。”相传帝舜死于广西苍梧,葬于湖南九嶷山,二妃娥皇、女英一路寻觅到洞庭湖,望九嶷山痛哭,洒泪竹上成斑,泪尽,死于长江、湘江之间,死后成湘水女神,也叫湘妃、湘夫人。林黛玉还泪、爱哭,含有娥皇、女英的文化因子。
西施。林黛玉婀娜苗条、转盼含情、忧郁多病之美与天下第一美女西施颇有些神似。小说描写林黛玉“病如西子胜三分”,即用了西施捧心的典故。贾宝玉形容林黛玉容貌“眉尖若蹙”,为她取字“颦颦”,尽得西施颦眉之风流。林黛玉自作怀古诗《五美吟》第一首咏西施“一代倾城逐浪花”。贾府下人常以“病西施”戏称林黛玉。
飞燕。林黛玉葬花的回目“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以杨妃比配薛宝钗,以飞燕比配林黛玉,这是用了“环肥燕瘦”的典故,赞美薛宝钗丰满圆润之美犹如杨妃,黛玉轻盈袅娜之美犹如飞燕。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一:“赵后体轻腰弱,善行步进退。”因腰肢纤柔灵巧,飞燕善作掌上舞。小说描写林黛玉“行动似弱柳扶风”,一颦一笑、举手投足之间无不透出如同飞燕起舞般的自然舞美。
李清照。林黛玉的《葬花吟》《秋窗风雨夕》《桃花行》等作品表现出来的忧愁、憔悴、柔婉、清瘦形象,与李清照《醉花阴》词“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声声慢》词“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一剪梅》词“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堪称千载知音。愁、泪、瘦是李清照、林黛玉诗词作品中共通的主题,也是她们生活、命运的写照。
莺莺。林黛玉反抗礼教,追求真爱,受到《西厢记》的启发。宝黛读西厢是《红楼梦》中一个经典镜头。林黛玉越看越爱看,自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虽看完了书,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后来又在很多场合不自觉将那西厢曲词脱口而出:“呸,原来也是个‘银样镴枪头’。” 甚至连睡梦中都忘情的吟出“每日家情思睡昏昏”之句 ,行令时又吟出“纱窗也没有红娘报”之句 。
【黛玉诗词】
1.杏帘在望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 菱荇鱼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翡绿,十里稻花香。 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2.世外仙源 匾额
名园筑何处,仙境别红尘。借得山川秀,添来景物新。
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何幸邀恩宠,宫车过往频。
3.菊花诗
咏菊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毫端蕴秀临霜写,口角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问菊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
菊梦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4.唐多令·柳絮词
粉堕百花洲,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毬。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5.咏白海棠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抉,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作文示例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一位搏击高手败给对手后,愤愤不平地找到师父,要求师父帮助自己找到对方招式中的破绽。师父却笑而不语,在地上画了一条线,要他在不擦掉这条线任何一部分的前提下,使这条线变短。搏击高手不得其解。师父在原先画的那条线旁,又画了一条更长的线,这样一来,原来那条线就变短了许多。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优中更优,强中更强
《红楼梦》上说:“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正义的力量只有比邪恶的力量更强大,生活才能更美好。反之,正气不灵,邪气上升。
【作文示例2】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仙女在森林中散步。天气非常好,树枝触摸着天空,树叶在清风中摇曳,花儿绽放着多彩的笑颜,鸟儿在欢快地歌唱,仙女感到陶醉了。走了一小段路后,仙女看到了一株哭泣的玫瑰。仙女问:“我的孩子,你为何哭泣?”玫瑰回答:“上苍没有像爱其他植物一样来爱我。”仙女续问:“你为什么这样想,漂亮的孩子?”玫瑰说:“上苍给了我刺。”仙女说:“上苍没有给你刺。你身上的刺是与生俱来的。上苍给了你美丽的花朵、甜蜜的芳香。你要知道,作为爱的象征,你已被人们牢记于心。虽然,上苍让你的美丽与刺同在,但人们一提起你,他们只会想到你的美丽。”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白璧微瑕,瑕不掩瑜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红楼梦》中的这句话必将流传。不阿权贵、冰清玉洁、赋诗夺魁的美丽的林黛玉不也像那带刺儿的玫瑰吗?
“玉”字本身就在规则的纹理之外有那么一点,古之人不余欺也!
【高考示例】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1、犹太王大卫在戒指上刻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会过去。
2、契柯夫小说中的一个人物在戒指上也有一句铭文:一切都不会过去。
这两句寓有深意的铭文,引起了你怎样的思考?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800字,(2)不要写成诗歌,(3)不得透露相关个人信息
一切都会过去
“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衰草枯杨,曾为歌舞场;蛛丝儿结满雕梁。绿纱今又糊在蓬窗上。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昨日黄土陇头送白骨,今宵红灯帐底卧鸳鸯。”一切荣华富贵都会过去,一切烦恼忧愁也会过去,我们只需在时代的潮流中掌好自己的舵、多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就行了。当然,也不能因为“一切都会过去”就忘记了历史的教训而重蹈覆辙。
《红楼梦》里,林黛玉仙去,林红玉却活得好好的。史湘云也不错,大说大笑的。“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去的去了,来的来着,何必放在心上呢 “寒塘渡鹤影”,说过去就过去了,何必“冷月葬花魂”呢?
【高考真题】
阅读下面这首诗,回答问题。(11分)
咏白海棠①
林黛玉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
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②,秋闺怨女拭啼痕。
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注】①这首七律诗是在《红楼梦》第37回因探春提议创建大观园诗社开社时的首场集体诗作。因恰好有人送入白海棠两盆,就吟咏此物,诗社遂命为“海棠社”。此次诗赛,由探春限韵,探春、宝钗、宝玉、黛玉每人一首,后来湘云又来补作两首。黛玉的这首诗,被海棠诗社社长李纨称为“风流别致”,历来评论家认为此诗有与众不同的个性及风貌。
②月窟:月中仙境,月宫。仙人:嫦娥。缟袂:白绢做的衣服。
1.此诗颔联中“偷来”、“借得”极富韵味,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5分)
2.此诗的最大特点是以花写人,托物言志。诗中的种花人、白海棠花以及“秋闺怨女”,都是林黛玉的自我写照。请具体分析林黛玉通过白海棠写出了自己的哪些思想性格?(6分)
第四课时
【学习目标】
了解薛宝钗。
【课前预习】
读《红楼梦》第六十一至第八十回。
【课内学习】
薛宝钗,古典文学名著程高本《红楼梦》中的女主角之一,金陵十二钗正册与林黛玉并列第一,男主角贾宝玉的姨表姐、妻子。她容貌丰美,举止娴雅。父亲早亡,有一母(薛姨妈)一兄(薛蟠)。宝钗进京主要是为了备选才人、赞善之职,但由于各种原因后文再未提及。进京后与母亲薛姨妈、哥哥薛蟠寄住于贾府。
她挂有一把錾有“不离不弃,芳龄永继”的金锁,与贾宝玉随身所载之玉上所刻之“莫失莫忘,仙寿恒昌”恰好是一对,寓意金玉良缘。
身为皇商之女的宝钗,自小读书识字,亦杂学旁收,她对文学、艺术、历史、医学以至诸子百家、佛学经典,都有广泛的涉猎和渊博的知识。曹雪芹本人的精辟的见解,几乎都是通过她的口来表述的。在贾府的众多才女中,宝钗的文学才华几乎胜过了所有姐妹,她更是在诗社中屡屡夺魁。
薛宝钗出生在金陵的一个大族名宦之家,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之一,薛家在户部挂名行商。“护官符”上有“珍珠如土金如铁”的说法,极言其家为皇商巨贾,有万贯家资。随母亲、兄长一起进京主要有以下原因:首先是薛宝钗准备进京待选宫中才人善赞之职;其次是兄长薛蟠要亲自入户部行消算旧账、再支薪资等公干,顺便游历一下京都风光,躲避英莲的官司;再次为母亲薛姨妈欲进京探望亲属,宝钗的舅舅王子腾为京营节度使,新近提升了九省统治。姨父贾政在京都任工部员外郎。薛家在京中原本是有房宅的,怎奈贾母王夫人热情挽留,于是薛宝钗便以亲戚的身份,客居在荣国府。
薛宝钗的父亲已死,从此后,薛家母女就在梨香院住了。梨香院紧邻王夫人的正房。每日或饭后或晚间,薛姨妈便过来,或与贾母闲谈,或与王夫人相叙。宝钗日与黛玉、迎春姊妹等一处,或看书下棋,或做针黹,倒也十分相安。
薛宝钗在家养病,贾宝玉送贾母回家后转去薛宝钗闺房探望。两人探讨了彼此身上所佩戴的物件。薛宝钗身边的丫鬟莺儿笑道宝二爷宝玉上的字和姑娘的正好是一对。
扑蝶事件
原来这一天未时交芒种节,大观园的姑娘们都出来玩耍,独不见黛玉,宝钗要到潇湘馆去找黛玉,后来见宝玉进了潇湘馆,宝钗想到黛玉好猜疑,这个时候如果跟着宝玉进去,一则宝玉不便,二则黛玉嫌疑,想到这里就回来了。路上她见到一双玉色蝴蝶,引得宝钗去扑蝶,并一直跟到大观园滴翠亭外,这时宝钗听到亭内宝玉的丫鬟红玉与坠儿在说贾芸的事情,宝钗听到心中吃惊,因想到:今儿我听了他的短儿,一时人急造反,狗急跳墙,不但生事,而且我没趣。由于她已经到了亭外,躲不了了。所以使了个金蝉脱壳的法子,故意喊“颦儿,我看你往那里藏”,还问红玉坠儿:“你们把林姑娘藏那里了?”把自己和黛玉的困境化为乌有。
小惠全大体
宝钗照顾弱者的感受。她出色的管理方法把大观园治理得井井有条:她出钱出物为史湘云设东摆螃蟹宴,解决了湘云贫寒、势单却要请客的困难;她照顾命运坎坷的香菱,使香菱免受欺负;她暗中帮助家境贫寒的岫烟,一针一线地为她着想;连猜忌、排挤她的林黛玉她都用心教导,使黛玉不禁对她心下暗伏。
人物结局
《癸酉本石头记》后28回关于薛宝钗的结局的主要内容是:抄家使宝黛二人的婚事泡汤,林黛玉死后,贾宝玉娶薛宝钗为妻。由于双方没有共同的理想与志趣,贾宝玉又无法忘怀知音林黛玉,婚后不久抛弃宝钗即出家当和尚去了。薛宝钗只好独守空闺,后又巧遇与贾雨村,两人情投意合,结为夫妻。但好景不长,之后贾雨村的徇私枉法之罪被钻营的门子所查,惨遭抄家,他们二人被流放至东北充军行役,因为此时宝钗没有冷香丸调治,不久就死去,就地埋葬在雪地中。
【人物评价】
贾母:对薛姨妈姨说,从自家四个女孩儿算起,全不如宝丫头。
王熙凤:对平儿说,宝丫头虽好,却打定主意,不干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
林黛玉:对史湘云说,谁也挑不出来宝姐姐的短处。
史湘云:背地里和贾宝玉称赞宝姐姐宽宏大量有涵养。
刘梦溪:余学也疏,大致印象是,对于钗黛的评价有以下三大类:
一、拥黛抑钗:大体认为黛玉直而宝钗曲,黛玉亲而宝钗疏,黛玉热而宝钗冷,宝钗过于完美而黛玉有很多世人常有的毛病,黛玉的身世、结局令人痛惜落泪,而宝钗的背景与(婚姻上的)胜利,叫人不服气、不痛快、不平衡。新中国建立以来,则更增添了对于黛玉反封建叛封建而宝钗帮凶封建的判定。
二、拥钗抑黛:大体认为宝钗宽厚而黛玉促狭,宝钗身心都非常健康而黛玉十分病态,宝钗令人愉快而黛玉平添烦恼,宝钗能做贤妻良母而黛玉不能,宝钗彻悟而黛玉执念,宝钗愤世嫉俗而黛玉热衷世俗名利,宝钗心系苍生而黛玉自私自利,宝钗真诚待人而黛玉“机谋深远”(脂砚斋语),宝钗是“艳冠群芳”(曹雪芹语)的“高士”(曹雪芹语)而黛玉是“莫怨东风当自嗟”(曹雪芹语)的“小耗子精”(曹雪芹语),宝钗大雅若俗而黛玉大俗若雅,宝钗是曹雪芹理想的人格而黛玉是曹雪芹狠批的阴暗面。
三、钗黛二元论:大体认为,读小说自喜黛玉,实际生活中宁喜宝钗;搞恋爱自盼黛玉,讨老婆还须宝钗;掉眼泪自为黛玉,鼓掌喝彩还向宝钗。
编者联想到易中天对曹操、孙权、刘备的评论。易中天说曹操是把皇袍当衬衣穿,刘备是把衬衣当皇袍穿,二人都是英雄。同理,我认为黛玉就是黛玉,宝钗就是宝钗,都是曹雪芹褒扬的脂粉英雄,不存在一抑一扬,而是双双褒扬。“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黛玉是把生活过成了行为艺术、文学艺术、艺术教育,艺术的皇袍在外;宝钗是把艺术当作生活的一部分,文学艺术的皇袍在里,生活艺术的皇袍在外。所以宝钗是穿双层艺术皇袍的人。宝玉是封建社会的叛逆者,他的悲剧命中注定。而宝钗是封建社会的积极适应者,她的悲剧更具批判意义和现代意义。
【宝钗诗词】
海棠诗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
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忆菊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
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
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螃蟹诗
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
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
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
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
柳絮词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
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
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作文示例1】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宋代诗人苏舜钦有一首哲理诗:
题花山寺壁
寺里山因花得名,繁英不见草纵横。
栽培剪伐须勤力,花易凋零草易生。
读了这首诗,你有怎样的联想和感悟?请就此写一篇文章。
要求: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除心灵之草,育成功之花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勤勉如陶渊明,还难免挨饿,更何况不去努力的人呢?薛宝钗“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让人们领略了“淡极始知花更艳”的魅力,因而在咏白海棠时技压群芳,一举夺魁。
【高考示例1】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有一个人白手起家,成了富翁。他为人慷慨,热心于慈善事业。
一天,他了解到有三个贫困家庭,生活难以为继。他同情这几个家庭的处境,决定向他们提供帮助。
一家十分感激,高兴地接受了他的帮助。
一家犹豫着接受了,但声明一定会偿还。
一家谢谢他的好意,但认为这是一种施舍,拒绝了。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拒绝施舍,展现气节
《红楼梦》中,北静王把御赐的一串念珠送给了贾宝玉,贾宝玉就想用它讨林黛玉的欢心,但寄人篱下的林黛玉却嗤之以鼻,斥为“臭男人戴过的”。史湘云办螃蟹宴有心无力,薛宝钗帮衬她而不露痕迹,大家因而尽欢。这两件事的对比,不是很鲜明吗?
【高考示例2】
请以“总有一种期待”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少于800字。
总有一种期待
薛宝钗扑蝶,美则美矣,却会招致动物保护主义者的反感。林黛玉葬花则顺应了自然规律;临终前放飞鹦鹉,则更显现代。当然,若像电视剧《西游记》里小玄奘那样买鱼放生,恐怕还不能推广。
总有一种期待,所有小鸟都没有牢笼;总有一种期待,所有动物都不需放生;总有一种期待,所有地方都生态平衡……
【课外阅读1】
评少红版《红楼梦》
黄科锋
2010年上映的新版电视剧《红楼梦》是李少红导演的。他以前拍的《大明宫词》和《橘子红了》就很有个性。这次拍出的《红楼梦》让一些观众大跌眼镜,所以此剧的网上综合得分竟然不及格。最普遍的议论是说此剧像“鬼片”。
但对“鬼片”论,我却不以为然。我倒以为,所谓“鬼片”的风格和手法恰恰是李少红尊重原著的表现。
首先,《红楼梦》中确实有不少像冯渊、贾瑞、秦可卿、秦钟、金钏儿、尤三姐、尤二姐、贾元春、贾母、林黛玉、王熙凤这样的人变成了鬼,还有赵姨娘等人的闹鬼。从曹雪芹的构思上说,全书一开始就笼罩在神秘气氛中,而结局不论具体怎样,是大悲剧这一点无疑。所以配乐凄凉一点、阴森一点是应该的。再说,故事的主要舞台在贾府,而贾府是深宅大院,在王熙凤等人的威慑下,往往“连一声咳嗽不闻”,热闹常常是表面的。“鬼片”的感觉反而适合曹雪芹描写的现实格调。
第二,新版《红楼梦》常常为了突出主人公而使背景模糊。比如宝黛初会,宝玉一问黛玉,背景中那么多人便看不清了。假如导演能设计出其他人此时的动作表情,似乎会显得更有水平,但我觉得那样反而会弄巧成拙。因为那样难免会有一点点的喧宾夺主;再说曹雪芹也没有写,怎能无中生有?同样道理,广泛运用的旁白形式和有原则的快镜头推进,都是既尊重原著、又珍惜观众时间的表现。
当然,一千个观众头脑中有一千个《红楼梦》,也许是版本众多,也许是众口难调,也许是文学误读。我虽然不赞同“鬼片”论,但对新版《红楼梦》却有其他方面的不满。这不满集中在剧本对一些人物的处理上。
不满之一是让鸳鸯自杀。鸳鸯虽在众人面前发过毒誓,说是贾母死后,“或是寻死,或是剪了头发当姑子去”,但那是斗争手段,不足为据。从情节上说,鸳鸯如果自杀,就和秦可卿死后自杀的瑞珠一样愚昧了,岂不糟蹋了前文塑造的光辉形象?再说《红楼梦》中的人名都是有讲究的,曹雪芹设计“鸳鸯”这个名字难道是让她单飞吗?
不满之二是歪看了袭人。让袭人上花轿时拿着自杀用的剪刀是一大败笔,这样拍摄完全忽视了袭人早已觉醒的事实。自从听了宝玉对黛玉的痴情表白,挨了宝玉的窝心脚,晴雯被撵后受了宝玉的猜疑,袭人一定做了心理上的两种准备。她深知宝玉对死去的黛玉仍然痴情,又眼见宝玉如何对待嫁过来的宝钗,想必知道自己当了姨太太也不过是宝钗第二,她怎么可能还对宝玉死心塌地?所以,让袭人嫁给蒋玉菡是早有伏笔的事,袭人应该窃喜才对。一把剪刀让袭人转变得太快,与袭人逐渐觉醒的过程不符。总体上,袭人是一个忠心的仆人,但她只会做对自己有利的事,怎么会动自杀的念头呢?
至于吟诗的阴阳怪气、唱诗的随心所欲、假发的无理统一,也许是很小的问题了。
李少红把《红楼梦》拍成这样,总体上还是好的;若满分为10分,我觉得此剧可得8分,还是可以归入优秀行列的。
【课外阅读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三个旅行者结伴去一个小庙投宿,半路被一块巨大的石头挡住,爬上去、绕过去都是不可能的。天色已晚,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另找别处投宿也不可能了。
三个人正发着愁,走出一个和尚,背着一个大褡裢,手捧一只破钵,口里念念有词:“此路由我开,此路由我踩,要想越过去,留下买路财。施主,想过去吗?每人留下100文钱,自然就有办法让你们过去。”第一个人毫不犹豫地拿出100文钱,另外两个人则讨价还价。
和尚把破钵往大石上一扣,石块没了,第一个人过去了。和尚把破钵拿起,大石岿然如故。
第二人不再犹豫,拿出100文也要过去。和尚说:“现在涨到200文了!”那人只好给了200文,也过去了。
见此情景,第三个人慌忙拿出200文。和尚说:“不行,现在涨到300文了!”
那人纳闷,问:“这是为什么?”
和尚说:“回避困难的时间愈长,付出的利息自然就愈多。”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贾宝玉评传
黄科锋
和尚说:“回避困难的时间愈长,付出的利息自然就愈多。”
自度度人,自觉觉他。这和尚也许就是大彻大悟后的贾宝玉。
钟鸣鼎食,肥马轻裘。生于富贵官宦家,长在温柔女儿乡。抓周结果,胭脂一盒。贾政虽然十分生气,也未放松对他的教育,还指望着宝玉将来金榜题名,光宗耀祖。
岁月如梭,白驹过隙。弹指一挥间,宝玉已是一位年轻公子。只见他“面若中秋之月,色如春晓之花,鬓若刀裁,眉如墨画,面如桃瓣,目若秋波。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天然一段风骚,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
金玉其外,叛逆其中。后人有《西江月》二词,批宝玉极恰。其一曰:“无故寻愁觅恨,有时似傻如狂。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潦倒不通世务,愚顽怕读文章。行为偏僻性乖张,那管世人诽谤!”其二曰:“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韶光,于国于家无望。天下无能第一,古今不肖无双。寄言纨绔与膏粱,莫效此儿形状!”二词明贬暗褒,极写宝玉蔑视仕途经济,力挺宝玉不走寻常路。
木石前盟,香消玉殒。贾雨村虽曾是林黛玉的家庭教师,但黛玉从未劝宝玉向贾雨村学习为官之道,宝玉因而以黛玉为知己。但宝玉或沉湎于风花雪月之中,或被黛玉之孤傲搞得不敢造次,既不能提亲,也未想私奔,眼睁睁看着黛玉日益憔悴,撒手人寰。
强扭之瓜,不甜反苦。都说是金玉良缘,谁知是一厢情愿。宝玉虽觉宝钗的胳膊长得美,却想让这胳膊长在黛玉的身上,自己才好去摸。宝玉认为宝钗想让自己当“禄蠹”,对她不敬反远之。宝钗自尊心又极强,选秀不成,屋如雪洞;宝玉不爱,她亦不求。据考证,二人是无性婚姻。宝钗婚后不久也抑郁而终。
看破红尘,削发为僧。单鹄寡凫①的宝玉反思:自己是把科举当成了一件困难的事,以轻视的态度长时间回避,不肯付出一定的代价,所以一事无成。于是他浪子回头,终于考取功名。——当然,这是高鹗设计的伪结局。
携手湘云,共同讨饭。箪食瓢饮的宝玉反思:爱情虽有困难,但回避的时间愈长,真爱愈是遥远,代价愈是巨大;若有知音在旁,自立丐帮何妨?——我想,这才是曹雪芹的本意。
【注释】
①单鹄寡凫:鹄,天鹅;凫,野鸭。孤单的天鹅、失去配偶的野鸭。原是古琴曲名,后多用来比喻失去配偶的人。
【高考真题1】
选择下面所列的一个人物或文学形象作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人物:孔子 苏轼 曾国藩 鲁迅 史蒂芬·霍金
文学形象:曹操 宋江 薛宝钗 冬妮娅 桑提亚哥
【注意】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不得抄袭。
【高考真题2】
北京卷也从2017年开始以微作文的形式对《红楼梦》进行考查。
2017年微作文
请从《红楼梦》中的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香菱之中选择一人,用一种花比喻她,并简要陈述这样比喻的理由。要求:依据原著,自圆其说。且要求不超过180字。(10分)
2018年微作文
请从《红楼梦》《呐喊》《平凡的世界》中选择一个既可悲又可叹的人物,简述这个人物形象。要求:符合原著故事情节。150-200字。(10分)
2019年微作文
在《边城》《红楼梦》中,谁是“心清如水”的人?写一首诗或一段抒情文字赞美他(她)。要求:写出赞美对象的姓名和特点,不超过150字。(10分)
2020年微作文
有的同学觉得阅读《红楼梦》《平凡的世界》等“大部头”名著太费时间和精力,不如读缩写本或连环画省时省力。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阐述自己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有据。150字左右。(10分)
红楼梦
第一课时
答案
【高考真题】
【2008参考答案】“金玉良缘”指薛宝钗有金锁,贾宝玉有宝玉,两人应结成姻缘。“木石前盟”指林黛玉前生为绛珠仙草,贾宝玉前生为神瑛侍者,两者有恩有义,今世应结成姻缘。
【2009参考答案】①介绍贾府的历史与人物,②点出贾府存在的危机,③介绍主要人物贾宝玉的特点。
【2010参考答案】书中写迎春由贾赦作主,嫁给了一个大同府人氏,祖上系军官出身,现袭指挥之职的孙绍祖,此人绰号“中山狼”,是个骄奢淫逸,作践妇女的虐待狂。可怜迎春这个金闺小姐在他的拳打脚踢折磨之下只有一年时间就一命呜呼了。
【2011参考答案】袭人;蒋玉菡、贾宝玉。
【2012参考答案】黛玉辞世;宝玉、宝钗成亲;潇湘馆。
【2013参考答案】惜春、迎春;惜春的态度是“立逼凤姐带了去”,“或打或杀或卖”,“一概不管”。迎春的态度是“含泪”劝司棋离开。
【2014参考答案】“葬花魂”的依据:小说中有黛玉葬花的重要情节;表达女性精神在一个时代的毁灭。“葬诗魂”的依据:小说中多有黛玉吟诗的情节;表达对诗意消亡的哀悼。
【2015参考答案】刘姥姥。朴实善良,善解人意;老于世故,精明狡黠;幽默风趣,性格诙谐;顺从讨好,偶有反抗。
【2016参考答案】(1)“元妃省亲”前,贾政带着宝玉给各个景点题匾额、对联,宝玉文思泉涌,贾政称其为“孽障”,表面上是责怪,实际上是欣赏;“宝玉挨打”中,贾政认为宝玉在外流荡优伶,在家淫辱母婢、荒疏学业,斥之为“孽障”,表达了强烈的痛惜之情。
【2017参考答案】黛玉在行酒令时“失于检点”,宝钗私下提醒;宝钗教导黛玉做女性的“分内之事”;“看杂书不好”;宝钗关心黛玉身体健康。
【2018参考答案】处变不惊,性格坚强;处置果断,能力出众;分配得当,处事公平;轻财重义,顾全大局。
【2019参考答案】容貌妍丽,行止娴静;才能出众,处事得体;善解人意,关怀他人。
【2020参考答案】诗句浅白,表明其学识浅薄,有一定领导才能;诗句意境肃杀,表明其心怀忧惧。
第二课时
答案
1、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2、玉在匮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3、欲知目下兴衰兆,须问傍观冷眼人。
4、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5、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6、警幻仙子赋
其素若何?春梅绽雪。其洁若何?秋兰披霜。 其静若何?松生空谷。其艳若何?霞映澄塘。其文若何?龙游曲沼。其神若何?月射寒江。
7、世难容(妙玉)
气质美如兰,才华阜比仙。
8、聪明累(凤姐)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9、《问菊》: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10、月本无今古,情缘有浅深。
11、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第三课时
答案
【高考真题】
1.“偷来”一词,贬词褒用,意趣盎然,突出白海棠的洁静娇羞,柔美可人。“借得”朴词见新,灵动飘逸,突出白海棠的香魂四溢,芳芬诱人。二词配合,巧用拟人,见姿见态,见色见韵,显出诗人慧心。
2.①“碾冰为土玉为盆”,种花之人“碾冰为土”,以“玉为盆”,写出种花人之高洁。②“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写出白海棠的洁白、坚贞,突出林黛玉的高洁与孤傲。③“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写出白海棠的幽怨、悲愁,突出林黛玉寄人篱下的寂寞与孤独。④“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通过白海棠无处诉说的情态,突出林黛玉的多情。⑤总之,诗中白海棠表现出的高洁、哀愁、深情的形象,正是林黛玉思想性格的化身,诗人通过白海棠含蓄地表现了林黛玉清高超拔,空灵飘逸的品性。
(答出三点即可)
第四课时
答案
【高考真题1】
任是“无情”也动人
福建一考生
那一回,抽花瓶签,她,抽到了牡丹,下边一句唐诗:“任是无情也动人。”
她,艳冠群芳。她文墨不输黛玉,相貌可比可卿,才能不输凤姐,女工可比袭人。她饱读诗书,严守礼仪,不失大家风范,可说是世间罕见之奇女子。身居大观园,在众姐妹之间可算佼佼者。袭人说,宝姑娘原配牡丹花。此言得之。牡丹,乃群芳之首,宝钗当之无愧。
她,安静,沉着,活活一位冷美人。有人说,沉默是一种境界。宝钗正是这样的人,把眼光放在高处,在沉默中冶炼性情。她从不多管闲事,她处事隐忍,不拘小节。然而,这并不同于黛玉的孤傲,宝钗有的,是内心的平和与安宁。这样,她学会了冷眼旁观,适时展现,赢得了贾府上下的一致好评。于是,我要说,这位冷美人冷得精采!正应了古书上一句话: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边云卷云舒。她的“冷”,造就了她的平和,她的高人一等的安宁。
她,还是“无情”的。然而有一首诗中说:并不只有火才会欢笑/才会释放热能/有的冰/比火更热情/只是一般人/识不透她表面的寒冷。这正是宝钗。她也有少女的娇羞与热情。她的真情,并不比黛玉弱,只是她把真情放在了内心深处。她不是所谓的第三者,她有属于自己的爱情。她是爱宝玉的,尽管,宝玉最终选择黛玉为其灵魂伴侣。而她,依然不悔,也不求改变些什么。然而,她深藏的如海洋般浩瀚的情感,又有多少人了解呢 真是“恨君不似江楼月,南北西东,南北西东……”再看她自己写出的心情:“不语婷婷又黄昏。”透过宣纸,透过笔尖,蕴藏着多少绵绵不绝的情思啊。
她,有着对生命的承诺,“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这是我们看到的宝钗,勇敢,自信,不屈。这一切都从她的一弯浅笑,一个眼神中流露出来。诗人聂鲁达写过一句话:当华美的叶片落尽,生命的脉络才历历可见。当某一天,亲眼见到一棵落尽了叶,只剩一树枝干的树时,我想到了宝钗。她的生命就像这满树的枝干,清晰,坚强,勇敢。
后来,命运对她背过身去,宝玉出家了。但她面对这一切,没有怨言,她用她小小的身体,用她坚强的生命包容了这一切。
她是“无情”的,因为她有她的执着与坚定。这一定是世界上最最动人的“无情”!